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名校聯盟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云南省名校聯盟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云南省名校聯盟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云南省名校聯盟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云南省名校聯盟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語文期中考試卷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部編版必修上、下冊,選擇性必修上冊。―、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們必須從政治、歷史、現實維度出發,深刻認識和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大意義,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切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任何意識都是對一定物質存在的客觀反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亦是如此。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以民族為單位,是56個民族的多民族共同體。有人強調:“我們講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兩者辯證統一。”“中華民族多元一體”這一論斷,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蘊著命運共同體意識,56個民族作為一個共同體,其前途命運與國家的前途命運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中華民族大家庭成員之間命運相連,民族與民族之間的良性互動,有助于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進而促進形成國家凝聚力。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利益追求。共同的利益追求,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團結凝聚的“鑰匙”。“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由“中華民族共同體”和“意識”兩個核心概念組合而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一種客觀存在,而“意識”屬于思想觀念層面,“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客觀存在的主觀認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具有主觀性,但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具有一定的能動性,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知、評價、認同的過程,從而表達出一定的情感并做出相應的行為。因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過程中形成的中華民族共同心理意識,即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度和對中華民族所產生的民族責任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意味著以中華民族的“共同性”為凝聚力量,秉持共同的善的價值理念,能動地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得更加美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關注各族人民的生存價值和生活意義,這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內在規定。梁漱溟說:“一個民族的復興,都要從老根上發新芽。”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需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從中華民族的歷史根脈中繼承和發展,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積淀下來的民族生存智慧、價值取向、內生發展精神動力等共同的精神財富需要我們不斷地傳承和創新;二是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出發,不斷創新中華民族發展所需的積極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規則規范。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實踐活動中,培育理性精神和公共精神,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關系,這就需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引領作用,使中華民族共同體整體精神得以提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能只停留在“意識”層面,而要從實踐層面不斷堅持和鑄牢。一方面,各族人民要不斷加強交往、交流、交融。鑄牢各族人民共同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鋼鐵長城,匯聚起中華民族的磅礴偉力。另一方面,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凝聚力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把國家的奮斗目標、民族的向往追求、人民的美好期盼融為一體,體現了偉大的國家情懷、民族情懷、人民情懷,凸顯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智慧。(摘編自權麟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建構》)1.

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要搞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就必須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B.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對我國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一基本國情的客觀反映。C.

各民族良性互動有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形成國家凝聚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共同體團結凝聚的“鑰匙”。D.

以中華民族的“共同性”為凝聚力量,關注各族人民的生存價值,這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在規定。2.

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主要從理論依據、培育路徑等方面,闡述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的一些基本道理。B.

文中引用梁漱溟的話,論證了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要從中華民族的歷史根脈中繼承。”C.

文章側重于從“實踐”層面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了探討分析,思路清晰。D.

文章末段,從各族人民加強交往、交流、交融等兩方面闡述了如何堅持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是指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兩者密不可分,一體是主線、動力和根本,多元是形態、要素和方向,兩者辯證統一。B.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過程中形成的,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共同體意識的應有內涵。C.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具有主觀性和能動性,這在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知、評價、認同的過程中具有決定性作用。D.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我們不能依賴意識層面來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而應從實踐層面去不斷堅持和鑄牢。【答案】1.C

2.C

3.B【解析】【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各民族良性互動”“是實現中華民族共同體團結凝聚的‘鑰匙’”錯誤。文中只是說“共同的利益追求,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團結凝聚的‘鑰匙’”,共同的利益追求是指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選項張冠李戴。故選C。【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C.“文章側重于從‘實踐’層面”錯誤。結合“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蘊著命運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過程中形成的中華民族共同心理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能只停留在‘意識’層面,而要從實踐層面不斷堅持和鑄牢”等分析,文章前六段都強調“意識”,應是側重于從“意識”層面闡述。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觀點態度的能力。A.“一體是主線、動力和根本,多元是形態、要素和方向”錯誤,結合“我們講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兩者辯證統一”分析,一體是方向,多元是動力,兩者錯置了。C.“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具有主觀性和能動性……具有決定性作用”錯誤。結合“‘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一種客觀存在,而‘意識’屬于思想觀念層面,‘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從而表達出一定的情感并做出相應的行為”分析,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主觀性和能動性,而是客觀存在,文中說“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D.“我們不能依賴意識層面來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說法錯誤,結合“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能只停留在‘意識’層面,而要從實踐層面不斷堅持和鑄牢”分析,文中是說不能只停留在意識層面。故選B。(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如果用國內產品和人均消費來評估世界的財富,那么人類的財富在不斷增長;但如果用生物圈的狀況來衡量世界的財富,那么人類的財富在不斷減少。前者稱為市場經濟,后者稱為自然經濟,用自然經濟計算得出的結論與用市場經濟計算得出的結論完全相反,自然經濟是由全世界的森林、淡水、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來衡量的。一個被稱為生命行星指數的專業術語出現在世界銀行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庫中,其預測結果與大家熟悉的國民生產總值和股票市場指標的預測結果完全相反: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計算結果,該指標在1970年到1995年的25年間下降了30%。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它下降的速率已經達到了每年3%。這么快的下降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一個對人類前景更加現實的觀點擺在了人類眼前:人口過多和環境惡化正在世界各地發生。它使得自然棲息地越來越小,生物多樣性不斷下降。現實世界是被市場經濟和自然經濟同時控制著的,人類正和剩余的生物做最后一次斗爭。如果人類再繼續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這個世界,那么贏得的“勝利”便是先失去了生物圈,然后整個人類也將不復存在。這場戰爭的一個典型戰場是夏威夷。對許多居民和旅游參觀者來說,那兒是一個沒有污染的,天堂式的島嶼。但是事實上,它是一個生物多樣性的刑場。公元400年,當波利尼西亞的航海者第一次踏上岸的時候,夏威夷簡直像個伊甸園。青蔥的樹林和富饒的山谷中沒有蚊子,沒有螞蟻,沒有刺人的黃蜂,沒有毒蛇和毒蜘蛛,沒有帶刺或帶毒液的植物。但是現在所有這些不吉利的生物在夏威夷到處可見,各種入侵生物隨著人們的貿易及人流往來被有意無意地帶到了夏威夷。從馬克薩斯群島來到夏威夷的波利尼西亞航海家將豬、老鼠、已馴化的植物及其他生物從它們曾經占領的太平洋中心島嶼引入夏威夷。鳥類、哺乳動物和植物由于具有明顯的價值而通常被人們有意引進。結果,現在當地大部分鳥類和近一半的植物都是外來物種。除了人類的影響因素之外,對夏威夷生物的主要威脅者是非洲大頭蟻和豬。非洲大頭蟻可以吃光或驅逐擋在它們前進路上的其他任何昆蟲。起到毀滅作用的物種是豬,大約有10萬頭豬在森林中生活,它們吃樹皮和植物的根,將植物連根拔起。一些樹木倒伏后,林窗出現,照射到林地的陽光強度發生了變化,從而使土壤生態系統發生了改變。這些豬覓食的時候,外來植物的種子通過它們的糞便撒播在地面上,這些外來植物比土著植物長得更為旺盛。另外,一些引入的哺乳動物對環境的破壞作用正逐漸增強。老鼠、貓鼬和野化家貓大量捕捉夏威夷森林中的鳥。山羊和牛吃光了在開闊地生長的最后殘留的土著植物。由于夏威夷的環境相對簡單,它可以作為一個實驗室來研究世界各地所受到的環境壓力。根據經驗,特殊物種的減少很少是單個因素引起的。典型的解釋是人類活動產生的各種壓力同時或先后作用于物種,使它們的數量減少。事實上,對環境破壞作用的原動力是人類占據了陸地和海洋的大部分空間,消耗了大量的環境資源。到目前為止,大約有205000種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作為一個整體自由地生活在美國的領土上。對最為熟知的物種或重點類群——脊椎動物和開花植物等的最新研究表明,除了人口增長因素外。生態環境破壞是最具毀滅性的,而過分收獲的破壞作用最小。聚焦自然衰退一般問題的保護生物學家,已經開始發現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而這些原因往往又是各種不同因子的變化共同作用的結果。每一個情況都是受威脅生物的自身特性和人類活動使其陷入的特定困境導致的共同結果。只有通過集中的研究,科學工作者才可能確定引起物種瀕危的真正原因,并設計出最好的方法,使物種得到保護并恢復到正常狀態。(摘編自愛德華·威爾遜《生命的未來》)4.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

市場經濟和自然經濟是矛盾的,人類發展市場經濟的同時,必然破壞環境,導致自然經濟狀況每況愈下。B.

一千多年前的夏威夷像個伊甸園,因為這里氣候溫和,所以山林中沒有蚊子、黃蜂、毒蛇、毒蜘蛛等有害物種。C.

夏威夷的環境相對簡單,是一個研究環境保護的佳地。人們把它作為一個實驗室來研究世界各地所受到的環境壓力。D.

生態是一個整體的系統,生物也不是孤立的,一個生物的某種生活習慣會帶來整個生態圈的某種程度的變化。5.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作者認為,人類的財富包括市場經濟和自然經濟,如果用自然經濟的數據來衡量,人類的財富正在減少。B.

材料第一段中“它下降的速率已經達到了每年3%”一句用準確的數字說明下降的情形,速度之快,以此來警醒人類。C.

作者把夏威夷被入侵前后的環境進行對比,深刻地說明人類貿易以及其他生物入侵對夏威夷生物物種的破壞。D.

文中“人類正和剩余的生物做最后一次斗爭”一句,意思是人類同還沒有被人類馴服的生物進行最后的決斗。6.

從全文來看,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是什么?面對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我們人類應該如何做?請結合文意簡要分析。【答案】4.D

5.D

6.

①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是各種不同因素——“環境惡化”“生物入侵”“人類破壞”“人口翻增”等共同作用的結果,每一種情況都是受威脅生物的自身特性和人類活動導致的共同結果。

②人類要改變這一狀況,就要通過集中研究,確定引起物種瀕危的真正原因,并設計出最好的辦法,不能改變一種物種的情況,又使另一種物種受到危害。只有將各種因素進行綜合性的考慮,才能使物種得到保護并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可舉例說明,如本文談到的五大因素,在解決生物遭受破壞的治理方面的作用)【解析】【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必然破壞環境,導致自然經濟狀況每況愈下”錯誤,表述絕對化。人類發展市場經濟的同時,可以對環境進行保護,所以不是必然破壞環境,導致自然經濟狀況每況愈下。B.“因為這里氣候溫和,所以山林中沒有蚊子、黃蜂、毒蛇、毒蜘蛛等有害物種”錯誤,因果關系不成立。由原文“公元400年,當波利尼西亞的航海者第一次踏上岸的時候,夏威夷簡直像個伊甸園。青蔥的樹林和富饒的山谷中沒有蚊子,沒有螞蟻,沒有刺人的黃蜂,沒有毒蛇和毒蜘蛛,沒有帶刺或帶毒液的植物”可知,原文并沒有說“因為這里氣候溫和”,所以山林中沒有蚊子、黃蜂、毒蛇、毒蜘蛛等有害物種,強加因果。C.“人們把它作為一個實驗室來研究世界各地所受到的環境壓力”錯誤。由原文“由于夏威夷的環境相對簡單,它可以作為一個實驗室來研究世界各地所受到的環境壓力”可知,原文說的是“它可以作為”,將可能的事誤為已經發生的事。故選D。【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評價的能力。D.“意思是人類同還沒有被人類馴服的生物進行最后的決斗”錯誤。隨著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日趨嚴重,環境不斷惡化,使自然界的生物不斷減少,如果人類繼續掠奪自然、破壞環境生態(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自然),就會先失去生物圈,而后整個人類也會消失(或,毀滅;或,將不復存在),因此,作者說這是人類與剩余生物做最后的一次斗爭,以此警告人類不要對自然進行掠奪式開發,應保護好生態環境。故選D。【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結合“人口過多和環境惡化正在世界各地發生。它使得自然棲息地越來越小,生物多樣性不斷下降。現實世界是被市場經濟和自然經濟同時控制著的,人類正和剩余的生物做最后一次斗爭。如果人類再繼續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這個世界,那么贏得的‘勝利’便是先失去了生物圈,然后整個人類也將不復存在”“青蔥的樹林和富饒的山谷中沒有蚊子,沒有螞蟻,沒有刺人的黃蜂,沒有毒蛇和毒蜘蛛,沒有帶刺或帶毒液的植物。但是現在所有這些不吉利的生物在夏威夷到處可見,各種入侵生物隨著人們的貿易及人流往來被有意無意地帶到了夏威夷”可知,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是各種不同因素——“環境惡化”“生物入侵”“人類破壞”“人口翻增”等共同作用的結果,每一種情況都是受威脅生物的自身特性和人類活動導致的共同結果。結合“聚焦自然衰退一般問題的保護生物學家,已經開始發現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而這些原因往往又是各種不同因子的變化共同作用的結果。每一個情況都是受威脅生物的自身特性和人類活動使其陷入的特定困境導致的共同結果。只有通過集中的研究,科學工作者才可能確定引起物種瀕危的真正原因,并設計出最好的方法,使物種得到保護并恢復到正常狀態”可知,人類要改變這一狀況,就要通過集中研究,確定引起物種瀕危的真正原因,并設計出最好的辦法,不能改變一種物種的情況,又使另一種物種受到危害。只有將各種因素進行綜合性的考慮,才能使物種得到保護并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可舉例說明,如本文談到的五大因素,在解決生物遭受破壞的治理方面的作用)(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化蝶哲貴討論會開始了。這個會議對劍湫來講意義非凡,是她的“施政宣言”。她當這個團長,就兩件事:排新戲和出新人。在劍湫看來,排新戲和出新人是相輔相成的——將新戲排出來,成為經典名劇,名劇催生名角。反之,也只有名角才能將一個戲經典化——名角身上的光芒可以照亮一個戲,讓一個戲起死回生。還是拿老戲做文章。當然也可以排新戲,新戲的好處是,一張白紙,怎么畫都行。但風險也是明顯的,新戲缺少積淀,缺少厚重感,顯得淺薄。排老戲當然也不容易,像《梁祝》這樣的經典劇目,多少代人的心血結晶,每一個場景,每一個人物,每一句唱詞,甚至每一個表情,都已印刻在觀眾心中,特別是那些老戲迷,改一句都不允許,那是欺師滅祖,要跟你拼命的。所以,如果要排老戲,必須出新,不出新就不能“出彩”,不“出彩”就沒有表現力和說服力,就沒有好結果。問題是怎么出新?按照劇團慣例,先開會討論劇本改編,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參加人員主要是這么幾位:杜文燈和梅如煙是劇團顧問,重大的事,要邀請她們參加,她們的資歷在那里,威望在那里,藝術修養在那里,她們的意見至關重要;加上編劇和主要演員劍湫和肖曉紅。好了,五位“首腦”到齊,可以討論了。劍湫是召集人,也是主持人,她先發言。劍湫保留了原劇基本框架,做了四處調整:第一,充實了第一場“思讀”的內容,突出祝英臺的性格,她向往外面的世界,渴望知識,渴望自由,為后面情節的發展埋下“種子”;第二,拿掉“山伯臨終”那一場,她不讓梁山伯死,在戲里弄死一個人太容易,活下去才難;第三,她將“樓臺會”和“祝父逼嫁”次序對調,“逼嫁”在前;第四,最后一場“哭墳”拿掉,梁山伯沒死,哭什么墳?改成“私奔”,她要讓祝英臺和梁山伯私奔,劇名就叫《私奔》。劍湫說,這次改編就一個目的:讓這個戲現代起來,讓年輕觀眾走進我們劇場。就這么簡單。有問題嗎?當然沒問題,戲曲的沒落是有目共睹的,讓年輕的觀眾買票走進劇場是所有戲曲從業人員的夢想。多么美好的愿望。劍湫說完,會議室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沉默。最先發言的是杜文燈。杜文燈其實不想先發言,她眼角余光一直注意著梅如煙。梅如煙是演旦角的,演祝英臺是她的拿手戲,應該由她先開口。但梅如煙沒有開口,手一直扶著腦袋,一副“搖搖欲墜”的樣子。杜文燈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最先說道:“《梁祝》原本是悲劇,這么一改,成了喜劇,年輕觀眾能不能接受?老觀眾能不能接受?這個我們要考慮。”杜文燈提的意見太有道理了,《梁祝》是經典悲劇,已經深入人心,改成喜劇,確實有風險,甚至是冒險。這時,劍湫的“一根筋”體現出來了:“這就是我要的效果,只有新,才能出其不意,才能險中求勝。我就是要借這次改編,拿出一部不一樣的《梁祝》,塑造出不一樣的生角和旦角。”杜文燈有點下不來臺了,但她是“老藝術家”,是前輩,是不會跟晚輩“一般見識”的,她只是“微笑”——兩個嘴角的肌肉微微往上拉。在很多時候,“微笑”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武器。大家都轉頭看肖曉紅。劍湫說到這個份兒上,肖曉紅的態度就很重要了。可是,讓肖曉紅怎么回答?老實說,劍湫這么改,她接受不了,不“哭墳”了,不“化蝶”了,最經典的戲沒了,還是《梁祝》嗎?可她也知道劍湫說的沒錯,如果按照老路子演,很難說有更加吸引人的地方,只有鋌而走險,才有可能出新。所以,肖曉紅覺得怎么說都不合適,她用眼睛去看梅如煙,想聽聽梅如煙的意見。當然,也是轉移“目標”。但梅如煙不看她,依然微閉著眼睛,誰也不看,又好像誰都看了。還是杜文燈發話了,“微笑”著對肖曉紅說:“你是藝術總監,你談談想法。”還有退路嗎?有人拿“槍”頂著后腦勺了。肖曉紅只能硬著頭皮上:“我覺得,劍湫團長的改編,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是對的,一開始加強祝英臺追求自我、向往自由的性格,她能夠女扮男裝去杭州讀書,為后來的私奔打下很扎實的基礎。這么改編是出人意料的,又在情理之中。很討巧,也很有新意。”停了一下,肖曉紅看了大家一眼,繼續說:“我覺得,杜文燈顧問說的也很有道理。將悲劇變成了喜劇,特別是對經典劇目的改編,確實既要考慮年輕觀眾的感受,更要考慮老觀眾的感受。”肖曉紅發言就到這里了,什么都說了,什么都沒有說。“支持”了劍湫,也“支持”了杜文燈,誰都沒得罪。這是她一貫的做事風格,既合情合理,又模棱兩可。接下來是編劇發言,編劇站在杜文燈一邊。編劇的心態可以理解,改編劇本是他的事,劍湫將他的事干了,這不是砸他的飯碗嗎?當然不干。這就形成了對峙。如果說肖曉紅屬于中立的話,杜文燈和編劇形成了一個陣營。這個時候,梅如煙的發言顯得尤為重要,她的態度不只是對藝術的討論,而且是“站隊”問題,是“政治立場”問題。形成這個陣勢,有劍湫和肖曉紅的原因,但也不完全只是她們的原因。劇團的人都知道,劍湫和肖曉紅背后,站著各自的師傅——杜文燈和梅如煙。梅如煙的發言是誰也沒有想到的,她“支持”了劍湫。她“醒過來了”,臉上浮現著“微笑”,說:“我老了,退休了,頭暈腦漲,本不該來開會和說胡話。”她說的這句話,當然指的是自己,可是,在座的人都聽得出來,也暗指杜文燈。她接著說:“我這個顧問只是隨便掛個名的。劇團叫我來參加會議,來點個卯,現在唯一能做的是出個態度。我支持劍湫。我自己做不了事了,不能阻礙劇團做事,更不能在邊上指手畫腳。”話說得不能再明白了。杜文燈聽完,當即想離席。但她是體面人,懂得優雅。于是臉上也泛出和梅如煙一樣的笑容,對著梅如煙,更是對著肖曉紅:“我完全同意梅如煙顧問的話,更不會反對劍湫團長對新戲的改編。對于肖曉紅來說,這也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我只是提了一點不成熟的意見而已。”這是典型的杜文燈方式。她不是一個話多的人,更不是一個將話說死的人,她是話里有話,是有所指的。劍湫太了解她們兩個的風格了,兩個人刀光劍影“斗”了半輩子,還沒有“停戰”的意思。可如果缺少了這種“角力”,生活就失去了意義。話說到這份兒,劍湫看了看會議室里的人,說:“那就先排起來吧!”團長“拍板”了,該說的話說了,該留的余地留了。散會。(有刪改)7.

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中對杜文燈的“微笑”做了特別的描寫。“兩個嘴角的肌肉微微往上拉”,形象地寫出了杜文燈的勉強和做作,表現了對劍湫觀點的不認同。B.

文中“施政宣言”“首腦”“政治立場”“停戰”等詞語大詞小用,不僅產生了一定的幽默效果,同時也襯托出這次會議的重要性。C.

小說在寫肖曉紅的表態之前,不僅分析了她的矛盾心理,還運用細節描寫,突出了她渴望梅如煙替她擋槍的眼神,這些都表明她缺乏主見。D.

小說最后部分寫了劍湫對兩位老藝術家的爭強斗勝進行了總結,為前文做出了補充解釋。同時通過議論點出了其積極意義,有助于深化小說主旨。8.

文中畫橫線句說“可如果缺少了這種‘角力’生活就失去了意義”。請結合小說內容談談如何看待這種“角力”。9.

小說以“化蝶”為題,請分析其意蘊。【答案】7.C

8.

①這種“角力”是一種互不服輸的體現,有助于促進她們對藝術的追求;②這種“角力”雖然“刀光劍影”明爭暗斗,但這正是生活的組成部分,失去了對手,生活便會了無趣味;③這也是一代人與一代人的角力,促進了戲曲人的新老交替,是傳統戲曲得以延續的推動力。

9.

①是指戲曲《梁祝》中的經典情節;②希望《梁祝》創新改編能產生“蝶變”的效果;③是指傳統戲曲要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吸收時代要素,走出沒落,煥發新的生命力,成為新的經典;④是指傳統戲曲人要解放思想,勇于創新。【解析】【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C.“這些都表明她缺乏主見”錯誤,根據“老實說,劍湫這么改,她接受不了……可她也知道劍湫說的沒錯,如果按照老路子演,很難說有更加吸引人的地方,只有鋌而走險,才有可能出新。所以,肖曉紅覺得怎么說都不合適”可知,她有自己的看法,只是不想得罪人。故選C【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重要語句的含意和作用的能力。從前文“兩個人刀光劍影‘斗’了半輩子”可知,這種“角力”是她們爭強斗勝、在藝術上“奮勇上進”的動力,是一種互不服輸的體現,有助于促進她們對藝術的追求。從前文“劍湫太了解她們兩個的風格了,兩個人刀光劍影‘斗’了半輩子,還沒有‘停戰’的意思”可知,杜文燈和梅如煙的“角力”表現在她們旗鼓相當,藝術修養不相上下,舞臺表演各有特點,是真正的棋逢對手。這種關系是最微妙的,既是搭檔,又是對手。這種“角力”雖然“刀光劍影”明爭暗斗,但這正是生活的組成部分,失去了對手,生活便會了無趣味。從后文“話說到這份兒,劍湫看了看會議室里的人,說:‘那就先排起來吧!’”可知,這也是一代人與一代人的“角力”,能夠成為一個好演員,動力和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動力是外力,是推力。“角力”促進了戲曲人的新老交替,是傳統戲曲得以延續的推動力。【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標題的含義和作用的能力。從“不‘化蝶’了,最經典的戲沒了,還是《梁祝》嗎?”可知,“化蝶”是指戲曲《梁祝》中的經典情節;從“劍湫說,這次改編就一個目的:讓這個戲現代起來,讓年輕觀眾走進我們劇場”可知,希望《梁祝》創新改編能產生“蝶變”的效果;從“這就是我要的效果,只有新,才能出其不意,才能險中求勝……”“如果按照老路子演,很難說有更加吸引人的地方,只有鋌而走險,才有可能出新”“一開始加強祝英臺追求自我、向往自由的性格,她能夠女扮男裝去杭州讀書,為后來的私奔打下很扎實的基礎。這么改編是出人意料的,又在情理之中。很討巧,也很有新意”可知,是指傳統戲曲要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吸收時代要素,走出沒落,煥發新的生命力,成為新的經典;是指傳統戲曲人要解放思想,勇于創新。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秦攻魏,取寧邑,諸侯皆賀,趙王使往賀,三反不得通。趙王憂之,謂左右曰:“以秦之強,得寧邑,以制齊、趙,諸侯皆賀,吾往賀而獨不得通,此必加兵我,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三往不得通者,必所使者非其人也。有諒毅者,辨士也,大王可試使之。”諒毅親受命而往。至秦,獻書秦王曰:“大王廣地寧邑,諸侯皆賀,敝邑寡君亦竊嘉之,不敢寧居,使下臣奉其幣物三至王廷,而使不得通。使若無罪,愿大王無絕其歡;若使有罪,愿得請之。”秦王使使者報曰:“吾所使趙國者,小大皆聽吾言,則受書幣。若不從吾言,則使者歸矣。”諒毅對曰:“下臣之來固愿承大國之意也豈敢有難大王若有以令之請奉而行之無所敢疑。”于是秦王乃見使者曰:“趙豹、平原君數欺弄寡人,趙能殺此二人則可。若不能殺,請今率諸侯受命邯鄲城下。”諒毅曰:“趙豹、平原君,親寡君之母弟也,猶大王之有葉陽、涇陽君也。大王以孝治聞于天下,衣服使之便于體,膳啖使之嗛于口,未嘗不分于葉陽、涇陽君。葉陽君、涇陽君之車馬衣服,無非大王之服御者。臣聞之:‘有覆巢毀卵而鳳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麒麟不至。’今使臣受大王之令以還報,敝邑之君,畏懼不敢不行,無乃傷葉陽君、涇陽君之心乎?”秦王曰:“諾,勿使從政。”諒毅曰:“敝邑之君,有母弟不能教誨,以惡大國,請黜之,勿使與政事,以稱大國。”秦王乃喜,受其弊而厚遇之。(節選自(戰國策·趙策四》,有刪改)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下臣之來/固愿承大國之意也/豈敢有難大王/若有以令之/請奉而行之/無所敢疑B.

下臣之來/固愿承大國之意也/豈敢有難大王/若有以/令之請奉而行之/無所敢疑C.

下臣之來/固愿承大國之意也/豈敢有難/大王若有以令之/請奉而行之/無所敢疑D.

下臣之來/固愿承大國之意也/豈敢有難/大王若有以/令之請奉而行之/無所敢疑11.

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國國君,規定要服從王命,定期朝貢述職。B.

“愿大王無絕其歡”與“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兩句中“絕”字含義相同。C.

“若使有罪”與“群臣進諫,門庭若市”(《鄒忌諷秦王納諫》)兩句中“若”字含義不同。D.

“受其弊而厚遇之”與成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兩者中“之”字的意義和用法不同。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秦國攻打魏國奪取寧邑后,諸侯都去祝賀,但趙王派去祝賀的使者往返三次都沒有得到通報接見,這讓趙王憂心忡忡。B.

在趙王身邊的人推薦下,諒毅接受趙王的命令前往秦國,最終諒毅不辱使命。成功地完成了趙王交給他的任務。C.

秦王在接到諒毅的獻書后,并沒有馬上接見諒毅,而是派使者告訴諒毅自己的想法,在得到讓其滿意的回答后才接見了諒毅。D.

諒毅以“有覆巢毀卵而鳳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麒麟不至”做比喻,目的是勸說秦王不要傷了葉陽君、涇陽君的心。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吾往賀而獨不得通,此必加兵我,為之奈何?(2)大王廣地寧邑,諸侯皆賀,敝邑寡君亦竊嘉之。【答案】10.A

11.B

12.D

13.

(1)我們前往祝賀卻得不到接見,這一定是要攻打我們,對這件事怎么辦?(2)大王擴大土地得到寧邑,諸侯都來祝賀,敝國君王也私下贊許大王。【解析】【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臣下這次來,本來希望接受大國的旨意,怎么敢難為大王?大王如果有什么命令,請允許我們奉命實行,不敢有什么懷疑的地方。“大王”是“難”的賓語,中間不斷開,排除CD;“有以令之”“有什么命令”,動賓結構,不能斷開,排除B;或者,“若有以令之”的主語是“大王”,“請奉而行之”的主語是“趙國”,應在兩句中間斷句,排除BD。故選A。【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掌握文化常識、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B.絕,斷絕。句意:希望大王不要斷絕我們承歡的機會。/絕,橫渡。句意:并不是他擅長游泳,卻能橫渡長江、黃河。兩句中“絕”字含義不相同。選項說法錯誤。C.若,如果。句意:如果使臣有罪過。/若,像。句意:許多大臣都來進獻諫言,宮門和庭院像集市一樣熱鬧。選項說法正確。D.之,代詞,他。句意:接受了諒毅帶來的禮物,并且用優厚的禮節接待了他。/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句意: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D.“做比喻”錯誤,應是“類比”,并非比喻。故選D。【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通”,通報接見;“加兵”,攻打;“為”,對;“奈何”,怎么辦。(2)“廣”,使動用法,使……廣,擴大;“竊”,私下,暗自;“嘉”,贊許。參考譯文:秦國攻打魏國,奪取寧邑,諸侯都去祝賀。趙惠文王也派使者前去祝賀。使者往返三次沒有通報接見。趙惠文王很憂愁,對左右的人說:“憑借秦國的強大,奪取寧邑以后,就將制裁齊國、趙國。諸侯都去祝賀,我們前往祝賀卻不能通報接見,這一定是要攻打我們,對這件事怎么辦?”左右的人說:“使者多次往返不能得到通報接見,一定是所派出的人不是適當的人選。有一個叫諒毅的,是能言善辯的人,大王可以派他去試試。”諒毅親自接受趙王的命令前往。到了秦國,向秦王獻上書信說:“大王擴大土地到寧邑,諸侯都來祝賀,敝國君王也私下贊許大王,不敢安閑住著,派臣下捧著禮物三次來到大王的宮廷,可是使者沒能得到通報召見。使臣如果沒有罪過,希望大王不要斷絕我們承歡的機會。如果使臣有罪,愿意得到大王的懲處。”秦王派使者告訴諒毅說:“我所要求趙國的,大事小情都要聽我的話,那么我就接受送來的書信財物。如果不聽從我的話,那么使者就回去吧。”諒毅回答說:“臣下這次來,本來希望接受大國的旨意,怎么敢難為大王?大王如果有什么命令,請允許我們奉命實行,不敢有什么懷疑的地方。”這時秦昭王才接見趙國使者,說:“趙豹、平原君,幾次欺騙愚弄寡人。如果趙國能殺掉這兩個人,那是可以的。如果不能殺,請讓我現在率領諸侯在邯鄲城下接受你們的命令。”諒毅說:“趙豹、平原君,是我們君王的親兄弟,就像大王有葉陽君、涇陽君兩個弟弟一樣。大王用孝友之情治國聞名天下,穿的衣服使兄弟合身,膳食使兄弟滿意,沒曾有什么不分給葉陽君、涇陽君的。葉陽君、涇陽君的車馬衣服,沒有不和大王相同的。臣下聽說這樣的話:‘鳥巢傾覆毀壞了鳥蛋,鳳凰就不再飛到這里;剖開獸胎焚燒小獸,麒麟就不再來到這里。’如今使臣接受大王的命令回國向敝國君主報告,敝國君主害怕不敢不執行,不過恐怕要傷葉陽君、涇陽君的心吧?”秦昭王說:“好。不要讓他們從事國家政事。”諒毅說:“敝國的君主,有親弟不能教誨,惹惱了大國,請讓我們貶黜他們,不讓他們參與國家政事,以稱大國的心愿。”秦王這才高興,接受了諒毅帶來的禮物,并且用優厚的禮節接待了他。(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后游[注]杜甫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客愁全為減,舍此復何之?[注]這首詩寫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其時,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間,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艱。14.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首聯中的“曾游”與標題中的“后游”相呼應,說明詩人不是第一次來此游玩。B.

頷聯運用擬人、襯托手法,以江山有情、花柳無私來襯托人世間的有情、無私。C.

頸聯描繪晨景和晚景兩幅畫面,表明了詩人流連之久,從早到晚都在這里。D.

整首詩不僅景語生動,而且情語深切,全詩情景交融,對景物描寫清新自然。15.

尾聯有何含義?請結合詩歌簡要賞析。【答案】14.B

15.

①尾聯詩人說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悶完全減消了,除了這兒還要往哪兒去呢?②表面看來好像這仍是贊美此處風景絕佳,其實,這正是詩人心中憂愁難解,強作豁達之語。③面對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艱的時局,再美好的景色也無法排解詩人滿腔的愁憤。【解析】【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和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B.“以江山有情、花柳無私來襯托人世間的有情、無私”錯誤,從寫作背景來看,應是以江山有情、花柳無私來反襯人世間的無情與偏私,故選B。【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句子含義的能力。全詩記敘了詩人重游修覺寺的見聞感受,重在抒寫內心的情緒。前四句回應往日之游而寫后來之游,后四句寫觀景減愁之感。尾聯“客愁全為減,舍此復何之”意思是,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悶完全減消了,除了這兒還要往哪兒去呢?表面看來好像這仍是贊美此處風景絕佳,其實,全詩以感慨作結,這正是詩人以喜寫悲,有愁難解,強作豁達之語。結合注釋可知,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間,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艱,滿腔愁憤,無由排解,只好終日徜徉于山水之間,所以減愁兩字是以喜寫悲,益增其哀。這首詩寫得表面豁達,實則沉郁。(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兩句高度概括了琵琶女年復一年的歡場生涯。(2)韓愈《師說》在引用孔子的論述后。緊接著以“_______,_______”兩句闡發自己的師生觀,說明師生之間的關系是相對的。(3)杜牧(阿房宮賦》中,“_______”一句表現了人們在阿房宮中唱歌時給人的感覺,“_______”一句表現了宮女們跳舞時給人的感覺。【答案】

①.

今年歡笑復明年

②.

秋月春風等閑度

③.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④.

師不必賢于弟子

⑤.

春光融融

⑥.

風雨凄凄【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詞的書寫:復、賢、融、凄。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繼《金剛川》《長津湖》之后,又一部抗美援朝題材電影《跨過鴨綠江》上映。今天,中國影視行業空前繁榮,市場日趨成熟,但出生在改革開放后的年輕人,距離硝煙彌漫的戰爭已經相當遙遠,他們是否還能被主旋律題材打動,被①的宏大敘事吸引?讓歷史告訴未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表述,但家國情懷永不褪色。岳飛“還我河山”的壯懷激烈,(),(

),永遠會在中國人心中引起共鳴,上一代人②看《上甘嶺》,傳唱《我的祖國》;這一代人為《長津湖》熱血沸騰,因《覺醒年代》重新尋找那些歷史深處的名字。《跨過鴨綠江》全景式再現了感天動地的英雄群像——抱炸藥包沖向敵群的英雄楊根思、用胸膛堵住敵人機槍口的英雄黃繼光、烈火燒身也不暴露目標的英雄邱少云……這些我們曾經③的烈士,有的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留下,他們的青春永遠定格在朝鮮戰場上。浴血奮戰的英雄多數都是④的年輕人,而今天大國崛起,脫貧攻堅、全民抗疫以及圓夢航天等,這些沒有硝煙的“戰場”同樣需要心懷天下、敢于擔當的青年人。17.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18.

請仿照括號前面的句子另寫兩句,與前面的句子構成排比。【答案】17.①波瀾壯闊

②萬人空巷

③耳熟能詳

④風華正茂

18.

陸游“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悲憤憂思,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膽忠心【解析】【1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一空,語境修飾主旋律電影描寫場面的宏大,可用“波瀾壯闊”。波瀾壯闊:原形容水面遼闊,現比喻聲勢雄壯或規模宏大。第二空,語境修飾上一代人爭著看《上甘嶺》的盛大場面,可用“萬人空巷”。萬人空巷: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里出來了。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第三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這些烈士的名字和事跡我們都非常熟悉,可用“耳熟能詳”。耳熟能詳:聽的次數多了,熟悉得能詳盡地說出來。第四空,語境修飾年輕人,可用“風華正茂”。風華正茂:意思是正是青春煥發、風采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形容青年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仿寫句子的能力。仿寫句子要從內容和句式兩個角度思考,有時還要注意修辭、意境等方面的和諧一致。語境要體現“家國情懷”。被仿句是“岳飛‘還我河山’壯懷激烈”,從內容上看,所選人物岳飛為著名的抗金英雄,“還我河山”是他的名句,表現了誓死保衛祖國河山的愛國情懷。句式上,此句采用了“人物+名句+的四字短語”的形式。仿句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愛國人物,如屈原、陸游、辛棄疾、文天祥、林則徐等,還要通過寫他們的詩句、典型語言等具體表現其愛國情懷。注意句式的協調一致。(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金黃的果皮上“點綴”著大大小小的黑色斑點,乍一看和“豹紋”確實有幾分相似。網上廣西南寧一家水果店售賣2元一斤的“豹紋芒果”,著實收獲了一波流量。芒果穿“豹紋”,其實是因為它病了,“豹紋”出現的原因很多,較常見的是“芒果炭疽病”,這是一種由植物病原真菌炭疽菌引起的芒果采前和采后的重要病害。它是一個“破壞家”,可以危害芒果葉片、花序、果實和枝梢,造成采前失收;

,田間看似無病果實,常在采后貯藏期發病,發病初期果皮上出現褐色小斑點,周圍有黃暈,數個病斑融合后形成大斑,就出現了市場上的“豹紋芒果”。不過,芒果炭疽病和人的炭疽病完全是兩碼事,這種只侵染植物的病菌并不危害人的生命安全,對熱帶水果來說,

。比如熟透了的香蕉,表皮上就有很多黑褐色的斑點。除了炭疽病菌會引起黑斑外,

,最常見的是低溫貯藏造成的冷害或運輸過程中被擠壓的傷痕,無論是病理性還是生理性芒果病害,都會使芒果的品質大打折扣。誤食變質芒果會引起食物中毒發生,出現腹瀉、腹痛、嘔吐、頭痛等。19.

下列各項中,和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A.

覆壓三百余里,隔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