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件_第1頁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件_第2頁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件_第3頁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件_第4頁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在學習的是第1頁,共64頁導言

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乎個體發展歷程中的各個方面。學生在長達十余年的學校教育中,隨著年齡增長所逐漸形成的心理品質,能夠在短期或長期中影響到他們的學業成績、社會適應、價值觀念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與婚姻家庭等諸多方面。現在學習的是第2頁,共64頁

2001年國家基礎教育進入新課程改革階段,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其中心理素質的發展和提高成為上至國家、地方各級行政部門,下至學校、教師以及家長關心的一項重要內容。2002年,國家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心理健康教育正式獨立為學校教育中的專門性工作。

現在學習的是第3頁,共64頁1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理念2發展中的中小學生3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實施現在學習的是第4頁,共64頁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心理學和教育學等理論,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以及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

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深遠而重大: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要;落實國家政策、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學生健康成長的迫切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現在學習的是第5頁,共64頁

20世紀末在西方興起并迅速蔓延的積極心理學思想影響著整個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踐取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即由關心和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轉向關心和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現在學習的是第6頁,共64頁心理學家和女兒的故事

父親在自己屋前的花園里割草,他的小女兒尼奇在一邊玩著。這位父親是一個做事認真的人,他割草時也是如此——埋頭割草、專心致志。而他的女兒卻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她在旁邊又唱又跳,還不時地把父親割的草拋向天空。現在學習的是第7頁,共64頁心理學家和女兒的故事

父親對女兒尼奇的行為不耐煩了,于是對著尼奇大聲地訓斥了一聲。尼奇一聲不響地走開了,可不久她又走回到了花園,并且一本正經地對父親說:“爸爸,我想和你談談!”“可以啊,尼奇!”爸爸回答。“爸爸,你還記得我在過5歲生日之前的情況嗎?你常說我在3歲到5歲之間是一個經常愛抱怨和哭訴的人,那時的我經常要對許多事抱怨和哭訴,也不管這些事是緊要的還是無關緊要的.但當我過了5歲的生日后,我就下決心不再就任何事對任何人抱怨和哭訴了,這是我迄今做過的一件最艱難的事。不過我卻發現,當我不再抱怨和哭訴時,你也會停止對我吼叫和訓斥的。”現在學習的是第8頁,共64頁心理學家和女兒的故事

女兒尼奇的這番話使這位父親突然頓悟了,他一下子明白了許多道理:他發現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待改進,因為他總是生活在消極的陰影里,總是用消極的方式去對待他人的缺點和不足,也許換一種積極的方式去應對他人的消極行為會更有效果。女兒尼奇的這番話還使他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產生了新的認識。父親是一位知名的心理學家,女兒的這番話使他想到心理學也應該多去研究人的積極方面,研究人積極品質的形成機制。現在學習的是第9頁,共64頁這位父親就是美國心理學會前主席賽里格曼先生。于是,賽里格曼先生開始構想發起一場新的心理學運動——一種關注人的積極力量和積極潛力的心理學運動:積極心理學(postiivepsyhcology)運動。積極的力量讓幸福可以永恒。——馬丁·塞里格曼現在學習的是第10頁,共64頁積極心理學主要研究三方面的內容:積極的情感體驗積極的人格特征積極的社會制度系統現在學習的是第11頁,共64頁積極心理學著名研究——畢業冊上的微笑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兩位教授Keltne和Harkor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實驗。他們審視了1960年米爾學院畢業紀念冊中四年級女生的照片。真誠的笑容VS皮笑肉不笑然后在她們27歲、43歲和52歲時測試她們對生活和婚姻的滿意程度。研究的結果表明真誠笑容組的結婚率高,離婚率低,對婚姻和個人的生活品質的滿意程度也比另一組的女生高。現在學習的是第12頁,共64頁積極情緒與業績

積極心理學創始人賽里格曼從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的15000名員工中篩選出1100人作為觀察對象,對其進行5年長期追蹤后發現:

具有積極情緒的經紀人業績比常常表現出負面情緒的人高出88%,而負面情緒的人的離職率是積極者的三倍。現在學習的是第13頁,共64頁如果青少年具備了這5個特征,那么通常會獲得第6個“C”,即“貢獻(contribution)”——對自己、家庭、社會有所貢獻。積極青少年發展觀——達蒙現在學習的是第14頁,共64頁

積極教育是對傳統教育的反思,強調教育并不只是對學生糾正錯誤、改造問題、克服缺點,而主要是發掘、研究學生的各種積極品質(包括外顯的和潛在的),并在實踐中進行擴展和培育這些積極品質。積極心理學在教育上的思考現在學習的是第15頁,共64頁

一位老人對孫女說,每個人身體里都有兩只狼,他們殘酷地互相搏殺。一只狼代表憤怒、嫉妒、驕傲、害怕和恥辱;另一只代表溫柔、善良、感恩、希望、微笑和愛。小女孩著急地問:“爺爺,哪只狼更厲害?”老人回答:“你喂食的那一只。”

你的心所朝的方向就是你未來人生的方向!

現在學習的是第16頁,共64頁發展中的中小學生生理和認知發展社會性和人格發展現在學習的是第17頁,共64頁認知發展的四個階段

當3歲大的貝貝被問到為什么有時候天會下雨時,他答道:“這樣花兒就可以長大了。”當他11歲的姐姐妮妮被問到同樣的問題時,她答道:“是因為地球表面的蒸發作用。”而輪到他們的表哥亮亮,一個學習氣象學的研究生時,他的回答又有所擴展,包括對積雨云和天氣圖的討論。

所有個體都會以固定順序經歷一系列的一般認知發展階段。在這些階段中,不僅信息的數量有所增加,知識和理解的性質同樣也發生變化。這就是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現在學習的是第18頁,共64頁認知發展的四個階段

皮亞杰將兒童、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現在學習的是第19頁,共64頁合作學習

俄國發展學家維果斯基的觀點,他認為兒童是通過接觸處于其最近發展區,或者最近發展區之內的信息而使認知能力得以發展。兒童成人兒童兒童認知發展現在學習的是第20頁,共64頁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兒童為了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標組成小組一起工作。在合作小組中工作的學生,能夠從他人的看法中受益,并且如果他們向著錯誤的方向進行思考,也會被小組中的其他成員帶回到正確的方向上。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一個同伴對合作學習小組中的成員都有幫助,正如維果斯基理論所暗示的那樣,當小組中至少有一些成員更能勝任此項任務,并能充當專家的角色時,每個兒童才能最大程度的受益。現在學習的是第21頁,共64頁人生發展的八個階段美國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人格是在人的一生中不斷發展的。人從出生到死亡一共經歷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出現一個主要沖突或危機。現在學習的是第22頁,共64頁現在學習的是第23頁,共64頁

埃里克森認為他所指的危機不是指一種災難,而是指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危機得到積極解決,自我就會增強,人格就會得到健全發展,有利于個人對環境的適應;危機得不到解決,自我力量就會削弱,人格就會不健全,阻礙個人對環境的適應。前一階段中的危機得到積極解決,會增大后一階段危機解決的可能性。現在學習的是第24頁,共64頁小學——勤奮對自卑階段

小學處于勤奮對自卑階段。兒童進入學校,第一次接受社會賦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會任務。他們追求工作完成時所獲得的成就感及由其成就所帶來的師長的認可與贊許。如果兒童在學習、游戲等活動中不斷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獎勵,兒童將以成功、嘉獎為榮,培養樂觀、進取和勤奮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教學不當,或努力不夠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視,兒童容易形成自卑感。

現在學習的是第25頁,共64頁小學——勤奮對自卑階段

該階段影響兒童活動的主要因素已由父母轉向同伴、學校和其他社會機構。教師在培養勤奮感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敏感、耐心,富于指導的教師有可能使具有自卑感的學生重新獲得勤奮感。埃里克森指出,許多人對工作和學習的態度習慣可以追溯到本階段的勤奮感。現在學習的是第26頁,共64頁小學——勤奮對自卑階段

為了考察兒童期勤奮、努力工作與成年期行為的關系,有項研究對450個男性被試從兒童早期開始進行了長達35年的追蹤。結果發現,那些兒童期最勤奮、最努力工作的被試成年后在職業成就和個人生活方面也是最成功。事實上,兒童期勤奮與成年期成功之間的關系比智力或家庭背景與成年期成功的關系要密切得多。兒童中期勤奮感的獲得對他們的將來有著持久的影響。現在學習的是第27頁,共64頁小學各學段發展主題小學低年級

1.入學適應問題;2.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

1.智力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期;

2.發展人際交往能力的關鍵期小學中年級1.個性發展的關鍵期;

2.中小銜接的關鍵期;

3.青春期教育問題(特別是女生)。小學高年級現在學習的是第28頁,共64頁初高中——同一性對同一性混亂階段所謂自我同一感是一種關于自己是誰,在社會上應占什么樣的地位,將來準備成為什么樣的人以及怎樣努力成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感覺。同一性并不是在青春期才出現的。兒童在學前期已形成了各種同一性,但是進入青春期后,早期形成的同一性已不能應付眼前必須作出的種種選擇和決斷了。因為青春期兒童身體迅速發展,性成熟開始以及新的指向未來的思維能力的出現,加之即將面臨的種種社會義務和種種選擇,如異性朋友、職業理想等等,就使兒童對原已形成的自我同一性發生懷疑。此時兒童迫切要求了解自我,以形成一個真正獨立的自我。自我同一性對發展兒童健康人格十分重要,他的形成標志著兒童期的結束和成年期的開始。如果兒童在前幾個階段中形成了積極的人格品質〈信任感、自主感、主動感、勤奮感〉,他解決同一性危機的機會就較多;反之,同一性危機將持續到其人生發展的后繼生活之中。現在學習的是第29頁,共64頁初高中——同一性:我是誰

13歲的銘展示出一種鮮明的自我意識,來評價他在社會和生活中新形成的位置。在青春期,諸如“我是誰”和“我屬于這個世界上哪個地方?”這樣的問題開始放在首要位置。

“13歲是一個艱難的年齡,非常艱難。雖然很多人說你是個孩子,所以,你可以輕松度過13歲,但是你在13歲要面臨很多壓力——在學校里要受到人們的尊敬,要被同學喜歡,總是感覺自己不得不成為一個好學生。所以,你必須努力不向這些壓力屈服。然而,你又不愿被取笑,所以,你不得不裝得很酷。你必須穿上適當的鞋子和適當的衣服。”現在學習的是第30頁,共64頁初高中——同一性對同一性混亂階段處于青春期的初高中學生,他們試圖弄清楚他們自己的特性。他們努力發現他們獨特的優點和缺點,以及他們在未來生活中能扮演的最好角色。這種發現過程常常包括“嘗試”不同的角色或選擇,以發現這些角色和選擇是否符合自己的能力和觀點。在這個過程中,青少年通過在個性、職業、性和政治的承諾方面縮窄他們的選擇來試圖理解自己是誰。現在學習的是第31頁,共64頁初高中——同一性對同一性混亂階段

為什么同一性問題在青春期變得如此重要?一個理由是青少年的智能變得更為成人化。他們可以通過與他人比較來認識自己,能夠意識到他們是獨特的個體,不僅獨立于他們的父母,還獨立于其他所有人。青春期中顯著的生理變化使青少年敏銳地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并意識到他人正在以他們不習慣的方式對他們做出反應。無論什么原因,在十幾歲時,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常常發生至關重要的變化。現在學習的是第32頁,共64頁鼓勵中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1.給學生提供成年人角色和職業的榜樣:從文獻和歷史中找榜樣,制定杰出人物日歷,在他們的生日討論他們的貢獻。2.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個人問題的辦法:鼓勵他們找班主任和心理老師咨詢他們的問題。3.給學生們關于他自己的一個真實的反饋:當學生做錯了事情或學業不佳時,確保他們了解自己行為的后果;為學生們提供好的榜樣以利于他們與自己的行為對照;因為學生正嘗試各種角色,所以評價學生時要保持角色與人分離,即你可以批評學生的行為,但不可批評人本身。現在學習的是第33頁,共64頁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始終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展心理健康專題教育建設心理輔導室心理健康教育途徑與方法密切聯系家長共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資源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現在學習的是第34頁,共64頁開展心理健康專題教育

《綱要》指出,“專題教育可利用地方課程或學校課程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心理健康教育課應以活動為主,可采用多種形式。現在學習的是第35頁,共64頁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目標1.培養學生積極的自我意識2.培養學生健康的情緒和情感3.發揮學生自身潛能4.幫助學生建立個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現在學習的是第36頁,共64頁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自我發展情緒管理人際關系學習心理生涯規劃環境適應現在學習的是第37頁,共64頁內容之一——自我發展年級自我發展小學低年級使學生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初步學會自我控制小學中年級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認識自我小學高年級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和興趣愛好,在各種活動中悅納自己初中年級幫助學生加強自我認識,客觀地評價自己,認識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現在學習的是第38頁,共64頁內容之二——情緒管理情緒管理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感受解決困難的快樂,學會體驗情緒并表達自己的情緒小學高年級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正確面對厭學等負面情緒,學會恰當地、正確地體驗情緒和表達情緒初中年級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情緒體驗與表達,并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有效管理,正確處理厭學心理,抑制沖動行為現在學習的是第39頁,共64頁內容之三——人際交往人際交往小學低年級培養學生禮貌友好的交往品質,樂于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小學中年級樹立集體意識,善于與同學、老師交往,培養自主參與各種活動的能力,以及開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小學高年級開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導學生進行恰當的異性交往,建立和維持良好的異性同伴關系,擴大人際交往的范圍初中年級積極與老師及父母進行溝通,把握與異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現在學習的是第40頁,共64頁內容之四——學習心理學習心理小學低年級初步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重點是學習習慣的培養與訓練小學中年級初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樹立自信,樂于學習小學高年級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端正學習動機,調整學習心態,正確對待成績,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初中年級適應中學階段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發展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現在學習的是第41頁,共64頁內容之五——生涯規劃生涯規劃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角色意識,培養學生對不同社會角色的適應小學高年級積極促進學生的親社會行為,逐步認識自己與社會、國家和世界的關系初中年級把握升學選擇的方向,培養職業規劃意識,樹立早期職業發展目標現在學習的是第42頁,共64頁內容之六——環境適應環境適應小學低年級幫助學生認識班級、學校、日常學習生活環境和基本規則;幫助學生適應新環境、新集體和新的學習生活,樹立紀律意識、時間意識和規則意識小學中年級增強時間管理意識,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學習與興趣、娛樂之間的矛盾小學高年級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初中階段學習生活做好準備初中年級逐步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著重培養應對失敗和挫折的能力現在學習的是第43頁,共64頁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特點輔導性特點3發展性特點

體驗性特點現在學習的是第44頁,共64頁輔導性

在教師的協助下,學生自行領悟、構建符合自身特點的知、情、意、行的適當模式。在教師的協助下,一方面包括:創設合適的學生情境、營造良好氣氛。另一方面教師著重在于引導、啟發,而不是說教。現在學習的是第45頁,共64頁發展性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課程在于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遇到的各種發展性問題、預防心理疾病、調試心理、增強社會適應能力,開發心理潛能。現在學習的是第46頁,共64頁體驗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強調“活起來”和“動起來”。體驗就是通過教師創設的情景以及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去探究、琢磨、體會、感受、感悟,使其在情感的交流和思維碰撞中產生深刻的情緒和情感體驗,從而促進其心理的反思和意義的構建。現在學習的是第47頁,共64頁注重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內心體驗是心理健康j教育課的核心。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內心的情感體驗,與其他同學共同分享。現在學習的是第48頁,共64頁心理健康教育課和一般學科課程的區別

(一)教學內容

一個比較完善的學校教育體系應該教給學生三方面的知識:關于自然地、關于社會的、關于自己的。前兩項在現行的學校課程里都得到了落實,惟獨第三項知識很少體現。現在學習的是第49頁,共64頁心理健康課和一般學科課程的區別

(一)教學內容

心理健康教育課不是單純的心理學知識的傳授,也不是單項心理品質的訓練,它以學生個人的直接經驗為中心,在學生沒有學習知識的壓力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放松心情的緩沖地帶,使學生在這里能夠重新審視自我、認識自我、悅納自我,為更好地發展自我奠定基礎。現在學習的是第50頁,共64頁(二)課堂形式(結構)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模式是活動體驗式,即情境——體驗——分享。課堂結構為導入——主體——拓展三部分。

現在學習的是第51頁,共64頁

(二)課堂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模式大致有以下三種:

問題情境——分析討論——交流分享——總結升華認知感悟式創設情境——活動體驗——交流分享——感悟升華情境體驗式示范講解——模仿操作——練習反饋——技能形成行為訓練式現在學習的是第52頁,共64頁

(三)師生關系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中的師生關系是一種新型的人際關系,是朋友之間心與心的交流,時刻體現著對學生的尊重和同感,接納與支持。學生是關系中的主體,教師發揮的是主導作用,對學生抱非批評態度,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為學生提供心理服務,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理解、信任。

現在學習的是第53頁,共64頁

(四)課堂評價

學科課程的評價主要是以考試作為主要形式,對學生知識掌握狀況做客觀定量評價。心理健康教育課效果的評價,則是以心理測驗、問卷調查等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現在學習的是第54頁,共64頁

(五)課堂回應心理健康教育課中,教師對學生的體驗感悟遵循“無評價原則”,除了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感受,接納學生的“不同”,要求教師還能夠采取澄清、積極賦義等給予積極正向的回應。值得注意的是,當學生的感悟分享出現價值觀問題時,教師需要及時給予澄清和引導。現在學習的是第55頁,共64頁媽媽和七個女兒的故事大女兒:我想念您,就像種子盼望陽光一樣二女兒:我等您就像干旱的土地盼望甘霖一樣……只有小女兒什么也沒說,她為母親脫下鞋子,為她端來一盆洗腳水問題:最喜歡誰?所有學生一致認為喜歡小女兒,“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愛”事實上,每個女兒的做法都很好!現在學習的是第56頁,共64頁積極賦義

一個加拿大埃德蒙頓一所小學的老師布置了拼圖作業。孩子們帶來了自己的作品,老師將和孩子們一起分享他們的成果。老師用贊賞的目光瀏覽了孩子們的作品,然后請大家談談拼圖作業的體會和感受。

現在學習的是第57頁,共64頁學生:我拼圖的時候,先看一下包裝上的圖畫,心中有一個輪廓,然后把外框拼好,再從外向內,這種方法拼得比較快。老師:很好。認識一個問題從總的概貌入手,然后去了解細節,就像我們面對一個陌生的城市,用一張地圖,比一條街一條街去走要快得多。學生:我拼了很長時間也拼不好,所以請爸爸媽媽和奶奶幫忙完成了拼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