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_第1頁
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_第2頁
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_第3頁
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_第4頁
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演講人:日期:目錄CONTENTS01發達的古代農業02古代手工業的進步03商業的發展與城市04經濟政策與社會變遷05單元總結與拓展01發達的古代農業原始農業生產工具刀耕火種和原始鋤耕,逐漸形成了初步的耕作技術。耕作方式原始農業經營方式采集和狩獵為主,逐漸過渡到以種植業為主。包括石制工具、木制工具和骨制工具,這些工具的出現提高了生產效率。早期農業生產的出現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耕作技術耕、耙、耜、鋤等農具的發明和使用,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灌溉技術施肥技術桔槔、翻車等工具的出現,提高了灌溉效率,保障了農作物的生長。開始使用綠肥、農家肥等肥料,改善了土壤結構,提高了產量。123小農經濟的特點封閉性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自給自足,較少進行商品交換。030201分散性農業生產規模小,經營分散,難以形成大規模的農業生產。脆弱性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02古代手工業的進步規模龐大官營手工業由官府設立,規模龐大,集中了大量優秀工匠和資金。技藝傳承官營手工業注重技藝的傳承,培養了大批專業工匠,提高了手工藝水平。品種繁多官營手工業涉及領域廣泛,包括紡織、冶金、制瓷、漆器等多個行業。原料控制官營手工業掌握著優質原料的采購和使用權,確保了手工業制品的品質。官營手工業民間手工業分布廣泛民間手工業遍布城鄉各地,與農業、商業等緊密相關,成為古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藝精湛民間手工業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技藝和風格,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自主經營民間手工業者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市場競爭力。品種豐富民間手工業制品種類繁多,包括日常生活用品、裝飾品、藝術品等,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需求。青銅器是古代手工業的重要成就之一,其制作技術精湛,造型優美,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古代陶瓷制作技術領先,品種繁多,包括青瓷、白瓷、唐三彩等,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古代紡織技術不斷創新,出現了多種織物和花色,如絲綢、棉布、刺繡等,滿足了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古代冶煉技術不斷進步,能夠提煉出純度較高的金屬,為手工業制作提供了優質的原材料。手工業技術成就青銅器制作陶瓷制作紡織技術冶煉技術03商業的發展與城市商業起源與早期發展介紹古代商業的制度化進程,包括貨幣、契約、市場規范等。商業制度的形成商業的繁榮與衰落分析商業在古代各個時期的繁榮與衰落,及其背后的經濟、政治等因素。探討商業的起源,以及其在古代社會中的逐漸發展。商業發展歷程市場與貿易市場類型與功能描述古代市場的類型,如集市、廟會等,并解釋其各自的功能。貿易方式與渠道介紹古代的貿易方式,如物物交換、長途販運等,以及貿易的渠道和路徑。商業文化與交流探討古代商業活動對文化交流的影響,包括語言、宗教、藝術等方面。城市功能變遷早期城市功能分析古代城市最初的功能,如軍事防御、政治中心等。城市經濟功能城市社會與文化功能探討隨著商業的發展,城市逐漸成為經濟中心的過程。描述城市在古代社會與文化方面的功能,如教育、娛樂、宗教等。12304經濟政策與社會變遷政策背景為了鞏固封建統治,保護農業和小農經濟,抑制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重農抑商政策政策措施通過限制商業活動、征收高額商業稅、限制商人社會地位等手段,推動農業發展。政策影響強化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限制了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導致經濟結構單一。土地制度演變井田制商周時期的一種土地制度,將土地劃分為九塊,呈“井”字形,中間一塊為公田,周圍八塊為私田。030201封建土地私有制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進行變法,逐漸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買賣、轉讓和繼承。土地兼并隨著地主階級的不斷壯大,土地兼并日益嚴重,導致土地高度集中,加劇了階級矛盾。隨著土地兼并和地主階級的壯大,農民階級逐漸淪為佃農或雇農,社會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社會結構變化階級結構變化地主階級通過掌握土地和財富,逐漸形成了龐大的家族制度,家族在社會中的地位逐漸上升。家族制度發展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職業種類不斷增多,如商人、手工業者、學者等。社會分工和職業發展05單元總結與拓展古代經濟基本特征古代中國以農為本,農業生產是經濟的主要來源,政府重視農業發展,實行重農抑商政策。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土地是古代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地主階級占有大量土地,農民則租種地主土地,承受著沉重的地租剝削。古代中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如黃河流域的農業區、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區等。土地制度手工業和商業在古代經濟中也占據一定地位,但受到政府限制和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發展相對緩慢。手工業與商業發展01020403區域經濟特色古代中國以農業經濟為主,西方國家則以工商業經濟為主,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相對封閉,西方國家則較為開放。中外經濟對比古代中國與西方國家的經濟對比古代中國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手工業、商業為輔,西方國家則以工商業為主,農業為輔。古代中國與西方國家的經濟結構古代中國實行“海禁”政策,對外貿易受到限制,而西方國家則通過海上貿易進行經濟擴張和殖民掠奪。古代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貿易往來歷史啟示與現實意義重視農業發展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必須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促進經濟多元化應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鼓勵手工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