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規英文譯法 09108_第1頁
法律法規英文譯法 09108_第2頁
法律法規英文譯法 09108_第3頁
法律法規英文譯法 09108_第4頁
法律法規英文譯法 09108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91年4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4號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實行)CivilProcedureLaw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AdoptedattheFourthSessionoftheSeventhNationalPeople'sCongressonApril9,1991,promulgatedbyOrderNo.44ofthePresident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onApril9,1991,andeffectiveasofthedateofpromulgation)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10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于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八號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Law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onRoadTrafficSafety(AdoptedattheFifthSessionoftheStandingCommitteeofthe10thNationalPeople'sCongress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onOctober28,2003,promulgatedbyOrderNo.8ofthePresident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andeffectiveasofMay1,2004.)練習:《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于2009年12月26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TortLiabilityLawImportantNotice:Incaseofdiscrepancy,theoriginalversioninChineseshallprevail.PartOneGeneralProvisionsCHAPTERITheAim,ScopeofApplicationandBasicPrinciplesCHAPTERIIJurisdictionSection1JurisdictionbyForumLevel第一編總則第一章任務、適用范圍和基本原則第二章管轄第一節級別管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00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第五十四條:“法律根據內容需要,可以分為編、章、節、條、款、項、目。編、章、節、條的序號用中文數字依次表達,項的序號用中文數字加括號依次表述,目的序號用阿拉伯數字依次表述。”舉例說明:第二十三條*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死亡:(一)下落不明滿四年的;**(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發生之日起滿兩年的。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1項**第二十三條第二款***Article23.*Undereitherofthefollowingcircumstance,aninterestedpersonmayapplytothepeople'scourtforadeclarationofacitizen'sdeath:(1) ifthecitizen'swhereaboutshavebeenunknownforfouryearsor,**(2) ifthecitizen'swhereaboutshavebeenunknownfortwoyearsafterthedateofanaccidentinwhichhewasinvolved.Ifaperson'swhereaboutsbecomeunknownduringawar,thecalculationofthetimeperiodinwhichhiswhereaboutsareunknownshallbeginonthefinaldayofthewar.***article23*thesubparagraph(1)ofarticle23**thesecondparagraphofarticle23***如上所述,法律根據內容需要,可以分為編、章、節、條、款、項、目。筆者依據上文的論證認為,“編”的翻譯一般應譯為“part”;'、章〃譯為“chapter”;''節〃譯為“section〃;''條〃譯為“article”;''款〃譯為“paragraph”;''項”譯為“subparagraph”;''目”譯為“item”。例如,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共有2編(總則、分則各一編),15章(總則5章,分則10章),共包括37節(總則除第1、5章外,其余章下均設節;分則第3章、第6章下設若干節),452條,還有一個附則(包括附件一、附件二)(高銘暄,1998:1079-1081)。引用條文時,例如刑法第240條第1款共包含8項,則引用文應寫成第240條第1款第X項;刑法第293條只有1款,包含4項,引用時寫為第293條第X項(高銘暄,1998:40)。例如,第三章,刑罰,第四節,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則譯為“Section4.Fixed-TermImprisonmentandLifeImprisonment,ChapterIIIPunishments”。再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2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此時,應注意“條”與“款”的正確翻譯。ThesecondparagraphofArticle17ofCriminalCode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providesthat:“Apersonwhohasreachedtheageoffourteenbutnottheageofsixteenwhocommitsthecrimesofintentionallykillinganotherorintentionallyinjuringanother,evencausingseriousinjuryordeath,andthecrimesofrape,robbery,drugtrafficking,arson,explosion,andpoisoningshallbearcriminalresponsibility”.此外,上述''總貝則'可譯為“GeneralProvisions〃;''分則〃則譯為“SpecialProvisions”“附則”譯為“SupplementaryProvisions”“附件一、附件二”則譯為“AppendixI,AppendixII”更多相關信息:法律翻譯中的“法律翻譯中的“條”、“款”、“項”、“目”marks2008法律翻譯同時涉足三個領域,即法律學界、語言學界和翻譯界。因此,法律翻譯對譯者要求十分苛刻。例如,在英漢、漢英翻譯中,譯者除了要掌握一定程度的中國法律以及普通法知識之外,還要擅長法律英語這一特殊用途英語(ESP)。與所有的翻譯一樣,法律翻譯的譯文要忠實原文的實質內容,還要盡量流暢通順。法律翻譯通常包括的內容很多,如立法性文件的翻譯,合同翻譯,訴訟類文書翻譯,法庭口譯,法學論文翻譯,涉外公證文書翻譯,判例翻譯等等。法律翻譯者在翻譯立法條文、法學論文、法院判決等法律文件時,常常會碰到諸如“條”、“款”、“項”、“目”等詞的翻譯,參閱國內一些法律翻譯(英漢、漢英)工具書,我們發現,各工具書對上述四個詞的翻譯或者沒有涉及,或者十分混亂。這些翻譯之中,不乏十分正確的翻譯,但是有些翻譯則值得商榷。本文作者旨在探討這一組詞的譯法,為法律英語詞典編纂及法律條文的翻譯提供借鑒。本文從英譯漢、漢譯英兩個方面來說明這一問題。一、英漢法律翻譯中的“條”、“款”、“項”、“目”在英漢法律翻譯中,上述詞條的翻譯不可一概而論。我們知道,一般意義上而言,在英文中能夠表達法律中''條款"之類的詞匯大概有:article;section;subsection;paragraph;subparagraph;item;clause;rule;regulation;provision,以及stipulation等等。(1)關于“article'一詞的翻譯。將article一詞譯為''條",爭議不大。例如,《美利堅合眾國憲法》(THECONSTITUTION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1789)共有“7條"(sevenarticles)。再如,世界貿易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議定書》(ProtocolontheAccessionofPeople'sRepublicofChina)中文譯本也將“article"譯為“條"。根據美國權威的《布萊克法律字典》(Black'sLawDictionary.Garner,1999:106),Article:Aseparateanddistinctpart(asaclauseorstipulation)ofawriting,esp.inacontract,statute,orconstitution.(斜體字為作者所加)。再如,美國《法律詞典》(ADictionaryoftheLaw.Clapp,2000:36),Article:subdivisionofawritteninstrument;particularlya.asubdivisionofastatuteorconstitution,usuallysubdividedintosections.b.oneoftheitemsorclausesinacontract,treaty,orotheragreement.從以上兩本比較權威的工具書對Article的釋義來看,“Article”是憲法、制定法、或合同中“單獨的,顯著的部分”。所以,將之譯為我國法律條文中的“條”是合適的。縱然有字典將“Article〃譯為''節〃(李宗鍔、潘慧儀,1999:23),或是其它不同翻譯,筆者認為「'Article”一詞在法律條文翻譯中一般應該譯為“條”。讀者不能混淆“Article”與“Articles〃的意義、用法。“Articles〃應譯為''條例〃。例如,在《美國憲法》之前頒布的《邦聯和永久聯合條例》(ArticlesofConfederationandPerpetualUnion),這一憲法性文件直接稱自己為“Articles”,不過,這不妨礙我們仍將該“條例〃中的具體的13個“Article'譯為“條”。(2)關于section一詞的翻譯,分歧比較大,主要有兩種聲音。第一種觀點:“section”應譯為“條”或者“節”,而絕不可以譯為“款”。如陳忠誠先生在其力作《漢英-英漢法律用語辯證詞典》中講''以個人有限的認識而論,在英美有以'article稱'條'的,也有以?section'稱'條’的。以'article譯'條'為常,以'section‘譯'節'為常。……而未見有以'section‘譯'款'的"(陳忠誠,2000:604)。第二種觀點:“section”可譯為“款”(薛波,2003:1234),此外,注釋所言,余叔通主編《新漢英法學詞典》中也認為“款〃可以譯為“section”。依筆者看,section一詞在英漢法律英語翻譯中,通常譯為“節”,也可以譯為“條”,極少數情形下可譯為“款”。把Section譯為“節”,是因為“section”這一概念有時很大,它比“article”(條)還大,若譯為“款”、“項”、“目”過小,譯為“章”、“編”則又過大。例如,在《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AgreementonTrade-RelatedAspects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簡稱Trips協議)中,第二部分《關于知識產權效力、范圍和使用的標準》(StandardsConcerningtheAvailability,ScopeandUse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包括8個section,第三部分《知識產權的實施》(Enforcement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包括5個section,每個section又包括若干條article。此時,譯為''節”最好。事實也如此,例如,第二部分中的“SECTION1:COPYRIGHTANDRELATEDRIGHTS”,中文翻譯便將之譯為了“第一節:版權和相關權利〃。關于這點,讀者可參看北大法律信息網,Trips協議相關中、英文內容。把section譯為''條",這點很好理解。當section譯為''條”時,subsection則譯為''款”。根據ADictionaryoftheLaw(Clapp,2000:389),Section:asubdivisionofastatuteordocument,representedbythesymbol§(or§§for“section”).Moststatutesandcodesaredividedintosections.另夕卜,subsection:Apartwithinasectionofanact.EachsectioninaStatutemaybefurtherdividedintosubsections...Asubsectionisdenotedasanumberwithbrackets.Forexample,s.78(1)oftheTradePracticesActwouldreadassection78subsection1.(陳忠誠,2000:605),上述解釋說明,section可譯為“條,”subsection則可譯為''款”。此外,經筆者檢索,加拿大法《北美法案》(BritishNorthAmericaAct)、《英國貨物買賣法》(SALEOFGOODSACT1979)等法律條文中均使用Section來表示''條”,subsection表示“款”。由于人們常將上述《美國憲法》中第1-4條(article沖數目不等的“section〃譯為“款〃,而很少有人將這里的“section〃譯為''節〃,所以,將“section”譯為''款〃,已經是人們約定俗成的一種情形。翻開今天的“外國法制史”類教材,我們可以發現這一事實(何勤華,1998:55;由嶸,2000:355)。總之,英漢法律翻譯中的“section”是個相對的詞,翻譯的時候,譯者需發揮主觀能動性,選擇合適的對應詞為好。但是,同一篇法律條文中,必須遵循“譯名同一律”,不可毫無規矩。關于paragraph,subparagraph的翻譯。筆者認為,應將paragraph,subparagraph分別譯為“條"、“款"。以往的翻譯中,人們也大都將paragraph,譯為了''條”。這點問題不大。Trips協議中,第3條、第64條中有這樣的例子。AnyMemberavailingitselfofthepossibilitiesprovidedinArticle6oftheBerneConvention(1971)orparagraph1(b)ofArticle16oftheRomeConventionshallmakeanotificationasforeseeninthoseprovisionstotheCouncilforTRIPS.任何利用《伯爾尼公約》第6條或《羅馬公約》第16條第1款(b)項規定的可能性的成員,均應按這些條款中所預想的那樣,向TRIPS理事會做出通知。Subparagraph1(b)and1(c)ofArticleXXIIIofGATT1994shallnotapplytothesettlementofdisputesunderthisAgreementforaperiodoffiveyearsfromthedateofentryintoforceoftheWTOAgreement.自《WT0協定》生效之日起5年內,GATT1994第23條第1款(b)項和(c)項不得適用于本協定項下的爭端解決。其他詞的翻譯。“Item"—詞譯做“目"非常合適。因為“Item"常常是subparagraph(項)下的一個部分。讓我們來參考Black'sLawDictionary(Garner1999:837)中對此的解釋,Item:Indrafting,asubpartofatextthatisnextsmallerthanasubparagraph.Infederaldrafting,forexample,“(4)”istheiteminfollowingcitation:Rule19(a)(1)(B)(4).Alsotermedclauseinthissense.(來源:英語麥當勞-英語學習門戶EnglishCN.com)這個解釋最后提到了“clause〃這個詞。關于clause一詞的翻譯,筆者認為,除了可以將其譯為“目”之外,更多的情形下應將其譯為泛指意義上的“條款”。例如,《新英漢詞典》(1985:208)中對“clause'這個詞的解釋就是“條款〃、“款項〃。此外,不少工具書也均認可“條款”這一譯法(費曼,2004:245;薛波,2003:233)。比如,“clauseofdevolution”譯為“義務承擔條款”。限于本文討論的范圍,不再展開論述。還有rule以及regulation的翻譯。依筆者看來,雖然它們與''條款"有一定關系,但不應該有某些工具書中''條"的譯法。rule應該譯為''規則",例如,美國刑法中精神病(insanity)抗辯事由中的“TheM‘NaghtenRule"(麥那頓規則)、“TheDurhamRule"(德赫姆規則),都可以譯為''規則”。再如,FederalRulesofCivilProcedure,譯作《聯邦民事訴訟規則》,RulesofEvidence譯作'證據規則”等等。regulation則應譯為''條例"、''規章"。依據Black'sLawDictionary,Regulation一詞在美國扌旨“Aruleororder,havinglegalforce,issuedbyanadministrativeagencyoralocalgovernment”(Garner,1999:1289)。所以,它是指行政機構頒發的法規,在我國行政機關頒布的法規一般稱為'條例”或'規章”。最后是關于provision以及stipulation的翻譯。有人常將provision與stipulation混用。實則萬萬不可。Stipulation旨'契約或協定中的實質性條款”(薛波,2003:1294)。它只旨契約的而不旨法律的規定,因此陳忠誠先生主張將其譯為'(以契)約(規)定”(陳忠誠,2000:357-359;陳忠誠,1998:301-303)。筆者贊同上述意見。因為,這有章可循。依據Black'sLawDictionary,stipulation1.Amaterialconditionorrequirementinanagreement.2.Avoluntaryagreementbetweenopposingpartiesconcerningsomerelevantpoint(Garner,1999:1427)。如,stipulateddamages約定損害賠償金),因此,stipulation應譯為'、(契約)規定”;而provision則多指''(法律)規定〃。關于這部分的論述,有學者做過專門論述(參見:《法苑譯譚》,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第162-165頁相關論述),在此不再贅述。二、漢英法律翻譯中的'條”、'款”、'項”、'目”讀者可以看得出,事實上,在英漢法律翻譯中,經我們分析到最后,只有六個詞即:article,section,subsection,paragraph,subparagraph,item與法律條文翻譯中的條、款、項、目有關。這就十分有利于我們進行漢英法律翻譯中'條”、'款”、'項”、'目”的討論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2000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第五十四條:'法律根據內容需要,可以分為編、章、節、條、款、項、目。編、章、節、條的序號用中文數字依次表達,項的序號用中文數字加括號依次表述,目的序號用阿拉伯數字依次表述。”舉例說明:第二十三條*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死亡:一)下落不明滿四年的;**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1項**第二十三條第二款***Article23.*Undereitherofthefollowingcircumstance,aninterestedpersonmayapplytothepeople'scourtforadeclarationofacitizen'sdeath:(1) ifthecitizen'swhereaboutshavebeenunknownforfouryearsor,**(2) ifthecitizen'swhereaboutshavebeenunknownfortwoyearsafterthedateofanaccidentinwhichhewasinvolved.Ifaperson'swhereaboutsbecomeunknownduringawar,thecalculationofthetimeperiodinwhichhiswhereaboutsareunknownshallbeginonthefinaldayofthewar.***article23*thesubparagraph(1)ofarticle23**thesecondparagraphofarticle23***如上所述,法律根據內容需要,可以分為編、章、節、條、款、項、目。筆者依據上文的論證認為,''編”的翻譯一般應譯為“part”;''章〃譯為“chapter”;''節〃譯為“section〃;“條〃譯為“article";''款"譯為“paragraph";''項"譯為“subparagraph";''目”譯為“item"。例如,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共有2編(總則、分則各一編),15章(總則5章,分則10章),共包括37節(總則除第1、5章外,其余章下均設節;分則第3章、第6章下設若干節),452條,還有一個附則(包括附件一、附件二)(高銘暄,1998:1079-1081)。引用條文時,例如刑法第240條第1款共包含8項,則引用文應寫成第240條第1款第X項;刑法第2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