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水文廟導游詞建水文廟導游詞建水文廟導游詞xxx公司建水文廟導游詞文件編號:文件日期:修訂次數:第1.0次更改批準審核制定方案設計,管理制度建水文廟導游詞各位游客大家好,一路辛苦了,很高興今天能和大家相聚建水。有句俗話說“十年修得同船渡”,那我們今天就來個“十年修得同車行”。我代表我們建水旅行社再次歡迎您們的到來。說到這大家還是不知道我是誰吧我就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姓楊,叫楊前紅,你們可以叫我小楊或者小紅,我的朋友常對我說:“前紅,前紅,與眾不同”,那在今天的游覽中我會竭誠為大家服務,相信我今天的服務定會給大家帶來與眾不同的感覺。在今天的游覽過程中,如果大家有什么問題,建議,也可以提出,我有做得不足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我身邊這位是我們的劉師傅,他有很長的駕齡,雖說云南山路十八彎,但再怎么彎我們的劉師傅也會帶我們走向光明。各位朋友,我們今天游覽的主要是建水文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經過八個比較重要的景點,歷時比較長,所以請大家帶好水。然后帶上一個好心情跟我走。各位朋友想必大家都初來建水,對建水也不太了解吧,那下面我就先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建水。朋友們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建水。建水歷史悠久,文化深厚,風光秀麗,精品薈萃,民風淳樸,素有“文獻名邦”、“滇南雛魯”和“詩書郡”的美譽。是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名勝區。這里主要居住的少數民族以哈尼族、苗族和彝族為主,另外還有傣族,回族等。建水民族風情絢麗多彩。有漢族的祭孔樂舞和洞經音樂,哈尼族的芒鼓舞和長街宴,彝族的花燈,煙盒舞和火把節,還有苗族的采花山及傣族的歌舞和風俗習慣等。各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構成了建水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風情景觀。建水還擁有豐富的旅游文化古跡,如儒學經院有文廟、崇正書院、煥文書院、學政考棚等;宗教寺院有指林寺、燃燈寺清真寺和云龍山寺等;人居宅院有朱家花園、張家花園、土司衙署等;遺址類有燕子洞古人穴居遺址、碗窯古窯址等;地下巖溶景觀類的有燕子洞溶洞群,還有其他一些旅游資源如雙龍橋、朝陽橋、小桂湖、龍岔河古墓葬群建水老井等;還有一些文化民村民鎮如臨安鎮、曲江鎮、官廳鎮和團山村等。說到這不知各位朋友有沒有人會說“我介紹的都是些玩的,那吃的和特產呢”別急下面我就帶大家進入建水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建水美食有很多一說到建水大家想到的肯定是建水燒烤,但除了燒烤建水還有很多出名的美食如汽鍋雞、臨安燒豆腐、傳統名宴“三疊水”草芽還有燕窩及燕窩制品。另外建水最出名的特產就是建水紫陶了,建水紫陶因質地細膩,清新光潔,透氣性好“色如鋼,音如磐,明如鏡,光鑒照人”被稱為“陶中一秀”。也是送禮的好選擇。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建水其突出的特點可用“古、多、精、純、美”五個字來概括。古,是指建水歷史悠久古意盎然。建水古稱“步頭”亦名“巴甸”自唐元和年間設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云南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歷史上一度成為滇南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和交通樞紐。其古城歷經12個世紀的建設,至今仍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譽為“古建筑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因此稱建水也被稱為“千年名府”。多,是指建水古城文物眾多,保存完好。據文物部門統計,在建水城內,僅元、明、清三朝的古建筑群就有近百處。已確定為景區景點的有百余處。屬國家、省、州、縣重點保護單位百余處,全縣共有古寺廟近百處,僅城內就有七寺八廟之多,大家想想在全國有這么多處文物的縣也不多見吧精,是指建水的歷史文物中,不但精品集中,而且稀有度極高。如建水擁有全國第二大文廟,第一寬闊的學海——泮池。在文廟中保存有清代八朝皇帝的御書(匾)額八塊;建水還擁有比北京天安門早建27年,形狀酷似天安門的朝陽樓等等。醇,是指建水的歷史文物,文化底蘊十分醇厚,耐人尋味。若朋友們穿梭于大街小巷就會發現有很多古井一股股清泉包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構成建水獨特的古井文化。美,是指建水風光美,風情美。如東門雄關樓,西門井源泉,北門山巒秀,南門溪水流 ......建水四處飄逸著古意,遍地散發著古韻。有看不盡的美景,說不完的往事和寫不完的華章。各位朋友建水文廟到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座文化大觀園,感受一下“文獻名邦”的深邃內涵吧!文廟又稱孔廟是中國古代用于祭祀孔子和推廣儒家教化而興建的重要禮制性建筑,幾乎遍布全國各地。據史料記載,明代全國就有府、州、縣三級文廟約1560所,清代則增至1800多所。建水文廟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經歷代50多次擴建增修,占地面積已達114畝,其建筑規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僅次于山東孔子家鄉的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全國大型文廟中名列前茅。建水文廟歷經700余年能得以比較完好的保存下來,為人們研究我國古代尊孔崇儒的歷史,研究傳統的建筑藝術創造了極其寶貴的條件。現已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水文廟分為六進空間,主要建筑有包括一池(泮池)、一壇(杏壇)、一圃(射圃)、二殿(大成殿、崇圣殿)、二廡(東廡、西廡)、二堂(東明倫堂、西明倫堂)、三閣(尊經閣、奎文閣、魁星閣)、四門(欞星門、大成門、金聲門、玉振門)、五亭(靜一亭、思樂亭、齋宿亭、西碑亭、東碑亭)、六祠(倉圣祠、忠義孝悌祠、名宦祠、崇圣祠、寄賢祠、鄉賢祠)、八坊(太和元氣坊、洙泗淵源坊、禮門坊、義路坊、道冠古今坊、德配天地坊、圣域由茲坊、賢關近仰坊)。整個建筑宏偉壯麗,結構嚴謹,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為建水這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極其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享譽全國的文化殿堂吧,各位朋友請抬頭看文廟大門“太和元氣”坊,。它高9米是文廟的單體大門,是一座石木結構,三門五開間式的牌坊,整座牌坊采用雕刻造型裝飾,姿態生動的六獅,二象拖著檐梁吊柱,是力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門頭上的“太和元氣”四個貼金大字,意為“天地浩然之氣”是贊美孔子思想得天地之正氣如同天地生育萬物。這也說明文廟不僅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辦學的地方,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大道之行,不擇地至,大道興而圣教興,以道興教”的含義,也透出了中國傳統哲學氣息。次間木柵欄門的門頭板上,刻有清雍正年間重修此坊時臨安府主要軍政官員的名字,左為文職官員,右為武職官員。石砌須彌座夾桿石上雕刻除了有獅象之外還有有龍,這是建水文廟不同于其它文廟的石作特色之一。這就是一進。好了我們往里走,各位朋友請看這個姿態莊嚴,文化氣息逼人的立在我們面前的便是孔子銅像。它高3米,重675公斤,基座高米是香港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博士在1999年來建水參觀考察后,慷慨捐資鑄造,于2000年12月3日落成。各位朋友,你們看到前面的荷花池了嗎這就是有名的泮池。你們也知道我們云南有十八怪吧其實我們建水也有十八怪“建水十八怪”,其中有一怪就是“半畝方塘也叫海”。這半畝方塘講的就是文廟的泮池,說是半廟,其實建水文廟的泮池有45畝之大,列全國第一。全國的文廟都有泮池,獨建水文廟稱泮池為“學海”,取“學海無涯”句。所謂泮池,就是個大水池,呈半圓形,上有拱橋連通。古有在學府前建泮池能振興學業之說,所以其多用于孔廟、文廟、學宮等建筑中。為什么會有泮池,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周代天子宮前設池為圓形,而諸侯只能用其一半,以示區別,故稱為“泮池”。另一種是:天子之學為“辟雍”,諸侯之學稱“泮宮”;辟雍有水環繞,泮宮之水只能半之,故稱為“泮池”。古時曾把學校稱為泮宮,校內的水池叫泮池。不過泮池這個稱謂太高雅,也不順口,所以人們還是習慣于叫它學海,既表示學校里的海,又寓意為學無止境的學“海”。泮池在造型上也有它獨特的風格,全國各地的文廟中的泮池都為半圓形,只有建水文廟中的泮池為橢圓形。古書云:學海,“汪洋澄澈,每朝夕乍起,崔波點心,靜碧無痕,文瀾萬頃”所以稱為“學海文瀾”。泮池中有一小島,島上的亭子稱為“思樂亭”又稱“魡鰲亭”。始建于明代。“思樂亭”取意于《詩經,魯頌》“思樂泮水薄采芹藻”之意勉勵生員發憤讀書,勤苦學習,日后高中榜首,獨占鰲頭。泮池以思樂亭為界,分成上下兩塘舊時上趟種紅蓮,下塘種白蓮,取“連連高中”之意。池東面種水芹,西面種水藻。凡是生員入學,重舉人或種進士后,都必須到文廟拜孔圣人,之后登“思樂亭”,然后環游一周,然采芹藻而歸。這稱為“游泮采芹”,是士子們最榮耀的事。泮池中的水絕大多數是活水這種設計是儒家思想孔澤流長的象征。泮池的設置還增添了孔廟的靈氣優化了整體環境。泮池東西兩坊分別是“禮門”“義路”坊,是青石雕刻的仿木結構四柱三樓三門道石坊,通面闊8米,進深米,高米。古人云:“欲為學,必先辯門路,門路何在禮義是也!”“禮門”“義路”兩座牌坊,都是用大塊的石料雕刻而成,設計精美,穩重端莊,計算精確,令人嘆服,是石雕藝術之精品。兩座牌坊前各立有一石碑,上面刻著“官員兵民人等于此下馬”,表示不分文武官員還是平民百姓,到此都得下馬落轎,步入文廟以示尊孔。穿過“禮門”“義路”坊,我們會看到一個半月形的唇臺,純臺兩側紅墻上,鑲著四塊各一米高的石碑。東墻“鳶飛”,西墻“魚躍”寓意《詩經·大雅·旱麓》中的“鷹飛戾天,魚躍于淵”。半月形唇臺的中心是“洙泗淵源”坊,背面鐫刻“萬事宗師”。“洙泗”指的是孔子家鄉的兩條河“洙水”和“泗水”,孔子便出生在這兩條河的交匯處,“洙泗淵源”的含義是儒家學說,源遠流長。這座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為典型的五開間三門道古牌樓建筑,木石結構,通面闊米,進深米,高9米,面積180平方米。巨大石雕,龍、麟、獅、象把住牌坊。石雕坐于獸頭的上面,頭頂檐柱,這是工匠們別具匠心的構思,整座牌坊用材考究,斗拱精巧,是一件建筑藝術與自然融為一體的佳作。走進“洙泗淵源”坊,就是二進。在它的東西兩端有兩對牌坊橫列,他們分別是“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圣域由茲”、“閑關近仰”。其中“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兩方建制相同,為五開間四柱三樓單道磚木結構牌坊,通面闊16米,進深5米,高9米。“德配天地”說出了《中庸》中的“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意思是說孔子的德行高明博厚,與天相齊。“道冠古今”贊嘆孔子之道為古今之冠,貫穿于從古至今整部文化史。“圣域由茲”、“閑關近仰”兩方建制相同,為三開間二柱三樓單門磚木結構牌坊,通面闊米,高7米。“圣域由茲”以為圣賢之地由此進入。“圣域由茲”意為進入圣賢之地,那么科舉仕途抬頭低頭都可以看到。朋友們跟上啊,我們馬上要三進了,現在正對我們的是欞星門,欞星門又稱為“天田星”也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主管文人才是的選用,祭欞星體現了“尊孔必尊天,尊天亦尊孔”的思想。欞星門有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的四棵中金柱穿屋頂而出,高出屋脊兩米余,柱頂上罩明代盤龍青花瓷罩,下段裸柱上有木制飾物,這是全國文廟中罕見的建筑形式,它的意義源自于宋朝朱熹所的“孔教真理能通天,無所不包,無所不能”欞星門為三開間單檐歇山頂抬梁式建筑。重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青色筒板瓦屋頂。通面闊米,進深米,高米3欞星門左右兩邊分別為東西碑廊,于1999年恢復重建。“東碑廊”保存有元朝至大元年武宗皇帝追風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圣旨碑,及歷代有關重修學官、學廟田產、丁祭大典等三十余通碑刻;“西碑廊”保存有明代至清代臨安府儒學科用題名和歷代德政碑,警示、訓導、圣諭、程子四箴及部分有地方歷史價值的建水碑刻三十余通。穿過欞星門我們會看到一個典雅的小園,園林東西兩面分別為魁星閣和文昌閣。魁星是二十八宿之一,主管文章;文昌是文教昌盛的意思。文昌閣通面闊米,進深米,高米,。閣內原來供奉著文昌帝君,是中國古代神話中主宰功名功名利祿的神袛。始建于明萬歷三年(1575年),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建。各位請看,在我們眼前這造型別致的臺閣名曰“杏壇”,相傳是孔子聚徒講學的場所。建水文廟杏壇始建于元代,后毀壞。現建筑為2000年重建。杏壇采用三開間平面正方形單檐亭形式,高米,闊米,兩層臺基,石欄環繞,四面敞開,每一塊石欄都雕刻有中國民間傳統吉祥圖案,十二根高浮雕盤龍石柱林立,五踩重昂斗拱,十字歇山頂,琉璃瓦屋面,里面是斗人藻井,金龍和璽彩畫,建筑規格等級很高,僅次于先師殿。環繞四周的石欄板上,鐫刻有孔孟箴言,名言警句,讀來耐人深思。在此您可以體會到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儒家文化內涵的深邃和影響之深遠。杏壇中有一塊明代天順年間的“孔圣弦頌圖”畫像碑。此碑圖文并茂,圖的內容是孔子席地而坐,撫琴授課,四個弟子肅立恭聽;碑文為宋高宗御題《孔子像贊》,共四十八字,前四十個字是宋高宗對孔子的歌功頌德,后八個字是要求臣民尊重孔子。此碑原是宋高宗贈與浙江衢州孔廟,元滅南宋后,此碑隨愿國都“臨安”之名移至建水而傳入建水文廟。朋友們請看順圍墻向前左右有兩道大門,東面稱金聲門,西面稱玉振門。“金聲玉振”,是孟子贊揚孔子的形象比喻。語出《孟子·萬章》:“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圣之事也。”金聲即是鐘聲,玉振即是磐聲,祭祀的古樂以鐘聲起,以磐聲落,象征著有始有終、完美無缺的禮樂。“金聲”、“玉振”門都是單檐歇山頂單體門,于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興建,通闊米,青瓦屋面,進深米,高米,面積平方米。從兩門進去分別是東明倫堂和西明倫堂,是講禮習義、談經論道之場所,折射著“正三綱、明五倫”的儒家思想。東明倫堂曾是臨安府學所在,西明倫堂曾是建水州學所在。西明倫堂前面有一棵巨大的榕柏共生樹,人稱“萬將軍抱白小姐”。相傳:萬將軍奉命遠征歸來,與白小姐相見,欣喜若狂,緊緊相擁,海誓山盟,永不分離,如今白小姐正溫柔地躺在萬將軍懷中安然地入睡了。其實,它是一株蒼勁挺拔老干疏枝的古柏,被另一株名叫萬年青的小葉榕樹緊緊抱住,形成兩樹職業交錯、難分難解之奇觀,很值得一看。朋友們現在你們是不是還在尋找著萬將軍和白小姐的身影呢如果是那就讓我們在此歇歇吧,因為接下來的會更精彩。看看說著說著我們就來到大成門了。“大成”出自于《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意思是說孔子思想集古代先圣之大成。大成門重建于嘉慶十八年(1813年),為三開間兩進深單歇山頂抬梁式建筑,琉璃瓦屋頂通面闊米,進深米,高米,是級別較高的三門道單體臺門。跨進大成門就是四進了。這時展現在我們前面的是一個寬敞的庭院,院中有明茶、元柏、清代金銀桂等珍貴植物,環境很優美。庭院兩側有廡房,用來供奉古代先賢,先儒的牌位。院內還有相傳植于元代的古松、古柏,植于明代的山茶和植于清代的金銀桂。院內的一對伏坐石雕白象,上馱一米多高的青銅花瓶,其造型體現了中原文化、邊陲文化和東西亞文化的交相輝映,取意為“象呈升平”。朋友們我們繼續往前走,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古銅大鼎,它制造始于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高米,重2噸。它的上部為中原典型的兩層宮殿,四周有數十條栩栩如生的游龍纏繞。下部四只腳由云南的吉祥物象頭和象鼻組成,表現了邊疆文化與中原文化融為一體。朋友們往前走,銅鼎后面就到了我們的先師廟了,這為五進。先師廟又稱為大成殿,因清代著名書法家王文治任臨安知府時,曾題書“先師廟”三個榜書大字而得名。先師廟是文廟的中心,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全殿用材堅固粗大,共采用28棵柱作承重構架柱,其中20棵是用整塊青石斧剁鑿磨而成,形成古建筑中十分特殊的石木構架承重結構。檐左右兩棵輔柱(角柱),上半部鏤雕成龍騰祥云的“石龍抱柱”,下半部采用浮雕與透雕相結合的藝術手法,雕工精巧,十分珍奇。殿前拜臺三面有石欄板望柱圍護,拜臺中放置的是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銅鼎香爐,高米,上部是宮殿亭樓牌坊建筑式造型,四棵銅柱游龍盤繞,四足為四只象頭,卷曲的象鼻支撐在蓮花座上,充分表現了儒家文化治理天下,力求達到四平八穩的政治效果。大殿正面五個開間共有22扇雕花隔扇門,其中明間六扇各雕云龍一條,組成“六龍捧圣”,排列于殿內孔子圣像前,象征由孔子創建的儒學在古代意識形態領域內至高無上的地位;次間、梢間每扇為一中國民間傳統吉祥圖案,如“雙獅分水”、“喜鵲鬧梅”、“三羊開泰”、“旭日東升”、“竹報平安”、“祿祿有福”、“一路連科”等,共雕有一百多個大小動物及翎毛花卉,形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個個鏤空為立體狀,體現了古代木雕藝人的高超技藝,堪稱木雕藝術的珍品。大殿中共懸掛了清代帝王贊孔尊孔的“御題”貼金匾額八塊,它們分別是康熙的“萬世師表”、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與天地參”、嘉慶的“圣集大成”、道光的“圣協時中”、咸豐的“德齊幬載”、同治的“圣神天縱”以及光緒的“斯文在茲”,充分顯示了清朝帝王對孔子及其儒家學說的推崇備至。先師殿的左右兩邊分別是東、西碑亭。東碑亭正墻上鑲著清代雍正年間的“平定青海告成太學碑記”。西碑亭內有滿漢文碑刻“平定回部告成太學碑”。這個碑高5米、寬2米、厚米,有滿漢問兩碑合為一體,用一個碑頂固定。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生物危害識別試題及答案
- 大道至簡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水利管理及技術咨詢服務項目發展計劃
- 影響注冊會計師備考效果的因素與試題及答案
- 未來項目管理考試風格試題及答案
- 從項目角度分析利益相關者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抗生素應用指南試題及答案
- 掌握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的解題思路試題及答案
- 正骨醫生面試題庫及答案
- 銀行風險識別與管理實務試題及答案
- 醫療器械研究預測報告2025-2028年
- 生物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課件-2024-2025學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 政府專職消防隊滅火救援理論基礎
- 中職高教版(2023)世界歷史-第11課-近代職業教育的興起和發展【課件】
- 2025屆高三部分重點中學3月聯合測評(T8聯考)地理試卷(河北版含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三乙二醇單甲醚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雨污水管道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 中國民族史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云南大學
- 肝功能檢查的試題及答案
- 中國實景演出行業市場集中度、市場運行態勢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2025版)
- 2025年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考試題庫匯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