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物理真題集錦一一滑輪組實驗專題1.(2019湘西州,8)如圖所示,在研究動滑輪特點的實驗中,如果物體重為1牛頓,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及摩擦,則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A.1A.1牛頓B.1.5牛頓C.2牛頓 D.0.5牛頓2.(20192.(2019自貢,27)小明和小強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一同學組裝好如圖所示實驗裝置,他們分別記下了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的位置。圖所示實驗裝置,他們分別記下了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的位置。(1)實驗時,小明(1)實驗時,小明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升高,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為0.5N;同時小強也用刻度尺測出鉤碼被提升的高度為 10cm,以上測量結果準確無誤,其他被測物理量和計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物再重G/N彈簧瀏力計提升的富度Wm有用功箴功W/J機械效率>11020.10.1100%(2)小明和小強通過計算得出該滑輪組機械效率為100%他們意識到出現(xiàn)了錯誤,請你幫他倆找出錯誤的原因:。(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際為。(4)在實驗中,若將鉤碼的重增加到6N,則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019遂寧,22)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某組同學選擇了如圖所示的兩種滑輪組進行多次實驗,記錄的實驗效據(jù)如下表:
實載次數(shù)物科重G/N鉤碼上升窗反Hjcm拉力FfN純端移動免離S/an機械效率10.5103021.5100.83062.5%305100.54025.0%41占100.74053.6%(1)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判斷出第一次實驗所選擇的是(選填“甲”或“乙”)滑輪組。(2)在第一次實驗中,當 拉動滑輪組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拉力F為NN該次實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計算結果精確到0.1%)。(3)機械效率是機械性能好壞的重要標志結合生產(chǎn)生活實際,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下列提高機械效率的措施不可行的是(選填符號)A.增加所提物重 B.減輕機械自重C.機械加潤滑油 D.增加重物上升高度(2019安順,15)小軍同學為了探究“使用動滑輪的省力情況及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使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前,小軍用輕質(zhì)彈簧測力計測得動滑輪的重力為1.0N,每個鉤碼的重力為0.5N,實驗過程中,小軍多次改變動滑輪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分別記下了每次所掛鉤碼的重力及對應的輕質(zhì)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見下表)
符號1234567BIDin131.QID防控蟲為"重力G/N1JD132j023yo35停黃洌力計承StF/N0A12131.62N232.7(1)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在動滑輪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體的重力的條件下,使用該滑輪組(選填“省力”或“不省力”)(2)在忽略摩擦、繩重及實驗誤差的條件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F與被提升鉤碼重力G以及動滑輪重力G的關系為(3)小軍同學又研究了滑輪組水平拉動物體的情況,用另一組滑輪組將重為50N的物塊從位置A勻速直線拉到位置B,請在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繞線方法:物塊移動的距離為cm;若此時繩自由端所用拉力為10N,物塊受到白^摩擦力為18N,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2019青島,16)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裝置和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次敷構格宜力次敷構格宜力G/N構嗎上升的高度/i/m甄端拉力FN蟾端移域的距離s/m機械效率IZ.0OJO0月他3。7*1.1%2zna1509此4574.1%3KO02。030.60741%44Ml而U.604次實驗測得的機械效率為。②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利用相同的滑輪組提升同一物體,物體上升的高度不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提升不同的物體,物體的重力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6.(2019綏化,29)如圖是智慧小組”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實驗次數(shù)物重G/N物體上升高度h/m拉力F/N繩端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
110.10.60.355.6%220.11.00.366.7%340.11.80.3(1)實驗過程中,應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2)第三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3)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滑輪組,物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4)若在第三次實驗中,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1m/s,則拉力F的功率為W(5)創(chuàng)新小組也利用重為1M2N4N的物體進行了三次實驗,每次測得的機械效率均大于智慧小組的測量值,則創(chuàng)新小組測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測拉力時,彈簧測力計未調(diào)零,指針指在零刻度線下方B.彈簧測力計每次拉動物體時均加速上升C.所使用的動滑輪的重力小于智慧小組7.(2019黃石,19)探究小組為探究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次數(shù)物碼重力(N)提升高度(cm)有用動0)拉力(N)總功(J)機械效率110400A110£84與%2U40Of1.4112S4%32.0301.742.5401.02.01.6063%
(1)請把表格中三個未完成的空補充完整。(2)甲同學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鉤碼重力逐漸增大,滑輪組機械效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請你解釋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3)乙同學進一步研究,測出動滑輪的質(zhì)量為100g,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得出:總功總是大于有用功與克服動滑輪重力的功之和, 即:W^>W+W&,他猜測還有因素影響機械效率。(答一種因素即可)(4)丙同學計算出每一組總功與有用功和克服動滑輪重力的功的差值4 WW「Wr-Wk,通過比較第1、2和組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重物的重力越大,差值^W(選“越大”、“越小”或“不變”),請你利用所學知識對此作出解釋。hi/-
$》8(2019玉林,)小明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利用如圖 9所示的滑輪組進彳f了4次測量,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次最狗爵所生的次最狗爵所生的蓋力G/N中號錢升拉力r/N塢安冬筠的無青,An1】jD0JOK0.43125%2IDO.E口£3】右無12s)OJ140.44167M42JD0.11.5(1)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計算得出第4次實驗時繩端移動的距離s= m機械效率,=。(2)通過比較1、3和4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同一滑輪組,物重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在忽略摩擦力和繩重的前提下,通過第(3)在忽略摩擦力和繩重的前提下,通過第1次數(shù)據(jù)可算出動滑輪的重力為N.(4)以下選項中不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是( )A.動滑輪的重力 B. 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 C. 物體上升的高度9.(2019隨州,17)物理實驗興趣小組間開展競賽活動,甲組出題乙組用實驗的方法解答。甲組用布簾將一個滑輪組遮蔽(如圖),乙組同學通過測量:滑輪組下方所掛重物重力為G,重物被勻速提升的高度為H,乙組同學施加在滑輪組繞繩的自由端的拉力為F,該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h;通過3組實驗(數(shù)據(jù)見下表)乙組同學探究出“布簾背后的秘密”。實驗次數(shù)123G/N5.08.011.0F/NNO3,04.1H/cm10.0ISO20.0h/cm30.145.160J2假設你是乙組成員請判斷:動滑輪實際被使用的個數(shù)是(選填“一個”或“兩個”);滑輪組中所有動滑輪(及動滑輪間的連接物)總重力約為(選填“1N'、“2W或"3N');當提升重物重力為G=4.0N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最接近(選填“80%、”33%或“25%);乙組同學發(fā)現(xiàn)實驗數(shù)據(jù)不像“理想模型”那樣完美,請你提出一條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布弗看后宕著輪tfl10.(2019邵陽,31)某物理興趣小組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過程如下:①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沙和袋所受總重力G并填入表格。②按圖安裝滑輪組,分別記下沙袋和繩端的位置。③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沙袋升高,讀出拉力 F的值,用刻度尺測出沙袋上升的高度h和繩端移動的距離s,將這三個量填入表格。④算出有用功Wr,總功W總,機械效率不。⑤改變沙袋中沙子的重量,重復上面的實驗。次數(shù)沙和袋所受的總重力G/N提升商度h/m有用功W出ZJ拉力F/N維游移動的距離“m總功Wn/J機械效率”10-6020.12030.1866.7%20.9OJ2Q480-40$0_24312020_240.50,60.3080%請根據(jù)實驗過程和實驗記錄,思考并回答:(1)在第一次實驗中,粗心的小冬同學忘記在表格中填寫繩端移動的距離 s,你認為s應該為mn(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計算得出第二次實驗的機械效率為。(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所用動滑輪的重為N.(繩重和摩擦忽略不計)(4)分析三次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用同一個滑輪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選填“越大”、“越小”或“不變”)(2019煙臺,12)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時,同學們提出了下列猜想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動滑輪重有關;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被提升的物重有關;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物體提升高度有關;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承重繩子股數(shù)有關O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動滑輪重有關;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被提升的物重有關;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物體提升高度有關;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承重繩子股數(shù)有關O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兩個滑輪組,進行對比實驗來驗證提出的猜想,則該實驗驗證的猜想是A.(1) B.⑵ C.(3) D.(4)(2019淄博,22)在日常生活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提高機械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提高機械效率,要從研究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出發(fā),尋求辦法。(1)為了探究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小明選取了大小相同的滑輪,利用圖甲和圖乙裝置進行實驗,并把數(shù)據(jù)整理記錄在下表中。實睡次數(shù)漕提材庾提升的育友h/m商用功斯才用/J技力用N黑端移動的距寓00惠功卬機械效率71錯10J040.60.3048S6%2祖20,1021.00,30367%3鋁202.0.41.00.60.667%4202.040eOJ5O.4B83%S里科2020.42.1020.4295%①比較1和2兩次實驗發(fā)現(xiàn):在所有滑輪組一定時,提升的鉤碼,機械效率越局。②比較3和4兩次實驗發(fā)現(xià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還與 有關。③比較 兩次實驗發(fā)現(xiàn):在所用滑輪組一定時,機械效率與提升鉤碼的高度無關。④第5次實驗是利用了圖 的裝置完成的,判斷依據(jù)是。⑤利用圖甲的裝置,把重6N的物體用2.5N的拉力迅速拉起,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可見如果沒有刻度尺,只有測力計,也可以測量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2)小明利用圖丙裝置實驗發(fā)現(xiàn):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和摩擦有關,與物重無關。保持斜面傾斜程度不變,可以采用 的方法減小摩擦,從而提筒斜面的機械效率。(3)實驗表明:額外功越小,總功越接近有用功;進一步推理得出:假設沒有額外功,總功等于有用功;可見使用任何機械都。下列物理規(guī)律的得出運用了這種研究方法的是。A、焦耳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C、阿基米德原理 D、歐姆定律(2019株洲,15)在測量圖甲所示滑輪組機械效率刀的實驗中,通過改變物重G或動滑輪重G動進行多次實驗,得到了形如圖乙所示的效率與物重或動滑輪重的關系,圖中縱軸表示機械效率的倒數(shù)不,若不計繩重與摩擦,則橫軸可能表示( )
GGG動GGG動D?一“參考答案(2019湘西州,8)如圖所示,在研究動滑輪特點的實驗中,如果物體重為1牛頓,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及摩擦,則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 )A.1A.1牛頓B.1.5牛頓C.2牛頓 D.0.5牛頓【答案】Do(2019自貢,27)小明和小強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一同學組裝好如圖所示實驗裝置,他們分別記下了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的位置。(1)實驗時,小明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升高,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為0.5N;同時小強也用刻度尺測出鉤碼被提升的高度為 10cm,以上測量結果準確無誤,其他被測物理量和計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物科重G/N|彈簧重為計提升的富度#商用功總功機械效率1(2)小明和小強通過計算得出該滑輪組機械效率為100%他們意識到出現(xiàn)了錯誤,請你幫他倆找出錯誤的原因:。(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際為。(4)在實驗中,若將鉤碼的重增加到6N,則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1)勻速;(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應該是0.3m,不等于0.2m;(3)66.7%;(4)變大。(2019遂寧,22)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某組同學選擇了如圖所示的兩種滑輪組進行多次實驗,記錄的實驗效據(jù)如下表:實裝次數(shù)物科重G/N鉤碼上升窗反Hjcm拉力F/N維希格動免離S/an機械效率10.5103021.5100.83062.5%30510054025.0%415100.740S3上%?(1)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判斷出第一次實驗所選擇的是(選填“甲”或“乙”)滑輪組。(2)在第一次實驗中,當 拉動滑輪組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拉力F為NN該次實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計算結果精確到0.1%)。(3)機械效率是機械性能好壞的重要標志結合生產(chǎn)生活實際,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下列提高機械效率的措施不可行的是(選填符號)A.增加所提物重 B.減輕機械自重C.機械加潤滑油 D.增加重物上升高度【答案】甲 豎直向上勻速 0.4 41.7%D(2019安順,15)小軍同學為了探究“使用動滑輪的省力情況及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使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前,小軍用輕質(zhì)彈簧測力計測得動滑輪的重力為1.0N,每個鉤碼的重力為0.5N,實驗過程中,小軍多次改變動滑輪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分別記下了每次所掛鉤碼的重力及對應的輕質(zhì)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見下表)1234567B動用輪值&/Nin131J11.01J3而捶購番曲重力G/N0-51JD132J023*35停黃周力計承我F/N12131.62上232.7(1)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在動滑輪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體的重力的條件下,使用該滑輪組(選填“省力”或“不省力”)(2)在忽略摩擦、繩重及實驗誤差的條件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F與被提升鉤碼重力G以及動滑輪重力G的關系為(3)小軍同學又研究了滑輪組水平拉動物體的情況,用另一組滑輪組將重為50N的物塊從位置A勻速直線拉到位置B,請在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繞線方法:物塊移動的距離為cm;若此時繩自由端所用拉力為10N,物塊受到白^摩擦力為18N,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敬鸢浮壳鏘71g 40 41 M4**
(1)不省力;⑵F=學;⑶如上圖所示;3.10;60%(2019青島,16)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裝置和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次默構碼宣力次默構碼宣力構叫上升的高度h/tn褪端拉力FiN蟾端移域的距離s/m機械效奉耳1Z.0n月他3。7*1.1%2a15OS虹4574J%3OJO03。用074.1%4樂仆OJO1而U.60①第4次實驗測得的機械效率為。②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利用相同的滑輪組提升同一物體,物體上升的高度不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提升不同的物體,物體的重力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答案】83.3%;相同;大6.(2019綏化,29)如圖是智慧小組”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實驗次數(shù)物重G/N物體上升高度h/m拉力F/N繩端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110.10.60.355.6%220.11.00.366.7%340.11.80.3(1)實驗過程中,應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2)第三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3)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滑輪組,物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4)若在第三次實驗中,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1m/s,則拉力F的功率為W(5)創(chuàng)新小組也利用重為1M2N4N的物體進行了三次實驗,每次測得的機械效率
均大于智慧小組的測量值,則創(chuàng)新小組測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測拉力時,彈簧測力計未調(diào)零,指針指在零刻度線下方B.彈簧測力計每次拉動物體時均加速上升C.所使用的動滑輪的重力小于智慧小組【答案】(1)勻速緩慢;⑵74.1%;(3)越大;(4)0.54;(5)C(2019黃石,19)探究小組為探究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次數(shù)物碼重力(N)提升高度(cm)府用功拉力(N)總功(J)機械效率1U0鈍04110.8845%2U400,6141.1254%32.0301.742_5401.02.01.6063%(1)請把表格中三個未完成的空補充完整。(2)甲同學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鉤碼重力逐漸增大,滑輪組機械效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請你解釋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3)乙同學進一步研究,測出動滑輪的質(zhì)量為100g,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得出:總功總是大于有用功與克服動滑輪重力的功之和, 即:WoW+W&,他猜測還有因素影響機械效率。(答一種因素即可)WW^-Wh-(4)丙同學計算出每一組總功與有用功和克服動滑輪重力的功的差值4
WW^-Wh-Wfc,通過比較第1、2和組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重物的重力越大,差值^W(選“越大”、“越小”或“不變”),請你利用所學知識對此作出解釋。次數(shù)物科重力(N)提升高度(cm)有用功(J)拉力(N)總功(J)機械效率11.040041.10.8845%21j5400.61.41.1254%32.030061.71.02S9%42.5的1.02.01.6063%(1)如上表所不;(2)增大;動滑輪重力不變,隨著鉤碼重力增大,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機械效率變大;(3)繩重、各種摩擦;4;越大,所掛鉤碼增多,摩擦力增大,額外功增多。(2019玉林,)小明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利用如圖 9所示的滑輪組進彳f了4次測量,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次效叁力次效叁力G/N何玲提升的音度t/nj拉力rw南,An機延效率n11D0JO.K0.43125%21Hq20.B383125%3OJ0.44167制42JD0.11.5(1)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計算得出第4次實驗時繩端移動的距離s= m機械效率,=。(2)通過比較1、3和4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同一滑輪組,物重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在忽略摩擦力和繩重的前提下,通過第1次數(shù)據(jù)可算出動滑輪的重力為N.(4)以下選項中不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是( )A.動滑輪的重力 B. 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 C. 物體上升的高度【答案】(1)0.450.00% (2)越高(大) (3)2.2 (4)C(2019隨州,17)物理實驗興趣小組間開展競賽活動,甲組出題乙組用實驗的方法解答。甲組用布簾將一個滑輪組遮蔽(如圖),乙組同學通過測量:滑輪組下方所掛重物重力為G,重物被勻速提升的高度為H,乙組同學施加在滑輪組繞繩的自由端的拉力為F,該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h;通過3組實驗(數(shù)據(jù)見下表)乙組同學探究出“布簾背后的秘密”。實疆次數(shù)123G/N5.08.011.0F/N2.D3.0H/cm10.015.020.0h/cm30.1451602假設你是乙組成員請判斷:動滑輪實際被使用的個數(shù)是(選填“一個”或“兩個”);滑輪組中所有動滑輪(及動滑輪間的連接物)總重力約為(選填“1N'、“2W或"3N');當提升重物重力為G=4.0N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最接近(選填“80%'、”33%或“25%);乙組同學發(fā)現(xiàn)實驗數(shù)據(jù)不像“理想模型”那樣完美,請你提出一條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布用骨后離滑輪爆【答案】一個;1;80%繩與輪之間存在摩擦。10.(2019邵陽,31)某物理興趣小組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過程如下:①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沙和袋所受總重力G并填入表格。②按圖安裝滑輪組,分別記下沙袋和繩端的位置。③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沙袋升高,讀出拉力 F的值,用刻度尺測出沙袋上升的高度h和繩端移動的距離s,將這三個量填入表格。④算出有用功Wr,總功W總,機械效率不。⑤改變沙袋中沙子的重量,重復上面的實驗。次數(shù)沙和袋所受的總宣力G/N提升商度h/m有用功W出ZJ拉力F/N繼相移動的距離f/m總功We/J機械效率q10.6020.12030.1866.7%20902048040_24312020240.50,60.3080%請根據(jù)實驗過程和實驗記錄,思考并回答:(1)在第一次實驗中,粗心的小冬同學忘記在表格中填寫繩端移動的距離 s,你認為s應該為mn(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計算得出第二次實驗的機械效率為。(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所用動滑輪的重為N.(繩重和摩擦忽略不計)(4)分析三次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用同一個滑輪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選填“越大”、“越小”或“不變”)(2019煙臺,12)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時,同學們提出了下列猜想(1)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動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畜牧養(yǎng)殖防疫責任及權益保障協(xié)議
- 網(wǎng)絡推廣服務協(xié)議書
- 學生退學協(xié)議書二零二五年
- 服務員員工合同書協(xié)議書
- 影視制作行業(yè)拍攝風險免責協(xié)議
- 危險品倉庫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不銹鋼體微型氣缸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中國水泥產(chǎn)品市場深度評估與發(fā)展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豬皮高爾夫球手套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蕪湖光伏可行性研究報告
- 【超星爾雅學習通】機器的征途:空天科技網(wǎng)課章節(jié)答案
- 中國話劇史(本二·下)第二講課件
- GA 255-2022警服長袖制式襯衣
- GB/T 41908-2022人類糞便樣本采集與處理
- GB/T 5202-2008輻射防護儀器α、β和α/β(β能量大于60keV)污染測量儀與監(jiān)測儀
- GB/T 4937.17-2018半導體器件機械和氣候試驗方法第17部分:中子輻照
- GB/T 3452.4-2020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4部分:抗擠壓環(huán)(擋環(huán))
- GB/T 28588-2012全球?qū)Ш叫l(wèi)星系統(tǒng)連續(xù)運行基準站網(wǎng)技術規(guī)范
- GB/T 20523-2006企業(yè)物流成本構成與計算
- 發(fā)展心理學(重點回顧)
- 計劃生育協(xié)會基礎知識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