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TOC\o"1-2"\h\z1.項目概況 11.1項目名稱及主管單位 11.2編制依據 11.3編制目的 11.4編制原則 21.5服務范圍 21.6采用的主要標準及規范 201.7可研報告的結果概要 32.縣城概況 52.1縣城簡介 52.2地形地貌 62.3水文 72.4氣象 72.5地震 82.6縣城及鎮總體規劃概況 83.垃圾量預測及垃圾收運系統設計 133.1環衛管理系統現狀 133.2垃圾處置流程 133.3垃圾處理產業情況 133.4生活垃圾成分分析 143.5垃圾量現狀 143.6垃圾量預測 154.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94.1必要性 194.2可能性 205.工藝選擇 215.1無害化處理工藝比較 215.2處理工藝的確定 246.垃圾轉運站 276.1垃圾轉運現狀 276.2垃圾轉運系統建設方案 276.3垃圾轉運工藝 286.4垃圾轉運站主要設備及配套設備 327.場址選擇及防滲方案的確定 337.1選址原則 337.2場址說明 337.3場址比選 347.4場址的環境 357.5填埋場址防滲方案的確定 378.填埋工藝方案及設備選型 408.1填埋場結構型式的選擇 408.2填埋機械設備的選擇 418.3填埋工藝 438.4庫容填埋方案 448.5規模和使用年限 458.6垃圾堆體的穩定性分析 469.填埋場工程內容 489.1填埋場道路系統 489.2防滲工程 499.3地下水導排系統 539.4滲瀝水收集系統 549.5滲瀝液處理系統 549.6雨水排放系統 749.7填埋氣導排系統 759.8封場方案 829.9土方平衡 8310.總圖運輸及輔助設施 8510.1總體布置 8510.2交通運輸 8510.3綠化 8510.4地磅房 8610.5洗車臺 8610.6機修間 8610.7加油設施 8610.8通訊和自動化儀表 8610.9生產管理與生活服務設施 8711.給水及消防 8811.1需水量 8811.2水源及給水系統 8911.3排水 8911.4消防 8912.電氣及控制 9112.1電氣設計 9112.2自動化控制與儀表 9612.3、網絡及有線電視系統 9813.環境保護、環境監測和水土保持 10013.1環境保護 10013.2環境監測 10613.3水土保持措施 11514.安全、衛生、節能、防腐蝕 11714.1標準及依據 11714.2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11814.3安全技術措施 12014.4衛生防疫措施 12214.5節能 12214.6防腐蝕設計 12315.企業組織、勞動定員及建設進度 12615.1企業組織 12615.2管理系統 12615.3勞動定員 12615.4人員培訓 12715.5工程建設進度 12716.工程招投標 12816.1概述 12816.2發包方式 12816.3招標組織形式 12916.4招標方式 12917.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3117.1工程概況 13117.2編制依據 13117.3投資估算 13117.4流動資金估算 13117.5資金籌措 13118.財務評價及經濟分析 13218.1基礎數據與參數選取 13218.2營業收入與成本費用估算 13218.3財務評價 13319.存在問題及建議 1351.項目概況1.1項目名稱及主管單位項目名稱:休寧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工程項目性質:新建主管單位:休寧縣建委建設單位:休寧縣齊云城市建設投資,法人代表:陸群建設地點:休寧縣城南秀陽鄉長塢村設計單位:省勘察設計院設計階段:可行性研究休寧縣齊云城市建設投資成立于2003年11月,是經休寧縣人民政府授權、休寧縣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代表縣政府對授權范圍內的國有資產行使出資者權利,對國有資產負保值增值責任,為我縣的融資平臺和投資主體、項目業主,是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企業法人。公司注冊資金貳億零陸佰萬元人民幣。1.2編制依據⑴《休寧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工程項目建議書》,休寧縣建設環境保護局,2002年12月。⑵《休寧縣城近期建設規劃(2006-2010)》,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休寧縣建設委員會,2006年7月。⑶休寧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工程可行性研究設計委托書,2008年11月。⑷關于休寧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復,休寧縣計委,休計[2002]130號,2002.12。⑸《休寧縣尖山垃圾填埋場可研階段場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市工程勘察院,2003年3月。⑹擬選場址地形圖(1:5000)。⑺其他與本工程相關的基礎資料。1.3編制目的通過對本工程可研報告的編制,對垃圾處理場場址、規模、垃圾處理工藝技術方案等進行技術可靠性、經濟合理性及實施可行性的多方案比較和論證,在此基礎上提出推薦方案,使所選方案科學合理、技術先進、運行穩妥可靠、占地面積小,造價省、運行成本低,使工程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達到最佳統一,為休寧縣創建優美、良好的環境打下基礎。1.4編制原則本可研報告的編制按以下內容作為編制原則:⑴貫徹執行國家關于環境保護的基本政策,工程設計必須符合國家的有關法規、規范及標準。⑵按照全面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使工程建設與縣城發展相協調,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以垃圾無害化為基本出發點,盡量做到減量化,逐步實現資源化的目的,充分發揮本項目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⑶采用易于管理、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處理工藝,確保垃圾衛生填埋及滲瀝液處理效果,根據本項目的實際情況,優先考慮采用國內外技術成熟、運行可靠、高效率低能耗的設備。⑷積極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和生活環境,注重垃圾填埋場的環境建設,把衛生填埋場設計成為與周邊環境相適應的協調的填埋場。1.5服務范圍本工程的服務范圍是休寧縣及周邊萬安鎮、齊云山鎮、蘭田鎮、流口鎮、東臨溪鎮、五城鎮、溪口鎮、汪村鎮八個鎮,休寧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服務范圍累計達16.72平方公里,涉及人口13.29萬人。工程處理對象是生活垃圾,包括服裝加工、食品加工及其它服務行業產生的性質與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業廢物。不包括工業垃圾、醫療垃圾,并嚴禁混入任何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險垃圾。工程內容包括衛生填埋場工藝設計、填埋庫區防滲設計、垃圾滲瀝液處理設計、總圖運輸設計、公用輔助設施、垃圾轉運站設計、工程投資估算等。1.6采用的主要標準及規范《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CJJ17-200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環境監測標準》CJ/T3037-1995;《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建設[2001]101號。《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防滲系統工程技術規范》,CJJ113-2007;《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范》,CJJ112-2007;《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范》,CJJ47-2006;《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CJJ27-2005;《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計算及預測方法》,CJ/T106-1999;《空氣環境質量標準》GB3095-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聚乙烯(PE)土工膜防滲工程技術規范》,SL/T231-98;《城市環境衛生專用設備-垃圾衛生填埋》CT/T29/3-91;《城市環境衛生專用設備-清掃、收集、運輸》CT/T29/1-91;《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50290-98;《土工合成材料測試規程》SL/T235-1999;《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CJJ50-92;《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工業企業廠界噪聲限值》GB12348-901.7可研報告的結果概要本工程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見下表。
休寧縣生活垃圾處理項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表1-1序號指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填埋場庫區1.1填埋工藝衛生填埋1.2填埋作業方式分單元逐日覆土1.3啟用年進場垃圾量t/d1701.4最大垃圾進場量t/d4291.5垃圾壩壩標高m171.01.6壩軸線總長m2421.7分隔壩標高m176.01.8分隔壩軸線總長m3001.9填埋場庫容萬m32801.10填埋場服務年限a201.11填埋場場底最低標高m1651.12最終垃圾填埋標高m1861.23設計地面標高m1502滲瀝液處理站規模m3/d2003日用水量m3/d304征地畝3804.1填埋庫區畝353.8714.2生活管理區畝4.94.3滲瀝液處理畝21.2294.2土方工程量萬m315.343其中:挖方萬m318.55填方萬m37.25建設期a16工作制度6.1填埋取土d/班/h365/1/86.2滲瀝液處理d/班/h365/3/87在冊職工人數人358總投資萬元9648.03
2.縣城概況2.1縣城簡介休寧縣休寧縣圖一省行政區劃圖圖二市行政區劃圖
休寧縣位于省最南端,屬市管轄,地理坐標在東經117o39’-118o26’和北緯29o24’~30o12’之間,與浙、贛兩省交界,全縣總面積2151平方公里,轄9鎮12鄉、190個行政村,總人口27.4萬,是典型的“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山區縣,縣城所在地海陽鎮。休寧縣區位優勢突出,交通十分便捷。縣城距市中心城區18公里,皖贛鐵路、屯黃公路、205國道和慈張公路穿境而過,徽杭高速公路、建設中的合銅黃高速公路及擬建的屯開、屯景、屯婺高速公路均從我縣經過,是往、皖南古村落宏村與西遞、婺源江灣等著名景區的重要通道。休寧縣歷史悠久,西周時期已有文化較為發達的居民點。春秋戰國時期,為吳、越、楚三國的領地,秦漢時為歙縣西鄉地,秦屬鄣郡,漢建安十三年命名為休陽縣,隋開皇十八年,更名為休寧縣。明清時期休寧屬徽州府,中華民國元年,裁府留縣,休寧直屬省。1961年休寧復屬徽州專區,1972年改屬徽州地區行政公署,1987年11月改屬市至今。休寧自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建縣,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縣名為隋文帝欽定,取休陽、海寧各一字,含“吉慶平寧”之意。作為古徽州的“一府六縣”之一,自古以來,休寧便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賈之多、文風之盛而名聞遐邇,被譽為“東南鄒魯”。邑產“徽墨”、“日規”等手工藝品馳名中外,萬安羅盤曾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休寧縣是“中國第一狀元縣”,
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自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緒六年(1880),休寧出了19名文武狀元,居全國各縣之首。千百年來,鐘靈毓秀的休寧山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風流人物,名儒朱升、戴震、珠算宗師程大位、戲曲家汪延訥和汪士慎、丁云鵬、胡正言、海陽四家等書畫藝人,以及眾多的當代名人,如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孫起孟、原國務院農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顧問吳象等,都曾生長在這塊土地上。
休寧縣是“鄉村旅游福地”
,旅游、生態資源豐富。境內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文人墨客中廣有“休寧山色橫江水,回首依依勒馬看”的贊譽。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數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的“中國道教第一村”齊云山。齊云山距縣城15公里,因“一石插天,直入云霄”而得名,被乾隆皇帝譽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站在山上,眺望遠方,那一望無垠的山川秀色盡收眼底,俯視山下,是一幅天然的“八卦圖”,還不時被飛云流煙淹沒,如幕如障,峰巒朦朧,若浮若沉,美不勝收。齊云山共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巖。珠泉碧潭,天橋石柱,方山幽洞,奇峰丹崖之美景將她編織成一幅天開神秀、獨具一格的山水畫卷。歷代文人墨客、顯官巨賈紛至沓來,李白、朱熹、唐寅、海瑞、徐霞客、郁達夫等都曾為齊云山留下許多佳句墨寶,尚存眾多的摩崖碑刻。1993年齊云山登山索道開通后,至今已有上百萬國內外游客登山攬勝。休寧縣還有被譽為“活動著的《清明上河圖》”的萬安古鎮、“三江源頭”六股尖、被徐霞客稱為比浙江天臺更具神韻的云巖湖、溪口陽干村、五龍山、源芳大峽谷等一批絕佳的生態旅游資源。休寧縣是“中國有機茶之鄉”
,擁有豐富的物產資源。其地處中亞熱帶北部、氣候濕潤,四季分明等自然條件,非常有利于林、茶、桑、果和農作物生長。早在南宋時,休寧就有“徽杉倉庫”之稱。目前,全縣有林地面積約15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約
45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0%。作為馳名中外的“屯綠”主產地和國家綠茶產品出口基地縣之一,近年來堅持“打生態牌,走綠色路”,取得顯著成效,分別被列為“全國無公害茶葉生產示范縣”、“國家級有機茶標準化示范區”和“全國生態示范建設試點縣”。有機茶園頒證面積和綠茶、眉茶的出口量均居全國縣級城市第一位,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綠茶出口縣”。1200多年的制茶歷史,制就了名揚古今的“瑯源松蘿”、“白岳黃芽”、“金龍雀舌”等傳統名茶和“新安源銀毫”、“松蘿山”等新開發的名優茶。2.2地形地貌休寧縣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面積約占全縣總面積的76.70%。整個地勢南北高、中間低,起伏較大,垂直高差明顯。境內海拔最高處為1629.8米的六股尖,最低為海拔130米的梅林鄉茶館,相對高差1500米。從中部、東部向南、西、北三個方向,地勢逐漸升高,進入不同地貌單元。休寧縣縣城(海陽鎮)位于縣境東北部,休寧盆地西端,橫江、夾溪河在此交匯。縣城具有南臨橫江,西瀕夾溪河,外圍四周群山環抱的山間河谷盆地特點。城區地面高程范圍在140米~170米之間,其中心為山丘高地,東、北兩面較高,西、南兩面最低,沿河為灘地。除現狀建成區外,東北部為低丘崗地,其他用地基本為村莊和水田,四周群山分布著茂密的森林。城區沿橫江灘地的地面標高多在橫江二十年一遇洪水位(萬安壩水文站水位143.78米)以下,受洪水威脅,其它區域地勢較高,且多在五十年一遇洪水位(萬安壩水文站水位144.78米)以上。2.3水文休寧縣境內五龍山脈,白際山脈和余脈的分隔使休寧縣域自然分屬錢塘江、長江兩大流域。匯入新安江、遂江、衢江、閶江四條水系,共有大小河流237條。其中新安江水系201條,衢江水系6條,閶江水系20條。休寧縣城區主要流經河流為夾溪河和橫江。夾溪河又名休寧河,古稱夾原水,是橫江第一大支流。源于黟縣興嶺,流向自北向南,蜿蜒曲折,沿途流經黟縣溪頭、甲溪、歷舍至休寧縣,經儒村、蘭田、南唐和川湖等五個鄉,全長54千米,總流域面積212km2,縣境內長41.2km,面積153km2。橫江又名吉陽水、水港、白鶴溪。源于黟縣漳嶺的白頂山,經漁亭東流入境,至陽湖與率水匯流,注入新安江。主河道全長69.8公里,縣境內長40.2km,流域面積997km2,縣境內556km2。主河道上游流經齊云山,中下游兩岸地勢開闊,是休屯盆地的主要組成部分,河道平順,河漫灘發育良好。夾溪河在縣城西南側匯入橫江,兩條河流均具有山區河流特征,水位河流量受季節性降水影響,變化很大,每年的4~7月為主汛期,8月~次年3月為枯水期。夾溪河相對較小,對城區影響較大的是橫江,橫江在城南由西向東流經城區,匯入新安江,匯入口距城區約25km2。城區東部橫江萬安壩水文站下游約200m處建有一座灌溉工程——攔河礙壩(萬安壩),萬安壩上游常年水位為141.39m,下游常年水位為137.89m。2.4氣象全年主導風向為東北偏東。冬季多東北風,夏季多西南風和偏東風。年平均氣溫16.2℃,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9℃,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3.7℃。年平均降水量為1613.7毫米,最多年(1954年)為2641毫米,最少年(1978年)為928.8毫米。累年平均降水日數155天,其中小雨(日雨量10毫米以下)106天,中雨(10~25毫米)32天,大雨(25~50毫米)12天,暴雨(50毫米以上)5天。常年6月進入梅雨季節,7月上旬出梅,歷時20多天,梅雨量為250毫米左右。主要氣象要素如下:年平均氣溫:16.2℃極端最高氣溫:41.3℃極端最低氣溫:-11.6℃年平均降雨量:1613.7mm日最大降水量:201.9mm年平均日照時數:1931小時常年無霜期:231天年平均風速:1.9m/s2.5地震根據1990年中國地震區劃,未來100年內,休寧縣域內的地震基本烈度在6度以下,屬不設防區。2.6縣城及鎮總體規劃概況2.6.1規劃期限近期2006-2010年2.6.2城市及鎮發展規模⑴城市人口規模縣城(海陽鎮)現狀5.2萬人(2007年底),近期(2010)年8.5萬人⑵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縣城(海陽鎮)近期(2010年)8.46平方公里,人均99.5平方米。1、萬安鎮(1)集鎮概況萬安鎮位于縣城東郊,距市中心城區(屯溪)15公里,距休寧縣城2公里。東鄰市屯溪區梅林鄉,南與屯溪弈棋鄉接壤,西接休寧縣城,東北與徽州區西溪南相接。鎮區位于鎮域中西部,慈張公路和皖贛鐵路橫穿鎮域。萬安鎮是縣城東擴和市府西進的對接點,也是著名旅游景點、西遞、宏村的必經之路,緊鄰機場和徽杭高速路口,皖贛鐵路、屯黃公路和合銅黃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顯著。萬安鎮既是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和省級中心建制鎮,又是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千村百鎮示范鎮”。鎮區內有猶如“清明上河圖”的萬安老街和遍布全鎮的古民居、古橋、古塔、古牌坊等眾多文物古跡,古羅盤、松蘿茶等名特產享譽海內外。鎮區現狀(2007年)人口1.22萬人。全鎮土地面積79.76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1.27平方公里。(2)規劃近期(2010年)規劃人口1.43萬人。2、齊云山鎮(1)集鎮概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全國四大道教圣地之一——齊云山風景區坐落在休寧縣城西端15公里處、齊云山鎮域內。東與蘭渡鄉接壤,南與渭橋鄉、渠口鄉相連,西與市黟縣漁亭鎮、西遞鎮交界,北臨休寧縣蘭田鎮。齊云山鎮是皖南旅游重鎮,新安江上游的橫江貫穿全鎮,依山傍水,環境優雅,風景秀麗,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齊云山的游客不斷上升,每年游客量近20萬人次。全鎮總土地面積40.88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1.05平方公里,轄5個行政村,29個村民小組。鎮區現狀(2007年)人口0.85萬人。(2)規劃近期(2010年)規劃人口0.94萬人。3、蘭田鎮(1)集鎮概況蘭田鎮位于縣城北部,是一個生態環境極佳,旅游資源豐富,極具發展潛力的鄉鎮,與世界名山——,世界文化遺產地——西遞、宏村以及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齊云山緊鄰,屯黃、際儒、蘭白線三條旅游公路穿境而過,距徽杭高速、合銅黃高速路口處3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明顯。蘭田鎮既是中心建制鎮,又是市級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鄉鎮。鎮區內有“拱北廊橋”、“三棵樹景區”、“第一漂——夾溪河漂流”等眾多旅游景點,貢菊、香榧、花豬等名特產享譽海內外。鎮區現狀(2007年)人口0.6萬人。全鎮土地面積138平方公里,鎮區0.9平方公里。(2)規劃近期(2010年)規劃人口0.66萬人。4、汪村鎮(1)集鎮概況汪村鎮地處休寧西南邊陲,距縣城66公里,與齊云山、宏村、西遞風景名勝區54公里,距江西瑤里風景區37公里,是汪村鎮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物流中心。全鎮轄7個行政村,鎮區現狀(2007年)人口0.31萬人,鎮區面積0.6平方公里。汪村鎮目、竹及茶極為豐富,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群峰競秀,林木蔥郁,森林覆蓋率高達85.6%,是一個以林、茶為主的“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典型建制鎮。(2)規劃近期(2010年)規劃人口0.34萬人。5、流口鎮(1)集鎮概況全鎮由三個行政村,21個村民組組成,土地總面積65.17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1.5平方公里。鎮區現狀(2007年)人口0.53萬人。流口鎮地處休寧縣西南山區,三江源頭,北靠祁門黟縣,南臨江西浮梁,漁瑤公路貫穿全境,距休寧縣城53公里,是流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商貿、物流中心,也是新安源名優茶的主要產地和集散地。流口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境內生態優美,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0%。近年來,流口鎮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搶抓機遇,開拓進取,立足當地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豐富自然資源優勢,編制了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小城鎮建設規劃,制定了長效的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措施,加快了生態環境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投入。2007年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865萬元。(2)規劃近期(2010年)規劃人口0.55萬人。6、東臨溪鎮(1)集鎮概況鎮域面積115.8平方公里,現轄11個行政村,131個村民組。鎮區現狀(2007年)人口2.63萬人,鎮區面積3.2平方公里。東臨溪鎮位于市休寧縣東南部24km處,北距市5km,與屯溪區陽湖鎮毗連,緊鄰市中心城區。205國道自北向南橫貫全境,徽杭高速公路、合銅黃高速公路橫貫鎮區北部,兩條高速公路在五里亭對接。將于2008年底通車的黃(塔)桃高速公路橫貫鎮區南端,交通便捷,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東臨溪鎮境內山清水秀,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達75.9%,生態資源豐富,小阜、和坑、林竹、大坑等生態休閑觀光旅游初具規模。農業基礎較強,是市中心城區重要的農副產品供給地。轄區內有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工業園區——五里亭經濟新區,是集中成片的產學研園區,位于鎮區東北部,跨205國道,緊靠徽杭高速、合銅黃高速,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明顯。(2)規劃近期(2010年)規劃人口3.05萬人。7、五城鎮(1)集鎮概況鎮域面積169.3平方公里,下轄16個行政村,148個村民小組,鎮直機關單位20余家。鎮區現狀(2007年)人口1.06萬人,鎮區面積1.3平方公里。五城鎮位于市府——屯溪的南部,隸屬休寧縣管轄,是皖浙贛三省交匯處的大型邊貿集鎮和農產品重要集散地,距縣城25公里,距中心城區——屯溪20公里,S220穿境而過,區位優勢明顯。五城還是皖南山區農貿市場的集散地,人氣足,商鋪網,市場繁榮,經濟活躍,境內外商賈游客絡繹不絕:“五城茶干”和“五城米酒”是歷史文化遺留下的五城特產。“一鎮三狀元”“一橋兩石坊”折射出五城有著悠久的歷史。(2)規劃近期(2010年)規劃人口1.11萬人。8、溪口鎮(1)集鎮概況鎮域面積220.72平方公里,鎮區面積為1.8平方公里。鎮區現狀(2007年)人口0.89萬人。溪口鎮位于休寧縣西南部,東與陳霞、洄溪鄉相鄰,西與江潭鄉毗連,南與板橋鄉接壤,北臨齊云山鎮和渭橋鄉。地處率水河上游,素有“休寧西南門戶”之稱。自2005年區劃調整后,鎮域面積進一步擴大,達到220.72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154個村民組,人口2.42萬。是休寧縣區域第一,經濟總量第二,人口第三的大鎮。是休寧縣工業強鎮、生態大鎮和全國農科教統籌發展模式的發源地。1999年被市列為市級中心鎮和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溪口鎮鎮區包括溪口村、和村兩個行政村,省級明星企業市汽車電器和徽杉源等三家規模企業座落在建成區內。(2)規劃近期(2010年)規劃人口0.95萬人。2.6.3服務人口匯總休寧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服務范圍內人口匯總如下表。休寧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服務人口匯總表表2-1序號名稱服務面積現狀人口(萬人)近期規劃人口(萬人)(2010年)1休寧縣城5.15.28.52萬安鎮1.271.221.433齊云山鎮1.050.850.944蘭田鎮0.90.60.665流口鎮1.50.530.556東臨溪鎮3.22.633.057五城鎮1.31.061.118溪口鎮1.80.890.959汪村鎮0.60.310.34合計16.7213.2917.53由上表可知,休寧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服務范圍累計達16.72平方公里,現狀服務人口13.29萬人。
3.垃圾量預測及垃圾收運系統設計3.1環衛管理系統現狀目前休寧縣環衛部門由縣市容局行政管理;下轄環衛所,環衛所有管理人員11人,環衛人員一級清掃網(主干道、次干道)環衛人員60人;二級清掃網(支路)40人,三級清掃網(小區)60人,垃圾運輸車輛6輛,清掃總面積55萬平方米,城區現有城北垃圾中轉站、城西垃圾中轉站、城南垃圾中轉站三座中轉站進行中轉運輸至秀陽簡易垃圾堆放場進行堆放。休寧縣垃圾簡易堆放場位于休寧縣南部的秀陽鄉境內,距離縣城中心約5公里,2002年啟用至今。已填埋垃圾約10余萬噸。3.2垃圾處置流程休寧縣縣城生活垃圾由清掃工人集中送到附近的垃圾轉運站和臨時簡易轉運點,再由環衛車隊每日定時運至垃圾簡易堆放場。各大部分居民的生活垃圾在居所附近隨處堆填,部分被鎮上沿江居民倒入河流,部分由鎮上村民就地燃燒。由此可見,只有部分垃圾送到垃圾簡易堆放場。垃圾運輸車垃圾運輸車垃垃圾簡易堆放場傾倒入河流隨地堆填垃圾堆放點或垃圾轉運站就地焚燒圖3-1休寧縣生活垃圾清運處置流程圖3.3垃圾處理產業情況《休寧縣垃圾處理費征收管理辦法》已于2008年8月,完成認證、聽證等工作,收費文稿已由縣建設局、財政局、環保局、物價局報縣政府審核待批出臺。收費性質為行政性收費。擬定休寧縣垃圾處理費征收標準為:⑴城市居民每戶每月3.5元,在校學生每人每學期2元;⑵機關、企事業單位按員工人數每人每月1元向單位征收;⑶賓館、飯店、旅社、招待按床位、桌位征收,每月每床2元,每月每桌5元;⑷個體商業門點等按營業面積征收,每月每平方米0.5元;⑸個體娛樂服務業每月每平方米1元;⑹集貿市場、固定攤位每月每攤位5元。⑺交通運輸車輛,大型車每月每車10元,小型車每月每車5元;⑻建筑垃圾每噸征收13元;⑼飲食攤點、小吃群每月每桌位2.5元。由于休寧縣垃圾填埋場尚未建成,垃圾處理費征收管理辦法沒有正式執行,垃圾處理費目前還沒有正式開征。3.4生活垃圾成分分析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消費水平的穩步提高,休寧縣生活垃圾的產量和成份也在逐步發生變化,目前燃氣率尚不是很高,市區約三分之一人口使用燃氣,農村大概在二十分之一。家用燃料少量用煤,大部分使用柴火。由于目前沒有休寧縣的生活垃圾成份分析資料,借鑒其它縣鄉市的垃圾成份表,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如下預測:休寧縣生活垃圾成份預測表(2008年)表3-1有機物(%)無機物(%)動植物廚余紙張塑料橡膠竹木紡織物其它合計玻璃金屬電池灰土金屬骨頭合計11.22.67.01.40.817.340.31.80.757.30.50.459.7一般,垃圾低位熱值最高約6000kJ/kg,最低約為3500kJ/kg,水份40-60%。由上表可以看出,一般我國生活垃圾的特點如下:⒈無機物含量較高(59.7%),垃圾中煤渣等占較大比重(57.3%)。⒉可燃物(紙類、塑料等)含量低。若采用焚燒方法處理垃圾則需添加大量燃料。⒊混合收集方式致使垃圾成分復雜、性質不均勻且隨季節波動較大。3.5垃圾量現狀本工程的服務范圍是休寧縣及周邊萬安鎮、齊云山鎮、蘭田鎮、流口鎮、東臨溪鎮、五城鎮、溪口鎮、汪村鎮八個鎮,休寧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服務范圍累計達16.72平方公里,涉及人口13.29萬人。目前休寧縣城每天清運垃圾量約50噸左右,其它八個鎮垃圾清運量沒有統計數據。3.6垃圾量預測由于垃圾清運量沒有準確的數據,根據CJ/T106-1999《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計算及預測方法》,數據較少不足以作為線性相關分析預測的依據。以下從人口數量增長和垃圾產量增長兩個方面來預測垃圾產量。方法一、從人口數和人均垃圾量預測垃圾量利用總人口與人均垃圾量之積預測垃圾產生量。本工程的服務范圍是休寧縣及周邊萬安鎮、齊云山鎮、蘭田鎮、流口鎮、東臨溪鎮、五城鎮、溪口鎮、汪村鎮八個鎮,服務范圍累計達16.72平方公里,涉及人口13.29萬人。根據全國大中城市人均垃圾量統計,人均垃圾產量為0.8~1.2kg/人.日,休寧雖不屬大中城市,但由于處于新建城市的高速發展階段,人均垃圾產量取1kg/人.日,可得休寧縣及八鎮2008年垃圾日產量為132.9噸/日,以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垃圾量逐步增加,2010年人均垃圾產量為1.11kg/人.日,人口數為17.53萬人。垃圾量預測詳見下表。城市規劃人口及人均生活垃圾產率預測表表3-2規劃年限城市規劃人口(萬人)人均生活垃圾產率(kg/人.日)200813.29.1200915.411201017.531.1
采用方法一預測2008-2010年生活垃圾日產量表表3-3序號年份城市人口人均生活垃圾產率(kg/人.日)生活垃圾日產量(噸/天)1200813.29.1132.92200915.411154.13201017.531.1192.8方法二、從垃圾年增長率預測垃圾量據建設部統計“近幾年城市生活垃圾年增長率為4%-5%”,休寧縣最近幾年發展迅速,隨著城市穩步發展,垃圾年增長率也趨于穩定。預測時以2008年垃圾日產量132.9噸作為基量、2008年以后垃圾增長率為5%。2008~2032年的垃圾量預測、垃圾年增長率預測見下表。采用方法二預測2008~2032年生活垃圾日產量表表3-4序號年份生活垃圾日產量(噸/天)垃圾年增長率預測12008132.9220091405%320101475%420111545%520121625%620131705%720141785%820151875%920161965%1020172065%1120182165%1220192275%1320202395%1420212515%1520222635%1620232765%1720242905%1820253055%1920263205%2020273365%2120283535%2220293705%2320303895%2420314085%2520324295%兩種垃圾預測方法見下圖。圖3-2休寧縣生活垃圾產量預測圖從上圖可以看出,2008-2010年,第二種方法預測垃圾日產量較低,第一種方法預測的垃圾日產量較高,可能是第二種方法所采用的垃圾年增長率5%偏低或人口預測量偏高所致,結合休寧縣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建議2010年以前垃圾預測量采用兩種方法的加和平均,2010年以后按5%逐年遞增。垃圾日產量預測詳見下表。2008-2032年生活垃圾產量預測表表3-5序號年份生活垃圾日產量(噸/天)12008132.92200914732010170420111785201218762013196720142068201521792016227102017239112018251122019263132020276142021290152022305162023320172024336182025353192026370202027389212028408222029429232030450242031473252032496結論:以填埋場建成的2010年的垃圾產量170噸/日作為垃圾填埋場的起始填埋量,以5%的年增長率預測以后的垃圾日產量。由表3-6可以看出,此填埋場日處理能力在170噸/天以上,根據《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此填埋場建設規模為Ⅲ-Ⅳ級,2013年前為Ⅳ級,2014年以后為Ⅲ級。
4.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4.1必要性近年來隨著人口和經濟的發展,休寧縣城市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但休寧縣的環衛處理設施已遠遠落后于建設的發展,現有垃圾堆放場只是簡單的堆置,此垃圾堆放場既無覆蓋又無圍堤,也無滲瀝液防滲和處置系統,填埋氣導排更無從談起。近幾年來,現狀的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帶來了一定負面效應,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⑴對水體污染嚴重。傾倒入河流及隨處堆填的垃圾,一方面污染地下水質,另一方面淤積河道,對城市的防洪造成威脅,對河流下游水質造成影響。無任何防治措施的垃圾堆場將污染周圍地下水和地表水。⑵污染大氣。就地燃燒垃圾,產生飛灰和有害氣體,污染大氣,影響市上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健康。簡易堆放場無填埋氣導排設施,直排入大氣中的甲烷、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是地球變暖的因素之一。⑶隨處堆填垃圾散發臭味,滋生蚊蠅和鼠類,傳播疾病。臨時填墊的垃圾未未有任何防治措施,露天堆放,造成大氣、水體、土壤污染,特別是夏季,臭氣熏天、蚊蠅孳生,污水橫流,嚴重影響了環境衛生和群眾身體健康。⑷安全性差。垃圾堆層在靜風、高溫等不良條件下產生的CH4等易燃易爆氣體,可能會引起事故。雖然沼氣產生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但若不采取預防措施,就有可能留下事故的隱患。工程建設必要性如下:⒈建設該項目是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需要休寧縣是“中國第一狀元縣”、“中國有機茶之鄉”和“中國鄉村旅游福地”,境內有中國道教名山--齊云山,生態環境優美,但垃圾處理一直是得不到有效解決,裸露無序堆放的垃圾嚴重影響了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旅游業的發展。建設垃圾處理場可以很好地解決該市及周邊鄉鎮的社會生態環保問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環保意識和衛生意識的增強,對隨處亂倒垃圾現象極為反感,為改變縣城面貌,重塑環衛形象,必須要盡快興建垃圾填埋場項目。⒉由于無合適的垃圾消納場所,為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找一個安身之所,是休寧縣政府的當務之急。⒊.建設該項目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目前,休寧縣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主導產業之一,臟亂的環境衛生條件嚴重的影響了該地區的形象,制約了休寧縣經濟的發展。垃圾處理場的建設不僅可以改善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而且改善了整個地區的旅游環境,提高旅游業的吸引力,增加農民收入,且有力的推進了休寧縣建設的發展⒋興建垃圾填埋場是減少污染、保護環境、構建人與自然合諧的重大舉措。由此可見,現有的垃圾處理方式已不能適應休寧縣社會經濟與建設的發展需要,更不能適應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所以為保證居民健康、優化旅游環境,為休寧縣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興建垃圾處理場顯得尤為迫切。4.2可能性現狀垃圾只是簡單堆放,大部分傾倒河流、部分就地燃燒,它產生的環境和社會影響,使得垃圾出路問題是擺在休寧縣政府面前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省市政府和有關部門對休寧縣環衛事業非常關注,給予休寧縣垃圾處理場的建設制定政策上的支持;當地政府也決心下大力氣改變垃圾處理現狀,制定了一些具體措施并齊心協力抓落實,財政部門也積極參與;同時垃圾填埋在我國已經有非常成熟的經驗可供借鑒。以上因素給本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組織上、資金上和技術上的可靠保證,為本項目的順利完成提供可能。
5.工藝選擇5.1無害化處理工藝比較目前,垃圾處理主要有衛生填埋、堆肥、焚燒三種方式。5.1.1衛生填埋衛生填埋利用工程手段,將山澗、溝谷、洼地改造成與外部水環境完全隔離的場地,按照衛生填埋工程標準將垃圾進行分層鋪蓋、壓實,并按程序要求覆土,是我國廣泛采用的一種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它具有適應性廣、操作簡單、垃圾消納量大、運行費用低等,而且對垃圾的最終處置而言,衛生填埋也是唯一的方法。填埋的缺點是占地面積大,對自然條件要求嚴格,填埋所產生的滲瀝液、填埋氣及惡臭對水、土、氣有污染,使得污染防治投資加大。衛生填埋是城市垃圾處理必不可少的最終處理手段,是現階段我國垃圾處理的主要方法。衛生填埋應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防滲處理工程措施必須保證填埋場與外界的水環境的隔離,其中防滲層的滲透系數必須不大于10-7cm/s,以防止對地下水環境的污染。填埋場產生的滲瀝液必須經過處理達到相應的排放標準后排入水體或城市污水管道系統。填埋作業應分層鋪蓋、壓實,以提高填埋容積的利用率,并盡可能做到當日覆蓋(用雜土或其它材料),減少臭氣和蚊蠅的孳生。對垃圾堆體產生的填埋氣應有組織的收集、燃燒、排放,如可以利用,則可采用發電或其它措施,以防止填埋氣的無序遷移和聚集,避免氣體爆炸。5.1.2堆肥堆肥法是依靠自然界廣泛分布的微生物的作用,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使垃圾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廢物轉化為具有良好穩定性的類似腐殖物質的一種方法,根據堆肥過程中發揮作用的微生物對氧氣的不同需求,堆肥法又可以分為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兩類,現代堆肥技術一般采用好氧工藝。好氧堆肥法是在有氧條件下,依靠好氧微生物的作用進行的。微生物通過細胞壁和細胞膜的滲透功能直接吸收有機廢物中的可溶性有機物質;微生物還通過分泌細胞外酶將不溶性膠體有機物分解為可溶性有機物而滲入細胞利用,微生物還通過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的過程,產生自身生長、活動所需的能量,同時合成轉化為新的細胞物質。垃圾在有氧條件下,經過好氧微生物分解成肥料和滲瀝液,同時排出廢氣和釋放熱量,形成高溫發酵過程,殺死垃圾是和致病菌和寄生蟲卵,達到無害化。隨后,垃圾進入堆肥的熟化階段,較難分解的有機高分子物質也被好氧分解成為簡單的碳水化合物。此時堆肥的溫度逐漸降低直至穩定。好氧堆肥法的工藝過程包括:前處理(預處理)、主發酵(一次發酵)、后發酵(二次發酵)、后處理、脫臭和貯存等工序。其中垃圾成份,碳氮比(C/N)、含水率、溫度和通風情況是影響發酵效果的主要因素。前處理的目的是:調整物料的顆粒尺寸、降低不可堆肥成份(塑料、玻璃、陶瓷、金屬、石塊等物質)含量、調整水分和C/N比。后處理的目的是:去除前處理未完全去除的塑料、玻璃、陶瓷、金屬、石塊等物質。堆肥工藝中的大多數工序都會產生臭氣,必須采取措施進行脫臭處理。貯存是為了解決垃圾堆肥生產的連續性與肥料使用的季節性之間的矛盾而采取的措施,垃圾堆肥處理廠必須具有一定容量的成品貯存設施。根據肥料市場的情況,可以通過在熟化堆肥中添加一定比例的N、P、K等無機肥料制成有機復合肥。堆肥法處理生活垃圾,其優點是占地相對較少,通過分選可回收有用物質,但操作管理較填埋法復雜,設備費用高,垃圾肥成本高,肥料生產受市場銷售影響大,不適合于制肥的垃圾仍然需要填埋。5.1.3焚燒法焚燒法一種高溫熱處理技術,在焚燒爐內有機廢物與空氣發生氧化燃燒反應,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在高溫下氧化、熱解而被破壞,是一種可以同時達到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處理技術。焚燒的目的是盡可能焚毀廢物,使被焚燒的物質變為無害和最大限度的減容,并盡量減少新的污染物的產生,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固體垃圾燃燒爐種類較多,包括:爐排型、轉窯型、沸騰流化床型。垃圾含有潛在的能量,可以通過焚燒回收利用。垃圾經過焚燒后,體積可以減少80~90%。此外,通過焚燒,可以破壞中有害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殺滅病原菌,達到解毒、除害的目的。由于焚燒法對可燃垃圾的處理能同時實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適合于經濟實力強、垃圾成份適宜于焚燒、用地緊張的城市和地區。但垃圾焚燒法基建投資高、運行管理費用高,對垃圾成份和管理水平有嚴格要求;此外如果焚燒配套措施控制不當,垃圾在焚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酸性氣體和燃燒不完全的劇毒致癌有機成份(如二惡英等),從而形成二次污染。垃圾焚燒產生的灰渣仍然需要填埋。5.1.4垃圾綜合利用生活垃圾的綜合利用是垃圾處理的發展方向。近年來,國內外開發出垃圾綜合利用的各種技術,如用垃圾制造砌塊、廢舊塑料粒等,這此技術在國內尚處于試驗階段。垃圾綜合利用必須和垃圾衛生填埋方法配合采用。常用的生活垃圾處理方法比較見表5-1。常用的三種處理方法各有特色和適用范圍,在選擇生活垃圾處理方法時主要應考慮的因素有:當地的垃圾成份、氣候條件、地理位置、規模、各種垃圾處理方法的特點、技術和設備的可靠性和適應性,垃圾綜合利用的市場前景和總體經濟實力等因素。國家建設部、環保總局和科技部聯合發布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政策》中指出:“衛生填埋、焚燒、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處理技術設備都有相應的使用條件,在堅持因地制宜、技術可行、設備可靠、適度規模、綜合治理和利用的原則下,可以合理選擇其中之一或三種方法的適當組合。在具備衛生填埋場地資源和自然條件適宜的城市,應以衛生填埋作為垃圾處理的基本方案;在具備經濟條件、垃圾熱值條件和缺乏衛生填埋地資源的城市,可發展焚燒處理技術;積極發展適宜的生物處理技術,鼓勵采用綜合處理方式,禁止垃圾隨意傾倒和無控制堆放”。現將填埋、堆肥、焚燒三種方法比較如下表。
垃圾處理工藝比較表表5-1比較項目垃圾處理方法衛生填埋焚燒高溫堆肥技術可靠性可靠可靠可靠操作安全性較好,注意防火、防爆好好選址難易較困難最易較易占地面積大小中等適合條件適用范圍廣,對垃圾成份無嚴格要求要求垃圾低位熱值大于4000KJ/kg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機物含量大于40%最終處置無殘渣需作處置,占初始量的15%左右非堆肥物需作處置,占初始量的60%左右產品市場有沼氣回收的衛生填埋場,沼氣可作發電等利用熱能或電能易為社會使用,經濟效益好落實堆肥市場有一定困難,需采用多種措施能源化意見部分有有無資源利用恢復土地利用或再生土地資源垃圾分選可回收部分物質作農肥和回收部分物資地表水污染需采用防滲保護可能性小可能性較小大氣污染有氣味散出煙氣處理不當時,對大氣有一定污染有輕微氣味土壤污染限于填埋場區域無需控制堆肥有害物質含量管理水平一般較高較高投資運行管理費用⒈單位投資11-26元/m3。⒉填埋運行成本15-35元/噸。⒊要求填埋年限不少于10年。⒈單位投資(包括填埋部分40-60元/m3。⒉焚燒部分運行成本90-220元/噸。⒊主要設備費用:1000-2500萬元/100噸設計能力。⒈單位投資(包括填埋部分)30-40元/m3。⒉粗堆肥部分運行成本30-60元/噸。⒊主要設備費用:600-800萬元/100噸設計能力。注:表中經濟指標均按國產設備價格計算。5.2處理工藝的確定根據以上分析,結合休寧縣的實際情況,選擇衛生填埋法作為現階段休寧縣生活垃圾的主要處理方法。其理由如下:1)雖然焚燒法處理生活垃圾,具有減量大、資源化效果好、無害化徹底、占地面積少等優點,但工程投資巨大。根據休寧縣的現狀垃圾成份分析,垃圾成份中熱值較低的廚余有機物和灰渣約占59.7%,顯然,現狀生活垃圾的低位熱值較低,不能滿足焚燒垃圾的低位熱值標準(5000kJ/kg)。因此從技術和經濟方面綜合分析,目前休寧縣還不具備采用焚燒法作為城市生活垃圾主要處理工藝的條件。2)堆肥法處理生活垃圾雖然可回收垃圾中部分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資源,但它要求有兩個基本條件,其一是垃圾中有機物(可堆肥)含量≥40%,其二是堆肥產品應有市場。休寧縣的生活垃圾成份不具備堆肥的條件。如進行堆肥處理,每天需進行填埋處理的篩分物量依然較大,因此還必須配套建設設較大規模的填埋場作為垃圾最終處置出路,這樣使工程投資增加,運行費用也較高。鑒于休寧縣目前垃圾成份中無機物含量較多、垃圾成份不均勻、現有技術條件下堆肥產品市場有限、垃圾混合收集仍將維持一段時間、堆肥條件還不成熟等,不推薦堆肥法作為休寧縣生活垃圾處理工藝。3)綜合利用是城市垃圾處理的發展方向,但是其應用應建立在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基礎上,混裝垃圾采用綜合利用需要在分類篩選等工序上投入大量的設備和人力,從國內已投入運行的垃圾采用綜合利用廠的運行情況看,分選效果多不太理想,由此導致后續的資源再生、再利用產品的品質不高或成本高昂,使得企業的運行十分艱難。對休寧縣而言,垃圾的混裝收運將仍然持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實施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采用綜合利用技術處理混裝垃圾的投資及運行費用太高,技術上和經濟上都不可取的。4)休寧縣現階段建設資金不是很充足,選擇衛生填埋法作為休寧縣現階段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處理方法,符合國家現行的產業技術政策,即在具備衛生填埋場地資源和自然條件適宜的城市,應以衛生填埋法作為垃圾處理的基本方案。衛生填埋法消納的垃圾量大,工程投資相對較少,運行費較低,根據休寧縣目前的實際情況,采用衛生填埋法是行之有效、也是最為切實可行的一種方法。此外,填埋場運行靈活,一旦技術、經濟條件成熟,可適時上馬垃圾堆肥、焚燒和回收利用等綜合處理工藝,在“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同時達到延長衛生填埋場使用年限的目的。綜上所述,休寧縣建設處于發展階段,建設資金不是很充足,所以目前不宜采用投資高、運行費用高的焚燒工藝,堆肥條件又不成熟,所以本報告建議采用填埋工藝。選擇衛生填埋法作為現階段休寧縣生活垃圾的主要處理方法,并在適當時間建設垃圾綜合處理場(焚燒、堆肥、回收及沼氣利用),是符合國家的產業技術政策和休寧縣現實情況的。等生活垃圾中有機物含量和熱值提高以后,可考慮采用其它方法處理。
6.垃圾轉運站6.1垃圾轉運現狀目前休寧縣城有3座垃圾轉運站,基本能滿足現有垃圾的轉運工作。休寧縣垃圾轉運站基本情況見下表。休寧縣現有垃圾轉運站一覽表表6-1序號名稱位置型式垃圾清運量(噸/天)1城南垃圾轉運站玉寧街平臺202金寧路垃圾轉運站金寧路吊斗153松蘿路垃圾轉運站松蘿路吊斗15合計50休寧縣城的環衛設施比較落后,基礎薄弱,垃圾收運設施陳舊,轉運作業機械化程度低,密封性差,且垃圾轉運站的數量嚴重不足,垃圾只能在站內裸露堆放,簡易壓縮,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并對周邊環境產生較大影響。垃圾轉運車輛封閉性差,易造成二次污染。6.2垃圾轉運系統建設方案6.2.1工程內容本次可研報告擬新建14座垃圾轉運站,每座垃圾轉運站規模為40~50t/d。新建垃圾轉運站具體位置詳見表6-1。規劃新建垃圾轉運站設置一覽表表6-2序號名稱位置1齊云山大道生活垃圾轉運站齊云山大道東2浹溪路生活垃圾轉運站浹溪北路齊云山西大道口3南路生活垃圾轉運站南路與萬寧東路口4率水東路生活垃圾轉運站率水東路5楓林路生活垃圾轉運站楓林路中段6蘭田路生活垃圾轉運站蘭田路中段7萬安鎮生活垃圾轉運站萬安鎮區8齊云山鎮生活垃圾轉運站齊云山鎮區9蘭田鎮生活垃圾轉運站蘭田鎮區10流口鎮生活垃圾轉運站流口鎮區11東臨溪鎮生活垃圾轉運站東臨溪鎮區12五城鎮生活垃圾轉運站五城鎮區13溪口鎮生活垃圾轉運站溪口鎮區14汪村鎮生活垃圾轉運站汪村鎮區6.2.2設計原則(1)執行《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范》(CJJ47-2006)。(2)因地制宜、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有利于保護環境、改善勞動條件。6.3垃圾轉運工藝6.3.1垃圾轉運方式及選擇城鎮垃圾的轉運方式主要有:非壓縮式垃圾轉運、后裝壓縮式垃圾車轉運、固定式壓縮垃圾轉運等。(1)非壓縮式垃圾轉運非壓縮式垃圾轉運是一種簡易的垃圾轉運方式,常用于轉運規模小、受條件限制的地方,雖然投資較少,但轉運效率低,易造成二次污染。(2)后裝壓縮式垃圾車轉運以配置壓縮機的垃圾車進行現場轉運,可與垃圾收集桶或無壓裝設備的轉運站配套使用。不需建設固定的垃圾轉運站,具有調配靈活、適合分類收集等特點。(3)固定式壓縮垃圾轉運在轉運站內采用固定式壓縮機配套密閉垃圾集裝箱的方式,具有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轉運效率高,運行費用低等特點。垃圾轉運設備的性能比較表表6-3設備性能非壓縮式垃圾轉運車后裝壓縮式垃圾轉運車固定式壓縮箱式垃圾轉運車優點垃圾轉運車投資省,操作方便靈活。轉運站內無需設置壓縮裝置,可實現密封運輸。垃圾轉運車容積利用率高,可采用一車多箱配置,可避免環境污染,自動化程度高,運行費用低。缺點垃圾轉運車容積利用率低,轉運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收集時間長,轉運成本高,垃圾產生的臭氣、垃圾液易污染周圍環境,噪音大。轉運站內設置目定式壓縮裝置,一次性投資較大。據比較,垃圾轉運站配置固定式壓縮裝置結合箱式垃圾轉運車的方式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本工程垃圾轉運的方式推薦使用固定式壓縮裝置結合箱式垃圾轉運車的方式進行垃圾轉運。該類型轉運站主要有以下特點:(1)高效衛生無污染該轉運站采用密閉式垃圾集裝箱儲運垃圾,污染的可能性極小。(2)占地面積小、省時間省費用一般的來說,綜合考慮車輛設備投資、人工費用、運送成本等因素,此種轉運站的噸垃圾轉運成本是后裝式壓縮車轉運方式的70~80%,是非壓縮轉運方式的60%,經濟效益明顯。(3)安全可靠、操作簡便轉運戰設備集機、電、液一體化,用液壓舉升機構升降箱體,用專用底盤導向定位裝置快捷定位底盤,用鎖銷軸鎖緊系統,使與底盤能迅速分離與結合。同時還設有動力快速轉換裝置,如遇停電,可以啟動底盤發動機提供的系統動力源,保證垃圾不被滯留與垃圾轉運站。(4)配置靈活,適用性廣轉運站可以一車多箱,循環作業,提高了底盤的使用率;同一站還可同時配置與壓縮結合式的箱體,以滿足不同的作業要求。6.3.2垃圾壓縮工藝選擇目前國內小型垃圾轉運站應用較廣泛的壓縮工藝主要有水平壓縮工藝和垂直壓縮工藝兩種形式。(1)水平壓縮轉運站工作原理先用鉤臂車將空垃圾箱置于壓縮機前端路軌上。路軌前端裝有定位器,保證機、箱保持適當距離,并便于壓縮機橫向移位。操作電控箱的按鈕,自動拉緊垃圾箱,鎖緊垃圾箱,完成機箱對接。小型機動或車或人力垃圾收集車上的垃圾卸傾倒至壓縮機的翻斗,翻斗將垃圾倒入壓縮機內腔;壓縮機推頭將垃圾壓入集裝箱。每車壓縮一次。依次壓裝滿車后,用鉤臂車鉤起垃圾箱,即可運往垃圾衛生填埋場。站內一般設兩個工位、配兩個車箱,壓縮機可在兩個工位交替連續作業。(2)垂直壓縮轉運站工作原理人力垃圾收集車或小型垃圾收集車進站將垃圾傾倒入放置在地坑的垃圾壓縮箱中,垃圾倒至一定厚度后,由垂直壓縮機從上而下進行壓實,然后提升壓縮頭,繼續傾倒、壓縮,一般經過6次壓縮操作后即可壓滿一箱垃圾。為了緊湊壓縮設備機構,地坑內的垃圾分為兩個壓塊。兩個垃圾塊均完成壓縮后,轉運車倒駛至地坑前預定位置,液壓機構將垃圾壓縮箱提升到與轉運車箱對應的高度,轉運車車箱與垃圾壓縮箱對接,垃圾壓縮箱內的推鏟機構把垃圾塊從垃圾箱推入轉運車廂,垃圾箱放回地坑,繼續壓縮垃圾。將垃圾轉運車的密封后門關好后,將垃圾運往垃圾衛生填埋場。垃圾壓縮箱重新放回地坑內進行下一輪作業。(3)轉運站壓縮藝的選擇水平壓縮和垂直壓縮兩種工藝都是小型垃圾轉運站目前較廣泛采用的轉運技術,不同的工藝技術各有不同的特點和優缺點。現以國內使用得較普遍的兩種轉運站設備進行綜合性能比較,詳見表6-4。不同型式的垃圾壓縮站成套設備綜合性能比較表6-4預壓式直壓式垂直水平垃圾收集車從垃圾壓縮箱周圍3~4個不同方向同時進料,進料速度快。每車最小裝載時間為25分鐘。可配噴霧降塵系統可配噴霧降塵除臭系統轉運箱(集裝箱)比效設備操作從上面兩種壓縮設備的技術比較與投資比較來看,垂直式垃圾壓縮站有較大的優勢,且垂直壓縮工藝在國內應用也較為廣泛,該工藝在國內的上海市靜安區生活垃圾轉運站、黃浦區生活垃圾轉運站、崇明縣生活垃圾轉運站、成都市武侯區生活垃圾轉運站中已得到成功應用。結合休寧縣目前一些老舊的轉運站受占地面積的限制,所以本次設計采用垂直壓縮處理工藝。6.3.3垂直壓縮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9 正確認識廣告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統編版
- 3《學會反思》(教學設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
- 精神心理科普知識
- Unit 8 Wonderland-Further study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譯林版(2024)英語七年級下冊
- 11 ao ou iu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一年級語文上冊統編版
- 絲路的故事(教案)-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美術一年級下冊
- 血透護理管理規范
- 七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第3課 計算機的發展與應用教學設計 川教版
- 貝爾安親培訓
- 出版專業職業資格《出版理論與實務》測試題庫(含標準答案)
- 《無人機操控培訓材料》課件
- 電氣控制技術基礎應用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
- 2025版科技創新合伙人股權期權激勵與業績考核協議3篇
- 骨灰寄存架合同模板
- Z20名校聯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聯盟)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 歷史試卷(含答案)
- 古代數學家故事--祖沖之(二年紀)
- 護理倫理學護理人際關系倫理
- 自來水公司安全生產
- 2024年《檔案工作實務》考試復習題庫400題(含答案)
- 【MOOC】研究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北京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4年產前篩查技術服務臨床醫師考核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