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四-血凝及血凝抑制實驗4.28課件_第1頁
實驗四-血凝及血凝抑制實驗4.28課件_第2頁
實驗四-血凝及血凝抑制實驗4.28課件_第3頁
實驗四-血凝及血凝抑制實驗4.28課件_第4頁
實驗四-血凝及血凝抑制實驗4.28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四

血凝及血凝抑制實驗

實驗目的1.了解血凝及血凝抑制實驗原理2.掌握血凝及血凝抑制試驗方法3.掌握基本操作技術,了解其實用價值實驗原理凝集試驗:顆粒性抗原與相應抗體結合后發生凝集的血清學試驗??乖c抗體復合物在電解質作用下,經過一定時間,形成肉眼可見的凝集團塊。試驗可在玻板上進行,稱為玻板凝集試驗,可用已知抗原檢查未知抗體,或用于已知抗體診斷未知抗原,;亦可在試管中進行,稱試管凝集試驗,主要用于抗血清效價測定。血凝試驗原理血凝素(hemagglutininHA):(HA,從H1—H15),呈柱狀由病毒基因編碼的糖蛋白刺突。功能:①吸附細胞:與細胞上受體結合,使病毒侵入細胞②凝集多種動物的紅細胞(血凝試驗):HA能與人或其它動物多種紅細胞表面N-乙酰神經氨酸酶受體結合引起紅細胞凝集③具抗原性:其抗體能中和病毒---中和抗體:抑制血凝(血凝抑制試驗)血凝素(HA)柱狀流感病毒結構模式圖血凝原理血凝抑制原理血凝抑制試驗原理

病毒引起的血凝現象能被相應的抗血凝素抗體所抑制,即抗體與病毒結合后,血凝素無法吸附于紅細胞表面的受體上,用免疫血清阻止紅細胞凝集的現象,稱為血凝抑制.

實驗材料器材:U型或V型微量反應板、微量移液器、槍頭試劑:1%雞紅細胞、NDIV血凝素、NDIV抗血清、生理鹽水血凝試驗結果判定效價判定:凝集特別顯著:“++++”凝集現象次之:“+++”凝集清楚可見:“++”稍顯凝集者:“+”血凝效價:呈“++”凝集時的最高稀釋度。此時的稀釋度即為1個血凝單位。血凝抑制1.取96孔V型反應板1塊置于水平實驗臺上,在第1排1-10孔內加入25ul生理鹽水,第11孔不加。第12孔加25ul生理鹽水。2.在第1孔內加入被檢血清25ul,混勻后吸出25ul加入第2孔內,再混勻后吸出25ul加入第3孔內,依次類推至第10孔時棄掉25ul。第12孔不加作陰性對照孔。3.在1-12孔內均加入“四價”血凝素25ul,震蕩后,室溫靜止作用5min。4.在1-12孔內均加入1%的雞紅細胞懸液25ul,震蕩,室溫感作15-30min,每5min觀察一次結果。5.觀測結果,記錄實驗數據.血凝抑制試驗結果判定測定孔RBC沉于孔底中心,呈紐扣狀。(+)凝集(-)病毒對照孔:凝集RBC對照孔:無自凝血凝抑制試驗效價:呈完全血凝抑制的最高血清稀釋度。

思考問題1.計算出病毒的凝集價、血凝抑制價2.血凝試驗中為什么要加補充液?3.為什么加病毒液和紅細胞懸液時要反向加?4.病毒凝集紅細胞是不是一種特異的抗原體反應?血凝抑制實驗是不是特異的抗原抗體反應?為什么?孔號1234567891011(+)12(-)HA稀釋度248163264128256、、、、棄生理鹽25252525252525252525x25血凝素2525252525252525252525血凝素x生理鹽水2525252525252525252525251%雞紅細胞252525252525252525252525結果預測++++++++++++++++++++++++++--++++_孔號1234567891011(+)12(-)HI稀釋度248163264128256、、、、棄生理鹽25252525252525252525X25待檢血清2525252525252525252525x4HA血凝素2525252525252525252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