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兒科學輔導_第1頁
2022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兒科學輔導_第2頁
2022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兒科學輔導_第3頁
2022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兒科學輔導_第4頁
2022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兒科學輔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2022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兒科學輔導中醫醫師資格考試分為中醫專業、中西醫結合專業、民族醫專業三類,目前民族醫專業中開考的有藏醫專業、蒙醫專業、維醫專業三個民族醫專業。下面是免費學習我為大家探尋整理的2022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兒科學輔導,夢想對大家有所扶助。

養分性疾病

細目一:蛋白質能量養分不良

一、養分不良的中西醫病因、臨床表現及分度

1.中醫病因先天稟賦缺乏,喂養不當,或其他疾病影響。脾胃受納腐熟運化的功能失調,氣血津液化生缺乏造成生長發育不良,進而累及他臟所致。

2.西醫病因多為供應缺乏、喂養不當及不良的飲食習慣,或因消化功能奇怪、低體重兒、早產或官內感染及先天代謝缺陷等所致。

3.臨床表現及分度

1臨床表現

①消瘦型養分不良:多見于1歲以內嬰兒。其最早展現的病癥是體重不增,繼那么體重下降,病程耐久時身高也會低于正常,同時智力發育受到影響。皮下脂肪裁減,肌肉發育不良;精神萎靡,對外界刺激回響差;體溫偏低,心率緩慢,心音低鈍;食欲低下,腹瀉與便秘交替展現。

②水腫型養分不良:又稱惡性養分不良病,常見于1~3歲幼兒。凹陷性水腫為本病的重要表現。

2目前常用的分型和分度均值離差法

①體重低下underweight:其體重低于同年齡、同性別參照人群值的均數減2個標準差,但高于或等于均數減3個標準差為中度;低于均數減3個標準差為重度。

②生長遲鈍stunting:其身長上下于同年齡、同性別參照人群值的均數減2個標準差,但高于或等于均數減3個標準差為中度;低于均數減3個標準差為重度。此指標主要反映過去或長期慢性養分不良。

③消瘦wasting:其體重低于同性別、同身高參照人群值的均數減2個標準差,但高于或等于均值減3個標準差為中度;低于均值減3個標準差為重度。此指標主要反映兒童近期、急性養分不良。

二、養分不良的中西醫病機

1.中醫病機主要病變部位在脾胃,可涉及五臟。脾胃失和,那么氣血缺乏,津液虧耗,全身肌膚、筋骨、經脈、臟腑失于濡養,日久形成疳證。疳證的根本病機是脾胃受損,津液消亡。

2.西醫病機因母乳缺乏而未實時添加其他乳品;或人工喂養調配不當;或母乳喂養時間過長未實時添加輔食、猛然停奶;或長期以淀粉類食品為主,以及不良飲食習慣如偏食、挑食、零食過多等均可導致長期攝入缺乏而發病。

三、養分不良的中西醫治療

1.中醫治療應根據疳氣、疳積、干疳的不同階段,生動運用攻、補之法,一般疳氣階段,表現為形體略瘦,脾胃失和,以和為主;疳積表現為明顯消瘦,四肢枯細,肚腹膨脹,脾虛積滯內停,那么以消為主,或消補兼施;干疳階段極度消瘦,精神萎靡,脾胃虛損,氣血兩敗,以補為要。展現兼證者,應按脾胃本病與他臟兼證合參而隨癥治之。

2.西醫治療西醫采取祛除病因,調整飲食,補充養分物質,改善消化功能和積極治療并發癥等綜合治療措施。

細目二: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維生紊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

西醫認為本病病因是維生素D攝入缺乏、光照缺乏、生長過快,以及疾病或藥物的作用造成肝。腎損害,使維生素D的羥化遠程發生障礙。

根據臨床病癥、血液生化及X線檢查,本病可分為四期。

1.活動早期、初期常自2~3個月起,煩躁多哭,多汗,枕禿。X線骨骼檢查多正常或僅有鈣化線輕度模糊。血清總鈣正常值降低或正常,鈣、磷乘積稍低,堿性磷酸酶大多已有增高。

2.活動期激期主要展現骨骼病變,此外還有肌肉關節及神經系統變更。

1骨骼表現:①頭部:顱骨軟化,多見于3~6個月嬰兒;方顱,多見于5~9個月以上小兒;前囟遲閉,甚至遲至2~3歲;乳牙萌遲,可遲至10個月,甚至1歲多方可出牙;②胸廓:肋骨串珠,以第7~10肋為明顯;郝氏溝;重癥佝僂病肋骨軟化;雞胸或漏斗胸;⑧四肢:手、腳鐲,多見于6個月以后的小兒;腿的畸形;脊柱通常為后凸畸形。

2肌肉松弛,肌力減弱,條件反射形成緩慢,貧血及肝脾腫大。

3血鈣可稍低,血磷下降明顯,鈣、磷乘積大多低于30。堿性磷酸酶明顯增加,為活動期重要指標。

4X線變更:常規攝腕部正面片,長骨骨骺軟骨帶明顯增寬,臨時鈣化帶模糊不清,毛刷樣。

3.恢復期經治療后病癥改善,體征減輕,骨骺重現臨時鈣化帶。堿性磷酸酶一般1個月至1個半月達正常水平,血鈣、磷乘積又可達成40。

4.后遺癥期病癥消散,骨骼變更不再進展,X線及血生化恢復正常水平,骨骺畸形,輕者可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漸行矯正。見于大于2歲以后兒童。

主要表現為驚厥、手足搐搦和喉痙攣

1.病癥

1驚厥:嬰兒期最常見。突然四肢抽動,兩眼上竄,面肌哆嗦,持續幾秒鐘至數分鐘,甚或更長,數日一次,或一日數次。

2手足搐搦:多見于2歲以上小兒。手腕屈曲,手指伸直,掌指關節屈向掌心,拇指內收。足踝伸直,足趾強直不屈,足底略彎,酷似芭蕾舞者足。

3喉痙攣:多見于2歲以下嬰幼兒。喉部肌肉及聲門突發痙攣,致吸氣時喉鳴、呼吸困難。

2.體征

1佛斯特征:即面神經癥。以手指尖或叩診錘驟擊患兒顴弓與口角間的臉頰部,引起口角及眼瞼抽動,即為陽性。

2羅斯特征:即腓反射。以叩診錘驟擊下外側腓骨小頭上腓神經處,宛如側足向外側收縮,即為陽性。

3陶瑟征:即人工手痙攣癥。以血壓計袖帶包裹上臂,使血壓表的壓力維持在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5分鐘內該手展現痙攣,即為陽性。

1.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根據臨床病癥、體征、x線骨骼變更、血生化檢查,結合年齡、季節、生活環境及喂養史,佝僂病診斷不難。堿性磷酸酶增高早于骨骼變更,有助于早期診斷。血液中1,25-二羥膽骨化醇或血清中25-羥膽骨化醇常在活動早期已降低,對早期診斷常比其他檢查更靈敏穩當。

2.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根據年齡、季節、誘因、典型臨床表現及不發作時可誘發神經肌肉興奮的體征,可作診斷。必要時可查血鈣,常低于2mmol/L8mg/dL,或鈣離子低于1.0mmol/L4mg/dL。

1.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鑒別診斷

1甲狀腺功能低下:出世后2~3個月即展現甲狀腺功能缺乏表現,如生長發育遲鈍、出牙延遲,前囟寬大閉合延遲,但患兒智力低下,有特殊外貌,體溫低及大便秘結,血清鈣、磷正常,x線見骨齡雖較正常同齡兒遲,但鈣化正常。血清TSH測定可資鑒別。

2軟骨養分不良:頭大、前額突出、長骨骺端膨出、肋骨串珠、腹隆等與佝僂病好像,但四肢及手指粗短,五指齊平,腰椎前凸,臀部后凸,血清鈣、磷正常。

3遠端腎小管性酸中毒:可展現佝僂病表現,但患兒畸形顯著,身材矮小,有代謝性酸中毒,排堿性尿尿pH6,血鈣、磷、鉀均低,血氯高,2~3歲后仍有活動性佝僂病表現應考慮本病。

4腎性佝僂病:因先天或后天理由引起慢性腎功能障礙所致。鈣、磷代謝失調,血鈣低,血磷高,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骨質普遍脫鈣,骨骼呈佝僂病表現。

2.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1低血糖癥:常發生于清早空腹時。有進食缺乏或腹瀉史。血糖測定低于2.2mmol/L40mg/dL。口服或靜脈注射葡萄糖液后立刻恢復。

2低血鎂癥:多見于人工喂養兒,常發生于新生兒或幼嬰。有肌肉哆嗦,甚至驚厥、手足搐搦,或有長期腹瀉史。血鎂常低于0.58mmol/L1.4mg/dL。注射或口服鎂劑后可操縱病癥。

3嬰兒痙攣癥:1歲以內起病。常呈突然發作,頭及軀干、上肢均前屈,手握拳,下肢彎曲至腹部,作點頭狀抽搐,智力多受影響,腦電圖呈特有的顛峰節律紊亂。

4顱內感染:大多伴有發熱和感染中毒病癥,常有顱內壓增高體征及腦脊液變更。

5先天性喉喘鳴:生后即展現間歇性或持續性喉喘鳴,吸氣時明顯,數月方愈。

6急性喉炎所致的喉阻塞:多有感染病癥和體征,犬吠樣咳嗽,聲音嘶啞。

1.補充維生素D

2.補充鈣劑

3.整形治療下肢嚴重畸形至4歲后尚未自行校正者,可考慮手術矯正。

1.止驚可用10%的水合氯醛每次40~50mg/kg,留存灌腸;或地西泮肌肉或靜脈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