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通信原理_第1頁
數字通信原理_第2頁
數字通信原理_第3頁
數字通信原理_第4頁
數字通信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數字通信原理第一章概述一、通信及通信系統的構成1、概念2、構成二、信息、信號及分類1、信息:用來排除不定性的東西。2、信號:是用來攜帶信息的載體。3、信號分類:廣模擬信號:強度的取值隨時刻連續變化,取值個數無限。工數字信號:強度參量的取值是離散變化的,取值個數有限。PAM信號是模擬信號。(時刻上離散,但幅度取值不是有限個。)三、模擬通信和數字通信四、數字通信的特點及性能指標1、特點:(1)抗干擾能力強,無噪聲積存(2)便于加密處理(3)利于采納時分復用實現多路通信(4)設備便于集成化、小型化(5)占用頻帶寬2、性能指標:[?信息傳輸速率(bit/s):每秒鐘傳輸的信息量。(有效性指標<符號傳輸速率(Bd):單位時刻內傳輸碼元的數目。I頻帶利用率:單位頻帶內的傳輸速率。「誤碼率:在傳輸過程中發生誤碼的碼元個數與傳輸I 的總碼元數之比。可靠性指標〔抖動:是指數字信號碼相關于標準位置的隨機偏移。M進制信號與二進制信號碼元數n的關系為: M=2n因此,信息傳輸速率與符號傳輸速率的關系是:R=N?log2MbB式中:R人為信息傳輸速率。Nb為符號傳輸速率。M為碼元(或符號)的進制數。例如:四進制碼元序列符號傳輸速率2000Bd,其信息傳輸速率為多少?Rb=N-log2m=2000Xlog24=4000bit/s用來衡量數字通信系統傳輸效率(有效性)的指標應當是單位頻帶內的傳輸速率。誤碼率(平均誤碼率)P=誤碼率(平均誤碼率)P=elimN—8發生誤碼個數n

傳輸總碼數N第二章語聲信號數字化編碼第一節差不多概念A/D變換「抽樣:是將模擬信號在時刻上離散化的過程。T量化:是將信號在幅度上離散化的過程。I編碼:是將每個量化后的樣值用一定的二進制代碼來表示。D/A變換:譯碼、濾波(低通)第二節PCM編碼一、抽樣1、抽樣定義及實現的電路模型f\t)=f(t)xS')2、抽樣定理(能判定信號的類型,確定抽樣頻率的大小,畫出頻譜圖)(1)低通型信號:是指低端頻率從0或某一頻率f0到某一高限頻率fM的帶限信號,并有f0〈fM—f0的限定條件。f>f>2f(2)帶通型信號:f0>fM—f0=Bn=f(取整)

nfs-f0(n+Dfs-nfs-f0(n+Dfs-fMff(n+1)fs-f0f00nfS-fMf0(3)與抽樣有關的誤差①抽樣的折疊噪聲:若fs<2fM②抽樣展寬的孔徑效應失真二、量化1、定義:量化是把信號在幅度域上連續取值變換為幅度域上離散取值的過程。2、平均量化:各量化等級間隔相等的量化方式。2U量化間隔:A=上N量化級數:N量化值:ui量化誤差:e=量化誤差:e=u-u,(即原信號-量化后信號)。非過載區,emaxI;過載區,Ae>—。2過載電壓:3、量化噪聲的運算非過載區量化噪聲功率:八 c1…U2N=32=——(A)2= 非過載區 12 3N2說明非過載區量化噪聲僅與量化間隔A的大小有關,或者說,在臨界過載電壓U一定時僅與分級數N有關。2UTOC\o"1-5"\h\z過載區量化噪聲功率:N=52=u2?e一Ue過載區 e總的量化噪聲:N=N非+N寸u2 .—量化信噪比=S/N=一。以對數形式表示有:(S/N)=20lg(v3N)+20lgxqN qdB eq=20lgx+61+4.8(N=21x=u<-。x為信號電壓歸一化值)

eU10e

4、非平均量化及壓縮擴張技術(1)定義:量化間隔不平均。特點:信號幅度小時,量化間隔小,其量化誤差也小;信號幅度大時,量化間隔大,其量化誤差也大。能夠改善小信號的量化信噪比。實現:采納壓縮擴張技術。(P24-P25)(2)A律壓縮特性:以A為參量的壓擴特性。AXy= 1+lnA1+lnAXy=土一1+InA通常選A=87.6的壓縮特性,按A律壓縮特性實現非平均量化的量化量化信噪比為:(S/N) =20lg<3N+20lgX+20lgdyq非均勻 e dx=(S/N) +20lgdyq均勻dx小信號時,AX1+ln小信號時,AX1+lnA, dx1+lnA大信號時,1+大信號時,1+lnAX1+lnAdy=,」

dx1+lnAX結論:非平均量化時,小信號的信噪比會增大;大信號時改善減小,以致信噪比比平均量化時小。注意:對八律13折線量化信噪比的運算公式、方法及相關于平均量化

信噪比的改善量,大專不作要求,但仍應明白以上結論。三、編碼與解碼1、二進制碼組及編碼差不多概念二進制碼,一樣二進制碼。P32天平稱重:5.2(樣值)-5(量化)-101(編碼)。2、非線性編碼與解碼(1)A律13折線編碼的碼字安排極性碼 段落碼 段內電平碼a aaa aaaa①段落碼與量化段的序號關系量化段序號i=段落碼用十進制數表示+1②量化段序號和段落起始電平的關系{0,i=12i+2A ,i=2,3,…,8

③量化段序號和段落量化間隔的關系1A,,i=2,3,…,段內碼a-a段內碼a-aa對應權值為8A84A.,2Ai例:P37例:P37(2)A律13折線編碼方法①極性碼的判決:IS>0則a1=1;IS<0,②段落碼判決:A:若I落在1?4段內,s5A:若I落在1?4段內,s5?8段內a2I=25+2A=128ARi27+2A=512A,5,67,8B:a,J23+2A=32A,1,23,4尸尸22+2A=16A,24+2A=64A,C:a,C:a,26+2A=256A,a2=1,a3=0;((28+2A=1024A,16A32A 64A12816A32A 64A128A256A512A1024A1128/32116 1412164

1642A 42A 4A6A 8A. 10A.12A. 14A.③段內碼Ir5=% +8A.I=I +a(8A) +4AI=I\ +a(8A) +a(4A )+2AIR&=I^ +a5(8A1) +a6(4AJ+a7(2A.)+A.若|Ij>IR,,則a,=1;反之,例:P38?39(3)譯碼目的:把接收的PCM信號還原成相應PAM量化值。例:求11011011譯碼后結果?解:4=1,此信號電平為正電平。A6=26-2A=16A。段落碼101,i=5+1=6,IA6=26-2A=16A。I'=I+(8a+4a+2a+a).AS譯 B6 5 6 7 86=256A+(8+2+1)x16A二432AI=I'+A4'=432A+16As=440A( 為接收端所加半個量s譯 s譯 ?2 2 --2化間隔。)例:練習冊P5,七大題第2小題。(這題一定要明白得透)例:某A律13折線編碼器,1=8,過載電壓U=4096mv,一個樣值為%=798mv。①試將其編成相應的碼字;②運算接收端譯碼器輸出的樣值大小,并運算量化誤差。解:①l=8,U=2048A=4096mv人4096c/. A= =2mv,2048編碼過程:a1=1;極性碼:%=a1=1;段落碼:us=399A>Ur2=128A,「.a2=1,處于5?8段;%=399A<UR3=512A,:.a3=0,處于5,6段;uS=399A>UR4=256A,:.a4=1,處于6段;起始值:UB6=26+2A=256A,量化間隔:A6=26一2A=16A。段內碼:UR5=UB6+8A6=256A+8義16A=384A;u>U,.=a=1。UR6=UB6+a5(8A6)+4A6=256A+8義16A+4義16A=448A;「 u<U,.二a=0。UR7=UB6+a5(8A6)+a6(4A6)+2A6=416A;「 u<U,.二a=0。UR8=UB6+a5(8A6)+a6(4A6)+a7(2A6)+A6=400A;,?*u<U,「.a=0。編碼結果為:11011000②譯碼:UC譯=UB6+(8a5+4a6+2a7+a8).A6+A6/2=256A+8x16A+8A=392A。量化誤差H=1399A—392A|=7A=7x2mv=14mv。第三節差值脈沖調制——DPCM、DPCM原理及實現原理:語聲信號的樣值能夠分成兩個部分。①可推測部分:能夠由過去的一些樣值加權得到。②不可推測部分:實際值與推測值之間的誤差。發送:實際值一推測值;推測值:~(nT)=寸wS(nT-iT)i+1二、ADPCM編碼引入自適用量化(量化間隔變化AQ)),自適用推測(wi通過一段時刻會變化)。(明白意思)第三章時分多路復用及PCM30/32路系統第一節時分多路復用通信一、時分多路復用的概念1、多路復用的概念:信號沿同一信道傳輸而不互相干擾的通信方式。要緊有頻分多路復用和時分多路復用兩種。2、時分復用的概念:利用各路信號在信道上占有不同的時刻間隔的特點來分開各路信號。3、時分復用的實現(P67,圖3.2)二、PCM時分多路通信系統的構成(圖3.3幾個差不多概念:幀:抽樣時各路信號每輪一次抽樣的總時刻(即開關旋轉一周的時刻),也確實是一個抽樣周期。用T表示。T,,一路時隙:合路的PAM信號每個樣值所承諾的時刻間隔。J=-(n為復用路數)Cn位時隙:1位碼占用的時刻」斗(,為碼字數)N=-=R(二進制碼符號速率=碼速率)tBB三、時分多路復用系統同步位同步:是使收端的時鐘頻率與發端的時鐘頻率相同。又稱為時鐘同步。幀同步:是保證收發兩端相應話路對準。幀同步的實現:發送端在每一幀的第一個時隙位置安排標志碼,即幀同步碼,接收端要第一識別幀同步碼,從而判定幀開始的地點。第二節PCM30/32路系統一、PCM30/32路系統幀結構1、幀結構圖話路數:30路,信令路:1路,幀同步:1路。1TOC\o"1-5"\h\z2、標準數據:話音抽樣速率f=8KH;幀周期T=一=125us;Z Sf一…T 125路時隙t=s-= =3.91|is;\o"CurrentDocument"Cn 32t 3.91位時隙tB數碼率fB=-C~= =0.448^位時隙tB數碼率fBl81 1nl 32義8——— ———n.l.f- -2048kbit/s。ttTs 125”BClS幀同步的工作原理同步狀態檢測到n次同步幀同步的工作原理同步狀態檢測到n次同步后方愛護狀態二、PCM30/32路幀同步系統(專科不要求)(一)一樣幀同步的原理例:設n=4,一幀分為4個時隙,其中TS°傳幀同步碼10011011;1、原理①逐步比較移位查找幀同步碼。(P70,圖3.5)②在緊接著的TS0時刻驗證同步碼。2、幀同步的五種狀態①同步狀態:幀同步系統在TS0內檢測到幀同步碼。②幀失步狀態:接收端未檢測到幀同步碼。③捕捉狀態:由失步檢出到重新回到同步狀態的過程。(假失步:同步碼誤碼引起的誤判失步。)④前方愛護狀態:從發覺一次失步到確認真正失步的過程。[當連續m次(m稱為前方愛護計數)檢測不出同步后,才判為系統真正失步,而趕忙進入捕捉狀態,開始捕捉同步碼。]前方愛護狀態作用:幸免假失步。前方愛護狀態的前提狀態是同步狀態。⑤后方愛護狀態:是從捕捉到第一個同步碼到確認真正同步的過程。其作用是幸免偽同步。其前提狀態是捕捉狀態。(二)PCM30/32路幀同步系統1、碼型:0011011集中插入在偶幀TS0的第2?8位。2、前方愛護時刻:T前二(m-1)Ts (Ts=2502)。3、后方愛護時刻:T后二(n-1)Ts。4、第五章準同步數字體系(PDH)和同步數字體系(SDH)第一節數字復接的差不多概念一、準同步數字體系(PDH)依照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傳輸介質的傳輸能力,要有不同話路數和不同速率的復接,形成一個系列(或等級),由低向高逐級復接,這確實是數字復接系列。二、PCM復用和數字復接擴大數字通信容量,形成二次群以上的高次群的方法通常有兩種:PCM復用和數字復接。1、PCM復用概念所謂PCM復用確實是直截了當將多路信號編碼復用。立即多路模擬話音信號按125s的周期分別進行抽樣,然后合在一起統一編碼形成多路數字信號。PCM復用的不足:隨著話路的增加,每一路時隙變小,即編碼時刻縮短,編碼速度要提高,編碼器難以實現。2、數字復接(概念)是將幾個低次群在時刻的間隙上迭加合成高次群信號。步驟:①將低次群脈寬縮窄,留出間隙復接;②低次群時刻移位,各低次群時刻錯開;③各低次群相加,合成高次群。3、兩者區別: 「PCM復用:多路信號抽樣后、編碼前形成。1數字復接:多路信號在編碼后形成。三、數字復接的實現:按位復接和按字復接。1、按位復接優點:復接電路儲備容量小;缺點:不利于以字節為單位的信號處理和交換。2、按字復接優點:有利于以字節為單位的信號處理和交換;缺點:儲備容量大。PDH大多采納按位復接;SDH大多采納按字復接。四、數字復接同步數字復接要解決兩個問題:同步和復接。數字復接的同步指的是被復接的幾個低次群的數碼率相同。不同步則復接后的數碼就會產生重疊和錯位。五、數字復接的方法及系統構成1、數字復接的方法:即數字復接同步的方法,分為同步復接和異步復接。(其定義見書P127)2、數字復接系統的構成:要緊由數字復接器和數字分接器兩部分組成。第二節同步復接和異步復接一、同步復接二、異步復接1、碼速調整目的:讓復接的各支路具有相同的速率。正碼速調整:通過向低速支路插入不含信息的插入碼,以提高此支路的速率,從而使各支路瞬時速率相同。實現方式:緩沖儲備器P132圖5.10調整調整第一節同步復接和異步復接、同步復接三、異步復接1、碼速調整目的:讓復接的各支路具有相同的速率。正碼速調整:通過向低速支路插入不含信息的插入碼,以提高此支路的速率,從而使各支路瞬時速率相同。實現方式:緩沖儲備器P132圖從而使各支路瞬時速率相同。實現方式:緩沖儲備器P132圖5,10 碼速調整2、異步復接二次群幀結構(P133,圖5.11)前信號幀周期:100.38因;寫入幀長度:848bit(100.38|isx8448Kbit/S);緩沖儲備器調整后

輸出讀出一次群的速率為2048Kb/S,在100.38”內能傳205?206bit。因為碼速調整后各一次群在100.38園內要傳212bit,因此,每個一次群要增加6?7bit。即F,1,F2,F,C1,C2,C3,匕。①當支路信號速率比較低,讀寫相位差小于一個定值,匕不傳信息碼,而是插入一位非信息碼。②支路信號速率稍高,讀寫相位差較大,則V連續傳信息碼。i若V傳非信息碼,則C1c2C3=111;若V傳信息碼,則C1c2C3=000;接收端收到c1c2c中有兩個或以上1,則說明匕位為非信息碼。

-21F-2't……共12位,其中10位二次群幀同步碼,1位告警,1位備用。第四節SDH的差不多概念一、PDH的弱點(P142)二、SDH的概念及特點SDH網是由一些SDH的網絡單元(NE)組成的,在光纖上進行同步信息傳輸、復用、分插和交叉連接的網絡(SDH網中不含交換設備,它只是交換局之間的傳輸手段)。差不多網絡單元:TM(終端復用器),ADM(分插復用器),REG(再生中繼器),SDXC(同步數字交叉連接設備)。SDH特點最核心的三條:①同步復用;②標準光接口;③強大的網絡治理能力。三、PDH和SDH比較幀結構標準復用方式開銷光接口復用單位PDH不統一異步少不統一位(基群除外)SDH統一同步多統一字節第五節SDH的速率與幀結構一、SDH的速率同步傳遞模塊STM-N,其中STM-1是差不多的模塊信號,其速率為:155.520Mb/S;STM-N的速率為:155.520Mb/SxN;STM-N的幀周期:125”。表5,4 SDH椽準速率等褻STM-I.SJM-4片M-8速率〔必5人)155320622.UM)九竺琳二、SDH的幀結構SDH的幀結構是一種以字節為單位的矩形塊狀幀結構。(P147,圖5.27STM-N:共9行,270xN歹列;幀長度:270xNx9字節=270xNx9x8bit;周期:125”;STM-N的速率=STM-N的速率=幀長度_270xNx9x8bit

周期 125x10-6s=(155.520xN)Mbit/S幀結構的三個區域:段開銷區域(SOH);凈負荷區域(含少量POH);治理單元指針區域(AU-PTR)

12345123456789SOHAU-PTRSDH-1

凈負荷

(含POH)SOH9 261STM—1中SOH的速率=9*8*8b=4.608Mbit/s125*10-6s.、 9*8bitAU—PTR速率= =0.576Mbit/s125*10-6第六節同步復用與映射方法(大專不要求一、復用結構1、復用單元標準容器(C): C11 C12 C2C3 C41.544Mb/s2.048Mb/s虛容器(VC):VC—n=C—n+VC—nPOH分為:低階虛容器:VC—1,VC—2,TU—3中的VC—3,可進一步復用到高階虛容器中;高階虛容器:VC-4和AU—3中的VC—3;支路單元:TU—n=VC—n+TU—nPTR;支路單元組TUG:由一個或多個TU按字節交叉組合而成;治理單元:AU—n=VC—n+AU—nPTR;治理單元組AUG:由一個或若干個AU的集合。2、復用步驟①映射:形成VC的過程。(P155)②定位:是一種將幀偏移信息收進支路單元或治理單元的過程。(P161)③復用:(P165)我國的SDH復用結構(P154,圖5.34)第六章數字信號的傳輸

第一節數字信號基帶傳輸的差不多理論一、數字信號波形與功率譜單極性半占空脈沖序列可提取時鐘。二、基帶傳輸系統的構成三、數字信號傳輸的差不多準則1、無碼間干擾時域條件 「1(歸一化值),K=0(本碼判決點)R(ktj=<00 K豐0(非本碼判決點)奈氏第一準則:等效理想低通濾波器截止頻率為%,若信號以2fC速率傳輸,則沒有碼間干擾。2、理想基帶傳輸系統概念:基帶傳輸網絡為理想低通。若理想低通帶寬B=2f,信號符號速率CN=2fC,這時滿足無碼間干擾傳輸。現在頻帶利用率=符號速率=N=歪=2Bd:H

帶寬Bf zC3、滾降低通傳輸網絡概念:(P192)滾降系數a=(于廣于a—c。其中(f+f)是截止頻率,f稱為滾降部分;f為等f ca a cC效理想低通帶寬。例:書P222練習題(1)以理想低通特性傳輸PCM30/32路系統信號時,所需傳輸通路的帶寬為何值?如以滾降系數a=0.5的滾降特性傳輸時,帶寬為何值?解:PCM30/32路信息傳輸速率R=2.048Mb/s,因采納二進制傳輸,...N=R=2.048MBd;若在理想低通時,NB=2,「?B二N二兼詈二I。24MHz。a=a=0.5時,即a= 等效=0.5,B等效B=1.5B等效=1.5x1.024=1.536MHZo第二節基帶傳輸的線路碼型一、對基帶傳輸碼型的要求(P193?194)二、常見的傳輸碼型1、單極性不歸零碼2、單極性歸零碼

3、信號交替反轉碼(AMI碼)規則:信號碼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