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聚碳酸酯(PC)行業現狀分析_第1頁
中國聚碳酸酯(PC)行業現狀分析_第2頁
中國聚碳酸酯(PC)行業現狀分析_第3頁
中國聚碳酸酯(PC)行業現狀分析_第4頁
中國聚碳酸酯(PC)行業現狀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聚碳酸酯(PC)行業現狀分析一、聚碳酸酯產業鏈概述PC傳統生產工藝主要通過雙酚A(單耗約0。9-0。95)及光氣生產,在常溫常壓下即可反應,工藝技術成熟且產品純凈易加工,應用范圍廣,目前全球近80%產能為光氣法,但由于過程涉及光氣,故存在審批壁壘,產能擴張相對有序。熔融酯交換法由DMC(碳酸二甲酯)和雙酚A作為原料生產,流程較短且避免了光氣的環保問題,早期由于產品色澤差及分子量低等因素,應用受限,通過多年技術積累,目前部分企業已達到國際水平。聚碳酸酯產業鏈圖譜資料來源:由于PC板材具有高透光性、抗沖擊性、耐紫外線輻射、制品的尺寸穩定性好和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是建筑行業(高速路隔音板、建筑頂棚等)理想的采光材料之一。就工藝方法而言,光氣法和熔融酯各有特點和優點,隨著環境保護要求的逐步提高,未來熔融酯交換法將逐步取代光氣法。光氣法與熔融酯交換法工藝對比對比PC樹脂應用領域廣泛。聚碳酸酯(PC)是分子鏈中含有碳酸基的線性高分子聚合物,綜合性能優異,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熱塑性材料。PC可通過共混改性進一步高性能化,因此廣泛應用于電子電氣、板材薄膜、家電、汽車、光學、醫療和消費品等領域。2020年中國聚碳酸酯下游需求占比情況二、聚碳酸酯產能情況隨著萬華化學一期、山東利華益一期和海南華盛一期光氣法聚碳酸酯裝置的陸續投產,中國聚碳酸酯(PC)逐步打破了海外技術和市場的壟斷。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PC產能195萬噸/年,開工率為57%。2014-2020年中國聚碳酸酯產能及開工率就中國聚碳酸酯產量情況而言,受益于下游需求的穩步增長,中國聚碳酸酯產量逐年升高。然而國內企業需求空間主要來源于進口替代,但相對于全球五大主要生產企業而言,國內的企業無論是在生產規模,產品成本,產品質量都存在較為顯著的差距。數據顯示,中國聚碳酸酯產量為110萬噸,同比2019年增長14。6%。未來隨著產品質量的提升,中國聚碳酸酯產量及開工率有較大發展空間。2014-2020年年中國聚碳酸酯產量及增長率三、聚碳酸酯競爭格局目前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聚碳酸酯市場已基本飽和,需求量增速放緩,未來世界聚碳酸酯的需求增長主要靠以中國為首的亞洲,以及中南美、中東歐等發展中地區來拉動。就競爭格局而言,2020年中國聚碳酸酯產能CR4為59%。國內目前在建PC225。5萬噸,2021、2022、2023年,國內PC預計分別投產88萬噸、113。5萬噸和24萬噸,國內PC有望逐步實現國產化。中國聚碳酸酯產業競爭格局占比情況中國聚碳酸酯在建產能基本情況四、聚碳酸酯前景分析1、對外依存度高國內產能利用率較低,對外依存度持續保持高位。據統計,2020年中國聚碳酸酯產能達到了19萬噸,較上年增長29萬噸,而產能利用率偏低而進口聚碳酸酯較上年同期依然有小幅增長,對外依存度長期超過60%。行業對外依存度高與產能利用率低同時存在現狀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中國聚碳酸酯生產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中高端產品的需求,產品結構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間。總的來看,國內生產企業規模小、技術相對落后、品級牌號少,大部分產品為自用,高端聚碳酸酯產品還主要依賴進口,這也是中國聚碳酸酯產能利用率較低的主要原因。由于聚碳酸酯生產工藝的技術壁壘相對較高,外國企業對技術又嚴格控制,因此國內聚碳酸酯裝置生產多由外企投資或中外合資。2、國產化道路需提高技術水平從行業長期來看,近幾年中國聚碳酸酯需求量增長逐步穩定,國內企業需求空間主要來源于進口替代,但相對于全球五大主要生產企業而言,國內的企業無論是在生產規模,產品成本,產品質量都存在較為顯著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