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優秀4篇_第1頁
小學數學教案優秀4篇_第2頁
小學數學教案優秀4篇_第3頁
小學數學教案優秀4篇_第4頁
小學數學教案優秀4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13-小學數學教案優秀4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苦的人民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那么應該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細心為大家收拾的4篇學校數學教案,希翼伴侶們參閱后能夠文思泉涌。

最新人教版學校數學教學設計篇一

一、談話溝通

談話:學生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日的數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無數的自然和社會現象中都存在著相反的狀況,請看屏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天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象嗎?

二、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如果沿著剛才的話題繼續“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學,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課件展示)。

①六班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

②張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200元。

③與規范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1.8千克。

④一個蓄水池夏季水位升高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詳細的數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試試。

怎樣用數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請學生們挑選一例,試著寫出表示辦法。

(3)出示溝通。

2、熟悉正、負數。

(1)引入正、負數。

談話:剛才,有學生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6),這種表示辦法和數學上是徹低全都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叫負數(板書:負數);這個數讀作:負六。

“-”,在這里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是正號。

像“+6”是一個正數,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熟悉的無數數都是正數。

人教版學校數學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使同學熟悉條形統計圖,知道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和用途

2了解制作條形統計圖的普通步驟,初步學會制作條形統計圖

教學重點

把握制條形統計圖的普通步驟,能看圖精確?????地回答問題

教學難點

制條形統計圖的第(2)、(3)步,即分配條形的位置和打算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單位長度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我們學過容易的數據收拾,統計數據除了可以分類收拾制成統計表外,還可以制成統

計圖,用統計圖表示有關數量之間的關系,比統計表越發形象、詳細,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統計圖有條形、拆線和扇形統計圖(用投影器逐一顯示)五班級的時候,我們已初步熟悉了條形圖,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條形統計圖(板書課題:條形統計圖)

二、探求新知

(一)介紹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及特點

意義:條形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數量,按照數量的多少畫出長短不同的

直條,然后把這些直條根據一定的挨次羅列起來

特點:從圖中很簡單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老師提問:

l、圖中統計的內容是什么?

2、圖中畫有兩條相互垂直的射線,請你看看水平射線和垂直射線分離表示什么?

3、每個車間多少人?哪個車間人數最多?哪個車間人數最少?

(二)教學制作條形統計圖的辦法。

教學制作辦法,師邊示范邊講解

①按照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相互垂直的射線

老師敘述:要制的統計圖有年份和降水量兩方面的內容,需要用兩條射線來表示

先畫一條水平的射線(向右)表示年份,再畫一條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表示降水量

老師說明:水平射線下面及垂直射線左面都要留有一條空白,由于水平射線下面要注明每個直條所表示的內容,垂直射線旁要注明各直條的數據,兩條射線不能畫在圖紙的中間部位,由于那樣會因高度不夠畫不下,或排不下五個直條

②在水平射線上適當分配條形的位置,確定直條的寬度和間隔

老師提問:例1的統計表中有幾個年份?那么圖中要畫幾個直條?

③在垂直射線上按照數的大小詳細狀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

老師敘述:年降水量最高的數據是1005毫米,垂直射線的高度要略高于最大的數量在垂直射線上方要注明單位

④根據數據的大小畫出長短不同的直條

老師敘述:為了精確?????地表示各個數據,還應在每個直條的頂上注明數量

(三)引領同學看圖分析

1、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1998年降水量最多,1005毫米)

2、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1999年降水量最少,670毫米)

3、最多年降水量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幾倍?(1005670,是1。5倍)

老師提問:對比統計圖和統計表說一說,用哪種方式表示的數量關系更直觀?

人教版學校數學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學問與技能

1、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并能正確地描述。

2、初步懂得運用乘法分配律舉行簡算。

過程與辦法

1、讓同學參加乘法分配律的歸納過程,培養同學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2、使同學了解從特別到普通,再由普通到特別這種熟悉事物的辦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利用觀看、驗證、歸納等數學活動,使同學體悟數知識題的探究性,感觸數學思量過程的條理性。使同學感觸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同學學習數學的愛好。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充分感知并歸納乘法分配律。

難點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充分感知并歸納乘法分配律。

教學預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學生們,你們看了自然環境被破壞而浮現的沙塵暴、水土流失等一些情景的圖片,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1、我想大聲的呼吁:請不要再濫伐樹木了,不然的話沙塵暴會更厲害。

2、請庇護好我們共同的家園吧!

3、要庇護我們的家園,還要大量植樹。

師:說的太好了。要庇護我們的家園就要植樹造林,種植花草。學生們,你們還記得前段時光小學植樹活動的狀況嗎?

(多媒體出示植樹的場景,并附文字:一共有25個小組參與植樹活動,每組里4人負責挖坑、種樹,2人負責抬水、澆樹)

二、探索新知

1、探索乘法運算定律

(1)發覺問題,提出問題,自立解決問題

師:學生們,你都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同學回答。

師:按照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一共有多少學生參與了這次植樹活動?

老師隨同學的回答板書問題。

師:請按照這些信息解決這個問題。

同學列式計算。

(2)溝通解決問題的辦法

生出示匯報:

(4+2)×254×25+2×25

=6×25=100+50

=150(人)=150(人)

師:誰和第一位學生的算式一樣?請舉手。誰來說一說你們解決問題的步驟?

生:先用加法算出每組有幾人,再乘25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師:誰和其次位學生的算式一樣?請舉手。誰來說一說其次種辦法解決問題的步驟?

生:按照收集到的信息,先分離算出負責挖坑種樹的人數和抬水澆樹的人數,再把這兩部分合起來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師:回答的很好。我們來看4×25和2×25分離表示什么?還有不同的主意嗎?

生:我也是先算出每組有幾人?即(4+2)×25。

師:學生們用不同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請大家一起回答這次植樹活動的同學一共有多少人?(150人)

2、探索乘法分配律

(1)探討

師:學生們用不同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并且計算結果相同,那么,這兩個算式之間有什么關系?

展示:(4+2)×254×25+2×25

生:兩個算式的結果相等,在這兩個算式中間可以用等號銜接。

師:誰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這個等式。

生1:4加2的和乘25等于4乘25加上2乘25。

2:4加2的和乘25等于先把4和2分離與25相乘再相加。

師:剛才學生們是先算出每組有幾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算式為25×(4+2)。想一想:計算25乘4加2的和還可以怎樣算呢?動手嘗試再把主意說給同桌聽。

師:誰來給大家說自己的主意?

生:25乘4加2的和,可以先把25分離與4和2相乘,再相加。也就是先算25×4和25×2,再把兩個積相加。即25×(4+2)=25×4+25×2

(2)舉例觀看

師:我們知道了4加2的和與25相乘,可以先把4和2與25分離相乘,再相加。請你再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寫在本子上。你怎么來說明你寫的算式左右兩邊是相等的?

師:誰來匯報你寫的式子,師隨生匯報板書。請學生們觀看這兩組等式以及自己寫的等式,有什么發覺?請先和學生溝通。

(3)溝通概括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發覺?

生:我發覺,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數分離與這個數相乘求出積,再把積相加。

師: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數分離與這個數相乘求出積,再把積相加。這就叫乘法分配律。

板書課題:乘法分配律。

師:剛才學生們寫的算式都對,那我們可不行以用一個算式就能表示出全部的式子?

生試著在練習本上寫,并抽同學匯報。

生1:a、b表示兩個加數,c表示因數。a加b的和乘c等于a乘c加b乘c。即(a+b)×c=a×c+b×c。

生2:a表示因數,b、c表示兩個加數,a乘b加c的和等于a乘b加上a乘c。即a×(b+c)=a×b+a×c。

三、鞏固練習

1、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15+20)×12=□×12+□×12

25×(4+9)=□×4+□×9

8×(10+5)=□×□+□×□

75×24=75×□+75×□

2、把左右兩邊相等的算式用線銜接起來。

48×12+52×1215×18+26×18

(15+18)×2625×40+25×4

25×(40+4)(48+52)×12

14×(45-5)11×4+25×4

(11×25)×414×45-14×5

人教版學校數學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使同學把握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辦法.

2.能正確地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數.

3.使同學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教學重點:

使同學理解取近似值對結果的精確程度的影響.

教學難點:

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教學辦法:

探索溝通法

教學預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課型:

1課時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展示情境圖,電子秤上顯示的數據和售貨員的話,提出疑問怎么會不一樣?引出“四舍五入法”

2、引出近似數,復習整數求近似數。

(二)探索溝通

1、展示情境圖,在實際應用小數時,往往也沒有須要說出它的精確?????數,只要它的近似數就可以了。提出0.984的近似數是多少?小組研究后指名匯報。

(按照同學匯報現場操作出示在多媒體PPT中,插入函數能在播放時在方框里輸入同學匯報結果,能準時將同學的主意呈現在課件上)

2按照匯報結果,分離詳細探討保留兩位小數的近似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整數后的近似數。并說一說操作的過程。

3、強調取近似數的要求不同表示辦法

4、小組探討1與1.0的精確度

5、引領利用線段圖理解保留一位小數是1.0,小數末尾的0,應該保留,不能去掉。

6、總結:剛才是通過什么辦法求0.984的近似數?自立完成想一想后在小組中溝通,找不同說緣由。

(三)鞏固練習

1、挑選,同學自立完成,指名匯報

(1)保留()位小數,表示精確到非常位。

①一位②兩位③三位

(2)假如要求保留三位小數,表示精確到()位。

①分②百分③千分

2、求下面小數的近似數

(1)保留兩位小數

0.25612.0061.0987

(2)精確到非常位

3.720.589.0548

(選兩組,整組4人一起在電腦前研究后,將本組答案用電腦操作呈現在課件上放映展現給大家)

3、按要求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