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工業工程基礎測試題與答案_第1頁
IE工業工程基礎測試題與答案_第2頁
IE工業工程基礎測試題與答案_第3頁
IE工業工程基礎測試題與答案_第4頁
IE工業工程基礎測試題與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 你我共享精品文檔 你我共享AAAAAAAAAAAAIE工業工程基礎測試題與答案一、填空題 :(共50題,每題 1分)、標準時間= 觀測時間 *評比系數/正常評比 *(1+放寬率)、1MOD=0.129秒3、測時方法有歸零法 周程測時法 累積計時法 連續測時法 四種.4、動作分析方法有目視動作分析 動素分析 影片分析 三種.5、動作經濟原則的四大黃金準則 (ECRS)取消 ,合并,重排,簡化.TOC\o"1-5"\h\z6、人體的動作分為 5等級.人體動作應盡可能用低等級動作得到滿意的結果 .7、動素分析( Therblig)的基本動作元素有 17種.8、最早提出科學管理的人是美 國的泰勒;9、工業工程 -‘IE’是 INDUSTRIAL ENGINEERING兩英文單詞的縮寫 ;10、標準時間由作業時間 和寬放時間 組成;11、生產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員 ,機械設備 ,原材料和方法;12、寫出以下工程記號分別代表的內容 :○--- (加工)

(質量檢查 )﹔□--- (數量檢查 ) ▽ (儲存)美國工業工程師學會 (AIIE)于1955年正式提出, 后經修訂的定義, 其表述為:“工業工程是對人員、物料 、設備、能源和信息所組成的集成系統進行設計、 改善和設置的一門學科, 它綜合運用 數學、物理學和社會科學 方面的專門知識和技術, 以及工程分析和設計的原理與方法, 對該系統所取得的成果進行確定、 預測和評價。 ”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生產率 。IE的功能具體表現為規劃、設計、評價和創新 等四個方面。16、模特法 (MOD)將人體基本動作劃分為兩類,它們是移動動作 和終結動作 。17、根據不同的調查目的,操作分析可分為人機操作分析、聯合操作分析和雙手操作分析。18、基本生產過程包括操作 過程、檢驗過程、運輸 過程、存儲過程 。19、方法研究的內容有程序分析 操作分析 動作分析 。20、線路圖主要用于搬運 或移動線路的分析。21、預定時間標準法簡稱 PTS法。 MOD法中 M4G3=0.903。所謂標準資料是將直接由作業測定 所獲得的大量測定值或經驗值 分析整理, 編制而成的某種結構的作業要素 正常時間的數據庫。IE的最高目標是提高系統的總生產率。通過對以人為主的工序的詳細研究﹐使操作者 操作對象 操作工具 三者科學的組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達到工序結構合理﹐減輕勞動強度﹐減少作業的工時消耗﹐以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為目的而作的分析﹐稱為操作分析。25、動作分析方法有目視動作分析﹐動素分析和影片分析。26、吉爾布雷斯是和泰勒差不多同一時期的另一位工業工程奠基人,他也是一名工程師,其夫人是心理學家。他們的主要貢獻是創造了與時間研究密切相關的動作研究。27、工業工程形成和發展的演變過程,實際上就是各種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知識、原理和方法產生與應用的歷史。28、工業工程正是由于不斷吸收現代科技成就,尤其是計算機科學、運籌學、系統工程及相關的學科知識,有了理論基礎和科學手段,才得以由經驗為主發展到以定量分析為主;以研究生產局部或小系統的改善,到研究大系統的整體優化和生產率的提高,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29、IE技術人員涉及的業務面很寬,從基本的動作與時間研究到系統的規劃、設計和實施控制等方面為各級經營管理提供方法,充當參謀。30、工業工程師始終從全局和整體出發,起著各部門和專業之間的溝通者、咨詢者、和協調人的作用。31、根據工業工程的觀點,生產率和質量目標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它們通常是相互促進﹑同步發展的。32、作業時間是指直接用于完成生產作業和零件加工所消耗的時間。33、作業測定是通過一定的方法,用于確定合格工人按規定的作業標準,完成某項作業所需要的時間。34、生產就是一種轉換功能,是一個將生產要素經過投入、轉換 (加工與服務活動 ),而得到產出物的系統過程。所以,可以把它簡化為一個投入 -產出系統。35、工業工程形成和發展的演變過程,實際上就是各種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知識、原理和方法產生與應用的歷史。36、工作研究中觀察和記錄現行方法,以及對現行方法分析改進,需要運用的提問技術可簡寫為 5W1H。37、作業測定是通過一定的方法用來確定合格工人按規定的作業標準,完成作業所需要的時間。38、作業時間是指直接用于完成生產作業和零件加工所消耗的時間。39、通常產品投放流水線時主要依據 _工程作業流程圖 _文件進行排拉作業 ;40 、標準時間由作業時間和寬放時間組成;41、動作經濟原則的兩大功用是指提供建立新方法的方向和發掘問題。42、生產效率指的是在單位時間內實際生產的合格品數量與標準產能的比值 ;43、在工時消耗分類中,工人在正常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為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必須消耗的時間是作業時間。44、對操作有直接貢獻的動素稱為有效動素。45、制定標準時間的方法,一般有經驗判斷法、作業測定法和歷史記錄法。46、作業測定的主要方法有時間研究 工作抽樣 預定時間標準 標準數據法四種。47、作業測定的階次分為動作 單元作業制程四種。48、工人在生產中的工時消耗﹐可分為定額時間和非定額時間兩大部分。49、方法時間衡量簡稱 MTM法﹐ 1TMU=0.036秒。50、測時的方法有歸零法 累積測時法 周程測時法 連續測時法。TOC\o"1-5"\h\z二、單項選擇題: (共45題,每題 1分)1、在IE的萌芽和奠基時間,首先應用于( B)A.建筑業 B.制造業 C.冶金業 D.服務業2、工業工程的首要任務是( C)A.供應系統的設計 B.服務系統的設計

C.生產系統的設計 D.管理系統的設計3、動素分析( Therblig)的基本動作元素有( C)A.21個B.15個C.17個D.24個4、歷史上被稱作“工業工程之父”的人是(C)A.甘特 B.吉爾布雷斯 C.泰勒 D.亞當·史密斯IE強調的優化是 (B)的優化A.生產要素 B.系統整體 C.局部 D.分級IE從事的規劃側重于 (B)規劃A. 生產發展 B.技術發展 C.管理D.人事7、生產率是 (D)之比A.利潤與工資 B.成本與利潤 C.消耗與利潤 D.產出與投入TOC\o"1-5"\h\z8、空手移動,伸向目標的動作稱為( A)A.A.伸手B.指向C.移動D.尋找9、由幾個連續動作集合而成的工作階次稱為( B)A.動作B.單元C.作業D.制程10、工作抽樣需要對操作者或機器進行( D)A.連續觀察 B.規律性觀察 C.間斷觀察 D.隨機瞬時觀察11、國際公認的制定時間標準的先進技術是( C)A.時間研究 B.工作抽樣 C.預定時間標準法 D.標準資料法12、時間研究中,每個操作單元的觀測時間乘以評比率的積是( A)A.正常時間 B.標準時間 C.寬放時間 D.預定時間13、移動動作和終結動作總是 (B)出現的A.單獨B.成對C.同時D.相同(C)(C)的原則。A.人體運用 B.工作地布置 C.工具設備 D.作業設計TOC\o"1-5"\h\z15、標準資料法的特點 (B)可取代作業測定法 B.合成時間不需要再評比對同類作業要素要重新測定 D.以預定時間標準為基礎16、試驗證明,身體其它部位動作一次的 MOD數都 (A)手指動作一次的 MOD數。A.大于B.等于C.小于D.大于等于17、在方法時間衡量中,動作的時間單位是( B)A.SB.TMUC.RUD.min18、‘ PTS’指的是 (D)A,動作經濟分析法 ;B,標準動作標準法 ;C,基本動作時間分析法 ;D,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 ;19 、某一給定時期的產出量與投入量之比是( D)A.資本生產率 B.總生產率 C.全要素生產率 D.靜態生產率20、工藝流程分析的分析改進對象只包括加工和( B)A.裝配 B.檢驗 C.包裝 D.儲存21、工作評比法的關鍵是如何確定( D)A.計算公式 B.作業時間 C.作業方法 D.評比系數22、設施規劃與設計的對象應該是( B)A、生產工藝 B、整個系統 C、主要生產設備 D、產品A.運輸B.移動C.移物A.運輸B.移動C.移物D.手動24、對制品制造過程進行分析改進的技術是A.操作分析 B.工藝流程分析25、以操作者為對象開展程序分析適宜采用A.人機操作分析 B.人型流程圖分析 C.物型流程圖分析(B)C.作業流程分析 D.動作分析(D)D.雙手操作分析26、‘不必要的動作要減少’是動作經濟原則的(B)之一點;A,著眼點 B,基本思想 C,基本方法 D,基本動作以下關于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關系哪項是錯誤的 (A)A,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是毫無關系 ; B,質量方針可以提供制定質量目標 ;C,質量目標是建立在質量方針的基礎上 ; D,質量目標是定量的 ;不定項選擇題28、泰勒是科學管理的創始人,他創立了 (A)通過改進操作方法,科學地制定勞動定額;采用標準化,極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A.時間研究 B.動作研究 C.甘特圖 D.工序圖29、工作研究的對象應為 (A)A.作業系統 B.工程系統 C.社會系統 D.環境系統30、生產工人在工作班內為完成生產任務,直接和間接的全部工時消耗屬于 (C)A.作業時間 B.寬放時間 C.定額時間 D.非定額時間31、工業工程師的作用就是把人員、機器、資源和信息等聯系在一起,以求得有效的運行。他們主要從事 (C),要處理人與物、技術與管理、局部與整體的關系。A.工作研究C.生產系統的設計和改善 (即再設計 )D.工程經濟分析32、為增強競爭實力,保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根據 IE原理,從全局對企業進行(A)是一項重要的 IE活動。A.系統分析和綜合診斷 B.方法研究 C.工廠布置 D.作業測定33、工作研究的對象應為 (B) 。A.工程系統 B.作業系統 C.社會系統 D.環境系統34、以操作者為對象開展程序分析適宜采用 (D)。A.人一機操作分析 B.人型流程圖分析 C.物型流程圖分析 D.雙手操作分析35、生產工人在工作班內為完成生產任務,直接和間接的全部工時消耗屬于 (C)。A.作業時間 B.寬放時間 C.定額時間 D.非定額時間36、以工序作業時間為對象,對構成工序的作業要素進行周期重復觀察,并測定工時消耗’的方法是(A)。A.測時 B.作業測定 C.工作抽樣 D.工作評比TOC\o"1-5"\h\zIE強調的優化是 的優化。( B)A.生產要素 B.系統整體 C.局部D.分級IE從事的規劃側重于 規劃。( A)A.生產發展 B.技術發展 C.管理D.人事39、空手移動,伸向目標的動作稱為( C)A.伸手B.指向C.移動D.尋找40、工業工程的首要任務是( C)。A.供應系統的設計 B.服務系統的設計 C.生產系統的設計 D.管理系統的設計41、生產工人在工作班內為完成生產任務,直接和間接的全部工時消耗屬于 (A)。A.作業時間 B.寬放時間 C.定額時間 D.非定額時間42、將實測作業時間調整為正常作業時間的方法是 (D)A.作業測定 B.測時 C.工作抽樣 D.工作評比43、具有平均熟練程度的操作者,在標準作業條件和環境下,以正常的作業速度和標準的程序和方法,完成某項作業所需要的總時間為 (D)。A.作業時間 B.寬放時間 C.定額時間 D.標準時間TOC\o"1-5"\h\z44、從觀察記錄開始就啟動秒表,在每個作業要素結束時記下結束時刻,直至作業結束停止秒表的計時方法為 (A) 。A.連續測時法 B.反復計時法 C.循環計時法 D.抽樣計時法45.工業工程是一門 (C)。A.專業工程學科 B.管理學科 C.跨學科的邊緣學科 D.企業管理三、簡答題: (共13題,每題 5分)、時間研究的步驟 ?收集資料 2.劃分操作單元 3.秒表測時 4.正常時間寬放時間 5.標準時間2、列舉 10個動素.伸手,移物,握取,裝配,使用﹐拆卸 ,放手,檢查,尋找,選擇,計劃,定位,預定位,持住,休息,遲延,故延3、工作抽樣的步驟 ?)確立調查目的和范圍 ;2)調查項目分類 ;3)決定觀測方法 ;4)設計調查表格 ;5)向有關人員說明調查目的 ;6)試觀測,決定觀測次數 ;7)正式觀測 ;8)整理數據作出結論4、動作經濟原則是哪十條原則 (至少回答五條 )?)雙手的動作應同時而對稱 .2)人體動作盡量用最低級而能得到滿意的結果為妥 .3)盡可能利用物體的動能 ,曲線運動較方向突變的直線運動為佳 ,彈導式運動較受控制的運動為快 ,動作盡可能使之有輕松的節奏 .4)工具,物料應置于固定處所及工作者前面近處 ,并依最佳的工作順序排列 .5)零件,物料應盡可能利用其重量墜送至工作者前面近處 .6)應有適當的照明,工作臺及坐椅式樣及高度應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勢及坐立適宜 .7)盡量解除手的工作 ,而以夾具或足踏工具代替.8)可能時,應將兩種或兩種以上工具合并為一 .9)手指分別工作時 ,個指負荷應按其本能分配 .手柄的設計應與手的接TOC\o"1-5"\h\z觸大;機器上的杠桿 ,手輪的位置 ,盡可能使工作者少變動其姿勢 .10)工具及物料事前定位 .5、請寫出 IE七大手法 ?防呆法 動改法 流程法 五五法 人機法 雙手法 抽查法6、方法研究的特點 ?求新意識 2)挖掘企業內部潛力 3)系統整體優化7、程序分析的步驟 ?選擇 選擇所需要研究的工作記錄 用有關圖表對現行的方法全面記錄分析 用5W1H提問技朮﹐對記錄的事實進行逐項提問﹐并根據ECRS四大原則﹐對有關程序進行取消﹑合并﹑重排﹑簡化建立 在以上基礎上﹐建立最實用的最經濟合理的新方法實施 采取措施使此新方法得以實現維持 堅持規范及經常性的檢查﹐維持該標準方法聯變TOC\o"1-5"\h\z8、作業測定的目的 ?制定操作系統的標準時間 2)改善操作系統 3)制定最佳的操作系統9、聯合操作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發掘空閑與等待時間 2)使工作平衡 3)減少周期時間4)獲得最大的機器利用率 5)合適的指派人員與機器 6)決定合適的方法10、雙手操作分析的作用是什么 ?1)研究雙手的動作及平衡 2)發掘獨臂式的操作發現伸手﹑找尋以及笨拙而無效的動作發現工具﹑物料﹑設備等不合適的放置位置 5)使動作規范化11、動作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發現操作人員的無效動作或浪費現象﹐簡化操作方法﹐減少工作疲勞﹐降低勞動強度。 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標準的操作方法﹐為制定動作時間標準作技朮準備。12、標準時間的含義是什么 ?在適宜的操作條件下﹐用最合適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練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標準作業所需要的勞動時間。13、時間研究的用途是什么 ?決定工作時間標準﹐并用以控制人工成本制定標準時間作為資金制度的依據決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計劃決定標準成本﹐并作為標準預算的依據決定機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于幫助解決生產線的平衡A.改善工作環境 B.減輕勞動強度C.提高產量D.提高生產率2.工業工程技術人員主要從事生產系統的設計和(C)。A.管理 B.實施C.再設計(p31)D.維護3.工業工程的功能是對生產系統進行規劃、設計、評價、(D)。A. 改善 B.實施C.維護D.創新(p29)4.某一給定時期的產出量與投入量之比是(D)。A.單要素生產率B.多要素生產率C.全要素生產率D.靜態生產率(p14)5.工作研究是工業工程體系中最重要的基礎技術,它包括(A)兩大技術。A.方法研究和作業測定 (p36)B.人因工程和動作分析C.工作分析和工作設計D.運籌學和系統工程技術6.工藝程序分析的分析改進對象包括加工和(C)。A.等待 B.搬運C.檢驗(p55)D.儲存7.對產品生產過程中搬運、儲存、等待等隱藏成本進行分析時,通常選用(C)。A.布置和經路分析 B.作業分析C.流程程序分析(p67)D.工藝程序分析8.作業分析研究的最小單位是(C)。A.程序 B.工序C.操作(p109)D.動作9.程序分析的符號“D”表示( C)。A.搬運 B.檢驗C.等待(p98停滯)D.儲存10.(B)可用于分析一名操作者同時操作多臺機器的情況。A.流程程序分析 B.人-機作業分析C.聯合作業分析D.雙手作業分析(p110)11.(A)可用于發現作業現場的工具、物料、設備等的不合適的放置情況。A.布置和經路分析 B.動作分析C.雙手作業分析D.流程程序分析12.為了了解共同作業時每個作業人員的作業率,一般可采用(B)。A.人 -機作業分析 B.聯合作業分析C.閑余能力分析D.流程程序分析13.動素分析中,動素符號表示(D)。A.移物 B.尋找C.伸手D.選擇(p135)1.工業工程的最終目的是(14.在動素分析中,將動素分為有效動素、輔助動素和無效動素,A.檢查B.拿住 (p136)C.思考B)屬于無效動素,一定要設法取消?;A工業工程期末考試試卷25題,每題 1分,共25分)D)。15.“將工具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位置處”是動作經濟原則中關于(D.尋找B)的原則。A.動作方法B.作業現場布置 (p155) C.工夾具與機器16.“將電烙鐵固定在操作臺上,左右手分別拿著工件和焊絲進行焊接作業。”符合動作經濟原則的(B)原則。17.人因工程的研究對象包括人、機和(18.19.在標準狀態下以正常速度完成一項作業所需的時間稱為(20.標準資料法的特點是(A.減少動作數量A.產品C)是一種國際公認的制定時間標準的先進技術。A.秒表時間研究C.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A.正常時間( p194)A.可取代其他作業測定法C.對同類作業要素要重新測定21.在生產中,工人休息和生理需要所消耗的時間屬于(A.輔助工作時間B.雙手同時動作B.服務B.標準時間B)。B.非生產時間C)。C.縮短動作距離D.輕快動作C.環境D.安全B.工作抽樣D.標準資料法A)。C.定額時間D.觀測時間B.合成時間不需要再評比(p308)D.以預定時間標準為基礎C)。C.定額時間D.非定額時間D.作業設計D.模特排時法22.在各種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中, (B)認為影響動作時間值大小的不在于動作難度,而在于動作難度數。A.動作時間分析法23.用工作抽樣的方法對操作者的作業過程進行作業測定時需要對操作者進行(B.工作因素法 (p259) C.方法時間衡量法A.連續觀察B.規律性觀察C.間斷觀察D)。D.隨機瞬時觀察24.將作業操作規程張貼在作業現場,這種管理方法屬于現場管理中的()。A.物流管理25.定置管理的前提和基礎是(A.人與場所的結合C.物與場所的結合B.目視管理C.定置管理D.“ 5S”管理C)。B.人與物的結合

D.物與物的結合二.簡答題(共 5題,每題 5分,共25分).什么是方法研究?什么是作業測定?兩者有何關系?方法研究著眼于對現有工作方法的改進 ,其實施效果要運用作業測定來衡量 ,而作業測定是努力減少生產中的無效時間,為作業制定標準時間。在進行工作研究時,一般是先進行方法研究,制定出標準的作業方法,然后再測定作業時間。作業測定要以方法研究所選擇的較為科學合理的作業方法為前提,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標準作業定額;而方法研究則要用作業測定的結果作為選擇和評價工作方法的依據。因此,兩者是相輔相成的。2.工業工程意識包括哪幾方面的內容?工業工程意識首先是由日本工業工程專家提出的,實踐表明,有沒有工業工程意識以及樹立什么樣的工業工程意識對于發展工業工程至關重要。一般認為應該樹立以下意識:①成本和效率意識;②問題和改革意識;③工作簡化和標準化意識;④全局和整體意識;⑤以人為中心的意識。3.什么是“ 5S”管理?“ 5S”管理的核心是什么?“5S”即整理( Seiri)、整頓( Seiton)、清掃( Seiso)、清潔( Seiketsu)和修身( Shitsuke)這5個詞的縮寫。 因為這5個詞日語中羅馬拼音的第一個字母都是“ S”,所以簡稱為“ 5S”,開展以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修身為內容的活動,稱為 5s現場管理法。 “5S”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業中廣泛推行,它相當于我國企業開展的文明生產活動?!?S”的對象是現場的“環境”,它對生產現場環境全局進行綜合考慮,并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與措施,從而達到規范化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