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夜》優質課件_第1頁
《閣夜》優質課件_第2頁
《閣夜》優質課件_第3頁
《閣夜》優質課件_第4頁
《閣夜》優質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杜甫閣夜杜甫閣夜1

杜甫,字子美,他授檢校工部員外郎,故稱杜工部,又授左拾遺(諫官),故又稱“杜拾遺”。他的詩反映唐安史之亂前后的社會現實,故有“詩史”之稱。他的詩表達悲天憫人情懷,濟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詩圣”之稱,并被推崇為現實主義詩派的代表。他與李白并稱為“李杜”,他更被宋代江西派奉為鼻祖,著有《杜工部集》。詩人回顧杜甫,字子美,他授檢校工部員外郎,故稱杜2讀書和漫游時期(三十歲以前)

所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開元十九年(時二十歲)開始漫游吳越,5年之后歸洛陽應舉,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齊趙。之后在洛陽遇李白,兩人相見恨晚,結下了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游梁、宋(今開封、商丘),后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后又遇于東魯,再次分別,這便是“詩仙”與“詩圣”的最后一次相見。此期間的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馬詩》、《贈李白》等。困居長安時期(三十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當朝宰相李林甫為了達到權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說無人中舉。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的小官)的職位。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后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玄宗在751年正月8到10日接連舉行了三個盛典。杜甫借此機會寫成了三篇《大禮賦》,玄宗使待制集賢院,但并未得重用。讀書和漫游時期(三十歲以前)困居長安時期(三十至四十四3為官時期(四十四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等詩。后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宮,做左拾遺。由于忠言直諫,上書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房琯善慷慨陳詞,為典型的知識分子,但不切實際,與叛軍戰,采用春秋陣法,結果大敗,肅宗問罪。杜甫始為左拾遺,上書言房琯無罪,肅宗怒,欲問罪,幸得脫。其后,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西南漂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人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后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攝成都,杜甫投往嚴武處,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衡州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陽樓》等大量名作。其中最為著名的詩句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而《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千古絕唱。為官時期(四十四至四十八歲)西南漂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4寫作背景“閣夜”,即西閣之夜。這首七言律詩是杜甫于大歷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閣時所作,是詩人感時、傷亂、憶舊、思鄉心情的真實寫照。當時,蜀中發生了崔旰(g?n)、郭英乂(y?)、楊子琳等軍閥的連年混戰,吐蕃也不斷侵襲蜀地,加之杜甫好友李白、嚴武、高適等人相繼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寫作背景“閣夜”,即西閣之夜。這首七言律詩是杜甫于大5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閣夜正音①景:yǐng日光;②:jì雪止;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閣夜正音①景:yǐng61、“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這一聯交代了什么要素?

時間、地點和環境。

賞析詩文2、“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作者的心境如何?作者描繪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圖景:時令到了寒冬,白晝越來越短,我浪跡天涯,漫天的霜雪在寒宵之夜停歇了。

詩人面對此景倍感凄涼寒愴。1、“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這一聯交代了什么要素?7賞析詩文3、“歲暮陰陽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現力,請簡要賞析?!按摺弊质谴叽僦猓坏蜗蟮卣f明夜長晝短,更寫出時光流逝之速。從而表達了詩人對時光飛逝、人生短促的感慨。賞析詩文3、“歲暮陰陽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現力,請簡82、頷聯“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為千古名句,說說其妙處。

頷聯寫,在拂曉之前,五更時分,軍營里悲壯的戰鼓聲和號角聲在夜空中回蕩,三峽江中星空的倒影隨著波浪動蕩搖擺。賞析詩文兩句視聽結合。前句為聽覺,明寫鼓角之聲,暗寫軍營和戰爭,透露出悲慘的戰爭現實;后句為視覺,寫壯美的三峽夜景。詩人將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組成一幅開闊壯觀,渾厚蒼涼的圖景,創造了一種悲壯雄渾的意境。2、頷聯“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為千古名句,說說其9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上句鼓角,指古代軍中用以報時和發號施令的鼓聲、號角聲。晴朗的夜空,鼓角聲分外響亮,值五更欲曙之時,愁人不寐,那聲音更顯得悲壯感人。借聽覺寫出了兵患未息、戰局緊張的悲壯氣氛,音調鏗鏘。下句說雨后玉宇無塵,天上銀河顯得格外澄澈,群星參差,映照峽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搖曳不定。借視覺寫出了山川美景的秀麗,音調轉柔。一份愛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壯情懷縈繞詩人的心頭。

品詩情——作者為什么而“悲”?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上句鼓角,指古代軍中10

“(曹操)聞衡善擊鼓,召為鼓史,因大會賓客,閱試音節……次至衡,衡方為《漁陽》參撾(zhuā,敲打),蹀躞(diéxiè,邁著小步走路)而前,容態有異,聲節悲壯,聽者莫不慷慨?!报D―《后漢書禰(mí)衡傳》

悲壯的鼓角聲是國家失序、民有怨氣的表現品詩情“(曹操)聞衡善擊鼓,召為鼓史,因大會賓客,閱試音節11

“元光中,天星盡搖,上以問候星者。對曰:“星搖者,民勞也?!焙蠓ニ囊?百姓勞于兵革。”――《漢書天文志》星河動搖是百姓勞頓的反映

憂國憂民品詩情“元光中,天星盡搖,上以問候星者。對曰:“星搖者,民123、“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這一聯你讀懂了什么?上下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寫“野哭”而多至“千家”,這是戰亂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災難;“夷歌”,顯示了地方風情。

賞析詩文少數民族的歌謠,異鄉的歌謠。使人們意識到當地百姓為生計而操勞的艱辛。百姓的哭聲和漁樵的歌聲都是亂世的聲響,兩者交織,作者感時傷世、憂國憂民之情溢于言表。3、“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這一聯你讀懂了什么?上13鑒賞指導4、“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這一聯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悲慨?

①臥龍:指諸葛亮?!妒駮?諸葛亮傳》:“徐庶……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②躍馬:指公孫述。王莽篡漢時,他自立為蜀王。述在西漢末曾乘亂據蜀,自稱白帝。這里用晉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意。

用典鑒賞指導4、“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這一聯運用了什14諸葛亮和公孫述在夔州都有祠廟,故詩中及之。詩人極目遠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廟和白帝廟,而引起無限感慨。臥龍先生神機妙算一世英名,躍馬稱帝的公孫述叱咤風云一代梟雄,這些成就千秋功業的人最終都掩埋于黃土,化為歷史的塵埃。所以表達的是:詩人對宇宙永恒和人生無常的悲哀。最后一句表達了:

詩人的孤寂感傷之情。為什么要提到他們兩個人呢?諸葛亮和公孫述在夔州都有祠廟,故詩中及之。詩人極目15鑒賞總結全詩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寫詩人在夔州西閣中獨對長夜之所見、所聞和所感,極力渲染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表達作者對戰亂的厭惡,對戰亂給人民帶來災難的同情,對國家民族前途的憂慮以及詩人的孤寂之情。鑒賞總結全詩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寫詩人在夔州16對國家戰事不斷和民生艱難的憂慮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時光飛逝、人生短促——歲暮陰陽催短景客居天涯的凄寒——天涯霜雪霽寒宵對宇宙永恒、人生無常的悲哀

——臥龍躍馬終黃土老病孤獨、親朋音信斷絕的寂寥無奈

——人事音書漫寂寥小結:杜甫在這首詩中感慨萬千,說說此詩一共寫了詩人幾種感慨,詩人對什么事最為憂傷?對國家戰事不斷和民生艱難的憂慮小結:杜甫在這首詩中感慨萬千,17①善用典故:“星河影動”“臥龍躍馬”

②活用對比:以“野哭”的蕭殺死氣,對比“夷歌”的田野生氣;以“諸葛亮”對“公孫述”,一賢一愚,兩相對舉。

③對仗工切:四聯均對仗。修辭手法:

對偶: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反問:野哭千家聞戰伐

擬人:歲暮陰陽催短景《閣夜》的主旨:

寫詩人在夔州西閣中獨對長夜之所見,所聞和所感,表達詩人憂國傷時的情懷。寫作特點①善用典故:“星河影動”“臥龍躍馬”

②活用對比:以“野哭18意境:雄渾開闊風格:沉郁頓挫感情:悲愴悲涼詩人的人格:忠君愛國

關心人民疾苦

憂國憂民寫作特點意境:雄渾開闊寫作特點19杜甫閣夜杜甫閣夜20

杜甫,字子美,他授檢校工部員外郎,故稱杜工部,又授左拾遺(諫官),故又稱“杜拾遺”。他的詩反映唐安史之亂前后的社會現實,故有“詩史”之稱。他的詩表達悲天憫人情懷,濟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詩圣”之稱,并被推崇為現實主義詩派的代表。他與李白并稱為“李杜”,他更被宋代江西派奉為鼻祖,著有《杜工部集》。詩人回顧杜甫,字子美,他授檢校工部員外郎,故稱杜21讀書和漫游時期(三十歲以前)

所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開元十九年(時二十歲)開始漫游吳越,5年之后歸洛陽應舉,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齊趙。之后在洛陽遇李白,兩人相見恨晚,結下了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游梁、宋(今開封、商丘),后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后又遇于東魯,再次分別,這便是“詩仙”與“詩圣”的最后一次相見。此期間的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馬詩》、《贈李白》等。困居長安時期(三十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當朝宰相李林甫為了達到權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說無人中舉。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的小官)的職位。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后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玄宗在751年正月8到10日接連舉行了三個盛典。杜甫借此機會寫成了三篇《大禮賦》,玄宗使待制集賢院,但并未得重用。讀書和漫游時期(三十歲以前)困居長安時期(三十至四十四22為官時期(四十四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等詩。后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宮,做左拾遺。由于忠言直諫,上書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房琯善慷慨陳詞,為典型的知識分子,但不切實際,與叛軍戰,采用春秋陣法,結果大敗,肅宗問罪。杜甫始為左拾遺,上書言房琯無罪,肅宗怒,欲問罪,幸得脫。其后,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西南漂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人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后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攝成都,杜甫投往嚴武處,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衡州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陽樓》等大量名作。其中最為著名的詩句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而《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千古絕唱。為官時期(四十四至四十八歲)西南漂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23寫作背景“閣夜”,即西閣之夜。這首七言律詩是杜甫于大歷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閣時所作,是詩人感時、傷亂、憶舊、思鄉心情的真實寫照。當時,蜀中發生了崔旰(g?n)、郭英乂(y?)、楊子琳等軍閥的連年混戰,吐蕃也不斷侵襲蜀地,加之杜甫好友李白、嚴武、高適等人相繼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寫作背景“閣夜”,即西閣之夜。這首七言律詩是杜甫于大24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閣夜正音①景:yǐng日光;②:jì雪止;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閣夜正音①景:yǐng251、“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這一聯交代了什么要素?

時間、地點和環境。

賞析詩文2、“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作者的心境如何?作者描繪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圖景:時令到了寒冬,白晝越來越短,我浪跡天涯,漫天的霜雪在寒宵之夜停歇了。

詩人面對此景倍感凄涼寒愴。1、“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這一聯交代了什么要素?26賞析詩文3、“歲暮陰陽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現力,請簡要賞析?!按摺弊质谴叽僦?,不但形象地說明夜長晝短,更寫出時光流逝之速。從而表達了詩人對時光飛逝、人生短促的感慨。賞析詩文3、“歲暮陰陽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現力,請簡272、頷聯“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為千古名句,說說其妙處。

頷聯寫,在拂曉之前,五更時分,軍營里悲壯的戰鼓聲和號角聲在夜空中回蕩,三峽江中星空的倒影隨著波浪動蕩搖擺。賞析詩文兩句視聽結合。前句為聽覺,明寫鼓角之聲,暗寫軍營和戰爭,透露出悲慘的戰爭現實;后句為視覺,寫壯美的三峽夜景。詩人將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組成一幅開闊壯觀,渾厚蒼涼的圖景,創造了一種悲壯雄渾的意境。2、頷聯“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為千古名句,說說其28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上句鼓角,指古代軍中用以報時和發號施令的鼓聲、號角聲。晴朗的夜空,鼓角聲分外響亮,值五更欲曙之時,愁人不寐,那聲音更顯得悲壯感人。借聽覺寫出了兵患未息、戰局緊張的悲壯氣氛,音調鏗鏘。下句說雨后玉宇無塵,天上銀河顯得格外澄澈,群星參差,映照峽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搖曳不定。借視覺寫出了山川美景的秀麗,音調轉柔。一份愛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壯情懷縈繞詩人的心頭。

品詩情——作者為什么而“悲”?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上句鼓角,指古代軍中29

“(曹操)聞衡善擊鼓,召為鼓史,因大會賓客,閱試音節……次至衡,衡方為《漁陽》參撾(zhuā,敲打),蹀躞(diéxiè,邁著小步走路)而前,容態有異,聲節悲壯,聽者莫不慷慨。”――《后漢書禰(mí)衡傳》

悲壯的鼓角聲是國家失序、民有怨氣的表現品詩情“(曹操)聞衡善擊鼓,召為鼓史,因大會賓客,閱試音節30

“元光中,天星盡搖,上以問候星者。對曰:“星搖者,民勞也?!焙蠓ニ囊?百姓勞于兵革?!报D―《漢書天文志》星河動搖是百姓勞頓的反映

憂國憂民品詩情“元光中,天星盡搖,上以問候星者。對曰:“星搖者,民313、“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這一聯你讀懂了什么?上下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寫“野哭”而多至“千家”,這是戰亂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災難;“夷歌”,顯示了地方風情。

賞析詩文少數民族的歌謠,異鄉的歌謠。使人們意識到當地百姓為生計而操勞的艱辛。百姓的哭聲和漁樵的歌聲都是亂世的聲響,兩者交織,作者感時傷世、憂國憂民之情溢于言表。3、“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這一聯你讀懂了什么?上32鑒賞指導4、“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這一聯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悲慨?

①臥龍:指諸葛亮?!妒駮?諸葛亮傳》:“徐庶……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p>

②躍馬:指公孫述。王莽篡漢時,他自立為蜀王。述在西漢末曾乘亂據蜀,自稱白帝。這里用晉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意。

用典鑒賞指導4、“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這一聯運用了什33諸葛亮和公孫述在夔州都有祠廟,故詩中及之。詩人極目遠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廟和白帝廟,而引起無限感慨。臥龍先生神機妙算一世英名,躍馬稱帝的公孫述叱咤風云一代梟雄,這些成就千秋功業的人最終都掩埋于黃土,化為歷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