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詩三首(教案)_第1頁
17.古詩三首(教案)_第2頁
17.古詩三首(教案)_第3頁
17.古詩三首(教案)_第4頁
17.古詩三首(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頁共7頁17.古詩三首〔教案〕第六單元單元教學總覽【教材分析^p】1.單元主題:本單元圍繞“祖國河山”這一主題編排了四篇課文:古詩三首安排了《望天門山》《飲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三首古詩,描寫了祖國山水的美景,表現了祖國河山的美麗和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富饒的西沙群島》介紹了位于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美麗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表達了對祖國海江的熱愛與贊美之情;《海濱小城》主要描寫了海濱小城的美麗風光,字里行間充滿了作者對海濱小城的熱愛之情;《美麗的小興安嶺》以季節變換的順序,介紹了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風光和豐富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和熱愛之情。本單元課文旨在引領學生領略祖國各地的美麗風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篇章頁上呈現了詩歌形式的人文導語“祖國,我愛你。我愛你每一寸土地,我愛你壯美的山河。”飽含著對祖國無限的贊美與深沉的感情,配合表現祖國壯美風光的插圖,能引發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感。2.單元重點:〔1〕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這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中的泡泡語“我發現這段話是圍繞一句話來寫的”提示學生關注關鍵語句,理解總分的構段形式。《海濱小城》的課后題引導學生從段落中找出關鍵語句,啟發學生根據關鍵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臺”重點討論、梳理關鍵語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關鍵語句的作用,鼓勵學生在習作的時候也學著這樣寫;“詞句段運用”安排了圍繞一個句子說一段話的練習,引導學生在運用中理解關鍵語句的位置和作用。〔2〕學習書面表達,體會運用關鍵語句。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是“習作的時候,試著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方法,圍繞一個意思寫”。這是“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這一閱讀方法在習作中的運用,形成了“由讀到寫”的語文教學中的大循環。【學情分析^p】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絕不僅僅是教材中的課文,而應該指向將來生活,注重學生閱讀情感、閱讀才能和閱讀習慣的培養。他們需要掌握的是喜歡閱讀的態度和在閱讀過程中提出問題、分析^p問題、解決問題的才能。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放手讓學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學習。為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老師應該是點撥、啟發、鼓勵學生,重點把更多的時間讓給學生閱讀、理解、品味、感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掌握閱讀方法比知道閱讀答案更加的重要。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可以使閱讀更有效,老師應該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展總結歸納。【教法建議】1.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本單元課本中,無論是精讀課文還是略讀課文,都有一幅或幾幅精巧的插圖,這些插圖形式不同,風格各異,既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更是幫助老師和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重要輔助材料。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圖文對照地閱讀,引導學生適時借助文中的插圖,鼓勵學生對照插圖理解段落的意思,效果相當明顯。2.閱讀與習作相結合。本單元的習作要求學生圍繞一個意思寫一處身邊的美景,與本單元課文的閱讀教學關聯非常嚴密,因此,要在課文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領悟圍繞關鍵語句把一段話寫詳細的表達方法,在課堂上相機指導學生進展口頭表達或小練筆,并在習作教學時,以課文的典型段落作為范例進展引路,使學生有章可循、有例可依,降低習作難度,進步習作質量。3.培養修改習作的習慣。教材中對習作的修改和交流提出了詳細建議,在改正錯別字時引導學生繼續使用學會的修改符號進展修改,進步學生運用修改符號和發現、改正錯別字的才能。把習作讀給同學們聽,分享各自描寫的美景,目的是讓學生在交流中體會習作的成就感和愉悅感。4.引導學生關注和閱讀篇章頁,形成對單元的整體認識。【課時安排】分類內容課時課文17.古詩三首2-318.富饒的西沙群島219.海濱小城220.美麗的小興安嶺2習作這兒真美2語文園地交流平臺識字加油站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2合計12-1317古詩三首(精讀課文)【教學目的】1.認識“亦、宜”等五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抹、磨”,會寫“斷、楚”等十三個生字。正確讀寫詩句中的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望天門山》。3.能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詞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風光,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國河山的美麗和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4.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關鍵才能力格必備品格【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望天門山》。能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詞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風光,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國河山的美麗和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學難點】能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詞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風光。【教學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的】1.學會會認字和會寫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2.反復朗讀、理解古詩大意,想象詩句描繪的大意,背誦古詩。〔重點〕3.通過誦讀和想象來體會詩的意境,激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難點〕【教具準備】課件〔筆順動態演示朗讀音視頻建議使用榮德基小學課件〕【教學過程】內容榮德基課件頁碼一、導入新課導入類型:理解背景,導入詩題。老師口述:同學們,請欣賞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圖片。圖片展示的是張家界永定區的一座海拔最高的山,古稱云夢山、嵩梁山,北距城區8公里,因自然奇觀天門洞而得名,最早被記入史冊的名山。主峰1518.6米,1992年7月被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素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譽,千百年來,“天門洞開、天門翻水、天門轉向、野拂藏寶、鬼谷顯影、天門瑞獸”六個難解之謎的相繼涌現,更為這里增添了靈異的奇趣。展示圖片: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天門山〕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圖上的風光?學生自由發言,老師小結過渡:這么美的風景,讓我們一起走進詩中去領略一下吧!寫作背景:李白是中國唐代一位非常偉大的浪漫詩人,被賀知章稱為“詩仙”,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詩風雄奇豪放。他與杜甫并稱為“大李杜”,且李商隱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他的一生大局部時間都是在遨游中度過的。25歲的時候就懷著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分開了家鄉前去洞庭湖游覽,接著又興致勃勃地乘船順江東下,在經過安徽省當涂縣的東、西梁山時。被眼前雄奇秀美的風光吸引住了,于是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望天門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望天門山》。〔板書:望天門山〕學生齊讀課題。理解題目:“望”,看。“天門山”,位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因自然奇觀天門洞而得名,也因天門洞而蜚聲世界,被譽為“湘西第一神山”、“武陵之魂”和“張家界之魂”。【設計意圖:課件播放圖片,讓學生觀看天門山美景,給學生帶來直觀形象的感受,使學生進入文本所描寫的情景中,從而初步感受意境。】〔2〕〔3〕〔4〕二、介紹作者,理解天門山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