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艾灸――moxibustion1PPT課件艾灸――moxibustion1PPT課件目錄一、灸法概述二、灸法材料三、灸法作用四、灸法種類五、灸感及灸法補泄六、施灸的注意事項七、常見疾病的治療艾灸2PPT課件目錄一、灸法概述艾灸2PPT課件灸法概述灸法是以艾絨為主要燃燒材料,燒灼、熏熨體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借灸火的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治法。《說文解字》載:“灸,灼也,從火音久。灼以艾火曰灸。”《孟子·離婁篇》載:“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薄夺t學入門》載:“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3PPT課件灸法概述灸法是以艾絨為主要燃燒材料,燒灼、熏熨體表的一定部位灸法材料
艾屬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國各地均有生長,以蘄州產者為佳,故有“蘄艾”之稱。4PPT課件灸法材料艾屬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國各地均有生長,以蘄州灸法材料艾的性能《名醫別錄》:“主灸百病”《本草綱目》:“艾葉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肅殺之氣為融合;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疴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從新》:“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情,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5PPT課件灸法材料艾的性能《名醫別錄》:“主灸百病”5PP灸法的作用
臨床上多用于治療風寒濕痹和寒邪為患的胃脘痛、腹痛、泄瀉、痢疾等病癥《素問?調經論篇》:“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而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薄端貑?異法方宜論》:“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一)溫經散寒6PPT課件灸法的作用《素問?調經論篇》:“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而(二)扶陽固脫陽氣下陷或欲脫的危證,皆可用灸法。臨床上,各種虛寒證、寒厥證、虛脫證和中氣不足、陽氣下陷而引起的遺尿、脫肛、陰挺、崩漏、帶下、久泄、久痢、痰飲等。《扁鵲心書》記載:“真氣虛則人病,真氣脫則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7PPT課件(二)扶陽固脫陽氣下陷或欲脫的危證,皆可用灸法。臨床上,各種(三)消瘀散結灸能使氣機通暢,營衛調和,故瘀結自散。常用于治療氣血凝滯之疾,如乳癰初起、瘰疬、癭瘤等疾病。《靈樞?刺節真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8PPT課件(三)消瘀散結《靈樞?刺節真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四)防病保健灸可以激發人體的正氣,增強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長壽不衰。可調理亞健康狀態?!侗怡o心書·須識扶陽》:"人于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也。"《醫說·針灸》說:“若要安,三里莫要干?!?PPT課件(四)防病保健灸可以激發人體的正氣,增強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五)引熱外行灸能使皮膚腠理開放,毛竅通暢,熱有去路,從而引熱外行。臨床常用來治療癤腫、帶狀皰疹、丹毒、甲溝炎等《醫學入門?針灸》:“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10PPT課件(五)引熱外行灸能使皮膚腠理開放,毛竅通暢,熱有去路,從而引灸法總類及運用11PPT課件灸法總類及運用11PPT課件灸法的種類常用灸法艾灸其他灸法艾柱灸直接灸間接灸無瘢痕灸瘢痕灸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附子灸艾卷灸懸灸溫和灸雀啄灸回旋灸實按灸太乙神針雷火神針溫針灸溫灸器灸燈火灸天灸白芥子灸蒜泥灸12PPT課件灸法的種類常用灸法艾灸其他灸法艾柱灸直接灸間接灸無瘢痕灸瘢痕(一)艾柱灸將艾柱放在穴位上施灸稱艾柱灸分為大、中、小13PPT課件(一)艾柱灸將艾柱放在穴位上施灸稱艾柱灸13PPT課件1、直接灸(1)無瘢痕灸操作
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點燃至輕微灼痛-更換至3·7壯,皮膚輕度紅暈。適應證
慢性虛寒性疾病如慢性腹瀉、風寒濕痹等、14PPT課件1、直接灸(1)無瘢痕灸14PPT課件(2)瘢痕灸操作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點燃至盡--除灰燼-反復7~9壯。一周左右逐漸出現化膿,5-6周后灸瘡結痂脫落,局部留瘢痕。
適應證頑固性疾病如哮喘、慢性胃腸疾病等艾柱燃燒盡15PPT課件(2)瘢痕灸操作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點燃至盡--2、間接灸
(1)隔姜灸操作
定穴-生姜片(0.2~0.5cm*2-3cm穿孔)-大中艾炷-點燃至盡-除灰燼-反復3~6壯至皮膚潮紅(其間更換姜片)
適應證風寒濕痹、嘔吐、腹痛、泄瀉、外感病癥等16PPT課件2、間接灸
(1)隔姜灸16PPT課件(2)
隔鹽灸(神闕灸)操作
食鹽填于臍部-上至生姜薄片—大中艾炷-點燃至盡-除灰燼-反復5~10壯適應證
急性寒性胃腸疾病、吐瀉、痢疾、小便不利、中風脫證
17PPT課件(2)隔鹽灸(神闕灸)操作食鹽填于臍部-上至生姜(3)隔蒜灸操作
定穴-獨頭蒜(0.2~0.5cm穿孔)-大中艾炷-點燃至盡-除灰燼-反復5~10壯至皮膚潮紅(其間更換大蒜)
適應證虛勞、頑痹
18PPT課件(3)隔蒜灸操作定穴-獨頭蒜(0.2~0.5cm穿(4)隔附子餅灸操作
定穴-附子片、餅(0.5cm~1cm穿孔)-大中艾炷-點燃至盡-除灰燼-反復5~10壯適應證
命門火衰之男婦科疾病、瘡瘍久潰不斂19PPT課件(4)隔附子餅灸操作定穴-附子片、餅(0.5cm(二)艾條灸
又稱艾卷灸,即用細草紙包裹艾絨,卷成艾筒形的艾卷,將其一端點燃,對準穴位施灸的一種方法20PPT課件(二)艾條灸
又稱艾卷灸,即用細草紙包裹艾絨,卷成艾筒形1、懸灸將艾條的一端點燃,靠近穴位,并保持一定距離(約3cm)使患者感覺熱度適中,以不過分灼熱為度,灸至皮膚有紅暈為度(1)溫和灸21PPT課件1、懸灸將艾條的一端點燃,靠近穴位,并保持一定距離(約3cm(2)雀啄灸將點燃的艾條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3-5cm,好似麻雀啄食一樣,以一上一下、一起一落的方式施灸一般可灸5分鐘左右22PPT課件(2)雀啄灸將點燃的艾條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3-5cm,好(3)回旋灸將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的部位,距離皮膚3cm平行皮膚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施灸使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致灼痛,灸至皮膚有紅暈為度23PPT課件(3)回旋灸將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的部位,距離皮膚3cm2、實按灸
置布或紙(數層)于施灸部位上,點燃艾卷按壓使熱力透達深部,反復數次。太乙針灸與雷火針灸24PPT課件2、實按灸太乙針灸與雷火針灸24PPT課件(三)溫針灸在針柄上穿置一段長約2cm的艾卷施灸,或在針尾上搓捏少許艾絨點燃施灸,直待燃盡,除去灰燼,每穴每次可施灸1~3壯,施灸完畢再將針取出25PPT課件(三)溫針灸在針柄上穿置一段長約2cm的艾卷施灸,或在針尾上(四)溫灸器灸將溫灸盒置于所選的施灸部位中央,點燃艾條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的灸盒中鐵紗上,蓋好封蓋以調節溫度,每次每部位20~30分鐘,一次可灸數穴。26PPT課件(四)溫灸器灸將溫灸盒置于所選的施灸部位中央,點燃艾條后,放灸感灸感指施灸時患者的自我感覺---灸處局部皮膚及皮下溫熱或有灼熱為主,溫熱刺激可直達深部,經久不消,或者出現循經感傳想象27PPT課件灸感灸感指施灸時患者的自我感覺---灸處局部皮膚及皮下溫熱(二)補瀉方法《內經?背腧》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補法:無須吹其艾火,讓其自然緩緩燃盡為止,以補其虛瀉法:快速吹艾火至燃盡,艾火熱力迅速透達穴位深層,以瀉邪氣28PPT課件(二)補瀉方法《內經?背腧》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施灸的注意事項先陽后陰先上后下先少后多(一)施灸的先后順序先灸陽經,后灸陰經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頭部,后灸四肢施灸壯數先少后多29PPT課件施灸的注意事項先陽后陰(一)施灸的先后順序先灸陽經,后灸陰經施灸的禁忌(1)面部穴位、乳頭、大血管等處均不宜使用直接灸。關節活動部位不,適宜化膿灸,以免化膿潰破,不易愈合,影響功能活動。(2)一般空腹、過飽、極度疲勞和對灸法恐懼者,應慎施灸。對體弱患者,灸治時艾柱不宜過大,刺激量不可過強,以防暈灸。一旦發生暈灸,應立即停止施灸,并做出及時處理。(3)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4)施灸過程要防止燃燒的艾絨脫落燒傷皮膚和衣物30PPT課件施灸的禁忌(1)面部穴位、乳頭、大血管等處均不宜使用直接灸。灸后處理(1)施灸過量,時間過長,局部出現水泡,只要不擦破,可自然吸收,如水泡較大,可用消毒毫針刺破水皰,放出水液,再涂以龍膽紫。(2)瘢痕灸者,在灸瘡化膿期間,瘡面局部勿用手搔,以保護痂皮防止感染31PPT課件灸后處理(1)施灸過量,時間過長,局部出現水泡,只要不擦破,艾灸治療常見病的處方(一)感冒感冒常由外感風寒,客于肺衛,以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熱、苔薄白、脈浮等為主要表現。治則:疏風解表散寒。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操作步驟:
1、取穴:風池、大椎、曲池、合谷、尺澤。
2、配穴:風寒加風門、肺俞、列缺;氣虛加足三里;身痛加大杼;腹痛、腹瀉加神闕。32PPT課件艾灸治療常見病的處方(一)感冒32PPT課件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鐘,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2次,至治愈。
4、隔姜灸法: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3厘米~4厘米,厚約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將艾炷放于姜片上點燃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燙傷。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壯。每次選取3~4穴,每日1次,至痊愈。特別提示:對于體虛易感冒者,可在夏季進行預防性治療。在感冒流行季節可按上述方法預防性治療一周。33PPT課件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二)面癱病面癱常由風寒外襲,入中面部經絡,以一側面部肌肉癱瘓、額紋消失、眼裂增大、露睛流淚、鼻唇溝變淺、口角歪向健側為主要臨床表現,部分患者初起時有耳后疼痛。本病相當于西醫的周圍性面癱。治法:疏風通絡,行氣活血。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操作步驟:
1、取穴:翳風、頰車、地倉、合谷、陽白。
2、配穴:風邪勝者加灸太陽、風池;氣虛者加灸足三里。34PPT課件(二)面癱病34PPT課件(三)泄瀉病泄瀉亦稱腹瀉,常有脾胃虛弱、濕邪內盛而致,以致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為臨床表現。本病相當于西醫的腸易激綜合征腹瀉型。治則:健脾化濕。常用懸灸法、隔鹽灸法。操作步驟:
1、取穴:天樞、足三里。
2、配穴:胃脘脹痛者加中脘、內關;濕盛者加上巨虛、陰陵泉;脾胃虛弱者加脾俞、公孫、氣海;命火虛弱者加命門、腎俞、關元、神闕;肝木乘脾者加脾俞、太沖。35PPT課件(三)泄瀉病35PPT課件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鐘,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4、隔鹽灸法:取神闕穴,用純凈食鹽填敷于臍部,于鹽上再置一薄姜片,中間以針刺數孔,上置大艾炷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當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次艾灸7~10壯。每日1次,5~7次為1療程。特別提示:隔鹽灸前應清潔神闕穴局部,艾灸時時刻詢問患者的局部感覺,避免燙傷。36PPT課件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四)痛經
痛經多因體質素弱,氣血不足,沖任失調,胞宮失養,復因情志失調、或經期受寒飲冷,以致經血滯于胞宮而成。以月經期前后或月經期中發生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為主要臨床表現。本病相當于西醫的原發性痛經治則:溫養沖任,通經止痛。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操作步驟:
1、取穴:中極、氣海、三陰交。
2、配穴:氣血虧虛加脾俞、胃俞;肝腎不足加肝俞,腎俞;寒凝加歸來、地機;氣滯加肝俞、太沖。37PPT課件(四)痛經37PPT課件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鐘,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每個月經周期,以月經前3~4天開始治療,5次為1療程,共治療三個月經周期。
4、隔姜灸法: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3厘米~4厘米,厚約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將艾炷放于姜片上點燃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燙傷。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7~10壯。每次選取3~4穴,每日1次,以每個月經周期的月經前3~4天開始治療,5次為1療程,共治療3個月經周期。38PPT課件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五)膝痹病膝痹常因膝關節周圍軟組織慢性勞損、肝腎不足、外邪痹阻經脈所致。不通則痛,不榮則痛,以膝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為主要臨床表現?;顒踊蛱鞖庾兓瘯r疼痛加重,常反復發作。本病相當于西醫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治則:通痹止痛。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操作步驟:
1、取穴:局部壓痛點。
2、配穴:血海、梁丘、犢鼻、膝眼,陰寒重者加陰陵泉、足三里。39PPT課件(五)膝痹病39PPT課件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鐘,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4、隔姜灸法: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3厘米~4厘米,厚約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將艾炷放于姜片上點燃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燙傷。當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7~10壯。每次選取3~4穴,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40PPT課件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六)項痹病項痹常因督脈勞損、氣血不足、感受外邪等導致經脈痹阻,以項部疼痛麻木,連及頭、肩、上肢,頸部活動受限,并可伴有眩暈等為主要表現。本病相當于西醫的頸椎病。治則:活血通經。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溫盒灸法。操作步驟:
1、取穴:頸部壓痛點、頸夾脊、大椎、肩井。
2、配穴:督脈勞損者加命門、腰陽關;氣血不足者加足三里、神闕;風寒勝者加風門、肺俞;氣滯血瘀者加膈俞。41PPT課件(六)項痹病41PPT課件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鐘,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7~10次為1療程。
4、隔姜灸法: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3厘米~4厘米,厚約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將艾炷放于姜片上點燃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燙傷。當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7~10壯。每次選取3~4穴,每日1次,7~10次為1療程。42PPT課件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
5、溫盒灸法:將溫灸盒置于所選的施灸部位中央點燃艾條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灸盒中的鐵紗上,蓋好封蓋以調節溫度,每次每部位灸20~30分鐘,一次可艾灸數穴。每日1次,7~10次為1療程。特別提示:灸法對頸椎病的頸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療效較好。同時要勞逸結合,減少頸部勞損,防風寒,適當頸項功能鍛煉。43PPT課件5、溫盒灸法:將溫灸盒置于所選的施灸部位中央點燃艾條后,放(七)腰痛腰痛常因肝腎不足、外邪侵襲、經脈氣血痹阻所致,以腰部及腰骶部的慢性疼痛、時輕時重、纏綿不愈、休息可緩解、勞累后加重、常有固定壓痛點為臨床表現。本病相當于西醫的慢性腰肌勞損。治法:補益肝腎,溫經通脈。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溫盒灸法。操作步驟:
1、取穴:腰部壓痛點、腰夾脊穴。
2、配穴:肝腎不足者加腎俞、志室;陽虛者加命門、腰陽關;寒濕重者加大腸俞、氣海俞。44PPT課件(七)腰痛44PPT課件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鐘,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7~10次為1療程。
4、隔姜灸法: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3厘米~4厘米,厚約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將艾炷放于姜片上點燃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燙傷。當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壯。每次選取3~4穴,每日1次,7~10次為1療程。45PPT課件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
5、溫盒灸法:將溫灸盒置于所選的施灸部位中央點燃艾條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灸盒中的鐵紗上,蓋好封蓋以調節溫度,每次每部位灸20~30分鐘,一次可艾灸數穴。每日1次,7~10次為1療程。特別提示:腰部壓痛點要重灸46PPT課件5、溫盒灸法:將溫灸盒置于所選的施灸部位中央點燃艾條后,放謝謝47PPT課件謝謝47PPT課件艾灸――moxibustion48PPT課件艾灸――moxibustion1PPT課件目錄一、灸法概述二、灸法材料三、灸法作用四、灸法種類五、灸感及灸法補泄六、施灸的注意事項七、常見疾病的治療艾灸49PPT課件目錄一、灸法概述艾灸2PPT課件灸法概述灸法是以艾絨為主要燃燒材料,燒灼、熏熨體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借灸火的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治法?!墩f文解字》載:“灸,灼也,從火音久。灼以艾火曰灸?!薄睹献印るx婁篇》載:“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醫學入門》載:“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50PPT課件灸法概述灸法是以艾絨為主要燃燒材料,燒灼、熏熨體表的一定部位灸法材料
艾屬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國各地均有生長,以蘄州產者為佳,故有“蘄艾”之稱。51PPT課件灸法材料艾屬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國各地均有生長,以蘄州灸法材料艾的性能《名醫別錄》:“主灸百病”《本草綱目》:“艾葉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肅殺之氣為融合;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疴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從新》:“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情,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52PPT課件灸法材料艾的性能《名醫別錄》:“主灸百病”5PP灸法的作用
臨床上多用于治療風寒濕痹和寒邪為患的胃脘痛、腹痛、泄瀉、痢疾等病癥《素問?調經論篇》:“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而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薄端貑?異法方宜論》:“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一)溫經散寒53PPT課件灸法的作用《素問?調經論篇》:“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而(二)扶陽固脫陽氣下陷或欲脫的危證,皆可用灸法。臨床上,各種虛寒證、寒厥證、虛脫證和中氣不足、陽氣下陷而引起的遺尿、脫肛、陰挺、崩漏、帶下、久泄、久痢、痰飲等?!侗怡o心書》記載:“真氣虛則人病,真氣脫則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4PPT課件(二)扶陽固脫陽氣下陷或欲脫的危證,皆可用灸法。臨床上,各種(三)消瘀散結灸能使氣機通暢,營衛調和,故瘀結自散。常用于治療氣血凝滯之疾,如乳癰初起、瘰疬、癭瘤等疾病?!鹅`樞?刺節真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55PPT課件(三)消瘀散結《靈樞?刺節真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四)防病保健灸可以激發人體的正氣,增強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長壽不衰??烧{理亞健康狀態。《扁鵲心書·須識扶陽》:"人于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也。"《醫說·針灸》說:“若要安,三里莫要干?!?6PPT課件(四)防病保健灸可以激發人體的正氣,增強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五)引熱外行灸能使皮膚腠理開放,毛竅通暢,熱有去路,從而引熱外行。臨床常用來治療癤腫、帶狀皰疹、丹毒、甲溝炎等《醫學入門?針灸》:“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57PPT課件(五)引熱外行灸能使皮膚腠理開放,毛竅通暢,熱有去路,從而引灸法總類及運用58PPT課件灸法總類及運用11PPT課件灸法的種類常用灸法艾灸其他灸法艾柱灸直接灸間接灸無瘢痕灸瘢痕灸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附子灸艾卷灸懸灸溫和灸雀啄灸回旋灸實按灸太乙神針雷火神針溫針灸溫灸器灸燈火灸天灸白芥子灸蒜泥灸59PPT課件灸法的種類常用灸法艾灸其他灸法艾柱灸直接灸間接灸無瘢痕灸瘢痕(一)艾柱灸將艾柱放在穴位上施灸稱艾柱灸分為大、中、小60PPT課件(一)艾柱灸將艾柱放在穴位上施灸稱艾柱灸13PPT課件1、直接灸(1)無瘢痕灸操作
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點燃至輕微灼痛-更換至3·7壯,皮膚輕度紅暈。適應證
慢性虛寒性疾病如慢性腹瀉、風寒濕痹等、61PPT課件1、直接灸(1)無瘢痕灸14PPT課件(2)瘢痕灸操作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點燃至盡--除灰燼-反復7~9壯。一周左右逐漸出現化膿,5-6周后灸瘡結痂脫落,局部留瘢痕。
適應證頑固性疾病如哮喘、慢性胃腸疾病等艾柱燃燒盡62PPT課件(2)瘢痕灸操作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點燃至盡--2、間接灸
(1)隔姜灸操作
定穴-生姜片(0.2~0.5cm*2-3cm穿孔)-大中艾炷-點燃至盡-除灰燼-反復3~6壯至皮膚潮紅(其間更換姜片)
適應證風寒濕痹、嘔吐、腹痛、泄瀉、外感病癥等63PPT課件2、間接灸
(1)隔姜灸16PPT課件(2)
隔鹽灸(神闕灸)操作
食鹽填于臍部-上至生姜薄片—大中艾炷-點燃至盡-除灰燼-反復5~10壯適應證
急性寒性胃腸疾病、吐瀉、痢疾、小便不利、中風脫證
64PPT課件(2)隔鹽灸(神闕灸)操作食鹽填于臍部-上至生姜(3)隔蒜灸操作
定穴-獨頭蒜(0.2~0.5cm穿孔)-大中艾炷-點燃至盡-除灰燼-反復5~10壯至皮膚潮紅(其間更換大蒜)
適應證虛勞、頑痹
65PPT課件(3)隔蒜灸操作定穴-獨頭蒜(0.2~0.5cm穿(4)隔附子餅灸操作
定穴-附子片、餅(0.5cm~1cm穿孔)-大中艾炷-點燃至盡-除灰燼-反復5~10壯適應證
命門火衰之男婦科疾病、瘡瘍久潰不斂66PPT課件(4)隔附子餅灸操作定穴-附子片、餅(0.5cm(二)艾條灸
又稱艾卷灸,即用細草紙包裹艾絨,卷成艾筒形的艾卷,將其一端點燃,對準穴位施灸的一種方法67PPT課件(二)艾條灸
又稱艾卷灸,即用細草紙包裹艾絨,卷成艾筒形1、懸灸將艾條的一端點燃,靠近穴位,并保持一定距離(約3cm)使患者感覺熱度適中,以不過分灼熱為度,灸至皮膚有紅暈為度(1)溫和灸68PPT課件1、懸灸將艾條的一端點燃,靠近穴位,并保持一定距離(約3cm(2)雀啄灸將點燃的艾條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3-5cm,好似麻雀啄食一樣,以一上一下、一起一落的方式施灸一般可灸5分鐘左右69PPT課件(2)雀啄灸將點燃的艾條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3-5cm,好(3)回旋灸將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的部位,距離皮膚3cm平行皮膚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施灸使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致灼痛,灸至皮膚有紅暈為度70PPT課件(3)回旋灸將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的部位,距離皮膚3cm2、實按灸
置布或紙(數層)于施灸部位上,點燃艾卷按壓使熱力透達深部,反復數次。太乙針灸與雷火針灸71PPT課件2、實按灸太乙針灸與雷火針灸24PPT課件(三)溫針灸在針柄上穿置一段長約2cm的艾卷施灸,或在針尾上搓捏少許艾絨點燃施灸,直待燃盡,除去灰燼,每穴每次可施灸1~3壯,施灸完畢再將針取出72PPT課件(三)溫針灸在針柄上穿置一段長約2cm的艾卷施灸,或在針尾上(四)溫灸器灸將溫灸盒置于所選的施灸部位中央,點燃艾條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的灸盒中鐵紗上,蓋好封蓋以調節溫度,每次每部位20~30分鐘,一次可灸數穴。73PPT課件(四)溫灸器灸將溫灸盒置于所選的施灸部位中央,點燃艾條后,放灸感灸感指施灸時患者的自我感覺---灸處局部皮膚及皮下溫熱或有灼熱為主,溫熱刺激可直達深部,經久不消,或者出現循經感傳想象74PPT課件灸感灸感指施灸時患者的自我感覺---灸處局部皮膚及皮下溫熱(二)補瀉方法《內經?背腧》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補法:無須吹其艾火,讓其自然緩緩燃盡為止,以補其虛瀉法:快速吹艾火至燃盡,艾火熱力迅速透達穴位深層,以瀉邪氣75PPT課件(二)補瀉方法《內經?背腧》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施灸的注意事項先陽后陰先上后下先少后多(一)施灸的先后順序先灸陽經,后灸陰經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頭部,后灸四肢施灸壯數先少后多76PPT課件施灸的注意事項先陽后陰(一)施灸的先后順序先灸陽經,后灸陰經施灸的禁忌(1)面部穴位、乳頭、大血管等處均不宜使用直接灸。關節活動部位不,適宜化膿灸,以免化膿潰破,不易愈合,影響功能活動。(2)一般空腹、過飽、極度疲勞和對灸法恐懼者,應慎施灸。對體弱患者,灸治時艾柱不宜過大,刺激量不可過強,以防暈灸。一旦發生暈灸,應立即停止施灸,并做出及時處理。(3)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4)施灸過程要防止燃燒的艾絨脫落燒傷皮膚和衣物77PPT課件施灸的禁忌(1)面部穴位、乳頭、大血管等處均不宜使用直接灸。灸后處理(1)施灸過量,時間過長,局部出現水泡,只要不擦破,可自然吸收,如水泡較大,可用消毒毫針刺破水皰,放出水液,再涂以龍膽紫。(2)瘢痕灸者,在灸瘡化膿期間,瘡面局部勿用手搔,以保護痂皮防止感染78PPT課件灸后處理(1)施灸過量,時間過長,局部出現水泡,只要不擦破,艾灸治療常見病的處方(一)感冒感冒常由外感風寒,客于肺衛,以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熱、苔薄白、脈浮等為主要表現。治則:疏風解表散寒。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操作步驟:
1、取穴:風池、大椎、曲池、合谷、尺澤。
2、配穴:風寒加風門、肺俞、列缺;氣虛加足三里;身痛加大杼;腹痛、腹瀉加神闕。79PPT課件艾灸治療常見病的處方(一)感冒32PPT課件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鐘,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2次,至治愈。
4、隔姜灸法: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3厘米~4厘米,厚約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將艾炷放于姜片上點燃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燙傷。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壯。每次選取3~4穴,每日1次,至痊愈。特別提示:對于體虛易感冒者,可在夏季進行預防性治療。在感冒流行季節可按上述方法預防性治療一周。80PPT課件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二)面癱病面癱常由風寒外襲,入中面部經絡,以一側面部肌肉癱瘓、額紋消失、眼裂增大、露睛流淚、鼻唇溝變淺、口角歪向健側為主要臨床表現,部分患者初起時有耳后疼痛。本病相當于西醫的周圍性面癱。治法:疏風通絡,行氣活血。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操作步驟:
1、取穴:翳風、頰車、地倉、合谷、陽白。
2、配穴:風邪勝者加灸太陽、風池;氣虛者加灸足三里。81PPT課件(二)面癱病34PPT課件(三)泄瀉病泄瀉亦稱腹瀉,常有脾胃虛弱、濕邪內盛而致,以致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為臨床表現。本病相當于西醫的腸易激綜合征腹瀉型。治則:健脾化濕。常用懸灸法、隔鹽灸法。操作步驟:
1、取穴:天樞、足三里。
2、配穴:胃脘脹痛者加中脘、內關;濕盛者加上巨虛、陰陵泉;脾胃虛弱者加脾俞、公孫、氣海;命火虛弱者加命門、腎俞、關元、神闕;肝木乘脾者加脾俞、太沖。82PPT課件(三)泄瀉病35PPT課件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鐘,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4、隔鹽灸法:取神闕穴,用純凈食鹽填敷于臍部,于鹽上再置一薄姜片,中間以針刺數孔,上置大艾炷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當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次艾灸7~10壯。每日1次,5~7次為1療程。特別提示:隔鹽灸前應清潔神闕穴局部,艾灸時時刻詢問患者的局部感覺,避免燙傷。83PPT課件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四)痛經
痛經多因體質素弱,氣血不足,沖任失調,胞宮失養,復因情志失調、或經期受寒飲冷,以致經血滯于胞宮而成。以月經期前后或月經期中發生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為主要臨床表現。本病相當于西醫的原發性痛經治則:溫養沖任,通經止痛。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操作步驟:
1、取穴:中極、氣海、三陰交。
2、配穴:氣血虧虛加脾俞、胃俞;肝腎不足加肝俞,腎俞;寒凝加歸來、地機;氣滯加肝俞、太沖。84PPT課件(四)痛經37PPT課件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鐘,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每個月經周期,以月經前3~4天開始治療,5次為1療程,共治療三個月經周期。
4、隔姜灸法: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3厘米~4厘米,厚約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將艾炷放于姜片上點燃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燙傷。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7~10壯。每次選取3~4穴,每日1次,以每個月經周期的月經前3~4天開始治療,5次為1療程,共治療3個月經周期。85PPT課件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五)膝痹病膝痹常因膝關節周圍軟組織慢性勞損、肝腎不足、外邪痹阻經脈所致。不通則痛,不榮則痛,以膝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為主要臨床表現。活動或天氣變化時疼痛加重,常反復發作。本病相當于西醫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治則:通痹止痛。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操作步驟:
1、取穴:局部壓痛點。
2、配穴:血海、梁丘、犢鼻、膝眼,陰寒重者加陰陵泉、足三里。86PPT課件(五)膝痹病39PPT課件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鐘,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4、隔姜灸法: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3厘米~4厘米,厚約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將艾炷放于姜片上點燃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模特正規簽約合同協議
- 武漢危化品倉儲合同協議
- 商品銷售訂單合同協議
- 戀愛合約服務協議合同
- 向財務部申請合同協議
- 員工團建就餐合同協議
- 品牌紙巾采購合同協議
- 正式購房合同協議標準版
- 商品購買協議合同協議
- 德州房屋購賣合同協議
- 高中英語 A precious family dinner說課課件
- 工藝聯鎖圖識讀
- 2023年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康復醫學與技術崗位招聘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GB/T 21567-2008危險品爆炸品撞擊感度試驗方法
- 衛生人才培養方案計劃
- DB64-T 1684-2020 智慧工地建設技術標準-(高清可復制)
- 婚喪嫁娶事宜備案表
- “三級”安全安全教育記錄卡
- 風生水起博主的投資周記
- 賽艇賽事活動推廣方案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學品安全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