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語文七下《趙普》專項練習五套_第1頁
蘇教語文七下《趙普》專項練習五套_第2頁
蘇教語文七下《趙普》專項練習五套_第3頁
蘇教語文七下《趙普》專項練習五套_第4頁
蘇教語文七下《趙普》專項練習五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一語文《趙普》一文練習

姓名__________一、給下列加粗的字詞注音。吏事_____

寡學術______

闔戶_____

啟篋_____

既薨____循默_____

齷齪________

奏牘____

擲地_____

補綴___二、解釋加粗的字。少習吏事:______

寡學術:_______闔戶啟篋:______

________既薨:_______________

普性深沉:_____

復奏:_______及為相:_________嘗奏薦某人為某官:________

______太祖乃悟,卒用某人:___

___

處決如流_____________讀之竟日________

補綴舊紙________

手不釋卷

_________

每歸私第________

_________

齷齪_____

碎裂______

循默________

次日臨政___________

三、說說下列句中加粗詞語古今意義的區別。(1)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古義:_________

今義:________(2)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古義:_______

今義:_______(3)少習吏事

古義: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4)寡學術

古義: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5)處決如流

古義: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6)齷齪

古義: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四、翻譯下列句子1、太祖常勸以讀書。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普明日復奏某人。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碎裂奏牘擲地。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普少習吏事,寡學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根據課文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仔細研讀下面幾句話,說說它們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并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①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

②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③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細閱讀上文及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七月卒,年七十一。上聞之震悼,謂近臣曰:“……朕君臨以來,每優禮之,普亦傾竭自效,盡忠國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選自《宋史?趙普傳》翻譯:……。太祖聽到這件事后感到(非常)震驚和哀悼,對身邊的人說:“……我做皇帝以來,常常用優厚的禮儀待他,趙普也竭盡全力忠心報效(朝廷),真是治理國家的賢臣啊,我真是非常痛惜啊!”①

根據上下文的意思,請你猜測一下,“卒用其人”和“七月卒”中的“卒”的意思是否相同?并說出它們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選文中找出與材料中劃線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寫在下面橫線上;并請你概括選文的內容來證明趙普確如材料中宋太祖對他的評價。選文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文內容概括: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主要寫了關于趙普的兩件事,請各用一句話概括出來(不超5個字)_______4、趙普既薨,后人為他立一墓碑,請你寫一段碑文,以頌揚其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質(不超過3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解釋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①竟日:

②次日:

③明日:

______________

④他日:

6、你從文中可以看出趙普有什么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中寫趙普刻苦讀書的句子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他精神旺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能表明趙普性格特點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根據積累,寫出類似的君王勸臣子讀書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中表現太祖怒不可揭的一個細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趙普不顧個人安危為國家推薦人才,表現了他怎樣的胸襟?(用原文的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讀完全文后,你覺得趙普是怎樣一個人?你想用怎樣的詩句或格言來贊美他?由此,你自然聯想到哪些人?(至少寫2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宋太祖勸趙普讀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讀書給趙普帶來的益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作者說趙普晚年“手不釋卷”,請你根據自己的積累,再寫出三個有關刻苦的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闔戶啟篋”中的“闔”表明趙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給下列句子劃分停頓。(1)、太祖常勸以讀書(2)、家人發篋視之(3)能以天下事為己任16、本文刻畫人物,善于運用細節描寫的方法,結合課文分析下列細節描寫的作用。(1)“闔戶啟篋取書”寫趙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跪而拾之以歸”寫趙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補綴舊紙

,復奏如初

寫趙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設計:malse完成時間:25分鐘班級:學號:姓名:得分:〈一〉(62分)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趙普》選自《》,趙普,字,代著名家,自古有“”的說法,文中“太祖”指。(12分)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20分)(1)寡學術(2)手不釋卷(3)每歸私第(4)闔戶啟篋(5)既薨(6)發篋視之(7)齷齪(8)碎裂(9)及為相(10)卒用其人3、翻譯下列句子。(20分)(1)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2)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3)以天下事為己任(4)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4、概括本文記敘了趙普的哪兩件事。(4分)答:5、閱讀文章后,你認為趙普是怎樣的一個人?請再舉一個這樣的人(寫出姓名即可)(4+2分)答:〈二〉(22分)讀下面短文,回答有關問題:裴光德在中書(指中書?。?,故人求京府判司。公曰:“此官與公不相當。不敢以故人之私,隳朝廷綱紀。他日有瞎眼宰相憐公者,不妨卻得。某必不可?!边x自趙璘《因話錄》1、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字詞:(8分)(1)故人求京府判司(2)此官與公不相當(3)不敢以故人之私(4)他日有瞎眼宰相憐公者2、翻譯下列句子:(2分)此官與公不相當:3.、“某”指不直接說明的人、事、物以及時間地點等,如某時、某地、某人。上文中“某必不可”的“某”,根據文中語言環境,應該解釋為比較好。(2分)4、文中的“故”是多義詞,主要有以下幾個義項:A.原來,仍然;B.原因,緣故;C.故意,特意;D.因此,所以。請根據你對下列句子的理解,為每個句子中的“故”選擇恰當的義項(填序號即可):(6分)(1)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2)故時有物外之趣。()(2)公問其故。()5、文中的裴光德不給故人官職的理由是什么?請你據此說說裴光德是個怎樣的人。(2+2分)〈三〉(16分)永(永:即永州)之氓(氓:民,百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湘水:即湖南境內的湘江)。中濟,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應,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貨:這里指錢)為?”又搖其首,遂溺死。(選自《柳河東集》)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1)中濟,船破,皆游(2)曰:“何不去之?”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永之氓咸善游。(2)汝愚之甚。3、本文刻畫了一個守財奴的形象,文中主要運用了和的描寫方法。(4分)4、根據文章內容,請你說說文中永之氓溺死的原因,并談談從中你受到的啟示。(4分)《趙普》答案〈二〉1、(1)老朋友(2).給(3).因為(4).同情。2、(1)這個官給你不合適。3、某人(指我)4、(1)A(2)D(3)B5、此官與公不相當;秉公行事,不徇私情。(意對即可)〈三〉1、⑴全,都⑵除去,拋棄2、⑴永州的百姓都擅長于游泳。⑵你太愚蠢了。3、語言描寫、動作描寫4、原因:過分看重錢財。啟示略?!囤w普》綜合歸納----lygfx(三)閱讀古文《趙普》,完成16—20題。(共18分)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6、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①普少習吏事()②讀之竟日()③普顏色不變()④他日補綴舊紙()17、用現代漢語說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18、說出下面典故與趙普有關的一項是----------------------------------(

)(2分)A、閉門讀書

B、半部《論語》治天下C、鑿壁借光

D、聞雞起舞19、仔細研讀下面幾句話,說說它們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并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3分)①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②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③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20、仔細閱讀上文及下面材料,回答問題。(6分)材料:七月卒,年七十一。上聞之震悼,謂近臣曰:“……朕君臨以來,每優禮之,普亦傾竭自效,盡忠國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選自《宋史?趙普傳》)翻譯:……。太祖聽到這件事后感到(非常)震驚和哀悼,對身邊的人說:“……我做皇帝以來,常常用優厚的禮儀待他,趙普也竭盡全力忠心報效(朝廷),真是治理國家的賢臣啊,我真是非常痛惜?。 雹俑鶕舷挛牡囊馑?,請你猜測一下,“卒用其人”和“七月卒”中的“卒”的意思是否相同?并說出它們的意思。(3分)②在選文中找出與材料中劃線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寫在下面橫線上;并請你概括選文的內容來證明趙普確如材料中宋太祖對他的評價。(3分)選文原句:選文內容概括:①②16、熟悉整日臉色、神色修補17、趙普性情深沉,為人嚴肅剛正,雖忍對嫉妒而好勝,但能把天下大事作為自己的責任。18、B19、這些句子是細節描寫,(1分);作用:表現出趙普勤奮刻苦讀書(1分),不顧個人安危為國家推薦人才的品質。(1分)(作用意思對即可)20、選文原句: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1分)選文概括:①為治理國家而勤奮讀書;②不顧個人安危為國家推薦人才;(每點1分)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2分)(1)普少習吏事()(2)嘗奏薦某人為某官()(3)讀之竟日()(4)普明日復奏其人()18.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本文主要寫了關于趙普的兩件事,請各用一句話概括出來(不得超出方格)。(2分20.趙普既薨,后人為他立一墓碑,請你寫一段碑文,以頌揚其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質(不超過30字)。(2分)17.①熟悉②曾經③整天④第二天(2分,對2-3個得1分)18.到了第二天辦理政務時,(他)處理決斷很快。(2分,有兩個實詞錯不給分)19.趙普刻苦讀書;趙普奏薦人才。(2分,各1分。)20.不設標準答案,能表現他勤奮刻苦、有耐心決心、以天下事為己任、超人的毅力驚人的意志,語言精練即可。(2分)一、閱讀《趙普》,回答文后的問題吧。(10%)(說明:如用課外選段,請換卷末文言試題。)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大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

請有“/”線標出句中的停頓處,每句標一處。(2%)太祖常勸以讀書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2、解釋文中加點的字。(2%)寡學術:手不釋卷:齷齪循默:卒用其人:3、找出與文中“以天下事為己任”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2%)A、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B、跪而拾之以歸。C、普又以其人奏。D、俱以假山顯。4、請翻譯:(2%)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5、學了本文后,對你的學習或生活有什么啟發?(2%)一、1、太祖/常勸以讀書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2、很少放下形容人過分謹慎,拘于小節終于3、C4、趙普臉色不變,跪在地上把碎紙片拾起來帶回了家。5、略三)閱讀文言文《趙普》,完成18—21題(共14分)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8.解釋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4分)①竟日:②次日:③明日:④他日:19.簡要說說文章寫了趙普哪兩件事。(4分)①②20.你從文中可以看出趙普有什么性格特征?(2分)21.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普少習吏事,寡學術。②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18.①整天②第二天③第二天④過些日子(4分。每個1分,意思對即可)。19.①專心致志,刻苦讀書;②以天下為己任冒死奏薦人才(4分。每件事2分,意思對即可)。20.讀書刻苦、專心致志,工作能力強,具有超人的毅力和堅定的意志(2分。意思對即可)。21.①趙普年輕時熟悉官吏的事務,他學問不多。②到了第二天,辦理政務時,處理決斷很快。(4分。每句2分,意思對即可)趙普·課后練習

基礎題

1.給下列加粗的字詞注音。吏事() 寡學術() 闔戶() 啟篋()既薨() 循默() 齷齪()()奏牘() 擲地() 補綴()2.辨字組詞。3.根據原文將下列句子補充完整。(1)晚年________,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2)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________。(3)宋初,在相位者多________,普________,未有其比。4.解釋加粗的字(或詞)。少習吏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寡學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闔戶啟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性深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復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說說下列句中加粗詞語古今意義的區別。(1)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題

6.閱讀理解。(一)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解釋下列句子加粗的字。普少習吏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為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嘗奏薦某人為某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祖乃悟,卒用某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譯下列句子太祖常勸以讀書。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明日復奏某人。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碎裂奏牘擲地。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上文中找出趙普能“臨政,處決如流”的原因。(4)課文怎樣表現趙普“以天下事為己任”的?(5)選文的兩段文字,主要寫了趙普的哪兩件事?你從中可以看出趙普有什么性格特征?(二)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6)請找出文中的兩個成語并造句。(7)請給下列句中加粗的詞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序號填在括號里。①卿今當涂掌事()A.沿途掌管做事。B.在安徽省當涂縣做事。C.掌權管事。②但當涉獵,見往事耳()A.過水去打獵。B.瀏覽群書不做深入研究。C.干涉別人打獵。(8)下面的句子有幾種譯法,請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在括號里面。①蒙辭以軍中多務。()A.呂蒙推辭,因為軍中事務繁多。B.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推辭。C.呂蒙辭軍中事務繁多。D.呂蒙推辭,因為軍中任務多。②孰若孤?()A.誰說你孤單?B.誰說你像我?C.誰像我(事務多)?D.誰說你像我這樣忙?③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ǎ〢.愛卿今天的才干與謀略,比不上住在吳縣的呂蒙!B.你今天的才干與謀略,不再是住在吳縣的呂蒙!C.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住在吳縣下面的呂蒙!D.愛卿今天的才干與謀略,不再是住在長江下游的呂蒙?。?)解釋下列詞語的古今意義。①博士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布衣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創新題

7.趙普到了晚年還手不釋卷,這給你什么啟迪?你還能舉一二個古人勤奮學習的事跡嗎?

參考答案

基礎題

1.lìguǎhéqiēhōngxúnwòchuòdúdúzhuì2.3.(1)手不釋卷(2)以天下事為己任(3)齷齪循默剛毅果斷4.年輕少關上書箱已經性格,性情又5.(1)任何一天的第二天。今天開始的第二天。(2)臉色。色彩。

能力題

6.(1)熟悉等到曾經擔任才終于(2)明太祖常拿讀書這件事來勸(趙普)。關上門,打開書箱,拿出書,整天讀。第二天趙普重新奏請任用此人。宋太祖把趙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3)“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4)“奏”,“復奏”,“又以其人奏”,“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5)刻苦讀書,奏薦人才。為國而勤奮學習,重用人才,以天下事為己任。(6)吳下阿蒙刮目相看造句略(7)①C②B(8)①B②C③B(9)①當時掌管經學傳授的學官。學位名,學位的最高一級。②平民百姓。棉布做的衣服。

創新題

7.略趙普·學習評價一、課文中你有哪些生字?把它們寫在下面的橫線上,并注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解釋下列加粗詞語在句中的意思。1.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處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顏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下面的文字節選自鄧拓的《燕山夜話》,請你讀后思考文后的問題?!鞍氩空撜Z”讀書不必求多,而要求精。這是歷來讀書人的共同經驗。為了突出地表明讀書要少而精的道理,我想最好把宋代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的例子拿來作證。大家知道,在宋代趙匡胤、趙光義兄弟利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