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詞類活用文言文詞類活用1
比如,2006年高考江蘇卷:
天大雨,烈風雷電,槐起衣冠而坐。明確:近幾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這種設題形式,而且與我們學過的課文密切相關。
天下大雨,刮起狂風,雷鳴電閃,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著。(名詞活用為動詞)天下大雨,刮起狂風,雷鳴電閃,2何謂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指某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改變原來的詞性和意義的現象(臨時具有的某種新的語法功能)。“以今律古”何謂詞類活用詞類活用是指某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3詞類活用名詞用作動詞名詞用作狀語動詞用作名詞形容詞用作名詞形容詞用作動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數詞活用為動用法名詞動詞形容詞種類詞類活用名詞用作動詞名詞用作狀語動詞用作名詞形容詞用作名詞形4一名詞作動詞一名詞作動詞5
兩個名詞相連,既不是并列關系,又不是修飾關系,便是動賓關系或主謂關系,其中一個必然活用為動詞了。(名+名)籍吏民,封府庫。名詞后面緊跟代詞,該名詞便活用為動詞。(名+代)驢不勝怒,蹄之
名詞作動詞活用的條件兩個名詞相連,既不是并列關系,又不是修飾關系,便是6名詞用在“所字結構”中,便活用為動詞。(所+名)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zeng,用網捕撈)魚腹中。
名詞放在副詞后面,便活用為動詞。(副+名)江水又東。名詞用在“所字結構”中,便活用為動詞。7
名詞放在“能”“可”“欲”等能愿動詞后面,便活用為動詞。(能愿動詞+名)非能水也。
名詞后面帶了介詞結構作補語,這個名詞便活用為動詞。(名+介詞結構)今王鼓樂于此。
名詞用“而、以、且”等與動詞或動賓詞組連接時,便活用為動詞。(名+連詞+動詞)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詞作動詞名詞作動詞8杖漢節牧羊。尋向所志。二月草已芽。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一狼洞其中。拄著,拿著做標記發芽吃飯打洞
現代漢語中,名詞是不會直接帶賓語的,但文言文中卻經常出現名詞直接帶賓語的現象,這就是名詞用作動詞。活用以后,名詞變成相關的動詞的意思。杖漢節牧羊。拄著,拿著現代漢語中,名詞是不會9規律一:能愿動詞后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
規律二:代詞前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因為代詞不受名詞修飾。規律三:名詞與名詞連用,如果二者主謂關系、動賓關系或動補關系,那么其中必有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規律四:副詞特別是否定副詞后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規律規律五:表示時間、方位的名詞常常活用為狀語。
規律六:就一般情況說,凡動詞前面的名詞在意思上不能認為是用作主語的,就應該認為是用作狀語。
規律七:不能帶賓語的名詞帶有賓語,常常活用為使動或意動詞。規律一:能愿動詞后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規律二:代詞前面的名詞10二名詞作狀語二名詞作狀語11名詞作狀語
在現代漢語里,名詞作狀語只限于時間名詞和方位名詞,普通名詞作狀語則比較少。在古代漢語里,名詞(包括普通名詞、時間名詞和方位名詞)作狀語卻是常見的現象。名詞作狀語在現代漢語里,名詞作狀語只限于時間名詞和方位名詞12
現代漢語:副詞、介詞短語作狀語,普通名詞很少作狀語。名詞活用為狀語(比較)
古代漢語:時間名詞、方位名詞、普通名詞等名詞常常作狀語。主語+【名詞】+謂語活用為狀語現代漢語:副詞、介詞短語作狀語,普通名詞很少作狀語。名詞13名詞活用為狀語(例句)相如〖廷〗叱之吾得〖兄〗事之其一〖犬〗坐于前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名詞活用為狀語主語謂語名詞活用為狀語(例句)相如〖廷〗叱之吾得〖兄〗事之其一〖犬〗14名詞活用為狀語的類型有:一、表示時間1、時漢連伐胡。(當時)2、怨酷日深,艱辛歷盡。“日、月、歲”在動詞前作狀語,含有“每日、每月、每年”之意。用在形容詞前,含有“一天天”意思。名詞活用為狀語的類型有:一、表示時間15二、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狀態1、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像狗那樣)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像北斗星那樣)(像蛇那樣)
“像……”二、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狀態“像……”16三、表示動作、行為所憑借的器具1、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用箕畚)2、有好事者船載以入。(用船)3、惠等哭,輿歸營。(用車子)“用…”三、表示動作、行為所憑借的器具“用…”17四、表示動作、行為的處所1、童子隅坐而執燭。(在墻角)2、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在朝廷上)“在……”四、表示動作、行為的處所“在……”18五、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1、面署第一(當面)2、劉備周瑜水陸并進(從水路、從陸路)“當……”“用……”“從……“五、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當……”“用……”“從……19六、表示動作、行為的趨向
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向西)(向東)2、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向南)3、孔子東游。(向東)向……往……六、表示動作、行為的趨向向……20⑴夜縋而出⑵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夜:名詞活用為狀語,在晚上
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很難的。鄙:名詞活用為動詞,當做邊境練習⑴夜縋而出⑵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21⑶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⑷秦伯說,與鄭人盟現在它已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東:名詞活用為狀語,在東邊;封:名詞活用為使動詞,使……成為邊界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盟:名詞活用為動詞,訂盟約⑶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⑷秦伯說,與鄭人盟現在它已在東邊使鄭22※注意名詞用作動詞和名詞用作狀語的區別。※名詞用作動詞,其后面沒有其他謂語動詞。※名詞用作狀語則其后面還有其他謂語動詞。例如:左右欲刃相如。例如:又郊敗之。練習:比較分析下列句中加橫線詞的用法。①合流屈曲而南。(名詞用作動詞)②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名詞用作狀語)
※注意名詞用作動詞和名詞用作狀語的區別。※名詞用作動詞,其后23三形容詞活用為名詞三形容詞活用為名詞24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處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具備了名詞的語法功能。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將軍身披堅執銳以小易大作賓語作賓語作主語聰明的人愚蠢的人堅硬的鎧甲銳利的兵器小的東西大的東西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處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具25規律一,形容詞在句子中充當主語或賓語,活用為名詞,該形容詞一般翻譯成“的字結構”。規律二,在“之(助詞‘的’)”、“其(代詞‘他的’、‘他們的’)”后充當中心詞,即形容詞被定語修飾,活用為名詞。賓主盡東南之美。規律一,形容詞在句子中充當主語或賓語,活用為名詞,該形容詞一26四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四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271、形容詞活用如及物動詞,其后帶有賓語。2、形容詞放在“之”“我”等代詞前面,便活用為動詞。
3、形容詞用在名詞或副詞后面,活用如不及物動詞。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1、形容詞活用如及物動詞,其后帶有賓語。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28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例句)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詞位于謂語位置,且帶了賓語。賓語交好愛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例句)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291、爾安敢輕吾射?(輕視)2、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長)3、敵人遠我。(遠離)4、稍出近之。(靠近)示例:1、爾安敢輕吾射?(輕視)示例:30五使動用法五使動用法31所謂使動用法,就是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發出的,而是賓語發出的。其實質是這個動詞里面暗含著“使”的意思。可以通過“使……怎么樣”的句式進行解釋、翻譯。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就是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發出32使動用法(比較)現代漢語中的兼語句式:古代漢語的使動用法:晉侯
飲
趙盾酒使主語使賓語具有了某種行為具體動作是賓語發出的使動用法(比較)現代漢語中的兼語句式:古代漢語的使動用法:晉33使動用法(例句)使使項伯殺人,臣活
之(項伯)臣請完璧歸趙(秦國)舍
相如廣成傳舍讓名詞動詞形容詞讓相如住在…使項伯活了下來使和氏璧完整使動用法(例句)使使項伯殺人,臣活之(項伯)臣34使動概念:主語使賓語具有了某種行為,就是動詞對它的賓語含有“使他(它)怎么樣”的意思。使動概念:主語使賓語具有了某種行為,就是動35(一)名詞的使動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賓語之后,表示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王:讓……稱王齊威王欲將孫臏將:任命……為將(一)名詞的使動用法361、不及物動詞帶有賓語的,一般都屬于使動用法。2、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較少,如果帶有雙賓語的,一般屬于使動用法。(二)動詞的使動用法1、不及物動詞帶有賓語的,一般都屬于使動用法。(二)動詞的使37示例:1、盡歸漢使路充國等。2、舞幽壑之潛蛟。3、令諸君知天亡我。(使……回去)(使……舞動)(使……滅亡)示例:1、盡歸漢使路充國等。(使……回去)(使……舞動)(使38
形容詞帶上賓語以后,如果使得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的性質和狀態,那么這個形容詞則活用為使動詞。
(三)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三)形容詞的使動用法39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帶賓語時,它表示附加某種特征于賓語所表示的事物上,這種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詞使動用法。①春風又綠江南岸。答案:春風又使江南岸變綠。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答案:各國諸侯(因此)畏懼(秦國),會合結盟想辦法使秦國(的勢力)削弱。③今媼尊長安君之位。(媼ǎo,<名>對老年婦女的敬稱。)答案:現在您使長安君的地位尊貴。
④富國強兵。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帶賓語時,它表示附加某種特征于賓語所表示40六意動用法六41所謂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認為(或以為)賓語怎么樣”的意思。意動用法只限于形容詞和名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動的形容詞表示的性質或狀態;或者成為用作意動的名詞所表示的人或物。所謂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認為(或以為)賓語怎么樣”的42使動用法是主語使賓語在客觀上產生某種動作行為。1、主語使賓語具有了某種行為;2、具體動作是賓語發出的而意動用法是主語主觀上認為(或以為)賓語具有謂語所表示的內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觀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譯為"認為"、"以為"等。
1、主語認為賓語具有某種形態或特征2、主語把賓語當作某種事物使動用法是主語使賓語在客觀上產生某種動作行為。43二、意動用法(解說)認為主語認為賓語具有某種形態或特征以…為主語把賓語當作某種事物二、意動用法(解說)認為主語認為賓語具有某種形態或特征以…為44意動用法(例句)
吾從而師之吾妻之美我者認為把當作把他當作老師認為我美名詞形容詞意動用法(例句)吾從而師之吾妻之美我45意動用法:謂語對于賓語含有“認為它怎么樣”的意思的叫做意動用法。翻譯形式:“以……為……”、“認為……是……”、“把……當作……”意動用法:謂語對于賓語含有“認為它怎么樣”的意思的叫做意動用46由形容詞活用而來的動詞,表示主觀上認為(覺得)賓語所表示的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一)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一)形容詞的意動用法47形容詞意動用法①孔子登東山而小魯。小:認為……小②予怪而問之。怪:認為……怪③漁人甚異之。異:認為……奇怪形容詞意動用法48(一)
①滕公奇其言,壯其貌。
答案:滕公認為其言出眾不凡,其貌壯美。
②孔子登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答案: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天下小了。[簡析]①句的“奇其言”“壯其貌”是主語滕公“認為其言奇”“認為其貌壯”之義。②句的“小魯”“小天下”,是主語“孔子”主觀上認為“魯”和“天下”小的狀態。
例子(一)①滕公奇其言,壯其貌。例子49(二)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上賓語后,表示主語把賓語當作是什么。如:“吾從而師之”中的“師”,就是“以……為老師”的意思。①后人哀之而不鑒之鑒:意動用法,以……為鑒規律:不能帶賓語的名詞帶有賓語,常常活用為使動或意動詞。(二)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50(二)
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歲后,皆魚肉之。答案:現在我還活著,而人們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我死后,都會把他當作魚肉了(任意宰割)②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答案:況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魚、打柴,把魚蝦當成伴侶,把鹿看作朋友③孟嘗君客我。答案:孟嘗君把我當作客人
例子(二)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歲后,皆魚肉之。例子51(一)◆動詞→名詞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答案:動詞“奔”用作名詞,意即“奔馬”,作句子的賓語。
(二)
◆
動詞→為動用法
死國可乎。答案:“死”是為動用法,“死國”即“為國而死”。(三)
◆動詞→使動用法
君將哀而生之乎?答案:“生之”即“使之生、“使我活”的意思。(四)◆動詞→狀語
登高而招
答案:《勸學》登高在這里修飾后面的招,表示招手的方式。動詞的活用
(一)◆動詞→名詞動詞的活用52一、動詞活用為名詞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追亡逐北
主語位置賓語位置賓語位置到這里的人逃兵一、動詞活用為名詞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追亡逐北主語53動詞用作名詞文言文中,動詞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有時又受“其”“之”等詞語修飾限制,這使之具有了名詞的特點。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櫓”中的“亡”“北”均為動詞用作名詞,意思是敗逃的人。1、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出、入:產品、收入2、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得:收獲、心得3、鉤黨之捕遍于天下捕:搜捕活動4、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收藏、經營:動詞作名詞,金玉珍珠動詞用作名詞54在謂語動詞前或后出現動詞,且具有表示人或事物的意義時,可判斷動詞活用為名詞。這一名詞一般出現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上,有時前邊有“其”字。小練習:1、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進:所進入的地方見:所見到的景象
2、于是余有嘆焉。嘆:感慨、感嘆
在謂語動詞前或后出現動詞,且具有表示人或事物的意義時,可判斷55二、動詞的為動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是主語表示的人為了(因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樣。如:“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中的“哀”,就是“為……哀憐”之意。1、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泣:為動用法,為……哭泣2、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死國:為國事而死3、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哀:為……哀嘆二、動詞的為動用法56三、動詞的使動用法
1、項伯殺人,臣活之。2、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規律一:動詞的使動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動詞上。3、謹食之,時而獻焉。規律二:某些及物動詞也有使動用法,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使……活使…跟從使……食,喂養三、動詞的使動用法
1、項伯殺人,臣活之。3、謹食之,時而獻571、項伯殺人,臣活之。2、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3、漁人甚異之。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5、大將軍奇其才。6、(船)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使動,使——活下來使動,讓——稱王意動,認為——奇異意動,認為——美意動,認為——特殊使動,使——逃跑練習1、項伯殺人,臣活之。使動,使——活下來使動,讓——稱王意動58四、動詞活用作狀語
動詞在謂語前,修飾或者限制謂語。例如:1、登高而招《勸學》登高在這里修飾后面的招,表示招手的方式。2、執刃而立棄甲曳兵而走兒懼,啼告母四、動詞活用作狀語59數詞的活用一、數詞用作動詞在文言文中,數詞往往用來擔當謂語,陳說事情的狀況,或表示具有某個數量的事物。如:六王畢,四海一一:統一(動詞)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貳:兩屬(動詞)二、數詞用作形容詞1、蚓無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一:專一(形容詞)2、二三其德二三:不專一,不忠誠(形容詞)數詞的活用一、數詞用作動詞60一.名詞的活用二.動詞的活用三.形容詞的活用四.數詞用作動詞文言文詞類活用1.一般動詞2.使動用法3.意動用法4.作狀語1.名詞2.使動用法3.意動用法4.為動用法5.狀語1.名詞2.一般動詞3.使動用法4.意動用法5.為動用法一.名詞的活用文言文詞類活用1.一般動詞1.名詞1.名詞611、日思高其位,大其祿。2、瓜分豆剖.3、自高其能.4、大王果能將吾,中原可得。5、人皆苦之.6、其勇力不足憚.7、曾飯友人處.8、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綜合練習使動,使——抬高,使——增大名作狀,像瓜一樣,像豆一樣意動,認為——高超使動,讓——做將軍意動,以——為苦使動,讓——害怕名作動,在友人家吃飯形作動,傲視1、日思高其位,大其祿。綜合練習使動,使——抬高,使——增62隨堂練習1、指出下例句中加橫線詞的用法:1.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2.亦以明死生之大。5.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4.外連衡而斗諸侯3.扁鵲過齊,齊桓公客之名詞用作動詞形容詞用作動詞意動用法使動用法名詞用作狀語隨堂練習1、指出下例句中加橫線詞的用法:1.以事秦之心禮天下63答案:B①孔子師郯子②卒廷見相如③朝歌夜弦④畢禮而歸之
⑤公子怪之⑥擇善而從之⑦常以身翼蔽沛公
⑧燕趙之收藏
2、下列句中加橫線的詞的用法,歸類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①③/②⑦/⑤⑥/④⑧B、①⑤/②⑦/③/④/⑥/⑧
C、①③/④⑤/②/⑥/⑦⑧D、①③/④⑤/②/⑦/⑥⑧答案:B①孔子師郯子②卒廷見相如2、下列句中加64錦囊妙計!!!
名詞連用多活用,代前副后謂語通。不能帶賓強帶賓,多是意動或使動。謂前不愿作主語,時間方位狀語共。區分活用看仔細,切記放在句子中。名詞活用歌錦囊妙計!!!名詞活用歌65方法歸納
首先,辨析詞類的活用,必須要弄清該詞原來的詞性和基本義。如“明”應為形容詞,明白清楚的意思。
其次,弄清該詞在文句中位置、成分和作用。如:“亦以明死生之大”中的“明”應作謂語動詞,為“表明,闡明”之意。方法歸納首先,辨析詞類的活用,必須要弄清該詞66文言文詞類活用文言文詞類活用67
比如,2006年高考江蘇卷:
天大雨,烈風雷電,槐起衣冠而坐。明確:近幾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這種設題形式,而且與我們學過的課文密切相關。
天下大雨,刮起狂風,雷鳴電閃,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著。(名詞活用為動詞)天下大雨,刮起狂風,雷鳴電閃,68何謂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指某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改變原來的詞性和意義的現象(臨時具有的某種新的語法功能)。“以今律古”何謂詞類活用詞類活用是指某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69詞類活用名詞用作動詞名詞用作狀語動詞用作名詞形容詞用作名詞形容詞用作動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數詞活用為動用法名詞動詞形容詞種類詞類活用名詞用作動詞名詞用作狀語動詞用作名詞形容詞用作名詞形70一名詞作動詞一名詞作動詞71
兩個名詞相連,既不是并列關系,又不是修飾關系,便是動賓關系或主謂關系,其中一個必然活用為動詞了。(名+名)籍吏民,封府庫。名詞后面緊跟代詞,該名詞便活用為動詞。(名+代)驢不勝怒,蹄之
名詞作動詞活用的條件兩個名詞相連,既不是并列關系,又不是修飾關系,便是72名詞用在“所字結構”中,便活用為動詞。(所+名)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zeng,用網捕撈)魚腹中。
名詞放在副詞后面,便活用為動詞。(副+名)江水又東。名詞用在“所字結構”中,便活用為動詞。73
名詞放在“能”“可”“欲”等能愿動詞后面,便活用為動詞。(能愿動詞+名)非能水也。
名詞后面帶了介詞結構作補語,這個名詞便活用為動詞。(名+介詞結構)今王鼓樂于此。
名詞用“而、以、且”等與動詞或動賓詞組連接時,便活用為動詞。(名+連詞+動詞)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詞作動詞名詞作動詞74杖漢節牧羊。尋向所志。二月草已芽。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一狼洞其中。拄著,拿著做標記發芽吃飯打洞
現代漢語中,名詞是不會直接帶賓語的,但文言文中卻經常出現名詞直接帶賓語的現象,這就是名詞用作動詞。活用以后,名詞變成相關的動詞的意思。杖漢節牧羊。拄著,拿著現代漢語中,名詞是不會75規律一:能愿動詞后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
規律二:代詞前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因為代詞不受名詞修飾。規律三:名詞與名詞連用,如果二者主謂關系、動賓關系或動補關系,那么其中必有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規律四:副詞特別是否定副詞后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規律規律五:表示時間、方位的名詞常常活用為狀語。
規律六:就一般情況說,凡動詞前面的名詞在意思上不能認為是用作主語的,就應該認為是用作狀語。
規律七:不能帶賓語的名詞帶有賓語,常常活用為使動或意動詞。規律一:能愿動詞后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規律二:代詞前面的名詞76二名詞作狀語二名詞作狀語77名詞作狀語
在現代漢語里,名詞作狀語只限于時間名詞和方位名詞,普通名詞作狀語則比較少。在古代漢語里,名詞(包括普通名詞、時間名詞和方位名詞)作狀語卻是常見的現象。名詞作狀語在現代漢語里,名詞作狀語只限于時間名詞和方位名詞78
現代漢語:副詞、介詞短語作狀語,普通名詞很少作狀語。名詞活用為狀語(比較)
古代漢語:時間名詞、方位名詞、普通名詞等名詞常常作狀語。主語+【名詞】+謂語活用為狀語現代漢語:副詞、介詞短語作狀語,普通名詞很少作狀語。名詞79名詞活用為狀語(例句)相如〖廷〗叱之吾得〖兄〗事之其一〖犬〗坐于前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名詞活用為狀語主語謂語名詞活用為狀語(例句)相如〖廷〗叱之吾得〖兄〗事之其一〖犬〗80名詞活用為狀語的類型有:一、表示時間1、時漢連伐胡。(當時)2、怨酷日深,艱辛歷盡。“日、月、歲”在動詞前作狀語,含有“每日、每月、每年”之意。用在形容詞前,含有“一天天”意思。名詞活用為狀語的類型有:一、表示時間81二、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狀態1、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像狗那樣)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像北斗星那樣)(像蛇那樣)
“像……”二、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狀態“像……”82三、表示動作、行為所憑借的器具1、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用箕畚)2、有好事者船載以入。(用船)3、惠等哭,輿歸營。(用車子)“用…”三、表示動作、行為所憑借的器具“用…”83四、表示動作、行為的處所1、童子隅坐而執燭。(在墻角)2、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在朝廷上)“在……”四、表示動作、行為的處所“在……”84五、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1、面署第一(當面)2、劉備周瑜水陸并進(從水路、從陸路)“當……”“用……”“從……“五、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當……”“用……”“從……85六、表示動作、行為的趨向
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向西)(向東)2、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向南)3、孔子東游。(向東)向……往……六、表示動作、行為的趨向向……86⑴夜縋而出⑵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夜:名詞活用為狀語,在晚上
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很難的。鄙:名詞活用為動詞,當做邊境練習⑴夜縋而出⑵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87⑶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⑷秦伯說,與鄭人盟現在它已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東:名詞活用為狀語,在東邊;封:名詞活用為使動詞,使……成為邊界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盟:名詞活用為動詞,訂盟約⑶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⑷秦伯說,與鄭人盟現在它已在東邊使鄭88※注意名詞用作動詞和名詞用作狀語的區別。※名詞用作動詞,其后面沒有其他謂語動詞。※名詞用作狀語則其后面還有其他謂語動詞。例如:左右欲刃相如。例如:又郊敗之。練習:比較分析下列句中加橫線詞的用法。①合流屈曲而南。(名詞用作動詞)②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名詞用作狀語)
※注意名詞用作動詞和名詞用作狀語的區別。※名詞用作動詞,其后89三形容詞活用為名詞三形容詞活用為名詞90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處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具備了名詞的語法功能。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將軍身披堅執銳以小易大作賓語作賓語作主語聰明的人愚蠢的人堅硬的鎧甲銳利的兵器小的東西大的東西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處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具91規律一,形容詞在句子中充當主語或賓語,活用為名詞,該形容詞一般翻譯成“的字結構”。規律二,在“之(助詞‘的’)”、“其(代詞‘他的’、‘他們的’)”后充當中心詞,即形容詞被定語修飾,活用為名詞。賓主盡東南之美。規律一,形容詞在句子中充當主語或賓語,活用為名詞,該形容詞一92四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四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931、形容詞活用如及物動詞,其后帶有賓語。2、形容詞放在“之”“我”等代詞前面,便活用為動詞。
3、形容詞用在名詞或副詞后面,活用如不及物動詞。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1、形容詞活用如及物動詞,其后帶有賓語。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94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例句)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詞位于謂語位置,且帶了賓語。賓語交好愛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例句)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951、爾安敢輕吾射?(輕視)2、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長)3、敵人遠我。(遠離)4、稍出近之。(靠近)示例:1、爾安敢輕吾射?(輕視)示例:96五使動用法五使動用法97所謂使動用法,就是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發出的,而是賓語發出的。其實質是這個動詞里面暗含著“使”的意思。可以通過“使……怎么樣”的句式進行解釋、翻譯。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就是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發出98使動用法(比較)現代漢語中的兼語句式:古代漢語的使動用法:晉侯
飲
趙盾酒使主語使賓語具有了某種行為具體動作是賓語發出的使動用法(比較)現代漢語中的兼語句式:古代漢語的使動用法:晉99使動用法(例句)使使項伯殺人,臣活
之(項伯)臣請完璧歸趙(秦國)舍
相如廣成傳舍讓名詞動詞形容詞讓相如住在…使項伯活了下來使和氏璧完整使動用法(例句)使使項伯殺人,臣活之(項伯)臣100使動概念:主語使賓語具有了某種行為,就是動詞對它的賓語含有“使他(它)怎么樣”的意思。使動概念:主語使賓語具有了某種行為,就是動101(一)名詞的使動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賓語之后,表示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王:讓……稱王齊威王欲將孫臏將:任命……為將(一)名詞的使動用法1021、不及物動詞帶有賓語的,一般都屬于使動用法。2、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較少,如果帶有雙賓語的,一般屬于使動用法。(二)動詞的使動用法1、不及物動詞帶有賓語的,一般都屬于使動用法。(二)動詞的使103示例:1、盡歸漢使路充國等。2、舞幽壑之潛蛟。3、令諸君知天亡我。(使……回去)(使……舞動)(使……滅亡)示例:1、盡歸漢使路充國等。(使……回去)(使……舞動)(使104
形容詞帶上賓語以后,如果使得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的性質和狀態,那么這個形容詞則活用為使動詞。
(三)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三)形容詞的使動用法105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帶賓語時,它表示附加某種特征于賓語所表示的事物上,這種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詞使動用法。①春風又綠江南岸。答案:春風又使江南岸變綠。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答案:各國諸侯(因此)畏懼(秦國),會合結盟想辦法使秦國(的勢力)削弱。③今媼尊長安君之位。(媼ǎo,<名>對老年婦女的敬稱。)答案:現在您使長安君的地位尊貴。
④富國強兵。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帶賓語時,它表示附加某種特征于賓語所表示106六意動用法六107所謂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認為(或以為)賓語怎么樣”的意思。意動用法只限于形容詞和名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動的形容詞表示的性質或狀態;或者成為用作意動的名詞所表示的人或物。所謂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認為(或以為)賓語怎么樣”的108使動用法是主語使賓語在客觀上產生某種動作行為。1、主語使賓語具有了某種行為;2、具體動作是賓語發出的而意動用法是主語主觀上認為(或以為)賓語具有謂語所表示的內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觀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譯為"認為"、"以為"等。
1、主語認為賓語具有某種形態或特征2、主語把賓語當作某種事物使動用法是主語使賓語在客觀上產生某種動作行為。109二、意動用法(解說)認為主語認為賓語具有某種形態或特征以…為主語把賓語當作某種事物二、意動用法(解說)認為主語認為賓語具有某種形態或特征以…為110意動用法(例句)
吾從而師之吾妻之美我者認為把當作把他當作老師認為我美名詞形容詞意動用法(例句)吾從而師之吾妻之美我111意動用法:謂語對于賓語含有“認為它怎么樣”的意思的叫做意動用法。翻譯形式:“以……為……”、“認為……是……”、“把……當作……”意動用法:謂語對于賓語含有“認為它怎么樣”的意思的叫做意動用112由形容詞活用而來的動詞,表示主觀上認為(覺得)賓語所表示的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一)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一)形容詞的意動用法113形容詞意動用法①孔子登東山而小魯。小:認為……小②予怪而問之。怪:認為……怪③漁人甚異之。異:認為……奇怪形容詞意動用法114(一)
①滕公奇其言,壯其貌。
答案:滕公認為其言出眾不凡,其貌壯美。
②孔子登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答案: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天下小了。[簡析]①句的“奇其言”“壯其貌”是主語滕公“認為其言奇”“認為其貌壯”之義。②句的“小魯”“小天下”,是主語“孔子”主觀上認為“魯”和“天下”小的狀態。
例子(一)①滕公奇其言,壯其貌。例子115(二)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上賓語后,表示主語把賓語當作是什么。如:“吾從而師之”中的“師”,就是“以……為老師”的意思。①后人哀之而不鑒之鑒:意動用法,以……為鑒規律:不能帶賓語的名詞帶有賓語,常常活用為使動或意動詞。(二)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116(二)
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歲后,皆魚肉之。答案:現在我還活著,而人們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我死后,都會把他當作魚肉了(任意宰割)②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答案:況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魚、打柴,把魚蝦當成伴侶,把鹿看作朋友③孟嘗君客我。答案:孟嘗君把我當作客人
例子(二)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歲后,皆魚肉之。例子117(一)◆動詞→名詞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答案:動詞“奔”用作名詞,意即“奔馬”,作句子的賓語。
(二)
◆
動詞→為動用法
死國可乎。答案:“死”是為動用法,“死國”即“為國而死”。(三)
◆動詞→使動用法
君將哀而生之乎?答案:“生之”即“使之生、“使我活”的意思。(四)◆動詞→狀語
登高而招
答案:《勸學》登高在這里修飾后面的招,表示招手的方式。動詞的活用
(一)◆動詞→名詞動詞的活用118一、動詞活用為名詞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追亡逐北
主語位置賓語位置賓語位置到這里的人逃兵一、動詞活用為名詞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追亡逐北主語119動詞用作名詞文言文中,動詞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有時又受“其”“之”等詞語修飾限制,這使之具有了名詞的特點。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櫓”中的“亡”“北”均為動詞用作名詞,意思是敗逃的人。1、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出、入:產品、收入2、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得:收獲、心得3、鉤黨之捕遍于天下捕:搜捕活動4、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收藏、經營:動詞作名詞,金玉珍珠動詞用作名詞120在謂語動詞前或后出現動詞,且具有表示人或事物的意義時,可判斷動詞活用為名詞。這一名詞一般出現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上,有時前邊有“其”字。小練習:1、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進:所進入的地方見:所見到的景象
2、于是余有嘆焉。嘆:感慨、感嘆
在謂語動詞前或后出現動詞,且具有表示人或事物的意義時,可判斷121二、動詞的為動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是主語表示的人為了(因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樣。如:“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中的“哀”,就是“為……哀憐”之意。1、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泣:為動用法,為……哭泣2、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死國:為國事而死3、后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校設備轉讓合同范本
- 融資租賃合同本
- 門頭房購房合同范本
- 連云港市個人租房合同
- 2025合同范本采購合同匯編
- 2025年版勞動合同范本示例
- 2025豪華版合資經營合同
- 2025年:探究合同終止的合法條件
- 2025農業生產土地承包合同范本
- 倉儲物流中心裝修合同驗收
- 國內反向保理業務協議書
-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有多重》練習
- YYT 1579-2018體外診斷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穩定性評價
- Q∕SY 1671-2014 長輸油氣管道維搶修設備及機具配置規范
- 七版教材中藥學教學內容
- 實驗報告3(PN結工藝制備)
- DB44∕T 1988-2017 廣東終身教育資歷框架等級標準
- 巧用EXCEL建立合同管理臺帳并動態管理合同
- 汽車吊接地比壓計算
- 基于單片機的環境監測系統PPT演講
- 三相異步電動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