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課堂教學實錄_第1頁
《長征》課堂教學實錄_第2頁
《長征》課堂教學實錄_第3頁
《長征》課堂教學實錄_第4頁
《長征》課堂教學實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征》課堂教學實錄《長征》課堂教學實錄

寧鄉縣試驗中學黃鳳飛

一、觀看影片,蓄積感情

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精彩的影片,請看。

(多媒體播放《長征》錄像)

師:這感動人心的戰斗就發生在紅軍長征途中,我們的紅軍歷盡千山萬水,經過千辛萬苦,就要到達陜北,..心潮澎湃,豪情萬丈地寫下了《長征》這首壯美的詩篇。

(板書:長征)

二、簡介長征,了解背景

師:中國工農紅軍為了北上抗日,粉碎.反動派的圍剿,保存自己的實力,于1934年10月從江西瑞金動身,一路跋山涉水,翻過五嶺,突破烏江,四渡赤水,越過蒙山,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擊潰了敵人的多次圍追堵截。1935年10月,紅軍主力最終成功到達陜北,完成了舉世著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三、初讀詩歌,感知大意

師:請同學們翻書62面,朗讀詩歌,把詩讀通順,生字讀精確?????。

(生自由朗讀詩歌)

師:看看同學們課文讀得怎樣了?

(課件出示詩歌《長征》)

請留意加點的字,誰來試試。

(生讀詩歌)

師:生1讀得流暢,但平舌音與翹舌音分得不是很清晰,跟老師讀“水、沙、索”。生2有氣概,但讀錯了一個字“岷”,留意與“眠”字區分,跟老師讀“岷”、“岷山”、“眠”、“睡眠”。

師:老師也想讀讀,同學們評評。

(師范讀)

生1:老師讀得很有感情,節奏感強。

師:感謝你的贊揚。

生2:老師讀得流暢,有氣概。

師:多謝你的夸獎。

生3:我認為老師讀的“大渡橋橫鐵索寒”中的“鐵索”應當讀得重些,由于從鐵索兩字可看出當時戰斗的險惡。

生4:我認為老師讀“走泥丸”時間隔久了,應緊湊些。

師:有道理,老師接受你們的批判,我信任同學們確定

師:詩中哪一個詞表現出紅軍勇敢無畏?

生1:不怕。

生2:等閑。

師:說說你認為哪一個詞更能看出紅軍的勇敢無畏?

生1:不怕一詞可見紅軍能克服一切困難,特別英勇,所以這個詞好些。

生2:紅軍把長征途中的困難險阻看作是平平經常的事,莫非還會可怕嗎?我認為“等閑”好些。

師:反問句極富勸說力。

生3:我也認為“等閑”好些,從中既可以看紅軍不怕困難,也可以看出紅軍很樂觀,能抱著一顆平常心面對一切。

師:分析很深化,通過爭論,我們認為“等閑”更好些。

(師板書:遠征難,只等閑)

你能試著把這種勇敢無畏的英雄氣概讀出來嗎?

師:看你胸有成竹的樣子,請你試試。

師:讀得流暢,再有氣概一點效果會更好。大家齊讀。

師:這樣連綿不絕的五嶺在紅軍眼里像什么?

(指圖,板書:五嶺)

生:像細小的波浪。

師:“騰”是什么意思呢?

(板書:騰)

生1:是跳動、翻滾的意思。

師:能否換成“流”呢?理解更簡潔些。

生1:不能換,換成“流”就沒有詩的韻味了。

師:有獨特的見解。

生2:不能換,“騰”字可見波浪歡躍、活潑的樣子,從而感受到紅軍的樂觀主義精神。

師:感悟很深,那蒙山在紅軍眼里就像什么?

生:像腳下滾動的泥丸。

師:“走”能否換成“跋”呢?這樣更能體現紅軍面對的困難險阻。

(板書:走)

生1:不能換,讀起來不上口。

師:有肯定道理。

生2:不能換,“走”字更能體現紅軍“萬水千山只等閑”的氣度。

師:說得真好,你認為該怎樣讀這兩句詩呢?

生1:讀得豪邁,樂觀。

生2:既要有氣概,又要能體現長征的艱苦。

師:誰來試試。

(齊讀)

師:為什么說“金沙水拍云崖暖”呢?

(課件出示金沙江的圖片,板書:金沙江)

聽老師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金沙江兩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驚濤駭浪,敵人戒備森嚴。我們的紅軍足智多謀,一面假裝攻打龍街,迷惑敵軍,想吸引他們的主力部隊,愚蠢的敵人果真上當了;而另一面我軍主力隊靜靜到絞車渡攻擊,繳獲渡船,活捉敵兵,不費一槍一彈奪取了敵軍陣地,等敵人發覺趕來時,我軍已安穩離開,敵人只能望江興嘆,我軍個個歡欣鼓舞。

師:現在,你知道“暖”字表達的感情嗎?

生1:表現了紅軍興奮的心情。

生2:表現了紅軍歡欣鼓舞的心情。

生3:表現了紅軍興高采烈的心情。

師:誰能說說紅軍興奮的理由?

生1:由于紅軍巧渡了金沙江,取得了戰斗的成功,所以興奮。

師:這是成功的喜悅。

生2:紅軍不費吹灰之力奪下了金沙江,所以內心歡快。

師:這是巧奪的歡呼。

生3:紅軍戰勝了惡劣的自然環境,渡過了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所以興奮。

師:這是挑戰大自然,戰勝自然環境的喜悅,.曾抒發了“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豪情壯志。你知道怎么讀了嗎?

生1:讀得歡快一些。

生2:讀得樂觀些。

師:誰能試試?

師:老師不光從你的語言,還要從你的表情、眼神來感受你內心的歡樂,你再大膽讀一遍。

師:很好,大家齊讀。

師:為什么用“寒”字來描寫鐵索橋呢?

(課件出示:鐵索橋)

師:由“寒”字你聯想到了什么?

生1:我由寒字想到那鐵索寒光閃閃,陰森森的。

生2:看到“寒”字令人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生3:我想到了當時戰斗特別激烈,紅軍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前進,視死如歸。

生4:我聯想到紅軍戰士攀著.根鐵鏈、面對敵人的狂轟亂炸困難前進,下面又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那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

師:你認為該怎樣讀這句詩?

生1:我認為讀得悲壯些。

師:有道理,你試試。

生2:我認為讀得稍快些,體現一個“飛”字,由于搶得時間才能取得戰斗的成功。

師:有個性,請你讀讀。

生3:我認為該讀得“寒心”些,可以用顫音來讀“寒”字。

師:你很有創意,請試試。

師:請同學們采納不同的表達感情的方式自由朗讀這句詩。

師:走出茫茫雪山后,紅軍心情怎樣?

生:特別興奮。

師:從哪兒可以看出?

生1:從“喜”字可以看出。

(板書:喜)

生2:從“盡開顏”可以看出。

師:顏指什么?

生1:指臉部。

生2:指臉上的表情。

師:為什么用一個“開”字?

生1:似乎開放的花朵。

生2:使人感到一種動態的美。

師:分析恰當,請同學們齊讀這兩句詩。

師:我們的紅軍歷盡萬水千山,克服困難險阻,表現勇敢無畏的氣慨。

(板書:萬水千山、勇敢無畏)

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請生表演讀、合作讀,師相機評價:鏗鏘有力、聲情并茂等)

五、總結全詩,背誦詩歌

師:耳濡目染了紅軍的英雄風采,我們感慨萬千,長征在人類歷史上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