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應用抗血小板藥物(修改)課件_第1頁
規范應用抗血小板藥物(修改)課件_第2頁
規范應用抗血小板藥物(修改)課件_第3頁
規范應用抗血小板藥物(修改)課件_第4頁
規范應用抗血小板藥物(修改)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規范應用抗血小板藥物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ACS,卒中和PAD的病理基礎不穩定心絞痛無Q波心梗Q波心梗卒中PAD共同病理生理機制: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心梗,卒中,心血管死亡)斑塊破裂血小板粘附、激活、聚集血栓形成激活的血小板是ACS中血栓形成的核心血小板經過3個步驟,促使血栓形成粘附激活聚集斑塊破裂導致血小板粘附在暴露的血管內皮下組織粘附的血小板被激活激活的血小板不斷聚集,在受損部位聚合成由激活的致血栓性血小板膜構成的塊狀物213VorchheimerDA,etal.MayoClinProc2006;81:59-68.DaviesMJ.Heart2000;83:361-366.內容抗血小藥物種類及藥理作用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療心房顫動周圍動脈疾病(

PAD)的抗血小板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抗血小板治療的其他主要問題196119881991199720112009FDA批準的口服抗血小板藥物雙嘧達莫(潘生丁)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UenoM,etal.JAtherosclerThromb2011;18:431-42.半個世紀以來抗血小板藥物的發展不同抗血小板藥物的作用靶點MeadowsTA,BhattDL.CircRes2007;100:1261-1275.DesaiNR,BhattDL.JACCCardiovascInterv.2010;3:571-583.GPIIb/IIIa抑制劑:阿昔單抗依替巴肽替羅非班PDE3

抑制劑:西洛他唑雙嘧達莫纖維蛋白原TXA2凝血酶ADPPGE1P2Y12

受體抑制劑:凝血酶PAR-1拮抗劑:E5555vorapaxar血栓素抑制劑:阿司匹林利多格雷S18886↑cAMPPDEGMPGPIIb/IIIa激活P2Y12AATXA2COX阿司匹林+–噻氯匹定坎格雷洛elinogrel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PAR:蛋白酶活化受體PDE:磷酸二酯酶PG:前列腺素TXA2:血栓素A2AA:花生四烯酸COX:環氧酶GP:糖蛋白cAMP:環磷酸腺苷cGMP:環磷酸鳥苷最具代表性研究為ISIS-2研究(17187例患者)ISIS-Group.Lancet1988;2:349-60.80年代中期,阿司匹林和溶栓治療

在ACS治療中的地位得以確立死亡累計數時間(天)安慰劑:568/4300(13.2%)阿司匹林:461/4295(10.7%)鏈激酶:448/4300(10.4%)鏈激酶+阿司匹林:343/4292(8.0%)01002003004005000714212835死亡率下降53%第一代P2Y12受體抑制劑—

噻氯匹定因嚴重不良反應被淘汰噻氯匹定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血液不良反應,包括中性粒細胞減少/粒細胞缺乏癥、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和再生障礙性貧血。氯吡格雷--起效緩慢、抑制作用中等MontalescotGetal.JAmCollCardiol2006;48:931-938.ALBION研究:103名NSTE-ACS患者,隨機接受氯吡格雷300,600或900mg治療,比較最大血小板抑制率和起效時間?600mgvs.300mg:P<0.05*900mgvs.300mg:P<0.052465432150403020100*****?300mgLD600mgLD900mgLD血小板聚集抑制率(%,20umol/LADP)時間(h)第二代P2Y12受體抑制劑的局限性--普拉格雷1.作用不可逆2.療效增強伴隨出血風險增加TRITON-TIMI-38研究:普拉格雷較氯吡格雷顯著降低ACS患者PCI術后缺血性事件發生率時間(天)0510150306090180270360450HR0.81(0.73-0.90)

P<0.001氯吡格雷普拉格雷終點事件(%)12.19.9HR1.32(1.03-1.68)

P=0.031.82.4心血管死亡/心梗/卒中非CABG相關TIMI主要出血WiviottSD,etal.NEnglJMed2007;357:2001-15.TRITON:安全性終點

相對于氯吡格雷,普拉格雷輕度增加出血事件WiviottSD,etal.NEnglJMed2007;357(20):2001-15.BhattDL.NEnglJMed2007;357:2078-81.氯吡格雷普拉格雷非CABG相關TIMI主要出血危及生命出血非致命性危及生命的出血致命性出血事件率(%)P=0.002P=0.03P=0.01P=0.23P=0.74顱內出血第三代P2Y12受體抑制劑—替格瑞洛的藥理學特點1.雙重抑制2.可逆結合3.作用快速、強效、一致雙重抑制P2Y12受體和腺苷攝取抑制P2Y12受體1,2抗血小板效應抑制腺苷攝取(ENT-1)3,4,5加強的局部腺苷反應可能導致:額外的血小板聚集/活化抑制作用3心肌保護6血管舒張5,7,8炎癥調節呼吸困難7

AC,腺苷酸環化酶;ADP,二磷酸腺苷;cAMP,環磷酸腺苷;ENT,平衡型核苷轉運載體.紅細胞腺苷cAMP血小板ADPENT-1替格瑞洛ACGiGsA2AP2Y12血小板活化/聚集1.vanGiezenJJJ,etal.JThrombHaemost2009;7:1556-1565.2.WallentinL.EurHeartJ2009;30:1964-1977.3.NylanderS,etal.JThrombHaemost2013;11:1867-1876.4.ArmstrongD,etal.JCardiovascPharmacolTher;Inpress.5.vanGiezenJJJ,etal.JCardiovascPharmacolTher2012;17:164-172.6.WangK,etal.ThrombHaemost.2010;104:609-17.7.WittfeldtA,etal.JAmCollCardiol2013;61:723-727.8.AlexopoulosD,etal.CircCardiovascInterv2013;19:5121-5126.ONSET/OFFSET:替格瑞洛更快速、強效抑制血小板聚集起效1009080706050403020100IPA%替格瑞洛(n=54)氯吡格雷(n=50)00.51248246周0248244872120168240維持失效時間(小時)

負荷劑量180mg600mg末次維持劑量90mgbid75mgqd*

P<0.0001

?

P<0.005

?

P<0.05時間(小時)180mg600mg*****??**?90mgbid75mgqd**GurbelPA,etal.Circulation2009;120:2577–2585.ONSET/OFFSET研究:多中心、隨機、雙盲研究,在穩定型冠心病患者中觀察氯吡格雷600mg負荷劑量和替格瑞洛180mg負荷劑量的抗血小板作用。該研究在穩定型冠心病人群中進行,替格瑞洛僅適用于ACS患者。IPA(血小板聚集抑制)臨床意義尚未確定RESPOND:氯吡格雷無應答者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無應答者:血小板聚集絕對變化≤10%;應答者:血小板聚集絕對變化>10%GurbelPA,etal.Circulation2010;121:1188-1199.IPA(20μMADP-誘導的最大聚集)(%)無應答者改用替格瑞洛后,IPA平均升高~40%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替格瑞洛氯吡格雷第1天第14天第15天第28天第1階段第2階段交叉10080604020000.51248h0248h00.51248h0248h該研究在穩定型冠心病人群中進行,替格瑞洛僅適用于ACS患者。IPA(血小板聚集抑制)臨床意義尚未確定RESPOND研究,采用交叉設計,評價兩種藥物的抗血小板作用。氯吡格雷600mg負荷劑量,替格瑞洛180mg負荷劑量第三代P2Y12受體抑制劑—替格瑞洛的臨床獲益治療ACS患者:目前P2Y12受體抑制劑中,在阿司匹林治療基礎上,唯一與氯吡格雷比較進一步降低心血管死亡率療效增強同時,不增加大出血,具有顯著的臨床凈獲益普拉格雷未能進一步降低ACS患者心血管死亡TRITONTIMI38研究WiviottSD,etal.NEnglJMed2007;357:2001-15.TRITONTIMI38:

試驗入選了來自30個國家707個研究中心的13608例擬行PCI的中高危ACS患者,目的是比較新型ADP受體拮抗劑普拉格雷和氯吡格雷的治療效果。主要療效終點: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組成。主要安全終點:非CABG相關TIMI主要出血。P<0.001P=0.31終點事件發生率(%)P=0.93P<0.001氯吡格雷普拉格雷65.002,022-2014/12/31僅供醫療專業人士參考與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顯著降低

主要療效終點達16%WallentinL,etal.NEnglJMed2009;361:1045-1057.時間(月)024681012121110987654321013累積發生率(K-M%)11.7氯吡格雷(n=9,291)替格瑞洛(n=9,333)9.8HR:0.84(95%CI,0.77–0.92)NNT=54P<0.001主要療效終點:CV死亡/心梗/卒中的復合終點16%兩組均包含阿司匹林65.002,022-2014/12/31僅供醫療專業人士參考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基礎上進一步

降低了ACS患者1年心血管死亡率WallentinL,etal.NEnglJMed2009;361:1045-1057.兩組均聯用阿司匹林.百分比是12個月時終點發生率的Kaplan-Meier估計值P=0.001P<0.001P=0.005P=0.2265.002,022-2014/12/31僅供醫療專業人士參考PLATO研究:主要安全性終點WallentinL,etal.NEnglJMed2009;361:1045-1057.兩組均包含阿司匹林P=0.43HR:1.04(95%CI,0.95–1.13)PLATO-定義的總體主要出血(%)首次劑量后時間(天)105015060120180240300360替格瑞洛氯吡格雷11.2%11.6%P=NS65.002,022-2014/12/31僅供醫療專業人士參考抗血小板治療力度的發展趨勢:由弱到強表現在:①無抗血小板治療②阿司匹林單獨應用③阿司匹林與ADP受體拮抗劑雙聯應用④聯合靜脈應用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體拮抗劑結果:治療效果逐漸提升,但是仍存在殘存風險,部分比例病人仍會發生血栓事件。“天花板效應”抗血小板治療的規律內容抗血小藥物種類及藥理作用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療心房顫動周圍動脈疾病(

PAD)的抗血小板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抗血小板治療的其他主要問題慢性穩定性心絞痛臨床推薦:(1)如無用藥禁忌證,慢性穩定性心絞痛患者都應服用阿司匹林,最佳劑量范圍75—150

mg/d。(2)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氯吡格雷可作為替代治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UA/NSTEMI)臨床推薦:(1)所有患者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

mg,然后75

~100

mg/d

長期維持。在禁忌應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用氯吡格雷替代。(2)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礎上,盡早給予氯吡格雷負荷量300

mg(保守治療患者)或600

mg(PCI

患者),然后75

mg/d,至少12

個月。(3)需用血小板GIPlIb/Ⅲa

受體拮抗劑的情況有:①冠狀動脈造影示有大量血栓,慢血流或無復流和新的血栓并發癥;②擬行PCI

的高危而出血風險較低的患者。(4)計劃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CABG)的患者,至少停用氯吡格雷5d,除非需緊急手術。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STEMI)臨床推薦:(1)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

mg,長期維持劑量75-100

mg/d。禁忌應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用氯吡格雷替代。沒有證據表明應用腸溶片獲益。(2)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礎上:①接受溶栓治療的患者,盡快口服氯吡格雷負荷量150

mg(年齡≤75

歲)或75

mg(年齡>75歲),維持量75

mg/d;接受直接PCI

患者,口服氯吡格雷負荷量300-600

mg,維持量75

mg/d,至少12

個月;②發病12

h

后接受PCI的患者,參照直接PCI

用藥;③接受溶栓的PCI

患者,溶栓后24

h內口服300

mg負荷量,24

h后口服300-

600mg

負荷量,維持量75

mg/d,至少12

個月;④未接受再灌注治療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75

mg/d,至少12

個月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STEMI)(3)需用血小板GPⅡb/Ⅲa

受體拮抗劑的情況有:

①冠狀動脈造影示有大量血栓,慢血流或無復流和血栓形成的并發癥;

②高危險或轉運PCI

患者。(4)對計劃行CABG

的患者,建議至少停用氯吡格雷5d,除非需緊急手術。冠狀動脈血運重建(PCI)術后抗血小板治療臨床推薦:(1)如無禁忌證,PCI

后阿司匹林75-150mg/d

長期維持。(2)接受BMS

置入的非ACS

患者術后氯吡格雷75

mg/d

雙聯抗血小板治療,至少1

個月,最好持續12

個月;

接受DES

置入的患者術后雙聯抗血小板治療12

個月,ACS

患者應用氯吡格雷持續12

個月。(3)無出血高危險的ACS

接受PCI

患者氯吡格雷600

mg

負荷量后,150

mg/d,維持6d,之后75

mg/d

維持。冠狀動脈血運重建(CABG)術后抗血小板治療臨床推薦:(1)CABG

前抗血小板治療:①術前阿司匹林100-300

mg/d,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術前不需停藥;②使用血小板GPⅡb/Ⅲa

受體拮抗劑增加出血,應短時間靜脈內注射,并術前2-4

h

停用。(2)

CABG

后抗血小板治療:①術前未服用阿司匹林,術后6h內開始口服,75-150

mg/d;②對阿司匹林有禁忌證者,用氯吡格雷75

mg/d;③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常規用于CABG

后缺乏證據;④PCI

后的CABG

患者,按照PCI

患者的建議行雙聯抗血小板治療。ACS患者應用新型P2Y12

受體抑制劑臨床推薦:(1)UA/NSTEMI中、高危和STEMI而無出血高風險的患者,替格瑞洛180

mg

負荷劑量后,90

mg、2

次/d

維持;(2)在年齡≤75

歲且無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病史等高出血風險的患者,普拉格雷60

mg

負荷劑量后,10

mg/d

維持。CABG:急診CABG,術前至少停替格瑞洛24

h;計劃行CABG

的患者,術前至少停替格瑞洛5d,或停普拉格雷7d。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療策略

STEMI指南的抗血小板治療推薦口服抗血小板藥(OAP)推薦口服抗血小板藥(OAP)推薦口服抗血小板藥(OAP)推薦2012年ESC制定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的診斷和治療指南直接PCI圍手術期對沒有使用過氯吡格雷的患者,如果沒有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病史并且年齡<75歲,應用普拉格雷IB替格瑞洛IB沒有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時或禁忌應用時,應用氯吡格雷ICSTEMI急性期、亞急性期和長期治療行PCI治療的患者推薦阿司匹林+普拉格雷或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聯合的雙重抗血小板治療(優于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IA溶栓治療:除阿司匹林外可用氯吡格雷IA2013年ACCF/AHA制定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的管理指南負荷劑量氯吡格雷:600mg,盡早或在PCI時用藥IB普拉格雷:60mg,盡早或在PCI時用藥IB替格瑞洛:180mg,盡早或在PCI時用藥IB維持劑量和療程--置入DES/BMS:持續達1年氯吡格雷:75mg,qdIB普拉格雷:10mg,qdIB替格瑞洛:90mg,bidIB溶栓治療:氯吡格雷年齡≤75歲,300mg負荷劑量;>75歲,無負荷劑量,予75mgIA隨后75mg/天持續用藥≥14天(IA),在無出血情況下可達1年(IC)StegPG,etal.EurHeartJ2012;33:2569-619.O'GaraPT,etal.Circulation2013;127:e362-425.NSTE-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療策略

指南關于抗血小板治療藥物的推薦2011年歐洲心臟病學會非持續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治療指南替格瑞洛推薦所有處于中度至高度缺血事件風險的NSTE-ACS患者均使用替格瑞洛,不管其初始治療方案如何,并且包括那些既往接受過氯吡格雷治療的患者在內(應該在替格瑞洛開始治療時終止氯吡格雷治療)(IB)普拉格雷既往未服用P2Y12受體抑制劑(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且已知其冠狀動脈解剖情況或擬行PCI的患者,推薦服用普拉格雷(負荷劑量60mg,每日10mg),除非存在致死性出血風險增高或其他禁忌癥(IB)氯吡格雷

推薦不能接受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治療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負荷劑量300mg,每日75mg)(IA)2012年ACCF/AHA非ST段抬高型冠狀動脈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替格瑞洛PCI前:IB;PCI時:IB;起始保守治療:IB普拉格雷PCI前:--;PCI時:IB氯吡格雷

PCI前:IB;PCI時:IA;起始保守治療:IB2012年中國非ST段抬高型冠狀動脈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替格瑞洛中高危或擬行PCI:IB普拉格雷中高危或擬行PCI:IIa

B氯吡格雷

中高危或擬行PCI:IA;早期保守治療:IAHammCW,etal.EurHeartJ2011;32:2999-3054.JneidH,etal.Circulation2012;126:875-910.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2;40:353-367.STEMI溶栓治療氯吡格雷PCI替格瑞洛普拉格雷(未使用過氯吡格雷、無卒中/TIA史,年齡<75歲)NSTEMI藥物治療PCI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糖尿病患者替格瑞洛(所有中高危患者)既往卒中/TIA氯吡格雷替格瑞洛(高缺血風險)BelardiJ.2013ESCpresented優化的中高危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療策略HammCW,etal.EurHeartJ2011;32:2999-3054.JneidH,etal.Circulation2012;126:875-910.StegPG,etal.EurHeartJ2012;33:2569-619.O'GaraPT,etal.Circulation2013;127:e362-425.冠心病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療

(高齡患者≥75歲)臨床推薦:(1)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長期治療劑量無需改變;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時,阿司匹林劑量不超過100mg/d。(2)急性期使用氯吡格雷75

mg/d,酌情降低或不使用負荷劑量。(3)使用血小板GPⅡb/Ⅲa

抑制劑需嚴格評估出血風險。(4)使用雙聯抗血小板治療合并消化道出血危險因素時,聯合質子泵抑制劑(

PPI)。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療

(心力衰竭)臨床推薦:(1)伴明確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患者可用低劑量阿司匹林75-150

mg/d

或氯吡格雷75

mg/d。(2)不合并ACS

的患者,不建議抗血小板和抗凝聯合治療。(3)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如無其他適應證,不建議抗血小板治療。腎功能不全是出血高危因素,在應用抗血小板藥物前必須進行腎功能評估和出血風險評估。臨床推薦:①應將抗血小板藥物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②雙聯抗血小板應充分考慮到出血風險。③嚴重腎功能不全使用血小板GPIIb/IIIa受體拮抗劑需減量。冠心病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療

(慢性腎臟疾病(CKD))內容抗血小藥物種類及藥理作用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療心房顫動周圍動脈疾病(

PAD)的抗血小板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抗血小板治療的其他主要問題非心源性卒中臨床推薦:(1)抗血小板藥物優于口服抗凝藥物。可選氯吡格雷(

75

mg/d)或阿司匹林(75~150

mg/d)。對于高危患者,氯吡格雷優于阿司匹林。(2)考慮出血風險,不推薦常規使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但對于ACS

或1

年內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患者,應聯合氯吡格雷(75

mg/d)和阿司匹林(100~

300

mg/d)。心源性卒中(心臟瓣膜病)臨床推薦:(1)合并風濕性二尖瓣病變的患者,無論是否合并心房顫動,不建議在抗凝基礎上加抗血小板藥物。(2)對已規范口服抗凝的風濕性二尖瓣病變的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仍出現復發性栓塞事件時,可加用抗血小板治療(3)對有缺血性卒中或TIA

病史的二尖瓣脫垂或二尖瓣鈣化患者,可單用抗血小板治療。心源性卒中(人工瓣膜置換后)臨床推薦:應用抗凝藥物仍發生卒中而無出血高風險的患者,在華法林基礎上可加阿司匹林100

mg/d,保持國際標準化比值(

INR)2.0~3.0。心源性卒中(卵圓孔未閉)臨床推薦:(1)既往有缺血性卒中或TIA

的PFO

患者,可用抗血小板治療。(2)在隱源性卒中和PFO

或房間隔膜部瘤的患者,給予阿司匹林50~

100

mg/d。卒中急性期臨床推薦:(1)未溶栓治療且無阿司匹林禁忌證的患者發病后盡早服用司匹林150~

300mg/d,急性期后阿司匹林75

~150

mg/d。(2)溶栓治療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應在溶栓后24

h

開始使用。(3)對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用氯吡格雷等其他抗血小板藥物。(4)對缺血性卒中再發的高危患者如無高出血風險,缺血性卒中或TIA

后的第1

個月內,阿司匹林75

mg/d

聯合氯吡格雷75

mg/d

優于單用阿司匹林。內容抗血小藥物種類及藥理作用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療心房顫動周圍動脈疾病(

PAD)的抗血小板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抗血小板治療的其他主要問題心房顫動臨床推薦:(1)卒中高危患者(CHADS2

積分≥2),不推薦雙聯抗血小板或單用阿司匹林替代口服抗凝藥;中低危患者(CHADS2

積分=1)建議服用口服抗凝藥或阿司匹林;低危患者(CHADS2

積分=0)可不服用抗血栓藥物。(2)發生卒中的中、高危心房顫動合并ACS

患者,可口服抗凝藥聯合一種抗血小板藥物(如氯吡格雷)。

對于卒中低危心房顫動合并ACS

患者,可僅用雙聯抗血小板藥物。心房顫動(3)卒中高危的心房顫動患者PCI

后,短期聯合應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口服抗凝藥。置入BMS

者三藥聯用1

個月,DES

者至少聯用3-6

個月。此后口服抗凝藥聯合一種抗血小板藥物治療至1

年。1

年以后若無冠狀動脈事件可長期單用口服抗凝藥。(4)出血高危患者,可選擇華法林聯合氯吡格雷,置入BMS

者二藥聯用1個月,DES

者1

年。ACTIVEW氯吡格雷+ASA或OAC(n=6507)

ACTIVE研究計劃有記錄的AF+1危險因素:年齡75,高血壓,既往卒中/TIA,LVEF<45,PAD,年齡55-74+CAD或糖尿病有OAC的禁忌癥或不愿使用ACTIVEA氯吡格雷+ASA或ASA(n=7554)01234累積危險比HR=0.72P=0.000020.00.050.100.15安慰劑+阿斯匹林氯吡格雷+阿斯匹林年ACTIVEA結果

卒中降低TheACTIVEInvestigators.NEnglJMed2009;360:2066-78ACTIVEW結果

卒中或栓塞降低累積危險比RR=1.40P=0.00012.39%/年1.40%/年氯吡格雷+阿司匹林TheACTIVEInvestigators.Lancet2006;367:1903–12年內容抗血小藥物種類及藥理作用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療心房顫動周圍動脈疾病(

PAD)的抗血小板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抗血小板治療的其他主要問題周圍動脈疾病臨床推薦:(1)對有癥狀的PAD已行血管重建術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療降低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心血管死亡的風險。推薦長期用阿司匹林75~

100

mg/d

或氯吡格雷75mg/d。(2)踝肱指數(ABI)減低(≤0.90)或有頸動脈粥樣斑塊狹窄的無癥狀PAD

患者,可用上述抗血小板藥物。(3)除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高且出血風險低的有癥狀的PAD

患者外,一般不推薦聯合應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4)在合并間歇性跛行癥狀而無心力衰竭的PAD

患者,西洛他唑(100

mg、2

次/d)可改善臨床癥狀并增加步行距離。內容抗血小藥物種類及藥理作用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和TIA的抗血小板治療心房顫動周圍動脈疾病(

PAD)的抗血小板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抗血小板治療的其他主要問題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臨床推薦:(1)合并下述3

項及以上危險因素者,建議服用阿司匹林75-100

mg/d男性≥50

歲或女性絕經期后高血壓[血壓控制到<

150/90

mmHg]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肥胖(體質指數≥28kg/mz)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

歲、女<65

歲發病史)吸煙(2)合并CKD

的高血壓患者建議使用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