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風技術安全措施5篇_第1頁
通風技術安全措施5篇_第2頁
通風技術安全措施5篇_第3頁
通風技術安全措施5篇_第4頁
通風技術安全措施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通風技術安全措施5篇【導語】通風技術平安措施怎么寫受歡迎?本為整理了5篇優秀的通風技術平安措施范文,為便于您查看,點擊下面《名目》可以快速到達對應范文。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通風技術平安措施,僅供參考,盼望對您有所關心。

名目第1篇煤礦綜采隊工作面安裝期間通風技術平安措施第2篇龐莊煤礦綜采一隊工作面安裝期間通風技術平安措施第3篇x煤礦綜采一隊工作面安裝期間通風技術平安措施第4篇煤礦綜采一隊工作面安裝期間通風技術平安措施第5篇煤礦綜采一隊工作面安裝期間通風技術平安措施

【第1篇】煤礦綜采隊工作面安裝期間通風技術平安措施

一、通風系統、風量計算及通風設施管理:

1、相關參數:

95200工作面處于已回采結束的74107、75202工作面下部,平均距離28m左右,屬于被解放層。施工期間參照95204工作面瓦斯涌出狀況作為計算依據,95204工作面目前瓦斯肯定瓦斯涌出量平均為3m3/min。該面發火期參照“950工作面三帶討論項目”確定,發火期為6~9個月,該面煤塵爆炸性確定為:揮發份vdaf=45.91%。

2、風量計算:

(1)采煤工作面按氣象條件確定需要風量,其計算公式為:

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長×k溫(m3/min)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風量,m3/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風量,m3/min。

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調整系數(見表1);

k采面長——采煤工作面傾斜長度調整系數(見表2);

k溫——采煤工作面溫度調整系數(見表3)。

q基本=60×v采×s采ma*×70%(m3/min)

式中:v采——采煤工作面相宜風速,從防塵角度考慮,取v采=1m/s;

s采——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頂時斷面積,m2;

s采ma*=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頂距×工作面實際采高-輸送機、支架(支柱)、梁子等所占的面積(m2)

表1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調整系數

采高(m)200

調整系數(k長)1.01.0~1.31.3~1.5

表3k溫——采煤工作面溫度與對應風速調整系數

采煤工作面空氣溫度(℃)采煤工作面風速(m/s)配風調整系數k溫

;4n(m3/min)

綜采工作面風量計算:

q采=4×76=304(m3/min)

(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為76人)

(5)按采煤工作面風速進行驗算:

15s采平均200

調整系數(k長)1.01.0~1.31.3~1.5

表3k溫——采煤工作面溫度與對應風速調整系數

采煤工作面空氣溫度(℃)采煤工作面風速(m/s)配風調整系數k溫

4n(m3/min)

綜采工作面風量計算:

q采=4×76=304(m3/min)

(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為76人)

(5)按采煤工作面風速進行驗算:

15s采平均;4n(m3/min)

綜采工作面風量計算:

q采=4×76=304(m3/min)

(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為76人)

(5)按采煤工作面風速進行驗算:

15s采平均200

調整系數(k長)1.01.0~1.31.3~1.5

表3k溫——采煤工作面溫度與對應風速調整系數

采煤工作面空氣溫度(℃)采煤工作面風速(m/s)配風調整系數k溫

4n(m3/min)

綜采工作面風量計算:

q采=4×76=304(m3/min)

(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為76人)

(5)按采煤工作面風速進行驗算:

15s采平均200

調整系數(k長)1.01.0~1.31.3~1.5

表3k溫——采煤工作面溫度與對應風速調整系數

采煤工作面空氣溫度(℃)采煤工作面風速(m/s)配風調整系數k溫

;4n(m3/min)

綜采工作面風量計算:

q采=4×76=304(m3/min)

(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為76人)

(5)按采煤工作面風速進行驗算:

15s采平均<240s采平均(m3/min)

式中:s采平均——采煤工作面最大和最小控頂凈斷面積的平均值,m2。

采煤工作面采空區頂板懸頂時,必需實行加大風量及掌握風流防止向采空區集中的措施,確保采煤工作面控頂區域內最低風速不得小于0.25m/s,有害氣體濃度符合《煤礦平安規程》規定。

綜采工作面風量驗算:

15s采平均=15×(2.2×3.99-0.9)=118.17(m3/min)

240s采平均=240×(2.2×3.99-0.9)=1890.72(m3/min)

按采煤工作面溫度選擇相宜的風速計算需要風量符合風速驗算要求。

依據以上計算取大值,該工作面生產期間配風應為1083m3/min,安裝期間按備用面進行管理,取值為1083*1/2=542m3/min。生產后工作面配風應考慮當月溫度、采高的變化,以當月月度供風方案為其所需配風標準。初次放頂期間風量可提高到1083*1.5=1625m3/min。

3、通風設施及管理:

依據該地區通風系統分析,掌握影響該面的通風設施主要有:94107運煤下山調整墻、9煤回風上山繞道調整墻、95200皮帶機道繞道調整墻、95200皮帶機道繞道風門,以上通風設施對保證該面系統穩定極為重要,任何人都不得隨便損壞或將兩道風門同時打開,以防風流短路,威逼工作面平安。

4、依據生產需要,該工作面安裝期間采納下行通風模式,即材料道作為進風系統,皮帶機道作為回風系統;為此需對現通風系統進行調整。方案如下:

(1)分別在949運煤下山、9煤回風上山繞道、-1025夏橋系皮帶石門中段砌筑調整墻,同時堵好95200皮帶機道繞道調整孔形成擋風墻,為調整系統作好預備工作。

(2)分別摘除夏橋系皮帶石門繞道及-1025夏橋系皮帶石門中段風門,形成-1025運輸大巷→-1025運輸大巷繞道→-1025夏橋系皮帶石門→95200材料道→95200工作面→95200皮帶機道→95200皮帶機道繞道調整風門→9煤回風道回風路線。

(3)調整通風系統期間,為確保系統穩定牢靠,95200系統內人員全部撤出,調整系統后人員再行進入工作地點。

(4)形成系統后,分別通過轉變調整大小調整各地點風量為:95200系統600m3/min,949運煤下山、9煤回風上山繞道、-1025夏橋系皮帶石門中段風量各為100m3/min。

(5)調整系統后,準時測定采區風量,確保采區系統穩定。

5、通風路線如下圖:新大井主副井→-1025運輸大巷→-1025運輸大巷繞道→-1025夏橋系皮帶機道→95200材料道→95200工作面→95200皮帶機道→95200皮帶機道繞道調整風門→-1025九煤回風上山→-1025夏軌石門→-1025水平專用風道(-880回風道)→-1025軌道上山→-750總回風上山→-400新總回風道→風井→地面

二、防塵系統建立、綜合防塵設施及管理:

95200兩道均安裝直徑100mm防塵管路供水。兩道距面20~30m處各安設凈化水幕一道,工作面運輸機道各轉載點安裝自動噴霧。以上各防塵設施均由通風工區負責安裝,移交使用單位管理使用維護,兩道由施工單位負責每天至少全面沖冼一次,工作面及兩道出口30m范圍內每班至少沖洗一次,保證各地點無煤塵積累。防塵管路布置:-750總回風道蓄水池→-1025軌道上山→-880回風下山→-1025軌道運輸大巷→-1025西一九煤回風下山→95200皮帶機道→95200工作面或→-1025軌道運輸大巷→-1025夏橋系皮帶機道→95200材料道→95200工作面。

三、瓦斯及防滅火管理:

1、嚴格瓦斯檢查,瓦斯檢查員持證上崗。安裝期間瓦斯檢查員對該面每班巡回檢查不少于3次,詳細檢查瓦斯點設置為:回風流、上隅角、面上部、面中部、面下部,嚴禁空班、漏檢、假檢,每班匯報不少于兩次。

2、采煤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0.8%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必需停止工作,實行措施,進行處理。

3、瓦斯監測系統安裝及使用另附安裝使用措施。

4、進回風道嚴格按標準要求配備足夠數量的防滅火器材,且保證性能牢靠,在工作面兩道以防塵系統作為配套消防系統,并由施工單位自行配備不低于面長的高壓膠皮軟管。

四、發生火災、瓦斯事故避災路線:

當工作面發生火災、瓦斯、煤塵事故時,位于事故地點進風側的人員應迎著風流撤退;位于回風側人員可佩戴自救器,以最快的速度通過捷徑進入新奇風流中;迫不得已,面且火勢很小時,也可沖過火源或順風撤退,正常狀況下,迎風撤退路線如下:

95200工作面→95200材料道→-1025夏橋系皮帶石門→-1025夏橋系皮帶石門繞道→-1025運輸大巷繞道→-1025軌道運輸大巷→付井口→地面

【導語】通風技術平安措施怎么寫受歡迎?本為整理了5篇優秀的通風技術平安措施范文,為便于您查看,點擊下面《名目》可以快速到達對應范文。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通風技術平安措施,僅供參考,盼望對您有所關心。

名目第1篇煤礦綜采隊工作面安裝期間通風技術平安措施第2篇龐莊煤礦綜采一隊工作面安裝期間通風技術平安措施第3篇x煤礦綜采一隊工作面安裝期間通風技術平安措施第4篇煤礦綜采一隊工作面安裝期間通風技術平安措施第5篇煤礦綜采一隊工作面安裝期間通風技術平安措施

【第1篇】煤礦綜采隊工作面安裝期間通風技術平安措施

一、通風系統、風量計算及通風設施管理:

1、相關參數:

95200工作面處于已回采結束的74107、75202工作面下部,平均距離28m左右,屬于被解放層。施工期間參照95204工作面瓦斯涌出狀況作為計算依據,95204工作面目前瓦斯肯定瓦斯涌出量平均為3m3/min。該面發火期參照“950工作面三帶討論項目”確定,發火期為6~9個月,該面煤塵爆炸性確定為:揮發份vdaf=45.91%。

2、風量計算:

(1)采煤工作面按氣象條件確定需要風量,其計算公式為:

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長×k溫(m3/min)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風量,m3/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風量,m3/min。

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調整系數(見表1);

k采面長——采煤工作面傾斜長度調整系數(見表2);

k溫——采煤工作面溫度調整系數(見表3)。

q基本=60×v采×s采ma*×70%(m3/min)

式中:v采——采煤工作面相宜風速,從防塵角度考慮,取v采=1m/s;

s采——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頂時斷面積,m2;

s采ma*=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頂距×工作面實際采高-輸送機、支架(支柱)、梁子等所占的面積(m2)

表1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調整系數

采高(m)200

調整系數(k長)1.01.0~1.31.3~1.5

表3k溫——采煤工作面溫度與對應風速調整系數

采煤工作面空氣溫度(℃)采煤工作面風速(m/s)配風調整系數k溫

;4n(m3/min)

綜采工作面風量計算:

q采=4×76=304(m3/min)

(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為76人)

(5)按采煤工作面風速進行驗算:

15s采平均200

調整系數(k長)1.01.0~1.31.3~1.5

表3k溫——采煤工作面溫度與對應風速調整系數

采煤工作面空氣溫度(℃)采煤工作面風速(m/s)配風調整系數k溫

4n(m3/min)

綜采工作面風量計算:

q采=4×76=304(m3/min)

(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為76人)

(5)按采煤工作面風速進行驗算:

15s采平均;4n(m3/min)

綜采工作面風量計算:

q采=4×76=304(m3/min)

(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為76人)

(5)按采煤工作面風速進行驗算:

15s采平均200

調整系數(k長)1.01.0~1.31.3~1.5

表3k溫——采煤工作面溫度與對應風速調整系數

采煤工作面空氣溫度(℃)采煤工作面風速(m/s)配風調整系數k溫

4n(m3/min)

綜采工作面風量計算:

q采=4×76=304(m3/min)

(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為76人)

(5)按采煤工作面風速進行驗算:

15s采平均200

調整系數(k長)1.01.0~1.31.3~1.5

表3k溫——采煤工作面溫度與對應風速調整系數

采煤工作面空氣溫度(℃)采煤工作面風速(m/s)配風調整系數k溫

;4n(m3/min)

綜采工作面風量計算:

q采=4×76=304(m3/min)

(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為76人)

(5)按采煤工作面風速進行驗算:

15s采平均<240s采平均(m3/min)

式中:s采平均——采煤工作面最大和最小控頂凈斷面積的平均值,m2。

采煤工作面采空區頂板懸頂時,必需實行加大風量及掌握風流防止向采空區集中的措施,確保采煤工作面控頂區域內最低風速不得小于0.25m/s,有害氣體濃度符合《煤礦平安規程》規定。

綜采工作面風量驗算:

15s采平均=15×(2.2×3.99-0.9)=118.17(m3/min)

240s采平均=240×(2.2×3.99-0.9)=1890.72(m3/min)

按采煤工作面溫度選擇相宜的風速計算需要風量符合風速驗算要求。

依據以上計算取大值,該工作面生產期間配風應為1083m3/min,安裝期間按備用面進行管理,取值為1083*1/2=542m3/min。生產后工作面配風應考慮當月溫度、采高的變化,以當月月度供風方案為其所需配風標準。初次放頂期間風量可提高到1083*1.5=1625m3/min。

3、通風設施及管理:

依據該地區通風系統分析,掌握影響該面的通風設施主要有:94107運煤下山調整墻、9煤回風上山繞道調整墻、95200皮帶機道繞道調整墻、95200皮帶機道繞道風門,以上通風設施對保證該面系統穩定極為重要,任何人都不得隨便損壞或將兩道風門同時打開,以防風流短路,威逼工作面平安。

4、依據生產需要,該工作面安裝期間采納下行通風模式,即材料道作為進風系統,皮帶機道作為回風系統;為此需對現通風系統進行調整。方案如下:

(1)分別在949運煤下山、9煤回風上山繞道、-1025夏橋系皮帶石門中段砌筑調整墻,同時堵好95200皮帶機道繞道調整孔形成擋風墻,為調整系統作好預備工作。

(2)分別摘除夏橋系皮帶石門繞道及-1025夏橋系皮帶石門中段風門,形成-1025運輸大巷→-1025運輸大巷繞道→-1025夏橋系皮帶石門→95200材料道→95200工作面→95200皮帶機道→95200皮帶機道繞道調整風門→9煤回風道回風路線。

(3)調整通風系統期間,為確保系統穩定牢靠,95200系統內人員全部撤出,調整系統后人員再行進入工作地點。

(4)形成系統后,分別通過轉變調整大小調整各地點風量為:95200系統600m3/min,949運煤下山、9煤回風上山繞道、-1025夏橋系皮帶石門中段風量各為100m3/min。

(5)調整系統后,準時測定采區風量,確保采區系統穩定。

5、通風路線如下圖:新大井主副井→-1025運輸大巷→-1025運輸大巷繞道→-1025夏橋系皮帶機道→95200材料道→95200工作面→95200皮帶機道→95200皮帶機道繞道調整風門→-1025九煤回風上山→-1025夏軌石門→-1025水平專用風道(-880回風道)→-1025軌道上山→-750總回風上山→-400新總回風道→風井→地面

二、防塵系統建立、綜合防塵設施及管理:

95200兩道均安裝直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