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理念-第1篇課件_第1頁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理念-第1篇課件_第2頁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理念-第1篇課件_第3頁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理念-第1篇課件_第4頁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理念-第1篇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章

物流是經濟領域的“黑暗大陸”

第一篇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理念1第1章

物流是經濟領域的“黑暗大陸”第一篇1學習目標

本章著重介紹了物流概念的來源和發展過程、物流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和分類,要求了解物流及物流管理的內涵、物流創造價值的方式以及現代物流的作用,學會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和挖掘物流的價值和作用。2學習目標本章著重介紹了物流概念的來引導案例

海爾在連續十幾年保持80%的增長速度之后,近年已經進行了一場重大的管理革命——建立企業現代物流體系。

SCM3PLERP3引導案例

海爾在連續十幾年保持80%的增長速度之后1.1物流的概念1.1.1物流概念

1.物流概念的來源和發展物流一詞最早起源于美國,理論上最早產生于1901年,1915年阿奇.蕭在《市場流通中的若干問題》和費萊德.E.克拉克(FredE.Clark),1929年所著的《市場營銷中的原則》一書中提到物流。41.1物流的概念1.1.1物流概念4在二戰中發展起來:二戰中,圍繞戰爭供應,美國軍隊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論,并將其用于戰爭活動中。其中所提出的“后勤”是指將戰時物資生產、采購、運輸、配給等活動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統一布置,以求戰略物資補給的費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務更好。后來“后勤”一詞在企業中廣泛應用,這時的后勤包含了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物流,因而是一個包含范圍更廣泛的物流概念。5在二戰中發展起來:二戰中,圍繞戰爭供應,美國軍隊建立了“后勤(一)物流價值的發現過程1.物流觀念的啟蒙與產生1901年FredE.Clark1929年所著的《市場營銷中的原則》6(一)物流價值的發現過程1.物流觀念的啟蒙與產生19012.物流理論體系的形成物流管理發展的里程碑——1954年鮑爾.D.康柏斯發表了題為“物流是市場營銷中的另一半”的演講1961年《物流管理》第一本介紹物流管理的教科書。愛德華.W.斯馬凱伊(EdwardW.Smykay)羅納德.J.鮑爾索克斯(RonaldJ.Bowersox)費蘭克.H.莫斯曼(FrankH.Mossman)撰寫72.物流理論體系的形成物流管理發展的里程碑——195(二)物流價值的發現過程第一階段(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

PD產品配送階段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

綜合物流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后)

市場的競爭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8(二)物流價值的發現過程81.產品物流階段

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制造商倉儲市場91.產品物流階段制造商倉儲市場9原材料零配件儲存工廠制造成品儲存分銷商零售商或用戶物料管理(MM)實物配送(PD)企業物流(BusinessLogistics)企業物流10原材料儲工廠成品分銷商零售商物料管理(MM)實物配送(PD)2.綜合物流階段

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

Just-in-time、TQM改進了物流系統管理。112.綜合物流階段11原材料市場倉儲倉儲制造商綜合物流管理原材料物流產品物流綜合物流管理示意圖12原材料市場倉儲倉儲制造商綜合物流管理原材料物流產品物流綜合物3.供應鏈管理階段

20世紀80年代至今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客戶信息流產品流現金流供應鏈管理示意圖133.供應鏈管理階段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客戶信息流產品流現(三)目前主要的物流學說

第三利潤源泉物流冰山學說商流分離說物流戰略學說黑大陸學說(1962年4月,PeterDrucker,《財富》雜志上“經濟領域的黑暗大陸”)14(三)目前主要的物流學說141.1物流的概念Logistics包含生產領域的原材料采購、生產過程中的物料搬運、廠內物流和流通過程中的物流(或銷售物流即PhysicalDistribution)。物流概念主要通過兩條途徑傳入我國,一條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隨“市場營銷”理論的引入而從歐美傳入,因為在歐美的所有市場營銷教科書中都毫無例外地要介紹“PhysicalDistribution”。另一條途徑是“PhysicalDistribution”從歐美傳入日本,譯為日文“物流”,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從日本直接引入“物流”這一概念。151.1物流的概念Logistics包含生產領域的原材料采購1.1物流的概念2.物流的定義2001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對物流的定義進行了完善:物流是供應鏈運作中,以滿足客戶要求為目的,對貨物、服務和相關信息在產出地和銷售地之間實現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動和儲存所進行的計劃、執行和控制的過程。在200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GB/T18354-2001)中,物流(Logistics)的定義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的有機結合。161.1物流的概念2.物流的定義161.1物流的概念3.物流的價值(1)時間價值“物”從供給者到需要者之間有一段時間差,由于改變這一時間差創造的價值。供應物流縮短時間創造價值。彌補時間差創造價值。延長時間差創造價值。171.1物流的概念3.物流的價值171.1物流的概念(2)場所價值“物”從供給者到需求者之間有一段空間差異。供給者和需求者之間往往處于不同的場所,由于改變這一場所的差別創造的價值。從集中生產場所流入分散需求場所創造價值。從分散生產場所流入集中需求場所創造價值。從甲地生產流入乙地需求創造場所價值。(3)加工附加價值這種加工活動不是創造商品主要實體,形成商品主要功能和使用價值,而是帶有完善、補充、增加性質的加工活動,這種活動必然會形成勞動對象的附加價值。

181.1物流的概念(2)場所價值181.1物流的概念1.1.2物流概念的內涵(1)物流是指有關“物”的流通的經濟活動,包括物資流通和信息流通(2)物流是經濟活動,是創造時間價值和場所價值的經濟活動(3)物流是關于物的信息活動過程,具體地說是與上述生產、運輸、保管、包裝、搬運等物資流通活動相關的信息活動(4)物流是集成性活動,是多種活動的統一191.1物流的概念1.1.2物流概念的內涵19

物流定義7R—物流概念的通俗表達20物流定義7R—物流概念的通俗表達20RightProductRightQuantityRightConditionRightPlaceRightTimeRightCustomerRightCost21RightProduct211.2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與分類

1.2.1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輸送、保管、流通加工、包裝、裝卸、信息等六要素221.2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與分類1.2.1現代物流的構成物流機能分類內容輸送運輸配送長距離、線形機能,物流的交通機能短距離、面的機能,物流的準入機能保管儲藏保管長時間保管、儲藏型保管短時間保管、流通型保管流通加工加工作業生產加工促銷加工商品檢驗、分揀、放置、備貨、分配組裝、細分、切斷、規格化價格貼付、單位化、商品組合包裝工業包裝商業包裝輸送、保管包裝、外部包裝、內部包裝、品質保證為主體銷售包裝、單個包裝、市場營銷為主體裝卸入貨卸貨從物流設施到交通機關的活動從交通機關到物流設施的活動信息物流信息商流信息數量管理:運行、貨物追蹤,入庫、在庫、出庫管理品質管理:溫度、濕度管理,技術性能和品質管理作業管理:自動分揀、數碼備貨、流程傳輸定、發貨:POS、EOS、VAN、EDI、MIS、DSS金融:銀行聯網、Internet/Intranet23物流機能分類內容輸送運輸長距離、線形機能,物流的交通機能保管1.2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與分類

1.2.2現代物流的分類1.按照作用分類供應物流銷售物流生產物流回收物流廢棄物物流2.按照物流活動的空間范圍分類地區物流國內物流國際物流241.2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與分類1.2.2現代物流的分類1.2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與分類

3.按照物流系統性質分類社會物流行業物流企業物流4.其它物流綠色物流軍事物流第三方物流定制物流虛擬物流251.2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與分類251.3現代物流的作用1.物流保障再生產過程。物流是生產過程的基本保證。物流是實現從生產到消費的重要環節。

2.以盡可能低的物流成本,給顧客以盡可能好的物流服務。準確地按期將商品送交顧客,滿足市場需求,及時產生價值。盡可能減少商品供應的斷檔,保持生產經營中資金流的連續性。適當安排物流結點,提高配送效率,保持合理庫存水平以實現動態平衡。261.3現代物流的作用1.物流保障再生產過程。261.3現代物流的作用使生產、運輸、保管、搬運、包裝、流通加工等不同過程一體化、系統化,節約和合理利用資源。從接受訂貨到發貨和配送,信息通暢,使物流成本最小。

3.提高效益,增加銷售和盈利。運營過程的集約化。獲得外部關系的最佳化。4.提高企業的核心能力通過物流提高企業的管理能力。通過物流增強企業競爭力。

271.3現代物流的作用使生產、運輸、保管、搬運、包裝、流通1.3現代物流的作用5.降低物流活動中的成本GDPCostChinaUSAJapan/KoreaIndia18.5%8~10%7~8%8~9%數據摘自《2005年中國經濟年鑒》281.3現代物流的作用GDPCostChina6.是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冰山學說)7.電子商務要有物流為基礎,才能實現對流通領域的革命。8.城市的現代化必須以物流的現代化為依托。9.現在物流業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10.現代物流業是改善投資環境,擴大招商引資的重要措施。11.現代物流業能夠起到完善結構、提高國民經濟總體質量和抗御危機的作用。1.3現代物流的作用296.是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冰山學說)1.3現代物流的1.4現代物流興起的原因運輸管制的放松信息技術應用的商業化通信技術的發展(BD/QR/CR/AR/ERP/GPS/RFID……)TQMAlliance301.4現代物流興起的原因運輸管制的放松301.5國際國內物流產業現狀311.5國際國內物流產業現狀31美國現代物流產業簡介全球知名的物流公司UPS、Fedex

零售業巨頭walmart

物流管理趨于智能化

3PL(第三方物流)的壯大成長、2004年物流產業的規模為9000億美元,是高技術產業的2倍,物流成本占GDP約10%。物流管理人員的年薪酬水平穩定在6.4萬美元。物流從業人員受教育程度較高,大約92%有學士學位,41%有碩士學位,22%有正式的資格證書(倉儲工程師、配送工程師等)32美國現代物流產業簡介32日本物流業概況風靡全球的“零庫存管理”、JIT(justintime)日本物流成本占GDP約9%物流運作的標準化知名的物流企業如宅急送、株式會社

33日本物流業概況33(3)中國物流產業34(3)中國物流產業34

物流基礎設施規模擴大如鐵路運營達到7.15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達到2.52萬公里。物流量持續增加35物流基礎設施規模擴大352003年2004年鐵路4585162897公路1557830254水運50089117694航空125291總計111643211136總貨物運輸周轉量(億噸公里)362003年2004年鐵路4585162897公路155783物流市場潛力巨大

汽車工業家電、電子、通訊產業商業系統其他產業37物流市場潛力巨大37汽車需求量預測(萬輛)2004年2005年需求量105~110125~14538汽車需求量預測(萬輛)2004年2005年需求量105~11第三方物流方興未艾由需求方和供應方之外的第三方實現的合同物流。39第三方物流方興未艾39

各級政府部門對現代物流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物流規劃的地位不斷加強

2001年3月,《關于加快我國現代化物流發展的若干意見》

經濟發達的直轄市、省會城市將物流作為了支柱產業之一。

物流經濟圈的形成?。。?/p>

物流企業/公司????40各級政府部門對現代物流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物流規劃的地位

我國物流發展的特點國家科技部將現代物流作為“十五”科技重點;

跨國物流公司(DHL/UPS/FEDEX/株式會社)進入中國;

知名企業如海爾、青島啤酒、上海大眾、聯想、TCL現代物流系統的形成;

物流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如POS、ERP、RF、GPS、GIS等等。

物流標準化的頒布和推廣;

物流管理和從業人才的培養等。

二十一世紀物流的經濟?。。?!41我國物流發展的特點41人才市場需求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03年的調研,物流人才是全國12種緊缺人才之一,物流規劃人員、物流管理人員、物流研究人員、物流師資緊缺。到2010年,大專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約為50萬人,在職人員的培訓約為200萬人,目前全國僅有37所高等院校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42人才市場需求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1.6物流管理的含義和內容

1.6.1物流管理的定義

在200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GB/T18354-2001)中,物流管理是指為了以最低的成本達到客戶所滿意的服務水平,對物流活動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與控制。

1.6.2物流管理的內容對物流活動過程諸要素的管理。包括諸如運輸、儲存等實體環節的管理。對物流各活動過程中諸要素的管理。即對其中人、財、物、設備、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對物流活動中具體職能實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計劃、質量、技術、經濟等職能的管理等。431.6物流管理的含義和內容1.6.1物流管理的定義1.6物流管理的含義和內容

1.6.3物流管理的特點物流管理是戰略管理的重要方面物流管理是系統化管理物流管理要運用現代化手段和工具441.6物流管理的含義和內容1.6.3物流管理的特點44海爾:現代物流創造的奇跡

案例分析45海爾:現代物流創造的奇跡案例分析45問題1.海爾物流是用什么方式創造物流價值的?2.海爾的物流模式有什么特色?46問題1.海爾物流是用什么方式創造物流價值的?46海爾集團1998年開始進行流程再造,成立了物流推進本部、商流推進本部與資金流推進本部,注重整個流程最優與同步工程,讓資源在每一個流動過程中都實現增值,使海爾實現了快速獲取訂單與滿足訂單的目標。海爾物流是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以全球供應鏈資源網、全球配送網絡、計算機網絡為基礎,三網同步流動,為訂單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海爾物流推進本部下設三個中心,分別為采購中心、JIT訂單執行中心、配送中心。采購中心負責供應商資源的管理,采購成本的降低與戰略物資的采購;JIT訂單執行中心負責按訂單將物資入庫,并JIT配送至工位;配送中心負責將成品配送至最終用戶。47海爾集團1998年開始進行流程再造,成立了物流海爾物流“一流三網”的同步模式:(1)為訂單而采購,消滅庫存在海爾,倉庫不再是儲存物資的水庫,而是一條流動的河,從根本上消除了呆滯物資,消滅了庫存。(2)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的整合使海爾獲得了快速滿足用戶需求的能力海爾物流通過整合內部資源優化外部資源,先后引進了GE、愛默生、BASF、DOW等世界500強企業成為海爾的供應商,實施并行工程,保證了海爾產品技術的領先性,加快開發速度。另外,建成開發區河膠州國際化工業園,愛默生等國際化供應商在此投資建廠,不但將最先進的技術帶給海爾,也加快了訂單的響應速度。48海爾物流“一流三網”的同步模式:48(3)JIT速度實現同步流程海爾物流通過3個JIT(即JIT采購、JIT配送和JIT分撥物流)來實現同步流程。(4)計算機連接新經濟海爾ERP上線,供應商能夠接收訂單、查詢庫存與配額、招標競價、網上支付、信息交流,與供應商真正實現了公平、互動與雙贏。海爾物流的發展與未來:海爾物流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一流的物流增值服務提供商。目前除集團內業務外,海爾物流已經開始為華普、長城電腦、郎酒、雀巢、樂百氏等提供不同要求的高質量物流增值服務。海爾物流希望利用自己高品質的服務為所有企業建立起高效的供應鏈體系。49(3)JIT速度實現同步流程49討論1.海爾物流是用什么方式創造物流價值的?2.海爾的物流模式有什么特色?50討論1.海爾物流是用什么方式創造物流價值的?50海爾物流運行前提——BPRJIT采購不做現代物流——將無流可流物流框架——一物三網4PL物流一體化——訂單驅動物流(ERP)JIT配送EC3PL《海爾物流》孫健著廣東經濟出版社2003年51海爾物流運行前提——BPRJIT采購不做現代物流——物流框物流增值的形式?52物流增值的形式?52第2章

整合在提升

物流能力中的作用53第2章

整合在提升

物流能力中的作用53引導案例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三流同步”!54引導案例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三流同步”!54學習目標功能分類整合總體框架作業目標整合的阻力55學習目標功能分類55一、功能分類五大功能

1.網絡設計

2.信息

3.運輸

4.存貨

5.倉儲、裝卸搬運、包裝56一、功能分類五大功能56網絡設計規模、數量、地址57網絡設計572.信息預測、訂單、物流活動等信息。物流運作變異原因之一:錯誤的、延遲的、不共享的物流信息。582.信息583.運輸三要素:成本、速度、一致性?,F代運輸物流趨勢:聯合運輸、多式聯運593.運輸594.存貨存貨、服務滿意度與物流成本的關系——悖反原理。

604.存貨605.倉儲、裝卸搬運、包裝倉儲經營決策:自營或外包(租賃)產品搬運路線、次數與成本和產品受損可能性的關系。包裝的作用最基本的包裝單位馬斯特箱

Mastercarton615.倉儲、裝卸搬運、包裝61二、整合總體框架

1.貨物流2.信息流3.企業內部物流整合62二、整合總體框架

1.貨物流62材料來源零部件工廠裝配工廠配送倉庫顧客購買獲取周期制造支持周期實物配送周期信息流物流企業物流實現周期63材料來源零部件工廠裝配工廠配送倉庫顧客購買獲取周期制造支持周三、作業目標

1.QR(快速響應)2.最小變異3.最低庫存4.集中運輸5.質量6.生命周期支持64三、作業目標

1.QR(快速響應)64四、整合的阻力組織機構2.績效體系3.貨物所有權4.信息技術65四、整合的阻力組織機構65案例討論一汽大眾通過物流整合提高效益66案例討論一汽大眾通過物流整合提高效益66第三章物流的最新理念:SCM67第三章物流的最新理念:SCM67學習目標

了解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供應鏈產生的背景;供應鏈的類型;學會進行供應鏈分析,進行基于產品的供應鏈設計;SCM管理的關鍵問題;3PL&4PL在SCM中的價值;重點學習企業資源計劃ERP在供應鏈管理中的實施方式。68學習目標了解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供應作者印刷廠出版社銷售商讀者信息流圖書資金流69作者印刷廠出版社銷售商讀者信息流圖書3.1

供應鏈管理3.1.1供應鏈管理的概念供應鏈(SC)的概念703.1供應鏈管理3.1.1供應鏈管理的概念70供應鏈是:圍繞一個核心企業,對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各個環節所涉及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整合,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和有關中間商等各方鏈接成一個具有整體功能的網絡。因此,供應鏈是一條連接供應商到用戶的增值鏈。71供應鏈是:圍繞一個核心企業,對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各個

供應商的供應商

用戶的用戶

供應商

用戶

核心企業

物流或/和服務流

資金流

72供應商的供應商3.1供應鏈管理2.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和內容

(1)供應鏈管理的概念供應鏈管理是對供應鏈增值的管理,它采用了集成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執行從供應商到最終用戶總體過程中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職能。供應鏈管理把供應鏈上的各個企業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來實施網絡化管理,將各個節點成員分別承擔的職能協調起來,形成一個能快速適應市場的、有效地滿足顧客需要的功能系統,實現總體上的高效益和低成本。

733.1供應鏈管理2.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和內容733.1供應鏈管理

(2)供應鏈管理的內容

供應鏈管理主要涉及到四個主要領域:供應(Supply)、生產(Schedule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由圖3-2可見,供應鏈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產計劃為指導,以各種技術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為依托,圍繞供應、生產作業、物流(主要指制造過程)、滿足需求來實施的。743.1供應鏈管理(2)供應鏈管理的內容3.1供應鏈管理集成化供應鏈管理同步化、集成化生產計劃供應物流需求生產作業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信息網絡(信息共享)各種技術支持753.1供應鏈管理集成化供應鏈管理同步化、集成化生產計劃供3.1.4供應鏈的興起1.宏觀環境二十世紀至今,通訊技術(EDI、GPS、RF等)走向商業化,使QR、CR、AR、ECR、ERP成為可能,為供應鏈管理提供了工具。2.市場環境九十年代后,用戶需要個性化、定制的產品,產品周期越來越短,企業競爭環境越來越來激烈。3.組織環境傳統的垂直型的組織結構為適應產品或服務的供應鏈競爭,革新為“扁平型”的組織機構——按物流、工作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劃分組織結構。3.1供應鏈管理763.1.4供應鏈的興起3.1供應鏈管理763.1.5供應鏈的特征1.復雜性供應鏈節點企業組成的跨度(層次)不同,供應鏈往往由多個、多類型甚至多國企業構成。2.動態性3.面向用戶需求4.交叉性3.1供應鏈管理773.1.5供應鏈的特征3.1供應鏈管理773.1.6供應鏈的類型1.以網狀結構劃分(1)“V”型供應鏈:發散網狀,為其他企業提供原料。如石油、化工、造紙和紡織業。(2)“A”型供應鏈:客戶訂單驅動,如航空工業(飛機制造)、汽車工業、重工業等。(3)“T”型供應鏈:行業中普遍存在,如醫藥保健品、汽車備件、電子產品、食品和飲料等,“T”型供應鏈是供應鏈管理中最復雜的情況。3.1供應鏈管理783.1.6供應鏈的類型3.1供應鏈管理782.以產品劃分(1)功能型供應鏈。市場需求比較穩定,比較容易實現供求平衡。(2)創新型供應鏈。市場的不確定性是問題的關鍵。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柔性是創新型供應鏈的關鍵。只有響應速度快、柔性程度高的供應鏈才能適應多變的市場需求,而實現速度和柔性的投資和費用則要與獲得的成效相平衡。792.以產品劃分793.根據運行性質劃分(1)穩定的供應鏈和動態的供應鏈?;谙鄬Ψ€定、單一的市場需求而組成的供應鏈穩定性較強,而基于相對頻繁變化、復雜的需求而組成的供應鏈動態性較高。(2)平衡的供應鏈和傾斜的供應鏈。根據供應鏈容量與用戶需求的關系可以劃分為平衡的供應鏈和傾斜的供應鏈。一個供應鏈具有一定的、相對穩定的設備容量和生產能力,當供應鏈的容量能滿足用戶需求時,供應鏈處于平衡狀態,而當市場變化加劇,造成供應鏈成本增加、庫存增加、浪費增加等現象時,供應鏈則處于傾斜狀態。(3)有效性供應鏈和反應性供應鏈。根據供應鏈的功能模式(物理功能和市場中介功能)可以分為兩種:有效性供應鏈和反應性供應鏈。有效性供應鏈主要體現供應鏈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將原材料轉化成零部件、半成品、產品,以及在供應鏈中的運輸等,反應性供應鏈主要體現供應鏈的市場中介的功能,即把產品分配到滿足用戶需求的市場,對未預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應等。803.根據運行性質劃分80客戶需求供應鏈容量市場需求增長生產超時、成本增加、庫存增加、浪費增加客戶需求供應鏈容量市場需求新產品供應商、制造商、運輸商、分銷商、零售商

平衡的供應鏈傾斜的供應鏈81客戶需求供應鏈容量市場需求增長生產超時、成本增加、庫存增加、供應鏈的一般形態結構最簡單與最復雜的供應鏈原材料供應商制造商消費者最簡單的供應鏈82供應鏈的一般形態結構最簡單與最復雜的供應鏈原材料供應商制造商原材料海外生產廠制造商倉庫/配送中心第三方倉庫/配送中心消費者制造商總部零售商總部零售店鋪批發商零售商倉庫/配送中心國內生產廠原材料最復雜的供應鏈83原材料海外生產廠制造商倉庫/配送中心第三方倉庫/配送中心消費物流一體化的供應鏈存貨流企業供應商采購獲取制造支持實物配送顧客信息流84物流一體化的供應鏈存貨流企業供應商采購獲取制造支持實物配送顧網鏈結構的供應鏈物料供應商制造生產分銷零售客戶供應商的供應商供應商客戶的客戶客戶核心企業供應源需求源物流信息流資金流85網鏈結構的供應鏈物料供應商制造生產分銷零售客戶供應商的供應商3.2傳統管理與供應鏈管理的區別

3.1供應鏈管理分析3.1.1供應鏈管理新模式的特點

以客戶價值為導向的“需求動力”模式基本思想:供應鏈企業了解客戶需要什么產品和提供什么服務?

供應鏈的成功取決于:降低需求成本的,有效客戶反應(ECR)。863.2傳統管理與供應鏈管理的區別3.1供應鏈管理分析8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顧客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顧客制造商“推式”的供應鏈管理模式:“拉式”的供應鏈管理模式:87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顧客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顧客制造商“推以供應鏈各環節上的信息集成與共享為條件銷售計劃、生產計劃信息在供應鏈企業間是共享的。供應鏈的競爭新概念信息作為客戶。企業之間聯系的紐帶。市場競爭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88以供應鏈各環節上的信息集成與共享為條件88供應鏈新模式要求:面向客戶需求,縮短訂貨周期,降低產品和服務成本,提高供應鏈的運作能力。89供應鏈新模式要求:893.1.2供應鏈管理的主要業務流程

計劃顧客所需產品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地點到達客戶的總體設計和規劃過程。計劃的前提:有效收集客戶需求信息,適應需求變動;需求信息用于安全庫存、庫存周轉和補貨頻率在內的庫存投資;為訂單的生成、執行和記錄制定操作方案。903.1.2供應鏈管理的主要業務流程90實施貨物和服務在供應鏈中實際的流動。訂單履行、供應、制造、分銷管理綜合,加強供應鏈的合作。執行評估運行情況跟蹤。

91實施913.3供應鏈系統設計3.3.1供應鏈設計原則集成與分解相結合原則簡潔性原則互補性原則協調性原則動態性原則創新性原則戰略性原則923.3供應鏈系統設計3.3.1供應鏈設計原則923.3供應鏈系統設計3.3.2基于產品的供應鏈設計

基于產品的供應鏈設計策略

功能性產品革新性產品有效性供應鏈匹配不匹配反應性供應鏈不匹配匹配933.3供應鏈系統設計3.3.2基于產品的供應鏈設計

功3.3供應鏈系統設計基于產品的供應鏈設計步驟(1)分析市場競爭環境

(2)總結、分析企業現狀

(3)根據基于產品的供應鏈設計策略提出供應鏈設計的目標主要目標在于獲得高用戶服務水平和低庫存投資、低單位成本兩個目標之間的平衡(這兩個目標往往有沖突)

(4)分析供應鏈的組成,提出供應鏈組成的基本框架

供應鏈中的成員組成分析主要包括制造工廠、設備和工藝、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及用戶的選擇及定位

943.3供應鏈系統設計基于產品的供應鏈設計步驟943.3供應鏈系統設計(5)分析和評價供應鏈設計的技術可能性

(6)解決供應鏈設計中的關鍵問題·供應鏈成員的選擇與定位、計劃與控制方法?!ぴ牧系膩碓磫栴},包括供應商、流量、價格、運輸等問題?!どa方式設計,如需求預測、生產什么產品、生產能力、供應給哪些分銷中心、價格、生產計劃、生產作業計劃和跟蹤控制、庫存管理等問題?!し咒N任務與能力設計,如產品服務于哪些市場、運輸、價格等問題。

·相關信息管理系統設計。

·物流管理系統設計等。(7)檢驗供應鏈

953.3供應鏈系統設計(5)分析和評價供應鏈設計的技術可能性反饋反饋(1)分析市場競爭環境(產品需求)(2)分析企業現狀(現有供應鏈分析)(3)提出供應鏈設計(分析必要性)(4)建立供應鏈設計目標(5)分析供應鏈構成(6)分析評價可能性(7)設計產生新的供應鏈(8)檢驗新供應鏈(9)完成供應鏈設計決策點工具和技術比較新舊供應鏈96反饋反饋(1)分析市場競爭環境(產品需求)(2)分析企業現狀案例成功的物流與供應鏈運作模式對公司的作用97案例成功的物流與供應鏈運作模式對公司的作用973.3供應鏈系統設計3.3.3供應鏈體系結構模型

供應鏈基本的拓撲結構模型有兩種:鏈狀模型和網狀模型。鏈狀模型○

ABCDE983.3供應鏈系統設計3.3.3供應鏈體系結構模型○ ○3.3供應鏈系統設計網狀模型

C1B1D1C2B2D2

·C3··

··

·BnDmCk

993.3供應鏈系統設計網狀模型3.3供應鏈系統設計(1)子網(2)虛擬企業

1003.3供應鏈系統設計(1)子網1003.3供應鏈系統設計3.3.4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

1.供應鏈合作關系的定義供應商與制造商之間,在一定時期內的共享信息、共擔風險、共同獲利的協議關系。1013.3供應鏈系統設計3.3.4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103.3供應鏈系統設計2.供應鏈合作關系的重要意義:(1)對于制造商/買主·降低成本(降低合同成本)·實現數量折扣和穩定而有競爭力的價格·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庫存水平·改善時間管理·縮短交貨提前期和提高可靠性·優化面向工藝的企業規劃·更好的產品設計和對產品變化更快的反應速度·強化數據信息的獲取和管理控制1023.3供應鏈系統設計2.供應鏈合作關系的重要意義:103.3供應鏈系統設計(2)對于供應商/賣主·保證有穩定的市場需求·對用戶需求更好地了解/理解·提高運作質量·提高零部件生產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對買主交貨期改變的反應速度和柔性·獲得更高的(比非戰略合作關系的供應商)利潤1033.3供應鏈系統設計(2)對于供應商/賣主1033.3供應鏈系統設計(3)對于雙方·改善相互之間的交流·實現共同的期望和目標·共擔風險和共享利益·共同參與產品和工藝開發,實現相互之間的工藝集成、技術和物理集成·減少外在因素的影響及其造成的風險·降低機會主義影響和投機幾率·增強解決矛盾和沖突的能力·訂單、生產、

運輸上實現規模效益以降低成本·減少管理成本·提高資產利用率。1043.3供應鏈系統設計(3)對于雙方1043.3供應鏈系統設計3.供應鏈合作關系的形成及其制約因素(1)建立供應鏈合作關系建立供應鏈合作關系的步驟可以分為:第一步,建立供應鏈戰略合作關系的需求分析。必須明確戰略關系對于企業的必要性,企業必須評估潛在的利益與風險。第二步,確立標準,選擇供應商,選擇合作伙伴。第三步,正式建立合作關系。第四步,實施和加強合作關系。1053.3供應鏈系統設計3.供應鏈合作關系的形成及其制約因素3.3供應鏈系統設計(2)建立供應鏈合作關系的制約因素4.選擇合作伙伴的基本方法(1)直觀判斷法。(2)招標法。(3)協商選擇法。(4)采購成本比較法。(5)ABC成本法。(6)層次分析法(AHP)。1063.3供應鏈系統設計(2)建立供應鏈合作關系的制約因素13.3供應鏈系統設計5.合作伙伴綜合評價、選擇的步驟步驟1:分析市場競爭環境(需求、必要性)步驟2:確立合作伙伴選擇目標步驟3:制定合作伙伴評價標準步驟4:成立評價小組步驟5:合作伙伴參與步驟6:評價合作伙伴步驟7:實施供應鏈合作關系1073.3供應鏈系統設計5.合作伙伴綜合評價、選擇的步驟13.4供應鏈管理的關鍵問題Information(牛鞭效應/鞭捎效應)Cooperation(合作機制)1083.4供應鏈管理的關鍵問題Information(牛鞭3.53PL在SCM管理中的作用1093.53PL在SCM管理中的作用109

3PL中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中,將第三方物流定義為:“由供方與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模式”。

1103PL110

3PL的作用

(1)加快物流產業的形成和再造(2)為企業注入新的資源,提高企業競爭力(3)分擔風險和降低成本1113PL的作用111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1.ERP的定義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ERP),可以從管理思想、軟件產品、管理系統三個層次給出它的定義。(1)ERP是由美國著名的計算機技術咨詢和評估集團GarterGroupInc.提出的一整套企業管理系統體系標準,其實質是在MRPII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成的面向供應鏈(SupplyChain)的管理思想。(2)ERP是綜合應用了客戶機/服務器體系、關系數據庫結構、面向對象技術、圖形用戶界面、第四代語言(4GL)、網絡通信等信息產業成果,以ERP管理思想為靈魂的軟件產品。(3)ERP是整合了企業管理理念、業務流程、基礎數據、人力物力、計算機硬件和軟件于一體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

112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1.E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ERP系統ERP軟件ERP管理思想113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ERP系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2.ERP的形成和發展(1)基本MRP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產品結構信息物品庫存信息物料采購計劃安排加工計劃114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2.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2)閉環MRP在初期MRP的基礎上補充了以下功能:?編制能力需求計劃;?建立了信息反饋機制,使計劃部門能及時從供應商、車間作業現場、庫房管理員、計劃員那里了解計劃的實際執行情況;

?計劃調整功能;115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2)閉物料需求計劃(MRP)主生產計劃(MPS)生產規劃需求信息產能負荷分析(RCCP)能力需求計劃(CRP)作業計劃與控制(采購、車間加工)投入與產出控制(I/O)可行可行必要時修改修改修改YNYN調整能力數據閉環MRP邏輯流程圖116物料需求計劃主生產計劃生產規劃產能負荷分析能力需求計劃作業計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3)MRPII階段制造資源計劃(ManufacturingResourcesPlanning,MRPII)在80年代初開始發展起來,是一種資源協調系統,代表了一種新的生產管理思想。它把生產活動與財務活動聯系起來,將閉環MRP與企業經營計劃聯系起來,使企業各個部門有了一個統一可靠的計劃控制工具。它是企業級的集成系統,它包括整個生產經營活動:銷售、生產、生產作業計劃與控制、庫存、采購供應、財務會計、工程管理等。117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3)MR會計科目成本中心決策層計劃層執行層YN可行物料需求計劃能力需求計劃采購作業車間作業成本會計業績評價庫存信息物料清單工作中心工藝路線供應商信息應付賬款總賬YN主生產計劃粗能力計劃可行YN經營規劃銷售規劃可行資源清單需求信息客戶信息應收賬款MRP-II邏輯流程圖118會計科目決策層計劃層執行層YN可行物料需求計劃能力需求計劃采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4)ERP

進入90年代,MRPII得到了蓬勃發展,其應用也從離散型制造業向流程式制造業擴展,不僅應用于汽車、電子等行業,也能用于化工、食品等行業。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MRPII系統的功能也在不斷地增強、完善與擴大,向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ERP)發展。119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4)E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5)ERPIIGartner公司在1990年首先提出ERP概念后,在2000年又提出一個新的概念—ERPII,即協同商務(collaborativecommerce,C-Commerce)。Gartner公司解釋協同商務為一種面向“貿易利益共同體”(可以理解為由合作伙伴組成的供應鏈,或虛擬企業),實現所有共同體成員信息的溝通和集成,以優化資源。在技術上是一種以Web為核心的按照信息集成要求設計的開放體系結構。120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5)E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協同商務·延伸業務流程是指必須有企業本身以及企業的客戶、供應商、外包服務商等共同參與的業務流程。也就是說,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來重組業務流程。·從技術條件來講,要能夠使得參與各方在保留已有并適用的系統的前提下,設置新的業務流程,做到使利益共同體各個單位的各種不同應用系統能夠完美地集成。121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協同商務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3.ERP同MRP的關系(1)MRP是ERP的核心功能(2)MRP是ERP的重要組成(3)ERP同MRP的區別

1223.6供應鏈管理工具

——ERP簡介3.ER第1章

物流是經濟領域的“黑暗大陸”

第一篇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理念123第1章

物流是經濟領域的“黑暗大陸”第一篇1學習目標

本章著重介紹了物流概念的來源和發展過程、物流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和分類,要求了解物流及物流管理的內涵、物流創造價值的方式以及現代物流的作用,學會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和挖掘物流的價值和作用。124學習目標本章著重介紹了物流概念的來引導案例

海爾在連續十幾年保持80%的增長速度之后,近年已經進行了一場重大的管理革命——建立企業現代物流體系。

SCM3PLERP125引導案例

海爾在連續十幾年保持80%的增長速度之后1.1物流的概念1.1.1物流概念

1.物流概念的來源和發展物流一詞最早起源于美國,理論上最早產生于1901年,1915年阿奇.蕭在《市場流通中的若干問題》和費萊德.E.克拉克(FredE.Clark),1929年所著的《市場營銷中的原則》一書中提到物流。1261.1物流的概念1.1.1物流概念4在二戰中發展起來:二戰中,圍繞戰爭供應,美國軍隊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論,并將其用于戰爭活動中。其中所提出的“后勤”是指將戰時物資生產、采購、運輸、配給等活動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統一布置,以求戰略物資補給的費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務更好。后來“后勤”一詞在企業中廣泛應用,這時的后勤包含了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物流,因而是一個包含范圍更廣泛的物流概念。127在二戰中發展起來:二戰中,圍繞戰爭供應,美國軍隊建立了“后勤(一)物流價值的發現過程1.物流觀念的啟蒙與產生1901年FredE.Clark1929年所著的《市場營銷中的原則》128(一)物流價值的發現過程1.物流觀念的啟蒙與產生19012.物流理論體系的形成物流管理發展的里程碑——1954年鮑爾.D.康柏斯發表了題為“物流是市場營銷中的另一半”的演講1961年《物流管理》第一本介紹物流管理的教科書。愛德華.W.斯馬凱伊(EdwardW.Smykay)羅納德.J.鮑爾索克斯(RonaldJ.Bowersox)費蘭克.H.莫斯曼(FrankH.Mossman)撰寫1292.物流理論體系的形成物流管理發展的里程碑——195(二)物流價值的發現過程第一階段(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

PD產品配送階段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

綜合物流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后)

市場的競爭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130(二)物流價值的發現過程81.產品物流階段

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制造商倉儲市場1311.產品物流階段制造商倉儲市場9原材料零配件儲存工廠制造成品儲存分銷商零售商或用戶物料管理(MM)實物配送(PD)企業物流(BusinessLogistics)企業物流132原材料儲工廠成品分銷商零售商物料管理(MM)實物配送(PD)2.綜合物流階段

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

Just-in-time、TQM改進了物流系統管理。1332.綜合物流階段11原材料市場倉儲倉儲制造商綜合物流管理原材料物流產品物流綜合物流管理示意圖134原材料市場倉儲倉儲制造商綜合物流管理原材料物流產品物流綜合物3.供應鏈管理階段

20世紀80年代至今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客戶信息流產品流現金流供應鏈管理示意圖1353.供應鏈管理階段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客戶信息流產品流現(三)目前主要的物流學說

第三利潤源泉物流冰山學說商流分離說物流戰略學說黑大陸學說(1962年4月,PeterDrucker,《財富》雜志上“經濟領域的黑暗大陸”)136(三)目前主要的物流學說141.1物流的概念Logistics包含生產領域的原材料采購、生產過程中的物料搬運、廠內物流和流通過程中的物流(或銷售物流即PhysicalDistribution)。物流概念主要通過兩條途徑傳入我國,一條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隨“市場營銷”理論的引入而從歐美傳入,因為在歐美的所有市場營銷教科書中都毫無例外地要介紹“PhysicalDistribution”。另一條途徑是“PhysicalDistribution”從歐美傳入日本,譯為日文“物流”,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從日本直接引入“物流”這一概念。1371.1物流的概念Logistics包含生產領域的原材料采購1.1物流的概念2.物流的定義2001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對物流的定義進行了完善:物流是供應鏈運作中,以滿足客戶要求為目的,對貨物、服務和相關信息在產出地和銷售地之間實現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動和儲存所進行的計劃、執行和控制的過程。在200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GB/T18354-2001)中,物流(Logistics)的定義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的有機結合。1381.1物流的概念2.物流的定義161.1物流的概念3.物流的價值(1)時間價值“物”從供給者到需要者之間有一段時間差,由于改變這一時間差創造的價值。供應物流縮短時間創造價值。彌補時間差創造價值。延長時間差創造價值。1391.1物流的概念3.物流的價值171.1物流的概念(2)場所價值“物”從供給者到需求者之間有一段空間差異。供給者和需求者之間往往處于不同的場所,由于改變這一場所的差別創造的價值。從集中生產場所流入分散需求場所創造價值。從分散生產場所流入集中需求場所創造價值。從甲地生產流入乙地需求創造場所價值。(3)加工附加價值這種加工活動不是創造商品主要實體,形成商品主要功能和使用價值,而是帶有完善、補充、增加性質的加工活動,這種活動必然會形成勞動對象的附加價值。

1401.1物流的概念(2)場所價值181.1物流的概念1.1.2物流概念的內涵(1)物流是指有關“物”的流通的經濟活動,包括物資流通和信息流通(2)物流是經濟活動,是創造時間價值和場所價值的經濟活動(3)物流是關于物的信息活動過程,具體地說是與上述生產、運輸、保管、包裝、搬運等物資流通活動相關的信息活動(4)物流是集成性活動,是多種活動的統一1411.1物流的概念1.1.2物流概念的內涵19

物流定義7R—物流概念的通俗表達142物流定義7R—物流概念的通俗表達20RightProductRightQuantityRightConditionRightPlaceRightTimeRightCustomerRightCost143RightProduct211.2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與分類

1.2.1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輸送、保管、流通加工、包裝、裝卸、信息等六要素1441.2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與分類1.2.1現代物流的構成物流機能分類內容輸送運輸配送長距離、線形機能,物流的交通機能短距離、面的機能,物流的準入機能保管儲藏保管長時間保管、儲藏型保管短時間保管、流通型保管流通加工加工作業生產加工促銷加工商品檢驗、分揀、放置、備貨、分配組裝、細分、切斷、規格化價格貼付、單位化、商品組合包裝工業包裝商業包裝輸送、保管包裝、外部包裝、內部包裝、品質保證為主體銷售包裝、單個包裝、市場營銷為主體裝卸入貨卸貨從物流設施到交通機關的活動從交通機關到物流設施的活動信息物流信息商流信息數量管理:運行、貨物追蹤,入庫、在庫、出庫管理品質管理:溫度、濕度管理,技術性能和品質管理作業管理:自動分揀、數碼備貨、流程傳輸定、發貨:POS、EOS、VAN、EDI、MIS、DSS金融:銀行聯網、Internet/Intranet145物流機能分類內容輸送運輸長距離、線形機能,物流的交通機能保管1.2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與分類

1.2.2現代物流的分類1.按照作用分類供應物流銷售物流生產物流回收物流廢棄物物流2.按照物流活動的空間范圍分類地區物流國內物流國際物流1461.2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與分類1.2.2現代物流的分類1.2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與分類

3.按照物流系統性質分類社會物流行業物流企業物流4.其它物流綠色物流軍事物流第三方物流定制物流虛擬物流1471.2現代物流的構成要素與分類251.3現代物流的作用1.物流保障再生產過程。物流是生產過程的基本保證。物流是實現從生產到消費的重要環節。

2.以盡可能低的物流成本,給顧客以盡可能好的物流服務。準確地按期將商品送交顧客,滿足市場需求,及時產生價值。盡可能減少商品供應的斷檔,保持生產經營中資金流的連續性。適當安排物流結點,提高配送效率,保持合理庫存水平以實現動態平衡。1481.3現代物流的作用1.物流保障再生產過程。261.3現代物流的作用使生產、運輸、保管、搬運、包裝、流通加工等不同過程一體化、系統化,節約和合理利用資源。從接受訂貨到發貨和配送,信息通暢,使物流成本最小。

3.提高效益,增加銷售和盈利。運營過程的集約化。獲得外部關系的最佳化。4.提高企業的核心能力通過物流提高企業的管理能力。通過物流增強企業競爭力。

1491.3現代物流的作用使生產、運輸、保管、搬運、包裝、流通1.3現代物流的作用5.降低物流活動中的成本GDPCostChinaUSAJapan/KoreaIndia18.5%8~10%7~8%8~9%數據摘自《2005年中國經濟年鑒》1501.3現代物流的作用GDPCostChina6.是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冰山學說)7.電子商務要有物流為基礎,才能實現對流通領域的革命。8.城市的現代化必須以物流的現代化為依托。9.現在物流業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10.現代物流業是改善投資環境,擴大招商引資的重要措施。11.現代物流業能夠起到完善結構、提高國民經濟總體質量和抗御危機的作用。1.3現代物流的作用1516.是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冰山學說)1.3現代物流的1.4現代物流興起的原因運輸管制的放松信息技術應用的商業化通信技術的發展(BD/QR/CR/AR/ERP/GPS/RFID……)TQMAlliance1521.4現代物流興起的原因運輸管制的放松301.5國際國內物流產業現狀1531.5國際國內物流產業現狀31美國現代物流產業簡介全球知名的物流公司UPS、Fedex

零售業巨頭walmart

物流管理趨于智能化

3PL(第三方物流)的壯大成長、2004年物流產業的規模為9000億美元,是高技術產業的2倍,物流成本占GDP約10%。物流管理人員的年薪酬水平穩定在6.4萬美元。物流從業人員受教育程度較高,大約92%有學士學位,41%有碩士學位,22%有正式的資格證書(倉儲工程師、配送工程師等)154美國現代物流產業簡介32日本物流業概況風靡全球的“零庫存管理”、JIT(justintime)日本物流成本占GDP約9%物流運作的標準化知名的物流企業如宅急送、株式會社

155日本物流業概況33(3)中國物流產業156(3)中國物流產業34

物流基礎設施規模擴大如鐵路運營達到7.15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達到2.52萬公里。物流量持續增加157物流基礎設施規模擴大352003年2004年鐵路4585162897公路1557830254水運50089117694航空125291總計111643211136總貨物運輸周轉量(億噸公里)1582003年2004年鐵路4585162897公路155783物流市場潛力巨大

汽車工業家電、電子、通訊產業商業系統其他產業159物流市場潛力巨大37汽車需求量預測(萬輛)2004年2005年需求量105~110125~145160汽車需求量預測(萬輛)2004年2005年需求量105~11第三方物流方興未艾由需求方和供應方之外的第三方實現的合同物流。161第三方物流方興未艾39

各級政府部門對現代物流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物流規劃的地位不斷加強

2001年3月,《關于加快我國現代化物流發展的若干意見》

經濟發達的直轄市、省會城市將物流作為了支柱產業之一。

物流經濟圈的形成?。?!

物流企業/公司????162各級政府部門對現代物流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物流規劃的地位

我國物流發展的特點國家科技部將現代物流作為“十五”科技重點;

跨國物流公司(DHL/UPS/FEDEX/株式會社)進入中國;

知名企業如海爾、青島啤酒、上海大眾、聯想、TCL現代物流系統的形成;

物流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如POS、ERP、RF、GPS、GIS等等。

物流標準化的頒布和推廣;

物流管理和從業人才的培養等。

二十一世紀物流的經濟!?。。?63我國物流發展的特點41人才市場需求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03年的調研,物流人才是全國12種緊缺人才之一,物流規劃人員、物流管理人員、物流研究人員、物流師資緊缺。到2010年,大專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約為50萬人,在職人員的培訓約為200萬人,目前全國僅有37所高等院校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164人才市場需求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1.6物流管理的含義和內容

1.6.1物流管理的定義

在200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GB/T18354-2001)中,物流管理是指為了以最低的成本達到客戶所滿意的服務水平,對物流活動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與控制。

1.6.2物流管理的內容對物流活動過程諸要素的管理。包括諸如運輸、儲存等實體環節的管理。對物流各活動過程中諸要素的管理。即對其中人、財、物、設備、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對物流活動中具體職能實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計劃、質量、技術、經濟等職能的管理等。1651.6物流管理的含義和內容1.6.1物流管理的定義1.6物流管理的含義和內容

1.6.3物流管理的特點物流管理是戰略管理的重要方面物流管理是系統化管理物流管理要運用現代化手段和工具1661.6物流管理的含義和內容1.6.3物流管理的特點44海爾:現代物流創造的奇跡

案例分析167海爾:現代物流創造的奇跡案例分析45問題1.海爾物流是用什么方式創造物流價值的?2.海爾的物流模式有什么特色?168問題1.海爾物流是用什么方式創造物流價值的?46海爾集團1998年開始進行流程再造,成立了物流推進本部、商流推進本部與資金流推進本部,注重整個流程最優與同步工程,讓資源在每一個流動過程中都實現增值,使海爾實現了快速獲取訂單與滿足訂單的目標。海爾物流是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以全球供應鏈資源網、全球配送網絡、計算機網絡為基礎,三網同步流動,為訂單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海爾物流推進本部下設三個中心,分別為采購中心、JIT訂單執行中心、配送中心。采購中心負責供應商資源的管理,采購成本的降低與戰略物資的采購;JIT訂單執行中心負責按訂單將物資入庫,并JIT配送至工位;配送中心負責將成品配送至最終用戶。169海爾集團1998年開始進行流程再造,成立了物流海爾物流“一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