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教案_第1頁
抗日戰爭教案_第2頁
抗日戰爭教案_第3頁
抗日戰爭教案_第4頁
抗日戰爭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專心---專注---專業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第16課抗日戰爭太湖高級中學孫小霞學習目標:1.知識與能力(1)了解抗日戰爭爆發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史實。掌握抗戰初期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情況,理解兩個戰場在抗戰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2)歸納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通過分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抗戰中發揮的作用來理解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3)全面分析抗戰勝利的原因,探討抗日戰爭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2.過程與方法(1)利用圖片、史料了解日軍侵華的罪行,引導學生分析日本侵略中國的原因。(2)歸納中國軍民抗戰的史實,引導學生從具體的抗戰中史實中分析國共兩個戰場抗戰的主要特點。(3)引導學生認識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巨大貢獻以及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認識到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2)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在民族危亡之際,中華民族的兒女團結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為維護民族獨立進行了艱苦卓絕斗爭。(3)結合現實,冷靜地剖析歷史、正視歷史,樹立理性的愛國主義情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學習重點:1.全民族抗戰局面的形成。2.抗日戰爭在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學習難點:1.正確看待“敵后戰場”和“正面戰場”的地位和作用。2.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教學過程一、國破山河在------野蠻的侵略導入新課:今年3月11日,日本東海岸發生一場特大地震。地震引發海嘯和核輻射。這場地震給日本帶來重大災害。中國人民在第一時間伸出了援助之手。過渡:然而,最近我在全球最具有影響力的中文論壇——天涯社區上我看到這樣一段話,看后令人深思。學生朗讀過渡:為什么部分國人在日本面臨如此巨大災難的時候會感覺到大快人心?其中的原因離不開那段屈辱心寒的歷史。今天我們一起來揭露上個世紀日軍的侵華罪行,回顧中華兒女是又是如何開展抗日斗爭的。請同學們回顧近代以來日本侵華的相關史實,制作一個日本侵華大事記年表。列舉:19世紀60年代侵略臺灣1894—1895年發動侵華甲午戰爭1897年參與瓜分中國,將福建作為勢力范圍1900年參加八國聯軍侵華1904—1905年日俄戰爭,將侵略勢力擴張到我國東北一戰期間日本對德宣戰,侵略山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軍侵占了東北1932年一二八事變,日軍襲擊上海1935年華北事變,威脅北平、天津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全面侵華。過渡:隨著日本的步步侵華中國已經到了亡國滅種的緊急關頭,民族矛盾成為了社會的主要矛盾。特別在30年代連續對中國發動四次侵略,使中國由東北到華北一步步的淪為他的殖民地,甚至還打到了中國的經濟心臟------上海,威逼南京。日本為什么要在30年代對中國頻繁的發動侵略呢?請同學們討論后回答。教師總結:根本原因:日本發展資本主義面臨資源貧乏市場狹小的困境,必然要對外擴張;歷史原因:大陸政策是它的的既定國策;現實原因:經濟危機的沖擊加劇了侵略野心;時機有利:中國國內國共對峙,國民黨尚未做好抗戰準備;歐美無瑕東顧,推行綏靖政策。過渡: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發動了長達8年的全面侵華戰爭,在這個過程中野蠻的侵略者制造了一幕幕人間罕見的慘劇:下面反映的只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暴行的若干側面......展示圖片并講述:暴行之一:《南京大屠殺》并講述:一位歷史學家曾估計如果死難者手牽手長度會從南京到杭州,死難者尸體可裝滿2500節車廂。暴行之二:潘家峪慘案圖片上的殘垣斷壁就是當年日軍暴行的罪證。暴行之二:“七三一部隊”:殘暴的日本侵略者還在中國東北成立專門研究細菌戰的部隊,稱為“七三一部隊”。他們慘無人道地用中國活人作試驗。因受試驗而慘遭殺害的中國人達三千以上。當年的日軍遺留下來的化學武器至今還在傷害著中國人民。課堂補充鄉土史:2011年11月25日,無錫上空拉響了警報,為什么?因為這一天是無錫淪陷日。在無錫淪陷前后,日軍狂轟濫炸、殺人縱火、奸淫擄掠,曠古未有。其暴行令人發指、罄竹難書。據統計,日軍在無錫殺害14150余人,奸淫婦女萬人以上,燒毀工廠廠房28537間、商店店堂54268間、學校校舍及機關團體房屋10240間、居民住房65600余間、名勝及祠堂2105間,搶走糧食545萬余石;估計財物損失在20730萬元以上。日本侵略軍對無錫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課堂討論:1.日軍侵華過程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這鐵證如山。但日本右翼勢力極力否認南京屠殺,你怎樣證實南京大屠殺?如何作史實證明。史料證明、目擊者或參與者舉證。2.日本人侵略者也有家庭,也有妻子兒女,和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但是他們侵入中國后,對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進行極其殘忍喪失人性的屠殺。是什么使日軍從人性變為反人類的獸性?提示:日本軍人崇尚什么精神?武士道精神。日軍的侵華意圖在于要滅亡中國。用瘋狂的屠殺來消滅中國人民的意志。3.法國有一位名叫切爾西的女記者走訪了二戰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對日本的廣島和中國南京兩個災難深重的城市記錄的比較詳細,其中有一組這樣的數據:廣島:被原子彈轟炸的殘骸都保存完好;南京:難以找到當年屠城的遺址。廣島:2001年8月6日,公布原子彈受害者人,精確到個位。南京:大屠殺死難人數36萬以上,紀念館“哭墻”上只刻著3000個死者的名字。廣島:每年8月6日,舉行悼念大會,8月15日,鐘聲汽笛鳴響,工廠、學校、機關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南京:南京大屠殺紀念大會從1985年開始,近年才有了拉響防空警報和汽車鳴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會會場,鮮見肅立默哀場面。廣島:參加紀念大會的有5萬多人,占全市人口的21分之一;南京:參加紀念大會人數2000人左右,最多不到10000人,占全市人口的2800分之一或者500分之一。你認為二戰給哪國帶來的傷害和教訓更深刻?是什么讓日本強化了災難而淡化了它的侵略性?是什么讓我們過早地忘記了傷痛,而僅僅是幾個幸存者微弱的吶喊?作為一個中國人,需要我們更多更多地去思考……學生讀:有的人下跪了,他顯得更崇高;有的人還站著,他看著更卑微;有的人為尊嚴,有的人毫無廉恥……下跪,意味著什么?相對于德國總理的真摯懺悔,那些慘死在日本屠刀下數以萬記的中國人,什么時候才能聽到同樣的懺悔呢?講述:今天我們將德國和日本對比是為了牢記歷史,牢記歷史不是為了復仇,而是要警惕新的法西斯勢力。為了警示后人,我們呼吁把“七三一部隊”遺址作為世界遺產名錄,也是對日本軍國主義罪行的再次認定。二、一寸山河一寸血------全民族的抗戰過渡:面對日軍的瘋狂侵略,中華民族面臨著亡國滅種的災難。我們的出路在哪里?投降?——斗爭?只有奮起反抗。分組活動:閱讀課本后請2組同學分別代表國民黨和共產黨召開新聞發布會,闡述自己為抗戰所做的貢獻。另外一組同學扮演歷史的法官評價雙方的功過是非。Ppt展示輔助學生思考:1、正面戰場的戰況如何?為什么會是這個結果?2、共產黨的敵后戰場在抗戰中扮演什么角色?3、有人說國民黨喪師失地,對抗戰沒有多大貢獻,你怎么看?4、有人說抗戰的主戰場是國民黨的正面戰場,也有人說在抗戰的相持階段到來之后國民黨就消極抵抗了,你怎么看?教師總結:中國的抗戰是全民族的抗戰,雙方都為抗戰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也正因為如此抗戰才能最終取得勝利。提問:兩條戰場彼此之間應該是什么關系?學生回答:兩個戰場相互配合、相互支援,為抗日戰爭的最終的勝利提供了保證。過渡:我們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曾說,如果不是中國軍隊拖住20多個師團的日軍,并出兵緬甸,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線就崩潰了。過渡講述:在中國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下,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重大進展,美國開始轟炸日本并投下兩顆原子彈,蘇聯也出兵中國東北對日作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經過八年抗日戰爭,中國人民終于取得了偉大勝利。思考:抗日戰爭的勝利在中國近代反侵略戰爭有怎樣的歷史地位?列舉:近代前期中國人民的幾次反侵略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其共同的結果怎樣?教師總結:①抗戰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完全勝利。②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展示材料:材料一、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個師團的日本兵,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羅斯福材料二:中國戰場長期牽制和抗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兵力,殲滅日軍150多萬人,對日本侵略者的徹底覆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摘自教參思考: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分別有怎樣的歷史地位?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②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收復臺灣,后來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探究:在歡慶抗戰勝利時,不禁要思考中國為什么能夠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呢?關于這個問題,歷來眾說紛紜,我們來看看當時人是怎么看的。抗戰勝利后,重慶的一家報紙上登出一則謎語,“抗戰勝利的原因”,打一個古代人物的名字。結果刊登出來的應征謎底有屈原、蘇武、蔣干、共工等。思考:1、上述謎底分別是如何解釋抗戰勝利原因的?這些解釋合理嗎?能否全面概括抗戰勝利的原因?2、你認為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學生:屈原:屈服于美國的原子彈——強調美國對日本的打擊;蘇武:蘇聯的武力——強調蘇聯最后參戰的作用;蔣干:強調國民政府和蔣介石的作用;共工:強調共產黨和毛澤東的作用&共同抗戰的結果。教師:抗日戰爭的勝利從根本上是因為——中國人民的團結奮戰,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勝利的重要原因還有美蘇等反法西斯國家的配合和世界人民的支持等。討論:抗日精神:(1)民族利益至上、寧死不屈的民族自尊品格;(2)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民族團結意識;(3)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民族英雄氣概;(4)百折不撓、自強自立的民族自強信念;(5)堅持正義、維護和平的民族奉獻精神。三、煙波江上使人愁------中日的將來教師:在《讀者》上看到的日本有這樣一道歷史試題“日本跟中國每100年就打一次仗,19世紀打了日清戰爭(即甲午戰爭),20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即抗日戰爭),21世紀如果跟中國開火,你認為大概是什么時候?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贏了,是贏在什么地方?輸了又輸在什么條件上?分析之。”文章的作者還提到日本學生都認為中日戰爭會從東海或者臺灣海峽開始,時間大概都是2015年至2020年之間。教師分析:這道考題有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日本跟中國每100年就打一次仗”。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個條件是有問題的,難道出題的老師不顧歷史的事實,以偏概全嗎?事實上中國和日本之間的關系直到最近的幾個世紀才變得如此糟糕的。在近代的1874年(日本在這一年侵占了中國臺灣,勒索了清廷50萬兩白銀)以前,或者最早是在1860年(日本在這一年實行明治維新,稍后就制訂了旨在侵略包括中國在內的對外擴展政策——“大陸政策”)以前中國和日本之間的關系是要好的,在大唐時期日本是中國最聽話的學生。會不會是老師真的搞錯了?從最近這幾年日本社會在對待中國和日本關系,特別是中日之間歷史問題的走勢來看,這個回答是否定的。日本的教科書問題、釣魚島屬權始終值得我們深刻地關注。政府始終半推半就地默許日本右翼勢力淡化,甚至否認侵華事實,給新生代灌以他們的反華觀點。實際上這道考題的前提就是在使學生不清楚事實的情況之下錯誤地形成一種觀念,即中國和日本歷來不友好并處于戰爭狀態,今后二者之間也必然不友好,打仗的可能性很大。這很大程度上被日本中學生接受為事實的真相。所以,他們“趕快做好對華戰爭的準備”。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