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自然災害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六章自然災害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第三節防災減災[學習目標]1.結合不同的自然災害類型,說出我國防災減災的手段。2.結合具體的災害種類,描述自救與互救的方法,提升自救與互救的能力。3.結合實例說出常見的自然災害防御的措施,說明該災害的避災方法,增強避災生存能力。第三節防災減災[學習目標]一、防災減災手段|教材初探|1.閱讀教材第110頁第2段,掌握我國防災減災工作指導方針和防災減災工作主要內容。(1)我國防災減災工作指導方針:
。(2)防災減災工作內容:災害
、災害防御、災害救援與救助、
等。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監測災后恢復一、防災減災手段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監測災后恢復2.閱讀教材第110~111頁,歸納防災減災的主要手段。(1)災害監測:建立
系統。①組成:由
、氣象站、
站、地震臺、地質環境監測站等組成。②作用:對自然災害的孕育、發生、發展和
進行動態監測。(2)災害防御: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①工程措施:修建
、堤壩、防護林等防災工程。②非工程措施:施行防災減災的
,開展
教育。自然災害監測人造衛星水文致災全過程水庫法律法規減災2.閱讀教材第110~111頁,歸納防災減災的主要手段。自然(3)災害救援與救助:按照國家有關自然災害的
。①調動救援
。②穩定社會秩序。③救治
。④展開
。(4)災后恢復:盡快恢復災區群眾的
,促進災區經濟和社會的恢復和發展。應急預案物資和人員傷員心理援助生產和生活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3)災害救援與救助:按照國家有關自然災害的|遷移應用|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防災減災日的圖標以彩虹、傘、人為基本構圖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是人們防雨的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等,大家攜手,共同防災減災。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遷移應用|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1)你知道為什么將“防災減災日”定在5月12日嗎?答案:紀念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四川汶川地震。(2)你知道圖標中的“傘”代表著怎樣的防災減災措施嗎?答案:加強防災減災法律法規建設,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等非工程性措施。植樹種草、加固大堤、修建水庫等工程性措施。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1)你知道為什么將“防災減災日”定在5月12日嗎?第三節防二、自救與互救|教材初探|閱讀教材第112~113頁,歸納自救與互救的意義及具體措施。(1)重要性。①對個人和家庭而言,防災減災的主要任務是
。②自救與互救對
至關重要。(2)要求:平時多掌握一些
的知識、技能。自救和互救挽救生命自救和互救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二、自救與互救自救和互救挽救生命自救和互救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3)內容:災前
、災中
和災后
。①災前準備。a.洪澇、臺風多發地區:及時關注
及災害預警信息,做好災前準備。b.地震多發區:準備
,牢記地震撤離路線和附近應急
位置,經常參加地震演習活動,樹立防震意識等。準備救助自我保護天氣預報應急救援包避難場所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3)內容:災前、災中和災后②災中救助:按照預先設計好的
進行撤離。a.洪澇來襲:應盡量向
的地方逃生。b.地震發生時:及時、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帶。c.遭遇泥石流:應向
泥石流前進方向的山坡轉移。d.如不能逃脫或被掩埋,要盡可能地進行
,并尋找合適的時機和方法進行
或向他人求救。逃生路線垂直于地勢高自我保護自救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②災中救助:按照預先設計好的進行撤離。逃生③災后自我保護。a.洪災區:不吃
的食物,要喝
的水;入住前對房屋進行全面消毒,待電器干燥后再使用。b.地震區:為避免余震的影響,不要立即
,要遠離危墻、廣告牌、電線桿等危險區域,等余震過后再做打算。洪水浸泡過煮沸后返回家中③災后自我保護。洪水浸泡過煮沸后返回家中|遷移應用|地震來臨時,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地自救?答案:(1)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空曠的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2)室內躲在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遠離建筑物,迅速到開闊、安全的地方。(3)應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時盡量蜷曲身體;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移位,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4)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后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以保護頭頸部;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眼睛;有可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遷移應用|探究點一常見自然災害及防御措施【例1】2019年1月20日9時32分(北京時間),智利中部沿岸海域發生里氏6.7級地震,可能引發局地海嘯,但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影響。據此回答(1)~(2)題。探究點一常見自然災害及防御措施【例1】2019年1月20日(1)這次海嘯產生的原因是 ()①特大風暴潮引起的②太平洋地震造成的③該地震發生在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交界處④該地震發生在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交界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對海嘯災害合理有效的防災減災措施是 ()①建立災情監測預警系統②將人們遷離沿岸居?、墼龈吆0兜谭?圍海造陸④在海邊種植紅樹林保護海岸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這次海嘯產生的原因是 審題能力培養解答本題關鍵是抓住題中的有效信息進行分析:答案:(1)D(2)C信息提取推斷結論信息1地震可能引發局地海嘯智利地震發生在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海嘯是由本次智利地震引起的信息2海嘯災害、防災減災措施將人們遷離沿岸居住不切實際圍海造陸會加劇災害的影響審題能力培養答案:(1)D(2)C信息提取推斷結論信息1地辨析非工程性防御與工程性防御1.非工程性防御:通過國際組織和各個國家的減災規劃和防災法律、各級行政部門的減災管理以及公眾減災教育等途徑,控制和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2.工程性防御:含義通過修建防災工程,從三個方面改變自然災害系統,最終達到減災的目的辨析非工程性防御與工程性防御含義通過修建防災工程,從三個方途徑改變地表環境,防止或減輕自然災害的強度通過巖土體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穩定變形土體,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發生通過植樹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風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阻隔或控制災害與人口、財產等的直接相遇修建防洪防潮大堤,保護堤內人口和財產安全建立護坡、擋墻等支擋物,避免泥石流沖擊村莊、耕地改變財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災性能,減少災害損失興修水庫、排灌站、電機井等工程及配套設施,防洪抗旱加固房屋,使之達到抗震要求續表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途徑改變地表環境,防止或減輕自然災害的強度通過巖土體改造工程1.下圖反映我國東部某地土地利用變化狀況剖面示意圖,此地位于河流的中游。對減少此地的洪澇災害幫助不大的措施是 ()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1.下圖反映我國東部某地土地利用變化狀況剖面示意圖,此地位于A.在上游植樹造林 B.在上游修建水庫C.加固此段河堤 D.下游退耕還湖解析:中游退耕還湖,可減少下游洪澇;下游退耕還湖,對中游沒有幫助。答案:D
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A.在上游植樹造林 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2.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噴發、地震等原因引起山體巖石崩塌從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質稱為堰塞體,往往不夠穩定,易形成垮壩。讀下圖,當地政府應對堰塞湖危害的正確處理措施是 ()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2.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噴發、地震等原因引起山體巖石崩塌從而堵截A.緊急撤離圖示地區所有居民B.利用堰塞湖發展旅游、航運、發電等產業C.加強對堰塞體的監測,制訂并執行應急方案D.使用大量炸藥完全摧毀堰塞體解析:堰塞湖危及不到上游的居民,因此不必撤離圖示區域所有居民,A項錯。堰塞體較為松軟,易被沖垮,形成二次災害,因此不能利用堰塞湖發展旅游、航運、發電等產業,B項錯。要加強對堰塞體的監測,制訂并執行應急方案,C項對。應使用適量炸藥爆破堰塞體,而不能使用大量炸藥完全摧毀堰塞體,D項錯。答案:C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A.緊急撤離圖示地區所有居民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探究點二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例2】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ABC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探究點二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例2】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圖反映的是
救助措施,其救助措施主要包括:一方面是
,另一方面是
。
(2)按圖示內容完成下表。圖所屬救助過程具體方法A
B
C
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1)該圖反映的是救助措施,其救助措施主要包括:一方面審題能力培養解答本題關鍵是抓住圖中的有效信息進行分析:信息提取推斷結論信息1圖A顯示:岸上人員向水中投擲救生圈水中人員發生溺水,將溺水者救上岸來洪水的救助主要發生在洪水災害過程中信息2圖B顯示:為溺水者控水對溺水者進行科學施救信息3圖C顯示:給溺水者實施人工呼吸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審題能力培養信息提取推斷結論信息1圖A顯示:岸上人員向水中投答案:(1)洪水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轉移到安全地帶如何搶救溺水人員(2)圖所屬救助過程具體方法A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向落水者拋救生圈B如何搶救溺水人員科學控水C如何搶救溺水人員拉直喉管,做人工呼吸(3)洪水發生過程中互救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答案:(1)洪水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轉移到安全地帶如常見自然災害的自救與預防(1)風災。①在接到龍卷風警報時,要立即躲進地下室或堅固的混凝土建筑物中隱蔽起來。②如果在室內,適當將窗戶留出一些縫隙,平衡建筑物內外壓力。③如果在野外開闊地,可就近尋找低洼地伏于地面。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常見自然災害的自救與預防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2)滑坡、泥石流。①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時,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方向的山坡跑,切忌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②可根據現場地形,向未發生泥石流的高處逃避。③在山區扎營,不要選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彎曲、匯合處。④由于滑坡、泥石流大多發生在持續暴雨后,所以山區、半山區的村莊,在暴雨過后應格外警惕。(2)滑坡、泥石流。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洪水、滑坡和泥石流、地震都是破壞性很強的自然災害。在遇到這些災害時,我們要掌握正確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才能在災害中獲得生的希望。材料二①泥石流②山崩③火災④水災⑤地震⑥地震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①泥石流②山崩③火災④水災⑤地震⑥地(1)材料二所示的災害中,屬于地質災害的是
(填名稱)。
(2)下列關于洪水災害的說法,正確的是(雙選)()A.室內進水前,要及時切斷電源B.洪災時中小學生應以抗災為主,積極參加搶險活動C.被洪水圍困時,可用手電筒、哨子、旗幟等發出求救信號D.在旅游景區遭遇洪水時,要沿山谷中的旅游線路撤離(1)材料二所示的災害中,屬于地質災害的是(填名稱(3)地震發生時,正確的避震方法是(多選)()A.若在商場、超市內,要以最快的速度逃離出去B.若在家中,要迅速轉移到管道較多的房間C.若在空間較大、人口擁擠的區域,可就地擇物躲藏D.若在空間較小的地方,盡量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等E.若在公交車上,要迅速下車F.若在室外,要避開高大建筑物(3)地震發生時,正確的避震方法是(多選)(解析:本題借助圖示,考查在不同災害來臨時應采取的正確做法。具體分析如下:災害正確逃生方法位置方法泥石流在山區往高處逃,避開山谷洪水被洪水圍困室內進水前,切斷電源,巧借身邊物品發求救信號地震家中躲到廚房、浴室、廁所等管道較多的房間,避開玻璃門窗、櫥窗等空間較大,人口擁擠的場合就地擇物躲藏,切忌奪路亂逃在車上不可迅速下車室外空曠地帶避開高大建筑物火災濃煙處貼近地面答案:(1)泥石流、山崩、地震(2)AC(3)BCDF解析:本題借助圖示,考查在不同災害來臨時應采取的正確做法。具第三節防災減災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教學課件第六章自然災害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六章自然災害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第三節防災減災[學習目標]1.結合不同的自然災害類型,說出我國防災減災的手段。2.結合具體的災害種類,描述自救與互救的方法,提升自救與互救的能力。3.結合實例說出常見的自然災害防御的措施,說明該災害的避災方法,增強避災生存能力。第三節防災減災[學習目標]一、防災減災手段|教材初探|1.閱讀教材第110頁第2段,掌握我國防災減災工作指導方針和防災減災工作主要內容。(1)我國防災減災工作指導方針:
。(2)防災減災工作內容:災害
、災害防御、災害救援與救助、
等。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監測災后恢復一、防災減災手段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監測災后恢復2.閱讀教材第110~111頁,歸納防災減災的主要手段。(1)災害監測:建立
系統。①組成:由
、氣象站、
站、地震臺、地質環境監測站等組成。②作用:對自然災害的孕育、發生、發展和
進行動態監測。(2)災害防御: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①工程措施:修建
、堤壩、防護林等防災工程。②非工程措施:施行防災減災的
,開展
教育。自然災害監測人造衛星水文致災全過程水庫法律法規減災2.閱讀教材第110~111頁,歸納防災減災的主要手段。自然(3)災害救援與救助:按照國家有關自然災害的
。①調動救援
。②穩定社會秩序。③救治
。④展開
。(4)災后恢復:盡快恢復災區群眾的
,促進災區經濟和社會的恢復和發展。應急預案物資和人員傷員心理援助生產和生活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3)災害救援與救助:按照國家有關自然災害的|遷移應用|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防災減災日的圖標以彩虹、傘、人為基本構圖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是人們防雨的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等,大家攜手,共同防災減災。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遷移應用|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1)你知道為什么將“防災減災日”定在5月12日嗎?答案:紀念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四川汶川地震。(2)你知道圖標中的“傘”代表著怎樣的防災減災措施嗎?答案:加強防災減災法律法規建設,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等非工程性措施。植樹種草、加固大堤、修建水庫等工程性措施。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1)你知道為什么將“防災減災日”定在5月12日嗎?第三節防二、自救與互救|教材初探|閱讀教材第112~113頁,歸納自救與互救的意義及具體措施。(1)重要性。①對個人和家庭而言,防災減災的主要任務是
。②自救與互救對
至關重要。(2)要求:平時多掌握一些
的知識、技能。自救和互救挽救生命自救和互救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二、自救與互救自救和互救挽救生命自救和互救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3)內容:災前
、災中
和災后
。①災前準備。a.洪澇、臺風多發地區:及時關注
及災害預警信息,做好災前準備。b.地震多發區:準備
,牢記地震撤離路線和附近應急
位置,經常參加地震演習活動,樹立防震意識等。準備救助自我保護天氣預報應急救援包避難場所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3)內容:災前、災中和災后②災中救助:按照預先設計好的
進行撤離。a.洪澇來襲:應盡量向
的地方逃生。b.地震發生時:及時、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帶。c.遭遇泥石流:應向
泥石流前進方向的山坡轉移。d.如不能逃脫或被掩埋,要盡可能地進行
,并尋找合適的時機和方法進行
或向他人求救。逃生路線垂直于地勢高自我保護自救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②災中救助:按照預先設計好的進行撤離。逃生③災后自我保護。a.洪災區:不吃
的食物,要喝
的水;入住前對房屋進行全面消毒,待電器干燥后再使用。b.地震區:為避免余震的影響,不要立即
,要遠離危墻、廣告牌、電線桿等危險區域,等余震過后再做打算。洪水浸泡過煮沸后返回家中③災后自我保護。洪水浸泡過煮沸后返回家中|遷移應用|地震來臨時,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地自救?答案:(1)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空曠的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2)室內躲在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遠離建筑物,迅速到開闊、安全的地方。(3)應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時盡量蜷曲身體;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移位,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4)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后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以保護頭頸部;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眼睛;有可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遷移應用|探究點一常見自然災害及防御措施【例1】2019年1月20日9時32分(北京時間),智利中部沿岸海域發生里氏6.7級地震,可能引發局地海嘯,但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影響。據此回答(1)~(2)題。探究點一常見自然災害及防御措施【例1】2019年1月20日(1)這次海嘯產生的原因是 ()①特大風暴潮引起的②太平洋地震造成的③該地震發生在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交界處④該地震發生在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交界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對海嘯災害合理有效的防災減災措施是 ()①建立災情監測預警系統②將人們遷離沿岸居住③增高海岸堤防,圍海造陸④在海邊種植紅樹林保護海岸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這次海嘯產生的原因是 審題能力培養解答本題關鍵是抓住題中的有效信息進行分析:答案:(1)D(2)C信息提取推斷結論信息1地震可能引發局地海嘯智利地震發生在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海嘯是由本次智利地震引起的信息2海嘯災害、防災減災措施將人們遷離沿岸居住不切實際圍海造陸會加劇災害的影響審題能力培養答案:(1)D(2)C信息提取推斷結論信息1地辨析非工程性防御與工程性防御1.非工程性防御:通過國際組織和各個國家的減災規劃和防災法律、各級行政部門的減災管理以及公眾減災教育等途徑,控制和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2.工程性防御:含義通過修建防災工程,從三個方面改變自然災害系統,最終達到減災的目的辨析非工程性防御與工程性防御含義通過修建防災工程,從三個方途徑改變地表環境,防止或減輕自然災害的強度通過巖土體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穩定變形土體,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發生通過植樹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風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阻隔或控制災害與人口、財產等的直接相遇修建防洪防潮大堤,保護堤內人口和財產安全建立護坡、擋墻等支擋物,避免泥石流沖擊村莊、耕地改變財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災性能,減少災害損失興修水庫、排灌站、電機井等工程及配套設施,防洪抗旱加固房屋,使之達到抗震要求續表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途徑改變地表環境,防止或減輕自然災害的強度通過巖土體改造工程1.下圖反映我國東部某地土地利用變化狀況剖面示意圖,此地位于河流的中游。對減少此地的洪澇災害幫助不大的措施是 ()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1.下圖反映我國東部某地土地利用變化狀況剖面示意圖,此地位于A.在上游植樹造林 B.在上游修建水庫C.加固此段河堤 D.下游退耕還湖解析:中游退耕還湖,可減少下游洪澇;下游退耕還湖,對中游沒有幫助。答案:D
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A.在上游植樹造林 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2.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噴發、地震等原因引起山體巖石崩塌從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質稱為堰塞體,往往不夠穩定,易形成垮壩。讀下圖,當地政府應對堰塞湖危害的正確處理措施是 ()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2.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噴發、地震等原因引起山體巖石崩塌從而堵截A.緊急撤離圖示地區所有居民B.利用堰塞湖發展旅游、航運、發電等產業C.加強對堰塞體的監測,制訂并執行應急方案D.使用大量炸藥完全摧毀堰塞體解析:堰塞湖危及不到上游的居民,因此不必撤離圖示區域所有居民,A項錯。堰塞體較為松軟,易被沖垮,形成二次災害,因此不能利用堰塞湖發展旅游、航運、發電等產業,B項錯。要加強對堰塞體的監測,制訂并執行應急方案,C項對。應使用適量炸藥爆破堰塞體,而不能使用大量炸藥完全摧毀堰塞體,D項錯。答案:C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A.緊急撤離圖示地區所有居民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探究點二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例2】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ABC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探究點二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例2】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圖反映的是
救助措施,其救助措施主要包括:一方面是
,另一方面是
。
(2)按圖示內容完成下表。圖所屬救助過程具體方法A
B
C
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1)該圖反映的是救助措施,其救助措施主要包括:一方面審題能力培養解答本題關鍵是抓住圖中的有效信息進行分析:信息提取推斷結論信息1圖A顯示:岸上人員向水中投擲救生圈水中人員發生溺水,將溺水者救上岸來洪水的救助主要發生在洪水災害過程中信息2圖B顯示:為溺水者控水對溺水者進行科學施救信息3圖C顯示:給溺水者實施人工呼吸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三節防災減災課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審題能力培養信息提取推斷結論信息1圖A顯示:岸上人員向水中投答案:(1)洪水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轉移到安全地帶如何搶救溺水人員(2)圖所屬救助過程具體方法A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向落水者拋救生圈B如何搶救溺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啟東市2025年高三下北師大版英語試題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二次月考試題含解析
- 南通市崇川區啟秀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第三次聯考(四川版)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內蒙古鄂爾多斯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診斷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長沙二手房交易合同示范文本
- 業績合作協議范本
- 花園洋房買賣合同書
- 變電站防雷接地安裝工程合同
- 山東省聊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
- 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含答案)
- (三診)綿陽市高中2022級高三第三次診斷性考試 歷史試卷A卷(含答案)
- 麻醉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
- JJF 2221-2025導熱系數瞬態測定儀校準規范
- 山東省高中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大聯考生物試題及答案
- 公司兩班倒管理制度
- 汽車漆面保護膜安裝協議
- 2025年武漢數學四調試題及答案
- 綠化養護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中國紡織文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園區智慧化評價導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