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州課件_第1頁
天下名州課件_第2頁
天下名州課件_第3頁
天下名州課件_第4頁
天下名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天下名州---綏德太子扶蘇扶蘇是秦朝統(tǒng)治者中少有的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因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等政策,被秦始皇貶到上郡監(jiān)蒙恬軍。其母鄭妃是鄭國人,喜歡吟唱當?shù)亓餍械那楦琛渡接蟹鎏K》,始皇便將兩人之子取名“扶蘇”。扶蘇,形容樹木枝葉茂盛,秦始皇以此命名,顯見對此子寄托著無限的期望。然而歷史并不能順遂人心,扶蘇最終屈死于一個大陰謀,但他同時也成就了綏德之大名氣,讓綏德這塊并不富饒的土地厚載了秦朝的一部分重量,并且能讓綏德在陜北的重要地位保持了二千年。扶蘇長眠于斯,他的機智聰穎、身先士卒、勇猛善戰(zhàn),他的忠勇剛直、悲天憫人等等品性,無疑也成為滋養(yǎng)綏德人精氣神的豐厚養(yǎng)料。扶蘇墓扶蘇墓位于綏德縣城疏屬山。扶蘇(?——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長子。賢良明達,頗得眾望,始皇三士五年,秦始皇“焚書坑儒”,在咸陽坑殺儒生460多人,引起扶蘇猶慮,及時進諫:“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以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貶謫扶蘇于上郡監(jiān)蒙恬軍。扶蘇墓位于綏德縣城西南約半公里的大理河北岸,在疏屬山頂,有八角亭、五龍壁等建筑。蒙恬墓位于大理河西岸,綏德縣一中校園內(nèi)。扶蘇墓呈長方形,長約30米,寬6米,高約8米,墓旁有扶蘇祠,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蒙恬墓與扶蘇墓隔著大理河遙遙相對蒙恬將軍

蒙恬,祖籍齊(今山東東部)。祖父蒙騖、父親蒙武,三代皆為秦之名將。據(jù)《資治通鑒》記載:“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逐匈奴,收河南地(今內(nèi)蒙古河套地區(qū)),為四十四縣。筑長城,因地形,用險制塞。起臨譏至遼東延裹萬余里,于是渡河,據(jù)陰山(今內(nèi)蒙包頭,五原之間)而北。暴師于外十余年。蒙恬常居上郡統(tǒng)治之、威振匈奴。”為安定北部邊疆立下卓越的功勛蒙恬墓秦將蒙恬墓,位于陜西省綏德縣城西大理河畔。墓冢成饅頭形。據(jù)《綏德州志》記載,蒙恬墓在綏德縣城西南0.5公里處,大理河北岸綏德縣第一中學院內(nèi),墓前有一通石碑,高1.42米,上書“秦將軍蒙恬墓”6個大字,為清代乾隆年間綏德知州張之林書立。可惜已為兩截

。墓高50余米。后因歷史久遠,風雨剝蝕和施工修建等人為因素,使墓冢成不規(guī)則形。蒙恬制筆春草離離墓道侵,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千枝筆,難寫孤臣一片心。---(清)閻秉庚秦將蒙恬墓蒙恬制筆

據(jù)史料記載,秦統(tǒng)一中國后派蒙恬率兵30萬與監(jiān)軍扶蘇駐守上郡,修直道、筑長城,逐匈奴,戰(zhàn)功卓著,名垂青史。傳說,一日蒙恬閑暇,出外圍獵,見一狐貍和一黃鼠狼從古廟中逃出,便張弓搭箭射之。狐貍和黃鼠狼見四周刀槍劍戟,無處逃生,便伏地求饒,淚如雨下。蒙恬見狀,頓生惻隱之心,便收回弓箭,示意侍衛(wèi)放其逃生。

未過幾日,蒙恬忽接始皇遺詔,立少子胡亥為太子,并斥扶蘇與他諸多罪名,賜其二人自盡。蒙恬知是朝中奸佞弄權(quán),置自己和扶蘇于死地。他既為遭陷而悲憤,更為秦室江山不穩(wěn)而悲痛。沉思中迷糊入夢,只見兩少女跪其面前道:“我兩乃為前次將軍圍獵時放生的狐貍與黃鼠狼。今始皇駕崩,胡亥與李斯、趙高狼狽為奸,合謀篡位,假傳先帝遺詔賜將軍與扶蘇死。

我等深知將軍忠勇仁慈,心無異舉,必欲以死報君恩,故不敢強求萬一。只因受將軍活命之恩,卻不能救將軍于危難之中,愿以一死相報!”說完一同撞壁而死,顯出原形,果是日前圍獵放生之狐、狼。蒙恬救之未及,倏地驚醒,見一狐一狼躺地而死,不禁感慨萬端,潸然淚下。蒙恬得此顯化,又獲公子扶蘇自刎之訊,毅然決定以死報君。但他仍然惦念秦室江山,欲于盡忠之前上書一封,箴諫胡亥納良避奸,珍惜秦始皇統(tǒng)一大業(yè)。

欲寫奏章,但身邊無一士卒,又無刀筆,只有已死之狐、狼,甚感嘆惜。不由自主順手撫摸狐、狼周身,竟覺狐尾狼毫柔而堅韌。內(nèi)心一動,便分別揪下一撮狐尾狼毫,束于木桿,蘸其唾液,地上一畫,竟顯出筆畫來。隨即撕下袍袖,咬破手指,飽蘸熱心,痛心疾首,匆匆草成奏章一折,毅然自刎身亡。

蒙恬含恨死后,部下將士無不悲憤痛切,將其遺體葬于綏德城西大理河畔,數(shù)千萬將士用戰(zhàn)袍兜土成墓,狀似山丘。其后,蒙恬部下將士和上郡黎民百姓便效仿其生前所用之筆,制作了許多毛筆。從此,毛筆的制作和使用逐漸流傳全國。清人閻秉庚曾題詩曰:“春草離離墓道侵,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千枝筆,難寫孤臣一片心。

韓世忠南宋名將韓世忠,綏德人,抗金英雄,因反對秦檜議和,被解除兵權(quán)。他曾替岳飛鳴冤,面詰秦檜。民族英雄韓世忠雕像,矗立在綏德千獅橋頭。國務(wù)院副總理鄒家華為雕像題詞“民族英雄韓世忠”。國際特異功能著名人士鄭翔玲女士為雕像捐款20萬元。韓世忠雕像主像及主座高9.4米,為紅色花崗巖材料雕塑而成。1996年5月1日落成。韓世忠廟在綏德城內(nèi)一步崖。李子洲李子洲名登瀛,筆名逸民。陜西綏德人。由于家境艱難,十五六歲才開始上學。1917年春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兩年后入哲學系。五四運動中,擔任北京大學學生會干事,積極參加火燒趙家樓等正義斗爭,不久加入李大釗創(chuàng)建的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0年至1922年,參與進步刊物《秦鐘》《共進》半月刊的創(chuàng)辦和陜西旅京青年進步組織共進社的創(chuàng)建,是共進社的主要領(lǐng)導人之一,又是《共進》半月刊的撰稿人和發(fā)行人,先后發(fā)表了《陜西師范學校應(yīng)改革的幾點》《紀念五一》等十余篇文章,被譽為共進社的“大腦”。陜北窯洞石雕文化綏德摩崖石刻陜北信天游信天游:米脂婆姨綏德漢,不用打問不用看。小伙子跑馬一溜風,討上米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