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綜合征小講課培訓課件_第1頁
腎病綜合征小講課培訓課件_第2頁
腎病綜合征小講課培訓課件_第3頁
腎病綜合征小講課培訓課件_第4頁
腎病綜合征小講課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腎病綜合征小講課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腎病綜合征診斷標準病因病理生理臨床和病理并發癥診斷思路及鑒別診斷治療及預后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腎病綜合征診斷標準病因病理生理臨床和病理并發癥診斷思路及鑒別診斷標準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2.低白蛋白血癥:血漿白蛋白<30g/L。3.水腫4.高脂血癥

1與2必備,具備3條可診斷。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診斷標準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腎病綜合征小病因

1.感染: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2.藥物、中毒、過敏3.腫瘤:肺癌、結腸癌、胃癌、多發性骨髓瘤4.系統性疾病:SLE、血管炎、淀粉樣變。5.代謝性疾病:糖尿病6.遺傳性疾病:Alport’s綜合征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病因1.感染: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病理生理

(一)大量蛋白尿:1.腎小球濾過屏障,尤其電荷屏障受損時→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血漿蛋白大量漏出;2.血漿蛋白大量漏出>近曲腎小管回吸收量→大量蛋白尿3.腎小球高灌注、高濾過→加重尿蛋白排出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病理生理(一)大量蛋白尿: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病理生理(二)血漿蛋白減少1.低白蛋白血癥:尿蛋白丟失>肝臟代償合成2.胃腸道水腫→蛋白質攝入和吸收↓→低蛋白血癥3.其它蛋白減少(1)球蛋白(2)抗凝和纖溶因子(3)金屬結合蛋白(4)藥物結合蛋白(5)內分泌結合蛋白腎病綜合征小講課6病理生理(二)血漿蛋白減少腎病綜合征小講課6病理生理(三)水腫1.低白蛋白血癥→血漿膠體滲透壓↓2.腎臟本身鈉水潴留(四)高脂血癥肝合成脂蛋白↑+脂蛋白分解↓→高脂血癥腎病綜合征小講課7病理生理(三)水腫腎病綜合征小講課7臨床和病理1.微小病變腎病(MCD)2.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MsPGN)3.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MPGN)4.膜性腎病(MN)5.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癥(FSGS)腎病綜合征小講課8臨床和病理1.微小病變腎病(MCD)腎病綜合征小講課8腎病的病理生理示意圖濾過膜通透性↑大量蛋白尿近曲小管分解白蛋白低白蛋白血癥高脂血癥鈉、水潴留水腫腎病綜合征小講課9腎病的病理生理示意圖濾過膜通透性↑大量蛋白尿近曲小管低白蛋白微小病變性腎病臨床特點

1年齡:主要見于兒童,大于60歲者發病率增高.2前趨感染史:約1/3病人

3:起病突然,表現為腎病綜合征,20%病人有鏡下血尿,無肉眼血尿,高血壓不常見。

4:對激素敏感,易反復,2W后蛋白可轉陰,90%以上蛋白可轉陰。

5:40-50%病人可自發緩解.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0微小病變性腎病臨床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0病理特點

1LM:無明顯病變

2IF:陰性

3EM:上皮細胞足突廣泛融合,無電子致密物。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1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1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2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2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3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3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4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4系膜增生性腎炎臨床特點

1年齡:青少年多見

2前趨感染史:30-40%3常隱匿起病,50%以無癥狀蛋白尿和/或血尿起病,25%呈腎病綜合征,20-25%以急性腎炎綜合征起病,1/3病人有高血壓,70-80%有血尿,1/2病人有肉眼血尿,25%病人GFR下降。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5系膜增生性腎炎臨床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5病理特點

1LM:腎小球系膜細胞和/或系膜基質彌漫性增生,根據增生程度可分:輕度:增生系膜組織寬度小于毛細血管直徑,毛細血管不擠壓。中度:增生系膜組織寬度等于或超過毛細血管直徑,毛細血管受擠壓。重度:增生的系膜組織呈結節或團塊狀聚集,部分毛細血管消失,呈節段性硬化。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6病理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6

2IF:IgG和C3沿系膜區或伴毛細血管團塊狀和顆粒狀沉積.3EM:系膜細胞和/或系膜基質增生,伴低密度電子致密物沉積.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72IF:IgG和C3沿系膜區或伴毛細血管腎病綜合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8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8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9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9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0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0膜性腎病臨床特點

1年齡:好發于35歲以上的病人。

2前趨感染:多數無。

3起病隱匿:80%以上病人表現為大量蛋白尿或腎病綜合征,30-50%病人有鏡下血尿,無肉眼血尿。

4:高血壓及腎功能下降發生晚。

5:易合并血栓栓塞并發癥。

6:25%-40%病人可自發緩解。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1膜性腎病臨床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1

發病率占原發腎小球病的10%,國內成人腎病綜合征的20-30%,國外成人腎病綜合征的30-50%。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2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2病理特點

1LM:基底膜增厚。分Ⅳ期。

Ⅰ期:無明顯病變.Ⅱ期:釘突形成。

Ⅲ期:鏈環樣改變。

Ⅳ期:硬化表現。

2IF:IgG+C3沿腎小球毛細血管袢呈細顆粒樣沉積。

3EM:GBM上皮下電子致密物,GBM增厚,上皮細胞足突廣泛融合.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3病理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3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4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4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5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5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6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6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7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7膜增生性腎炎臨床特點

1年齡青少年多見,5-30歲,高峰為10-20歲。

2前趨感染50-70%。

320-30%呈急性腎炎綜合征,50-60%

呈腎病綜合征伴明顯血尿,30%呈無癥狀性血尿蛋白尿。

4腎功能不全,高血壓及貧血出現早。

5貧血與腎功能損害不平行。

650-70%病人C3下降。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8膜增生性腎炎臨床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8病理特點

1LM系膜彌漫重度增生,廣泛插入,基底膜增厚,雙軌征形成,呈分葉狀腎小球腎炎。

2IFIgG+C3在系膜區及毛細血管壁顆粒狀或團塊樣呈花瓣樣沉積。

3EM上皮細胞足突融合

Ⅰ型內皮下電子致密物沉積。

Ⅱ期基底膜內電子致密物沉積(DDD)Ⅲ期上皮下,內皮下電子致密物沉積。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9病理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9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0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0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1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1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2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2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3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3局灶節段腎小球硬化癥臨床特點

1年齡:兒童及青少年。

2隱匿起病:50-70%呈腎病綜合征。

375%有血尿,20%可見肉眼血尿。

4腎功能下降及高血壓出現早。

5常出現近曲小管功能障礙。

6大劑量激素長時間治療,60-70%可緩解。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4局灶節段腎小球硬化癥臨床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4病理特點

1LM局灶節段分布,首先侵犯近髓腎小球。主要病變為硬化及玻璃樣變。可分為門部FSGS;周緣部FSGS;頂部FSGS;塌陷性腎小球病。

2IFIgM+C3團塊樣沉積于腎小球病變部位。

3EM病變部位有電子致密物,上皮細胞廣泛足突融合。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5病理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5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6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6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7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7并發癥

一.感染原因:(1)營養不良(2)免疫功能紊亂(3)激素治療部位: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及皮膚等。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8并發癥一.感染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82.血栓及栓塞并發癥(1)原因:高凝因素+高粘因素(2)判斷指標:ALB<20g/L(3)常見病理類型:膜性腎病、膜增生性腎炎。(4)常見部位:腎靜脈、下肢血管、肺血管及下腔靜脈。3.急性腎功能衰竭(1)腎前性急性腎功能衰竭。(2)較重的腎臟病理類型。(3)雙側腎靜脈主干大血栓形成。(4)合并急性腎小管壞死或急性間質性腎炎。(5)特發性急性腎功能衰竭。4.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92.血栓及栓塞并發癥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9腎病綜合征診斷思路1.判斷是否為腎病綜合征。2.判斷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腎病綜合征。3.確定腎病綜合征的病理類型。4.判斷有無并發癥和腎功能評估。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0腎病綜合征診斷思路1.判斷是否為腎病綜合征。腎病綜合征小講腎病綜合征小講課培訓課件41腎病綜合征的治療一般治療

1.休息

2.飲食:限鹽,限水,低脂蛋白(0.8-1.0g/kg/d)

熱量(30-35kal/kg/d)

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2腎病綜合征的治療一般治療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2二.對癥治療

(一).利尿消腫原則是不宜過快、過猛

1.利尿劑:保鉀(可優先選用安體舒通)與排鉀利尿劑并用。但應注意血電解質、尿量和體重的變化。2.滲透性利尿劑:不含鈉的低右或706代血漿,250~500ml/次,2~3次/周。(注意:當尿量<400ml/d時禁用低右。)3.提高膠體滲透壓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3二.對癥治療1.利尿劑:保鉀(可優先選用安體舒

(二)減少尿蛋白

ACEI或者ARB類降壓藥的應用

1.降系統高壓,以降低腎小球內壓。2.改善GBM通透性,減少尿蛋白。3.延緩腎功能衰竭。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4(二)減少尿蛋白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4

三.主要治療-抑制免疫和炎癥反應

(一).糖皮質激素抑制免疫、抑制炎癥,抑制醛固酮和ADH分泌⒈起始劑量足:強的松1mg/kg.d,40-60mg/d,8-12周。⒉緩慢減量:足量治療后每1-2周減原用量的10%,減至20mg/d時應更緩慢減、量。⒊維持用藥要久:以最小劑量(10mg/d)維持1年以上。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5三.主要治療-抑制免疫和炎癥反應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5治療反應:

1.激素敏感型

2.激素依賴型

3.激素抵抗型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6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6(二).細胞毒類藥物的應用用于“激素依賴型”或“激素抵抗型”的患者,協同激素治療。若無激素禁忌,一般不作為首選或單獨治療用藥。

常用藥物:環磷酰胺(CTX)、氮芥、硫唑嘌呤、驍悉(MMF)、環孢素等。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7(二).細胞毒類藥物的應用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7環磷酰胺(CTX)的治療用法:

一般和激素聯合應用,口服或靜脈用藥,總量8~10g,療效無差別。沖擊治療大于400mg/次靜脈用藥,多種方式,對腎臟的保護作用較口服好。副作用:

肝損害;骨髓抑制;脫發;性腺抑制;出血性膀胱炎;消化道癥狀;遠期有泌尿系癌的傾向。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8環磷酰胺(CTX)的治療用法: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8

(三).個體化治療

1.MCD和輕MsPGN:力爭完全緩解。

2.FSGS:近年來,有新認識—積極治療,延長激素治療時間,仍有約70%可獲臨床緩解。

3.膜性腎病:激素+細胞毒藥物,若治,不能一味追求消除尿蛋白,治療中應預防血栓栓塞并發癥。

4.MPGN和重度MsPGN:本病療效差,長期足量激素治療可延緩部分兒童患者的腎功能惡化。對于成年患者,目前沒有激素和細胞藥物治療有效的證據。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9(三).個體化治療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9(四).防治并發癥:并發癥是影響患者長期預后的重要因素,應積極防治。

1.感染預防為主,出現感染,積極控制。

2.血栓栓塞并發癥當血漿白蛋白濃度低于20g/L時,提示存在高凝狀態,即應開始預防性抗凝治療。

3.急性腎衰竭:積極尋找病因,必要時透析治療。

4.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0(四).防治并發癥:并發癥是影響患者長期預后腎病綜合征小講(五).中醫中藥治療

1.辨證施治。

2.拮抗激素及細胞毒藥物不良反應。

3.雷公藤總苷:每次10-20mg,每日3次口服,有降尿蛋白作用,可配合激素應用。

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1(五).中醫中藥治療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1中醫水腫的范疇1:責之肺、脾、腎三藏及三焦對水液代謝功能的失調。可有陰水和陽水之分。2:辨證分型:常分五型。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2中醫水腫的范疇1:責之肺、脾、腎三藏及三焦對水液代謝功能的失1:陽虛型主癥:面色晄白,周身浮腫,腰膝酸軟,怯冷形寒,小便短少等。治法:溫補脾腎,利水消腫。主方:加味真武湯加減。2:氣虛型主癥:面色萎黃,周身浮腫不甚,少氣乏力,精神萎靡,小便不利等。治法:益氣健脾,利水消腫。主方:補中益氣湯加減。3:濕熱型主癥:周身水腫,胸腹痞悶,煩熱咽痛,小便短澀,大便干結等。治法: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主方:萆薢分清飲加減。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31:陽虛型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34:痰水交阻型主癥:面色黧黑,浮腫,尿少,泛惡,唇、齒、舌、肌膚有瘀點等。治法:活血化瘀,利水除濕。主方:加味四物湯加減。5:陰虛濕熱型主癥:面部及下肢浮腫,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心煩少寐,咽干痛,小便短澀,大便秘結不暢等。治法:滋補肝腎,清熱利濕。主方:知柏地黃湯加味。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44:痰水交阻型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4預后病理類型臨床因素并發癥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5預后病理類型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5謝謝!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6謝謝!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6腎病綜合征小講課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7腎病綜合征診斷標準病因病理生理臨床和病理并發癥診斷思路及鑒別診斷治療及預后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8腎病綜合征診斷標準病因病理生理臨床和病理并發癥診斷思路及鑒別診斷標準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2.低白蛋白血癥:血漿白蛋白<30g/L。3.水腫4.高脂血癥

1與2必備,具備3條可診斷。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9診斷標準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腎病綜合征小病因

1.感染: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2.藥物、中毒、過敏3.腫瘤:肺癌、結腸癌、胃癌、多發性骨髓瘤4.系統性疾病:SLE、血管炎、淀粉樣變。5.代謝性疾病:糖尿病6.遺傳性疾病:Alport’s綜合征腎病綜合征小講課60病因1.感染: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病理生理

(一)大量蛋白尿:1.腎小球濾過屏障,尤其電荷屏障受損時→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血漿蛋白大量漏出;2.血漿蛋白大量漏出>近曲腎小管回吸收量→大量蛋白尿3.腎小球高灌注、高濾過→加重尿蛋白排出腎病綜合征小講課61病理生理(一)大量蛋白尿:腎病綜合征小講課5病理生理(二)血漿蛋白減少1.低白蛋白血癥:尿蛋白丟失>肝臟代償合成2.胃腸道水腫→蛋白質攝入和吸收↓→低蛋白血癥3.其它蛋白減少(1)球蛋白(2)抗凝和纖溶因子(3)金屬結合蛋白(4)藥物結合蛋白(5)內分泌結合蛋白腎病綜合征小講課62病理生理(二)血漿蛋白減少腎病綜合征小講課6病理生理(三)水腫1.低白蛋白血癥→血漿膠體滲透壓↓2.腎臟本身鈉水潴留(四)高脂血癥肝合成脂蛋白↑+脂蛋白分解↓→高脂血癥腎病綜合征小講課63病理生理(三)水腫腎病綜合征小講課7臨床和病理1.微小病變腎病(MCD)2.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MsPGN)3.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MPGN)4.膜性腎病(MN)5.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癥(FSGS)腎病綜合征小講課64臨床和病理1.微小病變腎病(MCD)腎病綜合征小講課8腎病的病理生理示意圖濾過膜通透性↑大量蛋白尿近曲小管分解白蛋白低白蛋白血癥高脂血癥鈉、水潴留水腫腎病綜合征小講課65腎病的病理生理示意圖濾過膜通透性↑大量蛋白尿近曲小管低白蛋白微小病變性腎病臨床特點

1年齡:主要見于兒童,大于60歲者發病率增高.2前趨感染史:約1/3病人

3:起病突然,表現為腎病綜合征,20%病人有鏡下血尿,無肉眼血尿,高血壓不常見。

4:對激素敏感,易反復,2W后蛋白可轉陰,90%以上蛋白可轉陰。

5:40-50%病人可自發緩解.腎病綜合征小講課66微小病變性腎病臨床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0病理特點

1LM:無明顯病變

2IF:陰性

3EM:上皮細胞足突廣泛融合,無電子致密物。腎病綜合征小講課67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1腎病綜合征小講課68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2腎病綜合征小講課69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3腎病綜合征小講課70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4系膜增生性腎炎臨床特點

1年齡:青少年多見

2前趨感染史:30-40%3常隱匿起病,50%以無癥狀蛋白尿和/或血尿起病,25%呈腎病綜合征,20-25%以急性腎炎綜合征起病,1/3病人有高血壓,70-80%有血尿,1/2病人有肉眼血尿,25%病人GFR下降。腎病綜合征小講課71系膜增生性腎炎臨床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5病理特點

1LM:腎小球系膜細胞和/或系膜基質彌漫性增生,根據增生程度可分:輕度:增生系膜組織寬度小于毛細血管直徑,毛細血管不擠壓。中度:增生系膜組織寬度等于或超過毛細血管直徑,毛細血管受擠壓。重度:增生的系膜組織呈結節或團塊狀聚集,部分毛細血管消失,呈節段性硬化。腎病綜合征小講課72病理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6

2IF:IgG和C3沿系膜區或伴毛細血管團塊狀和顆粒狀沉積.3EM:系膜細胞和/或系膜基質增生,伴低密度電子致密物沉積.腎病綜合征小講課732IF:IgG和C3沿系膜區或伴毛細血管腎病綜合腎病綜合征小講課74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8腎病綜合征小講課75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9腎病綜合征小講課76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0膜性腎病臨床特點

1年齡:好發于35歲以上的病人。

2前趨感染:多數無。

3起病隱匿:80%以上病人表現為大量蛋白尿或腎病綜合征,30-50%病人有鏡下血尿,無肉眼血尿。

4:高血壓及腎功能下降發生晚。

5:易合并血栓栓塞并發癥。

6:25%-40%病人可自發緩解。腎病綜合征小講課77膜性腎病臨床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1

發病率占原發腎小球病的10%,國內成人腎病綜合征的20-30%,國外成人腎病綜合征的30-50%。腎病綜合征小講課78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2病理特點

1LM:基底膜增厚。分Ⅳ期。

Ⅰ期:無明顯病變.Ⅱ期:釘突形成。

Ⅲ期:鏈環樣改變。

Ⅳ期:硬化表現。

2IF:IgG+C3沿腎小球毛細血管袢呈細顆粒樣沉積。

3EM:GBM上皮下電子致密物,GBM增厚,上皮細胞足突廣泛融合.腎病綜合征小講課79病理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3腎病綜合征小講課80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4腎病綜合征小講課81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5腎病綜合征小講課82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6腎病綜合征小講課83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7膜增生性腎炎臨床特點

1年齡青少年多見,5-30歲,高峰為10-20歲。

2前趨感染50-70%。

320-30%呈急性腎炎綜合征,50-60%

呈腎病綜合征伴明顯血尿,30%呈無癥狀性血尿蛋白尿。

4腎功能不全,高血壓及貧血出現早。

5貧血與腎功能損害不平行。

650-70%病人C3下降。腎病綜合征小講課84膜增生性腎炎臨床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8病理特點

1LM系膜彌漫重度增生,廣泛插入,基底膜增厚,雙軌征形成,呈分葉狀腎小球腎炎。

2IFIgG+C3在系膜區及毛細血管壁顆粒狀或團塊樣呈花瓣樣沉積。

3EM上皮細胞足突融合

Ⅰ型內皮下電子致密物沉積。

Ⅱ期基底膜內電子致密物沉積(DDD)Ⅲ期上皮下,內皮下電子致密物沉積。腎病綜合征小講課85病理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29腎病綜合征小講課86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0腎病綜合征小講課87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1腎病綜合征小講課88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2腎病綜合征小講課89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3局灶節段腎小球硬化癥臨床特點

1年齡:兒童及青少年。

2隱匿起病:50-70%呈腎病綜合征。

375%有血尿,20%可見肉眼血尿。

4腎功能下降及高血壓出現早。

5常出現近曲小管功能障礙。

6大劑量激素長時間治療,60-70%可緩解。腎病綜合征小講課90局灶節段腎小球硬化癥臨床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4病理特點

1LM局灶節段分布,首先侵犯近髓腎小球。主要病變為硬化及玻璃樣變。可分為門部FSGS;周緣部FSGS;頂部FSGS;塌陷性腎小球病。

2IFIgM+C3團塊樣沉積于腎小球病變部位。

3EM病變部位有電子致密物,上皮細胞廣泛足突融合。腎病綜合征小講課91病理特點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5腎病綜合征小講課92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6腎病綜合征小講課93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7并發癥

一.感染原因:(1)營養不良(2)免疫功能紊亂(3)激素治療部位: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及皮膚等。腎病綜合征小講課94并發癥一.感染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82.血栓及栓塞并發癥(1)原因:高凝因素+高粘因素(2)判斷指標:ALB<20g/L(3)常見病理類型:膜性腎病、膜增生性腎炎。(4)常見部位:腎靜脈、下肢血管、肺血管及下腔靜脈。3.急性腎功能衰竭(1)腎前性急性腎功能衰竭。(2)較重的腎臟病理類型。(3)雙側腎靜脈主干大血栓形成。(4)合并急性腎小管壞死或急性間質性腎炎。(5)特發性急性腎功能衰竭。4.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腎病綜合征小講課952.血栓及栓塞并發癥腎病綜合征小講課39腎病綜合征診斷思路1.判斷是否為腎病綜合征。2.判斷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腎病綜合征。3.確定腎病綜合征的病理類型。4.判斷有無并發癥和腎功能評估。腎病綜合征小講課96腎病綜合征診斷思路1.判斷是否為腎病綜合征。腎病綜合征小講腎病綜合征小講課培訓課件97腎病綜合征的治療一般治療

1.休息

2.飲食:限鹽,限水,低脂蛋白(0.8-1.0g/kg/d)

熱量(30-35kal/kg/d)

腎病綜合征小講課98腎病綜合征的治療一般治療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2二.對癥治療

(一).利尿消腫原則是不宜過快、過猛

1.利尿劑:保鉀(可優先選用安體舒通)與排鉀利尿劑并用。但應注意血電解質、尿量和體重的變化。2.滲透性利尿劑:不含鈉的低右或706代血漿,250~500ml/次,2~3次/周。(注意:當尿量<400ml/d時禁用低右。)3.提高膠體滲透壓腎病綜合征小講課99二.對癥治療1.利尿劑:保鉀(可優先選用安體舒

(二)減少尿蛋白

ACEI或者ARB類降壓藥的應用

1.降系統高壓,以降低腎小球內壓。2.改善GBM通透性,減少尿蛋白。3.延緩腎功能衰竭。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00(二)減少尿蛋白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4

三.主要治療-抑制免疫和炎癥反應

(一).糖皮質激素抑制免疫、抑制炎癥,抑制醛固酮和ADH分泌⒈起始劑量足:強的松1mg/kg.d,40-60mg/d,8-12周。⒉緩慢減量:足量治療后每1-2周減原用量的10%,減至20mg/d時應更緩慢減、量。⒊維持用藥要久:以最小劑量(10mg/d)維持1年以上。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01三.主要治療-抑制免疫和炎癥反應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5治療反應:

1.激素敏感型

2.激素依賴型

3.激素抵抗型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02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6(二).細胞毒類藥物的應用用于“激素依賴型”或“激素抵抗型”的患者,協同激素治療。若無激素禁忌,一般不作為首選或單獨治療用藥。

常用藥物:環磷酰胺(CTX)、氮芥、硫唑嘌呤、驍悉(MMF)、環孢素等。腎病綜合征小講課103(二).細胞毒類藥物的應用腎病綜合征小講課47環磷酰胺(CTX)的治療用法:

一般和激素聯合應用,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