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導學案(教師)_第1頁
將進酒導學案(教師)_第2頁
將進酒導學案(教師)_第3頁
將進酒導學案(教師)_第4頁
將進酒導學案(教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將進酒導學案(教師)將進酒導學案(教師)將進酒導學案(教師)將進酒導學案(教師)編制僅供參考審核批準生效日期地址:電話:傳真:郵編:高二語文選修導學案高二語文選修導學案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教師)【學習目標】1.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古代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之一:因聲求氣、吟詠詩韻。2.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聲律特點和誦讀的要求。通過對中國古典詩歌聲律特點的把握,學習有感情地吟詠、誦讀作品,在古典詩歌音樂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蘊涵的情感。3.綜合鑒賞古代詩歌,包含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特點、表達效果等。4.誦讀并背誦本單元要求背誦的篇目。【重點難點】理解“因聲求氣、吟詠詩韻”的內涵,運用“因聲求氣、吟詠詩韻”的理論賞析詩歌的方法。【學法指津】閱讀“賞析指導”弄懂“因聲求氣,吟詠詩韻”的含義。1.解題:(1)因聲求氣就是感受詩的節奏,根據聲韻的特點,把握詩的精神。清代桐城派作家劉大櫆提出“因聲求氣”的說法,“行文之道,神為主,氣輔之。”“神氣者,文之最精處也;音節者,文之稍粗處也;字句者,文之最粗處也。”“神氣不可見,于音節見之;音節無可準,以字句準之。”神氣,指作品體現出來的神韻和氣勢,是作家精神氣質和作品的情感內涵高度藝術化的體現。音節,是指長短相間、參差錯落的句式和抑揚頓挫、高下緩急的聲韻等語言因素。神氣需要借助音節的外在形式表現出來;通過對詩文音節的揣摩,能夠領會到作品的神氣,這就是所謂的“因聲求氣”。(2)吟詠詩韻就是字詞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過聲情并茂的誦讀、吟詠,體味詩歌的思想感情。2.解“讀”在誦讀詩歌的時候,應該從哪些方面加以注意,來達到“因聲求氣,吟詠詩韻”的目的,進而促進對詩歌美感的把握、對思想感情的領悟呢

(1)定準基調基調在音樂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長短配合成組的音,通常用以貫穿作品的全過程。誦讀中的基調是根據感情而確定的氣息、音色。一般說來:愛的感情是“氣徐聲柔”;憎的感情是“氣足聲硬”;悲的感情是“氣沉聲緩”;喜的感情是“氣滿聲高”;懼的感情是“氣提聲凝”;欲的感情是“氣多聲放”;急的感情是“氣短聲促”;冷的感情是“氣少聲平”;怒的感情是“氣粗聲重”;疑的感情是“氣細聲粘”。(2)把握詩歌的音樂美①合乎規律的重復、停頓形成詩歌的節奏。詩歌按照一定的規律回環重復的時候,便給人以似曾相識的感覺,使人感到親切、愉快。李白《蜀道難》之“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該詠嘆在全詩中反復了三次,就像一首樂曲的主旋律激蕩著讀者的心弦。詩歌節奏也體現在節拍的劃分上,一般而言,漢字以一個字為一個音節,但詩句中的幾個音節并不是孤立的,一般兩兩組合形成停頓(音步)。四言兩頓,音步為“二/二”,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五言一般三頓,音步為“二/一/二”,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或“二/二/一”,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亦可兩頓,音步為“二/三”,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七言四頓,音步為“二/二/二/一”,如“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或“二/二/一/二”,如“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②押韻。押韻是同一韻母的有規律地重復,猶如樂曲中反復出現的一個主音,整首樂曲可以由它貫穿起來。中國詩歌的押韻在句尾,句尾總是意義和聲音較大的停頓之處,所以造成的節奏感就更強烈。近體詩押韻要求嚴格,偶句末字必入韻,但首句末字可以靈活:五言首句以不入韻為常,七言首句以入韻為常。(須考慮古今音變)③音調。中國古典詩歌的音調主要是借助平仄組織起來的。在節奏點上的字音通常按照“平長仄短、平低仄高”來處理。平仄有規律的交替和重復可以創設音調的起伏、和諧。律詩之頷聯與頸聯須對仗,故必平仄相對。但要注意的是,并非相對應的每一個字都必須平仄相對,一般而言,“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④除平仄以外,古典詩歌還常常借助雙聲詞、疊韻詞、疊音詞和象聲詞來求得音調的和諧。雙聲詞如“參差荇菜”、“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疊韻詞如“江流宛轉繞芳甸”、“可憐樓上月徘徊”;疊音詞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象聲詞如“關關雎鳩”、“呦呦鹿鳴”。這些詞在中國古典詩歌里運用得十分廣泛,不但增加了音樂美,也加強了抒情的效果。將進酒【學習目標】1.了解李白的生平和創作風格,學會“知人論世”。2.理清思路,把握詩的感情基調和詩人情感變化。3.誦讀品味語言,賞析詩歌的藝術特色。【重點難點】1.理清思路,把握詩的感情基調和詩人情感變化。2.誦讀品味語言,賞析詩歌的藝術特色。3.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復雜性【學法指導】自主學習(誦讀、研讀、賞析)、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師點撥。預習案教材助讀—臺前幕后,先睹為快導入: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生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多少詩人因酒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因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傳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詩人李白尤為突出。他是“詩仙”,又自稱是“酒中仙”,時人也號之曰“酒圣”。【知識鏈接】1.走近作者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杰出大詩人,人稱“詩仙”,是浪漫主義詩歌的集大成者,詩風豪放飄逸;代表作有《將進酒》、《夢游天姥吟留別》、《贈汪倫》、《行路難》等等。與杜甫合稱“李杜”。2.了解背景這首《將進酒》,約作于天寶十一載(752),即安史之亂前四五年光景。當時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將政事交給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官場一片黑暗,豪門貴族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社會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詩人對此極為不滿,卻又無力改變這種狀況,只能借酒銷愁,“但愿長醉不復醒”。此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擠,李白離開長安,開始了以東魯、梁國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當時,他曾多次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他們登高暢飲,對酒當歌,暢抒滿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詠酒抒情的佳作。3.解題《將進酒》,樂府舊題,相當于“勸酒歌”。內容多寫飲酒放歌時的情感。將:請。李白的這首詩是借用樂府舊題,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預習檢測】1.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①將進酒(qiāng)②莫使金樽空對月(zūn)③烹羊宰牛且為樂(pēng)④岑夫子(cén)⑤鐘鼓饌玉不足貴(zhuàn)⑥斗酒十千恣歡謔(xuè)⑦呼兒將出換美酒(jiāng)⑧千斤散盡還復來(sàn)2.解釋下列詩句中加粗的詞語①高堂明鏡悲白發(高大的廳堂)②會須一飲三百杯(應當)③鐘鼓饌玉不足貴(值得)④斗酒十千恣歡謔(放縱)⑤徑須沽取對君酌(即、就)⑥與爾同銷萬古愁(代詞“你”)⑦但愿長醉不復醒(只)⑧主人何為言少錢(為什么)3.參照課下注釋,翻譯下列句子:①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你難道沒有看見嗎,洶涌奔騰的黃河之水,有如從天上傾瀉而來?它滾滾東去,奔向東海,永遠不會回還。你難道沒有看見嗎,在高堂上面對明鏡,深沉悲嘆那一頭白發?早晨還是滿頭青絲,傍晚卻變得如雪一般。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既然老天造就了我這棟梁之材,就一定會有用武之地,即使散盡了千兩黃金,也會重新得到。③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在鐘鼓齊鳴中享受豐美食物的豪華生活并不值得珍貴,但愿永遠沉醉不愿清醒。④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自古以來那些圣賢無不感到孤獨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整體感知】1.誦讀指導:這首詩,詩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個顯著的特點,這就是豪放的表現。誦讀時應適應著詩人感情的變化來選擇不同的聲調,要注意詩中節奏的變化。①起興:開頭用“君不見”領出,要讀得從容、親切。“黃河”一句用了比興手法,“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不復回”隱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須重讀。“高堂”一句說及人生,“悲白發”嘆意極濃,“悲”字應重讀。這兩句把天地人生都說到了,境界極其闊大,應讀得很有聲勢,有慷慨生悲的韻味。②入題:節奏要逐漸加快。“人生”一句,“盡歡”和“空對月”須重讀。“天生”一句顯示詩人對未來的信心,應讀得擲地有聲。“會須”句要用升調讀,讀得豪氣十足。③舉杯勸酒:應讀得親切,節奏逐漸加快。④勸酒辭:須讀得酣暢淋漓,再現詩人狂放不羈的個性。“鐘鼓”二句是勸酒歌的主題,也是全詩的主旨,應讀得從容。“不足貴”“不復醒”用極強音讀。“古來”兩句以抒情方式說明“不復醒”的理由,上句宜輕讀,下句宜重讀。“陳王”兩句援引古人飲酒情形,用敘述語調讀,重音落在“恣歡謔”上。“主人”兩句,前句宜輕讀,后句詩人反客為主,直命沽酒,宜重讀。“五花馬”三句當快讀,“與爾同銷”可兩字一頓并放慢速度,“萬古愁”三字要用夸張語調讀。2.學生自由朗讀,誦讀感悟此詩氣勢豪壯,又情感起伏較大,可先指導個別同學朗讀,再采用齊讀的方式。教師可根據學生朗讀情況及時指導誘發,營造高昂活躍的課堂氛圍。然后了解學生對詩歌的初步感悟程度。并結合注釋了解大意。學生練習朗讀。方法:①分層進行,每段分兩層,依次是:起興、入題、舉杯勸酒、勸酒辭。②學生邊讀邊看課本注釋,疏通文意。③找出表現李白狂放的詩句。④在熟悉內容的基礎上歸納各層大意。⑤練習背誦。3.美讀感悟①一個驚心動魄的開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一從空間夸張,一從時間夸張。真是“巨人式的感傷”。②兩處用典:(1)烹羊宰牛且為樂(語本曹植《箜篌引》)(2)陳王昔時宴平樂。(語出曹植《名都賦》)③三種主要情感:(1)顯示了詩人對未來充滿無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之意。(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3)表達詩人蔑視權貴,盡吐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④感情基調及脈絡的(填寫感情詞語):這首詩的基調是悲憤豪放。在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開頭四句寫悲,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寫歡,“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4.本詩的主旨句是: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表達了詩人蔑視權貴的態度。5.李白的浪漫氣質和狂放的性格充分體現在詩中對夸張的運用,如朝如青絲暮成雪;與爾同銷萬古愁等。探究案學始于疑—質疑解疑、合作探究精讀賞析、感悟鑒賞1.開篇的兩個長句傳達出詩人一種怎樣的情感為什么全詩要從奔涌不息的黃河寫起

長句開篇,起勢突兀,用一去不返的流水來悲嘆人生短暫、易逝。開篇兩句氣勢恢宏,境界闊大,流露出一種極有氣勢的感傷。2.“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幾個短句在表達感情上有何作用?

這四個短句的加入,不但使詩歌節奏富于變化,而且寫來逼肖酒席上的聲音口吻,表現作者酒酣之際的狂放之情。3.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其中哪兩個字最有表現力

詩人雖有不平之氣,但并不消沉,雖懷才不遇但仍渴望建功立業,渴望有所作為。其中“必”、“還”最具表現力,充分表達了李白的樂觀自信,他深信自己的才能總有施展的時候。4.怎樣理解“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用醒”一句?作者為什么要“長醉不用醒”這首詩大約作于安史之亂前四五年光景,當時官場黑暗,豪門貴族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社會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詩人對此極為不滿,所以才說“鐘鼓饌玉不足貴”,實際上是對當權者和豪門貴族的否定;但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狀況,只能用消極的辦法進行反抗,因而又寫道:“但愿長醉不復醒。”5.詩人要“但愿長醉不愿醒”,用古人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說到“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時,為什么單舉曹植為例?

曹植才華橫溢,志向遠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飲酒不節”最終沒有得到父親曹操的重用,又遭兄、侄猜忌,終不得用。李白初入長安,抱濟世之志,卻為小人排擠,最后落個“賜金還山”的下場。李白欽佩曹植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況,抒發自己不得志的滿腔郁憤。6.這首詩的基調是什么?試結合詩人感情發展的脈絡做一點具體分析。

第一問答案:憤激。第二問答案要點:詩的開頭悲嘆人生短促,轉眼即是百年;接著因悲而生尋歡之意,準備痛飲一場;然后轉入正題,借酒抒發其憤世嫉俗之情;到結尾更將這種種復雜的心緒統一為“萬古愁”,使抒情達到了高潮點。7.全詩多處使用夸張的手法,請找出并試做分析。“一飲三百杯”表現豪飲,“斗酒十千”表現酒價的昂貴,“萬古愁”表現愁的深廣,“黃河之水天上來”表現黃河源頭之高,“朝如青絲暮成雪”極言人生短暫,這些夸張句有力的說明了詩人豪放的性格,也表現了他豪放飄逸的詩風。8.試將“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做一比較,說說二者在內容和表現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在內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現了詩人對權貴的鄙棄和蔑視的態度;不同的是,前者所謂“開心顏”包含著個人對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謂“長醉不復醒”顯得消極一些。總起來說,前者于憤激中略見昂揚,后者于憤激中略見低沉。在表達形式上,前者是直白,鋒芒直指“權貴”;后者是曲達,以“鐘鼓饌玉”借代權貴。【名句賞析】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不是李白的獨創,早在春秋時代問世的《論語》就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記載;漢樂府《長歌行》有詩云:“百川東入海,何日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獨傷悲。”告戒世人:光陰易逝難回頭,莫讓年華付水流。宋代豪放派詞人蘇東坡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以及《三國演義》中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都是我國古代“流水文化”的擴展和延續。《將進酒》一開篇,就把作者的視線引到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既描寫了大河奔騰的壯觀景象,又抒發作者“逝者如斯”的傷感。至于“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如青絲暮成雪”與作者的《秋浦歌》“白發三千丈,緣愁是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則有異曲同工之妙。詩歌開頭這兩句,不僅為下面的“萬古愁”埋下了伏筆,也為李白的“開懷暢飲”提供了充足的借口。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后世多少仕途失意者的自慰之辭。但在唐代,李白初進長安,確實對自己的前程充滿信心,這在他的《行路難》略有表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度黃河冰塞川,將登泰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在這首詩中,作者想“渡黃河”、“登泰山”,無奈巨冰塞川,大雪滿山,要奔赴前程,可謂舉步維艱啊。但作者并沒有心灰意冷,相反,他還從姜子牙(曾輔佐周文王)和伊尹(曾輔佐商湯)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行路雖然困難,但終究有長風破浪之時,到那時便可“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是在公元744年寫《行路難》,那年正是被唐玄宗“賜金還山”的時候,那時“千金”尚未“散盡”雖有懷才不遇的失落感,但“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幻想還依稀可辨。八年之后,即公元752年,李白寫《將進酒》時,當年“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夢想已化為泡影,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實際上并未受到重用,所謂“千金散盡還復來”實際上并不見來,仕途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苦,“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宋代詞人李清照語)由此可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表面豪爽,暗藏憂愁。3.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這兩句詩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鐘鼓”本是一種樂器,在這里是擊鼓作樂之意,“饌玉”是指精美的食品。在封建時代,只有衣食無憂的達官貴人才有閑情逸致沉溺于聲色犬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李白不羨慕達官貴人的生活,實際是對權貴們的一種蔑視,這是封建社會的讀書人最可寶貴的性格。這種不隨波逐流的叛逆性格在作者的另一首詩《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也有所表現:“……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動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當然,有骨氣,不等于沒有憂愁。李白在蔑視權貴的同時,一種難言的惆悵也在心中涌動,他想通過"長醉不復醒"來忘卻懷才不遇的痛苦,但醉酒真能解愁嗎?李白在《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一詩中作出了明確的回答:“……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澆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我們可以想象,一個滿腹惆悵的人,當他一心解愁卻又無法解愁的時候,內心是怎樣的愁苦啊!表面上開懷暢飲,實際上愁箭穿心,這就是《將進酒》中的李白!4.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在《將進酒》中,李白像一個大哲學家,對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進行了哲學化的概括。就是作者在“飲”與“名”的問題上作出的結論。李白仿佛站在歷史的最高點上,指點古代圣賢的功過是非。我們暫且不論他那“唯有飲者留其名”的高見帶有多少歷史依據,只說他與“陳王”的“深情厚意”。在中國歷史上,寂寞的圣賢不可勝數,作者為什么就提到“陳王”呢?我們從陳王的生平可以略知一二。陳王就是三國時候的曹植,他才華橫溢,志向遠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飲酒不節”,最終沒有得到父親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詩”是著名的文學典故,他的《七步詩》家喻戶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與曹植一樣,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初入長安,抱濟世之志,卻為小人排擠,最后落個“賜金還山”的下場。他對曹植情有獨衷,大加贊賞,也許是同病相憐的緣故吧。【當堂練習】1.下列句子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A)A.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B.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D.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2.對第一段詩句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C)A.“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詩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黃河的偉大永恒襯托生命的渺小脆弱。B.“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間事,把本來短暫的人生說得更短暫。C.“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表現了作者消極的思想:人生得意時,要盡情地尋歡作樂,別讓金杯玉露,空對天上明月。因為人生壽命如黃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復返,因此,應及時行樂,莫負光陰。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是詩人樂觀自信的肯定自我價值的宣言,流露出懷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積極思想感情。3.對全詩分析不正確的是(C)A.《將進酒》是一首勸酒歌,詩人借題發揮,盡吐郁積在胸中的不平之氣,也鵝了施展抱負的愿望。“鐘鼓撰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兩句,是詩的主旨,有統攝全詩的作用。B.全篇詩情忽張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后結穴于“萬古愁”,回應篇首,奔放跌宕。C.詩中起興夸張的手法運用頗具特色。如詩篇開頭的兩組夸張的長句,就有抓風海雨而來之勢,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詩中屢用巨額數字“十千”、“千金裘”、“萬古愁”D.詩句以七言為主,間以三、五、十言“破”之,長短不一,參差錯綜,使鋅快慢多變,一瀉千里。4.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用法和意義不相同的一組是(D請/拿;A應當B再C介詞,為。)A.人生得意須盡歡徑須沽取對君酌B.千金散盡還復來奔流到海不復回C.請君為我傾耳聽主人何為言少錢D.將進酒,杯莫停呼兒將出換美酒5.下列粗體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C語助詞)A.烹羊宰牛且為樂且,暫且B.與君歌一曲歌歌,唱歌C.徑須沽取對君酌取,拿取D.與爾同銷萬古愁銷,消除6.對下面的詩句翻譯正確的一項各是:①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A注意“高堂”的準確翻譯,后一句中比喻句的體現)A.可悲的是從高大廳堂的明鏡里看到自己的頭發已變白,早晨還像青絲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B.可嘆那明鏡里父母的頭發已經變白,早晨還像青絲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C.可嘆那明鏡里父母的頭發已經變白,早晨還是一根根的青絲,傍晚已成了白雪。D.可悲的是從高大廳堂的明鏡里看到自己的頭發已變白,早晨還像一根根的青絲,傍晚已變成了白雪。②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C(注意“平樂”“斗酒十千”A.陳王曹植從前設宴時非常的平和與歡樂,喝一斗酒賞十千錢,縱情地歡樂。B.陳王曹植從前設宴時非常的平和與歡樂,喝著千錢一斗的名貴酒,縱情地歡樂。C.陳王曹植從前在平樂觀設宴,喝著千錢一斗的名貴酒,縱情地歡樂。D.陳王曹植從前在平樂觀設宴,喝一斗酒賞一千錢,縱情地歡樂。7.結合詩句談談夸張手法在詩中的體現。詩中的有些夸張寫法是憑借數字來表現的,例如用“會須一飲三百杯”表現豪飲,用“斗酒十千”表現酒價的昂貴,用“萬古愁”表現愁的深廣;有些則屬于感覺的夸大,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朝如青絲暮成雪”極言人生短促。諸如此類的夸張句都有力地說明詩人豪放杰出,用辭大膽,他人莫及,也表現了他那豪放飄逸的詩風。8.拓展閱讀:《行路難》說說本詩的情感變化,所表現的思想內涵。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多寫世道艱難,表達離情別意。詩以“行路難”比喻世道險阻,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時,產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憤情緒;但他并未因此而放棄遠大的政治理想,仍盼著總有一天會施展自己的抱負,表現了他對人生前途樂觀豪邁的氣概,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的情調。詩開頭寫“金樽美酒”、“玉盤珍饈”,給人一個歡樂的宴會場面。接著寫“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又向讀者展現了作者感情波濤的沖擊。中間四句,既感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游千載之上,看到了呂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難”四個短句,又表現了進退兩難和繼續追求的心理。最后兩句,寫自己理想總有一天能夠實現。全詩在高度彷徨與大量感嘆之后,以“長風破浪會有時”忽開異境,并且堅信美好前景,終會到來,因而“直掛云帆濟滄海”,激流勇進。蘊意波瀾起伏,跌宕多姿。訓練案舉一反三—有效訓練,反饋矯正一、基礎知識1.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A]A.鐘鼓饌玉zuàn岑夫子cén奔流bēnB.捫參歷井shēn噫吁嚱yī輕裘qīngC.砅巖轉石páng恣歡謔xùe金樽zūnD.烹羊宰牛pēng將進酒qiāng恣睢suī2.加點詞釋義不正確的一項是[C]A.會須一飲三百杯會須:會、須,皆有應當之意。B.將進酒,杯莫停將:請。C.斗酒十千恣歡謔斗酒:比賽喝酒。D.古來圣賢皆寂寞寂寞:詩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3.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B]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對人的尊稱,“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對年青人的稱呼。B.“將進酒”是“請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據詩歌的內容所命的詩題。C.“鐘鼓饌玉”形容富貴豪華的生活,鐘鼓,鳴鐘擊鼓作樂。饌玉,美好的飲食。饌,吃喝。玉,玉一般美好。D.置酒會友的并不是李白,“將進酒”是詩人酒酣耳熱之際,興會淋漓之時,將賓作主的狂放之態。4.文學常識填空①李白(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后世稱他為“詩仙”,他又自稱為“酒中仙”。《將進酒》是漢樂府曲名,是一首勸酒歌,大約作于李白以梁園為中心的十載漫游期間,距詩人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詩人跟朋友岑勛曾多次應邀到嵩山元丹丘家作客。這首詩就可能是三位老朋友聚會宴飲中所作。②“因聲求氣”是清代桐城派作家劉大櫆提出的,“聲”指節奏、音調平仄、押韻,“氣”指情感、氣勢,“因聲求氣”就是通過感受詩文語言的節奏來把握作品的精神。“吟詠詩韻”就是通過聲情并茂的誦讀、吟詠,體味詩歌作品的思想感情。2.標出本詩的韻腳,注意韻腳的變化,體會作者詩情的起伏變化。①來、回;②發、雪、月;③來、杯;④生、停、聽、醒、名;⑤樂、謔、酌;⑥裘、愁。二、閱讀理解將進酒(唐-李賀)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1.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試作賞析。

答:夸張,“烹龍炮鳳”是對廚肴珍異的夸張說法;借喻,“琥珀濃”“真珠紅”借喻酒的顏色;借代,“皓齒”借代佳人,使人由形體美想見其歌聲美,將聽覺美通轉為視覺美,“細腰”同樣代美人,將舞女起舞寫作“細腰舞”,既能表現視覺美,又能具體生動顯示出舞姿的曲線美,極強地渲染了宴席華貴豐盛和歡樂沉醉的氣氛。2.簡要分析“桃花亂落如紅雨”一句的含義。.答:形象說明“青春將暮”生活沒有多少歡樂的日子,須及時行樂。詩人借助聯想、想象創造出紅雨亂落這樣一種奇異境界。3.對全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前五句寫筵宴之華貴豐盛:杯是“琉璃鍾”,酒是“琥珀濃”、“真珠紅”,廚中肴饌是“烹龍炮鳳”,宴庭陳設為“羅幃繡幕”。物象華美,色澤瑰麗,令人心醉。B.中間四個三字句寫宴上歌舞音樂,在遣詞造境上更加奇妙。僅十二字,就將音樂歌舞之美妙寫得盡態極妍。C.“桃花亂落如紅雨”,這是用形象的語言說明“青春將暮”,生命沒有給人們多少歡樂的日子,須要及時行樂。D.結尾二句猛作翻轉,出現了死的意念和“墳上土”的慘淡形象。勸人們不要像劉伶一樣終日醉酒,最后因酗酒而死。4.試將李賀的《將進酒》與李白的《將進酒》作比較,說說它們所表達的主題有何不同。答:李白的《將進酒》借勸酒為名吐胸中塊壘,流露出詩人積極用世而又懷才不遇的苦悶,表達貌似消極行樂實則渴望用世的復雜情感。李賀的《將進酒》強調的是生的快樂和死的悲哀,在生死的對比中著意表現的是由苦短人生所鑄就的生命悲愁。【拓展積累】1.唐詩知識唐代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空前繁榮和強盛的時代,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獲得迅速發展、大放異彩的時代。唐代詩歌分為古體詩近體詩。古體有五言、七言及長短句歌行;近體有五言和七言的律詩和絕句。李白和杜甫各以自己的天才分別把古代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詩歌推向高峰。白居易是繼李、杜之后又一位現實主義詩人,他是新樂府運動的創始人,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創作理論,主張用詩歌反映人民的“病痛”,《新樂府》《秦中吟》便是體現他上述理論的佳作。他的敘事長詩《長恨歌》《琵琶行》是廣為傳誦的名篇。2.古體詩和近體詩古代的詩可分古體詩和近體詩兩大類。古體詩是指沒有嚴格的格律要求的詩,近體詩是講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詩。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指唐代產生近體詩以前的詩,句式大體整齊,也要押韻,但在字數、句數、押韻、平仄、對仗等方面沒有嚴格的規定,可以算一種自由體。詩的每一句有幾個字,就稱為幾言。按言分有四言詩、五言詩(簡稱"五古")、七言詩(簡稱"七古")、雜言詩(詩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如《碩鼠》為四言詩,《石壕吏》、《飲酒》為五古,《琵琶行》為七古,《夢游天姥吟留別》為雜言詩。近體詩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詩。當時為了與過去的非格律詩加以區別,稱格律詩為近體詩或今體詩。近體詩又分為律詩、絕句、排律三種。律詩分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每首八句,每兩句叫一聯。頭兩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中間兩聯必須對仗。3.李白詩歌名句積累(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北風行》(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5)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6)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7)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8)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9)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登金陵鳳凰臺》(11)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12)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蜀道難》(13)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登金陵鳳凰臺》(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1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渡荊門送別》(16)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菩薩蠻》(17)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19)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20)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子夜吳歌》(21)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2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白帝城》(23)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越中覽古》(24)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把酒問月》(2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4.收集與酒有關的詩詞名句(1)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