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培訓課件_第1頁
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培訓課件_第2頁
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培訓課件_第3頁
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培訓課件_第4頁
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一、飲用水污染與疾病

(一)介水傳染病:

1.流行原因

(1)水源受病原體污染后,未經妥善處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飲用。

(2)處理后的飲用水在輸配水和貯水過程中重新被病原體污染。2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

2.病原體主要類型:

(1)細菌,如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痢疾桿菌等。(2)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和腺病毒等。(3)原蟲,如賈第氏蟲、溶組織阿米巴原蟲、血吸蟲等。

3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3.介水傳染病的流行特點

①水源一次嚴重污染后,可呈爆發流行,短期內突然出現大量病人,且多數患者發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潛伏期內,若水源經常受污染,則發病者可終年不斷。

②病例分布與供水范圍一致。大多數患者都有飲用或接觸同一水源的歷史。

③一旦對污染源采取處理措施,并加強飲用水的凈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4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二)化學性污染中毒

可造成飲用水化學性污染中毒的物質很多,常見的有氰化物、鉻、砷、汞、鎘、硝酸鹽等

1.氰化物(HCN、KCN、NaCN)

毒作用機制:氰化物經口進入人體后,經胃酸作用形成氰氫酸。游離氰離子(CN ̄)與細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3+結合,形成氰化高鐵細胞色素氧化酶,使Fe3+失去傳遞電子的能力,中斷呼吸鏈,阻斷細胞內氧化代謝過程,造成細胞窒息死亡。氰化物急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癥狀。

5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2.硝酸鹽

幼兒攝入硝酸鹽后,在胃腸道某些細菌作用下,可還原成亞硝酸鹽,亞硝酸嬰鹽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高鐵紅血蛋白,后者不再有輸氧功能,因而可造成缺氧,嚴重時可引起窒息死亡。嬰幼兒特別是六個月以內的嬰兒對硝酸鹽尤為敏感。

硝酸鹽在自然界中也可轉化為亞硝酸鹽,后者極易與胺合成亞硝胺,亞硝酸鹽在胃腸道的酸性環境中也可以轉化為亞硝胺。亞硝胺是一種在動物實驗中已經確認的致癌物質。人類的某些癌癥,如胃癌、食道癌、肝癌、結腸癌和膀胱癌等的發病都可能與亞硝胺有關。6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三)氯化消毒副產物問題

1.氯化消毒副產物的種類

(1)揮發性鹵代有機物:主要有三鹵甲烷類(THMs),包括氯仿、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溴仿。

(2)非揮發性鹵代有機物:主要有鹵代乙酸類(HAAs),如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溴乙酸、二溴乙酸、三溴乙酸、溴氯乙酸、二溴一氯乙酸、二氯一溴乙酸等;此外還有鹵代醛、鹵代酚、鹵代腈,鹵代酮、鹵代羥基呋喃酮(如3-氯-4-二氯甲基-5-羥基-2(5氫)呋喃,簡稱MX)等。

7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2.影響氯化消毒副產物形成的因素

(1)有機前體物的含量:通常把水中能與氯形成氯化消毒副產物的有機物稱為有機前體物(organicprecursor),它們主要是腐殖酸、富里酸、藻類及其代謝物、蛋白質等。

(2)加氯量、溴離子濃度以及pH等因素:當有機前體物的含量一定時,投氯量越大,接觸時間越長,生成的THMs越多。水源水中溴化物濃度較高時,則會生成各種溴代THMs,含量往往高于氯仿。THMs的生成還與pH值有關,隨著pH升高,三鹵甲烷生成量增大,但鹵乙酸生成量降低。

8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3.飲水氯化消毒副產物與腫瘤

許多氯化副產物在動物實驗中證明具有致突變性和/或致癌性,有的還有致畸性和/或神經毒性作用。譬如三鹵甲烷類的氯仿、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溴仿均對實驗動物有致癌性,可引起肝、腎和腸道腫瘤。鹵代乙酸類中的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二溴乙酸、溴氯乙酸也能誘發小鼠肝腫瘤。氯仿和二氯一溴甲烷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在其《飲用水水質標準》中,作為有致癌性的物質而確定了致癌危險性水平的限值。

9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四)藻類及其代謝產物與健康危害

藻類是典型的氯化消毒副產物前驅物質,在自來水消毒過程中可與氯作用生成三氯甲烷等多種有害副產物、增加水的致突變活性。一些藻類(如藍藻,

blue-greenalgae)在代謝過程中產生藻毒素,其中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被認為是繼肝炎病毒、黃曲霉毒素之后,又一導致肝癌的主要危險因素。

10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五)高層建筑二次供水問題

①貯水箱(池)設計不合理

②貯水箱(池)容積過大

③水箱、管道壁的腐蝕、結垢、沉積物沉積

④管道內壁防腐涂料等不符合要求

⑤基礎設施和設計安裝不合理

⑥衛生管理不善

11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六)桶裝水的衛生問題

據報道,我國桶裝水出廠時細菌總數、大腸菌群超標率時常出現,用戶桶裝飲水機常溫出水的大腸菌群的超標率高達20%~50%,并顯示隨每桶水使用時間延長而增加。究其原因:

1.生產過程中消毒不嚴;

2.水桶清洗消毒不徹底;

3.灌裝過程玷污;

4.桶裝水與飲水機配套使用,造成飲水機出水系統玷污。

桶裝礦泉水出現沉淀原因:

1.非生物性沉淀主要由于礦泉水中的礦物質和金屬鹽類發生化學反應或溶解度下降所致。

2.生物性沉淀由微生物引起,亦有因淡水藻類污染引起礦泉水沉淀報道

12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七)涉水產品存在的衛生問題

1.水質處理器

水質處理器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與飲水接觸的成型部件和過濾材料。

(1)成型部件“如果沒有足夠的化學穩定性,與水接觸后,一些化學成分會逐漸的溶解到飲水中,對人體產生危害。

(2)過濾材料:主要以活性炭為主,它的優點是吸附效果好,可吸附水中有機物,對水的濁度、色度、鐵、酚、氟、砷、汞、鋁、氯仿、四氯化碳、余氯均具有明顯的降低作用。所存在的問題是,作用一定時間后,活性炭上易繁殖細菌,使出水中細菌數增加。如進水中有氨氮,經過活性炭氧化作用,可使出水中亞硝酸鹽濃度增加。一些水質處理器的過濾材料載有殺菌或抑菌成分。使用較多的有三碘樹脂、五碘樹脂和KDF(kineticdegradationfluxion,俗稱黃金碳)等。碘樹脂是利用釋放出碘離子以達到殺菌作用,但出水中碘含量難以控制。此外,一些過濾材料,如膜過濾、分子篩、陶瓷等過濾器,如不能達到額定水總量內的流速,會影響飲用水中所含成分的含量及感官性狀和安全性。

13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2.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

(1)給水用塑料管材、管件此類產品應注意塑料本身的毒性、助劑的毒性、未聚合物及裂解產物的毒性和接觸飲用水后有害物質向飲用水遷移等問題。

(2)玻璃鋼及其制品主要衛生問題是所使用的樹脂及助劑化學結構成份復雜,若固化不完全,在使用過程中可遷移到飲用水中。

(3)橡膠制品用于涉水產品的橡膠產品有各種墊片、密封圈(條)、儲水袋等。橡膠制品的主要衛生問題是所用的助劑和裂解產物,因其化學結構復雜,在使用過程中可遷移到水中造成飲用水污染。

(3)橡膠制品

14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4.水處理劑

包括混凝、絮凝、助凝、消毒、氧化、pH調節、軟化、滅藻、除垢、除氟、除砷、氟化、礦化等用途的生活飲用水化學處理劑。

此類產品的衛生安全性取決于產品的原料、配方和生產工藝,如原料選擇不當(如使用回收廢料及工業再生材料),或生產條件簡陋,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在使用過程中,會把一些有害物質如砷、鎘、鉻、鉛、銀、硒、汞、有機物,甚至一些放射性物質帶入飲用水中,從而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yuan:16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二、水質處理

(一)常規凈化處理:地表水的常規凈化過程包括混凝沉淀(或澄清)—過濾—消毒。目的是除去原水中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和細菌等。地下水若水質好,可直接進行消毒。

(二)水質的特殊處理:主要是除臭,除氟,除鐵,除錳,除藻和苦咸水的淡化

(三)飲用水深度凈化:是指在市政供水原有常規凈化的基礎上,對水質再進行凈化處理。深度凈化的方式有:

1.分散式,如:礦化、磁化和純水等凈化器。

2.集中式

17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四)消毒

1.消毒的目的

殺滅原水混凝沉淀和過濾處理后殘留在水中的微生物,防止介水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保證居民的身體健康。

2.消毒方法

(1)物理消毒法:如煮沸、紫外線和超聲波消毒等。

(2)化學消毒法:氯化消毒(如用氯、漂白粉、漂白粉精等)、二氧化氯、臭氧、過氧化物、溴、碘以及某些金屬離子等消毒,其中應用最廣的是氯化消毒。

18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

3.氯化消毒的基本原理:

氯溶于水后的化學反應:

Cl2+H2O→HOCl+H++Cl-

HOClH++OCl-

漂白粉和漂白粉精在水中均能水解成次氯酸:

2Ca(OCl)Cl+2H2O→Ca(OH)2+2HOCl+CaCl2

Ca(OCl)2+2H2O→Ca(OH)2

+2HOCl

氯的殺菌作用機制是由于次氯酸(hypochlorousacid)體積小,電荷中性,易于穿過細胞壁;同時,它又是一種強氧化劑,能損害細胞膜,使蛋白質、RNA和DNA等物質釋出,并影響多種酶系統(主要是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的巰基被氧化破壞),從而使細菌死亡。氯對病毒的作用,在于對核酸的致死性損害。

19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三、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一)標準的制定原則

①在流行病學上安全;

②所含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對人體健康無害;

③確保水的感官性狀良好;

④在選擇指標和確定標準限量值時要考慮經濟技術上的可行性。

20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二)我國飲用水標準制定依據

1.感官性狀及一般化學指標

色、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總硬度、鋁、鐵、錳、銅、鋅、揮發酚類、隱離子合成洗滌劑、硫酸鹽、氯化物、溶解性總固體、耗氧量

2.毒理學指標:砷、鎘、鉻、氰化物、氟化物、鉛、汞、硝酸鹽、硒、四氯化碳、氯仿

3.細菌學指標: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游離余氯

4.放射性指標:總α放射性、總β放射性

21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三)WHO飲用水水質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制訂的《飲用水水質準則》是世界各國制訂國家飲用水水質標準的參考依據。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對《飲用水水質準則》進行了修改,提出了《飲用水水質指南》(第2版),在原有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了殺蟲劑、消毒劑、消毒副產物和有機化合物的指標,水質指標達到135項,包括微生物學指標2項、無機物36項、有機物31項、農藥6項,消毒劑及其副產物28項和放射性指標2項,在這些指標中,有指導值的指標共98項。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又在1993年的基礎上增加了22項指標。

22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四)美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美國現行標準(1999)分為二部分,其中一級標準(國內必須執行的)共79項指標(無機16項,有機54項,放射性3項,細菌性6項),二級標準(非強制性標準,用以控制對感官有影響的污染物,各州可選擇性采納作為強制性標準)共15項。美國水質標準對細菌性指標及有毒有害物質指標,制訂得很完整,要求也很嚴格。

23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五)歐共體水質標準

歐共體水質標準(80/778/EC)共61項,有微生物指標、有毒有害物質指標、感官性指標和理化指標,指標比較完整,要求也比較高,是歐洲各國制訂本國國家標準的重要參考。

24飲用水衛生專題知識講座

四、供水管水人員的衛生要求

供水管水人員是指供水單位直接從事供水、管水的人員,包括從事凈水、取樣、檢驗、二次供水衛生管理及水池、水箱清洗消毒人員。對這些人員進行預防性健康檢查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