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屆華南師大附屬高三語文上學期10月考試題卷一、現代文閱讀(36分)(-)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古詩是古人心聲的真實記錄,是展現先民人生態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葉燮所說:“詩是心聲,不可違心而出,亦不能違心而出,功名之士,決不為泉石淡泊之音;輕浮之子,必不為敦龐大雅之響。故陶潛多素心之語,李白有遺世之句。其心如日月,其詩如日月之光。故每詩以人見,人又以詩見。“讀詩就是讀人,閱讀那些長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這是我們了解前人心態的最佳途徑。清人沈德潛說:“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中國古人評價文學家時有一個優良傳統,就是人品與文品并重。經過歷代讀者集體選擇,凡是公認的大詩人,往往都是具備“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詩,從中可以感受真實心跳和脈搏,從而淪肌狹髓(編者注:透入肌肉和骨髓,比喻感受深刻)地領會傳統文化精神。從《詩經》《楚辭》到明清詩詞,都具有很高的閱讀價值,如果兼顧作品的經典意義、閱讀難度等因素,唐詩宋詞應是我們的首選閱讀對象。唐詩宋詞對于現代讀者到底有什么價值?我們先來看唐詩宋詞到底寫的是什么內容。中國古典詩歌有一個最古老的綱領,就是“詩言志”。到了西晉,陸機在《文賦》中又提出“詩緣情L有人認為二者是對立關系,但是初唐孔穎達在《左傳正義》中說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包括對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對萬事萬物的價值判斷。唐詩宋詞的內容跟現代人沒有距離,因為詩詞中表達的那些內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觀和基本價值觀。比如喜怒哀樂,比如對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對保家衛國英雄行為的贊美,唐宋人如此,現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詩宋詞中典范作品所表達的內心情感、思考和價值判斷可以傳遞到今天,啟發我們更細致地品味人生意義和美感。當然,唐詩宋詞對于現代人的最大意義,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們的情操、氣質和人格境界,有深遠教育作用。且舉李、杜、蘇、辛為例。李白熱情謳歌現實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詩中蘊含強大精神力量。杜甫詩中充滿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和熱愛天地萬物的仁愛精神,是儒家思想積極因素的藝術表現,也是中華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現。蘇軾在詞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來詞專寫艷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寫作抒情述志、詠史懷古等題材,使詞從音樂歌詞向抒情詩轉變,在以柔聲曼調為主的傳統詞樂中增添高昂雄壯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棄疾為首的愛國詞人把愛國主義主題變成當時詞壇的主旋律,他們繼承蘇軾詞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詞風,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涼兩種傾向充實了豪放風格。總的來說,李、杜、蘇、辛的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而且具有提升讀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閱讀唐詩宋詞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審美享受中不知不覺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這個過程就像杜甫所描寫的成都郊外的那場春雨一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摘編自莫勵鋒《在讀詩讀人中感受萬千氣象》)材料二:在如何閱讀和鑒賞唐宋詞的問題上,我很認同清末民初詞論家況周頤的一席話:“讀詞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絕佳者,將此意境締構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慮,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這樣,便能臻于“吾性靈與(詞人之性靈)相狹而俱化,,(《蕙風詞話》卷一)的境地,照我看來,這種讀詞之法所重視與強調的。即是讀者須與古代詞人進行有關人生體驗的“交流”與“對話”,如此才能達到兩代人之間的精神溝通和心靈契合。此話如何理解?首先,從唐宋詞人來說,盡管他們早已長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貯存在那些不朽詞篇中的人生體驗卻至今猶保持著頑強的生命活力。美國優秀作家福克納曾說:“藝術家的宗旨,無非是要用藝術手段把活動——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動;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來看時,照樣又會活動——既然是生活,就會活動。”雖然唐宋詞人在主觀上或許并無此種意愿,但在客觀上他們又通過寫詞而把其生命活動和人生體驗“抓住”并“固定”了下來;而當后之讀者重讀這些詞篇時,詞人的歌哭啼笑,詞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們的情,而每章的末句那“同仇”“偕作”等語,則由共同對敵的仇恨,寫到共同奮起、同赴戰場,正表現出一種團結一心、同仇敵陶、誓死保衛疆土的義憤。全詩感情激蕩,氣勢非凡,極像一首戰士進行曲,它激昂高歌,表現出一種慷慨雄壯的愛國主義激情和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精神。17.⑴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⑵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⑶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⑷奈何取之盡錨銖,用之如泥沙?三.語言文字運用(14分).C(結合前后文進行分析,后文“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可知此句前面銜接的是“過早地脫掉棉衣”,由此排除ABD三項。).B(原句中有三處語病:一是“提高人體抵抗疾病”中,“提高”“疾病”搭配不當;二是成分殘缺,“增強機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境”中,“增強”缺乏賓語;三是“避免不生病”不合邏輯,“避免”是一個否定詞,“不”也是一個否定詞,在一個句子中出現了兩個否定詞,句子所表示的就是肯定的意思。).擬人(1分)。“病毒乘機偷襲人體”中“乘機”“偷襲”賦予病毒人的特點(人格化),其意思是“趁敵不備,突然襲擊”,所以該詞的表達效果可歸納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冬春之交病菌侵襲人體的迅速、隱蔽和危害”,又由于本句是從反面說不春捂的后果,可以深入到本句的深層含義,即突出了要春捂的原因,有說服力。.①雪泥鴻爪(豐功偉績)②精雕細琢③惟妙惟肖【解析】第一處,填寫“雪泥鴻爪九雪泥鴻爪:原意為大雁在雪泥上踏過留下的爪印,后比喻遺留的痕跡。語境是說在中華文化史上遺留痕跡,所以,此處填寫“雪泥鴻爪”。另外從貢獻上也可填寫“豐功偉績”。但全段都是從人物刻畫角度描繪的,“雪泥鴻爪”最正確。第二處,填寫“精雕細琢工精雕細琢:精心細致的雕刻琢磨。形容做事仔細用心。多指藝術品的創作。語境是說電視劇《覺醒年代》對革命者精心細致的刻畫,與后面的“寥寥數筆”相對比,所以,此處填寫“精雕細琢”。第三空處,填寫“惟妙惟肖”。惟妙惟肖:描寫或模仿得非常逼真。語境是說形象刻畫十分生動傳神,非常逼真,所以,此處填寫“惟妙惟肖”。生存狀態和精神面貌,就都會得到復活和浮現。從這個意義上說,古老的唐宋詞其實不老,尤其是它所貯存的豐厚人生意蘊則更保持著“常綠,,的狀態。故而讀詞實際就是在人生體驗方面向前代詞人“討教”“求援”的過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間尋覓精神知音和良師益友的文化活動。這時,讀者處于“受眾'’的地位,他們必須澄思渺慮,靜靜地傾聽和深深地思索發自唐宋詞人的種種心聲。其次,在此同時二讀者在閱讀和欣賞唐宋詞時,卻又會依據自身特定的人生閱歷和生活經驗對原作的意蘊作出多種多樣的詮釋和解讀,并將自己的獨特感悟融入到對原作之“詞境”與“詞心”的理解之中,這就會進而擴展和拓深原詞的思想意蘊。讀者在讀詞過程中并不是處于被動的狀態,他們可以且肯定會將其自身的某些人生體驗反射給唐宋詞篇,緣此就形成了讀者與前代詞人之間的跨時代“交流”與“對話”。而惟有這樣的讀詞之法——讀者盡可能地調動自身的人生經驗和藝術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這才能真正把詞讀深讀透。(摘編自楊海明《唐宋詞與人生》).下列對唐宋詩詞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唐宋詩詞應成為我們學習古典詩歌的首選閱讀對象,作出這一判斷不僅是基于作品閱讀價值。B.唐宋詩詞所包含的“志”與“情”是其流傳至今仍然能夠對讀者產生價值和意義的重要前提。C.唐宋詩詞中的典范作品,從讀者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角度而言,更值得我們與之展開對話。D.唐宋詞人為貯存豐厚的人生意蘊,故將人生體驗“抓住”并融入詩歌創作中進而傳遞給讀者。.根據材料的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莫礪鋒對所引用的清人葉燮、沈德潛的相關表述是持認同態度的,這是材料一立論的基礎,也是后文分析唐詩宋詞的理論指導。B.莫礪鋒舉李、杜、蘇、辛四例的目的,是為了論證唐詩宋詞所表達的內心情感、思考與價值判斷對現代人而言是有重大意義的。C.雖然有人認為陸機“詩緣情”的說法與中國古典詩歌“詩言志”的綱領是矛盾的,但在莫礪鋒看來,孔穎達的說法更具說服力。D.讀者在閱讀唐宋詞的過程中會代人自身的人生閱歷與生活經驗,從而對作品作出多樣的詮釋和解讀,這樣容易導致解讀過度。.下列選項中,與材料一所引清人葉燮的觀點不一致的一項是(3分)()A.蘇軾《答張文潛書》:“其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B.劉勰《文心雕龍》:“夫情動而言形,理發而文見。蓋沿隱以至顯,因內而符外者也。”C.劉熙載《藝概》“蘇、辛皆至情至性人,故其詞瀟泗卓煢。”“英雄出語多本色,辛棄疾詞,于是可尚。”D.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論證了現代人與古代詩詞之間的關系,但論證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請簡要說明不同之處。(4分).下面材料對王國維讀詞的評析,充分體現了況周頤的“讀詞之法”,請對此作簡要分析和說明。(6分)王國維讀李璟詞時,對《攤破浣溪沙》中“菌茗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兩句大加贊賞,認為“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人間詞話》)。他選擇這首詞中意境絕佳的兩句進行鑒賞,不僅讀出了蕭瑟秋景襯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還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詞中深寓憂患意識的結論。(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在異鄉①(美)海明威秋天,戰爭不斷進行著,但我們再也不去打仗了。米蘭②的深秋冷颼颼的,天黑得很早。轉眼間華燈初上,這時沿街看看櫥窗很愜意。商店門外掛著許多野味:雪花灑在狐貍的卷毛上,寒風吹起它們蓬松的尾巴;掏空內臟的僵硬的鹿沉甸甸地吊著;一串串小鳥在風中飄搖,羽毛翻飛著。這是一個很冷的秋天,風從山岡上吹來。每天下午,我們都上醫院去。葬禮的儀式時常在院子里舉行。我的膝關節有病,從膝蓋到踝節之間的小腿僵直,沒有腿肚子似的。醫生說:“一切都會順利的。小伙子,你是個幸運兒。你會重新踢足球的,像個錦標賽選手。”旁邊的手術椅中坐著一位少校。他的一只手小得像個娃娃的手。上下翻動的牽引帶夾著那只小手,拍打著僵硬的手指。輪到他檢查時,少校對我眨眨眼,一面問醫生:“我也能重新踢足球嗎,主任大夫?”他的劍術非常高超,戰前是意大利最優秀的劍術家。每天,還有三個同我年齡相仿的小伙子到醫院來。我們都佩著同樣的勛章,除了臉上包著黑絲絹的小伙子——他在前線待的時間不長,所以沒有得到勛章。起初,因為我佩著勛章,那些伙伴對我頗有禮貌,問我是怎樣獲得勛章的。我便拿出獎狀給他們看,上面盡是些冠冕堂皇的詞語,it^n6tRATELLANZA,U6ABNEGAZIONE,,@,等等。但是,透過這些辭令,可以看出真正的含義:我受獎僅僅由于我是個美國人。打那以后,伙伴們對我的態度有點變了。至于那位少校,杰出的劍術家,他可不相信人是勇敢的。每當我們坐在手術椅中,他總要不厭其煩地糾正我的意大利語法。不過,他卻夸獎我口語流暢。我們輕松自如地用意大利語閑聊。有一天,我對他說,“意大利語一學就通,說起來挺容易,我不太有興趣了工“嗯,不錯,”少校說,“那你為什么不研究一下語法呢?”于是他就教我語法。不久,我感到意大利語完全變了樣,以致當我腦子里語法概念模糊時,都不敢同他交談了。我可以肯定,少校不相信機械治療,可他總是按時上醫院,從不錯過一天。當我學不好意大利語法時,他罵我是個丟人的大笨蛋,并且說,他自己也是個傻瓜,煞費心思來教我。少校長得矮小,卻筆挺地坐在手術椅中,將右手伸入機器,讓牽引帶夾著手指翻動,眼睛直盯著墻壁。“要是戰爭結束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的話,你打算干些什么?’‘少校問我,“注意,語法要正確!”“回美國。”“結婚了嗎?”“沒有,但很想。”“你太蠢了,“他看上去很惱火,“一個男人決不能結婚。”“為什么,少校先生?”“別叫我少校先生。”“為什么男人不應該結婚?”“不該,就是不該,”他怒氣沖沖地說,“即便一個人注定要失去一切,至少不該使自己落到要失掉那一切的地步。他不該使自己陷入那種境地。他應當去找不會喪失的東西。”他說著,眼睛直瞪著前面,顯得非常惱怒、痛苦。“可為什么一定會失掉呢?”“肯定會失掉,”他望著墻壁說,然后,低下頭看著整形器,吱吱咯咯地把小手從牽引帶里抽出來,在大腿上狠狠拍幾下。“肯定會失掉,”他幾乎大吼了,“別跟我爭辯!”接著他對看管機器的護理員叫道:“來,把這該死的東西關掉!”他回到另一間診室去接受光療和按摩了。一會兒,我聽見他向醫生請求借用電話,后來,門關上了。他重新回到這間房間時,我正坐在另一把手術椅中。他披著斗篷,戴著帽子,徑直朝我坐的地方走來,把一條胳膊擱在我的肩上。“真對不起,”他說,一面用那只好手拍拍我的肩膀,“剛才我太失禮了。我妻子剛去世,請原諒。”“噢.????.”我惋惜地說,“非常遺憾。”他站在那兒,咬著下嘴唇。“忘掉痛苦,”他說,"難哪!”他的目光越過我,望著窗外。接著他哭了。“我簡直忘不掉悲痛。”他邊說邊哽咽著。然后他失聲痛哭,又抬起頭,茫然呆視著,咬緊嘴唇,淚流滿面,接著,挺起腰,帶著軍人的姿態,邁過一排排手術椅,昂然而去。醫生告訴我,少校的妻子很年輕,死于肺炎;少校直到殘廢不能再打仗后,才同她結婚。她只病了幾天。誰也沒料到她會死。在少校坐的手術椅的對面墻上,掛著三張照片,都是類似他的病例,但已整形,完全是正常的手了。我不知道醫生打哪兒弄來這些照片的。我一向以為,我們這些人是第一批來試驗醫療器的。不過,少校對那些照片卻很淡漠,他只是向著窗外,凝望著。(選自《海明威短篇小說選》,有刪改)【注】①本文寫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②米蘭:意大利西北部城市。③“RATELLANZA”“ABNEGAZIONE”:意大利語,意為“友愛”“克己”。.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將“我”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展現在讀者面前,使故事真實可信,同時拉近了故事人物與讀者的距離。B.很多傷兵都得了勛章,意大利為了表示友誼,授予了“我”這個美國兵勛章,其他人因此改變了對“我”的態度,“我”感到很傷心。C.當“我”追問為什么不能結婚時,少校怒氣沖沖地告誡“我。表情可怕,少校這種看似不近情理的言行,表達了他的無限悲憤。D.作者用血肉豐滿的藝術形象、獨具匠心的藝術構思、洗練傳神的語言、簡單白描的手法,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反戰思想和對和平的向往。.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X)A.文章第一段作者精心對死狐、死鹿和一串串的死鳥進行逼真描繪,意在與四肢殘疾的傷病形象形成對照,具有生動的象征意義。.少校因遭受悲痛的喪妻之苦,所以當"我”追問為什么不能結婚時,才流露出看似不近情理的言行,顯得非常惱怒。C.小說結尾寫少校對墻上的那些照片很淡漠,他只是向著窗外,凝望著,這一細節表現了他雖知自己的手無法康復但依然對未來充滿憧憬。D.小說以《在異鄉》為題,揭示了戰爭的創傷導致那些九死一生的軍人疏離社會,與正常的生活“隔絕”,孤寂地生活在另一個世界里的主題。.小說開頭所描寫的環境具有什么特點?這樣的環境描寫有什么作用?(5分).小說的標題“在異鄉”含有多重意蘊,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40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晁錯論蘇軾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強為之,則天下犯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為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茍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無故而發大難之端;吾發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辭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責,則天下之禍必集于我。昔者晁錯盡忠為漢,謀弱山東之諸侯,山東諸侯并起,以誅錯為名;而天子不之察,以錯為之說。天下悲錯之以忠而受禍,不知錯有以取之也。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鑿龍門,決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蓋亦有潰冒沖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是以得至于成功。夫以七國之強,而驟削之,其為變豈足怪哉?錯不于此時捐其身,為天下當大難之沖,而制吳楚之命,乃為自全之計,欲使天子自將而己居守。且夫發七國之難者,誰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將之至危與居守之至安己為難首擇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義士所以憤怨而不平者也。當此之時,雖無袁盎,錯亦未免于禍。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將。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難之矣,而重違其議。是以袁盎之說,得行于其間。使吳、楚反,錯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礪,東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則天子將恃之以為無恐,雖有百盎,可得而間哉?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則無務為自全之計。使錯自將而討吳、楚,未必無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悅,奸臣得以乘其隙。錯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禍歟!.下列對文中劃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以自將之/至危與居守至安/己為難/首擇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義士所以憤怨而不平者也B.以自將之至危/與居守至安/己為難/首擇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義士所以憤怨而不平者也C.以自將之至危/與居守至安/己為難首/擇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義士所以憤怨而不平者也D.以自將之/至危與居守至安/己為難首/擇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義士所以憤怨而不平者也.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期月”,一年或一月,文中指相對較短的一段時間。期,原指服喪一年,李密《陳情表》中“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就是這個意思。“山東”,指靖山以東,作為一個地理區域的名稱,秦人稱靖山、函谷關以東的地區為“山東”,文中沿用了這一說法。C.“七國。是指西漢封國。西漢初年封國與郡縣制共存,國與郡在地方行政級別上大致相等,其主要行政官員并稱“郡國守相D.“天子”,文中指漢景帝劉啟,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漢文帝劉恒的兒子,西漢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間(漢景帝前元三年),因晁錯的“削藩”政策而引發“七國之亂工.下列對文段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蘇軾在這篇史論中,對晁錯“削藩”的改革措施基本還是采取贊成的態度的,對晁錯的出發點是忠于君國的觀點也是基本認可的。B.蘇軾在這篇史論中的主要觀點,不是對晁錯的失敗表示可惜,而是指出晁錯自己缺乏堅強的意志和臨危不懼的精神,是其失敗的主要原因。c.晁錯提議“削藩”的本質是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但是漢景帝并不能體察晁錯的忠心和用意,以致在七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時,殺晁錯來說服他們退兵。D.蘇軾這篇史論的時代背景是:北宋中期,天下治平已久,文恬武嬉,卻積貧積弱,隱藏憂患。作者論史,是希望在有所作為鏟除積弊的同時,也能借鑒歷史教訓以成就大事。.把文中劃線句翻譯為現代漢語。(10分)⑴天下悲錯之以忠而受禍,不知錯有以取之也。⑵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難之矣,而重違其議。.文中總結晁錯被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作者認為有什么辦法可以改變這樣的結局?(4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5—16小題。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全詩采用了《詩經》常見的重章迭詠的結構形式,各章基本上相同,而只換了幾個字。但又不是單純重復。而是遞進式的復沓。B.每章首句都提問:“豈曰無衣?”然后分別以“問袍”、“同澤”、“同裳”回答,表達了士卒之間患難與共、互助友愛的情意。C.重章疊唱既突出了音韻和諧之美,又起到了加強情感抒發的作用。D.全詩語言華美,委婉含蓄,四字一句。鏗鏘有力。讀之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聯系全詩。作者以普通士兵的口吻,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心情?(6分)(三)古詩文情境式默寫.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⑴孔子在《論語?學而》中談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適的句子是:,。⑵在《論語?顏淵》中,孔子認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禮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贊許你是仁人的句子是:,O⑶《春江花月夜》中運用想象和“魚雁傳書”的典故,含蓄地表達書信不能往來,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O(4)《阿房宮賦》中總括秦的紛奢是建立在對人民的剝削和掠奪之上的,并且還揮霍無度,將剝削來的錢財像泥沙一樣的浪費掉,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揭露和捽訴了秦的自私無道的語句是:,9*三、語言文字運用(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題。(11分)“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自古以來就流傳著的養生保健諺語。春捂,是說春季氣溫剛轉暖,不要過早脫掉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病菌乘機偷襲人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由于人體下半部血液循環比上半部差,易受風寒侵襲,所以寒氣多自下而生,因此春季穿衣應注意“下厚上薄”。秋凍,指立秋后天氣轉涼,不要急于增添過多的衣服。此時加強防寒鍛煉,提高人體抵抗疾病,從而增強機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境,避免不生病。特別對兒童而言,秋凍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御寒能力和抗病能力,還能提高其肌肉和關節活動的能力,促進血液循環,流向四肢骨骼的血液也隨之增加,對兒童生長發育有益。.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地脫掉棉衣,由冬季轉入初春B.過早地脫掉棉衣,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C.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地脫掉棉衣D.由冬季轉入初春,氣溫變化大,過早地脫掉棉衣,乍暖還寒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此時加強防寒鍛煉,使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得以增強,從而使機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境,避免不生病。B.此時加強防寒鍛煉,提高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從而使機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境,避免生病。C.此時加強防寒鍛煉,提高人體抵抗疾病,從而使機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境,有利于避免許多疾病的產生。D.此時加強防寒鍛煉,提高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從而增強機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境,有利于避免許多疾病的產生。.指出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并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5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成語,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3分)《覺醒年代》堪稱經典的是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對歷史場景的完美再現,既有愚昧的晚清遺老、殘暴的北洋軍閥、守舊的儒學大家,也有在新思想影響下率先覺醒的青年英才、尋求救國良方的知識分子領袖,還有在近現代中華文化史上留下的諸多人物。除了對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胡適等人物的外,其他人物雖寥寥數筆卻極為傳神,如魯迅、錢玄同、辜鴻銘、黃侃等人物均演繹得十分生動傳神,就連跟隨辜鴻銘的兩個封建忠仆也刻畫得o四、寫作(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力行”出自《書?泰誓中》,意思是努力實踐,竭力而行。《中庸》記載:“力行近乎仁。”其大意為努力實行、竭盡全力去做事就接近仁了。《中庸》還提出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等力行、重行思想,將力行作為君子之大德。德性最終要通過“行”展現出來。《周易》中蘊含的“生生之德”“崇德廣業”思想已然表明早期儒家對力行的推崇。建功立業、敢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足以被稱為君子之“仁德”“大德工上述材料能給肩負民族復興重任的當代青年以啟示,請結合你對自身發展的思考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現代文閱讀(36分).D(顛倒了二者關系,文中沒有說唐宋詞人“為貯存豐厚的人生意蘊”而寫作,而是創作出的作品“貯存豐厚的人生意蘊:).C(A”也是后文分析唐詩宋詞的理論指導”錯誤,材料第二段分析唐詩宋詞所寫內容時、是以“詩言志亦詩緣情”為理論依據的。B原文是說“其中的典范作品。這里的表述擴大了范圍。D”從而對作品作出多樣的詮釋和解讀,這樣容易導致解讀過度”表述于文無據,原文說的是“這就會進而擴展和拓深原詞的思想意蘊”,沒有指出這樣容易解讀過度。).D(元好問這首詩是評論西晉太康詩人潘岳的,批評、嘲諷了潘岳做人做詩的二重性格。元好問從詩寫真情出發,鄙視詩寫假話、言不由衷的作品。“安仁”是潘岳的字,“拜路塵”諷刺潘岳趨炎附勢。).①材料一側重談唐詩宋詞對現代人的價值和意義;②材料二側重談現代人如何閱讀和鑒賞唐宋詞。.①況周頤認為讀詞應“取前人名句意境絕佳者”,王國維選來鑒賞的兩句,“苗茗”凋謝"翠葉”殘敗,“西風”吹過“綠波”生愁,恰是有絕佳意境的;②況周頤主張讀詞應“將此意境締構于吾想望中”“澄思渺慮”,王國維從蕭瑟秋景的描寫中體會到了女主角哀怨的心境;③況周頤提出讀詞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將自己的主觀投入到詞作中與詞人對話),王國維也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李璟詞中深寓憂患意識的結論。6.B。“我,感到很傷心”于文無據).C(“依然對未來充滿憧憬"理解錯誤).環境特點:深秋遲暮、寒冷凄涼、蕭瑟陰郁(2分)。作用:營造了深秋寒冷蕭瑟、滿目滄桑的陰郁氛圍(1分),烘托出人物的迷茫、苦悶、消沉、絕望,對戰爭的厭惡和對死亡的恐懼(1分),同時也為全文奠定了沉重的悲情基調(1分)。.①戰火紛飛的意大利,對于故事的敘述者“我”——一個美國人來說,是異國他鄉;②遠離戰場的米蘭城,對于經歷了血與火的傷病員來說,是另一個世界,而他們的希望是和平和療治好戰爭的創傷;③戰爭的創傷導致這些九死一生的軍人疏離社會,與正常的生活“隔絕”,孤寂地生活在另一個世界里。【解析】解答此題要結合文本,結合作者的身份,聯系題目“在異鄉”中“異鄉”的含義,從多個角度分析。如小說敘述者的角度、故事發生地米蘭的角度、與正常人“隔絕”的傷員的角度等。意大利的米蘭對一個受傷的美國兵而言,是異鄉;戰爭的前方和作為后方的醫院,是異鄉;“我”的希望“在異鄉”,少校“向著窗外,凝望著”的也是情感上的“異鄉”。二.古詩文閱讀(40分)10.C(結合“自將”“至危”“居守”“至安”分析,為兩個句子,而且應該句式內容對稱的,“至危”“至安”后面需要斷開,排除AD;"己”作為“難首”“擇”的主語,“擇”前面需要斷開;“以其至危”中的“其”為代詞,指天子,“以"前面可以不斷開,排除Bo故選Co句意:拿親自帶兵平定叛亂的極其危險,與留守京城的極其安全相比,自己是個引發禍亂的主謀,選擇最安全的事情去做,卻把最危險的事情留給皇帝去做,這就是讓忠臣義士們憤怒不平的原因啊。)H.D(“西漢第三位皇帝”錯誤。應該是第六位。漢景帝劉啟(前188年-前141年3月9日),徐州沛縣(今江蘇省沛縣)人。西漢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漢文帝劉恒嫡長子,母為孝文竇皇后竇氏(即竇太后)。)12.C(“漢景帝并不能體察晁錯的忠心和用意”錯誤。結合“昔者晁錯盡忠為漢,謀弱山東之諸侯,山東諸侯并起,以誅錯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錯為之說“分析,從前晁錯彈精竭慮效忠漢室,建議景帝削弱山東諸侯各國的實力。于是山東諸侯各國共同起兵,借著殺晁錯的名義。可是景帝沒有洞察到他們的用心,就把晁錯殺了來說服他們退兵。文中的“不以察”是指不察七國動機,不是“不能體察晁錯的忠心和用意,)13,⑴天下人都為晁錯因盡忠而遭殺身之禍而痛心,卻不明白其中部分原因卻是晁錯自己造成的。(得分點:悲,以,有以,取。悲:以……為悲,為……悲痛;以:介詞,因為;有以:表示具有某種條件、原因;取,此處意譯為造成)⑵按情理來說,皇帝本來已經覺得這是勉為其難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對他的建議。(得分點:以,按照;固,本來;重違,難違,反對;議,建議).⑴原因是引發七國叛亂,給皇帝造成壓力和受到政敵(袁盎)中傷。⑵作者認為晁錯如果勇于承擔責任,主動帶兵平叛,是有成功的可能的。參考譯文:天下的禍患,最不能挽回的,莫過于表面上社會安定沒有禍亂,而實際上卻存在著不安定因素。消極地看著禍亂發生卻不去想方設法對付,那么恐怕禍亂就會發展到無可挽回的地步。起來堅決地制止它,又擔心天下人已經習慣于這種安定的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2025企業經營貸款合同范本
- 2025長沙購房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園林景觀設計合同范文
- 2025年員工拒絕簽訂勞動合同企業面臨巨大挑戰
- 2025網絡購物合同范本大全
- 2025年國內鋼結構制造合同范本
- 2025光伏裝修合同模板
- 2025農產品買賣合同深度解析
- 2025計算機軟件購買合同范本示例
- 青馬工程筆試試題及答案
- 豆粕交易合同協議
- 邊緣計算與5G融合技術研究-全面剖析
- 8.1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 同步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項目設計安全管理制度
- 飛機的縱向靜穩定性飛行原理課件
- 電子化采購招投標平臺系統建設項目解決方案
- 磁分離技術在天然氣管道黑粉處理中應用的研究與效果分析
- 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小學京劇知識
-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5校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