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學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1節 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 教學設計_第1頁
初中科學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1節 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 教學設計_第2頁
初中科學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1節 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 教學設計_第3頁
初中科學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1節 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 教學設計_第4頁
初中科學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1節 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 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設計教學主題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教學內容及分析本章內容我們以地球為依托,以人類為中心,力求體現地球的宏觀物質特性。第一節以地球入手,讓學生認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讓我們知道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是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球體,并且對地球內部結構有一定的了解。本節課是也我們正式學習科學中地理知識的第一節課,對學生了解地理內容,掌握學習地理的方法有很大作用。我們要將教材的內容盡可能生動、明確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將地理知識化難為易,轉化為學生感興趣并易于接受的東西,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教學對象及特點七年級學生知識面相對較廣,通過電視、網絡、圖書等途徑,學生對我們生活的地球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課內容較簡單,對于學生來說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厚的科學知識,對學習科學的興趣比較濃厚,對探究科學的方式方法已經基本掌握。只是對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歷史過程、地球大小等相關知識缺乏了解,需要進一步認識,這也是我們在這節課需要突破的地方。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整理了有關地球概況的相關資料,并設計出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模擬實驗,力求順利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正確描述地球的形狀、大小及內部結構,加深對地球面貌的認識。過程與方法:通過筆桿在排球上的模擬實驗,初步掌握證明地球是個球體的一些現象和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通過了解古人對地球形狀的學說,知道人類認識自然經歷了漫長又曲折的過程,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激發對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描述地球的形狀、大小及內部結構,加深對地球面貌的認識。教學過程主要環節師生活動所選技術技術應用目的引入:小孔看地球[師]: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地球儀,它是地球的模型,大家看看它是什么形狀?[生]:球形。[師]:那我們如果換一種方式去觀察呢?老師這里有一張紙,紙上有一個小孔,如果我透過這個小孔看地球,地球又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學生進行觀察][生]:貼近地球,透過小孔只能看到地球的一小部分,不能知道是一個球形,離遠一點才可以看到是一個球形。[師]:這就是因為我們的觀察范圍受到了限制,就像古時候的人,由于活動范圍小,認知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古人眼中的地球可和我們現在認識到的地球不一樣。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人們對地球形狀是如何進行探索的。PPT展示圖片新授:歷史上的地球觀,對地球形狀的探索,地球的大小和內部結構1、古人的地球觀[PPT展示圖片:古代人的地球觀](1)古代中國人的地球觀:天圓地方(2)古代印度人的地球觀:大地是一個圓盾,由四只站在烏龜背上的大象馱著。(3)古巴比倫人的地球觀:大地是一個像龜背般隆起的空心山。2、近代人對于地球形狀的探索[師]:古人眼中的地球是不是和我們眼中的地球很不一樣,但是隨著對各種生活現象的觀察與思考,人們意識到大家對地球的形狀的認識可能是不正確的,于是人們開始了對地球形狀的探索。[學生閱讀書本,總結近代人對地球形狀探索的歷程](1)遠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桿先消失[師]:人們通過這個現象,提出一個設想“地球是球形的”,我們可以用鉛筆模擬帆船,分別讓鉛筆在平面和球面上移動,看看會有什么不同。[小組探究:拿鉛筆在桌面和排球上移動時,觀察鉛筆長度是否會變化,以及筆尖是否會消失在視野中。][生]:鉛筆在排球上移動,筆尖會慢慢被擋住看不見,鉛筆長度會變短。而在桌面上移動的時候就不會變短。這個模擬實驗就可以說明,遠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是因為地球是一個球形,海面是一個曲面。(2)亞里士多德觀察月食發現,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由此推斷地球是一個球體。(3)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經過3年時間,完成了環球航行,用親身實踐證明了地球是球形。(4)現代,從太空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地球是一個近似球形的星球。[視頻:楊利偉在太空拍攝的地球][師]:人類對自然事物的認識是由淺入深的,是離不開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的,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的。3、地球的大小[師]:隨著科技測量不斷的發展,現在地球的大小我們已經能準確的知道了,請大家去書本上找一找地球大小的相關數據,然后請一位同學和大家分享一下。[生]: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球體。赤道半徑6378千米,兩極半徑6357千米,差了0.33%,所以看起來是很圓的。赤道周長大約4萬千米。4、地球的內部圈層[師]:我們已經了解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那大家有沒有好奇過地球內部是什么樣的結構呢?[PPT展示圖片:地球的內部結構][師]:地球由外向內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層,大家看看,地球的內部結構和什么很像呀?[生]:像一顆煮熟的雞蛋。地殼相當于雞蛋殼,地幔相當于雞蛋清,地核相當于蛋黃。PPT,多媒體展臺展示圖片與視頻,增加師生互動,增加探究活動的直觀性小結鞏固[學生總結本堂課的收獲]1、證明地球是個球體的現象有:(1)遠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桿先消失(2)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3)麥哲倫的環球航行(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