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民經濟統計與分析經管教研部:孟來果國民經濟統計與分析1
國民經濟統計發展公報熱點問題:用數字說話國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數CPI統計改革
統計背景國民經濟統計發展公報統計背景2★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要點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四個更加”強調堅持科學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提出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御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要點3
·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推進文化創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使上層建筑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變化,為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黨的領導是實現“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必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要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形成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力量。·把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看得比泰山還重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以黨同人民更加堅強的團結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扎扎實實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4第一章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概念:國民經濟核算即國民經濟統計,是以整個國民經濟為對象,綜合應用統計、會計和數學等方法,對一國(或地區、部門)在一定時期內各交易主體的經濟活動的條件、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核算的方法。
第一章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5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圍繞國民經濟核算所形成的一套理論和方法。MPSSNA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圍繞國民經濟核算所形成的一套理論和方法。6
第一節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產生和發展早期的國民收入統計代表人物:威廉·配第第一節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產生和發展早期的國民收入統計7
威廉·配第(WilliamPetty,1623-1687)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創始人,統計學家。馬克思對配第的人品是憎惡的,說他是個“十分輕浮的外科軍醫”,是個“輕浮的掠奪成性的、毫無氣節的冒險家”;但是,對于他的經濟思想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他為”現代政治經濟學的創始者”、“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創見的經濟研究家”,是“政治經濟學之父,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統計學的創始人”。
威廉·配第(WilliamPetty,1628
國民經濟核算最早是由荷蘭經濟學家范·克利夫提出的。范·克利夫于1941年在他發表的文章中,首次使用了“國民核算”一詞,并且公布了他所編制的荷蘭1938年度國民核算表。同年,英國經濟學家米德和斯通也發表了對英國1938年和1940年國民收入和支出核算的結果。這些都標志著國民收入統計向國民經濟核算的過渡。國民經濟核算的提出國民經濟核算最早是由荷蘭經濟學家范·克利夫提9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SNA的形成
1953年,以聯合國統計委員會的名義公布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及其輔助表”,這標志著SNA的正式誕生,后來被稱為舊SNA
(TheSystemofNationalAccounts)。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的形成10SNA的修訂和發展
聯合國1968年公布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簡稱新SNA。新SNA吸納了舊SNA無法包容的部分:投人產出核算,資金流量核算,國際收支核算等,同時,對資產負債核算作了試驗性的規定,這樣,新SNA形成了一個包括五大核算系統的內容較為完善的新體系。
SNA的修訂和發展11SNA的再次修訂
新SNA在運行了25年后,又面臨一次新的修訂與完善。
1993年,五個聯合國組織對新SNA進行了修訂,并將其公布。這次修訂標志著SNA的成熟,其特點可以用八個字概括:更新、澄清、簡化、協調。稱為1993年的SNA。SNA的再次修訂12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被認為是20世紀社會科學最偉大的發明。截至2000年,已選出的44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直接對現代國民核算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就有5位,他們是:
1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4
國民賬戶體系(SNA)
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MPS)
依據全面(綜合)生產理論
依據限制性生產理論兩種核算體系:
國民賬戶體系(SNA)
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MPS)
15
MPS與SNA的主要區別是生產理論不同、指標體系不同、統計反映方式不同。目前國際上基本實行SNA基礎上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MPS與SNA的主要區別是生產理論16SNA和MPS的區別SNA以國內生產總值為主要總量指標MPS以國民收入為主要總量指標SNA生產概念是與貨物生產和服務有關的一切活動MPS生產概念是貨物生產SNA對實物運動與資金運動全面核算MPS只對實物運動進行核算SNA核算工具是復式記賬法MPS核算工具是平衡表SNA和MPS的區別SNA以國內生產總值為主要總量指標17
1993年的SNA充分吸收了世界各個國家包括發展中國家的核算成果,是一個反映先進生產力的核算體系,是聯合國和西方國家經濟核算專家對人類社會經濟的貢獻。1993年SNA對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建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8一、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建立1992:《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試行方案)》1995:全面推行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1998:在中國統計年鑒中公布該核算體系數據2002:《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頒布第二節
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基本結構一、我國國民經濟1992:《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試行方案)19《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對試行方案進行了全面系統的修訂,取消了其中的MPS核算內容,清理了基本概念,修訂了部門分類,調整了基本框架,補充了核算內容,修改和細化了有關表式和指標,基本上與新的國際標準銜接,是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工作新的規范性文本。《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對試行方案進行了全面系統20二、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基本框架二、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21第三節國民經濟核算的部門分類和核算方法
一、國民經濟核算的部門分類
機構單位和機構部門分類第三節國民經濟核算的一、國民經濟核算的部門分類機構22機構單位1、定義:有權擁有資產和承擔負債,能夠獨立從事經濟活動和與其他實體進行交易的經濟實體。
機構單位1、定義:有權擁有資產和承擔負債,23
具備機構單位條件的單位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住戶;另一類是得到法律或社會承認的法律實體或社會實體。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將機構單位分為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具備機構單位條件的單位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住戶;另一24常住單位:
指在一國或地區經濟領土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經濟單位。
經濟領土:指由該國政府控制或擁有的地理領土。常住單位:經濟領土:指由該國政府控制或擁有25經濟利益中心
一個經濟單位在一國的經濟領土之內擁有一定的活動場所,從事一定規模的經濟活動,并超過一定的時期,這個單位就是在該國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經濟單位。經濟利益中心一個經濟單位在一國的經濟領土之內26機構部門
1、定義:國民經濟機構單位根據其主要經濟職能、行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類形成國民經濟機構部門。機構部門1、定義:國民經濟機構單位根據其主要272、機構部門分類
(1)非金融企業部門(2)金融機構部門(3)政府部門(4)住戶部門
2、機構部門分類28產業單位
1、定義:是指在一個地點,從事一種或主要從事一種類型生產活動并具有收入和支出會計核算資料的生產單位。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為了進行生產核算和投入產出分析確定的基本核算單位。產業單位和產業部門分類產業單位產業單位和產業部門分類29產業部門1、國民經濟產業活動單位根據生產產品或服務的同質性分類形成國民經濟產業部門。
2、三次產業分類
第一產業,主要是農業;
第二產業,主要是工業和建筑業;
第三產業,主要是流通和服務業。產業部門30二、國民經濟核算的核算規則
國民經濟核算的核算規則主要涉及記賬方式、記錄時間和估價等。
1.記賬方式:采用復式記賬方式。二、國民經濟核算的核算規則國民經濟核算的核算規則主要涉及312.記錄時間
權責發生制,即機構單位之間的交易必須是在債權和債務發生、轉換或者取消時記錄,而不是在相應的收入與支付發生時記錄。2.記錄時間323.估價市場價格是估價的基準。生產者價格+商業流通費+運費=購買者價格3.估價33三、國民經濟核算方法平衡表方法收付式平衡表并列式平衡表矩陣式平衡表三、國民經濟核算方法平衡表方法收付式平衡表并列式平衡表矩陣式34賬戶的簡化形式:使用(支出)來源(收入)賬戶方法賬戶的簡化形式:使用(支出)來源(收入)賬戶方法35帳戶形式和記帳原則帳戶形式和記帳原則36
第四節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與宏觀經濟統計分析一、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意義
1.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2.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宏觀經濟管理的重要依據。
3.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經濟統計的基本框架。第四節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與宏觀經濟統計分析一、國民經371.通過綜合分析,能夠反映國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和路線的貫徹執行情況,為實現國民經濟發展總目標服務;2.反映國民經濟發展變化的規律性,為政府對國民經濟進行科學管理,搞好宏觀調控提供依據;3.反映國民經濟宏觀效益,為國家調整產業結構,制定最優發展規劃提供依據。二、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的意義二、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的意義38三、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與
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的關系
1.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的基礎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的需要促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發展。三、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與
宏觀經濟39國民經濟統計與分析經管教研部:孟來果國民經濟統計與分析40
國民經濟統計發展公報熱點問題:用數字說話國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數CPI統計改革
統計背景國民經濟統計發展公報統計背景41★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要點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四個更加”強調堅持科學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提出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御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要點42
·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推進文化創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使上層建筑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變化,為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黨的領導是實現“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必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要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形成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力量。·把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看得比泰山還重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以黨同人民更加堅強的團結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扎扎實實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43第一章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概念:國民經濟核算即國民經濟統計,是以整個國民經濟為對象,綜合應用統計、會計和數學等方法,對一國(或地區、部門)在一定時期內各交易主體的經濟活動的條件、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核算的方法。
第一章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44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圍繞國民經濟核算所形成的一套理論和方法。MPSSNA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圍繞國民經濟核算所形成的一套理論和方法。45
第一節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產生和發展早期的國民收入統計代表人物:威廉·配第第一節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產生和發展早期的國民收入統計46
威廉·配第(WilliamPetty,1623-1687)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創始人,統計學家。馬克思對配第的人品是憎惡的,說他是個“十分輕浮的外科軍醫”,是個“輕浮的掠奪成性的、毫無氣節的冒險家”;但是,對于他的經濟思想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他為”現代政治經濟學的創始者”、“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創見的經濟研究家”,是“政治經濟學之父,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統計學的創始人”。
威廉·配第(WilliamPetty,16247
國民經濟核算最早是由荷蘭經濟學家范·克利夫提出的。范·克利夫于1941年在他發表的文章中,首次使用了“國民核算”一詞,并且公布了他所編制的荷蘭1938年度國民核算表。同年,英國經濟學家米德和斯通也發表了對英國1938年和1940年國民收入和支出核算的結果。這些都標志著國民收入統計向國民經濟核算的過渡。國民經濟核算的提出國民經濟核算最早是由荷蘭經濟學家范·克利夫提48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SNA的形成
1953年,以聯合國統計委員會的名義公布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及其輔助表”,這標志著SNA的正式誕生,后來被稱為舊SNA
(TheSystemofNationalAccounts)。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的形成49SNA的修訂和發展
聯合國1968年公布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簡稱新SNA。新SNA吸納了舊SNA無法包容的部分:投人產出核算,資金流量核算,國際收支核算等,同時,對資產負債核算作了試驗性的規定,這樣,新SNA形成了一個包括五大核算系統的內容較為完善的新體系。
SNA的修訂和發展50SNA的再次修訂
新SNA在運行了25年后,又面臨一次新的修訂與完善。
1993年,五個聯合國組織對新SNA進行了修訂,并將其公布。這次修訂標志著SNA的成熟,其特點可以用八個字概括:更新、澄清、簡化、協調。稱為1993年的SNA。SNA的再次修訂51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被認為是20世紀社會科學最偉大的發明。截至2000年,已選出的44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直接對現代國民核算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就有5位,他們是:
52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53
國民賬戶體系(SNA)
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MPS)
依據全面(綜合)生產理論
依據限制性生產理論兩種核算體系:
國民賬戶體系(SNA)
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MPS)
54
MPS與SNA的主要區別是生產理論不同、指標體系不同、統計反映方式不同。目前國際上基本實行SNA基礎上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MPS與SNA的主要區別是生產理論55SNA和MPS的區別SNA以國內生產總值為主要總量指標MPS以國民收入為主要總量指標SNA生產概念是與貨物生產和服務有關的一切活動MPS生產概念是貨物生產SNA對實物運動與資金運動全面核算MPS只對實物運動進行核算SNA核算工具是復式記賬法MPS核算工具是平衡表SNA和MPS的區別SNA以國內生產總值為主要總量指標56
1993年的SNA充分吸收了世界各個國家包括發展中國家的核算成果,是一個反映先進生產力的核算體系,是聯合國和西方國家經濟核算專家對人類社會經濟的貢獻。1993年SNA對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建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57一、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建立1992:《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試行方案)》1995:全面推行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1998:在中國統計年鑒中公布該核算體系數據2002:《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頒布第二節
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基本結構一、我國國民經濟1992:《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試行方案)58《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對試行方案進行了全面系統的修訂,取消了其中的MPS核算內容,清理了基本概念,修訂了部門分類,調整了基本框架,補充了核算內容,修改和細化了有關表式和指標,基本上與新的國際標準銜接,是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工作新的規范性文本。《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對試行方案進行了全面系統59二、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基本框架二、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60第三節國民經濟核算的部門分類和核算方法
一、國民經濟核算的部門分類
機構單位和機構部門分類第三節國民經濟核算的一、國民經濟核算的部門分類機構61機構單位1、定義:有權擁有資產和承擔負債,能夠獨立從事經濟活動和與其他實體進行交易的經濟實體。
機構單位1、定義:有權擁有資產和承擔負債,62
具備機構單位條件的單位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住戶;另一類是得到法律或社會承認的法律實體或社會實體。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將機構單位分為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具備機構單位條件的單位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住戶;另一63常住單位:
指在一國或地區經濟領土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經濟單位。
經濟領土:指由該國政府控制或擁有的地理領土。常住單位:經濟領土:指由該國政府控制或擁有64經濟利益中心
一個經濟單位在一國的經濟領土之內擁有一定的活動場所,從事一定規模的經濟活動,并超過一定的時期,這個單位就是在該國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經濟單位。經濟利益中心一個經濟單位在一國的經濟領土之內65機構部門
1、定義:國民經濟機構單位根據其主要經濟職能、行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類形成國民經濟機構部門。機構部門1、定義:國民經濟機構單位根據其主要662、機構部門分類
(1)非金融企業部門(2)金融機構部門(3)政府部門(4)住戶部門
2、機構部門分類67產業單位
1、定義:是指在一個地點,從事一種或主要從事一種類型生產活動并具有收入和支出會計核算資料的生產單位。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為了進行生產核算和投入產出分析確定的基本核算單位。產業單位和產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紡織機械的數字化技術發展趨勢考核試卷
-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精美課件
- 紙張耐高溫性能考核試卷
- 纖維板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與控制考核試卷
- 糧油商品知識與實踐考核試卷
- 河南省駐馬店市平輿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筆的行業競爭現狀考核試卷
- 合成材料在個人防護裝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家禽飼養業產學研深度融合與成果轉化機制優化考核試卷
- 二年級下冊成語
- 第四章-數據交換技術課件
- 塞外山城張家口
- 日光溫室大棚承包合同
- 電子商務案例分析13例 - 電子商務案例
- 多發傷及復合傷的搶救處理流程
- 2023年鄭州科技學院單招面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表觀遺傳》教學設計
- 自動跟隨智能小車的定位與跟隨系統設計
- 急性心力衰竭試題附答案
- 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
- 光伏工程綠色施工、節能減排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