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講義-科技篇_第1頁
公共基礎知識講義-科技篇_第2頁
公共基礎知識講義-科技篇_第3頁
公共基礎知識講義-科技篇_第4頁
公共基礎知識講義-科技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基礎知識科技篇、主講:羅紅軍}第0頁

基礎精講班基礎精講班

科技篇目錄科技史之古代中國....................................................2科技史之國外........................................................3中國科技............................................................4科技與生活..........................................................8

}第1頁基礎精講班基礎精講班

科技史之古代中國一、四大發明(一)造紙術發明:西漢時發明植物纖維紙改進: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二)印刷術隋唐:雕版印刷術現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唐朝雕版印刷的《金剛經》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三)火藥中國古代煉丹家在煉制丹藥時發明了火藥唐末用于戰爭,宋還用于狩獵、采礦(四)指南針戰國時發明司南北宋使用人工磁體指南針,用于航海中國古代有許多重大發明,下列發明按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司南、紙、火藥、活字印刷B.紙、火藥、活字印刷、司南C.火藥、活字印刷、司南、紙D.活字印刷、司南、紙、火藥A二、天文學(一)天文觀測商朝有世界最早的日食記錄春秋有世界最早的慧星、哈雷慧星的記錄漢代有世界最早的太陽黑子的記錄(二)天體測量東漢張衡:地動儀、渾象儀;地圓學比歐洲早1000年;。唐代僧一行:測出子午線長度;水運渾象儀元代郭守敬:發明簡儀三、數學春秋:九九乘法表;籌算計算法東漢:《九章算術》計算面積、容積、正負加減、一元二次方程南朝: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領先世界1000年}第2頁

基礎精講班基礎精講班

四、醫學西漢:《黃帝內經》,戰國問世,西漢編訂。東漢:“醫圣”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華佗發明麻沸散,創“五禽戲”唐朝:藥王孫思邈著成《千金方》明朝:李時珍著《本草綱目》“東方醫學巨典”五、農學北朝賈思勰:《齊民要求》,現存第一部完整農書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介紹西方自然科學,被譽為“中國近代科學先驅”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科技史之國外一、第一次科學革命時間:17世紀前后代表人物:牛頓科學成就:牛頓力學天文學:1543年哥白尼“日心說”醫學:注:牛頓力學被稱為物理學第一次大綜合。二、第一次技術革命時間:18世紀代表人物:瓦特代表成就:蒸汽機三、第二次技術革命時間:十九世紀代表人物:愛迪生代表成就:電力應用直流電機:德國西門子電燈:愛迪生電話:貝爾電視:貝爾德

}第3頁基礎精講班基礎精講班

四、第二次科學革命時間:19世紀末代表人物:麥克斯韋代表成就:電磁學。注:電磁學被稱為物理學第三次大綜合。五、現代科學革命時間:20世紀19世界末物理學三大發現:X射線(倫琴)放射性(居里夫人)電子(英湯姆遜)代表人物:愛因斯坦、普朗克代表成就:相對論、量子力學六、第三次技術革命時間:20世紀代表人物:電子計算機代表人物:馮諾依曼(美)注:20世紀的四大發明:計算機、半導體、激光器、原子能【例題單選】1938年,德國人()在用慢中子轟擊鈾核時,首次發現了原子核的裂變現象,并放出新的中子。A、哈恩

B、查德威克C、盧瑟福D、麥克斯韋A【例題單選】關于宇宙的起源,最具代表性、影響最大的理論是(

)。A.黑洞理論

B.大爆炸理論C.暗物質學說D.能量守恒定律B。下列產生于20世紀,對人類產生重大影響的科技成就有①相對論的提出

②生物進化論的提出互③互聯網的出現

④電燈的發明A.①②C.③④

B.①③D.②④B中國科技一、科技規劃1.基礎理論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簡稱“937計劃”,2.應用科學計劃}第4頁

基礎精講班基礎精講班

1)星火計劃:振興農村經濟,普及科學技術、帶動農民致富的指導性科技計劃,1986年實施,由科技部負責。2)豐收計劃:加快農牧漁業科研成果、先進技術的普及推廣應用,促進農牧漁業豐收,振興農業的一項綜合性計劃。1987年由農牧漁業部和財政部共同組織實施。3)燎原計劃:全面提高勞動者的文化技術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計劃。由國家教委提出并組織實施。3、高新技術發展計劃1)863計劃:我國高新技術研究發展的計劃。是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四位老科學家提議2)火炬計劃:發展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指導性計劃,于1988年8月經中國政府批準,由科學技術部(原國家科委)組織實施。【真題--單選】我國的高技術產業計劃主要有:(

)A、863計劃

B、火炬計劃C、藍色計劃D、綠色革命1、AB

2、DE

3、BD

4、B4二、國家科技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文俊和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榮獲2000年度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注:諾貝爾獎:物理、化學(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或醫學(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評定)、文學(瑞典文學院評定)及和平(挪威議會評定),后添加了經濟獎(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真題-單選】對于科學工作者來說,諾貝爾獎是一項崇高的榮譽。關于它的說法,下列哪一項是不準確的?(

)A.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B.諾貝爾經濟學獎是后增設的C.諾貝爾獎的評定由瑞典有關機構負責D.諾貝爾獎中沒有設立數學獎C,三、中國科技成就1.石油:1959大慶油田發現,證實“陸相地層生油”2.兩彈一星(原子彈、氫彈;導彈;人造衛星)1964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

中國第一枚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1967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1970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宣告中國進入航天時代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第5頁基礎精講班基礎精講班

1991-1994秦山、大亞灣核電站建成【真題-單選】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政府制定了“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是在:A.20世紀50~60年代B.大躍進時期C.20世紀60~70年代D.文革時期C。3.數學1966陳景潤取得哥德巴赫猜想證明世界領先成果4.航天技術1)載人航天計劃第一步:1999-2008——載人飛船(神一至神四:無人上天;神五至神七:載人上天)第二步:2011-2013——空間交匯對接(天宮一號和神八、神九、神十空間對接探索)第三步:2020以后——空間試驗站:(長期性航天空間站,輔助其他航天工程開展工作)1954年第一架自制飛機在江西南昌試飛1960年自行研制第一枚火箭發射成功奔向太空邁出第一步2003-2005“神舟”5號、6號載人航天飛行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8“神舟”7號載人航天飛行中國航天員首次太空行走(翟志剛)成為第三個(繼美國、蘇聯之后)獨立掌握空間出艙關鍵技術注:1965年蘇聯人列昂諾夫進行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2)探月計劃2004年-2007年為“繞”的階段,主要目標是發射“嫦娥一號”探測衛星,對月球進行為期1年的全球性、整體性和綜合性探測。2007年-2012年為“落”的階段,主要目標是實現月球表面軟著陸與月球巡視探測。2012年-2017年為“回”的階段,主要目標是實現月球表面軟著陸并采樣返回。2007“嫦娥一號”發射成功(首次“探月工程”)進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登上月球,首次實現人類踏上月球的理想(阿姆斯特朗第一個登月)2011

“天宮一號”與“神舟”8號發射

天宮一號為第一個目標飛行器。【例題單選】下列關于人類航天史的說法,正確的是:A、載人飛船首次在地球軌道上實現交會和對接是在20世紀60年代B、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個進行太空行走的人C、成功將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的是美國D、首次實現登月的載人飛船是“阿波羅13號”}第6頁

基礎精講班基礎精講班A

【真題-單選】人類選擇月球作為探測宇宙星際航行的第一站的主要原因是(A.探索月球的危險性小B.月球上富含地球上稀缺的礦種,且分布廣泛C.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D.月球上有高真空、強輻射和失重環境,這是將來加工工業的理想場所C5.生物技術

)。196519731999

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世界上第一個蛋白質的全合成袁隆平雜交水稻品種“南優二號”比常規稻增產20%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注:炎黃一號:2006年,中國開展“炎黃計劃”研究項目,該計劃第一步是繪制中國人的基因組參考圖,命名為“炎黃一號”,該項目完成于2007年10月11日。第二步:再繪制99個中國人的個體全基因組序列圖,構成中國人群的遺傳和多態性標準圖譜,成為基因與醫療和健康的關鍵組成部分,簡稱“炎黃99”。第三步:在上述基礎上開展大眾的基因與健康的預測、監測及個體化診斷和治療,實現解讀基因。【真題】下列哪項屬于21世紀取得的科學成就?(

)A.炎黃一號項目的成功B.器官移植成為常規療法C.克隆羊“多莉”的誕生D.試管嬰兒路易斯·布朗誕生A6.計算機技術1978王選研制成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1983銀河Ⅰ號”研制成功第一臺每秒運算上億次計算機。2010“天河一號”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7.衛星導航-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截止目前,已發射十顆北斗導航衛星,2012年年底前,中國還將陸續發射多顆組網導航衛星,完成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建設。2020年左右,將建成由30余顆衛星組成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注:GPS:英文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間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格洛納斯”系統:俄羅斯的衛星導航系統,有24顆衛星組成,精度在10米左右,軍民兩用,設計2009年底服務范圍拓展到全球伽利略導航系統:是歐盟一個正在建造中的衛星定位系統,可供民用的定位系統。將從2014年起投入運營。8.載人深潛蛟龍號—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深的載人潛水器2011年8月26日,“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取得5000米級海試成功。這

2012年6月

7000米級。

}第7頁基礎精講班基礎精講班

【真題-單選】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在一些前沿技術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創新成果。下列全部屬于近30年來取得的重大突破的一組是:A、哥德巴赫猜想、載人航天、古生物考古、南水北調B、月球探測、核電工程、反西格瑪負超子、陸相成油理論C、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第三代移動通信、高性能計算機、超級雜交水稻D、激光照排技術、量子通訊、古生物考古、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晶C。科技與生活一、高新技術1.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是指完成信息的獲取、存儲、加工、傳遞、處理和應用等功能的技術。其主要包括微電子技術、軟件技術、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廣播電視技術、新型電子元器件以及信息安全技術和智能交通技術。【真題-單選】20世紀的四項重大發明是指激光器、計算機、原子能和()。A、基因工程C、半導體

B、納米材料C、宇宙飛船C2.新材料技術包括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精細化學品等幾類。注:納米材料,納米是一個尺度概念,是一米的十億分之一,相當于10~100個原子緊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當物質到納米尺度以后,大約是在1~100納米這個范圍空間,物質的性能就會發生突變,出現特殊性能,即為納米材料。超導材料:超導是指許多金屬和合金在低溫下失去電阻的特性,一般把臨界溫度在液氮溫度(77K)以上的超導體稱為高溫超導體。【真題-單選】關于納米材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納米材料”中的納米是一個表示長度的計量單位B、納米材料具有奇特的光、電、磁、熱、力和化學方面的性質C、用納米級的顆粒組成的材料就叫納米材料D、用納米技術制成的銀粉會在空氣中自燃D。3.新能源及節能技術包括可再生清潔能源技術(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核能及氫能、新型高效能量轉換與儲存技術、高效節能技術。新能源指在新技術基礎上,系統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把新能源分為三大類:大中型水電;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電、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穿透生物質能。注:能源的分類:可再生能源:指可長期提供或可再生的能源,如水、風能。不可再生能源指一旦消耗很難再生的能源,如石油、煤。}第8頁

基礎精講班基礎精講班

一次能源指直接取自自然界、而不改變它的形態的能源。二次能源指一次能源經過人為加工成另一種形態的能源,如汽油、水電、煤氣、焦炭、沼氣等。清潔能源指使用時對環境沒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非清潔能源指對環境污染大的能源。【真題-單選】下列有關能源的表述正確的是:A、目前核電站對核能的利用方式分為核聚變和核裂變兩種B、氫氣是一種可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能源C、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是光化學轉換D、可燃冰是一種稀缺的能源資源B【真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把新能源分為(

)。A.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B.水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C.大中型水電、新可再生能源、傳統生物質能D.小水電、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C二、環境地理1.太陽風暴:指太陽向太陽系連續地以很高的速度和不穩定的強度釋放的電離氣體流。當該氣體流在地球附近通過時,地磁場把太陽風阻擋在地球之外。它會干擾地球的磁場,使地球磁場的強度發生明顯的變動;破壞地球電離層的結構,使其喪失反射無線電波的能力,造成我們的無線電通信中斷;它還會影響地球的高層大氣,它還會影響大氣臭氧層的化學變化,并逐層往下傳遞,直到地球表面,使地球的氣候發生反常的變化,甚至還會進一步影響到地殼,引起火山爆發和地震。【真題】下列關于太陽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太陽風會促進大氣中臭氧的產生,影響地球的空間環境B.由于太陽風的作用,彗星周圍的塵埃和氣體會形成彗尾C.太陽風是太陽黑子活動高峰階段射出的超音速等離子體流D.兩極的高層大氣受到太陽風的轟擊后會發出光芒,形成極光A。2.極光:所謂極光,是由于太陽粒子流轟擊高層大氣氣體使其激發或電離的彩色發光現象。地球上常在南北極出現,形成原因為太陽噴射出高能帶電粒子“太陽風”,以大約每秒400公里的速度撞擊地球磁場,進入地球的兩極地區,兩極的高層大氣,受到太陽風的轟擊后會發出光芒,形成極光。【真題-單選】極光一方面與地球高空大氣和地磁場的大規模相互作用有關,另一方面又與太陽噴發出來的高速帶電粒子流有關,這種粒子流通常稱為太陽風。形成極光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大氣、磁場和太陽風。由此可以推斷極光的形成原理是(

)。A.極光是高緯度地區高空大氣中出現的一種放電輻射現象B.極光是進入高空大氣的太陽風聚集在地磁的極區上空,造成的一種大氣發光現象

}第9頁基礎精講班基礎精講班

C.極光是地磁場在太陽風包裹下形成的磁層將太陽風粒子流匯聚成電子束而發光的現象D.極光是將太陽風粒子流匯聚成電子束打入高空大氣,激發大氣分子原子發光的現象C。3.地震:地震是地球內部介質局部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的震波,從而在一定范圍內引起地面振動的現象。地震波發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離震源最近的一點稱為震中。它是接受振動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對于同樣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樣,對地面造成的破壞程度也不一樣。震源越淺,破壞越大,但波及范圍也越小,反之亦然。【真題單選】下列對地震的表述,不正確的:A.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是我國自1949以來破壞最強,波及范圍最廣的一次地震B.我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C.我國地震帶主要分布在臺灣、西南、西北、華北、東南沿海等五個區域D.震源的深度越淺,地震破壞力越大,波及范圍也越廣D4.海嘯:海嘯是由于海底地震、地殼變動、火山爆發、山體滑坡、海中核爆炸等造成的海洋和近岸水域水面巨大漲落現象。地震所引起的水體波動是從海面到海底整個水層的起伏,海嘯時掀起的狂濤駭浪,高度可達10多米至幾十米不等,形成“水墻”。另外,海嘯波長很大,可以傳播幾千公里而能量損失很小。【真題-單選】有關海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只有水下地震這種大地活動可能引起海嘯B.海嘯來臨時,海水可能會突然先退下去幾十米甚至幾百米C.海嘯發生時掀起的海浪高度可達幾米至幾十米不等,形成“水墻”D.海嘯發生時,從海底到海面整個水體在波動,所含的能量驚人A5.臺風(颶風):臺風(或颶風)是產生于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熱帶氣旋。只是隨著發生地點、時間和叫法不同,印度洋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范圍內發生的熱帶氣旋稱為“臺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真題】干燥的冷空氣和富含水蒸氣的暖空氣相遇,發生大規模碰撞時形成的極端天氣現象是:A。熱帶風暴C.颶風

B.臺風D.龍卷風D。6.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厄爾尼諾現象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海面溫度異常升高,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干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其出現頻率并不規則,但平均約每4年發生一次。一般認為東南信風減弱,赤道逆流增強,暖海水輸送到東太平洋,南美洲的寒流被暖流取代是其成因。}第10頁

基礎精講班基礎精講班

拉尼娜現象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海面溫度異常降低,一般發生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后。【真題-單選】關于氣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沙塵暴發源于蒙古高原B.厄爾尼諾現象是由溫室氣體增多引發的C.美國西海岸有暖流、東海岸有寒流通過D.颶風指的是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D二、物理科技1.直線傳播:8米/秒。生活應用: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月食和日食等。【真題-單選】下列有關生活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夏天不易穿深色衣服,深色衣服比淺色衣服更易吸收輻射熱B.驅腸蟲藥若飯后服用,不易達到最好的驅蟲效果C.按照建筑采光要求,相同高度的住宅群,昆明的樓房間距應該比哈爾濱的樓房間距大D.在汽車玻璃清洗液中加入適當比例的酒精,可使其抗凍效果更好C。【真題-單選】下列不可能出現的天文現象()。A、月全食C、月環食

B、日全食D、日環食C2.反射:光從一種均勻的物質射向另一種物質時,在它們的分界面上會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又回到原先的物質中。當物體表面凸凹不平時發生的反射叫做漫反射,光滑鏡面的反射叫做鏡面反射.生活應用:對鏡梳妝;擋風玻璃傾斜安裝。【真題-單選】多數汽車的前窗都是傾斜的,最主要原因是(

)。A.便于雨水流走C.減少空氣阻力

B.避免因反光而影響駕駛員視線D.結構合理,視野開闊,承受沖擊能力強B。3.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生活應用:水中魚、磨冰取火【真題-單選】下列說法中,所含光學知識原理達兩種以上的是(A.鏡中花,水中月B.豬八戒照鏡子C.海市蜃樓D.潭清疑水淺C4.光的色散、散射

)。}第11頁基礎精講班同一種均勻介質中,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近似等于3×基礎精講班同一種均勻介質中,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近似等于3×10

將復色光分解成單色光的過程叫光的色散,太陽光能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波長由大到小,)在光譜上紅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紅外線紅外線的一個顯著效應是它的熱效應。主要應用:紅外夜視儀、遙控器等。在光譜的紫端以外,有一種看不見的光,叫做紫外線。利用紫外線能殺死微生物的特點,醫院常用紫外線來滅菌。利用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的特點,常用它來做防偽標志。物質中存在的不均勻團塊使進入物質的光偏離入射方向而向四面八方散開,這種現象稱為光的散射。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的。不透明物體只反射與物體顏色相同的色光,所以反射什么顏色的光,物體就是什么顏色。大氣對波長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長較長的光不易被散射。生活應用:大氣對波長較短的藍光散射較多,故晴朗的天空是蔚藍色的【真題-單選】交通信號燈有紅、黃、綠三種,其中停車符號用紅色,其原理是(

)。A.世界通用,是一種國際慣例B.空氣對紅光的散射作用最弱,它可以傳得最遠C.紅色是一種暖色,能使人在停車時感覺心情舒暢、放松D.在可見光中紅光的波長最短,穿透能力最強,使人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看見B。5.力學【真題】下列現象中,其本質與其他三個現象的本質不同的現象是()。A.在水平操場上滾動的足球,最終要停下來。B.人走路被石頭絆倒會向前傾倒。C.錘頭松了,把錘柄的一端在物體上撞擊幾下,錘頭就能緊套在錘柄上。D.子彈從槍膛里射出后,雖然不再受到火藥的推力,但是仍然向前運動。A6.熱學【真題】冰是水在低溫條件下的一種形態,然二生活中發現,在我國北方的冬季,河流往往是表面結冰而深層依然是流動的水。對于此種現象,原因是:A.水固化成冰時會釋放出熱量B.表面冰層具有隔熱保溫作用C.水在0℃左右具有熱縮冷漲的性質D.氣溫尚未低到使河流整體冰凍的程度B三、化學與生活1.全球變暖全球變暖是指全球氣溫升高。一般認為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的透過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也就是常說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燒礦物燃料,②毀林。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沒陸地【真題-單選】全球氣候變暖是世界各國所關注的問題,大氣中能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已經發現近30種,造成溫室效應最重要的氣體是(}第12頁

)。

基礎精講班基礎精講班

A.二氧化碳C.一氧化二氮

B.氟利昂D.臭氧A2.臭氧層的破壞在地球大氣層近地面約20-30公里的平流層里存在著一個臭氧層,臭氧具有強烈的吸收紫外線的功能,能擋住太陽紫外輻射對地球生物的傷害。但人類生產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受到紫外線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強的原子與臭氧層的臭氧(O3)作用,使其變成氧分子(O2),這種作用連鎖般地發生,臭氧迅速耗減,使臭氧層遭到破壞。危害:①危害人體健康,②對生態環境和農林牧漁業造成破壞【真題】氟利昂(Freon)是一系列氯氟化合物的商品名稱。自然界中沒有氟利昂.它是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由氯、氟、碳等原子組合而成,是無色、無味、無毒的惰性氣體.在20世紀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為經濟發展和生活改善作出了很大貢獻。20世紀后期。氟利昂對大氣臭氧層的破壞作用被廣泛重視.在生產領域逐漸被其他物質所代替.如“無氟冰箱”的推廣。氟利昂中對臭氧造成損害的主要元素是(

)。A氟B.氯C.碳D.硫B。3.酸雨概念:人們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稱為酸雨成因:燃燒礦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農作物生長,腐蝕建筑和文物古跡等【真題】酸雨被稱為“空中死神”,它會破壞土壤的結構和營養,使土壤貧瘠化,危害動、植物生長。其PH范圍(

)。A.小于5.6B.小于6C.大于6D.大于7.6A4.赤潮:赤潮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根據引發赤潮的生物種類和數量的不同,海水有時也呈現黃、綠、褐色等不同顏色。產生赤潮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種氮、磷等營養鹽類有機物的廢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營養化,這是赤潮藻類能夠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質基礎。【真題-單選】下列有關生活常識的敘述正確的是:A、空調工作的時候有水流出而冰箱沒有,由此可判斷常見的家用空調和電冰箱的制冷原理不同B、雞蛋帶殼在微波爐中加熱比較好,這樣受熱更快更均勻C、液晶電視機與等離子電視機的成像原理相同D、使用無磷洗衣粉是因為磷易造成環境水體富營養化,破壞水質D四、生物與科技1.生命構成要素基本化學元素:O、C、H、N。化合物:無機化合物:水、無機鹽

}第13頁基礎精講班基礎精講班

有機化合物:糖類、脂類、蛋白質(氨基酸、肽鍵)、核酸(DNA和RNA)【真題-單選】下列關于蛋白質化學特性敘述錯誤的是:A.蛋白質的組成單位是氨基酸B.蛋白質可以水解為脫氧核糖核酸C.蛋白質變性凝固過程是不可逆的D.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化學元素是碳、氫、氧、氮B2.血細胞紅細胞,也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