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教案15篇_第1頁
小班美術教案15篇_第2頁
小班美術教案15篇_第3頁
小班美術教案15篇_第4頁
小班美術教案1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小班美術教案15篇

小班美術教案1

教學目標:

1、嘗試用水墨畫竹子,學習用不同筆鋒畫出竹葉、竹竿。

2、收集各種竹制品,在成人援助下用竹子自制喜愛的玩具。

3、增進參加環境布置的愛好和技能,體驗勝利的歡樂。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預備:

1、幼兒對竹林已有肯定的感受。提供幾枝帶有葉子的竹子,擺在活動室讓幼兒觀測。

2、預備國畫工具材料:宣紙或毛邊紙、毛筆、國畫顏料。

活動過程:

1、讓幼兒用各種感官來感知竹子:“竹子是什么樣的?小伙伴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用鼻子聞,可以把你的發覺告知大家。”

2、老師引導幼兒觀看觀賞布置在活動室的《春竹圖》國畫,激發幼兒嘗試畫國畫的愛好,并讓幼兒爭論竹枝、竹葉怎么用毛筆畫。

3、老師介紹國畫材料的運用方法,示范如何運用筆、顏料,要留意什么事項鼓舞幼兒大膽作畫,畫出自己喜愛的竹子。

活動延伸:

讓家長和幼兒在家自制竹子的小物品或小玩具,指導幼兒學習正確運用刀、小鋸子等工具。

小班美術教案2

教學名稱:

《喂小雞》

目標:

鼓舞幼兒用點表現肯定的主題情景。通過點的游戲,使幼兒能依據繪畫的需要,有意識地掌握筆。

預備:

黑色水筆、黑板、紫米。

過程:

1、老師將紫米撒在白紙上,引導幼兒爭論:“看看這是什么?”〔請幼兒摸一摸米,感覺紫米一點點、一粒粒的。讓幼兒將自己的看法大膽的說出來。〕

2、講故事:《喂小雞》小雞喜愛在長滿小花、小草地上玩了,它最喜愛和媽媽在草地上捉小蟲、吃米了……〔老師一邊講解一邊示范,小草、小花、小蟲、大米、小米的畫法。〕

3、鼓舞幼兒大膽繪畫,老師指導有意識地掌握筆,訂正幼兒的握筆姿態。

4、幼兒作品觀賞,請個別幼兒講一講自己喂小雞吃了什么?

小班美術教案3

活動目標:

1、了解鞭炮的形狀和顏色特征,鼓舞幼兒選取自己喜愛的色紙撕成碎片,自由黏貼鞭炮。

2、讓幼兒自由表現自己看到的鞭炮,老師無需提出詳細的黏貼規律約束幼兒。

3、大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勝利的歡樂。

4、培育幼兒的觀測力和動手操作技能。

活動預備:

1、福字假設干個

2、各色碎紙片假設干

3、固體膠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放錄音,引主題

師:噓,小伙伴們,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

幼:鞭炮的聲音

師:小伙伴們聽的很仔細,這是放鞭炮的聲音,你們都在什么時候見到過別人放鞭炮?

幼:結婚的時候;過年的時候;娶新娘的時候

師:小伙伴們說的很好,我們在興奮的時候或是有喜事的時候都會放鞭炮。

〔二〕老師出示鞭炮圖片,引導幼兒觀測

師:今日老師也帶來了一串鞭炮,你們想不想看?鞭炮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

幼: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師:它長什么樣?

幼:長長的;很多圓筒兒;長長的一串兒……

師:小伙伴們觀測得很認真,鞭炮是長長的一串,密密地排列著,每個炮竹都一樣長,各種顏色的,朝下排列的,特別美麗。

〔三〕老師范畫

師:立刻就要過元旦節了,你們能幫老師一起做一串五彩繽紛的鞭炮嗎?你們看老師給你們預備了什么?一會兒咱們就用這些各種顏色的小紙片做鞭炮。先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吧!

老師邊示范邊講解作畫方法:先用固體膠涂在紙上,要多涂一些,鞭炮才能黏得牢哦!然后拿出一張碎紙片,撕成鞭炮的樣子,然后貼上去,接著我們就可以撕更多各種顏色的鞭炮,在紙上涂上固體膠,貼出一串鞭炮了!

〔四〕幼兒作畫,老師指導

〔五〕溝通講評

1、自評

2、他評

3、師評

〔六〕小結

咱們做了這么多美麗的鞭炮,到過年時候我們一起去放鞭炮好嗎?

活動反思:

幼兒的美術教育是對他們進行感受美、認識美、表現美的教育,是用繪畫、手工活動和美術觀賞等形象化的手段,來提高對大自然、社會生活、美術作品等方面的審美技能。之前的寫意活動都是以水粉畫的形式,這次的寫意采用紙黏畫,幼兒興致很高。本次活動我在設計理念上基本符合新《綱要》的要求,主要是讓幼兒大膽地撕貼作畫,培育幼兒對美術活動的愛好。同時也讓幼兒嘗試了自評和他評的方式來評價作品,但由于小班幼兒的表述技能有限,在最末的評價作品環節老師主要運用了老師的評價以及幼兒的觀賞、參觀為主,他們可以通過觀測了解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優點。

小百科:鞭炮起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沒有火藥和紙張時,古代人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趕瘟神。這當然是民俗傳奇,但卻反映了古代中國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妙愿望。鞭炮說法上各個歷史時期不同,稱謂從爆竹、爆竿、炮仗和編炮一貫到鞭炮。在現代,華人在傳統節日、婚禮喜慶、各類慶典、廟會活動等場合幾乎都會燃放鞭炮,特別是在春節期間,鞭炮的運用量超過全年用量的一半。

小班美術教案4

活動目標:

1、進展幼兒的想象力、制造力。

2、引導幼兒喜愛參與美術活動。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制造,喜愛裝飾。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預備:

各種不同顏色、不同花色的手套、畫有手套輪廓的畫紙、各種粘貼裝飾材料(剪裁好的圖形紙、皺紋紙、小貼片、印章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預備好的花手套,請幼兒進行觀測并溝通。

1、花手套都是什么樣子的?

2、自己還見過什么不同樣子的花手套并描述。

二、老師出示材料,告知幼兒本次活動內容。

三、幼兒自選材料進行粘貼手套活動,老師個別指導。

1、指導幼兒發揮想象力進行粘貼,盡量粘得和別人的不一樣。

2、可以多種材料共同運用

3、依據幼兒的粘貼狀況,老師可以把繪畫比較好的作品徑直向大家展示,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四、作品展示

五、將幼兒的作品布置展示到墻面,幼兒平常活動時也可以參考學習。

教學反思:

作為老師要擅長發覺幼兒的不同特點,予以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勝利的東西,予以積極的確定,使他們獲得勝利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加強自信心。

小班美術教案5

教學名稱:

《會變的泥面條》

目標:

在玩泥游戲中,初步培育幼兒的發散思維,引導幼兒把搓長的泥塊與生活中熟識的物體相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操作使其更加形象化,感受活動的歡樂。

預備:

各種顏色的橡皮泥,剪刀、小豆豆、模子、牙簽、火柴棍等。捏好的泥工作品。

過程:

1、老師:“我們每個人手里都有一團彩泥,你用什么方法使你的彩泥變個樣子。”

2、提問:“你用什么方法玩的?”〔請幼兒說出玩泥的各種方法。〕

3、老師:“我們一起做個游戲,搓一搓彩泥比一比誰的彩泥又細又長。”

4、提問“你搓的像什么?”〔幼兒依據自己的生活閱歷,說出已知的物品〕。

5、“看看我把你搓的長條變成了什么東西?”〔請幼兒說一說看見了什么,它們是怎樣做出來的?〕

6、請幼兒把搓好的長條變一變,試一試能變出多少東西。〔老師指導幼兒用那些幫助材料可以完成作品。〕

7、幼兒的作品觀賞,向同拌介紹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彩泥的,彩泥變成了什么?

小班美術教案6

活動設計背景:

歌曲旋律簡約精美,內容朗朗上口,貼近幼兒生活。且在摘蘋果的游戲中學習歌曲,孩子很感愛好。

活動名稱:

藝術《蘋果》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放聲唱與默唱交替的方法唱歌。

2、用各種水果替換原歌詞,并據歌詞自編表演動作。

3、留意傾聽他人的歌聲和伴奏,努力與集體相全都。

活動預備:

蘋果樹一棵。

已認識蘋果,知道其特征。

活動過程:

1、在歌曲《秋天》音樂的伴奏下,做小樹葉飄舞進教室。

2、學唱新歌。

出示蘋果圖片,讓幼兒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做摘蘋果的動作。

在音樂伴奏下,老師邊朗誦歌詞,邊做摘蘋果的動作。

老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有節奏念歌詞,并邊做摘蘋果的動作。

老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學唱歌曲,練習過程中要求幼兒留意傾聽前奏,并努力與大家的歌聲全都。

3、放聲唱與默唱交替。

邊唱歌曲邊拍手。

不唱歌曲,在樂曲的伴奏下拍手。

唱一句,默唱一句,默唱時用拍手表示。

4、創編新歌詞。

引導幼兒遷移生活閱歷,說說見過的其他水果,以及它的顏色、外形和其他有關特征。

老師援助幼兒把新的水果及特征替換原歌詞并唱出來。

5、即興歌表演。

鼓舞幼兒邊唱歌邊做表演動作,并讓做得好的幼兒單獨表演,還可以組織幼兒自由結伴,和好伙伴一起邊唱邊表演,表達歡樂的心情。

蘋果樹上很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喜愛吃蘋果,身體健康多歡樂。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層次遞進,讓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想象力,這個音樂活動也能讓幼兒很快了的進入情境當中,讓教學活動富于很強的生命力,發覺許多樂趣,并不是一味的唱歌,而是韻律與歌頌結合,歌聲與創編融合,創編與生活一體的歡樂音樂課堂。通過這次教學活動,使我有了更深的感悟。要上好每一堂課,幼兒的課前閱歷預備是特別重要的,在今后的教學中,自己要不斷的努力,不斷學習,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小班美術教案7

活動目標:

1、觀賞各式各樣的花瓶,感受花瓶獨特的造型和裝飾。

2、通過觀賞和與老師的對話,體驗不同造型和裝飾所帶來的美感。

3、對操作活動感愛好,能細心地裝飾。

4、鼓舞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5、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觀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預備:

各種花瓶假設干。

活動過程:

1、展示四個在造型和裝飾方面比較獨特的花瓶,激發幼兒觀賞愛好。

"這是什么?"

"這些花瓶美嗎?"

2、引導幼兒進行觀賞和表述。

"你喜愛哪一個花瓶?為什么?"

"你覺得這個花瓶那里最美?"

讓幼兒暢所欲言的表述,在幼兒需要援助時進行啟發:"哦,你喜愛它的造型呀,你能仿照一下它的姿態嗎?"

"你覺得這樣的造型像什么?"

"這個花瓶上用了那些顏色?這些顏色用在一起好看嗎?給你什么感覺?"

老師小結。

3、出示其他花瓶圖片,引導幼兒觀賞,豐富幼兒觀賞閱歷。

"這個花瓶是什么樣子的?""你喜愛它嗎?為什么?"

4、幼兒嘗試運用各種形式創作花瓶。

"今日我們觀賞了各種花瓶,我們也要來自己裝飾花瓶。可以用線描裝飾畫的方法、水粉畫的方法還有徑直在瓶子上裝飾的方法,小伙伴們可以自由選擇一種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創作。""完成的作品可以放在展示區展覽。"

幼兒進行創作,老師巡回指導。

5、評價活動。

幼兒相互觀賞作品,體驗勝利的歡樂。

"今日我們創作了一個自己的花瓶,感覺怎么樣?"

活動反思:

首先這個活動特別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雖然在這中美術手工活動幼兒之間有肯定的個體差異性,但是孩子們的愛好還是滿高的,。在此次活動中,并沒有發覺不感愛好的孩子,由于在日常的活動中,我們常常有這樣類似的美術活動,孩子有了肯定動手技能,所以孩子們得心應手。

小班美術教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小雞的顏色及外貌特征,嘗試用海綿表現小雞毛絨絨的羽毛。

2、對美術活動感愛好,體驗粘貼畫活動帶來的樂趣。

3、培育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潔凈。

4、用舒適的方法握筆,享受大膽涂色的歡樂。

【活動預備】

海綿、貼好雙面膠的小雞輪廓圖

【活動重難點】

嘗試用海綿表現小雞毛絨絨的羽毛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師:小伙伴們,你們見過小雞嗎?小雞是什么樣子的?

2、小結:小雞身上有黃色的毛絨絨的羽毛。

二、老師示范

1、師:今日老師帶來了一只不一樣的小雞,你們看看,它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師:老師用海綿來表現小雞毛絨絨的毛,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

3、操作:拿一塊海綿貼在小雞的身上,但是不能貼到黑線外面

4、幼兒個別操作

三、幼兒操作:

1、請幼兒回到座位旁邊

2、重點指導幼兒操作:假如海綿有點大的,可以撕小一點再貼上去。

四、展示

師:你最喜愛哪幅畫?

五、結束活動

師:小伙伴們都很棒,等會拿著你做的小雞回教室和好伙伴一起觀賞,好嗎?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肯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小班美術教案9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瓶蓋印畫蘋果,并用棉簽進行簡約添畫。

2.愿意動手操作,體驗利用多種繪畫工具玩色的樂趣。

活動重點:

嘗試用瓶蓋印畫蘋果,并用棉簽進行簡約添畫。

活動難點:

大膽選擇色調進行創作。

活動預備:

1.收集大大小小的瓶蓋假設干。

2.《美工》第8頁

3.調制好的紅、綠、黃色顏料,顏料盤,抹布,棉簽棒假設干。

活動過程:

一、一個蘋果變出來。

1.回顧蘋果的形狀特征。〔蘋果是什么外形的?你見過哪些顏色的蘋果?今日請大家幫忙摘蘋果。〕

2.學習瓶蓋印畫的方法。〔我先來摘一個又大又圓的紅蘋果,老師拿起一個大瓶蓋,把瓶蓋的頂

放入紅色的.顏料盤中沾色,然后再放到水果籃里“按一按”留意不能移動瓶蓋〕

二、很多蘋果變出來。

1.自由創作繪畫。〔現在大家都來摘蘋果,看看誰的籃子里蘋果又多又美麗。〕

2.自由選擇大小不同的瓶蓋,用不同的色調進行印畫。

3.印畫好蘋果后,用棉簽蘸色為蘋果添畫桿子。

4.相互觀賞作品,說一說誰的蘋果又多又美麗。

三、活動延伸:

1.老師在美工區的墻上張貼一張大紙,上面畫有一顆大樹,幼兒合作印畫,感受集體創作的樂趣。

2.想一想還能用瓶蓋變出什么水果,如橘子、葡萄、櫻桃等不同水果圖案。

小班美術教案10

教學分析:

1、幼兒很喜愛吹泡泡,課前詢問時發覺多數幼兒有吹泡泡的閱歷,因此這次活動是從生活中取材的。

2、活動中幼兒把吹泡泡當成一個好玩的游戲,樂于在白紙上留下自己的杰作,整個活動沉醉在歡快之中。

活動目標:

1、能用多種顏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畫。

2、嘗試用吸管吹出泡泡,探究吹泡泡的方法。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預備:

多種顏色的泡泡水、吸管大于幼兒人數、白紙貼在泥工板上是幼兒人數的倆倍、清水一盆。

活動過程:

1、導入:帶幼兒玩接泡泡游戲,引起幼兒愛好。

老師吹泡泡吸引幼兒留意力,引導幼兒主動接泡泡。

〔分析:以游戲的形式導入活動,激發幼兒活動愛好。〕

2、探究留住泡泡痕跡的方法并實際操作驗證。

〔1〕老師引導幼兒發覺泡泡的特點:簡單碎,接不住,

〔2〕引導幼兒爭論把泡泡留住的好方法。

〔3〕老師演示:用有顏色的泡泡水吹出一個大大的泡泡,用白紙接住。

〔4〕老師小結:泡泡在你的白紙上留下了很多漂亮的痕跡,繪成了一幅漂亮的泡泡畫,

3、出示工具材料,引導幼兒探究泡泡畫的制作過程。

〔1〕老師再次演示用吸管吹泡泡留在紙上的過程

〔2〕幼兒吹泡泡作畫,老師融入幼兒一起吹泡泡,在吹的過程中引導幼兒主動發覺:將吸管一頭蘸上顏色水,在盆子邊上靠一下。對著紙,輕輕地吹出一個泡泡,紙上就留下了一個彩色的泡泡。不要總用一種顏色吹,換顏色時要把吸管清洗一下。移動紙時要雙手端平。

活動結束:

老師表揚用心吹泡泡的幼兒,提示幼兒留意衛生,帶領幼兒去洗手。

小班美術教案11

設計意圖:

皺紋紙粘貼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一種活動,對幼兒的身心進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可以培育幼兒的觀測技能、想象技能和制造技能,也有利于發掘幼兒的藝術潛能。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

活動目標:

1、培育幼兒學習美術的愛好,體驗動手制作的樂趣。

2、知道春天是花開的季節,學習運用紙團貼花的方法技能。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制作一幅皺紋紙貼花。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制造的技能。

5、引導幼兒能用幫助材料豐富作品,培育他們大膽創新技能。

活動預備:

老師示范圖一張,ppt課件,黑卡紙、皺紋紙、固體膠、鉛筆假設干

活動過程:

一、律動吸引

二、教學過程

1、音樂導入

請幼兒觀賞音樂《春天》。提出問題,音樂里有什么?是什么季節?

2、播放視頻《春天》請幼兒跟隨老師跳舞

3、觀賞春天實物圖片,請幼兒觀測圖片里有什么花?生活中還有哪些花?引出皺紋紙粘貼花,請幼兒觀賞皺紋紙粘貼花圖片

4、出示老師示范圖,觀測爭論,花是什么做成的,怎樣用皺紋紙貼花?

5、感知材料,嘗試體驗

分發皺紋紙條,老師現場示范皺紋紙粘貼畫〔花〕的過程,并請幼兒一起操作。老師請幼兒上臺進行粘貼。

〔1〕構思畫草圖

〔2〕搓紙團

〔3〕涂膠粘貼

〔4〕美化作品

三、分發教具,鞏固練習

幼兒自己嘗試用皺紋紙粘貼花,老師巡回指導

——提示幼兒留意紙團的大小與色調搭配,紙團排列的疏密與方向

活動反思:

皺紋紙粘貼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一種活動,它不僅可以培育幼兒的觀測技能、想象技能和制造技能,也有利于發掘幼兒的藝術潛能。因此特意開展此教學活動。

第一環節:

〔1〕請幼兒聽音樂。觀賞音樂之前提出問題音樂里面有什么?是哪個季節?引出話題春天。

〔2〕請幼兒跟隨老師一起跳舞《春天》,引出春天是花開的季節。

〔3〕請幼兒觀賞花的實物圖,提問幼兒在生活中見過哪些不一樣的花,引出皺紋紙貼花。請幼兒觀賞皺紋紙貼花圖片。

第二環節:

〔1〕出示老師示范圖,請幼兒觀測是什么做的?

〔2〕發放教具,人手皺紋紙條,請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學習皺紋紙貼花。先畫草圖,然后搓紙團,涂上固體膠,進行粘貼的過程。

〔3〕請部分幼兒上臺粘貼,提示幼兒留意皺紋紙粘貼的緊湊和方向,

第三環節:

〔1〕分發人手一份的教具,再次示范皺紋紙粘貼花過程,請幼兒用自己手中的教具自己制作粘貼花。

〔2〕老師巡回指導,提示幼兒留意粘貼時要一個挨著一個。

本次活動教學目標基本完成,幼兒能夠學會用皺紋紙獨立完成一幅畫。但是教學過程中涌現了許多問題。問題如下:

〔1〕第一環節第三部分提問幼兒見過哪些不一樣的花時,有幼兒回答雪花,老師沒有實時訂正。觀賞皺紋紙貼花作品后沒有提問,應當進行提問與總結:春天是花開的季節。

〔2〕第二環節第二部分先發教具——紙條的話,幼兒的留意力都被吸引過去。老師示范的時候孩子雖然在一起操作,但是常規較亂。

〔3〕第三環節用綠卡紙示范時,老師用鉛筆畫的,后面的幼兒看不見。應當用勾線筆畫草圖。

〔4〕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肢體和語言不嚴謹。有一些口頭語涌現。應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留意。

小班美術教案12

教學名稱:

《小小美發師》

目標:

初步培育幼兒有意識觀測的習慣,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線條表現不同的內容。

預備:

已經有了基本的直線、曲線、點線的繪畫閱歷。范畫、我的自畫像、彩色筆。

過程:

1、老師指著自己的披肩長發說:“一會兒我要去參與李老師的生日會,我的頭發這么亂還沒有梳好,怎么辦呀?誰來幫幫我!梳什么樣的發型好看呢?”〔請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并依據幼兒說的不斷變換自己的頭發,讓幼兒選擇那種發型最適合我。〕

2、出示我的自畫像,按幼兒說的示范出各種線條的畫法。〔邊畫邊擦,最末出示范畫讓幼兒觀測頭發有長、有短、有直、有彎,都很美麗。〕

3、你們說的都很好看,那么多我都記不住了,快畫下來讓我漸漸選。請幼兒自己動手將設計的發型畫在紙上,老師指導幼兒的握筆姿態。

4、幼兒作品展示,請幼兒選擇喜愛的發型,我根據發型的樣子梳好頭發。

小班美術教案13

活動目標:

1.體驗自己制作帽子的樂趣。

2.學習將正方形的紙對角折,并對齊壓平。

3.培育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4.依據色調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預備:

1.創意繪本、每人一張正方形的紙。

2.教學VCD。

3.一頂折好的帽子。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1)請幼兒觀測主題畫"小豬奇妙的帽子",;本文啟發幼兒說說圖中發生了什么事。

2)播放VCD,請幼兒觀賞故事"小豬奇妙的帽子"。

2.出示折好的帽子,激發幼兒制作欲望。

3.結合創意繪本第30頁,請小伙伴觀測如何折出帽子:將正方形的紙對角折成三角形,兩角再向中間折,再把底下的雙角往上折即可。

4.老師和幼兒一起折帽子。

5.鼓舞幼兒在折好的帽子上進行裝飾和添畫。

教學反思

孩子對此課題很感愛好,通過活動,孩子們對帽子的用途認識比較深刻,但對帽子的制作材料認識不夠透徹。

小班美術教案14

教學名稱:

《蠟筆舞會》

目標:

初步培育幼兒敢于放筆大膽畫的技能及畫出較長的線,感受繪畫的樂趣。

預備:

口琴、彩色油畫棒、白紙。〔已經感受過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