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52015屆高三考前檢測語文試題語言文字運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1)在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被確定為國家發展層面的核心價值。(2)反腐有成績振奮人心,但是更應該由此看到形勢的嚴峻,歷史經驗和現實環境都告訴我們,與腐敗作斗爭沒有“完成時”。(3)世貿組織裁定中國實施的稀土出口限制了自貿原則,日前,中國商務部已經取消了稀土出口配額限制。A.趨向縱然違反B.取向縱然違犯C.趨向固然違犯D.取向固然違反【答案】D考點: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2.下面是古人詩詞中描寫月色的句子,其中有一句與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調不同,請指出()(3分)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B.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C.楊柳岸曉風殘月D.唯見江心秋月白【答案】A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3.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橫線上,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絕境是強者的進身之階,弱者的無底之淵。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敗也在人。________可是在絕境中,成功者比失敗者多堅持了一分鐘,多走了一步路,________。①成功者不一定處處都比失敗者強。②失敗者天生就一定比成功者差嗎?③多思考了一個問題。④多思考了一些問題。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考點: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4.閱讀下面的內容,對麥家的話理解最正確的一項是()(3分)著名作家麥家說,平庸的人有一條命:性命。優秀的人有兩條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條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們分別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責任。A.平庸的人就是貪生怕死、明哲保身的人,活著如同死人。B.有所敬畏,勇于擔當,才能脫離平庸,走向優秀和卓越。C.人人都有“性命”,人生而平等,沒有尊卑貴賤的區別。D.“性命”是人生的基礎,沒有性命也就沒有優秀和卓越?!敬鸢浮緽【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重要語句的含義的理解能力。讀后可知,語段重在強調了優秀和卓越兩種人,強調人的生活和責任。A項,貪生怕死理解錯誤;C項,與題意不符;D項,不符合麥家強調的重點;故符合麥家這句話含義的應為B??键c: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5.閱讀下邊《誤人青春》這幅漫畫,對它的寓意理解最貼切的一項是()(3分)A.發言時不應該盛氣凌人,居高臨下。B.很多人的大好年華,被冗長的發言、無聊的會議給磨蝕掉。C.發言者應照顧聽眾差異,確定合適的發言內容。D.聽眾應展現出良好的文明素養,即便年紀已大,也要給年輕人做好表率?!敬鸢浮緽【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漫畫寓意的理解,解答形式不是圖文的轉換,而是要求考生作出選擇。做這類題要仔細觀察漫畫的組成部分,再辯明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這樣就可以知道哪個選項符合。本題的漫畫由開會人員、時鐘和“誤人青春”三部分組成,根據畫面中人物的言行和時鐘,結合標題“誤人青春”可以對照四個選項,選出B項了??键c: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五代史記一行傳敘(宋)歐陽修嗚呼!五代之亂極矣,傳所謂“天地閉,賢人隱”之時歟!當此之時,臣弒其君,子弒其父,而縉紳之士安其祿而立其朝,充然無復廉恥之色者皆是也。吾以謂自古忠臣義士多出于亂世,而怪當時可道者何少也!豈果無其人哉?雖曰干戈興,學校廢而禮義衰,風俗隳壞,至于如此;自古天下未嘗無人也。吾意必有潔身自負之士,嫉世遠去而不可見者。自古賢材有韞于中而不見于外或窮居陋巷委身草莽雖顏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況世變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時乎。吾又以謂必有負材能、修節義而沉淪于下,泯沒而無聞者。求之傳記,而亂世崩離,文字殘缺,不可復得,然僅得者,四五人而已。處乎山林而群麋鹿,雖不足以為中道,然與其食人之祿,俛①首而包羞,孰若無愧于心,放身而自得?吾得二人焉,曰鄭遨、張薦明。勢利不屈其心,去就不違其義。吾得一人焉,曰石昂。茍利于君,以忠獲罪而何必自明;有至死而不言者,此古之義士也。吾得一人焉,曰程福赟。五代之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于兄弟、夫婦,人倫之際,無不大壞,而天理幾乎其滅矣。于此之時,能以孝弟自修于一鄉而風行于天下者,猶或有之。然其事跡不著而無可紀次,獨其名氏或因見于書者,吾亦不敢沒。而其略可錄者,吾得一人焉,曰李自倫。作《一行傳》。【注】①俛:同“俯”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而怪當時可道者何少也怪:對……感到奇怪B.風俗隳壞隳:毀壞C.必有負材能、修節義而沉淪于下負:辜負D.處乎山林而群麋鹿群:與……為伍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吾以謂自古忠臣義士多出于亂世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B.嫉世遠去而不可見者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C.泯沒而無聞者縉紳而不能易其志者D.吾得二人焉積土成山,風雨興焉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7分)(1)雖不足以為中道,然與其食人之祿,俛首而包羞,孰若無愧于心,放身而自得?(5分)譯文:(2)勢利不屈其心,去就不違其義。(2分)譯文: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6分)自古賢材有韞于中而不見于外或窮居陋巷委身草莽雖顏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況世變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時乎【答案】6.C7.B8.(1)雖然夠不上符合中庸之道,然而與其享用著別人給的俸祿,低著頭忍受著羞辱,如何比得上無愧于內心,放縱身心(不受拘束)而自得其樂(或:讓自己得意開心)呢?(2)權力和利益都不能讓他的心靈屈服,擔任官職或不擔任官職都不違背他的道義。9.自古賢材/有韞于中而不見于外/或窮居陋巷/委身草莽/雖顏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況世變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時乎【解析】6.試題分析:本題的錯誤在于望文生義。負:具有。解答此類試題時可采用聯想(聯想課文語句)推斷、語言結構推斷、辨析詞性推斷、語法分析推斷、語境分析推斷、鄰字(同義復詞、偏義復詞)幫助推斷等方法。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7.試題分析:B.都是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A.介詞,前者譯為“在”,后者譯為“比”。C.前者,代詞,……的人;后者,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D.前者,句末語助詞,不譯;后者,兼詞,于之。文言虛詞的考查集中在《大綱》規定的十八個虛詞范圍之內,同時虛詞考查與課內知識有著密切關系,其中有四句話出自課文,考生應在準確理解課內語句的基礎上結合文段進行辨析,才能保證答案的準確性??键c: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8.試題分析:文言文的翻譯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直譯要求原文文字在譯文中有著落,譯文文字在原文中有根據,句式特點、風格力求和原文一致。意譯則是譯出原文大意。翻譯時應以直譯為主,實在難以翻譯時可輔以意譯。翻譯語句要準確翻譯關鍵詞語,如(1)“雖”,雖然,“中道”,中庸之道,“俛首”,低著頭,“孰”,如何,語句流暢1分;(2)“違”,違背,語句流暢1分。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9.試題分析:給文言文語段斷句,需要在通文意初斷句的基礎上,對不能斷開的字詞要研究前后語句的含義及聯系,看看斷在哪里語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聯系往往都有標志可尋,只要抓住了這些標志,就可以輕松斷句,同時,需要掌握語句的大意,本句話的意思為:自古賢才,有把自己的志向才能蘊藏于內心而并不表現出來的,有的人困頓地生存于簡陋的小巷,寄身于荒野草莽,他們即使有顏淵的品行,不遇到孔子這樣的人也會名聲顯揚,況且是世道多有變故而君子的高尚道德消沉的時候呢。本題可據此得出答案??键c: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緟⒖甲g文】唉!五代之亂達到頂點了,這就是傳記上所說的“天地間的光明被封閉、高潔的雅士都去隱居”的時代嗎!在這個時候,作臣子的殺害他的國君,作兒子的殺害他的父親,而那些士大夫們卻安享著國家的俸祿,占據著朝堂,十分滿足不再有廉恥之色的人到處都是。我認為忠臣義士,多出于亂世,卻奇怪這個時候可以稱道的人何其少啊。難道果真沒有這樣的人嗎?雖然說戰亂興起,學校教育被廢棄,從而禮儀衰敗,風俗毀壞,而到了這個地步,然而自古以來天下大亂之時未嘗沒有這樣的忠臣義士啊。我想必有潔身自好的義士,因憤時疾世遠離塵世而不能顯露于世。自古賢才,有把自己的志向才能蘊藏于內心而并不表現出來的,有的人困頓地生存于簡陋的小巷,寄身于荒野草莽,他們即使有顏淵的品行,不遇到孔子這樣的人也會名聲顯揚。況且是世道多有變故而君子的高尚道德消沉的時候呢。我又認為必然還有懷抱才能、修煉節義,但沉淪在社會底層而默默無聞的人。我在傳記中尋找這樣的義士,卻因亂世分崩離析,書上文字殘缺,不能再找到了。找到的僅僅就是四五人罷了。生活在山林中和麋鹿為伍,雖然夠不上符合中庸之道,然而與其享用著別人給的俸祿,低著頭忍受著羞辱,如何比得上無愧于內心,放縱身心(不受拘束)而自得其樂(或:讓自己得意開心)呢?我找到了兩個人,名叫鄭遨、張薦明。權力和利益都不能讓他的心靈屈服,擔任官職或不擔任官職都不違背他的道義。我找到了一人,名叫石昂。如果對君主有利,因為忠誠而獲得罪名又何必為自己表白,有直至死亡也不說出來的人,這就是古代的義士啊。我找到了一人,名叫程福赟。五代時期社會混亂,國君不像國君,臣子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一直到兄弟間、夫婦間的人倫關系,沒有不嚴重毀壞的,而倫理幾乎滅絕了。就在這樣的時刻,能夠以孝悌之禮修身于一鄉并且像風一樣推行到天下的人,還是或許有的,但他們的所作所為不顯著,也沒有書籍記述編排,只有他們的姓名有的還能夠在書中見到,我也不敢埋沒他們。而大致可以寫下來的人,我也找到了一個,他叫李自倫。古詩詞鑒賞(10分)10.閱讀下面宋詩,然后回答問題。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曾幾①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無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咀ⅰ竣僭鴰?,南宋詩人。此詩作于作者新任浙西提刑。古人寫詩講究一字傳神,請簡析“夢回涼冷潤衣襟”中“潤”字的妙用。(3分)結合全詩,請簡要分析詩人是如何表現詩題中的“喜”的。(4分)你是怎樣理解詩人的喜雨情懷的?請簡要說明。(3分)【答案】“潤”浸潤、滋潤;(1分)“潤”字不僅傳出那種浸透全身的生理上的舒適感、清涼感,(1分)而且傳達出久旱逢甘霖后心理上的熨貼感、喜悅感。(1分)①首聯通過描寫夜感霖雨突降帶來的涼爽,表現驚喜;②頷聯直接點“喜”,為溪流因這場雨而水足高興;③頸聯,詩人想像莊稼因這場雨而長勢更好,覺得特別開心,連雨打桐葉聲也變成了最美妙的音樂;④以“我”之欣舞襯托廣大農民因這場甘霖及時來到而生的狂喜之情。(答對一點給1分,答全給5分)夜遭雨淋,詩人不因自己“房漏”、“床濕”而苦惱,反而驚喜于它對于莊稼對農民的及時,(感情,1分)作為封建士大夫,這種關注民生,心系百姓的情懷無疑是高尚的、尤其難能可貴的。(思想評價,2分)【解析】試題分析:回答此題,首先明確,這是一首充滿輕快旋律和酣暢情致的喜雨詩。這年夏秋間,久晴不雨,秋禾枯焦。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間止,大雨三日,莊稼得救。久旱遇雨,欣喜若狂,連衣服、床鋪濕了也顧不得,表達了詩人的喜雨之情和對民生的關注,詩人歡欣鼓舞,本題可據此回答。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試題分析:本詩,首聯寫喜雨,從晚上下雨寫起。這兩句雖然是實事實寫,但由原先對氣候的不滿忽地改變成很滿意,細微地反映了詩人心中的喜悅;次聯寫對雨的感受,詩是寫聽雨,又形象地道出了盼雨的心情,也隱隱表示自己的喜雨不單單是因為大雨趕走了炎熱,帶來了涼爽,這就引出第三聯的情感,也為尾聯預留地步,所以元方回評說這聯寫得流動便利;第三聯仍寫喜雨。一句是想象之辭,說明自己喜雨,是因為這場及時雨,使莊稼能喝個飽,秋收有望;一句是以聽雨打桐葉,寄托自己欣喜的心情;尾聯純抒情,正因為詩人沒田,他的歡欣鼓舞才有更深的意義,他與民同樂的心意也完全表達了出來。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試題分析:詩人在悶熱的天氣中入睡,一覺醒來,白天烈日的余威已被全部掃除,代之以清涼舒適的夜風,原來天下起了大雨。這兩句雖然是實事實寫,但由原先對氣候的不滿忽地改變成很滿意,細微地反映了詩人心中的喜悅。詩人同時又選了“夢回”這一時刻,來表達自己這份心情,更加顯出意外地驚喜———這場雨,詩人已經盼望很久了。作為封建士大夫,這種關注民生,心系百姓的情懷無疑是高尚的、尤其難能可貴的。考點: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名句名篇默寫(8分)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孔雀部分。(1),宜付有司論其刑賞(諸葛亮《出師表》)(2)攝提貞于孟陬兮,。(屈原《離騷》)(3)浮光躍金,(范仲淹《岳陽樓記》)(4),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5)庭下如積水空明,,蓋竹柏影也。(蘇軾《記承天寺夜游》)(6),血色羅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并序》)(7)知不可乎驟得,。(蘇軾《赤壁賦》)(8),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子張》)【答案】⑴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⑵惟庚寅吾以降⑶靜影沉璧⑷黑云壓城城欲摧⑸水中藻荇交橫⑹鈿頭銀篦擊節碎⑺托遺響于悲風⑻博學而篤志【解析】試題分析: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庚寅”、“璧”、“藻荇”、“鈿”、“篦”等。每句1分,句中有誤該句不得分??键c: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F代文閱讀(一)(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孤寂簡媜(1)駕車的車夫與隨行的漢子,留在山腳村落里,不愿上山。他們早就聽說秋冬之交,這山是颶風的天下,當地人管它叫“食人風”,吃人不吐骨頭的。(2)旅路中,遇著他們,隨興做了伴。我本是意隨路走,不確定走上哪兒暢懷、寄情,往往五天四夜露宿在外,不見一個人一只牲口,只見忽隱忽明的泥草路上偶有轍痕,有的是今歲的,有的約莫前朝了。他們算是半個游民,本鄉欠糧,年歲不好時,千里迢迢到異鄉討活兒做,賣點營生,看看一年將罄,開始往回走。他們的身上仍有一條紅塵絲線,系得緊緊的,總要帶點銀兩、時興吃食,回老家過年。不管那條紅絲在風吹雨打中染了多少悲哀故事,他們每到秋冬之交,就會被絲線牽引,回老家去團圓,一切吃苦都為了團圓。(3)這地方離他們二人的本鄉還有段路,算是最后一驛了。奇風異俗也是他們說給我的,那鬼風到底多凌厲,他們沒親身體驗過,傳說這么講,他們這么信,所以,雖然翻過這山是最輕省的路,他們死也不走,甘愿在平野上繞個大圈,回山后的家。我看他們臉上齊布那種死也不干的神情時,心里頭是艷羨與敬重的,一個人死也不干某件事時,往往代表內心里有一個比他自己的生命還重要的人藏著,他得為那人活得毫發不傷,他得去跟他(她)團圓。(4)他們暫時留在村里歇歇牲口,恢復腳力。我與他們訂了約,若回得來,兩天一夜后自會找上他們,若過了期限沒見到人,不用等了,盡管揣著干糧趕路去,把我那份吃了。這地方楓林甚老,千年百代沒人動它,吃了秋霜,一片紅海。造化真是弄人,美的都是不能吃的,難怪村童少婦都土瘦。造化也戲人,美景總是布局在險崖上,仿佛絕美里頭蘊涵一道千古不改的宿命,必須以身相殉。(5)大江南北半遭,酷雪、暴雨、燙沙都在衣上了,倒是沒嘗過鬼風扼喉的滋味。我一條命飄泊在外,既無鄉可歸,也無飯說團圓,早是個活著的孤魂野鬼,行到此處,既然鬼風中有紅楓,我焉有不去會會的道理。村子人聽說我要上山,或掩柴扉避聽,或呵小兒不讓他們聽下文,仿佛我是個邪物。(6)歇一宿,寅時獨自上山,他二人仍呼嚕著。這時令,開天較遲,眼前身后皆是濃霧,到了山腰,回身已摸不清村落在哪兒了。看來,這霧是鎖人肉眼的,故意弄瞎對凡塵世間的依賴,要人孤零零地一無所靠,回復七竅未鑿的混沌,才把絕美盛到眼前。(7)風,果然愈來愈厲,起先如游魂,后來露出了厲鬼本性。這山不算高拔,沒人來動,喬木各自據土為霸,仰不見云天了,倒像一百零八條英雄好漢齊聚梁山泊,群龍無首,全憑鬼風作主。根性強悍的,不服風的旨令,發動六軍出征,半空中廝殺甚烈;道行淺的,破立、倒塌、含冤九泉之貌。(8)自此上山,寸步難移;肉胎比不上一棵樹堅強,風勢亂竄,凄厲刺耳,若我此時松開抓住莽草的手,必定騰空,如一片落葉。(9)人在山川天象的怒吼中,是爬行的、沉默的,連吶喊的意念都滅了。人在世間的破碎中,卻常尖聲吶喊??梢娙藢κ篱g終究有一份預先的信任,也認為可以信任,所以遭難時的吶喊,乃在呼喚那份信任,控訴那份信任,希冀世間不要拋棄他。而在自然的暴怒里,人自知與野獸、林樹、巖石無異,故噤聲。吶喊乃為了給另一個人聽,期望獲救,既然眾人皆與林、石無異,喊也是空喊。在狂怒的天象中,一頭僵冷的獸、一塊裂巖、一具英年壯漢的尸首,與一片枯葉有什么不同呢?——有什么不同呢?(10)魔風稍歇,我快步轉上,往另一座峰前進。風似乎回復游魂,不像適才欲將我五馬分尸;雖然仍有扯發裂衫之慮,因為歷了前者,反而覺得此時是微風拂臉了;人常覺得自己所遭逢的是最悲哀的,因為他還沒見識那更悲哀的。(11)我把自己綁在一棵千年大樹上,暫時與它合體,待轉身,面向山間空谷,奮力張眼。滿空紅潮,人世有多少生靈,這兒便有多少霜楓,自成空中海域,在風的魔掌中,滾濤,怒舞。忽而如群龍飛天,又如六宮粉黛,一起飄袂嬉游。美,才是真正的帝王;天、地不過是左右大將軍。在我之前,誰殉于此?在我之后,誰將埋骨于此?獨自面對絕美,才明白,不是鬼風食人,是絕美叫人刎頸。(12)而像我一樣,又拎著肉體凡胎回到世間的,便注定接受絕美詛咒,永遠被孤寂纏身了。美,才是內心最嚴重的相思病。(13)每當行過春陽高照的市集,或客店不眠的雨夜,或雪季的火盆旁,孤寂總叫我偷偷抹淚,仿佛我是唯一背叛紅潮的那片霜葉。12.文章為什么在開始部分寫“駕車的車夫與隨行的漢子”?(6分)13.理解文中劃線句子的含義。(4分)(1)美,才是真正的帝王;天、地不過是左右大將軍。(2分)(2)孤寂總叫我偷偷抹淚,仿佛我是唯一背叛紅潮的那片霜葉。(2分)14.簡要分析第(7)段寫景文字在文中的作用。(4分)15.文章題為“孤寂”,全文是從哪些方面表現“孤寂”的?(6分)【答案】12.(1)引出“食人風”,從側面寫出“食人風”的可怕;(2)他們與“我”形成對比,凸顯“我”對孤寂的體驗與追求。13.(1)最具打動人心力量的是美,美的震懾力讓人的心靈拜服,宇宙間的一切都是為美而存在;(2)心靈已經與那片紅楓林融為一體,但我畢竟只能生活在人世間,離開楓林讓我心痛,讓我無奈。14.運用比喻、擬人、想象等手法,寫出山上樹木豐富多樣的形態,表現出鬼風的凌厲和肅殺,突出了“我”處境的艱難;這段文字既是對上文“鬼風”一說的具體說明,也與下文發現絕美風景的欣喜形成對比。15.(1)“我”在追求美的過程中是孤寂的;(2)渴望與絕美風景時時為伴卻終要離開,離開后的感受是孤寂的;(3)山谷中的楓林雖然美麗,卻不能被多數人欣賞,這種絕美是孤寂的?!窘馕觥?2.試題分析:小說第一段的作用一般有:描寫環境,烘托氛圍;為全篇打下某種契機,鋪墊、伏筆;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起因;第一人稱一般都是為了增強文章的真實感,使文章更生動;設置懸念,引出下文,引發讀者思考;點題,總領全文,襯托人物形象。本題可據此回答??键c: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13.試題分析:(1)回答本題,需要把握“美”的真正含義,即:最具打動人心力量,其震懾力讓人的心靈拜服;(2)這里的“孤寂”,是指作者的心靈與那片紅楓林融為一體,但我離開楓林讓我心痛,讓我無奈,據此回答即可。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14.試題分析:回答本題,需要先了解文中景物描寫的作用:介紹故事發生背景,交代事件、地點、人物什么的,推動情節發展,深化文章主旨,還可以渲染某種氣氛,為下文做鋪墊,埋下伏筆、暗示人物結局等的作用,用隱喻或者暗喻的手法來突出這些,本題可結合文本加以分析回答即可。考點: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15.試題分析:回答此題,需要結合文本中的相關敘述,諸如:“我一條命飄泊在外,既無鄉可歸,也無飯說團圓,早是個活著的孤魂野鬼,行到此處,既然鬼風中有紅楓,我焉有不去會會的道理。村子人聽說我要上山,或掩柴扉避聽,或呵小兒不讓他們聽下文,仿佛我是個邪物。”、“在我之前,誰殉于此?在我之后,誰將埋骨于此?獨自面對絕美,才明白,不是鬼風食人,是絕美叫人刎頸。”等加以歸納概括即可??键c: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六、現代文閱讀(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歷史的隱居者陳文茜⑴如果不是這面橘朱紅的磚墻在臺北正午陽光日照下,實在太耀眼,你很難愿意駐足一分鐘;且即使多看個兩眼,一般行人恐怕也只覺得此地不過是另一棟破舊的臺大宿舍。⑵從臺北新生南路紫藤廬隔壁小巷走進去,你會經過兩排難得整齊的公寓,陽臺種著妖艷的九重葛,走到底,便會看到這面朱紅磚墻。⑶墻里長得三樓高的楓樹,雖是春意嫩葉,卻也不得不呈露蒼郁;只因一旁的老宿舍實在太舊了,如此匆匆揮霍流行的城市,怎么可能留下沉淪的老式住宅呢?⑷走進墻里,像在沒落小區里尋找沒有門牌的人家,文史學家指點,順時針十二點后方,那個看似廢棄的老建筑之后,便是殷海光的家。⑸殷海光生前就住在這里,他是除了胡適之外,50年代臺灣唯一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從當臺大講師、教授,到被趕出臺大,成為續聘教授卻不得開課,殷海光一生都住在這兒,直到1969年9月15日送至臺大醫院病危前,整整13年。⑹殷先生生前不求名,也不怕向人借貸,本來臺大不聘了不給薪水時,他還想做個小生意。⑺那時國民黨特工天天去巷口站崗,他在池子里泡完湯,剛好精神抖擻,索性叫罵一番。國民黨控制的教育部門一方面逼著臺大不給他開課,一方面又拿著聘書叫他當顧問,等于領威權體制的贍養費。按汪幸福著的《殷海光傳》,殷先生認為此乃“包藏禍心”,把顧問聘書往外一扔,叫送聘書的老黨工滾蛋。⑻我的老友李敖說殷海光喜喝英國下午茶,沒書教時想做生意卻非賺錢的料,只能靠太太做裁縫貼補。即使敘述他人如此無遮無掩的李敖,也永遠記得給殷海光一個沒人能搶的位子:“五四時代后,中國最后一位知識分子?!雹鸵蠛9鉀]書教后,國外研究機構請他,仍被蔣介石禁足,海耶克學術會來臺也不派他參加。他曾自我調侃:“我成了籠中鳥?!薄拔乙殉杀娛钢?,我的門可羅雀算了不說,我偶然上街任何地方,一聽見‘殷海光’三字,就像瘟神到了,避之不及。所以相對于我而言,臺灣已成‘絕地’,無法謀生陷入座圍城,且無地容身,實際的低度生活也日漸困窘?!雹稳藗兛赡懿恢溃蠛9馑赖臅r候極其卑微,比如要不要接受弟子的接濟,該不該打點滴,住一等還是二等病房。哲人走了,舍不下的是他浪淘中抓不住的社會,但纏繞著的卻盡是窮困的金錢窘境。⑾殷先生走之前,見到弟子們時說:“這次不行了?!北娙遂o默不語。過了一陣子,他又開口:“我并不怕死,只是覺得責任未了。我自己知道得很清楚,我的學問算不了什么,但我有超越時代的頭腦與寶貴的經驗?!雹?0年代來臺的最后一批知識分子,看著自己家也散人將亡,在隱居的孤島上喊:想挽回時代的良知,但何其難!1958年,殷海光不愉快地又被軟禁了11年,終于走到了盡頭。⒀1969年9月16日下午4點,殷海光先生失去知覺,5點45分去世,享年50歲。⒁殷先生死前,曾說他責任未了,看著時局,死不瞑目,他死的時候眼真沒合上。他的家人后來經人多方奔走,才一個一個遠離臺灣,夫人在美“當過傭人、當過大廚,每天在餐館工作14個小時”。殷夫人曾在《殷海光全集》的序言中,問這個他們付出甚多的社會:“我們的不幸及犧牲值得嗎?”⒂身為后代的中國人,我沒有勇氣回答,你有嗎?16.文章開頭第⑴⑵⑶段中劃線的描寫景物的句子有什么作用?(6分)17.請解釋文章第⑽段中劃線句子的含意。(6分)18.文章最后提到殷海光先生去世后其家人的事,有什么用意?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6分)【答案】16.開頭的這三句景物描寫表現出殷海光先生晚年居住地的清幽環境,呼應題目中的“隱居”一詞,暗示殷海光先生郁郁不得志的晚年生活;同時寫出也表現出殷海光先生居住地與周圍環境的不同,暗示出隱居者與世俗不同的品味和光芒。17.這句話寫出了殷海光先生去世時的悲苦,他作為一個始終對社會對時代肩負責任的學者,逝世時仍不能忘卻自己的責任,但當時的臺灣社會并沒有給他這種負責的機會,甚至把他逼到了一個困窘卑微以致于無處容身的窘境,連住院都要受人接濟。這句話不僅表達了作者對殷海光先生偉大人格的贊頌,更表達了對其悲苦境遇的同情,對臺灣政治社會的不滿。18.(6分)首先說明殷海光先生的悲苦命運,甚至影響到了他的家人,他的家人很艱難地才離開了給他們帶來無限痛苦的臺灣社會,但生活依舊困窘(2分)。殷夫人的質問反應出被迫害的知識分子的痛苦和不滿(1分),同時也表現出作者對于知識分子社會責任的深層思考(1分),這一問題并不是某一個人的問題,而是長久地存在于歷史中,呼應題目(1分),發人深?。?分)。[6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窘馕觥?6.試題分析:景物描寫的作用主要有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的發展,借景抒情等作用??忌灰私饬司拔锩鑼懙淖饔?,再結合文本,即可得出答案。考點: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17.試題分析:這句話中“極其卑微”、“盡是窮困的金錢窘境”等詞語可以看出殷海光先生去世時的悲苦,他作為學者,逝世時仍不能忘卻自己的責任,但當時的臺灣社會把他逼到了一個困窘卑微以致于無處容身的窘境,連住院都要受人接濟。同時聯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生物檢驗實驗方案的設計與實施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會計實務考試內容分析試題及答案
- 會計原理深度試題及答案2025年
- 2025年市場分析中的數據處理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交集團高層次崗位招聘開啟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糕點烘焙的店鋪招牌設計考核試卷
- 2023年下半年江西萍鄉市國有資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員工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3年上半年浙江金華金義新區招商服務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項目管理細節評估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備考期間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自動駕駛開發到落地流程
- 收貨員的崗位試題及答案
- 國際工程招標招投標實務操作講義
- 數據治理管理制度
- 矩陣運算的新視角
-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期中綜合素養測評A卷(1-5單元)(含答案)
- 2025年第六屆美麗中國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測試題庫及答案
- 100以內加法減法口算1000題家庭練習打印
- 兩輪電動車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陜西省中級電工職業技能鑒定備考試指導題庫(含答案)
- 租車牌協議書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