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4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2014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1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2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3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4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5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6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7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8
典例2
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電路來測量電阻的阻值.(1)將電阻箱接入a、b之間,閉合開關.適當調節滑動變阻器R'后保持其阻值不變.改變電阻箱的阻值R,得到一
組電壓表的示數U與R的數據如下表:甲?典例2
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電(1)將電阻箱接9電阻R/
Ω5.010.015.025.035.045.0電壓U
/V1.001.501.802.142.322.45請根據實驗數據在圖乙中作出U-R關系圖象.電阻R/
Ω5.010.015.025.035.045.0電10乙(2)用待測電阻Rx替換電阻箱,讀得電壓表示數為2.00V.乙(2)用待測電阻Rx替換電阻箱,讀得電壓表示數為2.0011利用(1)中測繪的U-R圖象可得Rx=
Ω.(3)使用較長時間后,電池的電動勢可認為不變,但內阻
增大.若仍用本實驗裝置和(1)中測繪的U-R圖象測定某
一電阻,則測定結果將
(選填“偏大”或“偏
小”).現將一已知阻值為10Ω的電阻換接在a、b之間,
你應如何調節滑動變阻器,以便仍可利用本實驗裝置和
(1)中測繪的U-R圖象實現對待測電阻的準確測定?【名師點金】本題考查了替代法測電阻、描繪導體
的U-R關系圖象、誤差分析等知識點.描繪圖線時注利用(1)中測繪的U-R圖象可得Rx=Ω.(3)使12意各點的分布特點,要用平滑的曲線將它們連結起來.
電源內阻增大后,誤差的分析要利用閉合電路歐姆定
律.意各點的分布特點,要用平滑的曲線將它們連結起來.
電源內阻增13丙(2)將電壓為2.00V所對的電流值從圖象中找出,用電阻【規范全解】(1)如圖丙所示.丙(2)將電壓為2.00V所對的電流值從圖象中找出,用電阻14的定義式求電阻.(3)若電源的內阻增大,仍用本實驗裝置和(1)中的圖來
測電阻,會使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值偏小,測得的電阻
值偏小.【答案】(1)如圖丙所示(2)20(19~21都算對)(3)偏小改變滑動變阻器阻值,使電壓表示數為1.50V的定義式求電阻.(3)若電源的內阻增大,仍用本實驗裝置和(115電路故障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電路發生故障時,輕
則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重則使整個電路受到損害.因
此由給出的故障現象分析判斷產生故障的原因、找出
故障的位置,是檢查學生學以致用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的有效途徑.掌握電路的知識和規律,是解答此類問題
的關鍵.三、電路故障的分析方法電路故障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電路發生故障時,輕
則用電器不16器阻值變化極端化,帶來其他用電器電學量改變得出結
論;二是通過電壓表和電流表檢測結果去分析得出結
論.電路故障問題在現階段有兩種情況,一是用電器或電路
發生斷路故障,另一個是用電器或電路發生短路故障.
電路故障問題有兩種題型,一是通過對動態電路中用電器阻值變化極端化,帶來其他用電器電學量改變得出結
論;二是通171.常見故障(1)斷路:電路中某處發生斷路,表現為電源電壓不為零
而電流為零.若外電路中任意兩點之間電壓不為零,則
這兩點間有斷點,而這兩點與電源連接部分無斷點.(2)短路:電路中某處發生短路時,表現為電路中電流不
為零但電路兩端的電壓為零.2.故障的分析方法(1)儀器的檢測法1.常見故障(1)斷路:電路中某處發生斷路,表現為電源電壓不18①斷路故障的判斷:將電壓表與電源并聯,若有電壓時,
再逐段與電路并聯,若電壓表有讀數,則該段電路中有
斷路.②短路故障的判斷:將電壓表與電源并聯,若有電壓時,
再逐段與電路并聯,若電壓表示數為零,則該段電路被
短路;若電壓表示數不為零,則該電路不被短路或不完
全被短路.(2)假設法:已知電路發生某種故障,要知道發生在何處,
可用假設法.把整個電路分成若干部分,逐一假設各部①斷路故障的判斷:將電壓表與電源并聯,若有電壓時,
再逐段與19分電路發生故障,運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進行正向推
理,推理結果若與題中給定的物理量現象不符,則此電
路無故障;若推理結果與題中給定的物理量現象符合,
則故障可能發生在這部分電路,以此來確定故障發生的
地方.分電路發生故障,運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進行正向推
理,推理結20
典例3
如圖電路,起初燈泡A和B都能正常發光,后來電路中某個元件發生斷路故障,致使燈泡A比
原來亮一些,燈泡B比原來暗一些,那么斷路的元件是
(
)A.R1
B.R2
C.R3
D.R4
?典例3
如圖電路,起初燈泡A和B都能正常A.R121【名師點金】本題考查對電路故障問題的分析,在解
答時實際上與動態電路相同,只需把幾個選項試一下就可以了.【規范全解】首先可以肯定D選項錯,因為R4斷路后,
A、B燈都不亮了,不合題意;若R1斷路,電路總電阻必
然增大,總電流減小,R4兩端電壓降低,A燈泡和B燈泡
兩端電壓均要升高,與題意不符,所以A選項錯;若R2斷
路,則總電阻變大,總電流減小,R4兩端電壓降低,R1兩
端電壓升高,流過的電流增大,所以流過R3和B燈泡電
【名師點金】本題考查對電路故障問題的分析,在解
答時實際上與22流減小,B燈變暗,所以燈泡A兩端電壓升高,A燈變亮,
符合題意,所以B選項正確;同理可以分析出,若R3斷路,應該是B燈變亮,A燈變暗,C選項錯.【答案】B流減小,B燈變暗,所以燈泡A兩端電壓升高,A燈變亮,
符合題23考題解構視角拓展高頻考點一: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電功和電功率考題解構視角拓展高頻考點一: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241.(2012年高考·浙江理綜卷)功率為10W的發光二極管
(LED燈)的亮度與功率為60W的白熾燈相當.根據國家
節能戰略,2016年前普通白熾燈應被淘汰.假設每戶家
庭有2只60W的白熾燈,均用10W的LED燈替代,估算出
全國一年節省的電能最接近
(
)A.8×108
kW·h
B.8×1010
kW·hC.8×1011
kW·h
D.8×1013
kW·h1.(2012年高考·浙江理綜卷)功率為10W的發光二極管25
【解析】換用LED燈后,每只燈的功率減小50W,設每
戶每天開燈5個小時,全國約有4×108戶,全國每年節能
約為2×0.05×5×365×4×108
kW·h=7.3×1010
kW·h,最接近
B選項.【答案】B
【解析】換用LED燈后,每只燈的功率減小50W,設每
戶262.(2011年高考·全國理綜卷)通常一次閃電過程歷時約
0.2s~0.3s,它由若干個相繼發生的閃擊構成.每個閃擊
持續時間僅40μs~80μs,電荷轉移主要發生在第一個閃
擊過程中.在某一次閃電前云地之間的電勢差約為1.0×
109
V,云地間的距離約為1km;第一個閃擊過程中云地
間轉移的電荷量約為6C,閃擊持續時間約為60μs.假定
閃電前云地間的電場是均勻的.根據以上數據,下列判
斷正確的是
(
)2.(2011年高考·全國理綜卷)通常一次閃電過程歷時約
027
B.整個閃電過程的平均功率約為1×1014
WC.閃電前云地間的電場強度約為1×106
V/mD.整個閃電過程向外釋放的能量約為6×106
JA.閃電電流的瞬時值可達到1×105
A
B.整個閃電過程的平均功率約為1×1014WC.閃電前云28【解析】由于電荷轉移主要發生在第一個閃擊過程中,因此第一個閃擊過程電流最大,若第一個閃擊過程中云地間轉移的電荷量約為6C,閃擊持續時間約為60μs,則電流的瞬時值可達I=
=1×105
A,A項正確;整個閃電過程電功大約為W=qU=6.0×109
J,而所用時間大約為0.2s~0.3s,因此求得的平均功率遠小于1×1014
W,B項錯誤;閃電前云地間的電場強度約為E=
=
V/m=1×106
V/m,C項正確;整個閃電過程向外釋放的能量約為Q=W=qU=6.0×109
J,D項錯誤.【答案】AC【解析】由于電荷轉移主要發生在第一個閃擊過程中,因此第一個閃293.(2009年高考·全國理綜卷Ⅰ)材料的電阻率ρ隨溫度變
化的規律為ρ=ρ0(1+αt),其中α稱為電阻溫度系數,ρ0是材
料在t=0℃時的電阻率.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α是與溫
度無關的常量.金屬的電阻一般隨溫度的增加而增加,
具有正溫度系數;而某些非金屬(如碳等)則相反,具有負
溫度系數.利用具有正負溫度系數的兩種材料的互補特
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溫度范圍內不隨溫度變化的電
阻.已知:在0℃時,銅的電阻率為1.7×10-8
Ω·m,碳的電
阻率為3.5×10-5
Ω·m;在0℃附近,銅的電阻溫度系數為
3.9×10-3
℃-1,碳的電阻溫度系數為-5.0×10-4
℃-1.將橫3.(2009年高考·全國理綜卷Ⅰ)材料的電阻率ρ隨溫度變
30截面積相同的碳棒與銅棒串接成長1.0m的導體,要求
其電阻在0℃附近不隨溫度變化,求所需碳棒的長度
(忽略碳棒和銅棒的尺寸隨溫度的變化).【解析】設所需碳棒的長度為L1,電阻率為ρ1,電阻溫
度系數為α1;銅棒的長度為L2,電阻率為ρ2,電阻溫度系
數為α2.根據題意有:ρ1=ρ10(1+α1t)ρ2=ρ20(1+α2t)(式中ρ10、ρ20分別為碳和銅在0℃時的電阻率)截面積相同的碳棒與銅棒串接成長1.0m的導體,要求
其電阻31設碳棒的電阻為R1,銅棒的電阻為R2,有:R1=ρ1
R2=ρ2
(式中S為碳棒與銅棒的橫截面積)碳棒與銅棒連接成的導體的總電阻和總長度分別為:R=R1+R2
L0=L1+L2
設碳棒的電阻為R1,銅棒的電阻為R2,有:R1=ρ1?R232(式中L0=1.0m)聯立以上各式得:R=ρ10
+ρ20
+
t要使R不隨t變化,上式中t的系數必須為零.即:ρ10α1L1+ρ20α2L2=0聯立可得:L1=
L0
代入數據解得:L1=3.8×10-3
m.【答案】3.8×10-3
m(式中L0=1.0m)聯立以上各式得:R=ρ10?+ρ233真題索引情境構造或角度切入考點詮釋(考點要求及解題要領)真題索引情境構造或考點詮釋(考點要342012年高考·浙江
理綜卷第17題功率為10W的發
光二極管(LED燈)
的亮度與功率為6
0W的白熾燈相
當,以兩者的功率
對比的節能情況
切入考查電功率.知道
每戶的節約功率,
再根據全國家庭
戶數及通電時間,
就可以算出全國
一年節約的電能.2012年高考·浙江
理綜卷第17題功率為10W的發
光352011年高考·全國
理綜卷第17題以生活中常見的
閃電現象為依托,
考查電流、電功
等概念考查電功率.根據
釋放的電荷量和
時間,可計算電流;
再聯系電壓可計
算電功等量.2011年高考·全國
理綜卷第17題以生活中常見的
閃電現象362009年高考·全國
理綜卷Ⅰ第24題利用具有正負溫
度系數的兩種材
料的互補特性,可
制成阻值在一定
溫度范圍內不隨
溫度變化的電阻考查電阻定律、
電阻的串聯等知
識點.計算時設出
兩種材料的長度
、截面積,根據電
阻定律寫出總電
阻的表達式,要使
R不隨t變化,式中t
的系數必須為0,
據此可得所求.2009年高考·全國
理綜卷Ⅰ第24題利用具有正負溫
度系數37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電阻定律、焦耳定律是電路中的基本定律,在電路問題中有廣泛應用.本部分內容單獨命題幾率比較小,多是結合電路其他知識綜合考查,從近幾年的高考來看,考查熱點主要有:關于電路的功與功率的分析與計算、電路故障的檢測和分析、半導體電阻或電阻率在實際中的應用問題等,特別是后者,還是一個逐步升溫的命題點.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電阻定律、焦耳定律是電路中的基本定律,在38【考向命題】某集裝箱吊車的電動機輸入電壓為380
V,當吊車以0.1m/s的速度勻速吊起總質量為5.7×103
kg
的集裝箱時,測得電動機的電流為20A,不計一切摩擦,g
取10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動機的內阻為19ΩB.電動機的內阻為4.75Ω【考向命題】某集裝箱吊車的電動機輸入電壓為380
V,當吊39C.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為7.6×103
WD.電動機的工作效率為75%【情境分析】以集裝箱吊車的電動機為切入點,根據
其電壓、電流對相關問題作出分析.【思路分析】電動機的內阻不能根據歐姆定律來計
算,應該利用消耗的熱功率來計算.【拓展分析】本題還可以從功率角度進一步拓展.例C.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為7.6×103WD.電動機的工作效率40如,如果電動機功率保持不變,知道集裝箱由靜止到勻
速所需的時間,就可以計算出這段時間上升的高度.【解析】電動機不遵循歐姆定律,其內阻不能根據公
式R=
計算,選項A錯誤;電動機的功率為UI=7.6×103
W,其輸出功率為mgv=5.7×103
W,電動機的工作效率
為η=
×100%=75%,所以選項C錯誤、D正確;電動機的發熱功率I2r=UI-mgv,代入數據解得r=4.75Ω,選項
B正確.【答案】BD如,如果電動機功率保持不變,知道集裝箱由靜止到勻
速所需的時41高頻考點二: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1.(2012年高考·上海物理卷)直流電路如圖所示,在滑動
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源的
(
)A.總功率一定減小B.效率一定增大C.內部損耗功率一定減小D.輸出功率一定先增大后減小高頻考點二: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1.(2012年高考·上海物理42可知電源的總功率減小,選項A正確;滑動變阻器連入
電路部分阻值變大,路端電壓變大,由η=
×100%可知電源的效率增大,選項B正確;內部損耗功率P內=I2r,電
流減小,因而內部損耗功率減小,選項C正確;電源輸出
功率為外電阻消耗功率,但外電阻與內電阻的大小關
系未知,因而根據P-R圖線不能判斷輸出功率的變化
情況,選項D錯誤.【答案】ABC【解析】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滑動變阻
器連入電路部分的阻值變大,因而電流減小,由P總=IE可知電源的總功率減小,選項A正確;滑動變阻器連入
電路部分阻432.(2011年高考·海南物理卷)如圖所示,E為內阻不能忽
略的電池,R1、R2、R3為定值電阻,S0、S為開關,
與
分別為電壓表與電流表.初始時S0與S均閉合,現將S斷
開,則
(
)A.
的讀數變大,
的讀數變小B.
的讀數變大,
的讀數變大C.
的讀數變小,
的讀數變小D.
的讀數變小,
的讀數變大2.(2011年高考·海南物理卷)如圖所示,E為內阻不能忽
44【解析】S斷開,則電路總電阻變大→總電流變小→
外電壓變大(電壓表示數變大),再考慮到R1兩端的電
壓變小,則R3兩端的電壓變大,故電流表示數要變大.【答案】B【解析】S斷開,則電路總電阻變大→總電流變小→
外電壓變大(453.(2010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電源的效率η定義為外電
路電阻消耗的功率與電源的總功率之比.在測電源電動
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中得到的實驗圖線如圖所示,圖中U
為路端電壓,I為干路電流,a、b為圖線上的兩點,相應狀
態下電源的效率分別為ηa、ηb.由圖可知ηa、ηb的值分別為
(
)3.(2010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電源的效率η定義為外電
46A.
、
B.
、
C.
、
D.
、
A.?、?
B.?、?
C.?、?
47【解析】電源的效率η=
=
,根據圖象可知ηa=
=
,ηb=
=
,故選項D正確.【答案】D【解析】電源的效率η=?=?,根據圖象可知ηa=?=?,【48真題索引情境構造或角度切入考點詮釋(考點要求及解題要領)真題索引情境構造或考點詮釋(考點要492012年高考·上海
物理卷第17題給定電路圖,滑動
變阻器觸頭滑動
時,分析電源總功
率、輸出功率等
物理量的變化考查閉合電路的
歐姆定律.根據觸
頭滑動情況,判斷
電路總電阻的變
化、路端電壓、
總電流的變化,再
進一步確定各物
理量的變化.2012年高考·上海
物理卷第17題給定電路圖,滑動
變阻器502011年高考·海南
物理卷第2題給定電路圖,分析
某支路斷開時,電
路中電壓表、電
流表示數的變化考查閉合電路的
歐姆定律.根據某
支路斷開后電路
總電阻的變化,判
斷路端電壓、總
電流的變化,再進
一步確定各物理
量的變化,從而知
道兩個電表讀數
的變化.2011年高考·海南
物理卷第2題給定電路圖,分析
某支路斷512010年高考·新課
標全國卷第19題根據某電源的U-I
圖,判斷兩狀態下
電源的效率考查閉合電路的
歐姆定律.根據圖
線上兩狀態對應
的點,讀取路端電
壓,由η=
即可算出.2010年高考·新課
標全國卷第19題根據某電源的U-I
圖52從近幾年高考中可以發現,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要么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要么在實驗題中考查.以選擇題出現時主要有以下兩個熱點:(1)電路的動態分析問題;(2)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結合功率關系的應用.從近幾年高考中可以發現,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要么以選擇題的形式53【考向命題】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內阻不可忽略,
若調整可變電阻R的阻值,可使電壓表
的示數減小ΔU(電壓表為理想電表),在這個過程中
(
)【考向命題】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內阻不可忽略,
若調整可變54A.通過R1的電流減小,減少量一定等于
B.R2兩端的電壓增加,增加量一定等于ΔUC.路端電壓減小,減少量一定等于ΔUD.通過R2的電流增加,但增加量一定大于
A.通過R1的電流減小,減少量一定等于?B.R2兩端的電壓55使電壓表
的示數減小ΔU(電壓表為理想電表),以此為切入點對各選項進行分析.【思路分析】對于R1所在的支路,遵守部分電路的歐
姆定律,可由此作出判斷;對于整個電路來說,回路電
壓之和等于電動勢,電壓表
的示數減小ΔU,則R2與內電壓之和增大ΔU,在此基礎上可對各選項作出判
斷.【拓展分析】可以在題設背景基礎上分析各支路的
電流變化情況.【情境分析】給出電路圖,調整可變電阻R的阻值,可使電壓表?的示數減小ΔU(電壓表為理想電表),以此【思56【解析】電壓表
的示數表示R1兩端的電壓,設電壓表
的示數為U,通過R1的電流為I1,則U=R1I1,當電壓表
的示數減小ΔU時,有ΔU=R1ΔI1,所以通過R1的電流的減少量ΔI1=
,選項A正確;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有E=U+I(r+R2),當電壓表
的示數減小ΔU時,有ΔI(r+R2)=ΔU,即電源內阻和R2兩端的電壓均增大,增加
量之和一定等于ΔU,選項B錯誤;當電壓表
的示數U減小時,干路電流I增大,路端電壓U路=E-Ir減小,減小量
為ΔIr=ΔU-ΔIR2,選項C錯誤;通過R2的電流,即干路電【解析】電壓表?的示數表示R1兩端的電壓,設電壓57流增加,增加量ΔI=
<
,選項D錯誤.【答案】A流增加,增加量ΔI=?<?,選項D錯誤.【答案】A58高頻考點三:電學實驗1.(2012年高考·重慶理綜卷)某中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小
組利用銅片、鋅片和家鄉盛產的柑橘制作了果汁電池,
他們測量這種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阻r,并探究電極間距
對E和r的影響,實驗器材如圖甲所示.高頻考點三:電學實驗1.(2012年高考·重慶理綜卷)某中學59甲(1)測量E和r的實驗方案為:調節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源甲(1)測量E和r的實驗方案為:調節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源60兩端的電壓U和流過電源的電流I,依據公式
,利用測量數據作出U-I圖象,得出E和r.(2)將電壓表視為理想表,要求避免電流表分壓作用對
測量結果的影響,請在圖甲中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電
路.(3)實驗中依次減小銅片與鋅片的間距,分別得到相應
果汁電池的U-I圖象如圖乙中(a)、(b)、(c)、(d)所示,由
此可知:在該實驗中,隨電極間距的減小,電源電動勢
兩端的電壓U和流過電源的電流I,依據公式
61(填“增大”、“減小”或“不變”),電源內阻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曲線(c)對應的電源電動勢E=
V,內阻r=
Ω,當外電路總電阻為2500Ω時,該電源的輸出功
率P=
mW.(均保留三位有效數字)(填“增大”、“減小”或“不變”),電源內阻
62乙【解析】(1)根據E=U+Ir,測出兩組U、I值就可以計算乙【解析】(1)根據E=U+Ir,測出兩組U、I值就可以計算63出E、r.(2)要求避免電流表的分流作用,電流表內接,滑動變阻
器用限流式接法.(3)U-I圖中,圖線與U軸的交點對應的值為電源電動勢,
故四種情況下電源電動勢相同,圖線的斜率表示內阻,d
斜率最大,內阻最大,所以電極間距越大,電源內阻越小;
圖線c對應的電源電動勢為0.975V,當輸出電壓為0.60
V時,對應的電流為0.785mA,所以內阻為478Ω,當外電
阻為2500Ω時,電源輸出功率為(
)2×2500mW=0.268mW.出E、r.(2)要求避免電流表的分流作用,電流表內接,滑動變64【答案】(1)U=E-Ir
(2)連接如圖丙所示
(3)不變
增大0.9754780.268丙【答案】(1)U=E-Ir
(2)連接如圖丙所示
652.(2010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用對溫度敏感的半導體
材料制成的某熱敏電阻RT,在給定溫度范圍內,其阻值
隨溫度的變化是非線性的.某同學將RT和兩個適當的固
定電阻R1、R2連成圖甲虛線框內所示的電路,以使該電
路的等效電阻RL的阻值隨RT所處環境溫度的變化近似
為線性的,且具有合適的阻值范圍.為了驗證這個設計,
他采用伏安法測量在不同溫度下RL的阻值,測量電路如圖甲所示,圖中的電壓表內阻很大.RL的測量結果如下表所示.甲2.(2010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用對溫度敏感的半導體
材66溫度t(℃)30.040.050.060.070.080.090.0RL阻值
(Ω)54.351.548.344.741.437.934.7溫度t30.040.050.060.070.080.090.67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在如圖乙所示的實物圖上
連線.乙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在如圖乙所示的實物68的坐標紙上作RL-t關系圖線.(2)為了檢驗RL與t之間近似為線性關系,在如圖丙所示丙(3)在某一溫度下,電路中的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如的坐標紙上作RL-t關系圖線.(2)為了檢驗RL與t之間近似69圖丁、戊所示.電流表的讀數為
,電壓表的
讀數為
.此時等效電阻RL的阻值為
,
熱敏電阻所處環境的溫度約為
.丁戊圖丁、戊所示.電流表的讀數為
,電壓表的
讀數70【解析】(1)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如圖己所示.(2)根據數據描出點,作出直線.(3)I=
×150mA=115.0mA,U=
×6V=5.00V,RL=
=
Ω=43.5Ω,對照RL-t圖線找出相應的溫度為64.0℃.【解析】(1)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如圖己所示.(2)根據數據71己(2)關系曲線如圖庚所示【答案】(1)如圖己所示己(2)關系曲線如圖庚所示【答案】(1)如圖己所示72庚(3)115mA5.00V43.5Ω64.0℃庚(3)115mA5.00V43.5Ω64.0733.(2011年高考·廣東理綜卷)在“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
性曲線”實驗中,所用器材有:小電珠(2.5V,0.6W),滑動
變阻器,多用電表,電流表,學生電源,開關,導線若干.(1)粗測小電珠的電阻,應選擇多用電表
倍率的電阻擋(請填寫“×1”、“×10”或“×100”);
調零后,將表筆分別與小電珠的兩極連接,示數如圖甲
所示,結果為
Ω.3.(2011年高考·廣東理綜卷)在“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
性74(2)實驗中使用多用電表測量電壓,請根據實驗原理圖
乙完成實物圖丙中的連線.(2)實驗中使用多用電表測量電壓,請根據實驗原理圖
乙完成實75丙(3)開關閉合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置于
端.丙(3)開關閉合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置于
端76為使小電珠亮度增加,P應由中點向
端滑動.(4)下表為電壓等間隔變化測得的數據,為了獲得更準
確的實驗圖象,必須在相鄰數據點
間多測幾組
數據(請填寫“ab”、“bc”、“cd”、“de”或“ef”).數據
點abcdefU/V0.000.501.001.502.002.50I/A0.0000.1220.1560.1850.2160.244為使小電珠亮度增加,P應由中點向
端滑動.(4)77【解析】(1)若測電阻時用“×1”擋,電阻約為7.6Ω;
若用“×10”擋,電阻約為0.7Ω,則指針偏轉過小,讀數
時,誤差較大,所以用“×1”擋.(3)為了保護電表和小電珠,開關閉合前,應將滑動變阻
器的滑片置于a端,這樣閉合開關后,小電珠兩端的電壓
為零.為使小電珠的亮度增加,P應由中點向b端滑動.(4)由圖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電壓等間隔地變化,ab間電
流的變化最大,所以應在ab間多測幾組數據.【解析】(1)若測電阻時用“×1”擋,電阻約為7.6Ω;
78丁【答案】(1)“×1”擋7.6
(2)如圖丁所示
(3)a
b
(4)ab丁【答案】(1)“×1”擋7.6
(2)如圖丁所示
79真題索引情境構造或角度切入考點詮釋(考點要求及解題要領)真題索引情境構造或考點詮釋(考點要802012年高考·重慶
理綜卷第22(2)題某中學生課外科
技活動小組利用
銅片、鋅片和家
鄉盛產的柑橘制
作了果汁電池,以
測量這種電池的
電動勢E和內阻r
為切入點考查“測定電源
的電動勢和內阻
”實驗.根據電源
的U-I圖線縱軸上
的截距為電動勢,
斜率的絕對值為
內阻,對所求各量
作出分析和判斷.2012年高考·重慶
理綜卷第22(2)題某中學生課外科
技812011年高考·新課
標全國卷第23題以伏安法測電阻
為切入點考查伏安法測電阻原理、電路圖的鏈接、電表讀數等知識點.連圖時要連在接線柱上,連接線不能交叉;作RL-t關系圖線時,要讓絕大多數的點在同一直線上,其他點均勻分布在直線兩側.2011年高考·新課
標全國卷第23題以伏安法測電阻
為切入822011年高考·廣東
理綜卷第34(2)題以“描繪小電珠
的伏安特性曲線
”實驗為切入點考查“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實驗原理、多用電表的使用等知識點.小電珠算小電阻,所以電壓表必須外接,伏安特性曲線要求
電壓從0開始逐漸
變大,所以滑動變阻器必須與電壓表采用分壓接法.2011年高考·廣東
理綜卷第34(2)題以“描繪小電珠
的83電學實驗是高考永恒的熱點,每年必考,且占分較多.高考中電學實驗命題形式靈活,題目多樣,既有對基本儀器的選取與使用,對實驗原理或方法的理解與遷移的考查,又有對實驗電路的連接與操作、數據的收集與處理以及實驗誤差的來源與分析等的考查.因此,在復習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電學實驗是高考永恒的熱點,每年必考,且占分較多.高考中電學實84【考向命題】在“測定金屬絲的電阻率”的實驗中,某
同學進行了如下測量:(1)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接入電路中的被測金屬絲的有效
長度,測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其中一次測量結果如圖
甲所示,金屬絲的另一端與刻度尺的零刻線對齊,圖
中讀數為
cm;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選不
同的位置測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d,其中一次測量結果
如圖乙所示,圖中讀數為
mm.【考向命題】在“測定金屬絲的電阻率”的實驗中,某
同學進行了85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86(2)采用如圖丙所示的電路測量金屬絲的電阻,電阻的
測量值比真實值
(填“偏大”或“偏小”);
最后由公式ρ=
計算出金屬絲的電阻率(用直接測量的物理量表示).(2)采用如圖丙所示的電路測量金屬絲的電阻,電阻的
測量值比87【情境分析】本題以“測定金屬絲的電阻率”的實
驗為切入點,考查刻度尺、螺旋測微器的使用,以及測
定金屬絲的電阻率的實驗原理.【思路分析】刻度尺的讀數要估讀,螺旋測微器的讀
數也要估讀,這一點要注意.因為金屬絲的電阻較小,
電路采用電流表外接法,測得的電阻值將偏小.【拓展分析】金屬絲的直徑也可以用游標卡尺測量,
考查游標卡尺的使用;待測物也可以不是金屬絲,可以【情境分析】本題以“測定金屬絲的電阻率”的實
驗為切入點,考88是任意形狀、任意阻值的某種元件.【解析】(1)注意毫米刻度尺要精確到0.1mm或0.01cm,圖中讀數為24.12cm;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為0.5mm+2.0×0.01mm=0.520mm.(2)采用如圖丙所示的電路測量金屬絲的電阻時,金屬
絲兩端電壓的測量值等于真實值,電流的測量值大于真
實值,根據歐姆定律有R測=
<
=R真,即電阻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根據R=
,R=ρ
,S=
可得,金屬絲的電阻率ρ=
=
.是任意形狀、任意阻值的某種元件.【解析】(1)注意毫米刻度尺89【答案】(1)24.12~24.140.520
(2)偏小
【答案】(1)24.12~24.140.520
(290基礎·角度·思路基礎·角度·思路91一、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1.(基礎再現)一根粗細均勻的金屬導線,兩端加上恒定
電壓U時,通過金屬導線的電流為I,金屬導線中自由電
子定向移動的平均速率為v,若將金屬導線均勻拉長,使
其長度變為原來的2倍,仍給它兩端加上恒定電壓U,則
此時
(
)A.通過金屬導線的電流為
B.通過金屬導線的電流為
C.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平均速率為
一、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1.(基礎再92D.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平均速率為v【解析】金屬導線均勻拉長為原來的2倍,則導線的
橫截面積變為原來的
,由電阻定律可得,導線的電阻變為原來的4倍,由歐姆定律可得,通過金屬導線的電
流變為原來的
,即為
,A錯誤,B正確;由電流的微觀表達式I=nqSv,可以解得,金屬導線中自由電子定向移動
的平均速率變為原來的
,即為
,D錯誤,C正確.【答案】BCD.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平均速率為v【解析】金屬導線均勻拉長為932.(視角拓展)如圖所示,用輸出電壓為1.4V、輸出電流
為100mA的充電器對內阻為2Ω的鎳—氫電池充電.下
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功率為0.12WB.充電器輸出的電功率為0.14WC.充電時,電池消耗的熱功率為0.02W2.(視角拓展)如圖所示,用輸出電壓為1.4V、輸出電流
94
D.充電器把0.14W的功率儲蓄在電池內【解析】充電器對電池的充電功率P總=UI=0.14W,電
池充電時的熱功率P熱=I2r=0.02W,所以轉化為化學能
的功率P化=P總-P熱=0.12W,因此充電器把0.12W的功率
儲蓄在電池內,故A、B、C正確,D錯誤.【答案】D
D.充電器把0.14W的功率儲蓄在電池內【解析】充電器對953.(高度提升)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燈L1、L
2正常發光.由于電路出現故障,發現燈L1變亮,燈L2變暗,
電流表的示數變小,則可能是
(
)甲A.R1斷路
B.R2斷路C.R3短路
D.R4短路3.(高度提升)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燈L1、L
96【解析】先畫出等效電路圖如圖乙所示.若R1斷路,則總電阻增大,總電流減小,路端電壓升高或不變,虛線
框內總電阻不變,所以兩端電壓降低,流過L2的電流減
小,L2變暗,L1兩端電壓升高而變亮,符合題意,所以A選
項正確;若R2斷路,總電阻增大,總電流減小,路端電壓
增大或不變,L1兩端電壓降低變暗,不合題意,故B選項
錯誤;若R3短路,總電阻減小,總電流增大,路端電壓降【解析】先畫出等效電路圖如圖乙所示.若R1斷路,則97
低或不變,L1兩端電壓升高而變亮,L2兩端電壓降低而
變暗,但流過電流表的電流增大而不合題意,故C選項
錯誤;同理可分析出D選項也是錯誤的.乙【答案】A
低或不變,L1兩端電壓升高而變亮,L2兩端電壓降低而
變暗984.(高度提升)如圖所示,C1=6μF,C2=3μF,R1=3Ω,R2=6
Ω,電源電動勢E=18V,其內阻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開關S斷開待電路穩定后,a、b兩點電勢相等B.開關S閉合待電路穩定后,通過開關的電流是2AC.開關S斷開待電路穩定后C1帶的電荷量比開關S閉合電路穩定后C1帶的電荷量大4.(高度提升)如圖所示,C1=6μF,C2=3μF,R99D.不論開關S斷開還是閉合,電路穩定時C1帶的電荷量總比C2帶的電荷量大【解析】開關斷開時b點電勢與電源正極電勢相同,a
點電勢與電源負極電勢相同,A錯;開關S閉合后,I=
=2A,B對;Q=CU,開關S斷開時,C1的兩極電壓為18V,閉合S后C1的兩極電壓為6V,所以開關S斷開時C1
帶電荷量大些,C對;開關S閉合時C1帶電荷量Q1=C1×6V,C2帶電荷量Q2=C2×12V,即Q1=Q2,D錯.【答案】BCD.不論開關S斷開還是閉合,電路穩定時C1帶的電荷量總比C21005.(視角拓展)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
r,閉合開關S,增大可變電阻R的阻值后,電壓表示數的變
化量為ΔU.在這個過程中,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電阻R1兩端的電壓減小,減小量等于ΔUB.電容器所帶電荷量減小,減小量小于CΔUC.電壓表的示數U和電流表的示數I的比值變大D.電壓表示數變化量ΔU和電流表示數變化量ΔI的比
值不變5.(視角拓展)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
r,101【解析】增大R后,總電阻增大,總電流減小,則R1兩端
電壓減小,內阻消耗電壓減小,由于電動勢不變,R兩端
電壓的增加量等于兩者減小量之和,所以電阻R1兩端
的電壓減小,減小量小于ΔU,A錯,B對;
表示R的阻值,R增大,所以
增大,而
表示內阻和R1之和,比值是不變的,C、D對.【答案】A【解析】增大R后,總電阻增大,總電流減小,則R1兩端
電壓減1026.(視角拓展)某同學將一直流電源的總功率PE、輸出功
率PR和電源內部的發熱功率Pr隨電流I變化的圖線畫在
了同一坐標系中,如圖中的a、b、c所示.則判斷錯誤的
是
(
)A.直線a表示電源的總功率B.曲線c表示電源的輸出功率C.電源的電動勢E=3V,內電阻r=1Ω6.(視角拓展)某同學將一直流電源的總功率PE、輸出功
率P103D.電源的最大輸出功率Pm=9W【解析】電源的總功率PE=EI,電源的輸出功率PR=EI-I2r,電源內部的發熱功率Pr=I2r,所以直線a表示電源的
總功率,選項A正確;曲線b表示電源內部的發熱功率,
曲線c表示電源的輸出功率,選項B正確;直線a的斜率
表示電動勢E,解得E=3V,由曲線b上某點坐標可得電
源內阻為1Ω,選項C正確;當外電路電阻等于電源內阻
時,電源輸出功率最大,Pm=
=2.25W,對應曲線c的最高點,選項D錯誤.【答案】DD.電源的最大輸出功率Pm=9W【解析】電源的總功率PE=1047.(視角提升)在圖示電路中電源內阻不能忽略,如果滑
動變阻器的觸片P由a端滑至b端,理想電壓表
示數變化的絕對值為ΔU1,理想電壓表
示數變化的絕對值為ΔU2,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L1、L3變暗,L2變亮
B.L3變暗,L1、L2變亮C.ΔU1<ΔU2
D.ΔU1>ΔU2
7.(視角提升)在圖示電路中電源內阻不能忽略,如果滑
動變阻105【解析】當滑動變阻器的觸片P由a端滑至b端時,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減小,外電路總電阻減小(去掉理想電
壓表后,滑動變阻器與三個燈泡的連接關系一目了
然),電路總電流增大,即通過燈L2的電流增大,燈L2變
亮.另一方面,因電路總電流增大,電源內電壓升高,路
端電壓降低,得知L3兩端電壓降低,亮度變暗,流過L1電【解析】當滑動變阻器的觸片P由a端滑至b端時,滑106
流增大,L1變亮,所以B選項正確.因L2變亮,兩端電壓增
大,L3變暗,兩端電壓降低,而路端電壓降低,所以L3兩端
電壓的降低必然大于L2兩端電壓的升高,D選項正確.【答案】BD
流增大,L1變亮,所以B選項正確.因L2變亮,兩端電壓增
1078.(能力綜合)如圖甲所示電路中,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
阻器的滑動觸頭P向下滑動的過程中,四個理想電表的
示數都發生變化.圖乙中三條圖線分別表示了三個電壓
表示數隨電流表示數變化的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8.(能力綜合)如圖甲所示電路中,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
阻器108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109【解析】電壓表
測量定值電阻R1的電壓,其U-I圖象是過原點的直線,②正確;
示數的變化量和電流表示數的變化量的比值為
=r,是電源內阻,③錯誤;
示數的變化量和電流表示數的變化量的比值
=r+R1,是確定值,④正確;根據圖中a、b圖線的斜率可判
斷,a圖線的斜率大,其斜率大小為r+R1,b圖線的斜率為
電源內阻r,即a圖線是電壓表
的示數隨電流表示數變化的情況,①正確.故選項C正確.【答案】C【解析】電壓表?測量定值電阻R1的電壓,其U-I圖【1109.(高度提升)(6分)某同學在進行擴大電流表量程的實
驗時,需要知道電流表的滿偏電流和內阻.他設計了一
個用標準電流表
來校對待測電流表
的滿偏電流和測定
內阻的電路,如圖所示.已知
的量程略大于
的量程,圖中R1為滑動變阻器,R2為電阻箱.該同學順利完成了這個實驗.(1)實驗過程包含以下步驟,其合理的順序依次為
(填步驟的字母代號).A.合上開關S2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2分)9.(高度提升)(6分)某同學在進行擴大電流表量程的實
驗時111B.分別將R1和R2的阻值調至最大C.記下R2的最終讀數D.反復調節R1和R2的阻值,使
的示數仍為I1,使
的指針偏轉到滿刻度的一半,此時R2的最終讀數為rE.合上開關S1
F.調節R1,使
的指針偏轉到滿刻度,此時
的示數為I1,記下此時
的示數(2)僅從實驗設計原理上看,用上述方法得到的
內阻B.分別將R1和R2的阻值調至最大C.記下R2的最終讀數D112的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
(填“偏大”、“偏
小”或“相等”).(3)若要將
的量程擴大為I,并結合前述實驗過程中測量的結果,寫出須在
上并聯的分流電阻RS的表達式,RS=
.【解析】(1)為了保護電路,滑動變阻器的電阻在接通
開關前要調到最大,B是第一步,該實驗采用半偏法,合
上開關S1,調節R1使
滿偏,再閉合開關S2,調節R1、R2,使總電流不變,
半偏,則通過R2的電流等于通過
的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
(填“偏大”、“偏
小”或113的電流,得出
的內阻等于R2,故實驗步驟為BEFADC.(2)由于反復調節R1、R2使總電流不變,
半偏,
的內阻等于R2,故測量值與真實值相等.(3)由前面測量的數據
的滿偏電流(量程)為I1,內阻為r,擴大量程但不能改變加在它兩端的電壓I1r,則加在
分流電阻上的電壓也為I1r,量程擴大為I,得分流電阻分
擔的電流為I-I1,所以分流電阻為
.【答案】(1)BEFADC
(2分)
(2)相等
(2分)(3)
(2分)的電流,得出?的內阻等于R2,故實驗步驟為BEFAD11410.(高度提升)(9分)(1)用2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物體的長
度,如圖甲所示,讀數為
m.用螺旋測微器測物
體的厚度,如圖乙所示,讀數為
m.10.(高度提升)(9分)(1)用2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物體的115(2)某同學為了測定一只電阻的阻值,采用了如下方法:①用多用電表粗測:多用電表歐姆擋有4個倍率:分別為
×1k、×100、×10、×1.該同學選擇×100倍率,用正確的操作步驟測量時,發現指針偏轉角度太大(指針位置如
圖丙中虛線所示).為了較準確地進行測量,請你補充完
整下列依次應該進行的主要操作步驟:(2)某同學為了測定一只電阻的阻值,采用了如下方法:①用多用116丙丙117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118B.電壓表
(量程:0~5V,內阻約為5kΩ)C.電壓表
(量程:0~15V,內阻約為25kΩ)D.電流表
(量程:0~25mA,內阻約為1Ω)E.電流表
(量程:0~250mA,內阻約為0.1Ω)F.滑動變阻器一只,阻值0~20ΩG.開關一只,導線若干A.直流電源(電壓3V,內阻不計)B.電壓表?(量程:0~5V,內阻約為5kΩ)C.電壓表119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120【解析】(1)物體的長度為(31+12×
)mm=31.60mm=3.160×10-2
m,物體的厚度為(6+10.1×0.01)mm=6.101×10-3
m.(2)①a.指針偏轉角度太大說明倍率選大了,應換用倍率
×10的擋c.測量結果為12×10Ω=120Ω.【解析】(1)物體的長度為(31+12×?)mm=31.60121(2)①a.換用倍率×10的擋
(1分)
c.120Ω
(1分)【答案】(1)3.160×10-2
(1分)6.101×10-3~6.103×10-3
(1分)丁(2)①a.換用倍率×10的擋
(1分)
c.112211.(高度提升)(10分)一節電動勢約為9V、內阻約為2Ω的電池,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500mA.為了精確測定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選用了總阻值為50Ω的滑動變阻器以及電流表和電壓表,連成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甲11.(高度提升)(10分)一節電動勢約為9V、內阻約為2123需要在電路中接入一個定值電阻R0,最適合的是
(
)A.10Ω,5W
B.10Ω,0.5WC.20Ω,5W
D.20Ω,0.5W(2)電路連好后,由于電路中有一處發生了故障,閉合開
關K時發現電壓表有示數而電流表沒有示數,斷開導線(1)為了防止誤將滑動變阻器電阻調為零而損壞器材,需要在電路中接入一個定值電阻R0,最適合的是?(
124“1”的B端,將其分別接到C、D、E、F各點時,發現電
壓表的示數都接近9V,而接到G、H、J各點時,發現電
壓表的示數都為零,則可能出現的故障是
(
)A.定值電阻R0斷路B.滑動變阻器滑片P接觸不良C.滑動變阻器EF間電阻絲斷路D.電流表斷路(3)在其他器材不變的情況下,再取一節上述規格的電“1”的B端,將其分別接到C、D、E、F各點時,發現電
壓表125池,與原來的電池串聯組成電池組,測量這個電池組的
電動勢和內電阻,且操作無誤.①在虛線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原理圖.②實驗中,當電流表讀數為I1時,電壓表讀數為U1;當電
流表讀數為I2時,電壓表讀數為U2.則可以求出E=
,r=
.(用I1、I2、U1、U2及R表示)池,與原來的電池串聯組成電池組,測量這個電池組的
電動勢和內126可得:I=
,所以R0=
-r=16Ω,此時R0上消耗的電功率約為P=I2R0=0.52×16W=4W,所以最合適的是C.(2)斷開導線“1”的B端分別接C、D、E、F時電壓表
示數為9V,說明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的電阻線都是
通的,接G、H、J時電壓表無示數,說明滑動變阻器到
【解析】本題考查用電流表、電壓表測定電源的電
動勢和內阻的實驗.(1)根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大
約值,當滑動變阻器被短路時,由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可得:I=?,所以R0=?-r=16Ω,此時R0上127乙(3)①電路原理圖如圖乙所示.②根據電路圖可知,當電流表的示數為I1,電壓表的示數為U1,由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可得:E=U1+I1·(R0+r),同理,當電流表的示數為I2,
電流表之間有斷路,由此可判斷電路故障就在滑動變阻
器的電阻線到金屬桿之間,所以一定是滑動變阻器的滑
片P接觸不良,故選B.乙(3)①電路原理圖如圖乙所示.②根據電路圖可知,當電流表128電壓表的示數為U2,有E=U2+I2(R0+r),聯立以上兩式可解得:E=
,r=
-R0.【答案】(1)C
(2分)
(2)B
(2分)(3)①如圖乙所示
(2分)②
(2分)
-R0
(2分)電壓表的示數為U2,有E=U2+I2(R0+r),聯立以上兩129(3)電源電動勢和內阻分別為多大?【解析】(1)斷路故障,發生在燈L上.(2分)(2)設發生的故障前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R1,L斷開
后,路端電壓U2=10V
(1分)故R2=
=20Ω
(1分)故障前,路端電壓U1=I1R2=9V
(1分)(3)電源電動勢和內阻分別為多大?【解析】(1)斷路故障,發130燈L正常發光,其電流IL=
=0.25A
(1分)由U1=UL+ILR1
(1分)解得:R1=20Ω.
(1分)(3)故障前E=U1+(I1+IL)r
(1分)L斷開后E=U2+I2r
(1分)解得:E=12.5V,r=5Ω.
(2分)【答案】(1)斷路故障,發生在燈L上
(2)20Ω(3)12.5V5Ω燈L正常發光,其電流IL=?=0.25A
(1分13113.(高度提升)(15分)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動勢為E,
內阻不計,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屬板A、B間的距離為d,
板長為L,在A板的左端且非??拷鼧O板A的位置,有一
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小液滴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
射入兩極板間.(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則:(1)若使液滴恰能沿v0方向射出電場,電動勢E1應為多大?(2)若使液滴恰能從B板右端邊緣射出電場,電動勢E2應為多大?13.(高度提升)(15分)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動勢為E,132【解析】(1)I=
=
(2分)則UAB=IR=
E1
(1分)由液滴受力平衡mg=
(2分)聯立解得:E1=
.
(1分)(2)由于液滴能從B板右端邊緣飛出,利用平拋運動規律
有:L=v0t
(2分)【解析】(1)I=?=?
(2分)則UAB=133y=d=
at2
(2分)q
-mg=ma
(2分)同理UAB'=
E2
(2分)由以上各式得:E2=
(
+g).
(1分)【答案】(1)
(2)
(
+g)y=d=?at2
(2分)q?-mg=ma
134
結束語謝謝大家聆聽!??!135
結束語謝謝大家聆聽?。?!1352014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2014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136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137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138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139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140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141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142最新高考復習第七章恒定電流單元知識總結課件143
典例2
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電路來測量電阻的阻值.(1)將電阻箱接入a、b之間,閉合開關.適當調節滑動變阻器R'后保持其阻值不變.改變電阻箱的阻值R,得到一
組電壓表的示數U與R的數據如下表:甲?典例2
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電(1)將電阻箱接144電阻R/
Ω5.010.015.025.035.045.0電壓U
/V1.001.501.802.142.322.45請根據實驗數據在圖乙中作出U-R關系圖象.電阻R/
Ω5.010.015.025.035.045.0電145乙(2)用待測電阻Rx替換電阻箱,讀得電壓表示數為2.00V.乙(2)用待測電阻Rx替換電阻箱,讀得電壓表示數為2.00146利用(1)中測繪的U-R圖象可得Rx=
Ω.(3)使用較長時間后,電池的電動勢可認為不變,但內阻
增大.若仍用本實驗裝置和(1)中測繪的U-R圖象測定某
一電阻,則測定結果將
(選填“偏大”或“偏
小”).現將一已知阻值為10Ω的電阻換接在a、b之間,
你應如何調節滑動變阻器,以便仍可利用本實驗裝置和
(1)中測繪的U-R圖象實現對待測電阻的準確測定?【名師點金】本題考查了替代法測電阻、描繪導體
的U-R關系圖象、誤差分析等知識點.描繪圖線時注利用(1)中測繪的U-R圖象可得Rx=Ω.(3)使147意各點的分布特點,要用平滑的曲線將它們連結起來.
電源內阻增大后,誤差的分析要利用閉合電路歐姆定
律.意各點的分布特點,要用平滑的曲線將它們連結起來.
電源內阻增148丙(2)將電壓為2.00V所對的電流值從圖象中找出,用電阻【規范全解】(1)如圖丙所示.丙(2)將電壓為2.00V所對的電流值從圖象中找出,用電阻149的定義式求電阻.(3)若電源的內阻增大,仍用本實驗裝置和(1)中的圖來
測電阻,會使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值偏小,測得的電阻
值偏小.【答案】(1)如圖丙所示(2)20(19~21都算對)(3)偏小改變滑動變阻器阻值,使電壓表示數為1.50V的定義式求電阻.(3)若電源的內阻增大,仍用本實驗裝置和(1150電路故障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電路發生故障時,輕
則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重則使整個電路受到損害.因
此由給出的故障現象分析判斷產生故障的原因、找出
故障的位置,是檢查學生學以致用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的有效途徑.掌握電路的知識和規律,是解答此類問題
的關鍵.三、電路故障的分析方法電路故障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電路發生故障時,輕
則用電器不151器阻值變化極端化,帶來其他用電器電學量改變得出結
論;二是通過電壓表和電流表檢測結果去分析得出結
論.電路故障問題在現階段有兩種情況,一是用電器或電路
發生斷路故障,另一個是用電器或電路發生短路故障.
電路故障問題有兩種題型,一是通過對動態電路中用電器阻值變化極端化,帶來其他用電器電學量改變得出結
論;二是通1521.常見故障(1)斷路:電路中某處發生斷路,表現為電源電壓不為零
而電流為零.若外電路中任意兩點之間電壓不為零,則
這兩點間有斷點,而這兩點與電源連接部分無斷點.(2)短路:電路中某處發生短路時,表現為電路中電流不
為零但電路兩端的電壓為零.2.故障的分析方法(1)儀器的檢測法1.常見故障(1)斷路:電路中某處發生斷路,表現為電源電壓不153①斷路故障的判斷:將電壓表與電源并聯,若有電壓時,
再逐段與電路并聯,若電壓表有讀數,則該段電路中有
斷路.②短路故障的判斷:將電壓表與電源并聯,若有電壓時,
再逐段與電路并聯,若電壓表示數為零,則該段電路被
短路;若電壓表示數不為零,則該電路不被短路或不完
全被短路.(2)假設法:已知電路發生某種故障,要知道發生在何處,
可用假設法.把整個電路分成若干部分,逐一假設各部①斷路故障的判斷:將電壓表與電源并聯,若有電壓時,
再逐段與154分電路發生故障,運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進行正向推
理,推理結果若與題中給定的物理量現象不符,則此電
路無故障;若推理結果與題中給定的物理量現象符合,
則故障可能發生在這部分電路,以此來確定故障發生的
地方.分電路發生故障,運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進行正向推
理,推理結155
典例3
如圖電路,起初燈泡A和B都能正常發光,后來電路中某個元件發生斷路故障,致使燈泡A比
原來亮一些,燈泡B比原來暗一些,那么斷路的元件是
(
)A.R1
B.R2
C.R3
D.R4
?典例3
如圖電路,起初燈泡A和B都能正常A.R1156【名師點金】本題考查對電路故障問題的分析,在解
答時實際上與動態電路相同,只需把幾個選項試一下就可以了.【規范全解】首先可以肯定D選項錯,因為R4斷路后,
A、B燈都不亮了,不合題意;若R1斷路,電路總電阻必
然增大,總電流減小,R4兩端電壓降低,A燈泡和B燈泡
兩端電壓均要升高,與題意不符,所以A選項錯;若R2斷
路,則總電阻變大,總電流減小,R4兩端電壓降低,R1兩
端電壓升高,流過的電流增大,所以流過R3和B燈泡電
【名師點金】本題考查對電路故障問題的分析,在解
答時實際上與157流減小,B燈變暗,所以燈泡A兩端電壓升高,A燈變亮,
符合題意,所以B選項正確;同理可以分析出,若R3斷路,應該是B燈變亮,A燈變暗,C選項錯.【答案】B流減小,B燈變暗,所以燈泡A兩端電壓升高,A燈變亮,
符合題158考題解構視角拓展高頻考點一: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電功和電功率考題解構視角拓展高頻考點一: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1591.(2012年高考·浙江理綜卷)功率為10W的發光二極管
(LED燈)的亮度與功率為60W的白熾燈相當.根據國家
節能戰略,2016年前普通白熾燈應被淘汰.假設每戶家
庭有2只60W的白熾燈,均用10W的LED燈替代,估算出
全國一年節省的電能最接近
(
)A.8×108
kW·h
B.8×1010
kW·hC.8×1011
kW·h
D.8×1013
kW·h1.(2012年高考·浙江理綜卷)功率為10W的發光二極管160
【解析】換用LED燈后,每只燈的功率減小50W,設每
戶每天開燈5個小時,全國約有4×108戶,全國每年節能
約為2×0.05×5×365×4×108
kW·h=7.3×1010
kW·h,最接近
B選項.【答案】B
【解析】換用LED燈后,每只燈的功率減小50W,設每
戶1612.(2011年高考·全國理綜卷)通常一次閃電過程歷時約
0.2s~0.3s,它由若干個相繼發生的閃擊構成.每個閃擊
持續時間僅40μs~80μs,電荷轉移主要發生在第一個閃
擊過程中.在某一次閃電前云地之間的電勢差約為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代收代賣合同樣本
- 基于圖像的智能搜索-全面剖析
- 義齒加工合同樣本
- 農民工合同樣本合同
- 農莊委托經營合同標準文本
- 公司成立幾合同樣本
- 買白芨苗合同樣本
- 公益林合同樣本
- 出售新建大棚合同樣本
- 跨媒介視覺快感體驗-藝術與文化的融合-全面剖析
- 江蘇省靖江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中考數學最后沖刺模擬試卷含解析
-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期中測試卷(共6套)
- 油氣管道輸送效率提升技術
- 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
- 公路工程施工監理規范
- 2024年4月自考00642傳播學概論試題及答案含評分標準
- 材料設備進場計劃及保證措施
- 壓力容器安全風險管控清單(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
- 四年級藝術測評美術素養考試試題
- 電動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 《老師水缸破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