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題_第1頁
高二上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題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管仲曰:管仲曰:所謂天,非蒼莽之天也。王者以百姓為天。”華中師大一附中2016—20仃學年度上學期高二期中檢測語文試題第I卷閱讀題

甲必考題一、現代文閱讀(9分,毎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特征。中國的文化不是靠一個外在的神或造物主,而是靠人自己道德的自覺和自律,強調人的主體性、獨立性、能動性。中國家庭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維護都是靠人的道德的自覺和自律。這就是中國文化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對于中國這樣一種文化的形成及其特點,我覺得我們一定要知道中國文化中的兩個優秀傳統。一個是“以史為鑒”,一個是“以天為則”。關于“以史為鑒”,唐太宗說:“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強調歷史經驗的重要性。也正因為如此,中國的歷史著作在全世界是最系統、最完備的。中國每個朝代等到政權相對穩定以后,第一件做的事情是制禮作樂,第二件做的事情就是修前朝的歷史。中國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就是通過“以史為鑒”總結出來的,是這個傳統的一個成果。西周初期人們反思夏商兩代興亡的原因。通過對歷史的觀察,他們看到夏代開始是大禹治水。當時天下洪水泛濫,民不聊生。大禹把水災治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大家擁護他才建立了夏朝。可是到了最后一個君主夏桀,荒淫暴虐,商部落在成湯的帶領下終于推翻了夏朝,建立起商朝。商代人很信天命。到了最后一個天子紂王,也是荒淫暴虐。他在位的時候己經出現了民心叛逆,大臣祖伊告訴他民心都要歸向周部落了,得注意了。紂王卻說:“嗚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啊!我的命運難道不是早就由上天決定了嗎?)”在中國文化里我們把皇天也看作是自己的祖先,祖先去世以后就在天上保佑著子孫。他自認為周人也奈何不了他。可哪里知道,西北地區的周部落在民眾的擁護下,在文王、武王的帶領下,推翻了商朝,紂王兵敗就自殺了。商滅夏,周滅商,在歷史上稱為“湯武革命”。這兩代的歷史給了周王朝非常深刻的教訓。以歷史作為一面鏡子,周王朝一開始就認識到一個道理:“天命靡常。”天命是會被別人革掉的。那天命怎么變化,根據什么變化呢?《尚書》里記載了周對歷史的總結:“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周人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念一一“敬德”,而且要“疾敬德”,努力地、快快地提升自己的德行。這就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一個根本特性,即決定命運、政權興亡的不在于外在的力量,而在于人自身德行的好壞。上天是根據民意來做事情的,《尚書》里有很多這樣的記載,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等等。所以中國文化里的“天”不是簡單地指天空的天,也不是一個造物主的天。天的含義很豐富,是自然而然天道的天,也是代表民意的天。中國文化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重點就在于人不是聽外在的力量、命運主宰的,不是做某一個神的奴隸,而是要靠自己德行的提升。(摘編自樓宇烈《中國文化中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1.下列各項中,其性質不屬于原文所論人文精神的一項是《小戴禮?表記篇》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商朝奴隸主用巫術,假借上帝的意旨,使奴隸們聽從指揮。春秋時期齊桓公和管仲曾有一段對話:“齊桓公問于管仲曰:王者何貴?曰:貴天。桓公仰而視天。C.《大學》有“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是關鍵,所以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D.唐太宗說:“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其時為本。”“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中國文化強調人的主體性、獨立性、能動性,依靠人的道德的自覺和自律來維護家庭秩序和社會秩序,最重要的特征是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夏朝的建立是因為大禹治水讓百姓安居樂業,從而得到了百姓的擁護;夏朝、商朝滅亡是因為夏桀、紂王荒淫暴虐,使夏朝、商朝失去了民心。“湯武革命”說的是商滅夏,周滅商。商部落在成湯的帶領下推翻了夏朝,建立起商朝;周部落在文王、武王的帶領下,推翻了商朝,建立起周朝。D?中國文化里“天”既是天道的天,也是代表民意的天。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是人定勝天,人不被天命主宰,可以通過德行的提升革掉天命。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唐太宗“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的說法強調歷史經驗的重要性,開創了“以史為鑒”的傳統,進而影響到中國人文精神的形成。商人相信天命,天子紂王就是典型代表。紂王認為自己有祖先保佑,是天命所歸,不在意民心叛逆,不認為周部落能推翻他的統治。周王朝從夏商兩代的興亡中認識到“天命靡常”的道理,認為人自身德行的好壞會使天命發生變化,進而決定命運、政權興亡。D?“以天為則”是中國文化的傳統。這里的“天”不是神的意志,而是“民意”。“以天為則”不是說人要做神的奴隸,而是要以人為本。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送李材叔知柳州序.曾鞏談者謂南越偏且遠,其風氣與中州..異。故官者皆不欲久居,往往車船未行,輒已屈指計歸日。又咸小其官,以為不足事。其逆自為慮如此,故其至皆傾搖解弛,無憂且勤之心。其習俗從古而爾,不然,何自越與中國通已千余年,而名能撫循其民者,不過數人邪?故越與閩、蜀,始俱為夷,閩、蜀皆已變,而越獨尚陋,豈其俗不可更與?蓋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也。噫!亦其民之不幸也已。彼不知由京師而之越,水陸之道皆安行,非若閩溪、峽江、蜀棧之不測。則均之吏于遠,此非獨優歟?其風氣吾所諳之,與中州亦不甚異。起居不違其節,未嘗有疾。茍違節,雖中州寧能不生疾邪?其物產之美,果有荔子、龍眼、蕉、柑、橄欖,花有素馨、山丹、含笑之屬,食有海之百物,累歲之酒醋,皆絕于天下。人少斗訟喜嬉樂吏者唯其無久居之心故謂之不可如其有久居之心奚不可邪古之人為一鄉一縣,其德義惠愛尚足以薰蒸漸澤,今大者專一州,豈當小其官而不事邪?令其得吾說而思之,人咸有久居之心,又不小其官,為越人滌其陋俗而驅于治,居閩、蜀上,無不幸之嘆,其事出千余年之表,則其美之巨細可知也。然非其材之穎然邁于眾人者不能也。官于南者多矣,予知其材之穎然邁于眾人,能行吾說者,李材叔而已。材叔又與其兄公翊仕同年.,同用薦者為縣,入秘書省.,為著作佐郎。今材叔為柳州,公翊為象州,皆同時,材又相若也。則二州交相致其政,其施之速、勢之便,可勝道也夫!其越之人幸也夫!其可賀也夫!(選自《曾鞏集?卷四》)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人少斗訟/喜嬉樂/吏者唯其無久居之心/故謂之不可/如其有久居之心/奚不可邪人少/斗訟喜嬉樂/吏者唯其無久居之心/故謂之不可/如其有久居之心/奚不可邪人少/斗訟喜嬉樂/吏者唯其無/久居之心故謂之不可/如其有/久居之心奚不可邪人少斗訟/喜嬉樂/吏者唯其無/久居之心故謂之不可/如其有久居之心/奚不可邪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序,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的話。本文是《曾鞏集?卷四》的前言。B?中州,舊指居全國中心的今河南省一帶,文中指中原地區。C?同年,古代科舉考試同科中式(科舉考試被錄取)者之間的互稱。秘書省,我國古代專門管理國家藏書的中央機構。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南越與中原相通已有一千多年,其落后與當地官員不能用心治理教化有很大關系。由京師抵達越地,水陸交通比到閩、蜀便利。只是百姓不愿久居,才傳言說那里落后。古人治理鄉縣,能夠以道德仁愛來教化百姓,無論治理之地大或小,都應當如此。李材書與其兄李公翊同時被任命為南越官員,他倆才能相近,作者對他們寄予厚望。TOC\o"1-5"\h\z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而越獨尚陋,豈其俗不可更與?(5分)(2)其風氣吾所諳之,與中州亦不甚異。(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南鄉子陸游歸夢寄吳檣,水驛江程去路長。想見芳洲初系纜,斜陽,煙樹參差認武昌。愁鬢點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鄉交舊少,凄涼,去卩恐他鄉勝故鄉。[注]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陸游奉宋孝宗的詔命自蜀東歸。選出下列對作品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3分)—二句寫東歸之路。“吳檣”,指歸吳船只。作者雖經過許多水陸旅程,但前路還很遙遠。“煙樹”指云煙繚繞的樹木、叢林。陸游傍晚到達武昌,從江上欣賞到煙樹參差的美景。“重到故鄉交舊少”,這里說的“交舊”,是共同關心國家命運,不時相與談論心曲的知交。陸游對東歸之后的未來之事多有顧慮,久別回鄉怕比客居他鄉所引起的寂寞與傷感更大。TOC\o"1-5"\h\z簡要分析全詞中“虛實結合”手法的運用和作者的情感。(8分)(三)名句名篇默寫(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描寫周瑜輕松從容大敗曹軍的詩句是,。(2)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描寫了宋武帝劉裕為恢復中原而大舉北伐的雄渾氣魄。(3)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從內外兩個方面說明了導致亡國的原因。乙選考題請考生從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棋盤

非魚天色漸暗,四周沸騰的聲音歸于越來越重的安靜。附近的工廠傳來一種很低沉的嗡嗡聲。對面的人站起來:回吧。回。古爺答應一聲,并不站起來。他慢條斯理地收拾好每一顆棋子,在盒子里擺放整齊。又取出一塊布,把棋盤仔細擦干凈,朝胳肢窩下一夾,晃悠悠地回去。古爺把裝棋子的盒子放在窗臺上,棋盤卻夾進臥室,小心地放在桌子下面。古爺下棋屬于好打架沒力氣的類型,心思好像并不在棋上,不出十步就捉襟見肘,他也不著急,輸就輸了,大不了重來。好在和他下棋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一輩子輸贏太多,棋盤上高下也淡了,呵呵一笑,再來。日子這么多,慢慢打發。唯有一點,古爺愛惜他這個棋盤。下到得意處,一枚棋子拈起,“啪”地一拍,棋盤難免晃幾下。古爺就提醒:小點勁。別把棋盤拍爛了。以前古爺不這樣。那會兒,他人高馬大,走路一陣風,一桿旱煙別在腰里,煙荷包在屁股上一跳一跳。古爺做了三十多年的村支書,老老少少見了他不論輩分,都喊他古爺。那時候,古爺可沒功夫下棋,他忙啊。幾百口人要吃飯,他不操心行嗎?這個叫上官的村,是全鄉乃至全縣少有的富裕村。就因為鄰國道,地勢平,一馬平川,還都是水澆地,種什么都長,尤其是棉花,更旺。上官村人種棉花有經驗。大集體時全村一盤棋,古爺就是優秀的棋手,可不像現在。他把棉花這盤棋下得有聲有色。一眼望去,到處都是綠油油的棉花苗,枝條伸出老長,密密匝匝擠在一起。婦女們分散在一塊一塊的綠色里打頂掐芽捉蟲,手底下麻利,嘴里也麻利,笑聲串成了串,連成了片。到了秋天,上官村看起來更壯觀,如一場大雪降落,到處鋪蓋成白色。古爺嘴里咬著青玉的煙嘴,那個樂。上官村人都樂,一群和古爺年紀相仿的女人,猛不丁抬起古爺,一下給扔到棉花垛上。嚇得古爺忙往外爬:火,火。別說全縣了,上官村的棉花在全省都有了名。鄉領導、縣領導、省領導,帶著一撥又一撥人來參觀學習。后來,地分了,古爺還當支書,上官村依然是上官村,依然一望無際到處是棉田。古爺老了,那些和他開玩笑的女人也老了,再也抬不動他了。古爺說:換人吧。全村人拗著,就不。聽說古爺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了,村里人都跑去古爺家看稀罕。古爺說:中南海估計也想聽咱種棉花的事呢。大家哄堂大笑:古爺,那你就給中南海也種點棉花。前幾年縣里要征地,鄉長和古爺談,說上官村和其他三個村整體被征了,要建工業園。古爺頭一擰:不行。這么好的地,可惜了。鄉長說:全縣上下一盤棋,不能因為你上官村把這盤棋毀了。古爺一個人當然毀不了一盤棋,上官村也毀不了一盤棋。就是殘局,這盤棋也得磨下去。當年年底,古爺不干了,說什么也不干了,說老了,思想落后了,跟不上形勢。家家戶戶都拿到了補償款,高興地坐在家里盤算是該先蓋房還是先存銀行,年輕人天天跑工地看工期,迫不及待地想進廠當工人----這是征地時答應他們的。古爺也領到了補償款,他對古奶說:這是老了燒我們的錢。從那以后,古爺就開始在街頭下棋,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過問,好像他從來沒有在上官村管過那么多年的大事小事,好像上官村和他無關。他只關心下棋,卻又不關心輸贏。古爺真心喜歡的是他那個棋盤。棋盤的一面是楚河漢界,另一面寫著:國家重點優質棉花生產基地。紅漆很淡了,古爺用一塊舊燈箱布蒙著,誰也看不到。(1)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小說講述了上官村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過程中出現的矛盾沖突,對經濟發展模式轉換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反思。“古爺說:換人吧。全村人拗著,就不。”體現了村民們對古爺的信任,說明古爺因為在任時間長,在大家心目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古爺深知“識時務者為俊杰”,主動辭去支書一職,從此無官一身輕,過上了悠閑自在、逍遙灑脫的晚年生活。“取一塊布,把棋盤擦干凈”,“棋盤卻夾進臥室,小心放在桌子下面”,“小點勁,別把棋盤拍爛了”,這些細節描寫主要表現了古爺對過去生活、生產方式的懷念,暗藏內心隱隱的悵然。全文運用順敘手法,結構嚴謹。語言長短相間,于靈動自然中飽含深沉慨嘆。TOC\o"1-5"\h\z(2)請根據全文,概括“棋盤”在文中的含義。(6分)(3)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畫線處場景描寫的特點及作用。(6分)(4)在本文中,鄉長說:“全縣上下一盤棋,不能因為你上官村把這盤棋毀了。”你同意鄉長的觀點嗎?請結合原文說明理由,并聯系現實談談自己的看法。(8分)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古典文化的傳燈人一一葉嘉瑩(一)“弱德”之美葉嘉瑩先生在談到詞之美感特質時,提出了“弱德之美”這個新穎獨到的理論,想來這正是從她自身的文化修養所引發的。“弱德”是一種美好的品質,這種美感兼具教化的作用,是美與善的統一。葉先生說:“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堅持,你還要有你自己的一種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這種品格才是弱德。”葉先生傾畢生心血致力于中國傳統詩詞的創作、研究和傳播,博古通今,學貫中西。她一世多艱,身經多重憂患,卻能夠把個人小我投入到更為廣闊高遠的人生境界,在承受之下完成自己。她毅然擔荷起中華古典文化傳承的使命,傳達著詩歌中那一種生生不已的感發生命的力量。葉先生經歷了太多的苦難,而她卻能夠在困境中越發堅強。如果有人問到她何以如此,她總會微笑著回答:“這是學習古典詩詞的好處。”詩歌對人的心靈和品質有一種內在的提升作用,當詩詞的生命滲入到一個人的血液之中,與她的精神融合,那么詩詞就會成為支撐其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可以從中獲得一種強毅的擔荷的精神,一種直面苦難不求逃避的堅毅的精神。“苦難的打擊可以是一種摧傷,但同時也可以是一種鍛煉。”不是說要看破紅塵,但有時候我們確實要看破一些紛紛擾擾,獲得更大的精神的自由,代價是不得不承受一些常人難以承受的苦痛,而且在苦痛中要支持著不能夠倒下去。(二)一輩子和詩歌戀愛1924年,葉嘉瑩生于舊北京一個傳統世家,那時的葉家奉行儒學,恪守禮儀。閑暇時,父親與伯父會聲情并茂吟誦古詩。受此環境熏陶,葉嘉瑩開蒙很早,六七歲便誦讀《論語》,十幾歲能寫格律詩詞。1941年,她考入北平輔仁大學國文系,師從詩詞名家顧隨,打下深厚的古典詩詞功底。她容貌端麗,天資聰穎,是典型的民國“閨秀”。或許是出于天然的氣質,輔仁讀書期間幾乎沒有人敢隨便跟她講話,“直到畢業時同學道別,我才聽說有男同學編排我’孤芳自賞’’我行我素’。很多人說我愛情詩講的那么好,長的又不難看,但事實上,我真的沒有感情方面的經驗。”葉嘉瑩的一生幾乎與中國近現代史同步:1937年抗戰爆發,父親隨公司遷往后方,杳無音訊;17歲剛剛考取輔仁大學,母親因病去世;24歲婚后隨丈夫遷至臺灣,遇白色恐怖入獄……在屢次磨難中,葉嘉瑩丟掉了衣服、行李,卻始終貼身攜帶恩師顧隨的授課筆記。“因為我知道那些東西的價值。天地之間,除了這些筆記,再也沒有記錄老師講課的東西,是他把詩豐富美好的生命傳達出來,所以,拼盡一切,我也要把這些東西帶出來。”在恩師影響下,對古詩、古典文化的熱愛與研究一直伴隨葉嘉瑩的生活。3年后丈夫出獄,卻性情大變,經常不可理喻地暴怒,妻子成了他首當其沖的發泄對象。本來,生活的重擔已把葉嘉瑩壓得透不過氣,丈夫又加重了她的身心負擔。她經常噩夢連連,近乎窒息,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后來,王安石的一首詩,給了葉嘉瑩一抹精神的靈光。詩是這樣寫的: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眾生造眾業,各有一機抽。世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她默默要求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對待郁郁不得志的丈夫,也要寬容忍讓。而這一忍,就是一輩子。這位情感豐富的女詩人,盡管深諳詩詞中的兒女情長,自己卻從未真正戀愛過。她的小女兒說,我母親一輩子都在和詩詞談戀愛。(三)愿將生命結束于講臺從1979年開始,葉嘉瑩每年自費回國,在各地高校講授詩詞。她講解詩歌的“興發感動”,并旁征博引,令學生們激動萬分。葉嘉瑩用講學把生命填得滿滿的,她記著老師顧隨先生說過的話:一個人要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心情過樂觀之生活。對葉嘉瑩來說,報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書育人。講課時,她一定盡己所能,把古典詩詞的好處講出來。對她來說,這不僅是對不對得起學生的問題,更是對不對得起杜甫辛棄疾的事情。晚年的葉嘉瑩將傳承古典文化作為自己的責任。“有人曾勸我,年紀慢慢大了,該多寫點書,少教些課。這話也有道理,可是當面的傳達才更富有感發的生命力。我愿意我的生命結束在講臺上。”葉嘉瑩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傳燈人,站在通往詩詞王國的道路上,誨人不倦度人無數。詩詞給葉嘉瑩力量,作為一個承習新知識,舊道德家教的女子,葉嘉瑩借它度過憂患,獲得療愈。葉嘉瑩說人生最大的困難,是找到意義和價值。這難題,她早已解開。(選自《人物》2015第7期和騰訊儒家專訪,有刪改)(1)下面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葉嘉瑩傾畢生心血致力于中國傳統詩詞的創作、研究和傳播,至I」了晚年,她仍站在通往詩詞王國的道路上,誨人不倦度人無數。葉嘉瑩這位情感豐富的女詩人,盡管深諳詩詞中的兒女情長,但在輔仁大學國文系,她“孤芳自賞”“我行我素”,幾乎沒人敢隨便跟她講話。葉嘉瑩屢經磨難,衣服、行李丟掉了,卻始終貼身攜帶恩師顧隨有關詩詞的授課筆記,充分表現出葉嘉瑩的感恩情懷和誠信品質。在葉嘉瑩的生活中,詩詞不僅幫助她排解悲痛,而且給予她走出生死劫難的力量,更使她在承受之下完成自我品格的升華、開拓更廣闊的人生境界。葉嘉瑩講課時一定盡己所能,把古典詩詞的好處講出來。對她來說,要對學生負責,更要對得起古代詩人杜甫、辛棄疾。(2)“弱德”是一種美好的品質,“弱德”之美在葉嘉瑩身上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材料㈠的內容簡要概括。(6分)(3)葉嘉瑩在古典詩詞界被稱為“大師”,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取得成就的原因。(6分)(4)葉嘉瑩說“人生最大的困難是找到意義和價值,她早已解開這難題”。試結合文本探究葉嘉瑩找到的人生意義和價值。她的人生意義和價值對你有什么啟示?(8分)第II卷表達題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網絡上的作品質量參差不齊,有的文章不僅內容格調低下庸俗,而且語言繁冗乏味,讓人不忍卒..讀。魯迅先生的雜文如投槍匕首,極富戰斗力,在當時社會產生了振聾發聵....的影響,甚至那些反對派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雖然離開母校闖蕩社會多年,回到這里,回想起當年班主任沈老師對我耳提面命....地教導,仍然倍感溫暖。當下很多年輕的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紛紛送孩子去上各種興趣班,如鋼琴,圍棋,繪畫、跳舞等等,真是費盡心思,無所不為..。初春,單位組織了一次郊游,同事們無比興奮,在戶外游戲、唱歌、跳舞、拍照;還有篝火晚會,大家沉醉在春意闌珊.的氣氛之中。這幾位年輕干部雖有工作熱情,但對新環境不作調查,不問民情,下車伊始....,即發號施令,如此工作怎會不碰釘子?A.②③⑥B.①②⑤C.①④⑤D.③④⑥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為了紀念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央視四套前不久重播了以長征為題材的電視劇《長征》是一部感天撼地的劇作。傳統節日,熔鑄了中華民族樸素而真摯的情感,傳承著深植于民族靈魂的文化,這些情感和文化成為了我們恒久不變的精神寄托。C?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改革者們能否保持清醒的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