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音共鳴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心音共鳴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1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看哪個同學最先找出這個“謎底”?原因是:
缺少對生活的敏感。
缺少一顆對生活感恩的心。為什么我們覺得沒有東西可寫?缺少觀察思考,缺少豐富的聯想。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看哪個同學最先找出這個“謎底”?原2
文章很感人,打動人的是那深深的愛。深深的母愛打動了作者,也打動了讀者,這就叫“心音共鳴”。
閱讀課本P57《啞巴母親》片段。思考:不知同學們讀了上面的文章是否被感動?感動你的是什么?什么叫“心音共鳴”?文章很感人,打動人的是那深深的愛。深深的母愛打動了3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父親》(課本P58),結合自己的寫作體會,集體討論,合作探究,互相交流。(1)培養感受生活的意識。怎樣才能抓到觸動人心靈的人和事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父親》(課本P58),結合自4
有一天,大街上兩個人騎自行車相撞,引起了爭吵,有兩個同學都從此經過,一個同學在日記中寫道:“今日見兩個人吵架,甚是無聊,其它無事”。另一個同學則在高考中這樣寫道:“《圈》:早晨騎車上學的路上,密密麻麻圍了一群人,擺出了一個不很規則的圓圈。在圓心位置,站著兩位同胞,一只手握著自行車把,另一只手指著對方大罵。原來是兩位同胞撞了車子,引起一場口舌之戰。其實,這是小事一樁,并沒有什么爭吵的價值,連班也不上了,圍成這不大不小的圈,更何況中國人常言‘寸金寸光陰’。這就是生活中的一個怪圈。”前者認為無事可寫,后者卻由此看到中國人的兩大弱點,一是因小失大,不珍惜時光;二是魯迅先生批判過的看客,在中國仍然存在,圍成一圈看熱鬧,麻木愚昧的中國人啊!后一位同學有比較強的生活敏感,從細小的事件中看出實質來。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自然和社會中的智慧無處不在,“萬物為吾師”,應當是不滅的真理。有一天,大街上兩個人騎自行車相撞,引起了爭吵,有兩個5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父親》(課本P58),結合自己的寫作體會,集體討論,合作探究,互相交流。
(2)調動生活情趣,熱愛生活。怎樣才能抓到觸動人心靈的人和事呢?
創作者總是懷著滿腔的熱情去生活,用愛來表現真、善、美,用憎來表現假、惡、丑。只有熱愛生活,才能有意識地去觀察、體味生活,并用自己筆去表現生活,啟發讀者。比如作者在《父親》一文中表現出自己對父親深深的愧疚之情,從而喚醒讀者孝敬父母的良知,這就是他熱愛生活的表現。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父親》(課本P58),結合自6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父親》(課本P58),結合自己的寫作體會,集體討論,合作探究,互相交流。
(3)要抓住自己的獨特感受。怎樣才能抓到觸動人心靈的人和事呢?
寫文章要善于避開人們共同的感受,抓住與眾不同的感受寫,才能寫出與眾不同的好文章來。比如說,形容黑,多數人會說像墨一樣,也有人說像夜一樣,這樣都可以,但難免人云亦云,可是有人說:像盲人一樣黑。這是一種非常獨特,非常細膩的感覺,一下子就能打動讀者。比如《父親》一文的最后一段:“車越開越快,看著父親離這個人情味淡漠的城市越來越遠,忽然間有一種激動讓我心頭一顫,禁不住淚水潸然而下……”就是作者的獨特感受。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父親》(課本P58),結合自7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父親》(課本P58),結合自己的寫作體會,集體討論,合作探究,互相交流。(1)培養感受生活的意識。(2)調動生活情趣,熱愛生活。(3)要抓住自己的獨特感受。怎樣才能抓到觸動人心靈的人和事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父親》(課本P58),結合自8
然而,有了東西可寫,就一定能寫好作文嗎?當然不是,還得有方法和技巧。
那么,怎樣才能寫好觸動心靈的人和事?然而,有了東西可寫,就一定能寫好作文嗎?當然91.發掘感動點——抓住細節
深入挖掘
2.提煉素材——發掘主題,深化意蘊
3.整體構思——精心安排
收放自如
怎樣寫出觸動心靈的人和事?1.發掘感動點——抓住細節
深入挖掘
怎樣寫101、發掘感動點----抓住細節
從自己的生活儲備中尋找材料,要特別留意,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曾使你的心靈受到了觸動,要把它發掘出來。在發掘感動點時,要注意抓住細節,把它形象地再現出來。
怎樣寫出觸動心靈的人和事?1、發掘感動點----抓住細節怎樣寫出觸動心靈的人和事?11
對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和社會環境、自然景物中某些具有特征的細小環節的具體、生動而又細膩地描繪,以達到“于細微處見精神”的描寫方法。細節描寫對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和社會環境、自然景物中某些12細節描寫方法:1、提取細小傳神的動作。2、捕捉人物特色的語言。3、描摹個性外貌神態。4、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5、刻畫典型的景和物。細節描寫方法:1、提取細小傳神的動作。13
現實生活中,一個人不自覺地表現出的細小動作,是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個性、習慣和修養的。
如《我的老師》中蔡老師
“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敲在石板上”這個細小傳神動作,極富情趣地表現了蔡老師假怒實愛的品性。現實生活中,一個人不自覺地表現出的細小動作,是14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來,接著說:“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里沒有食吃……”
這個人物特色的語言細節把一個失去惟一所愛的孩子阿毛后的近乎崩潰的精神面貌鮮明地凸現在我們面前。“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15
背影
(朱自清)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極具個性的外貌和細小傳神的動作,把父親對我的關愛表現得非常深刻感人。 背影 (朱自清)16練習生活中,你父母為你做了什么呢?你感動過嗎?請選擇其中一二,運用細節描寫,寫成一段文字,100字左右。練習生活中,你父母為你做了什么呢?你感動過嗎?17
“衣服是早就洗好了的,母親把它們疊得板板正正,疊好后用手壓了又壓,按了又按,200元錢已經縫在了衣服的最里層,母親還一再叮囑要小心。”一個“疊”,一個“壓”,一個“按”,一個“縫”,把母親收拾行李的情形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出來,在尺幅之間傳達出了母親深沉的愛子之情。
18
“等我透過車窗向外看時,母親竟還站在那兒。無情的寒風瘋狂地撕扯著她的頭巾,雪比剛才更大了。漫天的雪片將母親迎風一側的身軀涂成了白色,摻著雪片的白發凌亂地散在她的臉上。母親就這樣站著,一動不動地站著。我擺擺手示意母親回去,此時我才發現,一向強健的母親竟如此瘦弱、單薄,如茫茫沙漠中一株無助的梭梭草。”
作者融情人景,聯想自然,把母親立在風雪中的形象寫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
19《媽媽的汗珠》:烈日下,田野里,母親揮動著鋤頭,在她老人家那黑黑的面頰上,滾動著許多細密而晶瑩的小汗珠。漸漸地,這些小汗珠匯集成一顆豆粒般大的汗珠順著布滿皺紋的臉頰往下淌,淌到下巴上掛了片刻,閃閃欲墜。這一刻的汗珠在陽光照耀下,是那樣晶瑩璀璨,銀光四射。然而瞬間又落了下去,滴進腳下那片熱土,激起一片小小的煙霧。
《媽媽的汗珠》:烈日下,田野里,母親揮動著鋤頭,在她老人家那202.提煉素材--發掘主題,深化意蘊
它為什么觸動你?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
這個過程,是發掘主題、深化意蘊的過程。要善于從觸動你心靈的人和事中提煉出有價值的東西:它為什么觸動你?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一定要把這些感悟寫出來。因為這些才是你寫文章的目的。
例如:魏巍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感動了千千萬萬讀者。里面可愛的人和事就是作者從在朝鮮戰場上采集到的無數感人的材料中反復推敲、仔細提煉出來的。2.提煉素材--發掘主題,深化意蘊21
選擇作文材料的方法:(1)著眼于“小”(2)著眼于“真”(3)著眼于“新”(4)著眼于“精”(5)著眼于“緊”(6)著眼于“深”
選擇作文材料的方法:22
怎樣才能做到提煉素材,深入思考生活呢?
(1)反復思考,不斷深入。
對生活的思考,是一個從偶然到必然,從特殊到普遍,從表象到本質逐步深入的過程,只有在反復的思考、推敲中,才能使自已的認識不斷深化,才能把握生活的“真實”。然后,在寫作上才能尋找到最佳的立意、恰當的表現角度以及清晰的文章思路。
(2)要抓住生活中感人的點。寫一個人,應著眼于對人物“思想”的發掘,對事件意義的發掘,不僅要寫人物做了什么,而且還要寫出他為什么這樣做,發掘支配人物言行的思想動機;不僅要發掘事件的意義,還要從多面的意義中刻意尋求最根本、最動人、最深刻的那一點,以此來告誡自己,啟迪他人。怎樣才能做到提煉素材,深入思考生活呢?23提煉素材練習(一)
在火車將要啟動的時候,一個人急匆匆的地上了火車,可是他的一只腳被門夾了一下,鞋子掉了下去。火車開動了,這個人毫不猶豫地脫下了另一只鞋子扔去。有人奇怪地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他說:“如果一個窮人正好從鐵路旁經過,他就可以見到一雙鞋,這或許對他能有所幫助。”這個人腳甘地。后來他被印度人尊為“圣雄”。提煉素材練習(一)在火車將要啟動的時候,一個人24觀點1:當我們自己得不到某些東西時,何不成全別人得到?該放手時就放手,時時為別人著想。觀點2:我們要學會成全他人,成全他人的同時也是在成全我們自己,因為坦然舍棄成全他人的同時,你得到了精神上的回報,這比物質上更有意義。觀點3:偉大源于細節觀點4:小善成大德觀點1:當我們自己得不到某些東西時,何不成全別人得到?該放手25提煉素材練習(二)
我6歲的時候母親和別人打架,很兇。為了給母親報仇,晚上,趁著月光,我拔光了仇人家已經開了花的辣椒秧。
拔光了仇人家的辣椒秧后,我回來向奶奶表功。一向和善的奶奶抓過一根棍子,劈頭給我一頓猛打,直打到我答應每次見到仇家的人,該叫爺的就叫爺,該叫嬸的就叫嬸,奶奶這才住了手。
秋后我家蓋房子。父親給石頭砸了腳,可是“上梁”的那天,很多和我家有仇的人前來幫忙。看到母親一臉愧疚,他們說:“娃兒平時喊人喊得可好,不看大人面也看娃兒面哩。”提煉素材練習(二)我6歲的時候母親和別人打架,26觀點1.懲罰傷害自己的人,最好的武器是寬容,是正義,而不是武力,勾心斗角,正如戰爭中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一樣,用自己的心去戰勝別人。觀點2.寬容和忍讓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梁。觀點3.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觀點4.母親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注意以寬容的行為給孩子做好榜樣。觀點1.懲罰傷害自己的人,最好的武器是寬容,是正義,而不是武273、整體構思
動筆前一定要想一下要寫的人和事,需要從哪點展開敘述?重點安排什么材料?在何處、做怎樣的議論和抒情?怎么收尾?怎樣寫出觸動心靈的人和事?3、整體構思怎樣寫出觸動心靈的人和事?28記敘文整體常用構思方法對比襯托法冰糖葫蘆法以小見大法一波三折法出乎意料法記敘文整體常用構思方法對比襯托法29對比襯托法
紅花放在綠葉叢中,如火燃燒;綠葉在紅花的襯托之下亦是青翠欲滴:這就是對比的效果!寫作時制造兩種狀況、境遇或結果,亦可描寫對立對舉的兩個方面,利用對比的反襯作用張顯主旨。如《中學生佳作選》中《溫暖》一文,小作者由于家貧而自卑,羞于與人交往,在班上幾乎是個可有可無的學生。一次無意的曠課竟無人過問,后來他有意曠課同樣無人過問,他終于“明白”自己是個多余人。上高中以后他依舊是心冷如冰,照樣遲到與曠課。第一次無人過問,第二次老師眼神有些不對勁,第三次老師找他長談,從噓寒問暖到苦口婆心直至劈頭蓋臉的訓斥。雖然當時他表現得非常冷漠,但回家后他躲進被子里痛哭流涕:不是因為批評而是被感動。從此他變得熱情大方,學習成績也節節高升,因為他感覺到了溫暖!對比襯托法紅花放在綠葉叢中,如火燃燒;綠葉在紅30冰糖葫蘆法
“冰糖葫蘆”,一根干凈竹簽,串上幾個上好山楂果,敷以優質冰糖。其味酸甜,其色鮮艷,其價不菲,而人見人愛。一篇文章,圍繞一個主題,運用幾個上檔次的材料,飾以或美或有意蘊的語言。其主題集中,思路清晰,材料充實,語言自然,是看一眼便能確定打高分的文章。高考佳作《芬香永存》,作者開篇交待文章主旨——紀念母親,然后選了四則材料:您走后我變乖了,您走后我更關心妹妹了,您走后我就把頭發留長了,您走了我無所適從。母親走了,作者生活中賴以依靠的那棵樹倒了,于是自己便長成了一棵樹!透過字里行間,我們聽到了作者的心碎裂的聲音,也看到了一個在經歷失恃之痛后突然長大了的堅強的主人公形象。作者擷取四個小材料勾勒成文,如泣如訴,令人肝腸寸斷。冰糖葫蘆法“冰糖葫蘆”,一根干凈竹簽,串上幾個上好山31以小見大法
用小人物、小畫面、小鏡頭、小故事等某些小變化來反映時代熱點、社會思潮、政治動態等社會大變化。許多社會大變化的敘寫都得用長篇小說,用幾十萬乃至幾百萬字來表現。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幾乎不能做什么,但是以小見大的寫作模式能夠做到。它可以通過一件小事來表現一件大事的某個方面,然后“窺一斑識全豹”,效果同樣很好。
美國小說家奧萊爾的《在柏林》一文,雖然只有360余字,雖然只是寫一個神志不清的老婦人的事,雖然這個老婦人只是不停地在數“一,二,三”,短文卻深刻地反映了二戰給德國人民自身帶來的深重災難。以小見大法用小人物、小畫面、小鏡頭、小故事等某些小變32一波三折法
古語有“文似看山不喜平”,我們看小說也的確喜歡那些波瀾起伏的故事。制造文章的波折,主要方法有利用一些巧合或陰差陽錯來制造誤會;也可將性格鮮明且差異較大的人揉在一起,叫他們不可避免地產生矛盾沖突;還可利用一些不確定因素來制造反復無常的場面。中國現代作家王任叔的《河豚子》,是一篇優秀的一波三折式的小小說。文章寫一個農民在二三十年代的社會背景中,因窮困而自殺的過程:弄回劇毒的河豚子,卻看到孩子們興高采烈;怕見慘象而出外,回來后卻見妻兒歡笑等待;吃后等死,卻因魚失去毒性,死不成仍要受苦。一波三折法古語有“文似看山不喜平”,我們看小說也的確33出乎意料法
江蘇何永康教授曾說,記敘文要當做小說來寫。生活中有些事會出乎我們意料,但是回頭來細細思量又覺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小說中如果有出乎意料的情節或是結局,往往會讓我們咀嚼鑒賞良久,然后拍案叫絕。出乎意料式記敘文的創作與我國傳統相聲中使用的“抖包袱”技巧及其相似,全文大部分的文字都是在為結局的出乎意料做鋪墊,有時甚至是在故意誘導讀者朝著某種合乎情理的方向思考,而結局讓人大吃一驚,形成巨大的落差,美自然就在其中。出乎意料法
江蘇何永康教授曾說,記敘文要當做小說來寫。34
美國作家歐·亨利的小小說竟然將這種出乎意料式的結局發展到極致,以至于人們就把出乎意料式的結尾稱之為“歐·亨利”式結尾。他的代表作品《麥琪的禮物》寫一對恩愛夫妻過著拮據的生活,圣誕節即將來臨,他們都在策劃著為最愛的購買禮物。他們各自拿出自己的心愛,去為對方購買彼此最想要的東西。妻子德拉有一頭王后都會嫉妒的美發,卻沒有高貴的梳子;丈夫有一塊祖傳的金表,卻因為沒表鏈而成了懷表。妻子賣掉頭發為丈夫買表鏈,可丈夫卻賣掉了金表為妻子買來昂貴的梳子……出乎意料法
美國作家歐·亨利的小小說竟然將這種出乎意料式的結局發35
總之,只要善于觀察、思考,家庭、社會、學校以及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都會給我們的心靈帶來許許多多的觸動。只有心靈受到觸動,真摯的感情才會很自然地在我們的筆下流露出來。否則,勉強為之,一定寫不出好文章。總結總之,只要善于觀察、思考,家庭、社會、學校以及我們賴36
作文面對優美的自然景觀,你感動過嗎?面對精美的藝術品,你感動過嗎?面對崇高的精神和偉大的人格,你感動過嗎?面對真摯的親情,友情和濃濃的鄉情,你感動過嗎?面對古今詩人的名篇大作,你感動過嗎?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一些讓自己感動的人和事。回想一下,你最受感動的人和事是什么?請以“感動”為話題,運用細節描寫,寫一篇記敘文。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37
心音共鳴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心音共鳴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38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看哪個同學最先找出這個“謎底”?原因是:
缺少對生活的敏感。
缺少一顆對生活感恩的心。為什么我們覺得沒有東西可寫?缺少觀察思考,缺少豐富的聯想。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看哪個同學最先找出這個“謎底”?原39
文章很感人,打動人的是那深深的愛。深深的母愛打動了作者,也打動了讀者,這就叫“心音共鳴”。
閱讀課本P57《啞巴母親》片段。思考:不知同學們讀了上面的文章是否被感動?感動你的是什么?什么叫“心音共鳴”?文章很感人,打動人的是那深深的愛。深深的母愛打動了40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父親》(課本P58),結合自己的寫作體會,集體討論,合作探究,互相交流。(1)培養感受生活的意識。怎樣才能抓到觸動人心靈的人和事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父親》(課本P58),結合自41
有一天,大街上兩個人騎自行車相撞,引起了爭吵,有兩個同學都從此經過,一個同學在日記中寫道:“今日見兩個人吵架,甚是無聊,其它無事”。另一個同學則在高考中這樣寫道:“《圈》:早晨騎車上學的路上,密密麻麻圍了一群人,擺出了一個不很規則的圓圈。在圓心位置,站著兩位同胞,一只手握著自行車把,另一只手指著對方大罵。原來是兩位同胞撞了車子,引起一場口舌之戰。其實,這是小事一樁,并沒有什么爭吵的價值,連班也不上了,圍成這不大不小的圈,更何況中國人常言‘寸金寸光陰’。這就是生活中的一個怪圈。”前者認為無事可寫,后者卻由此看到中國人的兩大弱點,一是因小失大,不珍惜時光;二是魯迅先生批判過的看客,在中國仍然存在,圍成一圈看熱鬧,麻木愚昧的中國人啊!后一位同學有比較強的生活敏感,從細小的事件中看出實質來。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自然和社會中的智慧無處不在,“萬物為吾師”,應當是不滅的真理。有一天,大街上兩個人騎自行車相撞,引起了爭吵,有兩個42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父親》(課本P58),結合自己的寫作體會,集體討論,合作探究,互相交流。
(2)調動生活情趣,熱愛生活。怎樣才能抓到觸動人心靈的人和事呢?
創作者總是懷著滿腔的熱情去生活,用愛來表現真、善、美,用憎來表現假、惡、丑。只有熱愛生活,才能有意識地去觀察、體味生活,并用自己筆去表現生活,啟發讀者。比如作者在《父親》一文中表現出自己對父親深深的愧疚之情,從而喚醒讀者孝敬父母的良知,這就是他熱愛生活的表現。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父親》(課本P58),結合自43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父親》(課本P58),結合自己的寫作體會,集體討論,合作探究,互相交流。
(3)要抓住自己的獨特感受。怎樣才能抓到觸動人心靈的人和事呢?
寫文章要善于避開人們共同的感受,抓住與眾不同的感受寫,才能寫出與眾不同的好文章來。比如說,形容黑,多數人會說像墨一樣,也有人說像夜一樣,這樣都可以,但難免人云亦云,可是有人說:像盲人一樣黑。這是一種非常獨特,非常細膩的感覺,一下子就能打動讀者。比如《父親》一文的最后一段:“車越開越快,看著父親離這個人情味淡漠的城市越來越遠,忽然間有一種激動讓我心頭一顫,禁不住淚水潸然而下……”就是作者的獨特感受。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父親》(課本P58),結合自44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父親》(課本P58),結合自己的寫作體會,集體討論,合作探究,互相交流。(1)培養感受生活的意識。(2)調動生活情趣,熱愛生活。(3)要抓住自己的獨特感受。怎樣才能抓到觸動人心靈的人和事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父親》(課本P58),結合自45
然而,有了東西可寫,就一定能寫好作文嗎?當然不是,還得有方法和技巧。
那么,怎樣才能寫好觸動心靈的人和事?然而,有了東西可寫,就一定能寫好作文嗎?當然461.發掘感動點——抓住細節
深入挖掘
2.提煉素材——發掘主題,深化意蘊
3.整體構思——精心安排
收放自如
怎樣寫出觸動心靈的人和事?1.發掘感動點——抓住細節
深入挖掘
怎樣寫471、發掘感動點----抓住細節
從自己的生活儲備中尋找材料,要特別留意,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曾使你的心靈受到了觸動,要把它發掘出來。在發掘感動點時,要注意抓住細節,把它形象地再現出來。
怎樣寫出觸動心靈的人和事?1、發掘感動點----抓住細節怎樣寫出觸動心靈的人和事?48
對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和社會環境、自然景物中某些具有特征的細小環節的具體、生動而又細膩地描繪,以達到“于細微處見精神”的描寫方法。細節描寫對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和社會環境、自然景物中某些49細節描寫方法:1、提取細小傳神的動作。2、捕捉人物特色的語言。3、描摹個性外貌神態。4、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5、刻畫典型的景和物。細節描寫方法:1、提取細小傳神的動作。50
現實生活中,一個人不自覺地表現出的細小動作,是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個性、習慣和修養的。
如《我的老師》中蔡老師
“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敲在石板上”這個細小傳神動作,極富情趣地表現了蔡老師假怒實愛的品性。現實生活中,一個人不自覺地表現出的細小動作,是51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來,接著說:“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里沒有食吃……”
這個人物特色的語言細節把一個失去惟一所愛的孩子阿毛后的近乎崩潰的精神面貌鮮明地凸現在我們面前。“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52
背影
(朱自清)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極具個性的外貌和細小傳神的動作,把父親對我的關愛表現得非常深刻感人。 背影 (朱自清)53練習生活中,你父母為你做了什么呢?你感動過嗎?請選擇其中一二,運用細節描寫,寫成一段文字,100字左右。練習生活中,你父母為你做了什么呢?你感動過嗎?54
“衣服是早就洗好了的,母親把它們疊得板板正正,疊好后用手壓了又壓,按了又按,200元錢已經縫在了衣服的最里層,母親還一再叮囑要小心。”一個“疊”,一個“壓”,一個“按”,一個“縫”,把母親收拾行李的情形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出來,在尺幅之間傳達出了母親深沉的愛子之情。
55
“等我透過車窗向外看時,母親竟還站在那兒。無情的寒風瘋狂地撕扯著她的頭巾,雪比剛才更大了。漫天的雪片將母親迎風一側的身軀涂成了白色,摻著雪片的白發凌亂地散在她的臉上。母親就這樣站著,一動不動地站著。我擺擺手示意母親回去,此時我才發現,一向強健的母親竟如此瘦弱、單薄,如茫茫沙漠中一株無助的梭梭草。”
作者融情人景,聯想自然,把母親立在風雪中的形象寫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
56《媽媽的汗珠》:烈日下,田野里,母親揮動著鋤頭,在她老人家那黑黑的面頰上,滾動著許多細密而晶瑩的小汗珠。漸漸地,這些小汗珠匯集成一顆豆粒般大的汗珠順著布滿皺紋的臉頰往下淌,淌到下巴上掛了片刻,閃閃欲墜。這一刻的汗珠在陽光照耀下,是那樣晶瑩璀璨,銀光四射。然而瞬間又落了下去,滴進腳下那片熱土,激起一片小小的煙霧。
《媽媽的汗珠》:烈日下,田野里,母親揮動著鋤頭,在她老人家那572.提煉素材--發掘主題,深化意蘊
它為什么觸動你?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
這個過程,是發掘主題、深化意蘊的過程。要善于從觸動你心靈的人和事中提煉出有價值的東西:它為什么觸動你?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一定要把這些感悟寫出來。因為這些才是你寫文章的目的。
例如:魏巍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感動了千千萬萬讀者。里面可愛的人和事就是作者從在朝鮮戰場上采集到的無數感人的材料中反復推敲、仔細提煉出來的。2.提煉素材--發掘主題,深化意蘊58
選擇作文材料的方法:(1)著眼于“小”(2)著眼于“真”(3)著眼于“新”(4)著眼于“精”(5)著眼于“緊”(6)著眼于“深”
選擇作文材料的方法:59
怎樣才能做到提煉素材,深入思考生活呢?
(1)反復思考,不斷深入。
對生活的思考,是一個從偶然到必然,從特殊到普遍,從表象到本質逐步深入的過程,只有在反復的思考、推敲中,才能使自已的認識不斷深化,才能把握生活的“真實”。然后,在寫作上才能尋找到最佳的立意、恰當的表現角度以及清晰的文章思路。
(2)要抓住生活中感人的點。寫一個人,應著眼于對人物“思想”的發掘,對事件意義的發掘,不僅要寫人物做了什么,而且還要寫出他為什么這樣做,發掘支配人物言行的思想動機;不僅要發掘事件的意義,還要從多面的意義中刻意尋求最根本、最動人、最深刻的那一點,以此來告誡自己,啟迪他人。怎樣才能做到提煉素材,深入思考生活呢?60提煉素材練習(一)
在火車將要啟動的時候,一個人急匆匆的地上了火車,可是他的一只腳被門夾了一下,鞋子掉了下去。火車開動了,這個人毫不猶豫地脫下了另一只鞋子扔去。有人奇怪地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他說:“如果一個窮人正好從鐵路旁經過,他就可以見到一雙鞋,這或許對他能有所幫助。”這個人腳甘地。后來他被印度人尊為“圣雄”。提煉素材練習(一)在火車將要啟動的時候,一個人61觀點1:當我們自己得不到某些東西時,何不成全別人得到?該放手時就放手,時時為別人著想。觀點2:我們要學會成全他人,成全他人的同時也是在成全我們自己,因為坦然舍棄成全他人的同時,你得到了精神上的回報,這比物質上更有意義。觀點3:偉大源于細節觀點4:小善成大德觀點1:當我們自己得不到某些東西時,何不成全別人得到?該放手62提煉素材練習(二)
我6歲的時候母親和別人打架,很兇。為了給母親報仇,晚上,趁著月光,我拔光了仇人家已經開了花的辣椒秧。
拔光了仇人家的辣椒秧后,我回來向奶奶表功。一向和善的奶奶抓過一根棍子,劈頭給我一頓猛打,直打到我答應每次見到仇家的人,該叫爺的就叫爺,該叫嬸的就叫嬸,奶奶這才住了手。
秋后我家蓋房子。父親給石頭砸了腳,可是“上梁”的那天,很多和我家有仇的人前來幫忙。看到母親一臉愧疚,他們說:“娃兒平時喊人喊得可好,不看大人面也看娃兒面哩。”提煉素材練習(二)我6歲的時候母親和別人打架,63觀點1.懲罰傷害自己的人,最好的武器是寬容,是正義,而不是武力,勾心斗角,正如戰爭中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一樣,用自己的心去戰勝別人。觀點2.寬容和忍讓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梁。觀點3.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觀點4.母親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注意以寬容的行為給孩子做好榜樣。觀點1.懲罰傷害自己的人,最好的武器是寬容,是正義,而不是武643、整體構思
動筆前一定要想一下要寫的人和事,需要從哪點展開敘述?重點安排什么材料?在何處、做怎樣的議論和抒情?怎么收尾?怎樣寫出觸動心靈的人和事?3、整體構思怎樣寫出觸動心靈的人和事?65記敘文整體常用構思方法對比襯托法冰糖葫蘆法以小見大法一波三折法出乎意料法記敘文整體常用構思方法對比襯托法66對比襯托法
紅花放在綠葉叢中,如火燃燒;綠葉在紅花的襯托之下亦是青翠欲滴:這就是對比的效果!寫作時制造兩種狀況、境遇或結果,亦可描寫對立對舉的兩個方面,利用對比的反襯作用張顯主旨。如《中學生佳作選》中《溫暖》一文,小作者由于家貧而自卑,羞于與人交往,在班上幾乎是個可有可無的學生。一次無意的曠課竟無人過問,后來他有意曠課同樣無人過問,他終于“明白”自己是個多余人。上高中以后他依舊是心冷如冰,照樣遲到與曠課。第一次無人過問,第二次老師眼神有些不對勁,第三次老師找他長談,從噓寒問暖到苦口婆心直至劈頭蓋臉的訓斥。雖然當時他表現得非常冷漠,但回家后他躲進被子里痛哭流涕:不是因為批評而是被感動。從此他變得熱情大方,學習成績也節節高升,因為他感覺到了溫暖!對比襯托法紅花放在綠葉叢中,如火燃燒;綠葉在紅67冰糖葫蘆法
“冰糖葫蘆”,一根干凈竹簽,串上幾個上好山楂果,敷以優質冰糖。其味酸甜,其色鮮艷,其價不菲,而人見人愛。一篇文章,圍繞一個主題,運用幾個上檔次的材料,飾以或美或有意蘊的語言。其主題集中,思路清晰,材料充實,語言自然,是看一眼便能確定打高分的文章。高考佳作《芬香永存》,作者開篇交待文章主旨——紀念母親,然后選了四則材料:您走后我變乖了,您走后我更關心妹妹了,您走后我就把頭發留長了,您走了我無所適從。母親走了,作者生活中賴以依靠的那棵樹倒了,于是自己便長成了一棵樹!透過字里行間,我們聽到了作者的心碎裂的聲音,也看到了一個在經歷失恃之痛后突然長大了的堅強的主人公形象。作者擷取四個小材料勾勒成文,如泣如訴,令人肝腸寸斷。冰糖葫蘆法“冰糖葫蘆”,一根干凈竹簽,串上幾個上好山68以小見大法
用小人物、小畫面、小鏡頭、小故事等某些小變化來反映時代熱點、社會思潮、政治動態等社會大變化。許多社會大變化的敘寫都得用長篇小說,用幾十萬乃至幾百萬字來表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并購重組協議10篇
- 510止水鋼板焊接合同9篇
- 物業戶外廣告安裝安全協議書10篇
- 電站設備安裝施工合同
- 模具代加工制作協議5篇
- 社會福利政策在老齡化社會中的作用-全面剖析
- 機器人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全面剖析
- 企業招聘合同
- 跨境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全面剖析
- 藝術收藏價值評估-全面剖析
- 江蘇省蘇州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數學期中試卷(含答案)
- 2025屆福建省廈門市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車隊安全學習培訓課件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全文
- 《兒童代謝綜合征臨床防治指南(2025)》臨床解讀
- 人工智能導論-第2版-全套課件
- 勘察任務委托書范本
- 數控技術(第4版)課件:數控技術的發展及機械加工自動化
-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解讀
- 2024年河南工業和信息化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江蘇省徐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小升初真題(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