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委會匯報-火車站片區kejian_第1頁
規委會匯報-火車站片區kejian_第2頁
規委會匯報-火車站片區kejian_第3頁
規委會匯報-火車站片區kejian_第4頁
規委會匯報-火車站片區kejian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控規課程設計選題

大冶市火車站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第一部分概況

第一部分現狀分析

一、現狀概況1、區位和用地范圍火車站片區位于大冶市主城的西北部,東距規劃中的黃石市副中心約5公里,南距大冶舊城區約6公里。規劃區西臨城西工業區,東接羅橋片區,東南接城北新區,北面是黃石市的下陸區。第一部分現狀分析

一、現狀概況1、區位和用地范圍該片區處在西側武九鐵路新線,東側的武九鐵路舊線和北側的大廣高速公路連接線所圍合的三角形地塊,總用地面積為7.56平方公里。第一部分現狀分析

一、現狀概況2、地形地貌條件規劃區用地多為丘陵崗地,地形起伏較大,總體來說北高南低,兩側高中間低,平均地面高程在20--30米之間。基地內80%的用地高程在30米以下。第一部分現狀分析

一、現狀概況2、地形地貌條件從地形坡度來看,基地內80%的用地坡度在10%以下,15%的用地坡度在10%—15%之間,坡度在15%以上的用地不足總用地的5%。第一部分現狀分析

一、現狀概況3、人口情況本規劃范圍涉及羅橋街道辦和王家莊、金橋、徐家鋪、羅橋、大塘周、十里鋪六個行政村的全部或部分用地范圍現狀規劃區內總人口為13692人。第一部分現狀分析

一、現狀概況4、用地現狀現狀規劃區內用地以農業用地為主。7.56平方公里總用地中,城市建設用地共79.51公頃,占總用地面積的10.51%;水域、農村居民點用地、耕地等用地面積為6.67平方公里,占總用地面積的89.49%。在規劃區的中部現狀有多條高壓電力線走廊東西向穿越,其中有50萬伏高壓電力線走廊一條,220千伏高壓電力線走廊二條,110千伏高壓電力線走廊若干。高壓線對場地分割將嚴重影響了本片區土地的開發利用。第一部分現狀分析

現狀建設用地構成表用地類別用地面積(ha)占百分比(%)R居住用地20.0525.22C公共設施用地45.03M工業用地14.1117.75W倉儲用地00T對外交通用地14.7418.54S道路廣場用地25.932.57U市政公用設施用地0.710.89G綠地00D特殊用地00

總建設用地79.51100第一部分現狀分析

一、現狀概況5、道路交通規劃片區為大冶、黃石的重要對外交通片區,黃石火車站位于本規劃區內,在建的站前大道是一條重要的城市主干道,向東直達未來的黃石市副中心;規劃區內另一條重要道路是106國道,將是南北向的城市交通性干道。第一部分現狀分析

一、現狀概況6、建筑質量分析本規劃區內主要建筑是農村建筑,占總建筑面積的70%以上;城鎮建筑面積占30%左右。在農村建筑中,三類農村建筑占主要部分;在城鎮建筑中,三類城鎮建筑占城鎮建筑的50%左右。因此可以看出,本規劃范圍內的建筑質量普遍較差。第一部分現狀分析

二、現狀存在的問題1、農村居民點布局分散,不利于成片開發;2、城鎮用地布局混雜,建筑質量差,環境亟待改善;3、由于規劃滯后,建設缺乏規劃指導,導致開發項目布局缺乏合理性.第二部分規劃的前期研究

第二部分規劃的前期研究

一、本規劃主要解決的問題1、如何界定本規劃區的功能定位,與大冶市總體規劃相協調2、如何實現土地的合理利用,發揮土地的綜合效益3、如何創造高品質的城市環境和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觀4、如何安置搬遷村莊農民,維持社會穩定5、如何為規劃管理提供可操作的依據第二部分規劃的前期研究

二、上層規劃依據摘要大冶市總體規劃(2006年)提出了大冶城區規劃結構為“主城+組團”模式。主城包括老城區、城北新區、羅橋、城西、火車站五個片區。老城區以商業服務、文化娛樂為主,主要發展以商業購物、餐飲娛樂、文化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著重對現有設施進行改造和調整,提高檔次與服務水平,營造傳統商業與休閑氣氛,強調綜合功能。城北新區以行政中心、文化、商務、金融為主,新冶大道兩側建設行政辦公、文化娛樂、賓館酒店區,體現現代化特點。羅橋片區以高新技術產業和居住、教育、商業為主的綜合中心區。城西片區以輕工、加工業為主,是大冶工業發展的方向。火車站片區以倉儲、物流、商業居住為主,是大冶市對外的窗口。第二部分規劃的前期研究

第二部分規劃的前期研究

二、上層規劃依據摘要大冶市總體規劃中對火車站片區具體規劃布局如下:該片區人口規模7.5萬人,用地規模7.56平方公里。在火車站片區居住用地以建設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為主;工業、倉儲用地規劃要結合鐵路貨運站布局,形成占地45公頃供應倉庫和物流中心;在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規劃上,總體規劃在本區域布置有兩處居住區級中心,一處位于高壓線北面,一處位于高壓線南面。居住區級中心主要設置商業、文化站、醫院、中小學、集貿市場等基本生活服務設施。還規劃有一所綜合醫院占地8公頃。在綠地系統規劃方面,總體規劃在本區域布置有一處東港公園,面積43.2公頃,為大型濱水游樂公園.第二部分規劃的前期研究

第二部分規劃的前期研究

三、火車站片區職能和規模定位

功能定位:火車站片區是大冶市、黃石市的交通中心和物流中心,是大冶市新的居住片區,是未來大冶市、黃石市的重要城市功能區。規模:用地規模7.56平方公里,規劃居住總人口9.4萬人。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一、方案比較

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二、空間結構采用“一心、一帶、三軸、四片、一區”的規劃布局結構。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三、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

①本規劃區的居住用地分四片布置,形成四個居住片區。居住用地分為兩類:二類居住用地、三類居住用地。二類居住用地以開發中檔和中高檔居住小區為主,包括滿足中低收入居民需求的小戶型住宅、普通單人公寓住宅和還建住宅小區;三類居住用地以保留的農村居民點改造為主。

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三、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②農村居民點的搬遷還建規劃考慮保留并改造羅橋村,其余的村莊實施搬遷.還建模式:建設多層公寓.需搬遷的總戶數1500戶、總人口6153人,共需還建用地15-18ha(人均用地面積25-28平方米)。分兩片安置:一片位于106國道東側、另一片位于站前大道南側。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三、用地布局2、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規劃行政辦公用地商業服務用地--“一區三軸”文化娛樂用地醫療衛生用地教育設施用地:規劃設置完全中學一所、初中兩所、小學四所其它公共設施用地:福利院一所,用地面積0.96公頃

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三、用地布局3、物流用地規劃物流、倉儲用地主要布置在大廣高速公路連接線的南側、武九鐵路新線的東側、火車站東北片,用地面積約70公頃,該區域是未來大冶市的物流園區

。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四、道路交通系統規劃(一)交通流線分析該片區交通流主要有4個方向:大冶老城區和城北區、城西工業區、羅橋片區和黃石副中心、黃石中心區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二)道路交通系統規劃1、對外交通系統規劃火車站、長途汽車客運站2、城市道路網規劃規劃區道路分三級布置: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主干路:“四橫三縱”,主干路道路紅線寬度為30—50米。次干路紅線寬度為20-25米。支路紅線寬度為16米。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四、道路交通系統規劃3、靜態交通設施規劃1)公共停車場規劃規劃社會公共停車場18處,其中地面停車場兩處,分別位于火車站站前廣場和站前大道106國道交叉口東北側;另規劃地下社會公共停車場16處。公共停車場主要設置在大型交通設施(如火車站、軌道交通換乘站)區域和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區(如市場、商場、寫字樓、賓館、飯店)等處。2)公共加油站規劃規劃布置公共加油站3處,一處位于規劃區東北側的物流中心內,用地面積0.48公頃;一處位于站前路的中段,用地面積0.48公頃;另一處位于106國道旁。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四、道路交通系統規劃4、道路豎向規劃本規劃區的地形為丘陵崗地,地形起伏較大,總體來說北高南低,兩側高中間低,平均地面高程多在20--30米之間。規劃道路控制點高程盡量結合現狀的道路和地形,以減少土石方工程量。同時,要考慮與規劃區西部城西工業園道路網和羅橋開發區道路網的銜接。規劃的道路縱坡在一般控制在0.3%-3%之間,局部縱坡在3%-8%之間

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四、道路交通系統規劃5、公共交通系統規劃本區域是大冶中心城區的一部分,因此公共交通線路的安排要服從大冶市、黃石市整體公共交通線路的規劃,不可能單獨設置,本規劃僅考慮公共交通設施的設置。規劃設置公交首末站一處,位于火車站站前廣場的南側,用地面積0.8公頃。另在站前大道106國道交叉口東北側規劃軌道換乘站一處,用地面積0.64公頃。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五、綠地景觀系統規劃

1、綠地系統規劃

公共綠地規劃各類公園6處:一個帶狀公園、一個片區公園和4個小區公園。沿水系兩側布置綠化帶,綠化帶寬度10—30米。防護綠地沿新舊武九鐵路、大廣高速公路引線以及高壓電線設置防護綠帶。其中新武九鐵路防護綠帶100米,舊武九鐵路防護綠帶50米,大廣高速公路引線防護綠帶50—60米,高壓電線防護綠帶滿足國家規范要求。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五、綠地景觀系統規劃

2、景觀規劃

景觀區:規劃6個景觀片區----火車站商業區、倉儲物流區和4個生活居住片區。

景觀軸線:一條水系景觀軸線,一條城市綠化景觀軸線和三條商業景觀軸線;

景觀節點:規劃5個主要的城市景觀節點----站前景觀節點位于經一路和站前大道交匯處;其它4個景觀節點分別位于經六路和站前大道、106國道和站前大道、經六路和緯八路、106國道和緯八路交匯處。第三部分用地布局規劃

第四部分地塊開發控制

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一、地塊控制方法及地塊劃分三級地塊控制體系:一級地塊為街區地塊;二級地塊為街坊地塊;三級地塊為街坊內部的單純用地性質地塊。如“01-04-03”的“01”是街區號、“04”是街坊號,“03”是地塊號。地塊整體成片開發時,不得變更城市主、次干道,支路和地塊線所限定地塊在規劃實施過程中允許調整。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二、建設用地的分類和變更建設用地分至土地使用兼容性本次規劃規定的二類用地性質為“須經規劃主管部門批準方可變更土地利用性質”,三類用地性質為“須經市規劃委員會批準方可變更土地利用性質”。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三、土地開發強度分區控制開發強度分級容積率建筑密度適用范圍高強度區≥3.025%市場、賓館、寫字樓、大型商業建筑中高強度區2.0-3.030%高層居住區、商場、影劇院、文化中心、門診醫院中等強度2區1.5-1.9935%小高層居住區、綜合醫院中等強度1區1.0-1.4930%多層住宅小區、倉儲用地中低強度區0.8-1.035%中學、小學低強度區0.5-0.820%加油站、消防站、輕軌站零密度區<0.055%公共綠地、廣場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四、建筑物退讓距離1、建筑后退規劃用地范圍線2、建筑物后退城市道路紅線距離

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五、建筑物的高度控制城市道路兩側建筑物的控制高度(H)不得超過規劃道路紅線寬度(W)加建筑后退距離(S)之和的1.2倍,即H≤1.2(W+S),且應符合建筑間距的規定。

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六、綠地率規定1、居住區內的公共綠地面積指標2、城市道路綠地率指標3、綠化種植規定4、各類用地的綠地率指標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七、停車位規定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八、交通出入口方位規定在以下范圍內嚴禁開設機動車出入口:主干道上距離交叉口70米的范圍內,次干道上距離交叉口50米的范圍內,支路上距離交叉口30米范圍內(以緣石線圓弧的起點計算)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九、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定配套設施配置原則是:

A、規范布局:依據規劃空間布局、人口分布,均衡各公共服務設施及市政公用設施,做到服務范圍合理,整體協調。

B、合理負擔:做到每個街區地塊內負擔配套不畸輕畸重,基本合理。

C、適當集中:相關的公共設施適當集中布局,有利于綜合服務,加強管理。

D、規劃有關規定及體系。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九、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定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九、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定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十、分圖則說明本次規劃區以城市主干道劃分,共分為12個街區。分圖則以街區為單位,針對不同的規劃管理控制層次,每街區的分圖則有三張:

01法定圖則

02城市景觀控制引導

03城市設計導則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十、分圖則說明01法定圖則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十、分圖則說明

01法定圖則中規定各個地塊的用地性質、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地率、用地兼容性、建筑后退道路紅線的距離、機動車出入口限制、配套公共設施等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指定性內容,是具有法定意義的、在開發建設中必須遵守的指標。其它的制定性指標如:建筑限高、配建停車位等在將文本中《地塊開發控制指標表》體現。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十、分圖則說明02城市景觀控制引導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十、分圖則說明

02城市景觀控制引導圖表明該街區的主要景觀控制界面、次要景觀控制界面、景觀節點和特定景觀帶如濱河景觀帶、高速公路綠化景觀帶,提供給規劃管理部門在具體的規劃管理中有針對性、有重點的控制和引導。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十、分圖則說明03城市設計導則第四部分地塊綜合控制

十、分圖則說明

03城市設計導則中制定了本街區城市設計要求及其他有關規定,是本街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具體內容有:街道景觀設計導則、建筑及環境設計導則、地下空間開發導則、廣告與建筑標識物設置導則、公共綠色空間設計導則。針對本街區的街道景觀和建筑環境等提出了更加詳細的指導性意見。第五部分城市設計意向

第五部分城市設計意向

第五部分城市設計意向

第五部分城市設計意向

第五部分城市設計意向

第五部分城市設計意向

第五部分城市設計意向

第五部分城市設計意向

第五部分城市設計意向

第五部分城市設計意向

第五部分城市設計意向

第五部分城市設計意向

第五部分城市設計意向

第五部分城市設計意向

第五部分城市設計意向

第六部分工程管線規劃

第六部分工程管線規劃

一、給水工程規劃第六部分工程管線規劃

二、污水工程規劃第六部分工程管線規劃

三、雨水工程規劃第六部分工程管線規劃

四、電力工程規劃第六部分工程管線規劃

四、電信工程規劃第六部分工程管線規劃

四、燃氣工程規劃第六部分工程管線規劃

四、管線綜合規劃第六部分工程管線規劃

四、管線綜合規劃第七部分尚待解決的突出問題1.站前大道的斷面部門意見:站前大道施工圖設計道路紅線為80米,控規與之不符。

項目組意見:站前大道沿線是城市公共設施密集的區域,應按城市道路來設計,道路紅線按50米控制,斷面采用3塊板、雙向6車道形式,可以滿足城市交通的需求,同時也符合建設部《關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設中脫離實際的寬馬路、大廣場建設的通知》的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