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原料三期勻礦堆積系統落礦量課件_第1頁
降低原料三期勻礦堆積系統落礦量課件_第2頁
降低原料三期勻礦堆積系統落礦量課件_第3頁
降低原料三期勻礦堆積系統落礦量課件_第4頁
降低原料三期勻礦堆積系統落礦量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FW:帶式定量給料機,CFW9~13#給料能力為20~100噸/小時,CFW14~18#給料能力為200~1000噸/小時。☆BH:勻礦槽,編號和CFW一一對應,BH9~13#容積200m3,BH14~18#容積400m3。☆3BS:3#勻礦堆料機,整個三期勻礦堆積系統的終點設備,采用連續走行堆積方式,堆積能力1900噸/小時。☆BC:膠帶輸送機。制表人:閔勤良制表時間:2013年1月10日將原料三期勻礦堆積系統落礦量由85噸/月降至30噸/月。目標

1、小組成員對2012年1~12月原料三期勻礦堆積系統的落礦情況進行具體調查。表2:2012年三期勻礦堆積系統落礦量調查情況制表人:張仕明制表時間:2013年1月15日

2、小組成員進一步對原料三期勻礦堆積系統的落礦情況進行了分析。表3:2012年原料三期勻礦堆積系統落礦排列分析制表人:姜鼎制表時間:2013年1月15日

4、小組成員進一步對原料三期CFW的落礦情況進行了分析。表5:2012年1~12月原料三期CFW落礦排列分析制表人:邢軍柏制表時間:2013年1月15日

6、小組成員進一步對原料三期G603BC的落礦情況進行了分析。表7:2012年1~12月原料三期G603BC落礦排列分析制表人:陶偉平制表時間:2013年1月15日

(3)原料三期勻礦堆積系統同類設備寶鋼原料場一二期勻礦堆積系統2012年1~12月共發生落礦336噸,月均28噸,且其中10個月的落礦發生量低于30噸。表9:2012年原料一二期勻礦堆積系統落礦情況統計分析制表人:張杰制表時間:2013年1月22日

(4)原料一二期勻礦堆積系統和原料三期堆積系統在設備數量、設備類型都完全相同,且作業性質和作業量也基本相同,因此小組成員又進一步對原料一二期勻礦堆積系統2012年1~12月園盤漏料和BS地面皮帶(和G603BC同類設備)尾部倒料的情況進行了分析,發現園盤漏料占系統總落料量的21.73%,BS地面皮帶尾部倒料占系統總落料量的13.99%。表10:2012年原料一二期勻礦堆積系統園盤漏料和BS地面皮帶尾部倒料情況統計分析制表人:張杰制表時間:2013年1月22日

(5)如以原料一二期勻礦堆積系統園盤漏料和BS地面皮帶(和G603BC同類設備)尾部倒料占總落料量的比例為參照,原料三期勻礦堆積系統園盤漏料和G603BC尾部倒料占總量的比例同樣降至21.73%和13.99%,則必須解決園盤漏料問題的52.54%和G603BC尾部倒料問題的54.55%。園盤漏料分析:467噸×(1-52.54%)÷1020噸=21.73%G603BC尾部倒料分析:314噸×(1-54.55%)÷1020噸=13.99%

(6)再次分析原料三期勻礦堆積系統2012年最佳控制指標8/12~9/11的31天,11/15~12/16這2個時間段內園盤漏料和G603BC尾部倒料占這二個時間段內落料總量的比例,發現在這二個時間段內園盤漏料占比均低于21.73%,而G603BC尾部倒料占比均低于13.99%。表11:8/12~9/11、11/15~12/16三期勻礦堆積系統園盤漏料和G603BC尾部倒料占比分析制表人:陶偉平制表時間:2013年1月22日1、設備規格和結構解析表12:原料三期CFW和G603BC設備規格一覽表制表人:閔勤良制表時間:2013年1月25日表13:原料三期CFW和G603BC設備結構一覽表制表人:閔勤良制表時間:2013年1月25日圖2:原料三期勻礦堆積系統G603BC設備結構圖制圖人:邢軍柏制圖時間:2013年1月28日3BS走行軌道3BS懸臂皮帶G602BC尾部G602BC頭部溜槽G603BC尾部3BS尾車G603BC頭部溜槽2、具體分析★根據問題癥結的影響程度對末端原因再分析小組成員進一步收集了2012年1月~12月各相關末端因素造成CFW園盤漏料和G603BC尾部倒料的數據,并進行了統計分析。表15:2012年CFW園盤漏料和G603BC尾部倒料末端因素統計分析制表人:閔勤良制表時間:2013年2月20日上述統計中,造成CFW園盤漏料和G603BC尾部倒料的末端因素中,短管下沿與圓盤平面間距過大、切出導引裝置配置單一和超流量停機模式缺陷所造成的落礦分別占到了二者總量的32.78%、27.02%和40.2%,與第一輪確認結論相符。制表人:張友鴻制表時間:2013年2月20日表16-1:要因確認匯總表制表人:張友鴻制表時間:2013年2月20日表16-2:要因確認匯總表短管下沿與圓盤平面間距過大超流量停機模式缺陷落礦量超標切出導引裝置配置單一1、對策方案的選擇要因1:短管下沿與圓盤平面間距過大表17:采用不同的實施方案的試驗分析制表人:姜鼎制表時間:2013年3月1日要因2:切出導引裝置配置單一表18:采用不同的實施方案的試驗分析制表人:姜鼎制表時間:2013年3月1日要因3:超流量停機模式缺陷表19:采用不同的實施方案的試驗分析制表人:姜鼎制表時間:2013年3月1日制表:閔勤良制表時間:2013年3月5日2、制訂對策表表20:對策表實施1:短管下沿接長(施工期:3/6~3/28)1-1

將短管下沿在原有基礎上接長130mm

為了縮小CFW9~18#短管下沿和圓盤平面的間距,避免物料切出時圓盤上的料層過厚而溢出,因此我們將短管下沿在原有的基礎上接長了130mm。制圖人:張杰制圖時間:2013/3/28圖3:CFW9~18#短管接長示意圖CFW圓盤平面短管接長部分1-2在短管接長部分上加裝一圈寬度為150mm的高珞襯板為了進一步提高短管接長部分的抗磨損能力,同時進一步縮小短管和圓盤平面的間距,小組成員在短管接長部分上加裝一圈寬度為150mm的高珞襯板。圖4:短管接長部分上加裝襯板示意圖制圖人:張杰制圖時間:2013/3/28新增的襯板圓盤切出板CFW圓盤平面圖5:CFW9~18#短管下沿接長實物圖制圖人:金鑫制圖時間:2013年3月30日改造前改造后短管下沿緊貼圓盤平面短管下沿和圓盤平面間距過大實施驗證1-1:CFW9~18#圓盤短管接長和增設襯板以后,小組成員于3月29日對CFW9~18#槽的短管下沿和圓盤平面的間距進行了再一次的測量。表21:三期CFW短管改造后下沿與圓盤平面間距實測記錄制表人:張仕明制表時間:2013年3月30日實施驗證1-2:小組成員進一步對3月30日~4月30日期間的CFW9~18#短管改造后的落礦情況進行了同步跟蹤。表22:CFW9~18#短管改造后圓盤漏料情況統計分析制表:張仕明制表時間:2013年5月6日結論:根據對3月30日~4月30日CFW9~18#短管改造后圓盤漏料統計情況來看,因短管下沿和圓盤平面間距過大問題造成的漏料為零,對CFW圓盤運行中產生的落礦總數不產生影響。實施2:計量皮帶承載溜槽二側增設導引板(施工期:3/8~3/20)2-1

確定新增導引板的位置、角度和尺寸

為了杜絕物料從出料口運行至計量皮帶的過程中從承載溜槽二側間隙發生漏料,小組成員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了新增導引板的安裝位置、角度和尺寸。表23:新增導引板的安裝位置、角度和尺寸制表人:姜鼎制表時間:2013年3月22日前導引板后導引板2-2委托加工并將新增導引板安裝到位根據小組成員制訂的新增導引板安裝位置、角度和尺寸標準,分別于2013年3月8日~20日在CFW9~18#上進行了安裝。制圖人:陶偉平制圖時間:2013/3/22圖6:新增導引板安裝示意圖新增前導引板新增后導引板圖7:CFW9~18#新增導引板安裝實物圖制圖人:張友鴻制圖時間:2013年3月22日新增的后導引板新增的前導引板實施驗證2-1:CFW9~18#計量皮帶承載溜槽二側新增前后導引板后,小組成員對物料切出時和圓盤邊線的距離進行了重新測量。表24:物料切出時和圓盤邊線距離測量記錄(CFW9為備用槽)制表人:張友鴻制表時間:2013年3月20日實施驗證2-2:小組成員進一步對3月21日~4月20日期間的CFW9~18#新增前后導引板后的落礦情況進行了同步跟蹤。表25:CFW9~18#新增導引板后圓盤漏料情況統計分析制表:張仕明制表時間:2013年4月25日結論:根據對3月21日~4月20日CFW9~18#新增前后導引板后圓盤漏料統計情況來看,因切出導引裝置配置單一問題造成的漏料為零,對CFW圓盤運行中產生的落礦總數不產生影響。實施3:將G601BC設定為新的停機點(施工期:3/11~3/12)3-1

在PLC程序中修訂新的停機點

為了彌補原有超流量停機模式存在的缺陷,小組成員協同專業人員對停機點進行了重新設定。表26:修訂前后的超流量停機模式制表人:張杰制圖時間:2013年3月13日圖8:超流量停機模式修訂前后流程圖制表人:閔勤良制圖時間:2013年3月13日3-2修訂三期勻礦堆積系統流量控制設定新的停機點修改后,為了確保繼續運轉設備不出現過負荷壓料情況,小組成員又進一步在PLC控制程序中對超流量停機條件進行了修訂。表27:修訂前后的超流量停機條件制表人:張杰制圖時間:2013年3月13日圖9:超流量停機模式修訂前后PLC程序畫面截圖制圖人:閔勤良制圖時間:2013年3月13日改造前改造后實施驗證3-1:G601BC設定為新的停機點,并重新修訂停機條件后,小組成員于3月15日對三期勻礦輸出系統超流量停機情況進行了試驗跟蹤。表28:新三期勻礦輸出系統超流量停機模式試驗情況制表人:陶偉平制表時間:2013年3月15日實施驗證3-2:小組成員進一步對3月16日~4月15日期間的三期勻礦輸出系統超流量停機模式修訂后的落礦情況進行了同步跟蹤。表29:3/16~4/15超流量停機模式修訂后G603BC尾部倒料情況統計分析制表:陶偉平制表時間:2013年5月9日結論:根據對3月16日~4月15日超流量停機模式修訂后G603BC尾部倒料統計情況來看,因超流量停機模式缺陷造成的G603BC尾部倒料為零,對G603BC運行中產生的落礦總數不產生影響。

1、通過活動,原料三期勻礦堆積系統的落礦量明顯降低,根據我們從2013年5月~8月鞏固期三期勻礦堆積系統落礦量統計情況來看,月平均落礦量為24.25噸,達到了活動目標。表30:2012年1月~2013年8月三期勻礦堆積系統落礦量統計制表:閔勤良制表時間:2013年9月5日表31:與目標值對比

制表人:閔勤良制表時間:2013年9月5日

2、針對2013年5~8月鞏固期三期勻礦堆積系統的落礦量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其中CFW和G603BC落礦量分別只占到了整個系統落礦總量的20.62%和18.56%,從活動前的關鍵問題降為了次要問題。表32:2013年5~8月三期勻礦堆積系統落礦排列分析制表人:閔勤良制表時間:2013年9月6日

3、小組成員進一步對2013年5~8月CFW的落礦情況進行了統計,鞏固期中CFW共發生落礦20噸。表33:2013年5~8月CFW落礦情況統計制表人:陶偉平制表時間:2013年9月6日

4、針對2013年5~8月鞏固期CFW的落礦量進行進一步分析,發現其中圓盤漏料發生量為3噸,只占到了整個CFW落礦量的15%,從活動前的關鍵問題降為了次要問題。表34:2013年5~8月CFW落礦量排列分析制表人:陶偉平制表時間:2013年9月6日

5、小組成員進一步對2013年5~8月G603BC的落礦情況進行了統計,鞏固期中G603BC共發生落礦18噸。表35:2013年5~8月G603BC落礦情況統計制表人:張杰制表時間:2013年9月7日

6、針對2013年5~8月鞏固期G603BC的落礦量進行進一步分析,發現其中尾部倒料發生量為2噸,只占到了整個G603BC落礦量的11.11%,從活動前的關鍵問題降為了次要問題。表36:2013年5~8月G603BC落礦量排列分析制表人:張杰制表時間:2013年9月7日制表:邢軍柏

制表時間:2013年9月8日

7、根據鞏固期內的數據來看,分別解決了造成CFW圓盤漏料問題的98.07%和造成G603BC尾部倒料問題的98.09%,均高于目標推算中的52.54%和54.55%,說明活動中所采取的措施有效。園盤漏料分析:467噸÷12月×(1-98.07%)=3噸÷4月G603BC尾部倒料分析:314噸÷12月×(1-98.09%)=2噸÷4月8、通過本次活動,大大提高了崗位工的操作能力,提高了工作責任性和現場創新能力,增強了團隊的合作精神。表37:小組成員2012年和2013年創新情況對比(數據采集自寶鋼股份有限公司Bes一體化科技管理系統)

為了確保本次活動的成果,我們根據活動中發生的一些設備改造措施和點檢要求的變更,經寶鋼股份煉鐵廠原燒技術組審核,納入了標準化作業管理,并于2013年9月20日起正式執行。實施一:小組成員解決了三期CFW圓盤短管和平面間距過大的問題,有效措施:1、短管下沿在原有基礎上接長130mm;2、在短管接長部分上加裝一圈寬度為150mm的高珞襯板;將新增裝置的點檢按要求納入了《皮帶機崗位規程-皮帶機點檢-電子稱、受料槽》,編號-BGFG-AAC0-001-003-033-019。同時將園盤短管的結構變更設計圖進行了歸檔,檔案號-632709M01。

實施二:小組成員解決了圓盤切出時計量皮帶溜槽二側漏料的問題,有效措施:1、確定新增導引板的位置、角度和尺寸;2、委托加工并將新增導引板安裝到位;將新增導引板的點檢要求納入了《皮帶機崗位規程-皮帶機點檢-條柵、插板、軌道》,編號-BGFG-AAC0-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