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教案定稿_第1頁
魯迅教案定稿_第2頁
魯迅教案定稿_第3頁
魯迅教案定稿_第4頁
魯迅教案定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魯迅:深刻與偉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傳記的一種——“回憶錄〞這種文體的特點,品味這篇回憶錄的藝術特色。2、感悟魯迅在平易溫和的性格中蘊含的深厚的愛國情感、“孺子牛〞般的奉獻精神。3、學習本文善于從擷取生活瑣事中去展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教學重點]1、學習本文多種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體會偉人魯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溫和的性格特色。2、感悟平凡生活中魯迅真實而又豐富細膩的心靈世界。[教學難點]1、對“斗士、勇士、先驅、導師、革命家〞的魯迅到“平易溫和〞的魯迅的認識轉變。2、由對魯迅的新認識而思考怎樣看待魯迅的作品。[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1回憶學過的魯迅的文章。2用簡潔的語言談談對魯迅的印象?!采铄?、沉重、嚴厲、倔強、勇毅、果敢、冷峻等〕3教師引導:在中小學,普遍存在著老師怕教、學生怕學魯迅課文的現象,“一怕寫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樹人。〞這那么由來已久、流傳甚廣的校園民謠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學生對魯迅課文的頭痛。一提起魯迅,大家總會想起很多詞語:深邃、沉重、嚴厲、倔強、勇毅、果敢……濃黑的一字須,根根向上的頭發,吸著煙斗、面目嚴肅冷峻,這是魯迅通常留給我們的印象,他似乎“對一切人都懷有憂慮和敵意〞,但這卻不是他的全部,他活著的時候,周圍有許多文學青年愿意“親近〞他,魯迅曾盡其所能地幫助和教導過他們,蕭紅就是其中的一個。1934年在魯迅的幫助下蕭紅來到上海,曾和魯迅有過一段很深的師生情誼,得到過魯迅直接的關心和提攜。所以在1939年魯迅逝世3周年之際,蕭紅滿懷深情地寫下了題為?回憶魯迅先生?。本文由于作者蕭紅跟回憶對象魯迅之間有著直接交往,對回憶對象充滿著緬懷崇敬之情,素材又來自于親歷、親聞、親見,因此作品不僅富于史傳性,而且也富于文學性。讀過此文才感到:原來,深刻的社會批判者魯迅,他的另一面是這樣的平和。這也就是我們即將學習的?魯迅——深刻與偉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二、介紹魯迅生平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學院學醫,后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后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后,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0年起,先后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對抗國民黨政府的專制統治和政治*。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后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后被改編成電影。魯迅的作品充實了世界文學的寶庫,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語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闊的讀者。三、介紹回憶錄的有關知識:這是一篇“回憶錄〞,它是傳記的另外一種形式。顧名思義,回憶錄主要就是回憶的整理和記錄,和一般傳記相比,不見得很連貫和完整,但作者常常帶著某些感情來表達,對某些事件或者生活細節的呈現可能更加生動、親切。但凡回憶錄有兩種形式:一種主要記錄個人所經歷的生活或熟悉的歷史事件,一種主要記述自己所交往過的他人的事跡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魯迅:深刻與偉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即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學完之后,要請同學們判斷一下,這篇傳記屬于上述中的哪一種。四、作者簡介:蕭紅,原名張乃瑩,筆名悄吟、玲玲、田娣。1911年出生于黑龍江省呼蘭縣一個地主家庭。1930年為了對抗父母包辦的婚姻離家出走。1932年認識蕭軍并與之結為志同道合的伴侶,1934年在魯迅的幫助下蕭紅和蕭軍來到上海??箲鸨l后,上海淪陷,蕭紅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龍。主要作品:?生死場?、?馬伯樂?、?呼蘭河傳?、?小城三月?。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另為呂碧城、石評梅、張愛玲〕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有著與女詞人李清照那樣的生活經歷,并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民族的災難中,經歷了反叛、覺醒和抗爭的經歷和一次次與命運的搏擊。這位自傳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著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進,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獨特風格的優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說,豐富了我國現代文壇的花苑成為中國新文學史上一位有風格的杰出的女作家。五、整體閱讀〔培養閱讀的速度和歸納的能力〕。1、全文以空行為標志,共有39節,為了學習上的方便,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將這39節課文全部標上序號。閱讀提示①注意這篇回憶錄中所寫的鮮活的魯迅,并與自己印象中的魯迅做比擬。②這篇回憶錄中哪些精彩的描寫讓你印象最深刻?為什么?③這篇回憶錄是怎樣捕捉和描寫魯迅的生活細節,表現魯迅什么樣的個性?④閱讀課文后,除了作家的印象,你覺得魯迅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課文具體事例加以體會。2、這篇文章主要從哪些方面記述魯迅的,請舉印象深刻的一二例談談。明確:可以概括為家庭生活、交友會客、個性習慣這三個方面家庭生活:解釋海嬰為何親近蕭紅、嘗魚丸、與保姆相處、房間布置、病中家事〔許先生的憂慮、忙碌,海嬰的玩耍、問候〕交友會客:讓晚走的客人坐小汽車并付車錢、和蕭紅開玩笑、特殊客人、看青年人的信、談電影、談公園、盛待客人、陪客人到深夜、談踢鬼、病中請客個性習慣:笑聲明朗、走路輕捷、品評衣著、喜歡吃北方的飯、包餃子、外出裝束、不隨便放東西、不在意自己的手稿、吃茶習慣、瞪摩登女郎、包書、帶病工作、枕邊的木刻3、舉例教師可參考如下事件或角度表現的性格、品質寫作方法第⑴節魯迅的“笑〞明朗、爽快、不掩飾真情略寫、細節描寫第⑵節魯迅的步伐輕捷略寫、動作、細節第⑶節品評衣著善解人意、知識豐富正側面結合、詳寫第⑷節夜談和待人吃飯友善、慷慨大方、尊重妻子詳寫、細節描寫第⑸節招呼來客愛開玩笑略寫、語言及細節第⑹節久雨偶晴的造訪和藹可親略寫、語言及細節第⑺節和海嬰嬉戲善解人意、童心依在語言描寫、比照第⑻節馮雪峰來訪好客、真心待友場面描寫、語言描寫第⑼節對青年來信的態度關心、寬容青年語言和比照描寫第⑽⑾節指導青年看電影善用革命和科學精神指導青年語言〔直引和間引〕第⑿節不游公園卻勤出門熱愛、指導青年比照、語言及細節描寫第⒀節不請男傭卻熱待客節儉、好客比照、細節描寫第⒁節不吝校樣紙及坐車禮讓別人、寧虧自己語言、動作、比照描寫第⒂⒃節喝茶和抽煙禮讓別人、寧虧自己〔節儉〕比照、細節描寫第⒄⒅節晝陪客人夜加班惜時、勤奮環境襯托、細節描寫第⒆節對“時髦〞的厭惡樸素、不張揚、愛憎清楚環境、衣著、眼神描寫第⒇節對鬼神的不相信富有科學精神動作、心理、細節描寫第(21)節品嘗海嬰的魚丸不輕易否認、有家庭民主思想動作語言、比照第(22)節包書也要親自動手對工作一絲不茍比照、細節第(23)節簡陋的居住環境儉樸、勤勞、待人真誠環境、細節第(24)節書房就是臥室勤儉節約、愛書如命、惜時環境、細節第(25)(26)節整個三層樓的寂靜喜靜、勤奮工作比照襯托第(27)節魯迅先生病了坦然面對疾病比照、神情、語言第(28)節病中魯迅的休息態度惜時、忘我工作心理、細節第(29)節病中魯迅的待客之道好客、平易近人、忘我工作語言、神情第(30)節先生體質大不如前一講話就精神神情、比照第(31)節妻子許先生的擔當工作如山、不得休息間接描寫第(32)節病中先生的飲食別人重視、自己不以為然環境、語言、間接第(33)節病情不斷惡化仍不忘工作(問刊物)、堅強神情、細節、間接第(34)節病中的困頓儉省、堅決神情、間接、環境、細節第(35)節海嬰的藥瓶“玩具〞愛孩子、堅強間接、語言、細節第(36)節病稍好轉就會客堅強、關心別人、樂觀、平和語言、細節描寫第(37)節時刻伴隨的小畫推崇個性解放、個性自由細節、語言第(38)(39)節最后的時刻勤奮不息細節、避諱六、擴展閱讀:請同學們利用三、四天的課外時間,搜集以下作品閱讀,加深對魯迅平易溫和性格的理解。唐弢?瑣憶?阿累?一面?林語堂?悼魯迅?周作人?關于魯迅?鄭振鐸?永在的溫情?孫伏園?憶魯迅先生?許壽裳?魯迅的游戲文章?施蟄存?關于魯迅的一些回憶?藤野嚴九郎?謹記周樹人君?第二課時導入新課七十年來,崇拜魯迅的人說他是位斗士、勇士、先驅、導師、革命家,說他是憤怒劇烈、疾惡如仇、“沒有半點媚骨的人〞;厭惡魯迅的人,那么說他心胸狹窄、不知寬容、睚眥必報、有失溫柔敦厚的人??傊?,這些正反兩面的印象與評價,都仿佛魯迅是個很兇、很嚴厲、不通人情的人。那么魯迅先生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據魯迅的孫子周令飛回憶,魯迅應該是個非常有趣的人。“在廈門大學教書的時候,魯迅對我祖母深懷思念。不料,卻有頭豬當著他的面啃相思樹葉。魯迅一時氣極,就和那頭豬展開了一場搏斗。〞而周令飛還曾聽父親說起,魯迅50多歲定居上海的時候,曾經一路轉著圈踏著華爾茲的舞步入座吃飯,逗引得滿桌哈哈大笑?!跋娜盏纳钜?,他喜歡開著窗子伏案寫作。有時候,看到有人溜到自己樓下的墻角里來尿尿,他就會用橡皮筋和紙團做成彈弓,彈在那人的屁股上。〞這節課我們來進一步走近一個不一樣的魯迅,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二、研讀課文1蕭紅筆下的魯迅是怎樣的形象?從家庭生活、交友會客、個性習慣三方面分三組討論交流試加以概括。教師總結如下:家庭生活①人之父的魯迅

一個疼愛了解孩子的好父親②人之夫的魯迅

一個尊重體貼妻子的好丈夫〔妻子對他:敬中有愛〕③人之主的魯迅

一個美滿幸福家庭的一家之主交友會客:人之友的魯迅:一個熱情好客朋友眾多的主人一個溫和寬厚、幽默睿智的長者一個要求嚴格,教誨耐心的導師一個和藹寬厚平易近人的老人個性習慣:生活簡樸富有情趣寬厚仁愛幽默幽默熱情好客善解人意細致耐心勤奮認真堅強執著3、讀完這篇文章你覺得經典作品中的魯迅與生活中的魯迅有什么不同?經典---冷峻生活---平和三、品味語言特色討論1:本文作者通過女性所特有的細心體察,敏銳捕捉到了魯迅先生許多有靈性的細節,表現出魯迅的個性、情趣、魅力、氣質,試從文中找出這些細微處分組加以分析。

1、先請同學們品味以下描述性語言:〔1〕第2節:剛抓起——一扣——同時伸出——不顧一切準確生動地描寫出先生的步伐特點?!?〕第4節第4段:魯迅先生囑咐許先生一定讓坐小汽車回去,并且一定囑咐許先生付錢;連用兩個“囑咐〞“一定〞,準確、生動地表現出先生好客、大方、關心保護青年的長者風范?!?〕還有4節倒3段:笑聲沖下樓梯來:一個“沖下〞,把魯迅先生“笑〞的特點寫得活靈活現,富有生命力,準確地表現出先生明朗、豪爽的性格?!?〕第12節倒2段:魯迅先生上樓去拿香煙,抱著印花包袱,而那把傘也沒有忘記,順手也帶到樓上去。這幾個連續動作,生動、準確地表現了先生記憶力強、不隨便散置任何東西的品質?!?〕第19節倒3行:魯迅先生一看她,就用眼瞪著她,很生氣地看了她半天。等等。一個“瞪〞字,一個“看了半天〞,十分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魯迅不喜張揚、愛憎清楚,毫不掩飾自己情感的個性。從上述品味中,可得出本文的語言特點之一是:以細膩的感覺捕捉傳主日常生活的細節,描述性語言準確、生動、形象、細膩,表現力強,鮮明地表現了傳主的性格特點。2、再請同學們品味以下對人物語言的描寫:〔1〕第3節中間——“你不穿我才說的,你穿的時候,一說你該不穿了。〞抓住了人物在特定時候的個性語言,生動表現了傳主體涼他人、善解人意的心理世界。〔2〕第4節倒2行——“我再吃幾個嗎?〞抓住人物瞬間的特有個性的語言,生動地表現了魯迅先生尊重妻子的優秀品質,這在那個時代是最難能可貴的品質?!?〕第21節倒2段——“他說不新鮮,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以加查看就抹煞是不對的。〞抓住魯迅先生特有的口吻,準確、先生地表現了先生在家庭中的民主思想和態度?!?〕和36節——“人瘦了,這樣瘦是不成的,要多吃點兒。〞〔魯迅先生又在說玩笑話了〕,等等。抓住先生特有語氣,表現了關心、保護青年的品質,也表現了先生平和、慈祥的音容笑貌。從上述品味中,可得出本文的語言特點之二是:人物語言極富個性,言簡意賅,準確地表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討論2:寫此文,作者融入了很多感情,這也是回憶錄的一個重要特點。任選文中你最感興趣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感情。

品味教材“思考與探究〞第2題中的語言:〔1〕〔第3節中〕對先生充滿無限的崇敬之情?!蔡貏e是“全智者的催逼〞〕〔2〕〔第9節中〕既有對先生幫助青年的敬佩,也有對先生充滿愛憐、心疼的情感?!?〕〔第14節〕對先生充滿喜愛之情。感受到了先生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具有人情味的形象?!?〕〔第18節〕對先生忘我工作既崇敬、又擔憂的心情?!?〕〔第39節〕對魯迅先生的去世充滿無限的惋惜?!伯斎?,這樣的語言還很多,同學們還可再找出幾例來品味?!硰纳鲜銎肺吨?,可得出本文語言的特點之三是:字里行間融入了作者強烈的感情。四、小結1本文的語言藝術特色2總之,蕭紅筆下的魯迅是一個熱情、幽默、平和、睿智而又深刻的形象,也是一個情感豐富的性情中人。這與我們心中那個橫眉冷對、不茍言笑的思想家的魯迅是不一樣的。第三課時一、理解本文結構及表達角度的藝術特色1、從前面的學習中我們明顯感到,全文總共39節,卻沒有一個完整的情節,這是一種什么手法?〔1〕學生討論、交流、發言,教師及時予以點評;〔2〕教師明確:這種手法實際上是散文化的寫作方法,即“形散神不散〞或“形散神聚〞的特點。作者捕捉了魯迅先生許多生活的細節,隨意寫來,就象一些印象的片斷回放,外表看來材料很散,但作者按時間的先后表達,并用一根感情的紅線把這些材料貫串起來,這些印象組合起來,突顯出一個生活化、人情味十足的魯迅,從而到達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2、本文的“傳主〞是魯迅先生,卻用很多筆墨寫了魯迅的妻子許廣平先生〔可讓學生找一找這樣的段落〕,這是為什么?〔1〕學生討論、交流、發言,教師及時予以點評;〔2〕教師明確:這是一種間接描寫,或側面描寫。因為許先生和魯迅先生朝夕相處,對魯迅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許先生的口來介紹魯迅先生,既彌補了作者對先生了解的缺乏,又能真實地再現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斷,令人信服。即本文采用了直接〔或正面〕和間接〔或側面〕描寫相結合的雙線結構。3、這篇回憶錄的表達角度有何特點?作品中的“我〞往往一身二任,既是事件發生的見證人,也是事件的評論者。能力拓展:1、“深刻、偉大〞與“平和〞是如何統一在魯迅身上的?作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魯迅,他的深刻與偉大,正如毛主席所給予的高度評價----〔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會的圣人,魯迅那么是現代中國的圣人。〞“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珍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是無與倫比的,但這是基于對他的偉大的文學、思想和革命成就而言的,是他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奉獻,但這和生活中的魯迅那種對親人、對同志、對青年的平易近人、慈祥、隨和的性格并不矛盾。無數事實證明,偉大的人物在生活中往往是很平凡的,正是他們的平凡,才使他們和常人能很好地相融,了解人類、理解人類的真諦,使他們對人類進行深深的思考,從而做出偉大而深刻的成就。偉人毛澤東的偉大與慈祥、平和,雷鋒的平凡與偉大不都說明了這樣的道理?2、寫作素材的積累和應用:以本文事例為論據,可提煉出哪些論題或論點?〔1〕學生思考、討論、探究、合作、發言,教師點評;〔2〕教師明確:①偉大與平凡〔論據:魯迅——深刻與偉大的另一面是平和〕②惜時〔論據1:本文描述魯迅白天會客耽誤了的時間要在夜里補回來的事例;還有本文描述先生病重也不忘工作的事例。論據2:魯迅名言——“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寫作上。〞“時間,就象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還是有的。〞〕③說話應注意場合和分寸〔論據:魯迅先生不在容易引起別人為難的場合指出別人穿衣的不當。〕④中學生應該培養節儉的美好品質〔或“人在任何時候都應保持節儉的優良品質〞〕〔論據:本文中所描寫的魯迅,已在上海乃至全國成名,稿費收入也不薄,但本文中所見的魯迅先生卻十分節儉——12節中“魯迅先生不戴手套,不圍圍巾,冬天穿著黑石藍的棉布袍子…〞的簡樸穿著;13節中“這菜簡單到極點〞;16節中“魯迅先生隨時吸的是綠聽子的廉價煙〞;魯迅對摩登女子的厭惡?!橙?、課堂延伸1、讀北大教授錢理群的一篇文章,使學生明白魯迅的地位及魯迅經典作品的現實意義。與魯迅生命的相遇〔錢理群〕節選我在北大上“魯迅研究〞課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大概是1985年第一次給81級學生上課,接著給82、83、84級學生講,到現在為止在北大講魯迅差不多有15年多了。到2001年,用時髦的話來說,在新世紀的開始又來講魯迅,一方面是因為我是研究魯迅的,上選修課就只能講魯迅;另一方面,是去年以來〔也算是世紀之交吧〕關于魯迅有兩個信息引起了我的興趣,一個就是魯迅的作品不斷的被評為“第一〞:?中華讀書報?上評選20世紀最受歡送的中國作品,魯迅的?阿Q正傳?評為第一,聽說?亞洲周刊?上評選20世紀亞洲最有影響的作品,魯迅的作品也是第一,據說因特網上選20世紀最偉大作家,魯迅也是榜上有名。當然對這類投票也要作具體分析,相當多的人確實是出于自己的判斷,另外也不能排斥從眾心理,因為魯迅太有名了,?阿Q正傳?太著名了,好似我不選?阿Q正傳?就顯得我沒有學問,有的人出于這種動機,也就選了?阿Q正傳?。雖然不能太算數,但也能反映一些問題,就是魯迅的重要性。還有一個現象,是去年在一些公開的報刊上以及在網上,有種種關于魯迅的議論,我收集了一大堆。這些評說在我看來大概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過去對魯迅爭論的延續,魯迅生前就不斷有人對他提出非議,比方說一些年輕人覺得非得把魯迅打倒不可,不踢開這塊拌腳石自己就不能開展了;還有一些知識分子站在自由主義的立場上說魯迅“不寬容〞、“心胸狹窄〞等等,二、三十年代就這么說,七、八十年后的今天還是這番話,正是老調重彈,或者如魯迅自己所說,是“老譜襲用〞。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我們如今生活的時代和魯迅的時代大不一樣了,我們需要在魯迅停止思考的地方繼續往前思考,這樣人們就有必要對魯迅到達的和沒有到達的進行反思,這種反思常常帶有一定的批判性,我覺得這都是很正常的。以上兩個圍繞著魯迅的“文化現象〞,至少說明兩點:第一,說明魯迅是20世紀中國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的遺產。這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不喜歡他,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