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
30216_WPSOffice_Level1
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研究 2
23957_WPSOffice_Level1
摘要 2
29112_WPSOffice_Level1
Abstract 1
23957_WPSOffice_Level2
緒論 1
13287_WPSOffice_Level1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1
29112_WPSOffice_Level2
1、研究背景 1
13287_WPSOffice_Level2
2、研究意義 1
18509_WPSOffice_Level1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 2
30216_WPSOffice_Level2
1、研究內容 2
18509_WPSOffice_Level2
2、研究方法 3
12145_WPSOffice_Level1
(三)文獻綜述 3
12145_WPSOffice_Level2
1、國外文獻綜述 3
10329_WPSOffice_Level2
2、國內文獻綜述 4
6681_WPSOffice_Level2
3、總結 5
10329_WPSOffice_Level1
一、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 5
14628_WPSOffice_Level2
(一)人口老齡化的概念與衡量 5
8719_WPSOffice_Level2
(二)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 5
23957_WPSOffice_Level3
1、老年人口規模巨大 5
29112_WPSOffice_Level3
2、人口老齡化增速高于總人口增長 6
13287_WPSOffice_Level3
3、未富先老 6
6681_WPSOffice_Level1
二、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現狀分析 7
27738_WPSOffice_Level2
(一)居民消費水平概念與衡量 7
14532_WPSOffice_Level2
(二)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現狀分析 7
30216_WPSOffice_Level3
1、低消費率與高投資率并存 7
18509_WPSOffice_Level3
2、居民消費支出增速慢于居民收入增速 8
14628_WPSOffice_Level1
三、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影響的理論分析 9
25170_WPSOffice_Level2
(一)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作用機制分析 9
12145_WPSOffice_Level3
1、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直接影響 9
10329_WPSOffice_Level3
2、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間接影響 9
18230_WPSOffice_Level2
(二)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正負效應分析 10
6681_WPSOffice_Level3
1、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正向作用 10
14628_WPSOffice_Level3
2、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負向作用 11
8719_WPSOffice_Level3
3、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總效應分析 11
8719_WPSOffice_Level1
四、中國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水平影響的實證分析 11
2571_WPSOffice_Level2
(一)數據來源與樣本數據 11
27258_WPSOffice_Level2
(二)模型選擇與變量設定 12
27738_WPSOffice_Level3
con=β0+β1odr+μ 12
5652_WPSOffice_Level2
(三)平穩性檢驗 12
5510_WPSOffice_Level2
(四)協整檢驗 12
5535_WPSOffice_Level2
(五)因果檢驗 14
19057_WPSOffice_Level2
(六)回歸結果與分析 15
27738_WPSOffice_Level1
結語 16
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研究
摘要
現如今,中國的已躍升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整個社會都有了較大的發展。但與世界上的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經濟發展質量、人民的消費水平等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目前,正處于中國經濟全面轉型的關鍵時期。
21世紀以來,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深化,整個社會的贍養負擔越來越重,“未富先老”成為了中國人口老齡化鮮明的特征。同時,中國的消費需求不足是我國經濟社會方面一直存在的問題。本文以“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研究”為切入點,通過探究人口老齡化與居民消費水平之間的關系,以協調人口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重要目標。同時,立足于本國的人口老齡化逐漸深化和居民消費水平持續走低的國情,以人口年齡結構和經典消費理論為本文的理論依據,從理論和實證兩個方面探究人口老齡化與中國居民消費水平之間的關系,以期對中國發展過程中的調控政策選擇提供不同的理論視角和基本依據。
本文在闡述了選題的背景及意義后,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和消費水平現狀進行了闡述。隨后,從理論角度出發,就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進行了闡述。接著,從實證的角度出發,采用了1985-2015年的時間序列數據,建立了回歸方程,進一步分析了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具體來說,將居民消費率作為方程的因變量,老年撫養比為關注變量,運用協整檢驗和格蘭杰因果檢驗進行了分析,得出了人口老齡化是居民消費水平的格蘭杰原因、人口老齡化與我國的居民消費之間存在負相關的關系的結論。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消費水平;消費需求
Abstract
Nowadays,ChinahasbecomethesecondlargesteconomyaftertheUnitedStates,thesocietyasawholehasabiggerdevelopment.Butcomparedwithotherdevelopedcountriesintheworld,thequalityofourcountry'seconomicdevelopment,people'sconsumptionlevel,etc,thereisabiggap.Atpresent,isinacriticalperiodofChina'seconomiccomprehensivetransformation.
Sincethe21stcentury,China'spopulationagingproblemcontinuedtodeepen,moreandmoreheavyburdenonthesupportofthewholesociety,"notrichfirstold"hasbecomeChina'sageingpopulationcharacteristics.Atthesametime,theproblemofinsufficientconsumerdemandinChinahasbeenfocusedontheeconomyofourcountry.Basedon"populationagingresearchontheinfluenceofChineseresidents'consumptionlevel"asthebreakthroughpoint,throughexploringanagingpopulation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residents'consumptionlevel,tocoordinat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populationandeconomicsocietyastheimportantgoal.Atthesametime,basedonthecountry'sagingpopulationgraduallydeepeningandresidents'consumptionlevelfallingofnationalconditions,thisarticleonthetheoryofpopulationagestructureandconsumptionclassictheoreticalbasis,fromtwoaspectsoftheoryandpracticetoexploreanagingpopulation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residents'consumptionlevelinChina,inordertocontrolpolicychoiceinthecourseofdevelopmentinChinatoprovidedifferenttheoreticalperspectivesandbasicbasis.
Thisarticleelaboratedtheselectedtopic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thepaperexpoundedhowtoanageingpopulationandconsumptionlevelinChina.Then,fromtheperspectiveoftheory,thepopulationagingimpactonresidents'consumptionlevelareexpounded.Then,fromtheperspectiveofempirical,adoptedin1985-2015timeseriesdata,theregressionequationisestablished,andfurtheranalyzedtheinfluenceofpopulationagingonChineseresidents'consumptionlevel.Specifically,theresidentsconsumptionrateastheequationofdependentvariable,elderlydependencyratioisfocusedonvariables,usingco-integrationtestandgrangercausalitytestareanalyzed,andthepopulationagingandthenegativecorrelationrelationshipbetweentheresidentsoftheconsumption,populationagingisthegrangerreasonofresidents'consumptionlevel.
Keyword:PopulationAging;TheHouseholdConsumption;ConsumptionDemand
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1、研究背景
中國在人口背景方面,在現階段中國不僅是總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同時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也位于世界前列。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經濟發展還處于落后的階段,人口增長模式與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相似,是以“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的傳統模式。于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人口增長實現了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呈現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特征。隨著出生率、死亡率的降低。在進入現代型階段后,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逐步顯現。依據國際標準,當一國或一地區的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達到7%時,或者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達到10%,該國或地區進入或處于人口老齡化階段。2000年,中國正式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此時中國的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基本與世界老齡化標準水平持平。2015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22億,占總人口的16.15%,處于快速老齡化階段。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人口老齡化比例將達到17.17%;2025年,六十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中國將成為超老年型國家。當前中國的人口齡化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顯示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
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與其相關的消費需求不足問題同樣不容忽視。1978年以來,在改革開放大發展的背景下,中國的國民經濟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國內生產總值一直保持的平均10%的增長速度,并于2010年,中國成為了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反觀中國的GDP構成,出口與投資起到了主體性的作用,同處于“三駕馬車”的“消費”卻一直處于低迷的狀態。中國2015年人均消費支出為15712元,遠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從居民消費的相對量上來看,2015年中國居民的居民消費率為31.42%,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差距明顯。同時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及世界平均水平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人口老齡化與中國的居民消費之間存在著怎樣關系?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擁有不同的消費偏好、消費結構。同時老年人口的消費需求、消費偏好有其年齡段的特殊性。因此,人口結構的變動、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重影響著消費水平。但是,這樣的影響具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
2、研究意義
人口老齡化與一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現實意義方面,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居民消費的影響研究,對擴大我國的居民消費需求,實現我國的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促進供給側結構型改革的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老年人因其在生理及心理上的特殊性,其消費結構、消費偏好與其他年齡層差異較大。在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深化的中國,老年產業急需升級,“銀發市場”活力急需增強。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居民消費的影響研究,有利于提高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增強我國的經濟發展活力,為我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增添動力。
在理論意義方面,本文通過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研究,對“消費理論”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眾所周知,人口結構對消費的影響研究大多來自國外學者。1929-1933年爆發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說在此背景下誕生。隨后,杜森貝里的相對收入假說、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說在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說的理論基礎下,相繼提出并發展。而這些研究成果與中國國情存在鮮明差異性。因此,研究中國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不僅有利于完善中國的“消費理論”,同時為世界人口結構與消費的關系的研究提供中國特殊國情下的數據參考。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
1、研究內容
本文以“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研究”為題,本文在闡述了選題的背景及意義后,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和消費水平現狀進行了闡述。隨后,從理論角度出發,就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進行了闡述。接著,從實證的角度出發,采用了1985-2015年的時間序列數據,建立了回歸方程,進一步分析了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最后,在理論和實證分析的基礎上就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居民消費的影響研究做出結語
具體來說,全文共分為六章:
第一章為緒論部分。首先,對選題的背景進行了闡述,分析了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和居民消費現狀。接著,簡單的敘述了本文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最后,進行文獻綜述,通過對國內外的文獻綜合,為本文奠定理論基礎,為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居民消費的影響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第二章就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現狀展開論述。首先,對人口老齡化的概念進行了界定然后。介紹了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概況,中國現階段人口結構問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第三章分析了我國的居民消費的現狀。首先,對居民消費水平的概念做出了簡單的介紹。然后,介紹了中國現階段的居民消費現狀及其突出的特征。
第四章從理論分析的角度,對人口老齡化對中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進行了研究。本章節分別從作用機制和效應分析兩個方面,就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第五章從實證分析方面出發,對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居民消費水平影響進行分析。采集1985-2014年的數據建立時間序列模型,進行回歸分析。
第六章為最后的研究結論。基于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得出人口老齡化與中居民消費水平之間存在何種關系?人口老齡化怎樣實現對中國居民消費的影響?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產生什么影響?
2、研究方法
文獻綜述法。在論文的完成過程中,翻找查閱了大量的與本論文相關的期刊雜志、碩博論文等文獻,對獲得的有關“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的文獻資料進行詳實的整合和系統的分析,從而為本文的理論奠定基礎。同時,為本文的研究結構、研究內容、研究方向、問題分析使用的方法奠定基礎。
實證分析。本同通過運用實證分析充實本文研究內容。采用1985-2015年的時間序列數據作為研究樣本,就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展開研究。回答以下問題:人口老齡化與中國居民消費之間是否存在聯系?存在何種聯系?本文的實證部分采用eviews計量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參數估計。
(三)文獻綜述
1、國外文獻綜述
在人口老齡化與居民的消費水平的關系方面,其中最為突出的是20世紀50年代莫迪利安尼AndoA.&F.Modigliani.The“LifeCycle”HypothesisofSaving:AggregateImplicationsandTests.The
AmericanEconomicReview,1963,53(1):55-84.
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論。其將人的一生分為青年、中年、老年三個時間段,其中青年階段和老年階段的消費大于收入,中年時期的收入大于消費。這是因為消費者都是理性的,在消費的過程中以追求效用的最大化為前提。中年時期,收入會不斷增加,當收入大于消費時,此時便有實力去償還年輕時的債務資金和存儲老年時的消費資金。該理論主張,儲蓄和消費是居民收入的兩個不同方面,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儲蓄的上升必然導致消費的下降,故人口老齡化的不斷深化帶來的是消費水平的上升。LeffLeff,N.H,DependencyRatesandSavingsRates,AmericanEconomicReview.1969.Issue5.
(1969)通過采集74個國家的數據,建立面板數據模型,得出了老年人口撫養比、少兒人口撫養比與居民的儲蓄水平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也就是說人口老齡化的深化使得儲蓄率降低,即引起消費率的提升。RamRamR.Dependencyratesandaggregatesavingsratenewinternationalcross-sectionstudy[J].American
EconomicReview,1982,72(3):537-544.
(1982)對Leff的觀點發表了質疑,其在采集了世界各國的樣本數據后,實證分析得出人口老齡化與消費之間并不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與Leff的觀點相悖。ModiglianicaoModigliani.FandCao.S.L.TheChineseSavingPuzzleandTheLife-CycleHypothesis.Journalof
EconomicLiterature,2004.1.
(2004)采集了中國1953-2000年的樣本數據,進行實證分析,得出人口老齡化與我國的高儲蓄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相關性。舒爾茨舒爾茨.人口結構和儲蓄:亞洲的經驗證據及其對中國的意義[J].經濟學季刊,2005,4(4).
(2005)建立動態面板回歸模型,使用1952-1992年的16個亞洲國家的數據樣本,就人口老齡化與儲蓄率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指出了兩者之間存在負相關的關系,但其影響是有限的。
2、國內文獻綜述
袁志剛、宋錚袁志剛、宋錚.人口年齡結構、養老保險制度和最優儲蓄率[J].經濟研究,2000(11):24-32.
(2000)將城鎮居民作為研究主體,主張人口老齡化與消費之間必然存在著聯系。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深化,城鎮居民的儲蓄率會上升,隨之帶來的必然是消費水平的下降。并通過實證分析,證實了其觀點。王金營、付秀彬王金營、付秀彬.考慮人口年齡結構變動的中國消費函數計量分析——兼論中國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影響[J].人口研究,2006(1).
(2006)通過分析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人口結構以及與消費的相關數據,得出人口老齡化對居民的消費水平、消費結構均會產生影響。隨著人口老齡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的邊際消費傾向也會隨之降低。唐東波唐東波.人口老齡化與居民高儲蓄—理論及中國的經驗研究[J].金融論壇.2007年第9期.
(2007)以“人口老齡化與居民儲蓄之間的關系”為切入點,通過運用VAR模型對其進行估計,得出了人口老齡化與居民儲蓄率之間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深,消費水平是上升的。李文星、徐長生、艾春榮李文星,徐長生,艾春榮.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和居民消費:1989-2004[J].經濟研究,2008(7)
(2008)以我國1989-2004年各省的數據作為樣本,建立了動態面板模型,得出人口老齡化與居民消費水平之間的關系不顯著。方福前方福前.中國居民消費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國城鄉分省數據[J].SocialSciencesinChina.2009(04).
(2009)從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兩個主題切入,以1995-2005年我國30個省份的數據為樣本,建立面板回歸模型,得出人口老年撫養比與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均呈現正相關的關系。王森、宋寶慶王森.中國人口老齡化與居民消費之間關系的實證分析——基于1978-2007的數據[J].西北人口,2010(1):22-27.
(2010)通過采集我國1978-2008年的人口結構及與消費相關的變量,同時加入了老年人口撫養比及少兒人口撫養比的概念,建立VAR模擬展開實證研究,究其人口老齡化與居民消費之間的關系是不確定的。王霞王霞.中國各地區人口年齡結構變動的消費效應分析[J].西北人口.2011.06:74-78.
(2011)收集我國2002-2008年的各個省份的數據作為樣本,通過建立面板模型,分析了人口年齡結構變動與我國的消費率之間的關系,得出了少兒人口撫養比與消費率之間的呈正相關,老年人口撫養比與消費率之間呈負相關的結論。于瀟、孫猛于瀟,孫猛.中國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影響研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1).
(2012)提出,人口老齡化是通過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來影響消費水平的。同時,不人口老齡化的不同階段,其帶來的影響是有差異的。毛中根、孫武福、洪濤毛中根,孫武福,洪濤.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與居民消費關系的比較分析[J].人口研究,2013(3).
(2013)通過建立動態面板模型,以1996-2010年的我國各個省份的數據作為樣本,得出了居民消費與人口老齡化之間存在著負相關的關系。但是,將城鄉分開分析時得出,人口老齡化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不顯著,對城鎮居民消費的影響顯著。劉源劉源,劉壯.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導論,2013(33):41-46
(2013)采集了1982-2012年的時間序列數據,將人均消費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老年撫養比等作為統計變量,得出人均消費支出與老年撫養比之間存在負相關的關系。
3、總結
通過對國內外文獻的梳理分析,大部分西方發達國家因進入人口老齡化的時間較早,故其關于人口老齡化與居民消費之間關系的研究也早于中國,其關于數據的收集范圍也更加廣闊,時間序列數據的時間跨度也較大。雖然我國關于人口老齡化與居民消費之間關系的研究出現的較晚,但研究也在逐步發展中。由剛開始的著眼于全國整體到城鄉再到省際,統計變量也由單一到多樣。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為本文框架結構、理論基礎、研究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一、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
(一)人口老齡化的概念與衡量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人口未成年人口、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共同組成。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人口年齡的結構總是變化之中。當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不斷攀升,未成年人口及成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斷降低,這一動態變化被稱之為“人口老齡化趨勢”。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從而影響到了人口出生率;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衛生條件的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延長,從而人口死亡率得以降低,隨之帶來的社會問題便是“人口老齡化”。根據聯合國制定的具體標準,,當一國或一地區的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達到7%時,或者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達到10%,該國或地區進入或處于人口老齡化階段。
(二)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進步,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進入到了“人口老齡化階段”。2000年,中國60歲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基本國際規定標準持平,中國由此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2000年到2015年,十五年間,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2.22億,占總人口的16.15%,增長約9個百分比,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發展迅猛。同時因為中國特殊的國情,使得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危機遠遠大于其他國家。
1、老年人口規模巨大
中國現階段不僅是世界人口大國,而且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超過一億老年人口的國家。據統計,2015年,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為2.22億,占據總人口的比重為16.15%,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1.44億,占據總人口的比重為11.7%,如圖1所示。據估計,中國將于2020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69億人,而此時的世界65歲及以上的老年總人口僅為6.98億,據預計截至202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據了世界總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圖1中國2005-2015年60歲及以上人口
2、人口老齡化增速高于總人口增長
據統計,近十年間,人口老齡化增速高于總人口增長,甚至高出了約2.41個百分比。1982年,計劃生育政策正式寫入我國的基本國策,控制出生人口數量,從而進一步加快了我國的人口老齡化進程,使得人口老齡化增速高于總人口增長。2000年到2015年,十五年間,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2.22億,占總人口的16.15%,增長約9個百分比,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發展迅猛。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速度在世界舞臺上的橫向比較也是最快的。2000年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水平,基本等同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到了2015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張總人口的比重達到了10.1%,增長率約3.1個百分點,世界人口老齡化只增長了1.1個百分點。
3、未富先老
據統計,大部分發達國家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時,經濟社會的發展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人均GDP一般在5000-10000美元間。以美國為例,美國于1950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2.5%,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而此時的人均GDP為10245美元。1970年,日本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此時的人均GDP為11579美元。然而2000年,中國步入人口老齡化階段時,人均GDP僅為3976美元。美日等發達國家因其發展起步較早,步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也較早,其在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時,已經處于高收入國家的行列。此時,該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已處于成熟期,社會保障機制、養老體制、醫療衛生制度已經相當完善。而2000年,我國然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現階段仍然是中等收入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家。
二、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現狀分析
(一)居民消費水平概念與衡量
居民消費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居民個人消費的總額與同時期的以支出法計算的GDP之間的比值。說到居民消費率,不能不提到的還有一個概念是政府消費率。政府消費率是指一個國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政府消費總額與同時期以支出法計算的GDP之間的比值。政府消費率與居民消費率相加便得到了最終消費率。居民消費率這一指標現如今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重要指標之一。合理的居民消費率在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當前階段,中國的居民消費率卻面臨著持續走低的現實。
(二)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現狀分析
中國的消費需求不足問題一直是我國經濟方面關注的重點,現如今更是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中國2015年人均消費支出為15712元,遠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從居民消費的相對量上來看,2015年中國居民的居民消費率為31.42%,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差距明顯。同時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及世界平均水平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1、低消費率與高投資率并存
從總體看來,如圖2所示,自2000年以來我國的居民消費率呈現下降的態勢,消費率卻持續走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轉暖,人民群眾的投資意愿增強,出口規模進一步擴大,國外的投資也涌入中國。同時政府再爭政治政策對投資的大力支持,我國的投資發展迅猛。而此時,我國的消費率卻呈現著低迷的狀態,使得我國現階段地消費率和高投資率并存。當前我國投資率接近歷史最高水平,消費率處于較低水平。同時,我國最終消費率指標明顯低于世界諸多國家的水平。世界平均最終消費率約為66%,投資率約為23%。中國2015年的最終消費率為50.2%,與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約16個百分點;中國2015年的投資率為47.4%,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約24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圖22000-2015年最終消費率及投資率變化趨勢
最終消費率由居民消費率和政府消費率兩部分組成,居民消費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最終消費率水平。如圖3所示,我國的政府消費率在2000-2015年間呈現著比較平穩的變化趨勢,2001年處于最高水平16.2%,2009年處于最低水平12.9%,總體保持在13%-16%。而居民消費率卻顯示出了明顯的下降趨勢,2000年,中國居民消費率為46.4%,而到了15年間,持續下降到31.42%。由此可見,中國的最終消費率持續下降與居民消費率息息相關,居民消費乏力是我國內需不足的直接原因。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圖32000-2015年中國居民消費率與政府消費率變化趨勢
2、居民消費支出增速慢于居民收入增速
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居民消費支出水平在總體上是不斷增長的,2015年中國人均消費支出達15712元。1978年改革開放的實行以及之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使得人民群眾壓抑了許久的消費需求的釋放。同時,市場的活力得以增強,社會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人民群眾的消費支出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1991年之后,我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始終快于人均消費支出的。
三、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影響的理論分析
(一)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作用機制分析
1、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直接影響
老年群體是一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閱歷的積累、年齡的增長與社會其他組成人群相比,在消費需求、消費偏好、消費結構方面存在特殊性。一社會的消費水平與其老年人口的多寡息息相關。
第一,老年人口的商品購買力明顯不如勞動人口。年輕時的儲蓄資金、國家補貼的養老金、年輕時購買的“五險一金”以及子女給父母的贍養資金是老年人口購買商品時的主要資金構成,老年人口在到達了一定的年齡后,勞動能力大大降低,在勞動市場中失去了競爭力,也就失去了固定收入或者是全部收入。城鄉老年人口的消費水平也存在著差異。相對于農村老年人口來說,城鎮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城鎮老年人口的消費水平較高于農村老年人口的消費水平。
第二,老年人口的消費偏好、消費需求方面也與其他年齡段的人群存在著差異。老年人口在選購商品時,更加注意的是商品的質量問題。同時,老年人口在選購商品時候,通常是采用的精挑細選、貨比三家的方法,也有充足的時間去挑選商品,直到選到令自己滿意的商品,很少發生沖動購物。穩重的購物習慣使得老年人口的消費水平不高。
第三,在日常的消費過程中,相較于時尚、潮流的產品老年人口跟家偏向于實用的產品。老年人口的這一消費心理往往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背離,從而不利于產品的創新與發展,不利于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相反,年輕的人更喜歡追求有特色新穎的產品,從而能夠推動新的靈感、新的變革的產生與發展。
2、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間接影響
人口老齡化能夠對居民消費產生直接的影響,不也不能忽視其對居民消費間接產生的影響。人口老齡化通過做用于儲蓄、勞動力等中間變量,進而影響到居民消費水平。在關注到直接影響的同時,不能忽視間接影響。
第一,人口老齡化通過作用于儲蓄進而影響居民消費。莫迪利亞尼在其“生命周期理論”指出,處于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儲蓄額不盡相同。人們在擁有勞動能力時期,獲得勞動收入一部分作為消費支出,一部分存儲下來以支持老年時期的消費。故依據此理論,14-60歲的人群的儲蓄率高于老年人口。但我國的儲蓄水平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深化則越來越高。首先,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深化,我國的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產業等相繼發展起來,使得居民在這方面的消費需求提升,使得政府在醫療衛生、養老產業方面的政府公共開支增加。政府購買的增加,必然影響到了利率水平的變化,使得利率上升,人們更愿意將資金進行儲蓄,獲取利息收入。短時期內居民可支配收入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儲蓄增加帶來的必然會是消費的降低。同時,70年代開始施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現如今形成了“421”的養老模式,兩個年輕需要負擔四個老人的贍養,這無疑是給勞動人口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故其往往采取保守的消費方式,更傾向于將資金進行存儲,以備不時之需。綜上,在上述兩個因素的影響下,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深化,儲蓄率反而上升,居民消費率呈下降趨勢。
第二,人口老齡化通過作用于勞動力因素進而影響居民消費。人口老齡化影響著勞動者的社會供給,勞動人口的供給狀況與整個社會的物質資料的生產息息相關,社會總供給反作用于社會總需求。人口老齡化對人力資本的影響據有雙向性,不是單一的。即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深化,帶來的可能是人力資本的增加,也可能是人力資本的減少。人口老齡化對人力資本的負效應表現在: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越來越高,意味著在一國或一社會中的勞動人口是相對縮減的,故使得人力資本減少。人口老齡化對人力資本的正效應表現在:老年人口相對于其他年齡段的人口來說,其擁有更加豐富的經歷、更加熟練的技能,從而敦促社會生產效率的不斷提高。同時,在人力資本存量不斷下降的境況下,能夠引導社會生產由勞動力密集型向技術主導性、勞動力節約型變革。
(二)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正負效應分析
1、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正向作用
第一,補償性消費。在年輕時期因為時間、資金等因素的影響存在一部分想要消費卻沒能實現的消費需求,例如旅游、出國等。當老年時期在時間金錢充足的條件下,老年人口在這方面的補償性消費將促進去消費水平的提高
第二,利他性消費。這里的利他消費是指,中國的老年人群普遍存在自己生活消費省吃儉用、勤儉節約,但對子女卻十分的大方,例如:中國老年人群為子女買房、買車等。中國的大部分老年人都存在著利他性消費,這樣的消費心理一定程度上將提高居民消費水平。
第三,客觀需求。老年時期,人的身體機能明顯發生變化,對醫療衛生等相關產業的消費需求提升較大,從而帶動該類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了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養老產業,是指專門為老年人群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的產業,能夠滿足老年人在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的需求。人口老齡化的發展,為該類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同時,這些為老年人群而產生的特殊行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
2、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負向作用
第一,老年群體引起年齡層次的特殊性,其在消費需求、消費偏好和消費心理中與其他年齡層次的人群存在著差異。老年人群在進行消費選擇時,通常選擇實用的商品,對于時尚新潮的產品需求缺乏,從而不利于技術的創新與發展,進而抑制了居民消費水平。勤儉節約的中國傳統消費心理已在老年人群心中根深蒂固,“貨比三家”消費方式,沖動消費的缺乏,抑制了中國的居民消費水平。
第二,購買力較低。老年人口在達到了一定年齡之后,沒有了為社會做出貢獻的能力,也就沒有了固定收入,從而老年人口的大部分的消費資金來自于年輕時的儲蓄。收入的驟減使得老年人口的消費水平也受到了影響,受到了限制。
3、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總效應分析
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的總效應的到底是正效應還是負相應?這需要分析比較正負效應之間的大小。當正效應大于負效應是,總效應為正;反之為負。在人口老齡化初期,醫療衛生、養老等產業迅速崛起,而老齡化帶來的負效應還未完全凸顯,在這一階段,總效應為正。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其負效應不斷擴大,使得此時的總效應為負。因此,人口老齡化為居民消費水平帶來的總效應并不能由理論分析得出確切的結論。
四、中國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水平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與樣本數據
基于人口老齡化與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實際情況,以1985-2015年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樣本檢驗。數據來源于中經網及歷年中國人口統計年鑒。本文模型的構建是不依賴于特定的理論的簡約型模型,以居民消費率和老年撫養比為待檢驗經濟變量,其中,被解釋變量為居民消費率——con,關注變量為老年撫養比——odr。
居民消費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國或一地區居民消費的總額與同時期的以支出法計算的GDP之間的比值。居民消費率這一指標現如今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重要指標之一。
老年撫養比,老年撫養比是指在一國或一地區中,總人口中非勞動人口數中老年部分人口數與勞動人口數之比,具體而言是指在一國或一地區中每100名勞動人口需要負擔的老年人口數量。本文以老年撫養比代表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衡量指標。
(二)模型選擇與變量設定
從實證的角度出發,采用了1985-2015年的時間序列數據,通過建立回歸方程,進行協整檢驗、因果檢驗,進一步分析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本次實證研究用以回答以下問題:第一,人口老齡化和居民消費率間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是否存在?第二,人口老齡化的不斷深化對居民消費率產生了怎樣的作用,其帶來的總效應是正還是負?第三,人口老齡化與居民消費率之間的因果關系?本文模型的構建是不依賴于特定的理論的簡約型模型,以居民消費率和老年撫養比為待檢驗經濟變量,其中,被解釋變量為居民消費率——con,關注變量為老年撫養比——odr。設模型為:
con=β0+β1odr+μ
(三)平穩性檢驗
本文在實證研究方面采用的是時間序列數據,首先采用ADF檢驗法對各個變量進行平穩性檢驗,以防止在檢驗過程中出現的偽回歸。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CN、O的ADF檢驗T值對應的p值均大于設定的顯著性水平0.05,不能拒絕其單位根的原假設,說明其是不平穩的。然后對變量進行一階差分,CN(-1)、O(-1)單位根檢驗對應的p值都小于其在5%,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說明至少在95%的置信水平下,兩個變量是單整的。
(四)協整檢驗
第一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各變量均是1階單整序列,因此首先用OLS法對上面的模型進行估計,回歸結果如下:
可以得到下面的協整關系式:
CN=0.839273-4.036818O
第二步,為了驗證變量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在保存殘差之后,對殘差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還是采用ADF檢驗法,得出的結果如下:
從上表可以看出,對殘差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所得到的t值為-4.168411,小于其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臨界值-3.808546,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這意味著模型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是平穩的,也就是說模型不存在偽回歸現象,CN與P間的協整關系存在。
(五)因果檢驗
如表所示,由Granger因果檢驗得出,在滯后兩期、0.05的顯著性水平下,得出以下結論:
1、在5%顯著性水平下,原假設為ODR不是造成CON格蘭杰原因;F統計量為8.01012,對應概率的P值為0.0043,小于設定的顯著性水平0.05,即拒絕原假設,ODR是造成CON的格蘭杰原因。
2、在5%顯著性水平下,原假設為CON不是造成ODR格蘭杰原因;F統計量為1.48744,對應概率的P值為0.0.2574,大于設定的顯著性水平0.05,即不能拒絕原假設,CON不是造成ODR的格蘭杰原因。
綜上所述,CON與ODR存在單向的格蘭杰因果關系,即ODR是CON的格蘭杰原因,而CON不是ODR的格蘭杰原因。
(六)回歸結果與分析
由上圖所示,在對模型進行了回歸分析之后,得到的調整后的擬合優度R方為0.884197,這說明了解釋變量人口老齡化可以解釋88%以上的被解釋變量居民消費率的變動。F統計量為152.7072,對應的P值為0,即通過了方程的顯著性檢驗,即方程的整體線性關系成立。根據檢驗的結果,P系數顯著性的T檢驗對應的p值為0,即通過了1%顯著性水平的檢驗。
居民消費率與老年人口撫養比之間呈現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其相關系數是-4.04,這表示老年撫養比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居民消費率下降約4.04個百分點。居民消費率與人口老齡化之間存在單向的因果關系,人口老齡化是居民消費率的格蘭杰原因,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降低了我國的居民消費率。
結語
人口問題不僅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經濟問題,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十分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農藝師考試的成功路徑試題及答案
- 火山石鋪筑施工方案
- 橡膠制品的市場研究與市場評估考核試卷
- 電視機制造業的智能倉儲與物流考核試卷
- 2025年【工具鉗工(技師)】模擬考試試題及答案
- 管道去污測試方案范本
- 2025年成本控制在投資中的作用試題及答案
- 多維度分析的行政管理師試題及答案
- 煙草制絲設備的數據挖掘與模式識別考核試卷
- 臨時用電作業方案范本
- 空調系統維保記錄表
- 《空間向量基本定理》示范課教學設計【高中數學人教】
- GB/T 25742.4-2022機器狀態監測與診斷數據處理、通信與表示第4部分:表示
- GB/T 6417.1-2005金屬熔化焊接頭缺欠分類及說明
- GB/T 14823.2-1993電氣安裝用導管特殊要求-剛性絕緣材料平導管
- 北醫安全法規考試題
- 2023年宜昌市中醫醫院醫護人員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內部控制建設課件
- 水塘排水、清淤質量檢驗記錄表
- 加強施工管理、嚴格保護環境
- 抗拔樁裂縫計算表格(自動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