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病概論綱要課件_第1頁
陽明病概論綱要課件_第2頁
陽明病概論綱要課件_第3頁
陽明病概論綱要課件_第4頁
陽明病概論綱要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辨陽明病脈證并治中醫經典著作教研室楊學傷寒論第二章辨陽明病脈證并治中醫經典著作教研室傷寒論第二章辨陽明病脈證并治內容提要概述第一節陽明病綱要第二節陽明病本證第三節陽明病變證第四節陽明病證候辨第二章辨陽明病脈證并治內容提要概述一、陽明(氣化)

“兩陽合明,謂之陽明”“陽明之上,燥氣主之”“陽明多血多氣”熱盛化燥正氣充盛概述一、陽明(氣化)熱盛化燥正氣充盛概述一、陽明(經絡)手陽明大腸經

足陽明胃經

概述一、陽明(經絡)概述一、陽明(臟腑)

胃腑:受納腐熟大腸:傳化糟粕

概述一、陽明(臟腑)概述二、陽明病

1.定義

2.病因病機主癥

3.證候分類

4.治法

5.轉歸預后概述二、陽明病概述二、陽明病1.定義陽明病是外感病過程中,邪入陽明,正邪相爭劇烈,邪熱盛極的階段,其性質屬里、熱、實證。概述二、陽明病概述二、陽明病2.病因病機主癥病因:本經自?。w質)他經傳變病機:熱、燥、結、實病性:里、熱、實概述二、陽明病概述二、陽明病3.證候分類

1)陽明本證陽明病熱證陽明病實證陽明病寒證陽明病虛證太陽陽明證麻子仁丸證正陽陽明證三承氣湯證少陽陽明證蜜煎概述二、陽明病陽明病熱證太陽陽明證麻子仁丸證概述二、陽明病3.證候分類

2)陽明變證發黃證血熱證濕熱發黃寒濕發黃衄血證下血證蓄血證概述二、陽明病發黃證濕熱發黃衄血證概述二、陽明病4.治法

陽明病熱證清清宣、清解、清利陽明病實證下攻下、潤下、導下“保胃氣,存津液”慎用汗、利概述二、陽明病概述二、陽明病5.轉歸預后陽明病里、熱、實

愈于陽明失治誤治,陰竭而亡損傷陽氣,轉為太陰概述二、陽明病愈于陽明概述小結陽明病主要內容陽明病素體陽熱亢盛感受外邪太陽、少陽病失治誤治陽明熱證熱邪糟粕陽明實證中焦虛寒陽明寒證陽明虛證濕血發黃證血熱諸證清下溫補太陰愈傷陰概述小結陽明病主要內容陽明病素體陽熱亢盛感受外邪太陽、少陽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一、陽明病提綱二、陽明病病因病機三、陽明病脈證

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一、陽明病提綱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一、陽明病提綱[原文]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180)★

之為病——提綱

胃家——胃、大腸、小腸

《靈樞·本輸》“大腸小腸皆屬于胃,是足陽明也”。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一、陽明病提綱《靈樞·本輸》“大腸小腸皆屬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一、陽明病提綱[原文]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180)★

實——邪氣盛則實有形實邪

《靈樞·平人絕谷》“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端貑枴の宀貏e論》“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實——有形實邪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一、陽明病提綱《靈樞·平人絕谷》“胃滿則腸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二、陽明病因病機[原文]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①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179)

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二、陽明病因病機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二、陽明病因病機[原文]

問曰:何緣得陽明?。看鹪唬禾柌?,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②,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181)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二、陽明病因病機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二、陽明病因病機[原文]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③者,是轉屬陽明也。(185)[原文]傷寒轉繋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188)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二、陽明病因病機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二、陽明病因病機素體陽盛(陽明體質),外邪從陽化熱太陽、少陽等誤用汗、下、利,傷津化燥太陽病發汗不徹,邪氣不除,化熱入里

太陰溫燥太過,可外出陽明

燥、熱、結、實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二、陽明病因病機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三、陽明病脈證[原文]問曰:陽明病外證①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182)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183)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三、陽明病脈證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三、陽明病脈證[原文]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184)傷寒三日,陽明脈大。(186)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三、陽明病脈證陽明病綱要小結陽明提綱證:胃家實陽明成因:化熱傷津陽明病類型:

實證-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

熱證陽明病基本病機:燥、熱、結、實陽明病主癥:熱、煩、脹、閉陽明病綱要小結陽明提綱證:胃家實第二節陽明病本證

一、陽明病熱證白虎湯與白虎加人參湯證二、陽明病實證三、陽明病寒證吳茱萸湯證四、陽明病虛證太陽陽明證麻子仁丸證正陽陽明證三承氣湯證少陽陽明證蜜煎第二節陽明病本證一、陽明病熱證白虎湯與白虎一、陽明病熱證(一)白虎湯證176、219★(二)白虎加人參湯證168★、169

170、222(三)梔子豉湯證221、228(四)豬苓湯證223★一、陽明病熱證(一)白虎湯證176、219★(一)白虎湯證【原文】

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裏有寒①,白虎湯主之。(176)脈浮滑脈洪大滑數熱盛于里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舌紅、口渴、多飲(一)白虎湯證【原文】脈浮滑脈洪大滑數熱盛于里身熱、汗自出、(一)白虎湯證【原文】

三陽合?、俑節M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②面垢③讝語,遺尿。發汗則讝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219)★

(一)白虎湯證【原文】(一)白虎湯證【原文】

三陽合病①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②面垢③讝語,遺尿。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219)★

腹滿(難以轉側)熱壅陽明,氣滯于中身重傷津耗氣,熱蒸肌肉口不仁口為胃之外竅,胃熱熾盛,濁熱上攻面垢足陽明經脈布于面,熱濁之氣熏蒸于上譫語熱擾神明遺尿熱盛神昏,膀胱失約自汗出熱盛于里,蒸騰于外辛寒清熱(一)白虎湯證【原文】腹滿(難以轉側)熱壅陽明,氣滯于中(一)白虎湯證【原文】

三陽合病①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②面垢③讝語,遺尿。發汗則讝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219)★

(一)白虎湯證【原文】(一)白虎湯證白虎湯方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石膏辛寒清透熱邪善清陽明無形之熱

知母苦寒清熱潤燥生津潤燥止渴

甘草、粳米甘緩養胃益氣調中防寒涼傷胃之弊(一)白虎湯證白虎湯方(二)白虎加人參湯證【原文】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68)★熱結在裏里熱蒸騰,迫津外泄汗出汗出津傷,胃中干燥大渴、舌上干燥而煩、飲水汗出腠理疏松時時惡風表里俱熱,氣陰兩傷清熱益氣生津(二)白虎加人參湯證【原文】熱結在裏里熱蒸騰,迫津外泄汗(二)白虎加人參湯證【原文】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69)

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

之。(222)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

之。(170)

(二)白虎加人參湯證【原文】思考1.如何區別白虎湯與白虎加人參湯?2.對四大癥當如何認識?思考1.如何區別白虎湯與白虎加人參湯?(三)梔子豉湯證【原文】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①反讝語。若加溫針,必怵惕②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③者,梔子豉湯主之。(221)②怵惕:怵(chù,音觸),害怕,恐懼。怵惕,即恐懼不安之狀。(三)梔子豉湯證【原文】(三)梔子豉湯證【原文】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228)其外有熱體表仍有發熱手足溫熱勢尚不太盛不結胸胸膈無實邪結滯心中懊憹、易饑熱擾胸膈不能食胃氣呆滯但頭汗出郁熱上蒸(三)梔子豉湯證【原文】其外有熱體表仍有發熱(四)豬苓湯證【原文】

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223)★

脈浮發熱陽明熱盛于外渴欲飲水津傷小便不利水飲內停,氣化不利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四)豬苓湯證【原文】脈浮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四)豬苓湯證

豬苓湯方

豬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滑石(碎)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豬苓、茯苓、澤瀉甘淡,滲泄利水滑石甘寒,清熱利水

阿膠咸寒,育陰清熱(四)豬苓湯證

豬苓湯方豬苓、茯苓、澤瀉甘淡,滲陽明熱證【原文】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③者,梔子豉湯主之。(221)

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222)

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223)陽明熱證【原文】思考如何區別應用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如何區別白虎湯證、梔子豉湯證、豬苓湯證?陽明熱證四大證型是什么?石膏的應用有哪些?太陽病變證的熱證與陽明熱證如何區別?思考如何區別應用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夏至前5天,某中醫院門診。青年男性,22歲。感冒后,發高燒,神志不清楚,手足發涼,不停的要水喝,睡前說胡話。討論:當做何種檢查?體溫:39.9℃,腹軟,大便通暢,小便色黃。脈洪大任按,舌質絳而苔黃。治當辛寒重劑處方生石膏30知母9甘草6粳米一大撮

廣牛角3菖蒲3g郁金3連翹心3服兩劑,熱退厥回,病愈。夏至前5天,某中醫院門診。清明后5天,某中醫院門診。中年男性,52歲?;颊哂刑悄虿∈罚谠锟?,喜喝水,喝水后又渴,有飲水不能解渴之勢。小便卻黃,納食減少,神疲體乏,大便正常。脈大而軟,舌質紅無苔。討論:此證當辨何證?肺胃熱盛,氣陰兩傷生石膏40知母10炙甘草6g粳米一大撮

人參10花粉10清明后5天,某中醫院門診。小暑前2天,某中醫院門診。老年女性,64歲。3年前曾患慢性腎盂腎炎。5天前,曾腰部酸痛,小便渾濁,有時夾有小血塊,服西藥不見好轉。現仍腰酸腿軟,尿頻不疼,尿液渾濁乳白,易沉淀,雜有小血塊,頭昏耳鳴,五心煩熱,口干欲飲,飲不解渴,舌質晦淡而紅,苔薄黃而膩,脈沉細而數。討論:當辨何證?用何方?小暑前2天,某中醫院門診。勤求古訓博采眾方謝謝勤求古訓謝謝第二章辨陽明病脈證并治中醫經典著作教研室楊學傷寒論第二章辨陽明病脈證并治中醫經典著作教研室傷寒論第二章辨陽明病脈證并治內容提要概述第一節陽明病綱要第二節陽明病本證第三節陽明病變證第四節陽明病證候辨第二章辨陽明病脈證并治內容提要概述一、陽明(氣化)

“兩陽合明,謂之陽明”“陽明之上,燥氣主之”“陽明多血多氣”熱盛化燥正氣充盛概述一、陽明(氣化)熱盛化燥正氣充盛概述一、陽明(經絡)手陽明大腸經

足陽明胃經

概述一、陽明(經絡)概述一、陽明(臟腑)

胃腑:受納腐熟大腸:傳化糟粕

概述一、陽明(臟腑)概述二、陽明病

1.定義

2.病因病機主癥

3.證候分類

4.治法

5.轉歸預后概述二、陽明病概述二、陽明病1.定義陽明病是外感病過程中,邪入陽明,正邪相爭劇烈,邪熱盛極的階段,其性質屬里、熱、實證。概述二、陽明病概述二、陽明病2.病因病機主癥病因:本經自?。w質)他經傳變病機:熱、燥、結、實病性:里、熱、實概述二、陽明病概述二、陽明病3.證候分類

1)陽明本證陽明病熱證陽明病實證陽明病寒證陽明病虛證太陽陽明證麻子仁丸證正陽陽明證三承氣湯證少陽陽明證蜜煎概述二、陽明病陽明病熱證太陽陽明證麻子仁丸證概述二、陽明病3.證候分類

2)陽明變證發黃證血熱證濕熱發黃寒濕發黃衄血證下血證蓄血證概述二、陽明病發黃證濕熱發黃衄血證概述二、陽明病4.治法

陽明病熱證清清宣、清解、清利陽明病實證下攻下、潤下、導下“保胃氣,存津液”慎用汗、利概述二、陽明病概述二、陽明病5.轉歸預后陽明病里、熱、實

愈于陽明失治誤治,陰竭而亡損傷陽氣,轉為太陰概述二、陽明病愈于陽明概述小結陽明病主要內容陽明病素體陽熱亢盛感受外邪太陽、少陽病失治誤治陽明熱證熱邪糟粕陽明實證中焦虛寒陽明寒證陽明虛證濕血發黃證血熱諸證清下溫補太陰愈傷陰概述小結陽明病主要內容陽明病素體陽熱亢盛感受外邪太陽、少陽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一、陽明病提綱二、陽明病病因病機三、陽明病脈證

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一、陽明病提綱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一、陽明病提綱[原文]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180)★

之為病——提綱

胃家——胃、大腸、小腸

《靈樞·本輸》“大腸小腸皆屬于胃,是足陽明也”。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一、陽明病提綱《靈樞·本輸》“大腸小腸皆屬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一、陽明病提綱[原文]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180)★

實——邪氣盛則實有形實邪

《靈樞·平人絕谷》“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端貑枴の宀貏e論》“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睂崱行螌嵭暗谝还濌柮鞑【V要一、陽明病提綱《靈樞·平人絕谷》“胃滿則腸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二、陽明病因病機[原文]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①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179)

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二、陽明病因病機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二、陽明病因病機[原文]

問曰:何緣得陽明???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②,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181)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二、陽明病因病機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二、陽明病因病機[原文]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③者,是轉屬陽明也。(185)[原文]傷寒轉繋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188)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二、陽明病因病機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二、陽明病因病機素體陽盛(陽明體質),外邪從陽化熱太陽、少陽等誤用汗、下、利,傷津化燥太陽病發汗不徹,邪氣不除,化熱入里

太陰溫燥太過,可外出陽明

燥、熱、結、實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二、陽明病因病機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三、陽明病脈證[原文]問曰:陽明病外證①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182)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183)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三、陽明病脈證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三、陽明病脈證[原文]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184)傷寒三日,陽明脈大。(186)第一節陽明病綱要三、陽明病脈證陽明病綱要小結陽明提綱證:胃家實陽明成因:化熱傷津陽明病類型:

實證-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

熱證陽明病基本病機:燥、熱、結、實陽明病主癥:熱、煩、脹、閉陽明病綱要小結陽明提綱證:胃家實第二節陽明病本證

一、陽明病熱證白虎湯與白虎加人參湯證二、陽明病實證三、陽明病寒證吳茱萸湯證四、陽明病虛證太陽陽明證麻子仁丸證正陽陽明證三承氣湯證少陽陽明證蜜煎第二節陽明病本證一、陽明病熱證白虎湯與白虎一、陽明病熱證(一)白虎湯證176、219★(二)白虎加人參湯證168★、169

170、222(三)梔子豉湯證221、228(四)豬苓湯證223★一、陽明病熱證(一)白虎湯證176、219★(一)白虎湯證【原文】

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裏有寒①,白虎湯主之。(176)脈浮滑脈洪大滑數熱盛于里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舌紅、口渴、多飲(一)白虎湯證【原文】脈浮滑脈洪大滑數熱盛于里身熱、汗自出、(一)白虎湯證【原文】

三陽合?、俑節M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②面垢③讝語,遺尿。發汗則讝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219)★

(一)白虎湯證【原文】(一)白虎湯證【原文】

三陽合?、俑節M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②面垢③讝語,遺尿。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219)★

腹滿(難以轉側)熱壅陽明,氣滯于中身重傷津耗氣,熱蒸肌肉口不仁口為胃之外竅,胃熱熾盛,濁熱上攻面垢足陽明經脈布于面,熱濁之氣熏蒸于上譫語熱擾神明遺尿熱盛神昏,膀胱失約自汗出熱盛于里,蒸騰于外辛寒清熱(一)白虎湯證【原文】腹滿(難以轉側)熱壅陽明,氣滯于中(一)白虎湯證【原文】

三陽合病①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②面垢③讝語,遺尿。發汗則讝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219)★

(一)白虎湯證【原文】(一)白虎湯證白虎湯方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石膏辛寒清透熱邪善清陽明無形之熱

知母苦寒清熱潤燥生津潤燥止渴

甘草、粳米甘緩養胃益氣調中防寒涼傷胃之弊(一)白虎湯證白虎湯方(二)白虎加人參湯證【原文】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68)★熱結在裏里熱蒸騰,迫津外泄汗出汗出津傷,胃中干燥大渴、舌上干燥而煩、飲水汗出腠理疏松時時惡風表里俱熱,氣陰兩傷清熱益氣生津(二)白虎加人參湯證【原文】熱結在裏里熱蒸騰,迫津外泄汗(二)白虎加人參湯證【原文】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69)

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

之。(222)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

之。(170)

(二)白虎加人參湯證【原文】思考1.如何區別白虎湯與白虎加人參湯?2.對四大癥當如何認識?思考1.如何區別白虎湯與白虎加人參湯?(三)梔子豉湯證【原文】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①反讝語。若加溫針,必怵惕②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③者,梔子豉湯主之。(221)②怵惕:怵(chù,音觸),害怕,恐懼。怵惕,即恐懼不安之狀。(三)梔子豉湯證【原文】(三)梔子豉湯證【原文】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228)其外有熱體表仍有發熱手足溫熱勢尚不太盛不結胸胸膈無實邪結滯心中懊憹、易饑熱擾胸膈不能食胃氣呆滯但頭汗出郁熱上蒸(三)梔子豉湯證【原文】其外有熱體表仍有發熱(四)豬苓湯證【原文】

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223)★

脈浮發熱陽明熱盛于外渴欲飲水津傷小便不利水飲內停,氣化不利若脈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