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博-法碩法學-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考研押題卷【3套】含答案詳解I_第1頁
考研考博-法碩法學-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考研押題卷【3套】含答案詳解I_第2頁
考研考博-法碩法學-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考研押題卷【3套】含答案詳解I_第3頁
考研考博-法碩法學-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考研押題卷【3套】含答案詳解I_第4頁
考研考博-法碩法學-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考研押題卷【3套】含答案詳解I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住在富人區的她考研考博-法碩法學-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考研押題卷【3套】含答案詳解(圖片大小可任意調節)全文為Word可編輯,若為PDF皆為盜版,請謹慎購買!卷I一.單項選擇題(共50題)1.甲、乙、丙三人以3:2:1的比例按份共有一頭駱駝,用于旅游服務。現甲欲將自己的份額轉讓給丁,乙、丙均要求以同等條件購買。甲的份額應當

A.由丁購買

B.由乙、丙等額購買

C.由甲在乙和丙中指定一人購買

D.由乙、丙按所持份額比例購買

答案:D

本題解析:

司法解釋規定:兩個以上按份共有人主張優先購買且協商不成時,請求按照轉讓時各自份額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的,應予支持。因此本題選D

2.以下哪一項是《大清民律草案》的最后一編()

A.債

B.物

C.親屬

D.繼承

答案:D

本題解析:

《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由修訂法律館與禮學館共同承擔,修訂法律館委托日本法學家松岡義正起草民律草案前三編總則、債權、物權,后兩編親屬與繼承由修訂法律館會同禮學館制訂。

3.唐朝有關禁違止邪的官吏守則是()。

A.律

B.令

C.格

D.式

答案:C

本題解析:

【精解】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律、令、格、式四種。其中,格是具有行政法律性質的官吏守則,具有“禁違止邪”的作用,故選C項。

4.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自己實施危害社會行為的能力。

A.預見和辨認

B.理解和控制

C.辨認和控制

D.識別和控制

答案:C

本題解析:

【精解】刑事責任能力是行為人能夠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其中辨認能力是基礎,控制能力是關鍵。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是專業法律術語,不能有任何的變化。故選C項。

5.在法學上,一般認為,劃分部門法的主要依據是()。

A.法律調整的范圍

B.法律調整社會關系的對象和方法

C.法律規范的數量

D.法律調整的后果

答案:B

本題解析:

【精解】劃分部門法的主要依據是法律調整社會關系的對象和方法。

6.依照刑法規定,犯綁架罪,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并處沒收財產。

A.10年以上有期徒刑

B.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C.死刑

D.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答案:C

本題解析:

【精解】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犯綁架罪,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這是我國刑法中少有的規定絕對確定的法定刑的情形。故選C項。

7.下列關于沒收財產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沒收財產前犯罪分子所負的任何債務都不能以沒收的財產償還

B.對犯罪分子非法取得的財產應當適用沒收財產刑

C.在判處沒收財產刑時不得沒收犯罪分子家屬應有的財產

D.對犯罪分子在犯罪中使用的本人財物應當適用沒收財產刑

答案:C

本題解析:

沒收財產是沒收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需要以沒收的財產償還的,經債權人請求,應當償還,故A項錯誤。沒收財產中的財產指犯罪分子的個人合法財產,不適用于其非法所得以及在犯罪中使用的財產,故B、D錯誤。沒收全部財產的,應該對犯罪分子個人及其扶養的家屬保留必需的生活費用。在判處沒收財產的時候,不得沒收屬于犯罪分子家屬所有或者應有的財產,故C項正確。

8.根據物權法的規定,修理廠在實現其留臵權前應當給馮某支付修理費的期間為

A.1個月以上

B.2個月以上

C.3個月以上

D.6個月以上

答案:B

本題解析:

直接考察《物權法》第236條,留置權人與債務人應當約定留置財產后的債務履行期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留置權人應當給債務人兩個月以上履行債務的期間,但鮮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動產除外。債務人逾期未履行的,留置權人可以與債務人協議以留置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留置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

9.甲、乙系夫妻,甲經常賭博,但贏的錢用于夫妻共同消費,后甲因賭博欠下巨額外債。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如果乙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法院應當認定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

B.甲因賭博欠下的債務應當認定為甲的個人債務,妻子乙不負償還義務

C.乙在提出離婚請求時,可以一并提出損害賠償請求

D.即便夫妻有關于共同償還賭債的協議,那么妻子乙也可以對該債務不予償還

答案:C

本題解析:

【精解】根據《婚姻法》第32條的規定,A項正確。對于因酗酒、賭博、吸毒等欠下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個人債務,不論因該行為獲得的金錢是否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故B項正確。根據《婚姻法》第46條的規定,C項錯誤。賭債屬于非法債務,妻子自然不負清償義務,故D項正確。當然,對于已經清償的賭債,當事人不得依據不當得利主張返還。

10.宋朝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機關是()。

A.樞密院

B.尚書省

C.中書省

D.中樞門下

答案:D

本題解析:

【精解】宋朝為了削弱相權,將隋唐時期的三省(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合并為中樞門下,作為中央最高行政機關,同時瓜分相權,將軍事權并入樞密院,將財政權并入三司使(鹽鐵司、戶部司、度支司),故選D項。

11.故意殺人罪屬于哪種犯罪類型

A.實害犯

B.危險犯

C.行為犯

D.迷信犯

答案:A

本題解析:

實害犯是指行為已經造成法定的實害后果才是該罪的既遂,僅有殺人的行為尚不足以成為該罪的既遂,必須有殺人行為且致人死亡才能成立該罪的既遂。故意毀壞財物罪、交通肇事罪、擾亂社會秩序罪等也屬于實害犯。

12.某住宅突發大火,甲急忙逃跑,跑到樓下想起自己的孩子還在屋子里睡覺,但火勢太大甲無法返回,最終導致孩子死亡。甲的行為

A.構成失火罪

B.構成遺棄罪

C.構成故意殺人罪

D.不構成犯罪

答案:D

本題解析:

本題考點是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不作為犯罪需要具備以下條件:行為人負有某種特定的義務;行為人能夠履行義務;行為人不履行特定義務,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結果。甲雖然有作為的義務,并且不履行特定義務造成了危害后果,但由于火勢太大,甲沒有作為的能力,所以甲不構成不作為的犯罪。并且,甲也沒有實施作為的行為,所以本題選擇D,甲不構成犯罪。

13.物權從效力范圍上看屬于()。

A.財產權

B.支配權

C.絕對權

D.請求權

答案:C

本題解析:

【詳解】

物權從效力范圍上看屬于絕對權,又被稱為“對世權”,是就物權的義務主體是權利人之外的一切不特定人而言的。物權從權利客體上說為財產權,從權利性質上說為支配權,與請求權相對。

14.下列關于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的說法正確的有()。

A.司機某甲在高速公路上由于疏忽大意而發生事故造成10人死亡,沒有向公安機關報告,其行為構成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

B.校長某乙明知該校的學生宿舍有危險,而不及時報告,致使發生15名學生死亡的重大事故,其行為構成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

C.礦長某丙在其礦井發生瓦斯爆炸后不向有關部門報告,導致30名礦工由于得不到及時救助而死亡的,其行為構成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

D.警察某丁丟失槍支后不及時報告,導致罪犯用該槍殺害3名群眾,其行為構成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

答案:C

本題解析:

【精解】A項中某甲的行為屬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應當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按照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故應當排除A項。根據《刑法》第138條的規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時報告,致使發生重大傷亡事故的,對直接責任人員,構成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故應當排除B項。根據《刑法》第129條的規定,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丟失槍支不及時報告,造成嚴重后果的,構成丟失槍支不報罪,故應當排除D項。《刑法》第139條之一的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是一個兜底性條款,只有在其他條款都不能適用時才能考慮適用該條款。

15.我國對于集會游行示威自由的管理方式是()

A.備案制

B.許可制

C.追懲制

D.預防制

答案:B

本題解析:

世界各國對于集會、游行、示威的管理方式有登記制、許可制和追懲制:根據我國《集會游行示威法》對公民集會、游行、示威的申請和許可,集會、游行、示威的舉行、時間和地點都做了一些規定,可知我國對集會、游行、示威采取許可制。因此應選答案B項。

16.在中國近代史上,以美國國家制度為藍本實行總統制而制定的憲法性文件是()。

A.《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B.《中華民國訓政綱領》

C.《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

D.《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答案:A

本題解析:

【精解】《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告廢除封建帝制,以美國的國家制度為藍本,確立了總統制的共和政體,規定實行三權分立原則。這個大綱為1912年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藍本。故選A項。《中華民國訓政綱領》是南京國民政府頒布的憲法性文件,該部憲法性文件確立的是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憲政體制,而不是三權分立制衡下的總統制。《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是南京國民政府頒布的憲法性文件,該部憲法性文件實質在于蔣介石個人獨裁,無所謂三權分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南京臨時政府公布的一部重要的憲法性文件。《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不同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的特點在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的是責任內閣制,而不是總統制。

17.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運輸合同,約定由乙公司將甲公司的氯氣運至某市。甲公司在裝運時未按規定使用專用容器。運輸途中一罐氯氣滾落到馬路上,乙公司的司機甄某未察覺,氯氣泄漏致數人中毒。受害人的損害應由()。

A.甲公司承擔全部責任

B.乙公司承擔全部責任

C.乙公司與甄某承擔連帶責任

D.甲公司與乙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答案:D

本題解析:

《侵權責任法》第72條規定,占有或者使用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占有人或者使用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擔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占有人或者使用人的責任。本題中,甲公司是氯氣的所有人,乙公司是氯氣的占有人,甲公司未按規定使用專用容器對氯氣進行包裝,乙公司在氯氣滾落馬路時未及時發現,甲、乙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應當承擔連帶責任。AB兩項,甲公司的行為與乙公司的行為相結合,造成了損害結果的發生,甲公司與乙公司是共同侵權行為,不是單獨承擔全部責任,而是承擔連帶責任。C項,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甄某是乙公司工作人員,在執行工作中造成的損害應由乙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18.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

A.自治區

B.自治州

C.自治縣

D.民族鄉

答案:D

本題解析:

【詳解】

民族自治地方是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行政區域。根據《憲法》第30條的規定,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則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19.根據民法典的有關規定,下列關于租賃合同的表述,正確的是()

A.租賃合同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0年,對于超過30年期限的,超過的期限無效

B.租賃合同有效期間,租賃物的所有權發生變動的,租賃合同終止

C.租賃合同的有效期內,出租人負有維修租賃物的義務,除非當事人之間另有約定

D.在租賃合同有效期限內,出租人將房屋出賣的,承租人有優先購買權

答案:C

本題解析:

【精解】租賃合同的租賃期限不得超過20年,對于超過20年期限的,超過的期限無效,故A項錯誤。租賃合同有效期間,租賃物所有權發生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這在理論上稱為“買賣不破租賃”,故B項錯誤。租賃合同有效期限內,出租人負有對租賃物的維修義務,除非當事人之間另有約定,故選c項。在租賃合同有效期限內,出租人將房屋出賣的,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于其他人的購買權,故D項錯誤。

20.對于以登記作為不動產物權變動生效要件的,該物權變動自()時生效。

A.記載于登記簿時

B.交付

C.物權行為成立時

D.債權行為生效時

答案:A

本題解析:

【精解】根據物權法的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所謂不動產登記簿,是指記載不動產上的權利狀況并備存于特定機關的簿冊。在登記制度中,不動產登記簿具有特殊的地位,即登記簿是證明不動產物權的根據。可見,判斷是否發生不動產物權變動的效力,關鍵要看該不動產物權的變動是否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上。故選A項。

21.某甲復制含有色情內容的有藝術價值的文學作品,本來不構成犯罪,但他卻誤以為犯罪,這種情況是

A.假想非罪

B.假想犯罪

C.客體錯誤

D.對象錯誤

答案:B

本題解析:

假想犯罪是指行為并沒有被規定為犯罪,而行為人誤以為是犯罪,這種誤解對行為性質不產生影響,不成立犯罪,本題中甲的行為構成假想犯罪。

22.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時,應當把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改為()。

A.1年以上5年以下

B.3年以上5年以下

C.3年以上10年以下

D.1年以上10年以下

答案:C

本題解析:

【精解】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較為復雜,所以也常常成為考試考查的重點。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分為以下幾種情形:首先,一般情形,其期限為1年以上5年以下;其次,被判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再次,在死刑緩期執行減為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時,應當把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改為3年以上10年以下;最后,被判處管制的,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與管制刑的刑期相同。故選C項。

23.下列行為中,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是()

A.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拐賣兒童

B.強奸、搶劫、搶奪、放火、爆炸

C.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

D.搶劫、綁架、放火、爆炸

答案:C

本題解析:

《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本題中C項符合該法條規定,因此為正確選項。應當注意的是對于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有上述幾種犯罪行為就應處罰,而不論其涉及的罪名是什么。

24.全國人大代表,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非經()的許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審判。

A.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全國人大主席團

D.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答案:B

本題解析:

【精解】根據《憲法》第74條的規定,全國人大代表,非經全國人大主席團許可,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非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故選B項。

25.首次規定“十惡”制度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北齊律》

B.《開皇律》

C.《唐律疏議》

D.《宋刑統》

答案:B

本題解析:

【精解】《開皇律》首次規定“十惡”制度,故選B項。“十惡”淵源于《北齊律》的“重罪十條”,但并不等于說“十惡”制度確立于《北齊律》,故排除A項。

26.以下哪一項不是法系劃分的標準

A.歷史傳統

B.國家的地理分布

C.法律存在的形式

D.法律的歷史淵源

答案:B

本題解析:

法系是西方法學家首先適用的一個概念=它是按照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法律的源流關系和歷史傳統以及形式上的某些特點對法律進行的分類。法系是具有共性或共同歷史傳統的法律的總稱。法系的劃分主要是依歷史傳統進行的,但是影響法系形成的因素很多,也十分復雜。結合以上陳述,我們可以看出歷史傳統、法律的表現形式、法律的歷史淵源都可以影響到法系的劃分,而國家的地理分布并不是法系劃分的標準,位置靠近的國家可能也屬于不同的法系。

27.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下列關于探望權的表述,錯誤的是()。

A.探望權的行使須以支付必要的撫育費為前提條件

B.互通電話屬于行使探望權的方式之一

C.子女成年的,探望權消滅

D.中止探望權必須經過人民法院判決

答案:A

本題解析:

【精解】探望權是指父母離婚后,不與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享有對該未成年子女進行看望以及接待的一種身份權。探望權的行使不以支付必要的撫育費為前提條件,故A項錯誤。探望權包括直接見面,短期的共同生活,臨時性交往如互通書信、互通電話、贈送禮物、交換照片等。探望權因未成年人死亡、子女成年和探望權人死亡等而消滅。中止探望權必須經人民法院判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中止探望權。

28.出現下列何種情形時,一般保證的保證人不得行使先訴抗辯權?

A.債務人被宣告失蹤,且無可供執行的財產

B.債務人移居國外,但國內有其購買現由親屬居住的住宅

C.債務人被宣告破產,中止執行程序的

D.保證人曾以書面方式向主合同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表示放棄先訴抗辯權

答案:A、C

本題解析:

《擔保法》第17條:“(第1款)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得行使前款規定的權利:(一)債務人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生重大困難的;(二)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中止執行程序的;(三)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前款規定的權利的。《擔保法解釋》第25條規定:”擔保法第17條第三款第(一)項規定的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發生的重大困難情形,包括債務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無財產可供執行。“根據這些規定可以判斷出A、C應選,B項不選。而D項中保證人放棄先訴抗辯權的行為因為沒有向合同當事人做出而不能發生意思表示的效力,不應選。

29.甲、乙因通奸生育一女嬰,為避人耳目,將女嬰放置于很少有人出沒的樹林中,兩天后該女嬰因饑餓而死亡。甲、乙應構成()。

A.虐待罪

B.故意殺人罪

C.過失致人死亡罪

D.遺棄罪

答案:B

本題解析:

【詳解】

虐待罪,是指虐待家庭成員,情節嚴重的行為;其客觀方面表現為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捆綁、凍餓、有病不給治療、強迫超體力勞作、限制自由等方式,從肉體上或者精神上摧殘、折磨的行為。本題中甲、乙的行為顯然不屬于虐待行為,不構成虐待罪。遺棄罪,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遺棄罪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分:從主觀故意上講,如果行為人企圖通過遺棄達到向他人轉嫁本由自己承擔的扶養義務的目的,為遺棄罪;如果行為人企圖以不履行扶養義務的行為方式達到殺害他人的目的,則為故意殺人罪。從本題來看,甲、乙將女嬰放置于很少有人出沒的樹林中,明知可能沒有人發現該女嬰而導致女嬰死亡,卻放任這樣的結果發生,其主觀上具有殺害女嬰的間接故意,構成故意殺人罪。

30.人們能根據法律預見自己和他人行為的法律后果,這體現了法律規范作用中的()。

A.評價作用

B.指引作用

C.預測作用

D.強制作用

答案:C

本題解析:

法的規范作用主要包括幾個方面:指引、評價、預測、教育、強制。法的評價作用是指法作為人們對他人行為的評價標準所起的作用。對于法的五種規范作用,可以簡化記憶如下:指引自己、評價別人、預測未來、教育大眾、強制違法犯罪。

31.依法被指定的槍支制造企業,在境內非法銷售本企業制造的、射擊精度不合格的槍支。該行為構成()。

A.非法制造、買賣槍支罪

B.違規制造、銷售槍支罪

C.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答案:B

本題解析:

《刑法》第126條規定,依法被指定、確定的槍支制造、銷售企業,違反槍支管理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①以非法銷售為目的,超過限額或不按照規定的品種制造、配售槍支的;②以非法銷售為目的,制造無號、重號、假號的槍支的;③非法銷售槍支或者在境內銷售為出口制造的槍支的。違規制造、銷售槍支罪與非法制造、買賣槍支罪的區別在于主體不同,違規制造、銷售槍支罪的主體是依法被指定、確定的槍支制造、銷售企業,而除此之外的一切企業或者個人生產、銷售槍支的,均成立非法制造、買賣槍支罪。

32.下列選項中,既屬于從物權,又屬于用益物權的是()。

A.地役權

B.典權

C.地上權

D.抵押權

答案:A

本題解析:

【精解】在用益物權體系中,只有地役權是從物權,其余都是主物權,故選A項。

33.下列列舉的職務,我國憲法沒有對其規定任職屆數限制的是()

A.國家副主席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

C.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D.國家主席

答案:C

本題解析:

我國憲法中對任職期限有限制的包括國家主席、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副總理等,規定其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其中不包括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34.關于法的作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法的作用是指法律對人們的行為、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產生的影響

B.法的作用是國家權力運行和國家意志實現的具體表現

C.國家意志是法律內容的規范化

D.法的作用是社會經濟狀況的具體表現

答案:C

本題解析:

國家權力是法的載體和支點,法是國家意志這一內容的規范化。C選項混淆了國家意志和法律內容的關系,說反了,因此不正確。

35.一乘客將一部價值2萬元的照相機遺忘在出租車上,司機甲將其私藏起來。第二天,乘客根據出租車發票,通過出租車公司找到甲索要照相機,甲拒不承認。甲的行為()。

A.構成侵占罪

B.構成職務侵占罪

C.屬于不當得利,不由刑法調整

D.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

答案:A

本題解析:

本題考查對侵占罪與職務侵占罪的認定。所謂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題中司機的行為完全符合了侵占罪的對象條件(遺忘物)、行為條件(私藏)、數額條件(2萬元數額較大)、手段條件(拒不承認),因此是侵占罪,A項正確。職務侵占罪,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為。與職務侵占罪相對應的是以國家工作人員為特定主體的貪污罪。像此類相似的罪名可以相互對比著記憶。

36.甲(15周歲)指使乙(13周歲)搶奪手機,乙得手后為了逃跑,撿起磚塊將追趕的受害人打成輕傷。甲的行為應認定為()。

A.搶奪罪

B.搶劫罪

C.故意傷害罪

D.不構成犯罪

答案:D

本題解析:

《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乙未滿14周歲,未到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乙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甲指使乙搶奪,系搶奪行為的間接正犯,但未指使乙打人,乙撿起磚塊打人的行為屬于過限行為,甲對過限行為不承擔責任。甲未滿16周歲,其對搶奪罪不負刑事責任,因而甲不構成犯罪。

37.在全國人大會議期間,1個代表團或()名以上代表聯名,可以書面提出對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的質詢案。

A.20

B.10

C.15

D.30

答案:D

本題解析:

【精解】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第16條的規定,在全國人大會議期個代表團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可以書面提出對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的質詢案,故選D項

38.某公安局官方微博公布了演員甲因容留他人吸毒被抓的消息。某知名記者在其博客上轉載了該消息,并上傳甲與乙、丙一起賭博的照片。該記者的行為()

A.侵害了甲的隱私權

B.侵害了乙、丙的肖像權

C.侵害了乙、丙的隱私權

D.不構成侵權

答案:C

本題解析: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對自己的個人隱私進行支配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人格權。甲容留他人吸毒的行為以及與藝人乙、丙一起賭博是違法行為,不屬于隱私權的保護范圍。所以A、C選項錯誤。公民享有肖像權,但是他人合法的使用行為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例如,為了國家和社會利益的需要,國家行政機關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使用他人的肖像;為了新聞報道的目的,新聞工作者有權在照片中使用他人的肖像。因此記者的行為不構成侵權,D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

39.甲將電視機租給乙使用,后雙方經過商議達成電視機買賣協議,則該電視機的交付屬于

A.占有改定

B.簡易交付

C.現實交付

D.指示交付

答案:D

本題解析:

指示交付是指標的物由雙方以外的第三人實際占有時,轉讓人將對第三人的返還請求權讓與受讓人,以代標的物的實際交付。

40.最早規定懲貪治贓犯罪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九刑》

B.《呂刑》

C.《法經》

D.《秦律》

答案:C

本題解析:

【精解】《法經》是戰國時期李悝制定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經》由《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和《具法》六篇組成。其中,《雜法》主要規定了“六禁”,“六禁”包括淫禁、狡禁、城禁、嬉禁、徒禁和金禁,其中金禁就含有懲貪治贓的內容,故選C項。《九刑》、《呂刑》都是不成文法,與題干表述不符,《秦律》出現于《法經》之后。

41.下列關于刑法因果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因果關系的認定必須考慮行為人的主觀認識

B.因果關系的存在是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的充分條件

C.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存在條件關系即可認定因果關系存在

D.不作為犯罪中不作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是客觀存在的

答案:D

本題解析:

刑法因果關系是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一種客觀的引起與被引起的聯系。具有客觀性、相對性、必然性、復雜性的特點。

AD兩項,因果關系具有客觀性,即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也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因此因果關系的認定并非必須考慮行為人的主觀認識,并且不作為犯罪中不作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是客觀存在的。

B項,有因果關系是行為人對危害結果承擔刑事責任的客觀條件,不是充分條件。

C項,如果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介入了其他因素,則有可能使得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被阻斷。因此,認定因果關系并非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存在條件關系即可。

42.下列選項中,體現程序正當性法律原則的是()。

A.誠實信用

B.婚姻自由

C.無罪推定

D.公序良俗

答案:C

本題解析:

按照法律原則涉及的內容和問題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則分為實體性原則和程序性原則。實體性原則是直接涉及實體性權利和義務的原則,民法、刑法、行政法中所規定的多數原則就屬于此類。題中A、B、D就屬于實體性原則。程序性原則是直接涉及程序法問題的原則二如訴訟法中規定的辯護原則、無罪推定原則等。因此C選項正確。(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是每年必考內容,考生需要知道其內容及具體分類,最好每個類型都記幾個例子,這樣才有助于快速解題。還要注意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的區別。)

43.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委托作品的著作權,在當事人沒有明確約定的情況下,著作權屬于()。

A.委托人

B.受托人

C.委托人或者受托人

D.委托人和受托人

答案:B

本題解析:

【精解】委托作品的著作權,在當事人沒有明確約定的情況下,著作權屬于受托人。

44.選民對公布的選民名單有不同意見的,可以向選舉委員會提出申訴。選舉委員會對申訴的意見應當作出處理決定的期限是()。

A.2日內

B.3日內

C.5日內

D.10日內

答案:B

本題解析:

在直接選舉的地區,選民名單應在選舉日20日前公布,對于公布的選民名單有不同意見的,可以在選民名單公布之日起5日內向選舉委員會提出申訴。選舉委員會對申訴意見,應在3日內作出處理決定。申訴人如果對處理決定不服,可以在選舉日的5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在選舉日以前作出判決。人民法院的判決為最后決定。對于選民異議的處理流程,考生要熟記,特別是相關的時限規定,經常是選擇題考查的重點

45.根據專利法的有關規定,下列選項中可以授予專利權的是()。

A.小行星的發現

B.新型植物品種

C.白血病的化療方法

D.血壓儀的制造方法

答案:D

本題解析:

【精解】根據專利法的有關規定,不屬于專利授權范圍的客體是:科學發現;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動物和植物品種;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不過,對于動植物品種的生產方法,可以獲得專利權。此外,對于違反國家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A項屬于科學發現,B項屬于植物品種,C項屬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而D項屬于制造方法,可以授予專利權。

46.根據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下列選項中可以適用留置的是()。

A.租賃合同

B.倉儲合同

C.委托合同

D.建設工程合同

答案:B

本題解析:

【精解】根據《物權法》第232條的規定,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不得留置的動產,不得留置。可見,物權法擴大了可以適用留置的范圍,除了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不得留置的財產外,都可以適用留置,這改變了擔保法有關適用留置的合同僅限于幾類的立法模式,即只要符合留置權成立的法定要件,都可以適用留置。不過,目前尚存在留置范圍的爭議,故擔保法和民法典所列舉的幾類合同,如保管合同、加工承攬合同、行紀合同、運輸合同、倉儲合同,仍然是適用留置的,但由于留置的財產僅限于動產,可建設工程合同的標的為不動產,故不能適用留置。

47.我國《民法典》第122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請分析:(1)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發生競合的條件。(2)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發生競合的主要原因。(3)根據本條規定分析對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競合的處理

答案:

本題解析:

(1)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發生競合的條件有:當事人之間須存在合同關系的侵權的事實;當事人要有過錯,且違約責任的過錯和侵權責任的過錯是同一的;要符合兩種請求權的構成條件;必須有損害結果;責任具有不同的賠償范圍。(2)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發生競合的主要原因有:當事人實施了侵權性的違約行為,即侵權行為直接構成違約的原因;當事人實施了違約性的侵權行為,即違約行為造成了侵權的后果。(3)在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發生競合時,受損害方有權選擇其中的一種責任要求對方承擔。

48.2010年9月9日甲創作完成小說《堅硬的泡沫》,2012年5月4日甲去世,該作品著作權保護期截止日()

A.2060.9.9

B.2060.12.31

C.2062.5.4

D.2062.12.31

答案:D

本題解析:

依據我國民法規定,公民的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之后第50年的12月31日。甲于2012年去世,所以其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2062年的12月31日。故選D項。要注意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不是從創作完成之日起計算,而是從作者死亡的那一年開始計算,至于死亡的具體日期在所不問。

49.根據我國《民法典》規定,下列由業主共同決定的事項中,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3/4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3/4以上的業主同意的是()。

A.解聘物業服務企業

B.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

C.選舉業主委員會

D.籌集建筑物的維修資金

答案:D

本題解析:

《民法典》第278條規定:“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五)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六)籌集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七)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八)改變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從事經營活動;(九)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業主共同決定事項,應當由專有部分面積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人數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決定前款第六項至第八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前款其他事項,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50.首次將封建成文法典總則篇置于律首的是()。

A.《九章律》

B.《曹魏律》

C.《晉律》

D.《北齊律》

答案:B

本題解析:

【精解】《法經》中的法典總則稱為“具法”,商鞅改法為律,將“具法”改為“具律”,秦漢時期的法典將總則都稱為“具律”,且篇目不在法典之首,《曹魏律》將“具律”改為“刑名律”,置于律首,故選B項。

二.多項選擇題(共45題)1.在著手實行犯罪之前停止下來的犯罪形態包括()。

A.犯罪預備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答案:A、C

本題解析:

【精解】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在于是否實施刑法分則規定的實行行為,所以在著手實行犯罪之前停止下來的犯罪形態包括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發生的時空條件是在犯罪過程中,因此在著手實行犯罪之前停止下來的犯罪形態包括犯罪中止。故選A、C項。

2.下列財產抵押權的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有()

A.正在建造的船舶

B.正在使用的機床

C.正在建造的航空器

D.正在生產的半成品

答案:A、B、C、D

本題解析:

我國抵押權的登記制度分為登記要件主義和登記對抗主義,前者是指未經登記抵押權不設立,后者是指抵押權的設立不需要登記,但是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根據物權法的規定,以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交通運輸工具或者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設立抵押的,采取登記對抗主義,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3.法律推理的方式有()兩大類。

A.歸納推理方法

B.辯證推理方法

C.演繹推理方法

D.形式推理方法

答案:B、D

本題解析:

【詳解】

法律推理的方式有兩大類:形式推理和辯證推理。形式推理是指解決法律問題時所運用的演繹方法、歸納方法和類推方法。所以AC項是形式推理中具體運用的方法,故本題的答案為BD。

4.根據民法中物的分類標準,哪些屬于主物與從物的關系?

A.鎖與鑰匙

B.上衣與褲子

C.電視機與遙控器

D.房屋與窗戶

答案:A、C

本題解析:

窗戶是房屋的成分。上衣與褲子是兩個獨立的物。從物是指非主物成分、常輔助主物效用、與主物同屬于一人的物。

5.下列有關“法的淵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確的?()

A.法的非正式淵源,是指不能被國內法院適用的法的淵源,如正義標準、理性原則、習慣

B.在我國,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主要是根據其所調整的社會關系而作出的分類

C.根據“條約必須遵守”的原則,一切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均構成當代我國法的淵源之一

D.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國家政策可以作為我國法院審理案件時的判決依據

答案:A、B、C

本題解析:

【精解】選項A,法的非正式淵源,有可能被國內法院適用,如最高法院選擇并發表的判例;選項B,根據其所調整的社會關系而作出分類的是刑法、民法、行政法等;選項C,有些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構成當代我國法的淵源之一;關于選項D,民法典規定國家政策作為法律以外的其他社會規范,也可作為我國法院審理案件時的判決依據。

6.下列選項中,屬于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的有()。

A.甲個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將公款供一有限責任公司使用,自己未從中牟利

B.乙以單位名義將公款供某街道辦企業使用

C.丙以個人名義將公款供某國有企業使用,自己未從中獲利

D.丁將公款借給朋友,供該朋友的孩子出國留學

答案:C、D

本題解析:

【詳解】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給他人使用;也包括挪用公款給私有公司、私有企業使用。故選CD。

7.在我國,執法的原則包括以下哪幾個方面

A.依法行政原則

B.講求效率原則

C.合理性原則

D.正當程序原則

答案:A、B、C、D

本題解析:

執法的原則是指行政執法主體在執法活動時所應遵循的基本準則。在我國,執法的原則主要有依法行政原則、講求效率原則、合理性原則和正當程序原則。

8.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

A.都是主犯

B.—般是主犯

C.有的是從犯

D.可以分別是主犯、從犯、脅從犯

答案:B、C、D

本題解析:

【詳解】

根據刑法的規定,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主犯是指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從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犯罪分子;脅從犯是指被脅迫參加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教唆犯可能是主犯,也可能是從犯、脅從犯。

9.刑罰消滅的法定原因主要有()。

A.刑罰執行完畢

B.犯罪分子死亡

C.假釋考驗期滿

D.超過追訴時效

答案:A、B、C、D

本題解析:

【精解】我國刑法中刑罰消滅的法定原因有:(1)刑罰執行完畢。(2)緩刑考驗期滿。(3)假釋考驗期滿。(4)犯罪人死亡。(5)超過時效期限。(6)赦免。赦免包括大赦和特赦。故備選項應全選。

10.關于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與作為法律規則內容的權利義務,表述正確的是。()

A.兩者所屬領域不同,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屬于現實性領域,而作為法律規則內容的權利義務屬于可能性領域

B.針對的主體不同,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所針對的主體是特定的,而法律規則內容的權利義務所針對的是一國之內所有不特定的主體

C.法律效力不同,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屬于個別化的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而法律規則內容的權利義務屬于一般化的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

D.屬性不同,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未必都由法律所規定,并不必然具有法律屬性,而法律規則內容的權利義務必然具有法律屬性

答案:A、B、C、D

本題解析:

【精解】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與作為法律規則內容的權利義務,兩者所屬領域不,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屬于現實性領域,而作為法律規則內容的權利義務屬于可能性領域;針對的主體不同,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所針對的主體是特定的,而法律規則內容的權利義務所針對的是一國之內所有不特定的主體;法律效力不同,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屬于個別化的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而法律規則內容的權利義務屬于一般化的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屬性不同,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未必都由法律所規定,并不必然具有法律屬性,而法律規則內容的權利義務必然具有法律屬性。

11.我國《民法典》依據法人存在的目的,將法人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下列選項中,屬于特別法人的有()。

A.機關法人

B.事業單位法人

C.捐助法人

D.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

答案:A、D

本題解析:

AD兩項,《民法典》第96條規定,本節規定的機關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為特別法人。

BC兩項,《民法典》第87條規定,非營利法人包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等。其中,基金會和社會服務機構屬于捐助法人。

12.下列機構屬于憲政史上出現的或目前尚存的違憲審查機構的有()。

A.護法元老院

B.憲法法院

C.憲法委員會

D.普通法院

答案:A、B、C、D

本題解析:

【精解】在憲法史上存在過或目前存在的違憲審查機構有普通法院(如美國)、護法元老院(法國)、憲法法院(德國、奧地利等)、憲法委員會(法國)以及議會等,故備選項應全選。

13.下列有關法律體系與立法體系的說法不恰當的是()。

A.兩者的內在組成要素的劃分標準和依據不同

B.法律體系屬于制度范疇,立法體系屬于學科范疇,兩者沒有聯系

C.兩者包含的內容不同

D.兩者都是以規范性文件為表現形式

答案:B、D

本題解析:

【精解】立法體系屬于制度范疇。立法體系不是以規范性文件為表現形式。

14.下列選項中,屬于秦漢時期恥辱刑的有()。

A.宮刑

B.髡刑

C.耐刑

D.完刑

答案:B、C、D

本題解析:

【精解】秦漢時期的恥辱刑包括三類:髡刑、耐刑和完刑,其中,剃去犯人頭發為髡,剃去犯人胡須的為耐,不加肉刑髡剃(免肉刑、髡剃并保留發膚)為完,故選D項。宮刑屬于奴隸制五刑之一,是去掉受刑人生殖器的刑罰,宮刑雖然具有侮辱性質,但不是恥辱刑。

15.下列屬于執法特點的是()

A.單方面性

B.靈活性

C.形式性

D.專屬性

答案:A、B

本題解析:

與司法等法律實施活動相比較,執法的特點有主動性、單方面性、內容的廣泛性、主體的法定性、國家權威性、強制性和靈活性,故AB正確。形式性和專屬性是司法的特點,CD錯誤。

16.漢代刑法適用原則的儒家化主要表現在()原則中。

A.自告減免刑罰

B.恤刑

C.親親得相首匿

D.上請

答案:B、C、D

本題解析:

[詳解]

漢朝統治者為了標榜“為政以仁”,強調貫徹儒家矜老恤幼的恤刑思想。“親親得相首匿”是漢代一項重要的刑法適用原則。“親親得相首匿”是指親屬之間可以相互首謀隱匿犯罪行為,不予告發和作證。這種主張親屬間首謀隱匿犯罪可以不負刑事責任的原則,源于儒家孔子“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的思想。上請制度是漢律首創的封建官僚貴族所享有的一項法律特權。隨著漢朝儒家思想的影響、封建特權意識的發展,當時規定了“上請”制度。所謂“上請”,即當官貴犯罪后,可以通過請示皇帝給予某些優待。自告減免刑罰的原則是秦朝確立的刑法適用原則。秦律規定,凡攜帶所借公物外逃,主動自首者,不以盜竊論處,而以逃亡論處。再如隸臣妾在服刑期間逃亡后又自首的,僅笞五十,補足期限。若犯罪后能主動消除犯罪后果者,可減免處罰。

17.關于大赦和特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大赦既赦其刑,又赦其罪

B.特赦只赦其刑,不赦其罪

C.特赦后再犯罪的,不構成累犯

D.特赦由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決定,國家主席發布特赦令

答案:A、B、D

本題解析:

大赦與特赦是赦免的兩種類型,選項A、B正是兩者的區別點。選項C錯誤,因為特赦后再犯罪的,如果符合累犯條件,則構成累犯。《刑法》第65條、第66條中的“赦免”是指特赦。選項D是正確的,參見《憲法》第67條、第80條的規定。

18.實行司法平等原則的意義有哪些()

A.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

B.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證

C.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必要條件

D.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題中應有之義

答案:A、B、C、D

本題解析:

司法平等原則是我國司法的重要原則之一,以上四項均是貫徹司法平等原則的重要意義。

19.宋朝為防范科舉考試舞弊而采取的制度有()。

A.譽錄試卷法

B.糊名考校法

C.考官司回避制

D.九品中正制

答案:A、B、C

本題解析:

宋朝為防止科舉考試舞弊,采取密封舉子姓名和考試卷另由他人抄寫呈上的方式,此外還有考官回避制。D項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制度。

20.甲公司與乙幼兒園簽訂空氣凈化器買賣合同,約定:凈化器的PM2.5去除率應達到95%,驗收合格后付款,后乙幼兒園經甲公司同意將合同轉讓給丙幼兒園。丙幼兒園驗收時,發現PM2.5去除率遠未達到合同約定的標準。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丙幼兒園有權解除買賣合同

B.丙幼兒園可以對甲公司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C.丙幼兒園可以請求乙幼兒園承擔違約責任

D.乙幼兒園與丙幼兒園之間的轉讓合同有效

答案:A、B、D

本題解析:

A項,根據《民法典》第94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本題中,丙幼兒園購買凈化器的目的是去除PM2.5,但是甲公司提供的凈化器PM2.5去除率遠未達到合同約定的標準,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因此丙幼兒園有權解除合同。B項,《民法典》第67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本題中,甲公司是先履行債務的一方,其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因此丙幼兒園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辯權。C項,乙幼兒園已經將債務完全轉移,脫離了該債權債務,丙幼兒園不能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D項,《民法典》第84條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本題中,乙幼兒園與丙幼兒園的合同轉移已經經過甲公司同意,因此有效。

21.各國憲政的實踐說明憲法的修改形式有()。

A.全面修改

B.部分修改

C.有形修改

D.無形修改

答案:A、B、D

本題解析:

【詳解】

從各國憲法規定的憲政實踐看,憲法修改主要有全面修改、部分修改和無形修改。

22.英國在完善憲政制度過程中,制定的著名的憲法性法律有()。

A.1972年的《共同體法》

B.1918年的《國民參政法》

C.1911年的《國會法》

D.1832年的《改革法》

答案:A、B、C、D

本題解析:

【詳解】

1972年的《共同體法》、1918年的《國民參政法》、1911年的《國會法》和1832年的《改革法》都是在英國完善憲政過程中制定的比較著名的憲法性法律。

23.關于政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政黨以奪取、控制或者影響國家政權運行作為目的

B.政黨具有階級性

C.政黨內部比較松散,沒有組織體系

D.政黨靠成員的自覺行為,沒有規范成員的組織紀律

答案:C、D

本題解析:

政黨是指由一定階級或階層的先進分子所組成的,以奪取、控制或影響國家政權運行為目的的,具有嚴格紀律和組織體系的政治組織。政黨的特征有:第一,政黨是一定階級、階層的政治組織,具有鮮明的階級性;第二,政黨具有明確的政治綱領,其目的是為了奪取或控制政權,以及影響政治權力的運用;第三,政黨是以結社自由為法律基礎建立起來的社會政治組織,具右一定的組織體系;第四,政黨有嚴格的組織紀律,用以規范和約束政黨的組織和成員活動,以保證政黨綱領的貫徹執行。

24.根據商標法的有關規定,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商標專用權的保護期限是10年

B.商標專用權的保護期限從申請人提出申請之日起算

C.使用在先原則不屬于商標注冊的基本原則

D.“可口可樂”、“COC0”、“COCACOLA”、“COLA”是一組防御商標

答案:A、C

本題解析:

【精解】B項錯在:商標專用權的保護期限自商標核準注冊之日起計算。D項錯在:該組商標屬于一系列聯合商標,而不是防御商標。

25.下列資本主義國家中,實行兩黨輪流執政的國家有()。

A.德國

B.美國

C.意大利

D.英國

答案:B、D

本題解析:

【精解】當代實行兩黨輪流執政的典型資本主義國家為美國、英國,故選B、D項。德國和意大利實行多黨輪流執政,故排除A項和C項。

26.關于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說法正確的有

A.行為人為了逃稅,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應當以逃稅罪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數罪并罰

B.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包括為他人虛開和為自己虛開

C.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包括讓他人為自己虛開

D.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包括介紹他人虛開

答案:B、C、D

本題解析:

行為人為逃稅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屬于牽連犯,擇一重罪處斷,A選項錯誤。BCD選項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的四種行為方式,正確。

27.肖某育有二子一女,長子甲拒絕對肖某盡贍養義務,次子乙患腦癱且無生活來源,女兒丙婚前、婚后均與肖某共同生活。2004年肖某撿到一棄嬰丁并予以撫養,但未辦理收養手續。2012年7月,肖某死亡。分配遺產時()。

A.甲應當不分或少分

B.對乙應當予以照顧

C.丙可以多分

D.可以分給丁適當的遺產

答案:A、B、C、D

本題解析:

根據《繼承法》相關規定,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該不分或者少分,因此A選項正確。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缺乏勞動力的繼承人,應當予以適當照顧,因此B選項正確。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的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因此C選項也正確。而D選項中的丁屬于由被繼承人扶養的無收入來源又無勞動能力人,可以適當分給部分遺產。

28.甲未獲煙草專賣許可,擅自購進明知是假冒的“中華”牌香煙100箱進行批發和零售,在被査獲時已銷售出80箱,收款120萬元。經檢驗該批香煙屬于不合格產品。甲的行為()。

A.觸犯非法經營罪

B.觸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C.觸犯銷售偽劣產品罪

D.屬于想象競合犯,從一重罪定罪處罰

答案:A、B、C、D

本題解析:

【詳解】

想象競合犯,是指行為人基于一個犯罪意圖所支配的數個不同的罪過,實施一個危害行為,而觸犯兩個以上異種罪名的犯罪形態。對于想象競合犯應采用從一重處斷的原則予以論處,即對想象競合犯無須實行數罪并罰,而應按照其犯罪行為所觸犯的數罪中處罰最重的犯罪論處。甲既觸犯了非法經營罪,又觸犯了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和銷售偽劣產品罪,屬于想象競合犯,從一重罪定罪處罰。故選ABCD。

29.盜竊罪與侵占罪的主要區別是()。

A.主觀目的不同

B.侵犯的客體不同

C.犯罪的客觀方面不同

D.占有財物的方式不同

答案:C、D

本題解析:

【精解】盜竊罪與侵占罪主觀上都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侵犯的客體都是財產權。所以應當排除A、B項。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地多次竊取或者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或者將他人的遺忘物、埋藏物非法占為已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或者拒不交出的行為。所以,兩者的客觀行為方式不同。盜竊罪是通過秘密竊取的方式將他人占有的財物變為自己占有,而侵占罪是將占有的財物變為自己所有,所以,在占有財物的方式上也不同。故選C、D項。

30.唐朝的流刑包括()。

A.三流

B.加役流

C.反逆緣坐流

D.赦死從流

答案:A、B、C

本題解析:

【精解】唐朝的流刑除了三等流刑之外,還有加役流,故選A項、B項和C項。不過要注意:屬于法定流刑的只有“三流”,即流二千里、流二千五百里和流三千里。

31.漢朝的法律形式有()。

A.令

B.科

C.格

D.式

答案:A、B

本題解析:

【精解】漢朝的法律形式包括律、令、科、比四種,故選A項和B項。格和式是唐朝的法律形式。

32.遺贈屬于()。

A.單方法律行為

B.單務法律行為

C.無償法律行為

D.要式法律行為

答案:A、B、C、D

本題解析:

【精解】遺贈人不需要征得任何人的同意,只要遺贈人用遺囑表明了遺贈的意思,在遺贈人死亡后,就發生法律效力,故遺贈為單方法律行為,選A項。遺贈是遺贈人將財產無償捐贈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并于死后生效的法律行為,故選B項和C項。遺贈采取遺囑形式,故為要式法律行為,選D項。

33.在我國古代,曾出現的著名注疏學家有()。

A.張斐

B.杜預

C.宋慈

D.長孫無忌

答案:A、B、D

本題解析:

【精解】張斐、杜預曾經為《晉律》作注,長孫無忌曾經為《永徽律》注疏,他們都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律學家,故選A項、B項和D項。宋慈不是律學家,而是宋朝的法醫學家。

34.贈與行為是

A.單方法律行為

B.雙方法律行為

C.單務法律行為

D.雙務法律行為

答案:B、C

本題解析:

贈與行為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地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行為,因此贈與行為屬于雙方、單務法律行為。AD是錯誤的,BC是正確答案。

35.在現代法律實踐中,當法的價值發生沖突時,通常采取的原則是().

A.比例原則

B.個案平衡原則

C.秩序優先原則

D.價值排序原則

答案:A、B、D

本題解析:

【詳解]

法的價值與人的客觀需要和利益相關聯,人的需要和利益是多層次的,所以,法的價值是多種多樣的,包括秩序、自由、平等、效率等。在具體的個案中,法的價值可能會發生沖突,此時就需要運用一些原則來解決法的價值沖突問題。價值排序原則即價值位階原則,指在不同位階的法的價值發生沖突時,位階在先的法的價值優于位階在后的法的價值;個案平衡原則指在處于同一位階上的法的價值之間發生沖突時,必須綜合考慮主體之間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個案的解決能夠適當兼顧雙方的利益;比例原則指為了保護某種較為優越的法的價值而必須侵害一種利益時,不得逾越一定的限度。這些原則都是在解決法的價值發生沖突時所經常適用的原則。秩序本身必須符合人性、符合常理,如果為追求秩序而要犧牲人們的自由、平等,那么這種秩序就是不可取的。

36.下列屬于公民的人身自由權的有()。

A.住宅不受侵犯的權利

B.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權

C.休息權

D.物質幫助權

答案:A、B

本題解析:

【精解】人身自由權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嚴、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權等,故選A、B項。C、D項屬于社會經濟文化權利。

37.一般來說,實質推理是對法律規定和案件事實的實質內容進行價值評價的推理。當出現法律規定本身的含義模糊;在法律中對于有關問題沒有直接的明文規定;法律規定之間有抵觸或者法律中出現兩種以上需要選擇適用的條款;出現通常所述的“合法”和“合理”的矛盾的時候,需要運用實質推理。而對于實質推理,各國的法制實踐一般通過以下哪些形式來進行?()

A.通過司法機關對法律的目的和精神進行解釋

B.根據習慣、法理或者根據正義、公平等法律意識及倫理觀念作出判斷

C.根據國家的政策或法律的一般原則作出決定

D.根據權威法官或法學家的論證以及社會輿論導向等作出決定

答案:A、B、C

本題解析:

【精解】此題考查的是法律推理的內容。法律推理有形式推理和實質推理之分。本題考查的是對于二者的綜合理解。

38.下列選項哪些是法典編纂的特點?()

A.不改變法的內容

B.可以改變法的內容

C.是國家的立法活動

D.不是國家立法活動

答案:B、C

本題解析:

【詳解】

法典編纂可以改變原來規范的內容,是法的制定活動之一,只能由國家的立法機關進行。法律匯編不改變法的內容,不是國家的立法活動。

39.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下列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表述,正確的有()

A.行政長官任期五年,可連任一次

B.行政長官可任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要官員

C.行政長官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

D.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答案:A、C、D

本題解析:

行政長官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代表特別行政區,對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別行政區負責。作為特別行政區的首長,對立法會負責。行政長官通過選舉或者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任期五年,可連任一次。特別行政區行政機關的主要官員由行政長官提名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所以,B選項錯誤,特別行政區行政機關的主要官員應當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A、C、D選項正確。

40.下列犯罪行為,應按數罪并罰原則處理的是

A.拐賣婦女又奸淫被拐賣婦女

B.司法工作人員枉法裁判又構成受賄罪

C.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又殺人

D.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又強奸被組織人

答案:C、D

本題解析:

奸淫被拐賣的婦女是拐賣婦女、兒童罪的情節加重犯,按照升格法定刑處罰,不需要數罪并罰。A選項說法錯誤。對于枉法裁判的司法工作人員在枉法裁判的同時,又收受賄賂,構成受賄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因此不應當數罪并罰。B選項說法錯誤。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又有其他犯罪行為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C選項說法正確。對犯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的犯罪人,對被組織人有殺害、傷害、強奸、搶劫等犯罪行為,或者對檢查人員有殺害、傷害等犯罪行為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D選項說法正確

41.()即使在客觀上造成了危害結果,也不是刑法意義上的行為。

A.無意識的動作或者言論

B.人在身體受到外力強制下形成的動作

C.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行為人無法履行其義務

D.驅使動物侵襲他人

答案:A、B、C

本題解析:

【詳解】

任何犯罪都必須有人的行為,沒有行為就沒有犯罪。在刑法上,行為并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具有特殊含義的危害行為,指的是能夠表現行為人的犯罪心理態度,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刑法上的行為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行為必須是表現行為人的犯罪心理態度的行為。因此,盡管有的行為在客觀上造成了某種危害結果,但是,由于不是在行為人自己的心理支配下進行的,因而只能屬于無意識的行為。無意識的行為不是刑法意義上的危害行為。一般而言,無意識的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其一,無意識的動作或言論。其二,人在身體受到外力強制下形成的動作。其三,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行為人無法履行其義務。這三種情況,由于缺少行為人的心理因素,因而都不能認為是危害社會的行為。至于驅使動物侵襲他人的行為,由于該行為是在行為人的心理支配下進行的,表現了行為人的犯罪心理,因此,該行為屬于刑法意義上的行為。

42.下列對于我國刑法第13條中“……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的理解,正確的有()。

A.避免給輕微的違法行為打上“犯罪”的標記

B.表明認定犯罪需要正確“定性”及合理“定量”

C.是區分“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的宏觀標準

D.合理配置司法資源以集中力量懲罰“嚴重違法行為”

答案:A、B、C、D

本題解析:

《刑法》第13條規定:“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這一條中的犯罪定義既包含定性要求又含定量要求,對于合理認定犯罪及處罰犯罪具有重要的意義。該犯罪定義不僅從性質上明確了犯罪具有危害性和違法性,而且還設置了定量要求,即“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被稱為犯罪定義的“但書”。該“但書”表明認定犯罪不僅僅需要正確“定性”,還需要合理確定危害的“程度”或“量”。“但書”是區分“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的宏觀標準,可以縮小犯罪或刑事處罰的范圍,避免給一些輕微的危害行為(或違法行為)打上犯罪的標記,有利于行為人改過自新,還可以合理配置司法資源,集中力量懲罰嚴重的違法行為——犯罪。

43.婚姻關系因法院的離婚判決而終止,導致這一具體法律關系消滅的事實稱為()。

A.事件

B.消極行為

C.積極行為

D.行為

答案:C、D

本題解析:

【詳解】

判斷是行為還是事件的關鍵是看該法律事實是否與當事人的意志有關,與當事人意志有關的就是行為,否則就是事件。離婚判決與當事人的意志有關,是一種積極行為而不是事件。

44.放火罪與失火罪的區別是()。

A.放火罪的刑事責任年齡是14周歲,而失火罪的刑事責任年齡是16周歲

B.前者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是明知的,且持希望或者放任態度;后者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應當預見但是沒有預見到,或者雖然已經預見到但是輕信能夠避免

C.前者存在共同犯罪的可能性,后者不可能存在共同犯罪

D.前者有未遂,后者無未遂

答案:A、B、C、D

本題解析:

【精解】放火罪的主體是14周歲以上的自然人,而失火罪的主體是16周歲以上的自然人;放火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而失火罪的主觀方面是過失。故意犯罪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態和共同犯罪的形態,而過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態和共同犯罪的形態。故備選項應全選。

45.法有本質屬性與非本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