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九年級科學上學期考點全突破(浙教版)全冊綜合測試(一)(解析版)_第1頁
2022-2023學年浙江九年級科學上學期考點全突破(浙教版)全冊綜合測試(一)(解析版)_第2頁
2022-2023學年浙江九年級科學上學期考點全突破(浙教版)全冊綜合測試(一)(解析版)_第3頁
2022-2023學年浙江九年級科學上學期考點全突破(浙教版)全冊綜合測試(一)(解析版)_第4頁
2022-2023學年浙江九年級科學上學期考點全突破(浙教版)全冊綜合測試(一)(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教版9年級上冊考點全突破全冊綜合測試(一)總分:16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一、單選題(共20題;共60分)(2021九上?金華期中)如圖所示,物塊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塊的相關科學量隨時間變化規律的圖像正確的是()C.時間C.時間【答案】C【解析】A.物體沿斜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v不變,根據s=vt可知,它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圖像為一條通過坐標原點的斜線,故A錯誤;B.物塊的高度增大,質量不變,那么它的重力勢能增大,故B錯誤;C.物塊的速度不變,質量不變,那么它的動能不變,故C正確;D.根據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可知,物塊的機械能不斷增大,故D錯誤。故選C。(2021九上.杭州期中)下列物質在空氣中,因發生化學反應,而導致溶液質量會減少的是()A.濃鹽酸NaOH溶液A.濃鹽酸NaOH溶液Ca(OH)2溶液D.濃硫酸【答案】C【解析】A.濃鹽酸會揮發出HC1氣體,導致溶液質量減小,但是沒有新物質生成,即沒有發生化學變化,故A不合題意;

B.NaOH溶液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導致溶液質量增大,故B不合題意;C.Ca(OH)2溶液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導致溶液質量減小,故C符合題意;D.濃硫酸會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導致自身質量增大,故D不合題意。故選C。(2021九上?杭州期中)下列事實可用于判斷X、丫兩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的是()①X能和稀鹽酸反應而丫不能 ②X能從丫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丫③在化合物中X顯+3價丫顯+2 ④X能在空氣中燃燒而丫不能A.①② B.①②④ C.(D@③ D.(D@③④【答案】B【解析】①X能和稀鹽酸反應而丫不能,說明X的活動性大于氫,而丫的活動性小于氫,最終活動性X>Y;②X能從丫的鹽溶液中置換出Y,說明X的活動性〉丫。③在化合物中X顯+3價丫顯+2,無法確定二者活動性的強弱;④X能在空氣中燃燒而丫不能,說明活動性X>Y。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2021九上?金華期中)金華五中運動會開幕式利用電動遙控飛機進行航拍。拍攝者操作遙控器,使重為3N的飛機從水平地面由靜止開始豎直上升,飛機先后經歷加速、勻速、減速三個階段,然后懸停在距離地面10m的高度處。飛機豎直上升的總時間為12s勻速上升階段的速度為lm/s。假設飛機在空中的受力情況可以簡化為僅受重力和豎直向上的升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離開地面的過程中飛機對地面的壓力先增大后減小B.在上升的階段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C.在上升階段飛機的功率為2.5W D.在懸停階段飛機升力的功率為3W【答案】C【解析】A.在離開地面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向上的升力,因此飛機對地面的壓力在減小,故A錯誤;B.匕機在加速時,升力大于重力;在勻速時,升力等于重力:在減速時,升力小于重力,故B錯誤;C.在上升階段,平均的升力為3N,升力做功W=Fs=3NxlOm=3OJ,上升階段飛機的平均功率P=3=浮=2.5W.故C正確;

D.在懸停階段,飛機受到向上的升力,但是沒有向上運動距離,因此升力不做功,自然功率為零,故D錯誤。故選C。(2021九上?杭州期中)關于杠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力臂一定是杠桿上的一部分 B.力臂就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C.只有在費力情況時才能省功 D.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與阻力+阻力臂總是相等的【答案】B【解析】力臂是從杠桿的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與杠桿本身沒有關系,故A錯誤,B正確:無論使用什么機械,都不能省功,這是功的原理,故C錯誤;當杠桿平衡時,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故D錯誤。故選B。(2021九上?寧波月考)下列各組氣體中均混有水蒸氣,其中可以用固體氫氧化鈉干燥的是()A.CO、氏、HC1B.SO?、82、HC1C.H2、O2、N2D.SO2>H2、CO【答案】C【解析】A、氯化氫與氫氧化鈉反應,不能用氫氧化鈉干燥,不符合題意;B、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氫都能與氫氧化鈉反應,不能用氫氧化鈉干燥,不符合題意;C、O2、N2都不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可用氫氧化鈉干燥,符合題意:D、二氧化硫能與氫氧化鈉反應,不能用氫氧化鈉干燥,不符合題意;故選C。(2021九上?寧波月考)右圖是無色溶液X發生化學反應時的顏色變化,無色溶液X是()Imat%*無“小1v|■Or”A.稀鹽酸 B.稀硫酸 C.澄清石灰水 D.硫酸鈉溶液【答案】B【解析】A、稀鹽酸與氯化釧不能反應,不符合題意;B、稀硫酸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能與氫氧化銅反應生成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能與氯化饃反應產生硫酸領沉淀,符合題意;C、石灰水能使石蕊試液變藍,不能與氧化鐵、氯化鋼、氫氧化銅反應,不符合題意;D、硫酸鈉不能使石蕊變色,不能與氧化鐵、氫氧化鈣、氯化鈿反應,不符合題意;故選B。(2021九上?臺州期中)下列是小晨同學設計的一些實驗操作,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h2CuO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玻璃建紅色石蕊試紙W玻璃片用紅色石蕊試紙測定氫氧化鈉溶液的酸堿度C.不可以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h2CuO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玻璃建紅色石蕊試紙W玻璃片用紅色石蕊試紙測定氫氧化鈉溶液的酸堿度C.不可以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實驗室制取氧氣時的發生裝置D.【答案】C【解析】A.用氧氣還原氧化銅時,導氣管應該通到試管的底部,并且試管口不需要塞橡皮塞,故A錯誤;B.用紅色石蕊試紙測定氫氧化鈉溶液的酸堿性,但是不能檢驗酸堿度,故B錯誤;C.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加入的物質必須能夠發生化學反應,而酒精和水不能反應,故C正確;D.實驗室制取氧氣時,長頸漏斗的下口應該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氧氣從長頸漏斗溢出,故D錯誤。故選C?(2021九上?樂清月考)跳繩是體育中考項目之一,如圖是小虹同學在跳繩考試時的情景,他一分鐘跳了180次,則他跳繩的功率約為()出3B出3B.5瓦C.50D.500瓦【答案】C【解析】小虹同學的體重大約50kg,每次跳起大約0.03m,貝ij每分鐘做功:W=Gh=50kgxl0N/kgx(O.O3mxl8O)=3240J;他跳繩的功率為:2=*=溪旦=54小。故選C。COUS(2021九下?臺州月考)如圖電路,燈泡標有“12V6W”,滑動變阻器R1標有“100。1A",電壓表量程為0?15V,電流表量程為0?0.6A,只閉合開關8,S2,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阻值為16c時,燈正常發光;只閉合,,S3,A示數為0.2A,忽略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B.R:的阻值為76QC.只閉合Si,S2時,燈泡的最小功率為0.375WD.只閉合Si,S2時,為了保護元件的安全,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范圍是16C-72c【答案】C【解析】A.由圖示電路圖可知,只閉合開關Si,S?時,燈泡與滑動變阻器串聯接在電源兩端,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阻值為16c時,燈正常發光,P『7則電路電流等于燈泡額定電流/=//.=產=寥=0.54,L額電源電壓:U=Ul+IRi=12V+0.5Ax16Q=20V,故A正確不合題意:B.由電路圖可知,只閉合吊,S3時,燈泡與電阻R?串聯,此時電流表示數為0.2A,電路總電阻:R— =100/2)I U.ZA電阻R2的阻值:R2=R-Rl=100Q-24Q=76Q,故B正確不合題意;D.,燈泡電阻&=產=禺=240。額也"由電路圖可知,只閉合Si,S2時,燈泡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流表測電路電流,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燈泡的額定電流為0.5A,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因此電路的最大電流為0.5A: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小,為;%=與=縹舉=160;1〔 U.54電壓表示數等于其量程15V時,滑動變阻器電路的阻值最大,根據串聯電路電壓與電阻成正比得到:肛=與;u變RJ20V-15V_240加=彳;解得:Ri'=72Q.只閉合Si,S2時,為了保護元件的安全,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范圍是16。?72Q,故D正確不合題意;C.只閉合Si,S2時,變阻器接入的最大阻值為72C,Pl最小=/最小2&=⑵渡仞又2包“1.04W,故C錯誤符合題意。故選C。(2020九上?金華期中)如圖甲圖所示,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使它先后兩次沿水平木板勻速滑動相同的路程,乙圖是他兩次拉動同一木塊得到的距離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受到的摩擦力較大甲A.木塊第一次做功較少B.受到的摩擦力較大甲A.木塊第一次做功較少B.木塊第一次C.木塊第二次的動能較小C.木塊第二次的動能較小D.木塊第二次做功較快【答案】C【解析】同一木塊,對木板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故B錯誤;根據乙圖可知,木塊兩次做的都是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拉力相同,且距離相同,根據公式W=Fs可知,木塊做功的大小相同,故A錯誤;根據乙圖可知,當路程為s時,第二次運動的時間大于第一次,根據公式u 可知,第二次木塊運動的速度小,因此動能小,故C正確:兩次木塊做功相同,但是第二次時間大于第一次時間,根據公式P=;可知,木塊第二次功率小,做功慢,故D錯誤。故選C。(2020九上?濱江期中)如圖各裝置中,每只滑輪質量均相同。用它們提起相同的重物,若不計繩重及J J A.使用甲滑輪與使用乙滑輪省的力一樣多 B.使用丙滑輪組與使用丁滑輪組省的力一樣多C.使用甲滑輪和使用丁滑輪組費的距離一樣多 D.四個簡單機械中,丙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最小【答案】C【解析】A.甲為動滑輪,那么拉力/尹=等;乙為定滑輪,那么拉力:F乙=G;因為G/G,所以二者不相等,故A錯誤:B.丙圖中,拉力F丙=岑;G+G定圖中,拉力:F,=—所以二者不相等,故B錯誤;C.使用甲滑輪時,s〃=2h;使用丁滑輪組時,sr=2h;故C正確:D.根據。=事可知,甲、丙、丁的機械效率相等;乙中,沒有定滑輪,幾乎不做額外功,所以機械效G+G動率最高,故D錯誤。故選C。(2021九上?余杭月考)某同學發現對已做實驗用的氫氧化鈉溶液忘記了蓋瓶塞。對于該溶液變質情況的探究,同學們的實驗設計合理的是()A.取樣,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鹽酸,如果無氣泡產生,則可證明該溶液沒有變質B.取樣,在溶液中滴加酚醺,如酚酰呈無色,則溶液已完全變質C.取樣,在溶液中加入過量滴有酚酰的氯化鋼溶液,如產生白色沉淀,且上層清液呈紅色,則溶液已經完全變質D.取樣,在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如果有氣泡產生,則可證明該溶液已變質【答案】D 【解析】A、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鹽酸,如果無氣泡產生,并不能說明沒有碳酸鈉,加入少量鹽酸,鹽酸優先和堿反應再與碳酸鈉反應,鹽酸量少可能還沒有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完,所以無法證明碳酸鈉是否存在,不能判斷變質,A錯誤B,氫氧化鈉和碳酸鈉都是顯堿性的,都可以使酚酰變紅,無法判斷,B錯誤C、滴加過量的氯化釧是和碳酸鈉反應產生白色沉淀,BaCb+Na2cO3=BaCO3l+2NaCl,氯化鋼和氫氧化鈉不反應,氯化領把溶液中的碳酸鈉都反應完了,排除了碳酸鈉的干擾,酚儆變紅證明的溶液還是顯堿性的,所以證明氫氧化鈉存在,溶液是部分溶解,C錯誤;D、加入過量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產生了二氧化碳,有碳酸鈉存在,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沒有明顯現象,所以證明變質了,D正確。故答案為:D(2020九上?拱墅月考)下列有關實驗取材、操作方法等敘述中,正確的是()食物所含的能量等于試管內水吸收的能量與灰燼中剩余能量之和B.乙圖中,向左輕推載玻片b,可形成薄而均勻的血膜,并且不會破壞血細胞C.丙圖中,選擇尾鰭作為顯微鏡下觀察的部位,主要是因為尾鰭中有豐富的動脈和靜脈D.丁圖中,用皮筋扎緊a處,用手指沿ab方向將血液推向b處,血管ab段會扁平【答案】D【解析】A、甲圖中,被燃燒的食物所含的能量大于試管內水吸收的能量與灰燼中剩余能量之和,原因是部分能量散失,A不符合題意:B、制作血涂片的方法:將推片一端放在有血滴的載玻片上并呈30?45度,與血滴接觸,待血滴沿推片邊緣分散后,稍用力并勻速推向左端.血滴應在載玻片的右側,B不符合題意;C、選擇尾鰭作為顯微鏡下觀察的部位,主要是因為尾鰭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C不符合題意;D、靜脈是負責將全身各處的血液送回心臟,四肢靜脈中有靜脈瓣,丁圖中,用皮筋扎緊a處,用手指沿ab方向將血液推向b處,血管ab段會扁平,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020八上?浙江期末)如圖是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①?⑦表示相關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③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腎單位 B.②起重吸收作用,⑥起過濾作用C.③、⑤、⑥中尿素濃度最低的是⑤ D.健康人進食過咸的食物,⑦中鹽分會減少【答案】C【解析】A、腎單位由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腎小體由②腎小球和①腎小囊組成,A不符合題意;B、②腎小球起起過濾作用,⑥是腎小管起重吸收作用,B不符合題意;C、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腎小管會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以及部分無機鹽,不會重吸收尿素等廢物,剩下的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形成尿液,因此血液經腎靜脈流出時尿素含量大大降低,因此③是腎動脈,⑤是腎靜脈,⑥是腎小管,其中⑤腎靜脈中尿素濃度最低,C符合題意;D、健康人進食過咸的食物,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從而促進腎小管對水分的重吸收,⑦中鹽分會增加,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021九上?寧波月考)下列各組物質的稀溶液,不用外加其他試劑就能鑒別出來的是()A.FeCb、NaOH、Na2so4、KC1 B.KNO3、HCkNaOH、FeChC.NH4CkKOH、Na2so4、BaCh D.Na2cO3、HCKCaCb、HNO3【答案】 B【解析】A、先觀察溶液顏色,呈黃色的為氯化鐵溶液,再將氯化鐵溶液加入另三種溶液中,產生紅褐色沉淀的為氫氧化鈉,但無法鑒別硫酸鈉和氯化鉀,不符合題意;B、先觀察顏色,溶液呈黃色的為氯化鐵溶液,再將氯化鐵加入另三種溶液中,產生紅褐色沉淀的為氫氧化鈉溶液,再將另兩種溶液加入到紅褐色沉淀中,沉淀消失的為鹽酸,不消失的為硝酸鉀,可以鑒別,符合題意;C、各物質兩兩混合,產生沉淀的為硫酸鈉和氯化鐵,但無法確定哪個是氯化銀,哪個是硫酸鈉,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是氯化錢和氫氧化鉀的反應,但無法確定哪一種是氯化錢,不符合題意:D、兩兩混合,有兩種物質與其反應產生氣體,?種物質與其反應產生沉淀產生的是碳酸鈉,與碳酸鈉產生沉淀的為氯化鈣,但無法鑒別鹽酸和硝酸,不符合題意:故選B.(2021九下?柯橋開學考)在硝酸銀、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鋅粉,反應停止后過濾,濾液仍為藍色,有關判斷正確的是()A.濾渣中一定有銀、沒有銅和鋅 B.濾渣中一定有銀和鋅,可能有銅C.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鋅、硝酸銅、硝酸銀D.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鋅、硝酸銅,可能有硝酸銀【答案】D【解析】濾液為藍色,說明溶液中仍然存在硝酸銅。①可能硝酸銀沒有完全反應,此時溶液中溶質為:反應產物硝酸鋅、剩余的硝酸銀和硝酸銅,濾渣中

只有銀;②可能硝酸銀恰好完全反應,此時溶液中溶質:反應產物硝酸鋅和剩余的硝酸銅,濾渣中只有銀:③可能硝酸銅部分參加反應,此時溶液中溶質:反應產物硝酸鋅和剩余的硝酸銅,濾渣中為銀和銅;④無論哪種情況,由于硝酸銅有剩余,那么鋅肯定沒有剩余,即濾渣中肯定沒有鋅。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2021九下?柯橋月考)某廢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種溶質。為了回收金屬、保護環境,小科設計了如圖方案(所加試劑均過量)。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向固體A.向固體a中滴加過量的鹽酸,實驗現象為固體部分溶解,產生氣泡,溶液呈淺綠色B.溶液B中含有的鹽是Ba(NO3)2和NaNChC.X可能是Na2s04D.若回收到6.4g固體a,則加入的鐵屑質量為5.6g【答案】D【解析】A.鐵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所以固體a中含有鐵、銅。向固體a中滴加過量的鹽酸,實驗現象為固體部分溶解,產生氣泡,溶液呈淺綠色,故A正確不合題意;B.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B中含有的鹽有Ba(NO3)2、NaNQ;,故B正確不合題意:C.由上述分析可知,X可能是Na£O4、Na2cO3,故C正確不合題意;D.由反應方程式可知,鐵置換出銅后的固體質量還要增加;則依據D選項可知:兩固體的質量差為6.4g-5.6g=0.8g設反應的鐵的質量是xFe+CuSO4=FeSO4+Cu;TOC\o"1-5"\h\z56 64 △=8x 0.8g56 8解得:x=5.6g;由題意知鐵是過量的,所以5.6g不可能都反應,與題意矛盾,故D錯誤。故選D。

.下列關于溫度與內能在實際中應用的實例,說法正確的是()A.在炒菜時,用鏟子在鍋內反復翻炒,是通過做功的方法來增加菜的內能的B.用錘子敲打釘子時,釘子溫度會升高,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法改變釘子內能的C.松開用氣筒打足氣的氣球進行放氣,會發現氣球口處有小水珠,這是物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造成的D.旋開常溫的可樂瓶蓋,會在瓶口處看到“白氣”,這是瓶內可樂汽化成的水蒸氣【答案】C【解析】炒菜時用鏟子翻炒是為了使菜受熱均勻,主要還是通過爐灶加熱,利用熱傳遞來改變菜的內能,沒有爐灶僅利用鏟子翻炒無法使菜變熟。用錘子敲打釘子,是錘子對釘子做功,使釘子的內能增力口,溫度升高。氣球內充入的是壓縮空氣,松開氣球口,氣球內氣體對外做功,使氣體內能減少,溫度降低,氣球口附近的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氣球口。D選項中打開可樂瓶蓋,瓶內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溫度降低,氣體中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氣故此題選C。.根據能量守恒定律,以下情形可能發生的是()A.出膛的子彈射穿木板,以更快的速度繼續前進B.電水壺里的水沸騰了,給該電水壺斷電,水的沸騰卻永遠不會停止C.兩個斜面相對接,小球從左斜面滾下后,繼續沖上右斜面D.孤島上被人們遺忘的一只機械表,默默地走了幾十年【答案】C【解析】A、子彈射穿木板時,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有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所以它的動能減小,它的速度減慢,故A錯誤;B在電水壺的使用過程中,消耗電能消耗電能產生熱量,斷電后不能放出熱量,水不能吸收熱量,水的沸騰會停止,故B錯誤;C兩個斜面相對接,小球從左斜面滾下后,到達斜面底端時由于具有動能,所以會繼續沖上右斜面,故C正確;D機械表工作將表內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機械能,幾天就會消耗完畢,不會默默地走了幾十年,故D錯誤。故選C二、填空題(共6題;共28分)=|(:桑恍|-T二液|(1)水、無機鹽、淀粉、蛋白質和維生素中不需要21.如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①代表生理過程,a、=|(:桑恍|-T二液|(1)水、無機鹽、淀粉、蛋白質和維生素中不需要經過消化就可以通過①過程進入循環系統的是.(2)a代表的物質是.(3)排出的尿液中,發現有葡萄糖,則可能是腎單位中的發生了病變。【答案】(1)水、無機鹽、維生素(2)氧氣(3)腎小管【解析】(I)食物中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等小分子的營養物質人體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質、糖類、脂肪這些大分子的營養物質是不溶于水的,必須在消化道內變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質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人體無法消化膳食纖維,所以膳食纖維不能進入循環系統;營養物質主要在小腸處被吸收隨著內壁血管中的血液經下腔靜脈流回到右心房。(2)空氣進入B系統,然后a進入血液,說明a是氧氣。(3)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如全部的葡葡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壁的上皮細胞重吸收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沒有被重吸收的物質如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則形成了尿液.若排出的尿液中,發現有葡萄糖,則可能是腎單位中的腎小管發生了病變。(2020九上?下城期中)如圖所示,沿粗糙斜面勻速將一個重為G的物體拉到斜面頂端,斜面長s,高h=若拉力做功為W,則這個斜面的機械效率是X100%,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以上兩空均用字母表示結果)【解析】(D拉動物體做的有用功為:W〃=Gh;斜面的機械效率為:〃=二=裳(2)拉動物體做的額外功為:W.=W&-W?=W-Gh;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S S(2021九上?浙江月考)有一包白色固體樣品,可能含有碳酸鈉、硫酸鈉、氯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小明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實驗:步驟-:取少量固體樣品于燒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形成無色透明的溶液。再加入足量的BaCh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步驟二: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往白色沉淀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并不斷攪拌,溶液中產生氣泡,白色沉淀部分溶解。(1)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發生的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o(2)推理可知原來這包白色固體樣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有—o

【答案】(1)BaCO3+2HNO3=Ba(NO3)2+CO2T+H2O(2)Na2co3、Na2SO4【解析】取少量固體樣品于燒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加入氯化領有白色沉淀生成,往白色沉淀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并不斷攪拌,溶液中產生氣泡,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則說明白色沉淀為碳酸領和硫酸鋼,故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的是碳酸鈉和硫酸鈉。(1)碳酸鈿能溶于稀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CO3+2HNO3=Ba(NO3)2+CO2?+H2O(2)這包白色固體樣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有Na2co3、Na2so4。(2020九上?浙江期末)為研究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兩種溶液的化學性質,小科與同學一起進行如下實驗。酚的.滴加鹽酸_卜| ?滴加鹽彼.KtfikI滴抑KJ:。,溶液滴加

KJ:化溶液Ca(OH^(1)A、DI滴抑KJ:。,溶液滴加

KJ:化溶液Ca(OH^(1)A、D中滴加酚陸后溶液均變紅色,說明兩種溶液都呈 性。(2)寫出F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3)四支試管內的物質在G中混合后得到無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o【答案】(1)堿(2)Ca(OHh+K2CO3=CaCOU+2KOH(3)氯化鈉、氯化鈣、氯化鉀(或NaCl、CaCb、KC1)【解析】(DA、D中酚酸均變紅色,說明兩種溶液都呈堿性。2)F中碳酸鉀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鈣和氫氧化鉀,反應的方程式為:Ca(OH)2+K2CO3=CaCO3i+2K0H:(3)四支試管內的物質在G中混合后得到無色溶液,說明溶液顯中性或顯酸性。①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反應生成的敏化鈉;②氫氧化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其中一定含有溶質氯化鈣:③氫氧化鈣與碳酸鉀反應,生成沉淀碳酸鈣和氫氧化鉀;氫氧化鉀再與剩余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④由于不知道稀鹽酸最終是否有剩余,所以是否存在稀鹽酸無法確定。那么最終溶液G中一定存在的溶質為:氯化鈉、氯化鈣、氯化鉀(或NaCI、CaCb、KC1)。(2019九上?義烏月考)金屬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小燈泡發光時,燈絲溫度高,燈絲電阻比不發光時大得多,在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時,某校甲乙同學用實驗研究小燈泡的電功率跟所加電壓的關系,實驗室提供給他們的器材是:額定電壓6V,額定功率為3W的小燈泡1只,電壓表1只,電流表1只,變

阻器1只,電源(大于6V)1個,開關1個,導線若干。同學根據P=UI設計了如圖a所示的電路進行研究。乙同學先由計算式R=U?2/P做算出小燈泡的電阻R.再根據P=U2/R設計了如圖b所示的電路進行研究,你認為哪位同學設計的電路是合理的(填“甲”或“乙”或“甲和乙”)(2)若甲乙同學按照各自所設計的電路進行實驗,甲同學先測出若干組電壓和電流值,再由P=UI求得對應的功率,并做出功率隨電壓變化的圖線;乙同學先測出若干電壓值,再由P=U2/R求得對應的功率,也做出功率隨電壓變化的圖線,則下圖中哪個圖線反映了他們的實驗結果.(圖中標有a的為甲同學所得的圖線,圖上標有b的為乙同學所得圖線)【答案】(1)甲(2)B【解析】(1)我認為甲同學的設計更合理,因為乙同學忽視/燈泡電阻的變化,甲同學設計的電路避免了由于燈泡電阻的變化所受到的影響;(2)根據公式P=?可知,電功率P是關于電壓U的二次函數,因此圖象是經過原點的拋物線,肯定不是直線,故C、D錯誤;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阻為:/?=<=皚=12。:P3W根據''金屬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可知:①當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小于額定電壓6V時,小燈泡在小于額定電壓下工作,它的電阻小于12C,則P甲>P-,所以此時拋物線a應在拋物線b上方;②當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等于額定電壓6V時,小燈泡在額定電壓下工作,它的電阻等于12C,則P,產P4,所以此時拋物線a與拋物線b相交。③當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大于額定電壓6V時,小燈泡在大于額定電壓下工作,它的電阻大于12C,則P甲VP乙,所以此時拋物線a應在拋物線b下方。故選Bo(2020九上?鄴州期中)質量相等的四種物質①H2O2、②KMnCU、③KCIO3、@H2O,完全分解后所制得氧氣的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為(填序號,下同);四種金屬①Zn、②Mg、③A1、④Fe分別投入質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后所得四種溶液的質量相等,則投入金屬的質量由小到大的順序為?【答案】④①③②;①④②③【解析】(I)將四種物質制取氧氣的方程式,按02的化學計量數為1進行配平如下:Mn022H2O2=2H2O+O2T;TOC\o"1-5"\h\z68 322KMnO4=K2MnO4+MnO2+O2t;316 32|kC1O3=KC1+O2t;81.7 32通電2H9=2H2f+O2T36 32生成32克的O2所需4種物質的質量分別為:68g、316g、81.7g、36g,所以完質量相等的4種物質完全分解后所制得氧氣的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為:④①③②。(2)設鋅的質量為a,鎂的質量為x,鋁的質量為y,鐵的質量為z,則:Zn?H2TTOC\o"1-5"\h\z65 22a 百&Mg?H2T24 21x -x122Al?3H2T54 6yFe?H2T56 2解得:a<z<x<y,那么投入金屬的質量從小到大的順序為:①④②③。三、實驗探究題(共6題;共42分)(2021九上?余姚月考)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劑.久置的生石灰里可能會含有氧化鈣、氫氧化鈣、碳酸鈣三種物質中的一種或幾種(假設久制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它成分)。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設計實驗】取0.94g久置的生石灰樣品放入燒杯中,進行了以下探究實驗,如圖所示:(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劑,可推測生石灰的性質是—(2)向0.2g濾渣A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久置的生石灰樣品中一定含有—(填寫化學式).(3)②中反應過程中的實驗現象是—.【答案】(1)具有吸水性(2)CaCO3(3)溶液先變紅,再變為無色【解析】(1)生石灰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作干燥劑;(2)向0.2g濾渣A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生石灰樣品中含有碳酸鈣,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產生了二氧化碳氣體;(3)②中先加酚儆,因溶液中有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溶液呈堿性,可使酚酸變紅,再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稀鹽酸,氫氧化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且鹽酸有剩余,溶液紅色會消失;(2021九上?紹興期中)某同學在體育活動中,從鉛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況猜想到:物體的重力勢能可能與物體的質量、下落高度和運動路徑有關。于是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用大小、形狀相同的A、B、C、D四個鉛球,其中A、C、D三球的質量為m,B球質量為2m,讓A、B兩球從距沙表面高H靜止下落,C球從距沙表面高2H靜止下落,D球從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彎曲管道上端靜止滑入,最

后從管道下端豎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運動的能量損失不計)。實驗測得A、B兩球陷入沙深度分別為hi和h2,C、D兩球陷入沙深度均為h3,且hi<h2Vh3。(1)本實驗中,(1)本實驗中,鉛球的重力勢能大小是通過—來反映的。(2)比較A、B兩球,發現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結論:—。(3)比較—兩球,發現C球陷入沙中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結論:當物體質量相同時,下落的高度越高,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大。(4)比較C、D兩球動的路徑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結論: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運動的路徑—(選填:“有關”或“無關”)。【答案】(1)陷入沙的的深度(2)當物體下落高度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3)A,C(4)無關【解析】(1)本實驗中,鉛球的重力勢能大小是通過陷入沙的的深度來反映的。(2)比較A、B兩球,發現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結論:當物體下落高度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3)探究重力勢能與高度的關系時,必須控制鉛球的質量相同而改變高度,故選AC。(4)比較C、D兩球動的路徑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結論: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運動的路徑無關。29.(2021?溫州模擬)已知知酵母菌中含過氧化氫酶,能催化分解過氧化氫,小金據此設計并進行如下實驗,探究溫度對酶催化作用的影響。圖甲為實驗裝置示意圖,注射器A注射器B甲組1體積分數的H2O2溶液5ml2%項量分數的酵母菌液2ml乙組1體積分數的H2O2溶液5ml蒸饋水2ml①選用2套圖甲裝置分別設置甲組與乙組,并將表中所示液體吸入相應注射器中;②將裝置恒溫10分鐘后,觀察并記錄各活塞對應的刻度變化量;③打開止水夾,將注射器A中的液體緩慢推至B中后再夾緊止水夾,恒溫5分鐘后,觀察井記錄注射器B活塞對應的刻度變化量,重復試驗3次并取平均值;④改變實驗溫度(溫度設置:0℃、10℃、20℃、30℃、40℃、50℃、60℃),重復步驟①②③步驟。在不同溫度下,步驟②中活塞對應的刻度變化量均為0,步驟③中甲組和乙組的注射器B活塞對應的刻度變化量隨溫度的變化如圖乙所示。(1)本實驗通過—比較酶的活性大小(2)由圖乙的實驗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3)在本實驗中設置乙組實驗做對照的目的是—.【答案】(1)10分鐘,活塞刻度的變化量(或10分鐘,產生氧氣的體積)(2)酶的催化活性隨溫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且在30℃左右最佳(3)設置乙組掛除H2O2在加熱的條件下會分解產生氧氣對實驗影響【解析】(1)酵母菌中的過氧化氫酶能夠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而B注射器的活塞刻度變化量是產生的氧氣體積,所以可以通過10分鐘,活塞刻度的變化量,即10分鐘,產生的氧氣體積來比較醐的活性大小;(2)由圖可知,實驗組的活塞變化量隨著溫度的升高,先變大后變小,30C時變化量最大,說明隨著溫度是升高,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3(TC時活性最強:(3)過氧化氫在受熱時也會發生分解,只是沒有加入催化劑分解的那么快,所以設置對照組是為了排出過氧化氫受熱分解產生的氧氣對實驗的影響;(2021九上?杭州期中)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用同一滑輪組進行了三次實驗(如圖所示),實驗數據記錄如表。次數鉤碼重/N鉤碼上升距離/cm彈簧測力計示數/N彈簧測力計上升距離/cm機械效率/%12100.83083.324101.53036103090.9甲乙丙 丁(1)在第2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為—。(保留一位小數)(2)分析數據可得結論:同一滑輪組,提升的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_(填"高''或"低(3)根據實驗結論推測,使用該滑輪組再次將重為8N的物體勻速提升10cm,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能為—oA.71.6% B.82.6% C.92.4% D.100%(4)另一實驗小組改變動滑輪的重,提升同一物體進行多次實驗,獲得數據并繪制出如圖丁的圖像。分析圖像中的A點可知,被提升物體所受的重力為—No(忽略繩重和摩擦)【答案】(1)88.9%(2)高(3)C(4)12【解析】1)第2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T]=Fi"=整x100%=?瞿盤盤X100%?88.9%:(2)縱向分析數據可得結論:用同一滑輪組,提升的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3)根據“用同一滑輪組,提升的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可知,使用該滑輪組再次將重8N的物體勻速提升10cm(此時物重比第3次實驗的物看還大),則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應該大于90.9%,而它又不可能是100%,只能為92.1%,故選C;(4)根據圖丁可知,當動滑輪重為4N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若忽略繩重和摩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7加=常一,皿總G+G動r即:75%=目肝解得:G=12N。1/十47V(2021九上?溫州期中)某興趣小組在完成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觀察到了如圖所示的兩種不同的實驗現象,為此進行探究。淖濃1毫開盧立JT&沈淀盧立JT&沈淀EV產生改球電況文nr.查閱資料發現:①在堿性條件下,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②在酸性條件下,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堿式硫酸銅【CU4(OH)6so4];③堿式硫酸銅為藍綠色固體,不溶于水但溶于酸,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4(OH)6SO4+6HC1=CuS04+3CuC12+6H2O;(1)結合甲乙兩組的實驗,同學們推測硫酸銅溶液呈酸性。請寫出他們的依據:―(2)為驗證乙實驗產生的沉淀為堿式硫酸銅,同學們進行如下表所示實驗。步驟主要實驗操作實驗現象①取乙組實驗后的混合物過濾得到藍綠色沉淀②取藍綠色沉淀,用蒸僧水洗滌幾次無明顯現象③向最后一次洗滌液中滴加氯化鋼溶液④取洗滌后的藍綠色沉淀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沉淀全部溶解,得到藍綠色溶液⑤取少量藍綠色溶液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鋼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實驗結論:藍綠色沉淀是堿式硫酸銅完成步驟③實驗現象—.(3)為了確保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實驗的關鍵是一【答案】(1)乙組實驗中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硫酸銅溶液產生藍色沉淀。(2)無明顯現象(3)將硫酸銅溶液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結合甲乙兩組的實驗,同學們推測硫酸銅溶液呈酸性。請寫出他們的依據:乙組實驗中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硫酸銅溶液產生藍色沉淀。(2)根據“堿式硫酸銅為藍綠色固體,不溶于水”可知,蒸儲水洗滌藍綠色的堿式碳酸銅時,它不會在水中溶解,即洗滌液中肯定沒有硫酸根離子,因此滴入氯化鋼溶液也不會形成沉淀,即無明顯現象。(3)為了確保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實驗的關鍵是:將硫酸銅溶液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32.(2020九上?杭州月考)為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現提供的器材如下:A:小燈泡一個(額定電壓為2.5V,阻值約為幾歐):B:電流表(0?0.6A0?3A):C:電壓表(0?3Vo?15V):D:滑動變阻器(15C1A):E:滑動變阻器(50Q0.3A);F:滑動變阻器(500C0.1A);G:電源(3V),H:導線若干。選一(填器材前的字母編號)。(2)選出合適的滑動變阻器后,按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將乙圖中的實驗器材用導線連接起來,其中有一處連接錯誤,錯誤的地方是—。(3)改正錯誤后,移動滑片,讀取多組電壓表的示數U、電流表的示數I的值,記錄在列表中,然后在坐標紙上描點作出1—U關系圖,如圖丙所示。通過圖丙可得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W。(4)實驗后,小明同學想到另一種求解額定功率的方法,利用電壓小于2.5V時的電壓、電流數據求出電阻,然后利用P=%計算出小燈泡的電功率。小明發現計算結果R與真實值相比偏大,根據所學的知識,你認為原因可能是O【答案】(1)D(2)電流表量程選擇錯誤,應選。?0.6A的量程1.25(4)燈絲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解析】(I)根據圖丙可知,通過電路的最大電流為0.5A。因為O.5A>O.3A>O.1A,所以只能選擇最大電流為1A的滑動變阻器D;(2)因最大電流為0.5A,故電流表應選用小量程(0-0.6A),而上圖中電流表選用大量程,量程選擇錯誤;(3)燈在額定電壓下正常發光,由作出I-U關系圖知,燈在額定電壓下的電流為0.5A,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P=UI=2.5Vx0.5A=l.25W-(4)小明發現計算結果R與真實值相比偏大,根據所學的知識,我認為原因可能是:燈絲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四、解答題(共5題;共30分)(2019九上?德清期末)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每15秒就有一位中國人被心腦血管疾病奪

去生命。如果人的動脈內壁上堆積了脂肪,則動脈管腔將變窄,就可能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用支架擴張動脈血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病癥。請利用科學知識對此進行解釋。【答案】解:當動脈管腔變窄時,此處的血液流速將加快,壓強將變小:在血管外部壓強的作用下管腔將進一步變窄,進而導致血管堵塞;用支架擴張動脈血管,會使血液流速降低,壓強增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病癥。【解析】動脈血管中流動的是動脈血,壓強較大,如果堆積了脂肪后血管變窄,但血流量不變時,血流量會變快,導致此處的血管內的壓強減小,而血管周圍的壓強不變,則會壓縮血管,從而導致血管進一步變窄,最終堵塞血管從而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使用支架后擴張血管,從而使血管內的血液流速變慢,壓強增大,可以緩解心腦血管疾病;(2021九上?樂清月考)欲測定鹽酸與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鈣的質量分數,進行了如下實驗:取混合溶液100g于錐形瓶中,向其中逐漸加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碳酸鈉溶液(如圖一),并不斷測定錐形瓶中溶液的pH。反應過程中所得溶液的pH與錐形瓶中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如圖二所示。其中,當錐形瓶中溶液的質量增加至147.8g時,共消耗碳酸鈉溶液的質量為50g。(忽略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氯化鈣溶液顯中性。)錐影瓶中物質的總質量4圖二錐影瓶中物質的總質量4圖二(1)b點的溶質是a-b段pH值升高的原因是—o(3)請計算原混合溶液中CaCb的質量分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