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課件_第1頁
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課件_第2頁
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課件_第3頁
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課件_第4頁
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追根溯源--尋節日

走進生活,我們親身體驗了節日帶給我們的不同感受.你能否從下列詩句中,猜出它是什么節日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唐)杜牧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乙卯重五詩>>陸游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

蘇軾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鵲橋仙>>秦觀猜一猜這是什么節日?分門別類---話節日

大千世界是五彩繽紛、五光十色,而我們生活中的節日同樣也是豐富多彩.由于環境、地域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差異,形成了千差萬別的節日風俗和文化。節日的類型歲時農事節日宗教祭祀節日紀念慶賀節日形成習俗特點祭祀節日宗教節日紀念節日慶賀節日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署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與農業生產有何關系?

先秦時期,每逢孟春之月,天子就要率領三公九卿,到郊外迎春。《禮記.月令》周代,隨著農業經濟的普遍開展迎春鞭牛活動正式列為國家典禮.到了唐宋時代,這套禮儀更是變成全國上下同時進行的活動諺曰:"一年之際在于春。"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也”.唐代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由來: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民間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在唐代中秋賞月的風俗極盛.宋代、明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端午節習俗吃粽子賽龍舟配香囊沐蘭湯飲雄黃酒纏五彩絲線掛艾葉菖蒲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浴佛節圣誕節復活節開齋節[材料一]我國現有的法定節日有10個,分別是:新年(西歷1月1日)、春節、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五四青年節(5月4日)、國際兒童節(6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其中只有春節屬于傳統文化節日。其他節日,或來源于重要的歷史事件(如國慶節),或與國家、政府的行政設定有關,有的則是采用國際公例,總之多是近、現代發展形成的歷史產物。——韓曉東《斷裂、整合中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材料二]20世紀六十年代,非洲的民族獨立運動風起云涌。到六十年代末,非洲獨立國家的總數已達41個,其中絕大多數國家把獨立的那天定為國慶日或獨立節。——據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第六卷整理問題1:從材料一、二來看,近現代以來節日的主題較之古代發生了什么變化?問題2:哪些原因導致了近現代以來節日主題的變化?紀念節日政治事件:生命健康:親情關愛:環境保護:和平民主:中國:七一黨生日、八一建軍節、十一國慶節等世界:五一國際勞動節三八國際婦女節等.世界無煙日(5月31日)國際禁毒日(6月27日)母親節、父親節中國:植樹節(3月12日)世界:森林日(3.21)水日(3.22)地球日(4.22)環境日(6.5)國際和平日(9月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人權日(12.10)特點:反映出近代歷史的進程,折射出人類的情感,體現出人類文明由區域走向全球的發展過程.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是除舊布新、祭祝祈年、合家團圓、娛樂狂歡的日子。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門畫

爆竹聲聲除舊歲春節習俗在古代都是用來驅鬼避邪我國最早的春聯--五代時期孟昶寫在桃木板“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質疑探究---議節日

韓國<<聯合時報>>2005年11月報道:聯合國的18位專家最后給韓國的端午祭“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投了贊成票,理由是:它融入民族性,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一事件曾引起我國文化部和媒體的高度重視,引發一系列論戰.對此事件你有何感想?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我們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希望廣大群眾尤其是年輕一代,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

質疑探究---議節日

西方的圣誕節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慢慢進入中國人的生活。面對五光十色的圣誕景象,一些學者表示了擔心。北京聯合大學文理學院副教授張婭婭認為,中國在走向世界,但另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也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圣誕節”如今已經成了中國民間的一個節日,而不能簡單地視為西方的“舶來品”。對此有何見解,結合自身的體會談談你的觀點?2004年12月25日01:50新華網實際上,不光是傳統節日,我們整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也正受到嚴重威脅。謝謝光臨!

1.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體條件2.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關3.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憑添了幾分浪漫色彩4.宗教對節日的沖擊與影響5.一些歷史人物和事件被賦予永恒的紀念滲入節日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其魅力所在:融入人的情感,寄托人的希望.節日的來源自己社會國家感悟節日起點終點世界獨立人格公民責任民族精神現代意識人[材料二]每年6月17日或18日,尼羅河水開始變綠,這是尼羅河即將泛濫的預兆,人們便舉行一次歡慶,被稱為“落淚夜”。8月,當洪水漫過河床堤壩淹沒土地的時候,人們還要慶祝一次,慶祝泛濫的河水為兩岸的土地帶來肥沃的泥土。古時的慶祝活動,法老本人、文武群臣和宗教首領都要參加,與民同慶。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喜氣洋洋,云集一處。祭司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