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案世上最美的地方——寫景抒情散文閱讀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2分)陽關古道蒼涼美寅公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陽關。陽關在哪里?它還是那么荒涼、那么令人感傷嗎?于是,一縷思緒把我帶到了古陽關遺址。古陽關位于敦煌城西75公里的古董灘上,三面沙丘,沙梁環抱。它與玉門關遙相呼應,像兩顆明珠鑲嵌在一段漢長城的兩端,因在玉門關以南,故名陽關。學案世上最美的地方——寫景抒情散文閱讀陽關這樣的邊塞之地之所以聞名遐邇,并不起始于王維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為它自漢魏以來就是通往西域諸國最西邊防上的重要關隘,是古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關口。后來,“陽關道”成為光明大道的代名詞。在去陽關古城的路上,只見沿途平沙千里、荒無人煙,戈壁灘與藍天相互對峙,偶爾有芨芨草、駱駝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點綴在遠處,把廣袤的戈壁灘映襯得更為荒涼。車輪飛轉,發出沙沙的聲響,遠方地平線,隱隱約約出現了一線鋸齒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條林帶。我們的汽車駛進林帶,就好像突然闖進了綠色的海洋。這水渠交錯、萬木爭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愛的江南水鄉。陽關這樣的邊塞之地之所以聞名遐邇,并不起始于王維的那首《渭城
汽車穿過禾田,鉆出林帶,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臺駛去。我們登上烽火臺,但見南邊有一塊鐵牌,上面寫著四個工整的字“陽關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卻只見紅沙渺渺,不見古城的一磚一瓦。陽關古城,以雪山為屏,原也有過美麗的環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豐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種種天災人禍,才成了連天的荒漠。如今,古陽關已被流沙掩埋,當年筑城用過的石頭也已經風化為紅塵,只有在沙丘之間暴露的板結地面。山下南面從東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間,為礫石平地。漢唐陶片,鐵磚瓦塊,俯拾皆是。如果看汽車穿過禾田,鉆出林帶,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到顏色烏黑、質地細膩、堅硬如石的陽關磚,千萬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陽關硯”就是用這種磚磨制的。用陽關硯磨的墨冬不結冰,夏不縮水,用來寫毛筆字十分方便。聽著旅伴的介紹,我不由感慨起來,好像這凄冷的陽關古城也有幾分暖意了。陽關,昔日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關隘,原本不過是一道關,卻被賦予了許多哲思和詩情。哲學家站在這兒宣稱,即使人生從同一起點出發,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抽象的對立概念如此生動地寫在陽關之下。詩人站在這兒,與朋友依依不舍,“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到顏色烏黑、質地細膩、堅硬如石的陽關磚,千萬莫要小瞧它,昔日出陽關無故人”,道盡多少離愁別緒和萬般無奈。然而,最初在陽關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學家與詩人,而是戍守邊關的將軍和士兵。這陽關古道對他們來說,無異于是一道生死關,歸鄉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夢,像陽關上的那彎月,清冷而高遠。他們在這條原本傳播文明的古道,沖沖殺殺……于是,這些走過生死之劫的將軍和士兵,便成了哲學家與詩人,他們留下的點滴感慨,震撼著無數人的心靈。出陽關無故人”,道盡多少離愁別緒和萬般無奈。然而,最初在陽關自古以來,陽關在人們心中,總是烽火連天,黃沙穿甲,滿是凄涼悲惋。然而,今天陽關附近,則已出現柳綠花紅、林茂糧豐的景象。游人漫步這里,既可憑吊古陽關遺址,還可以遠眺綠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風光。“何必‘勸君更盡一杯酒’,這樣的苦酒何須進,且把它還給古詩人!什么‘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樣的詩句不必吟,且請把它埋進荒沙百尺深!”這是郭小川的詩句吧!自古以來,陽關在人們心中,總是烽火連天,黃沙穿甲,滿是凄涼悲1.根據文意,說說古陽關為什么聞名遐邇。(4分)解析文中第2段與第5段或明或暗地交代了古陽關聞名遐邇的原因。要注意對這兩段中的相關信息進行梳理與概括。答案①是通往西域邊防的關隘;②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關口;③王維《渭城曲》詩中對古陽關的詠嘆;④有關“陽關道”的民諺廣為流傳。1.根據文意,說說古陽關為什么聞名遐邇。(4分)2.根據上下文,解釋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6分)(1)就好像突然闖進了綠色的海洋。(2)好像這凄冷的陽關古城也有幾分暖意了。(3)這些走過生死之劫的將軍和士兵,便成了哲學家與詩人。解析(1)注意該句的上下句中的“林帶”“水渠交錯”“萬木爭春”等詞語,作者在此所見與在戈壁灘所見迥然不同,因而頓生感慨。(2)注意該句上句所介紹的陽關硯的特點。(3)明確這些將軍與士兵的身份、經歷,以及由此而生發的人生感悟。2.根據上下文,解釋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6分)答案(1)寬廣的綠色林帶與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產生了驚喜之感。(2)城磚磨制的陽關硯,蘊含著歷史文化氣息,使我對陽關古城的感覺也變得溫暖了一些。(3)出生入死的人生經歷,使戍守邊關的將軍和士兵對生活有著深刻而豐富的感觸,給后人留下了哲思和詩情。答案(1)寬廣的綠色林帶與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產3.結合文中對陽關古道的描述,談談你對“蒼涼美”的理解。(6分)解析要理解“蒼涼美”,必須對本文內容作整體把握,同時體會文中所描繪的景物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答案①古代的軍事重鎮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廣袤雄渾;②昔日“林草豐美”的陽關古城,如今已是紅沙渺渺,蒼涼悲壯;③古人對生死離別的感慨,道盡人間滄桑,凄涼悲惋。3.結合文中對陽關古道的描述,談談你對“蒼涼美”的理解。(64.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詩句,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這樣寫有什么作用?(6分)解析要明確郭小川詩句的含意以及作者對詩句的態度。引郭小川詩的作用,要從其在文中所在位置與“引用”這種手法的作用來分析。答案第一問:表現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和對今天美麗富繞的陽關的贊美。第二問:回應了文章開頭的提問,使文章前后照應,并強化了作者的觀點。4.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詩句,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這樣寫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22分)姑蘇看水張宏一個北方人,初到江南,對水多少有些懼怕。街上的地面是濕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這個秋末,北方早已是艷陽高照,這里卻到處被一層水的薄紗籠罩,像一個戴著紗巾的女人,怕風吹日曬弄粗了臉。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體會到它的好,體會到它的造化。水,簡直就是這里無所不在的魂魄。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22分)
你走在蘇州的路上,會發現始終是被水包圍著。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橋和小橋所連綴,與街道或平行或交錯,使城市變成水的棋盤。條條水巷,岸邊的石條,被河水浸潤得不辨顏色,遠遠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駁的古書疊摞著,河有多長,這書的岸就有多長。至于古老的護城河,據說從伍子胥在這里選址建了吳都,兩千五百年來,就從未改變過它的波光粼粼的壯闊。在城外,車子不論是在高速路上疾馳,還是在鄉野間的小路上盤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時是在蒼瓦粉墻的農舍間閃出一片波光,更多的則是從你目光所及的遼遠處,一直鋪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滄海你走在蘇州的路上,會發現始終是被水包圍著。煙云,或如映空巨鏡,橫亙眼前,不管你的車開得多快,它總是不離你的視野。這是姑蘇水給人的第一印象。可是,當你回過神來細細品味這個城市的時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在古街的老屋,臨窗而坐。當陽光從屋后的河面散漫地折射在房頂,手把著一杯茶,嗅著杯里的清香,你就開始更深地體會到這里的水。當年白居易做蘇州刺史,曾寫下“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的詩句,足見這里的蔥蘢與繁盛。但是這個自古以來的商賈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魚肥的沃野和市內萬艫充塞的河道,沒有一處不是被水煙云,或如映空巨鏡,橫亙眼前,不管你的車開得多快,它總是不離所承載和滋潤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勞作,使水在這兒變得溫柔,它順從地流進流出,帶來滿城的舞榭歌臺和園林勝跡。逐漸的,這水的溫柔也就浸潤到人的氣質里。姑蘇人講話的吳音,就如同評彈和昆曲,姑蘇人接人待物的舉止也少見粗俗,這不能不說是姑蘇水的好處。人類歷史上,水向來是文明的先決條件,姑蘇之水不就是這樣造化出了吳文明和吳文化?不能想象,沒有姑蘇的水,會是什么樣子?沒有姑蘇水,也就沒有了花窗照影的浪滄亭,沒有了夏日臨荷的拙政園,更沒有了江楓漁火的《楓橋夜泊》。當然,首先是沒有了“可以復衣天下”的絲錦之饒。據說,因為姑蘇所承載和滋潤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勞作,使水在這兒變得溫柔,它順的桑樹近水而植,其葉肥嫩,故蘇絲極柔且高產,才用它織出了名冠天下的綢緞。網獅園邊至今還在的清朝織造署舊址和蘇州絲綢博物館里精美絕倫的雙面蘇繡,就是姑蘇之水物質和精神雙重價值的佐證。水帶來了富裕,也帶來了靈氣,帶來了姑蘇人燦爛與張揚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蘇水,可以給你泡出香噴噴的碧螺春,也可以給你釀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徵明、金圣嘆、陸文夫,只要點一點這些燦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難看出姑蘇之水的靈性。的桑樹近水而植,其葉肥嫩,故蘇絲極柔且高產,才用它織出了名冠
但姑蘇水也有坎坷的時候。蘇州北郊,有尚湖,靜臥虞山南麓。這片水,相傳由姜太公在此釣魚而名,蘆黃荻白、池杉挺翠的湖畔,還能找到當年的唐寅系舟處,山水間散落著曾孟樸、翁同和、黃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錢謙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憑吊的足跡。但在“人定勝天”的日子里,一湖碧波竟被抽干,“以糧為綱”墾成農田。從此,干涸的秧田,應對著當空的烈日,這里的人也只能成為匍匐在地上的工具。“云本無心水自閑”,今天站在退耕還湖后的尚湖邊,品味白居易寫姑蘇之水的這一句詩時,別有一但姑蘇水也有坎坷的時候。蘇州北郊,有尚湖,靜臥虞山南麓。番滋味。誰說云水無心?姑蘇之水,在它的溫柔里面,分明也還摻著一股執倔與剛韌!
水與人,人與水,也許就是這么有意無意地相處著。但你來過蘇州,對水,會有一種肌膚之親的感覺,并且覺得這里,是天底下,人與水,水與人,濃情蜜意的一個所在。5.第一段中“懼怕”指什么?這樣開頭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懼怕”指北方人對江南濕漉漉的生活環境不適應。襯托出姑蘇水獨特的魅力,自然引起下文對姑蘇水的描述與評價,激發讀者閱讀興趣。番滋味。誰說云水無心?姑蘇之水,在它的溫柔里面,分明也還摻著6.文中第三段說“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體會到它的好,體會到它的造化”,請結合全文,說說姑蘇水的“造化”體現在哪些方面。(6分)答案承載和滋潤了蘇州的蔥蘢與繁盛,帶來了富裕;帶來了滿城的舞榭歌臺和園林勝跡;浸潤人的氣質,帶來了蘇州人燦爛與張揚的精神世界;造化出了吳文明和吳文化。7.根據上下文,解釋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6分)(1)遠遠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駁的古書疊摞著,河有多長,這書的岸就有多長。(3分)答案運用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蘇州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6.文中第三段說“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體會到它的好,體會到它(2)就像姑蘇水,可以給你泡出香噴噴的碧螺春,也可以給你釀出辣烈烈的三白酒。(3分)答案用“碧螺春”和“三白酒“寫出了姑蘇水同時具有兩個鮮明特點:姑蘇水的溫柔,姑蘇水的執倔與剛韌。用具體可感的事物來寫抽象的事物,富有情趣。8.作者認為姑蘇的水具有怎樣的靈性?文章結尾為什么說姑蘇“是天底下,人與水,水與人,濃情蜜意的一個所在”?(6分)答案在它的溫柔里面,摻著一股執倔與剛韌。因為姑蘇水與人的關系非常密切。水養育了姑蘇人,并造就了姑蘇人水一樣的性格;人與水有過相似的命運,都曾經坎坷、不幸,但都不失剛韌的精神。(2)就像姑蘇水,可以給你泡出香噴噴的碧螺春,也可以給你釀出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題。(22分可可西里學群①這是一種遼闊的寧靜,一種深厚的安詳。山川大地如此壯美,卻又表現得如此平靜。在這里,無論你朝哪個方向,無論你走多久,都是這么靜美,這樣安詳,這樣無窮無盡。②我注視著周圍的寧靜,山,一副靜思默想的樣子。草地、湖泊、大地和天空全都帶著靜默的神情,我感到,這片土地上藏有某種只有沉默的山和曠遠的天才知道的東西。我感覺到了,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那些散布在草地上的牦牛和羊,每天看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題。(22分著這些,只是低著頭,把大地的靜默吃進肚里,然后反芻。仿佛它們從大地那里獲得了什么,仿佛他們反芻的是一些偉大的思想。③是的,在這天空才有的高度上,在這天空般遼闊的寧靜里,山水木石,在其間走動的動物無不帶上神性。一朵花、一片葉子就像一位先知。因此,羚羊的啃食,牦牛的反芻就有了修煉的意味。④真的羨慕那些在這里游走的生命;不用開會,不用呼吸污濁的空氣,不用忍受噪音,不用在不想笑的時候做出一副笑的模樣,不用去做那些你并不想做的事情,堅守簡單而純粹的生命。真想變成一頭羚羊,一匹野驢,或者哪怕一只兔子,用博大的著這些,只是低著頭,把大地的靜默吃進肚里,然后反芻。仿佛它們心臟從這里走過,走過自己的一生。餓了,就低下頭,伸出舌頭撩起一把草,用嘴唇捉住,一扯,把大地,把季節,把遍灑陽光和雪花的天空一齊扯動。⑤我試著像野獸一樣行走,一直走到看不見公路看不見汽車的地方。在這里,寂靜是可以吸入臟腑的。你響亮地聽到自己的呼吸自己的腳步。滿世界都是這種聲音。⑥只要有足夠的寧靜,大地便顯出他的神奇。沉靜的大地離永恒這樣近。在永恒的寧靜里行走,那就是朝圣。人用他的腳步向著大地朝圣。我從大地上走過,大地從腳上走進我的血液走進我的體內。我留下的腳印成為大地的一部分,走進我體內的大地成為心臟從這里走過,走過自己的一生。餓了,就低下頭,伸出舌頭撩起我的靈魂。大地走進你以后,就裝得下山川人物,就可以把自己的遼闊在原野上鋪開。風在我的里面吹拂,河水在里面奔涌,連雪山也牽帶著白云移來胸間。⑦第二天,一場大雪把一片安靜純美的童話鋪在可可西里,從遼闊的草地到遠處的山。雪山就像童話中的城堡,陽光給它披上一層甜美的紅云。野生動物紛紛出場:藏羚羊,牦牛,野驢,黃羊,白唇鹿,狼,還有許多鳥類。它們是童話的主角。連天上的白云也忍不住來到童話中,它們的影子在雪地上輕輕悄悄地游移。我的靈魂。大地走進你以后,就裝得下山川人物,就可以把自己的遼⑧雪其實是來到地面的天空。天空來到地面上,也就成了天空。走在雪地上,每一個腳印都印在天空的潔白上。⑨惟其高,我們這個星球上總算留住一塊不事稼穡沒有被耕耘過的地方,好讓我們站在高處放眼遙望,靈魂有一個馳騁的地方。⑩庸常的市井生活,似乎不再缺少什么。它缺少的只是遼闊。人們抵達了許多東西,惟獨不能在一片遼闊中靜靜地抵達自己。梭羅說:野地里蘊含著這個世界的救贖。如此說來,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大概是我們這個世界最后的救贖了。(選自《散文》)⑧雪其實是來到地面的天空。天空來到地面上,9.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6分)①我從大地上走過,大地從腳上走進我的血液走進我的體內。我留下的腳印成為大地的一部分,走進我體內的大地成為我的靈魂。答案我從可可西里走過,我的身心與這片寧靜而遼闊的大地似乎完全融為一體,我的生命、我的腳印成了大地的一部分,我的靈魂也獲得了大地賦予的寧靜和遼闊。②人們抵達了許多東西,惟獨不能在一片遼闊中靜靜地抵達自己。答案人們實現了自己的許多目標,但惟獨沒能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像大自然中的曠野和曠野中的諸多生命那樣,擁有和諧、安詳、淳樸和開闊。9.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6分)10.可可西里這片天地具有怎樣的特征?這里的生命具有怎樣的特征?(4分)答案可可西里這片天空遼闊壯美,寧靜安詳。這里的生命活得安詳平和,自在自得,活得簡單而純粹。(“可可西里的特征”“這里的生命具有的特征”各2分。)11.第⑦、⑧段寫雪景。請簡要分析這里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有怎樣的效果。(6分)10.可可西里這片天地具有怎樣的特征?這里的生命具有怎樣的特答案寫作手法:(1)比喻:把可可西里下雪的情景比喻為童話,把野生動物比喻為童話中的主角。(2)擬人:如說“陽光”為“雪山”“披上一層甜美的紅云”,“天上的白云也忍不住來到童話中”,賦予自然物天真、純樸、活潑的特征。(3)映襯:第⑦段,紅色的陽光、白色的云朵映襯潔白的雪野;第⑧段,開闊潔白的雪地和遼闊明凈的天空互襯。(4)精于煉字:“撲”“披”“游移”等詞語很傳神效果:生動傳神地表現出可可西里雪景的純美。寧靜和雪野中野生動物們的自在、安詳,將這片天地的寧靜安詳、遼闊壯美以及這里的生命的平和自在的特征推向極致,充分抒發了作者對可可西里的贊美之情。答案寫作手法:(1)比喻:把可可西里下雪的情景比喻為童話12.請結合你對全文的理解,簡要說明作者為什么把“可可西里”稱為“我們這個世界最后的救贖”。(6分)答案①我們這個世界因有太多的人為痕跡而失去了自然氣息,因過多地滿足了人類的意志和需求而失去了和諧;這個世界的人們固然實現了許多功利性目標,但內心也陷入了浮躁、沖突,失去了安閑、平和。因此這個世界需要救贖。②可可西里是惟一一塊未經人類踐踏的地方。這里天地遼闊壯美,寧靜安詳;這里生命安詳平和,自在自得,活得簡單而純粹。它可以讓人們放眼瞭望,馳騁靈魂,憑此人們既可領悟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也能療治心12.請結合你對全文的理解,簡要說明作者為什么把“可可西里”
靈。因此,可可西里可以成為我們這個世界的救贖。(須從“可可西里的特征”和“我們這個世界的狀況”兩個方面答題。每方面3分。意思對即可。)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題。(18分)邊城彭學明①是沈從文走時,端放著的一顆心臟。②河也還是天保兄弟放排下江的那條河,船也還是翠翠送人過渡的那條船,渡口的石板依然是青青的亮色,依然一級一級地沉默著,開開闊闊地看一河風景。靈。因此,可可西里可以成為我們這個世界的救贖。(須從③一根鐵絲在河的中央直直地擺著,穿過船心,橫接兩岸。船蓋了烏黑的篷子,任艄公拉了鐵絲,順著這自然的依托,于河的兩岸簌簌而蕩,兩岸的目光,被這鐵索輕輕串起,停棲在渡船的頂端,來來往往。對岸的洪安,于河碼頭豎起了一丈高的語錄塔,卻斑駁脫漆,沒有語錄,古樸地顯示著那個年月、那種忠誠,成為一座筆立的風景。④一河的水就綠瑩瑩的,一河的陽光就閃射了白光金光,溫柔而又美麗,一群鴨子正沐浴著波光粼粼的水色,驕傲地挺起脖子,飛起翅膀,成一路縱隊,向前奔跑,“嗚哇——”“嗚哇——”“嗚哇——”,綠色的、白色的、藍色的,全都向天③一根鐵絲在河的中央直直地擺著,穿過船心,橫接兩岸。船蓋高唱著,縱情于河水的溫存里。⑤這說不清年代的吊腳樓,便極為自然地立著岸靠著河俯著水,檐檐相接,錯錯落落,一如一行垂袖而立的老人,在暮鼓晨鐘里,任由河水去舊添新,自己卻安然本分地過著寂寞凝定的晚年。幾只船,如鳥收了翅膀,在岸邊恬然棲著晃著,想象著一個母親正在搖著搖窩。⑥桃花汛的時候,水就黃黃地翻滾,湯湯地上漲,漫過石堤,漫過渡口,然后在吊腳樓下懂事地停了,拍著石壁,撫著屋基,勾著伸進水中的吊腳,女人就坐在樓上面對河水縫縫補補,男人就坐在樓上閉目養神,一根幾根的漁竿從樓上甩下,悠高唱著,縱情于河水的溫存里。哉樂哉地做了一回姜太公。那幾棵古老的柳樹和那一排小小的柳樹,都被水淹進了一截,枝葉扶疏,飄然若仙,恰如剛剛出浴的少女,水靈靈地于水中站著,低下頭來,讓水撥弄著長長的頭發。⑦可是水清了,桃花汛的日子已經過去,你看不到這垂釣這水柳,看不到泛泛黃雨的迷蒙了,里把長的河堤,蜿蜒舒緩地從上往下而過,河如帶子,透明,清澈,抖動,流淌,然后猛然地幾下跳躍,卷起白雪白霧和白白的花朵。女人們很樸素的影子,蹲了河堤,洗衣洗被洗碗洗筷子。堤的那頭,又一群年輕的女孩提了桶子,背了背籠,魚貫而來,也蹲下來,也洗衣服,也講男人女人神神秘秘的故事。眼睛盯在河哉樂哉地做了一回姜太公。那幾棵古老的柳樹和那一排小小的柳樹,中時,河中有阿哥的影子打魚;眼睛盯在山上時,山上有阿哥的影子放牛;眼睛盯在木樓時,樓上有阿哥的影子吹木葉;眼睛盯在腳邊手邊時,還是有阿哥年少情旺的影子向她挑逗。⑧這是茶峒,是沈從文點一桿草煙凝望,于沉默中感悟所有親人的茶峒!⑨……這里是充滿了愛情與詩意的地方,這里每年都有那么幾個充滿愛情的節目,專為男女的節目。“三月三”“四月八”“七月七”,還有五天一場的趕場天,都是青年男女的好日子。對歌、定情、戀愛,多是挑這種日子。當年的翠翠就是與天保兄中時,河中有阿哥的影子打魚;眼睛盯在山上時,山上有阿哥的影子弟在月光下對歌的,否則就少了一個讓世界嫉羨的愛情故事。⑩那么,在夜晚起風的時候,請你邀約了朋友,再到這河邊上來。一河的燈火,在水的涌動里,明明滅滅,變成極美極美的流行色,一層層淌,潺潺地流。往四川洪安流來的一條小溪和湖南茶峒上方流來的一條小溪,與大河交匯時,圍成了一個沙洲。銀色的月光,朗朗照在沙洲,有攢動的身影,卻沒有沸揚的聲音,那些漢子們,赤條條的,在月光下朦朧地站著,洗一天的勞作與疲倦。一對對的男人女人就選了這么一個所在,你恩我愛。那螃蟹、腳魚,都耐不住水中的寂寥,紛紛爬弟在月光下對歌的,否則就少了一個讓世界嫉羨的愛情上岸來,懶洋洋地來此歇涼,因此有更多的男人女人、大人小孩,拿了手電一照,那小子們精靈們都“嘟嚕”一下閉了眼睛裝死,你便不費吹灰之力,捉了,放進鐵桶。收獲了愛情,又收獲了河水的野味,你哪能不滿心的喜悅與舒坦?你哪能不懷念這個夜晚與城市?你又哪能不為此時你的朋友激動與自得?只是別忘了,這并不是一個城市,只是湘西邊地一個很美很美的集鎮,它的名字就叫茶峒。(選自《我的湘西》,有刪改)上岸來,懶洋洋地來此歇涼,因此有更多的男人女人、大人小孩,拿13.第①段的“一顆心臟”比喻什么?文章為什么以“心臟”來打比方?(4分)答案①“一顆心臟”指浸透著沈從文一片深情的茶峒;(2分,要答出“沈從文”“茶峒”兩個詞)②以“心臟”喻指茶峒,形象地表明它是沈從文的精神棲息地,它始終有著生命的律動,眼前的“一河風景”一如當年(沈從文《邊城》中的景象),充滿生機和活力。(2分,關鍵詞“精神棲息地”“充滿生機和活力”)13.第①段的“一顆心臟”比喻什么?文章為什么以“心臟”來14.怎樣理解第⑤段中的“一如一行垂袖而立的老人,在暮鼓晨鐘里,任由河水去舊添新,自己卻安然本分地過著寂寞凝定的晚年”這句話?(4分)答案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突出了這個富有典型意蘊的“吊腳樓”的悠久、古樸、隨歲月漸漸老去的特點。(手法2分;分析含意、特點2分)14.怎樣理解第⑤段中的“一如一行垂袖而立的老人,在暮鼓晨15.第⑧段作者說茶峒是“沈從文點一桿草煙凝望,于沉默中感悟所有親人的茶峒”,為什么?這句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答案有著神奇的風貌的茶峒在沈從文的筆下不僅是故鄉,更是心靈的家園,精神的棲息地,它在沈老的凝望和沉默中是定格了的“邊城”,它浸透著沈老對這方土地上的人們的摯愛和鐘情;所以作者如是說。作用:呼應開頭,強調茶峒在沈從文、作者心中的地位;過渡,總承上文(上文的結句),引出下文對茶峒人們生活的抒寫。15.第⑧段作者說茶峒是“沈從文點一桿草煙凝望,于沉默中感悟16.文章末尾說茶峒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結合文意,簡要分析茶峒的“美”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4分)答案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①茶峒的山光風景很美,擺渡的篷船、沐浴的群鴨、汛來汛去的宜人風景等,富有詩情畫意;②茶峒的人情風貌很美,暮鼓晨鐘里的恬然生活、吊腳樓上男人女人、月下河灘的悠閑和喜悅等等,富有情趣和生氣。(每點2分。需概括其“美”的特點,分析其“美”的表現。)16.文章末尾說茶峒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結合文意,簡要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題。(18分)桐廬行柯靈我生長在水鄉,水使我感到親切,如果我的性格里有明快的成分,那是水給我的,那澄明透澈的水,淺綠的水。我多次渡過錢塘江,卻只是往來兩岸之間,沒有機會沿江看看。錢塘上游的富春江,早就給我許多幻想了,直到最近,才算了卻了這個無關緊要的心愿。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題。(18分)
對于這樣的旅行,最理想的應當坐木船,浮家泛宅,不計時日,迎曉風,送夕陽,看明月,一路從從容容地走去,覺得什么地方好,就在那里停泊,等興盡了再走。這次到富春江,從杭州出發,行程只有一天,早去晚回,雇的是一艘小火輪。抗戰期間,從杭州到所謂“自由”區的屯溪,這是一條必經之路,舟楫往來,很熱鬧過一時;現在“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才還了它原來的清靜。在目前這樣“圣明”的“盛世”,專程游覽而去的,大概這還算是第一次。論風景,富春江最好的地方在桐廬到嚴州之間,出名的七里瀧和嚴子陵釣臺都在那一段;可是我們對于這樣的旅行,最理想的應當坐木船,浮家泛宅,不到了桐廬就折回了,沒有再往上去。因為那邊不太平,據說有強盜。妙的是桐廬這扇大門著實有點氣派,雖然望門投止,也可以約略想象那“侯門似海”的光景。從錢塘、富春溯江而上,經富陽到桐廬,整整走了九小時,約莫有近二百里的水程。清早啟碇,沐著襲人的涼意,上面是層云飄忽的高空,下面是一江粼粼的清流,天連水,水連天,交接處迎面擋著一道屏風似的山影。——這的確是屏,不像山,動人的是那色彩,濃藍夾翠綠,深深淺淺,像用極細極細的工筆在淡青絹本上點出來的。這一路上去,目不暇接的是遠遠近近的山,明明暗暗的樹,潮平岸闊,風正帆到了桐廬就折回了,沒有再往上去。因為那邊不太平,據說有強盜。輕,偶或在無窮的原野中出現臨河的小村小鎮,聽聽遙岸的人聲,也自有一種親切和喜悅。過了富陽,因為連日陰雨,山上的積水順流而下,滿江是赭色的急湍。船行本是逆流,這一來走得更慢。時間太久了,不斷的“疲勞欣賞”漸漸使人感到單調,直到壁立的桐君山在船頭出現,這才士氣大振,似乎發現了新大陸。我想象中的富春江沒有這么開闊,夾岸對峙著懸崖峭壁,翠嶂青峰,另是一番深峻的氣象。看到桐君山,我才像是看到了夢中的舊相識。它巍然矗立,那么陡峭,那么莊嚴,似乎頗藐視我這個昂首驚喜的游人。山上沒有什么嶙峋的怪石,卻是輕,偶或在無窮的原野中出現臨河的小村小鎮,聽聽遙岸的人聲,也雜樹蔥蘢,有一株不知名的花樹,眾醉獨醒,開得正在當令。綠云掩映之間,山巔掣出幾間縹緲的屋子,有人正在窗前探首,向江心俯瞰。船轉過山腳,天目溪從斜刺里迎面而來,富春江是一片紺赭,而它卻是溶溶的碧流,兩種截然不同的顏色,在這里分成兩半,形成稀有的奇景。桐君山并不高,卻以地位和形勢取勝,兼有山和水的佳趣。背后是深谷,是綿延的山脈;前面極目無垠,原野如繡。而兩面臨水,腳底下就是那滔滔汩汩的大江;隔岸相望,兩江交叉處是桐廬的市廛一撮,另一面又是隔岸的青山。山頂的廟宇已經破雜樹蔥蘢,有一株不知名的花樹,眾醉獨醒,開得正在當令。綠云掩殘不堪,從那漏空的斷壁,洞穿的飛檐,朱痕猶在的雕欄畫棟之間,到處嵌進了山,望得見水。廟后的一株石榴,寂寞中兀自開得絢爛,那耀眼的艷紅真當得起“如火如荼”的形容,似乎也只有這樣的地方才配有它。站在山頂,居高臨下,看看那幽深雄奇的氣勢,我想起歷史,想起戰爭,想起我們的河山如此之美,而祖國偏又如此多難。在這次抗日戰爭中,桐廬曾經幾度淪陷,緬想敵人立馬山頭,面對如此山川,而它的主人卻是一個堅忍的、不可征服的民族,我不知激勵他的是一種怎樣的情感。渡水過桐廬,從江邊拾級而上,我們在街上閑閑地溜達了一回,這是個江城,同時也是個山城,所殘不堪,從那漏空的斷壁,洞穿的飛檐,朱痕猶在的雕欄畫棟之間,以高高地矗立在水上,像喜歡杭州的龍井一樣,我喜歡這個小城。好在小,比較整潔,有溫暖親切的感覺,令人向往豐樂和平、日長如年的歲月,不像有些小村小城,一接觸到就使人想起災難、貧窮、老死,想起我們民族的困厄。桐廬街道雖小,卻并無逼窄之感,道旁疏疏地種著街樹,這似乎是別的小城市中所不經見的。市街相當繁榮,有些房子正在建造。劫灰猶在,春意乍生,可以看出這個小城是相當富庶的。臨江有一家旅館,兩面臨水。一位朋友曾經在那里投宿,據說入夜倚窗,看山間明月,江上漁燈,有不可描摹的情趣。可惜我們沒有這個幸運。以高高地矗立在水上,像喜歡杭州的龍井一樣,我喜歡這個小城。好
數年來夢想的富春江,總算看過了。雖然連七里瀧和釣臺的面也沒有見,可是到底逛了桐廬。這就夠了!單為爬一次桐君山,也算得不虛此行!人們艷說上游如何如何的山回水曲,引人入勝;如何如何的柳暗花明,奇峰突起,看了桐廬,我們的想象有了馳騁的依據,從這里也可以得其一二,愿將此留供低回,做他日直溯上游時的印證吧。一九四六年六月十二日(選自《柯靈散文集》,有刪節)數年來夢想的富春江,總算看過了。雖然連七里瀧和釣臺的面也17.文章的標題為“桐廬行”,聯系全文的內容,找出作者“行”中所提到的游蹤。(用文中短語標識)(4分)答案(1)從杭州出發。(2)從錢塘、富春溯江而上。(3)過了富陽。(4)船轉過山腳。(5)站在山頂。(6)渡水過桐廬。(本題記4分,答對一點不記分,答對兩點記1分,對三點記2分,對五點記3分,全對記滿分4分。)17.文章的標題為“桐廬行”,聯系全文的內容,找出作者“行”18.文章第二段說“錢塘上游的富春江,早就給我許多幻想了,直到最近,才算了卻了這個無關緊要的心愿”,其中“心愿”指什么?為什么說“無關緊要”?文中有何照應?(6分)答案(1)“心愿”指作者對富春江的美景向往已久,想去觀覽一番。(2)在國家不靖的時候,這樣的心愿當然“無關緊要”,緊要的是“國家安定,天下太平”。(3)所以文中說“抗戰期間,從杭州到所謂‘自由’區的屯溪,這是一條必經之路”“而祖國偏又如此多難”“在這次抗日戰爭中,桐廬曾經幾度淪陷”等句。18.文章第二段說“錢塘上游的富春江,早就給我許多幻想了,直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一株不知名的花樹,眾醉獨醒,開得正在當令”與“廟后的一株石榴,寂寞中兀自開得絢爛”,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產生了怎樣的表達效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兩句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花樹”“石榴”以人的靈性,暗示了作者堅強清醒、特立獨行的人格,流露出作者不屈于情勢的情懷。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一株不知名的花樹,眾醉獨醒,開得正20.文中第八段是從哪一個觀察點來描寫桐君山的?段尾說:“我不知激勵他的是一種怎樣的情感”,聯系文章,說說你對這種“情感”的理解。(4分)答案從第八段描寫的內容看,其觀察點應是在山頂。(文中也有交代,“站在山頂,居高臨下”)(1分)這是日本侵略者一種感嘆中國山河壯美,而中華兒女英勇不屈、誓死保衛,因而無可奈何的情感。(2分,照抄原文不記分)返回20.文中第八段是從哪一個觀察點來描寫桐君山的?段尾說:“我學案世上最美的地方——寫景抒情散文閱讀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2分)陽關古道蒼涼美寅公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陽關。陽關在哪里?它還是那么荒涼、那么令人感傷嗎?于是,一縷思緒把我帶到了古陽關遺址。古陽關位于敦煌城西75公里的古董灘上,三面沙丘,沙梁環抱。它與玉門關遙相呼應,像兩顆明珠鑲嵌在一段漢長城的兩端,因在玉門關以南,故名陽關。學案世上最美的地方——寫景抒情散文閱讀陽關這樣的邊塞之地之所以聞名遐邇,并不起始于王維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為它自漢魏以來就是通往西域諸國最西邊防上的重要關隘,是古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關口。后來,“陽關道”成為光明大道的代名詞。在去陽關古城的路上,只見沿途平沙千里、荒無人煙,戈壁灘與藍天相互對峙,偶爾有芨芨草、駱駝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點綴在遠處,把廣袤的戈壁灘映襯得更為荒涼。車輪飛轉,發出沙沙的聲響,遠方地平線,隱隱約約出現了一線鋸齒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條林帶。我們的汽車駛進林帶,就好像突然闖進了綠色的海洋。這水渠交錯、萬木爭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愛的江南水鄉。陽關這樣的邊塞之地之所以聞名遐邇,并不起始于王維的那首《渭城
汽車穿過禾田,鉆出林帶,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臺駛去。我們登上烽火臺,但見南邊有一塊鐵牌,上面寫著四個工整的字“陽關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卻只見紅沙渺渺,不見古城的一磚一瓦。陽關古城,以雪山為屏,原也有過美麗的環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豐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種種天災人禍,才成了連天的荒漠。如今,古陽關已被流沙掩埋,當年筑城用過的石頭也已經風化為紅塵,只有在沙丘之間暴露的板結地面。山下南面從東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間,為礫石平地。漢唐陶片,鐵磚瓦塊,俯拾皆是。如果看汽車穿過禾田,鉆出林帶,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到顏色烏黑、質地細膩、堅硬如石的陽關磚,千萬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陽關硯”就是用這種磚磨制的。用陽關硯磨的墨冬不結冰,夏不縮水,用來寫毛筆字十分方便。聽著旅伴的介紹,我不由感慨起來,好像這凄冷的陽關古城也有幾分暖意了。陽關,昔日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關隘,原本不過是一道關,卻被賦予了許多哲思和詩情。哲學家站在這兒宣稱,即使人生從同一起點出發,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抽象的對立概念如此生動地寫在陽關之下。詩人站在這兒,與朋友依依不舍,“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到顏色烏黑、質地細膩、堅硬如石的陽關磚,千萬莫要小瞧它,昔日出陽關無故人”,道盡多少離愁別緒和萬般無奈。然而,最初在陽關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學家與詩人,而是戍守邊關的將軍和士兵。這陽關古道對他們來說,無異于是一道生死關,歸鄉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夢,像陽關上的那彎月,清冷而高遠。他們在這條原本傳播文明的古道,沖沖殺殺……于是,這些走過生死之劫的將軍和士兵,便成了哲學家與詩人,他們留下的點滴感慨,震撼著無數人的心靈。出陽關無故人”,道盡多少離愁別緒和萬般無奈。然而,最初在陽關自古以來,陽關在人們心中,總是烽火連天,黃沙穿甲,滿是凄涼悲惋。然而,今天陽關附近,則已出現柳綠花紅、林茂糧豐的景象。游人漫步這里,既可憑吊古陽關遺址,還可以遠眺綠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風光。“何必‘勸君更盡一杯酒’,這樣的苦酒何須進,且把它還給古詩人!什么‘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樣的詩句不必吟,且請把它埋進荒沙百尺深!”這是郭小川的詩句吧!自古以來,陽關在人們心中,總是烽火連天,黃沙穿甲,滿是凄涼悲1.根據文意,說說古陽關為什么聞名遐邇。(4分)解析文中第2段與第5段或明或暗地交代了古陽關聞名遐邇的原因。要注意對這兩段中的相關信息進行梳理與概括。答案①是通往西域邊防的關隘;②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關口;③王維《渭城曲》詩中對古陽關的詠嘆;④有關“陽關道”的民諺廣為流傳。1.根據文意,說說古陽關為什么聞名遐邇。(4分)2.根據上下文,解釋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6分)(1)就好像突然闖進了綠色的海洋。(2)好像這凄冷的陽關古城也有幾分暖意了。(3)這些走過生死之劫的將軍和士兵,便成了哲學家與詩人。解析(1)注意該句的上下句中的“林帶”“水渠交錯”“萬木爭春”等詞語,作者在此所見與在戈壁灘所見迥然不同,因而頓生感慨。(2)注意該句上句所介紹的陽關硯的特點。(3)明確這些將軍與士兵的身份、經歷,以及由此而生發的人生感悟。2.根據上下文,解釋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6分)答案(1)寬廣的綠色林帶與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產生了驚喜之感。(2)城磚磨制的陽關硯,蘊含著歷史文化氣息,使我對陽關古城的感覺也變得溫暖了一些。(3)出生入死的人生經歷,使戍守邊關的將軍和士兵對生活有著深刻而豐富的感觸,給后人留下了哲思和詩情。答案(1)寬廣的綠色林帶與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產3.結合文中對陽關古道的描述,談談你對“蒼涼美”的理解。(6分)解析要理解“蒼涼美”,必須對本文內容作整體把握,同時體會文中所描繪的景物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答案①古代的軍事重鎮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廣袤雄渾;②昔日“林草豐美”的陽關古城,如今已是紅沙渺渺,蒼涼悲壯;③古人對生死離別的感慨,道盡人間滄桑,凄涼悲惋。3.結合文中對陽關古道的描述,談談你對“蒼涼美”的理解。(64.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詩句,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這樣寫有什么作用?(6分)解析要明確郭小川詩句的含意以及作者對詩句的態度。引郭小川詩的作用,要從其在文中所在位置與“引用”這種手法的作用來分析。答案第一問:表現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和對今天美麗富繞的陽關的贊美。第二問:回應了文章開頭的提問,使文章前后照應,并強化了作者的觀點。4.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詩句,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這樣寫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22分)姑蘇看水張宏一個北方人,初到江南,對水多少有些懼怕。街上的地面是濕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這個秋末,北方早已是艷陽高照,這里卻到處被一層水的薄紗籠罩,像一個戴著紗巾的女人,怕風吹日曬弄粗了臉。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體會到它的好,體會到它的造化。水,簡直就是這里無所不在的魂魄。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22分)
你走在蘇州的路上,會發現始終是被水包圍著。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橋和小橋所連綴,與街道或平行或交錯,使城市變成水的棋盤。條條水巷,岸邊的石條,被河水浸潤得不辨顏色,遠遠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駁的古書疊摞著,河有多長,這書的岸就有多長。至于古老的護城河,據說從伍子胥在這里選址建了吳都,兩千五百年來,就從未改變過它的波光粼粼的壯闊。在城外,車子不論是在高速路上疾馳,還是在鄉野間的小路上盤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時是在蒼瓦粉墻的農舍間閃出一片波光,更多的則是從你目光所及的遼遠處,一直鋪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滄海你走在蘇州的路上,會發現始終是被水包圍著。煙云,或如映空巨鏡,橫亙眼前,不管你的車開得多快,它總是不離你的視野。這是姑蘇水給人的第一印象。可是,當你回過神來細細品味這個城市的時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在古街的老屋,臨窗而坐。當陽光從屋后的河面散漫地折射在房頂,手把著一杯茶,嗅著杯里的清香,你就開始更深地體會到這里的水。當年白居易做蘇州刺史,曾寫下“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的詩句,足見這里的蔥蘢與繁盛。但是這個自古以來的商賈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魚肥的沃野和市內萬艫充塞的河道,沒有一處不是被水煙云,或如映空巨鏡,橫亙眼前,不管你的車開得多快,它總是不離所承載和滋潤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勞作,使水在這兒變得溫柔,它順從地流進流出,帶來滿城的舞榭歌臺和園林勝跡。逐漸的,這水的溫柔也就浸潤到人的氣質里。姑蘇人講話的吳音,就如同評彈和昆曲,姑蘇人接人待物的舉止也少見粗俗,這不能不說是姑蘇水的好處。人類歷史上,水向來是文明的先決條件,姑蘇之水不就是這樣造化出了吳文明和吳文化?不能想象,沒有姑蘇的水,會是什么樣子?沒有姑蘇水,也就沒有了花窗照影的浪滄亭,沒有了夏日臨荷的拙政園,更沒有了江楓漁火的《楓橋夜泊》。當然,首先是沒有了“可以復衣天下”的絲錦之饒。據說,因為姑蘇所承載和滋潤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勞作,使水在這兒變得溫柔,它順的桑樹近水而植,其葉肥嫩,故蘇絲極柔且高產,才用它織出了名冠天下的綢緞。網獅園邊至今還在的清朝織造署舊址和蘇州絲綢博物館里精美絕倫的雙面蘇繡,就是姑蘇之水物質和精神雙重價值的佐證。水帶來了富裕,也帶來了靈氣,帶來了姑蘇人燦爛與張揚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蘇水,可以給你泡出香噴噴的碧螺春,也可以給你釀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徵明、金圣嘆、陸文夫,只要點一點這些燦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難看出姑蘇之水的靈性。的桑樹近水而植,其葉肥嫩,故蘇絲極柔且高產,才用它織出了名冠
但姑蘇水也有坎坷的時候。蘇州北郊,有尚湖,靜臥虞山南麓。這片水,相傳由姜太公在此釣魚而名,蘆黃荻白、池杉挺翠的湖畔,還能找到當年的唐寅系舟處,山水間散落著曾孟樸、翁同和、黃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錢謙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憑吊的足跡。但在“人定勝天”的日子里,一湖碧波竟被抽干,“以糧為綱”墾成農田。從此,干涸的秧田,應對著當空的烈日,這里的人也只能成為匍匐在地上的工具。“云本無心水自閑”,今天站在退耕還湖后的尚湖邊,品味白居易寫姑蘇之水的這一句詩時,別有一但姑蘇水也有坎坷的時候。蘇州北郊,有尚湖,靜臥虞山南麓。番滋味。誰說云水無心?姑蘇之水,在它的溫柔里面,分明也還摻著一股執倔與剛韌!
水與人,人與水,也許就是這么有意無意地相處著。但你來過蘇州,對水,會有一種肌膚之親的感覺,并且覺得這里,是天底下,人與水,水與人,濃情蜜意的一個所在。5.第一段中“懼怕”指什么?這樣開頭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懼怕”指北方人對江南濕漉漉的生活環境不適應。襯托出姑蘇水獨特的魅力,自然引起下文對姑蘇水的描述與評價,激發讀者閱讀興趣。番滋味。誰說云水無心?姑蘇之水,在它的溫柔里面,分明也還摻著6.文中第三段說“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體會到它的好,體會到它的造化”,請結合全文,說說姑蘇水的“造化”體現在哪些方面。(6分)答案承載和滋潤了蘇州的蔥蘢與繁盛,帶來了富裕;帶來了滿城的舞榭歌臺和園林勝跡;浸潤人的氣質,帶來了蘇州人燦爛與張揚的精神世界;造化出了吳文明和吳文化。7.根據上下文,解釋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6分)(1)遠遠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駁的古書疊摞著,河有多長,這書的岸就有多長。(3分)答案運用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蘇州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6.文中第三段說“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體會到它的好,體會到它(2)就像姑蘇水,可以給你泡出香噴噴的碧螺春,也可以給你釀出辣烈烈的三白酒。(3分)答案用“碧螺春”和“三白酒“寫出了姑蘇水同時具有兩個鮮明特點:姑蘇水的溫柔,姑蘇水的執倔與剛韌。用具體可感的事物來寫抽象的事物,富有情趣。8.作者認為姑蘇的水具有怎樣的靈性?文章結尾為什么說姑蘇“是天底下,人與水,水與人,濃情蜜意的一個所在”?(6分)答案在它的溫柔里面,摻著一股執倔與剛韌。因為姑蘇水與人的關系非常密切。水養育了姑蘇人,并造就了姑蘇人水一樣的性格;人與水有過相似的命運,都曾經坎坷、不幸,但都不失剛韌的精神。(2)就像姑蘇水,可以給你泡出香噴噴的碧螺春,也可以給你釀出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題。(22分可可西里學群①這是一種遼闊的寧靜,一種深厚的安詳。山川大地如此壯美,卻又表現得如此平靜。在這里,無論你朝哪個方向,無論你走多久,都是這么靜美,這樣安詳,這樣無窮無盡。②我注視著周圍的寧靜,山,一副靜思默想的樣子。草地、湖泊、大地和天空全都帶著靜默的神情,我感到,這片土地上藏有某種只有沉默的山和曠遠的天才知道的東西。我感覺到了,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那些散布在草地上的牦牛和羊,每天看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題。(22分著這些,只是低著頭,把大地的靜默吃進肚里,然后反芻。仿佛它們從大地那里獲得了什么,仿佛他們反芻的是一些偉大的思想。③是的,在這天空才有的高度上,在這天空般遼闊的寧靜里,山水木石,在其間走動的動物無不帶上神性。一朵花、一片葉子就像一位先知。因此,羚羊的啃食,牦牛的反芻就有了修煉的意味。④真的羨慕那些在這里游走的生命;不用開會,不用呼吸污濁的空氣,不用忍受噪音,不用在不想笑的時候做出一副笑的模樣,不用去做那些你并不想做的事情,堅守簡單而純粹的生命。真想變成一頭羚羊,一匹野驢,或者哪怕一只兔子,用博大的著這些,只是低著頭,把大地的靜默吃進肚里,然后反芻。仿佛它們心臟從這里走過,走過自己的一生。餓了,就低下頭,伸出舌頭撩起一把草,用嘴唇捉住,一扯,把大地,把季節,把遍灑陽光和雪花的天空一齊扯動。⑤我試著像野獸一樣行走,一直走到看不見公路看不見汽車的地方。在這里,寂靜是可以吸入臟腑的。你響亮地聽到自己的呼吸自己的腳步。滿世界都是這種聲音。⑥只要有足夠的寧靜,大地便顯出他的神奇。沉靜的大地離永恒這樣近。在永恒的寧靜里行走,那就是朝圣。人用他的腳步向著大地朝圣。我從大地上走過,大地從腳上走進我的血液走進我的體內。我留下的腳印成為大地的一部分,走進我體內的大地成為心臟從這里走過,走過自己的一生。餓了,就低下頭,伸出舌頭撩起我的靈魂。大地走進你以后,就裝得下山川人物,就可以把自己的遼闊在原野上鋪開。風在我的里面吹拂,河水在里面奔涌,連雪山也牽帶著白云移來胸間。⑦第二天,一場大雪把一片安靜純美的童話鋪在可可西里,從遼闊的草地到遠處的山。雪山就像童話中的城堡,陽光給它披上一層甜美的紅云。野生動物紛紛出場:藏羚羊,牦牛,野驢,黃羊,白唇鹿,狼,還有許多鳥類。它們是童話的主角。連天上的白云也忍不住來到童話中,它們的影子在雪地上輕輕悄悄地游移。我的靈魂。大地走進你以后,就裝得下山川人物,就可以把自己的遼⑧雪其實是來到地面的天空。天空來到地面上,也就成了天空。走在雪地上,每一個腳印都印在天空的潔白上。⑨惟其高,我們這個星球上總算留住一塊不事稼穡沒有被耕耘過的地方,好讓我們站在高處放眼遙望,靈魂有一個馳騁的地方。⑩庸常的市井生活,似乎不再缺少什么。它缺少的只是遼闊。人們抵達了許多東西,惟獨不能在一片遼闊中靜靜地抵達自己。梭羅說:野地里蘊含著這個世界的救贖。如此說來,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大概是我們這個世界最后的救贖了。(選自《散文》)⑧雪其實是來到地面的天空。天空來到地面上,9.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6分)①我從大地上走過,大地從腳上走進我的血液走進我的體內。我留下的腳印成為大地的一部分,走進我體內的大地成為我的靈魂。答案我從可可西里走過,我的身心與這片寧靜而遼闊的大地似乎完全融為一體,我的生命、我的腳印成了大地的一部分,我的靈魂也獲得了大地賦予的寧靜和遼闊。②人們抵達了許多東西,惟獨不能在一片遼闊中靜靜地抵達自己。答案人們實現了自己的許多目標,但惟獨沒能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像大自然中的曠野和曠野中的諸多生命那樣,擁有和諧、安詳、淳樸和開闊。9.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6分)10.可可西里這片天地具有怎樣的特征?這里的生命具有怎樣的特征?(4分)答案可可西里這片天空遼闊壯美,寧靜安詳。這里的生命活得安詳平和,自在自得,活得簡單而純粹。(“可可西里的特征”“這里的生命具有的特征”各2分。)11.第⑦、⑧段寫雪景。請簡要分析這里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有怎樣的效果。(6分)10.可可西里這片天地具有怎樣的特征?這里的生命具有怎樣的特答案寫作手法:(1)比喻:把可可西里下雪的情景比喻為童話,把野生動物比喻為童話中的主角。(2)擬人:如說“陽光”為“雪山”“披上一層甜美的紅云”,“天上的白云也忍不住來到童話中”,賦予自然物天真、純樸、活潑的特征。(3)映襯:第⑦段,紅色的陽光、白色的云朵映襯潔白的雪野;第⑧段,開闊潔白的雪地和遼闊明凈的天空互襯。(4)精于煉字:“撲”“披”“游移”等詞語很傳神效果:生動傳神地表現出可可西里雪景的純美。寧靜和雪野中野生動物們的自在、安詳,將這片天地的寧靜安詳、遼闊壯美以及這里的生命的平和自在的特征推向極致,充分抒發了作者對可可西里的贊美之情。答案寫作手法:(1)比喻:把可可西里下雪的情景比喻為童話12.請結合你對全文的理解,簡要說明作者為什么把“可可西里”稱為“我們這個世界最后的救贖”。(6分)答案①我們這個世界因有太多的人為痕跡而失去了自然氣息,因過多地滿足了人類的意志和需求而失去了和諧;這個世界的人們固然實現了許多功利性目標,但內心也陷入了浮躁、沖突,失去了安閑、平和。因此這個世界需要救贖。②可可西里是惟一一塊未經人類踐踏的地方。這里天地遼闊壯美,寧靜安詳;這里生命安詳平和,自在自得,活得簡單而純粹。它可以讓人們放眼瞭望,馳騁靈魂,憑此人們既可領悟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也能療治心12.請結合你對全文的理解,簡要說明作者為什么把“可可西里”
靈。因此,可可西里可以成為我們這個世界的救贖。(須從“可可西里的特征”和“我們這個世界的狀況”兩個方面答題。每方面3分。意思對即可。)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題。(18分)邊城彭學明①是沈從文走時,端放著的一顆心臟。②河也還是天保兄弟放排下江的那條河,船也還是翠翠送人過渡的那條船,渡口的石板依然是青青的亮色,依然一級一級地沉默著,開開闊闊地看一河風景。靈。因此,可可西里可以成為我們這個世界的救贖。(須從③一根鐵絲在河的中央直直地擺著,穿過船心,橫接兩岸。船蓋了烏黑的篷子,任艄公拉了鐵絲,順著這自然的依托,于河的兩岸簌簌而蕩,兩岸的目光,被這鐵索輕輕串起,停棲在渡船的頂端,來來往往。對岸的洪安,于河碼頭豎起了一丈高的語錄塔,卻斑駁脫漆,沒有語錄,古樸地顯示著那個年月、那種忠誠,成為一座筆立的風景。④一河的水就綠瑩瑩的,一河的陽光就閃射了白光金光,溫柔而又美麗,一群鴨子正沐浴著波光粼粼的水色,驕傲地挺起脖子,飛起翅膀,成一路縱隊,向前奔跑,“嗚哇——”“嗚哇——”“嗚哇——”,綠色的、白色的、藍色的,全都向天③一根鐵絲在河的中央直直地擺著,穿過船心,橫接兩岸。船蓋高唱著,縱情于河水的溫存里。⑤這說不清年代的吊腳樓,便極為自然地立著岸靠著河俯著水,檐檐相接,錯錯落落,一如一行垂袖而立的老人,在暮鼓晨鐘里,任由河水去舊添新,自己卻安然本分地過著寂寞凝定的晚年。幾只船,如鳥收了翅膀,在岸邊恬然棲著晃著,想象著一個母親正在搖著搖窩。⑥桃花汛的時候,水就黃黃地翻滾,湯湯地上漲,漫過石堤,漫過渡口,然后在吊腳樓下懂事地停了,拍著石壁,撫著屋基,勾著伸進水中的吊腳,女人就坐在樓上面對河水縫縫補補,男人就坐在樓上閉目養神,一根幾根的漁竿從樓上甩下,悠高唱著,縱情于河水的溫存里。哉樂哉地做了一回姜太公。那幾棵古老的柳樹和那一排小小的柳樹,都被水淹進了一截,枝葉扶疏,飄然若仙,恰如剛剛出浴的少女,水靈靈地于水中站著,低下頭來,讓水撥弄著長長的頭發。⑦可是水清了,桃花汛的日子已經過去,你看不到這垂釣這水柳,看不到泛泛黃雨的迷蒙了,里把長的河堤,蜿蜒舒緩地從上往下而過,河如帶子,透明,清澈,抖動,流淌,然后猛然地幾下跳躍,卷起白雪白霧和白白的花朵。女人們很樸素的影子,蹲了河堤,洗衣洗被洗碗洗筷子。堤的那頭,又一群年輕的女孩提了桶子,背了背籠,魚貫而來,也蹲下來,也洗衣服,也講男人女人神神秘秘的故事。眼睛盯在河哉樂哉地做了一回姜太公。那幾棵古老的柳樹和那一排小小的柳樹,中時,河中有阿哥的影子打魚;眼睛盯在山上時,山上有阿哥的影子放牛;眼睛盯在木樓時,樓上有阿哥的影子吹木葉;眼睛盯在腳邊手邊時,還是有阿哥年少情旺的影子向她挑逗。⑧這是茶峒,是沈從文點一桿草煙凝望,于沉默中感悟所有親人的茶峒!⑨……這里是充滿了愛情與詩意的地方,這里每年都有那么幾個充滿愛情的節目,專為男女的節目。“三月三”“四月八”“七月七”,還有五天一場的趕場天,都是青年男女的好日子。對歌、定情、戀愛,多是挑這種日子。當年的翠翠就是與天保兄中時,河中有阿哥的影子打魚;眼睛盯在山上時,山上有阿哥的影子弟在月光下對歌的,否則就少了一個讓世界嫉羨的愛情故事。⑩那么,在夜晚起風的時候,請你邀約了朋友,再到這河邊上來。一河的燈火,在水的涌動里,明明滅滅,變成極美極美的流行色,一層層淌,潺潺地流。往四川洪安流來的一條小溪和湖南茶峒上方流來的一條小溪,與大河交匯時,圍成了一個沙洲。銀色的月光,朗朗照在沙洲,有攢動的身影,卻沒有沸揚的聲音,那些漢子們,赤條條的,在月光下朦朧地站著,洗一天的勞作與疲倦。一對對的男人女人就選了這么一個所在,你恩我愛。那螃蟹、腳魚,都耐不住水中的寂寥,紛紛爬弟在月光下對歌的,否則就少了一個讓世界嫉羨的愛情上岸來,懶洋洋地來此歇涼,因此有更多的男人女人、大人小孩,拿了手電一照,那小子們精靈們都“嘟嚕”一下閉了眼睛裝死,你便不費吹灰之力,捉了,放進鐵桶。收獲了愛情,又收獲了河水的野味,你哪能不滿心的喜悅與舒坦?你哪能不懷念這個夜晚與城市?你又哪能不為此時你的朋友激動與自得?只是別忘了,這并不是一個城市,只是湘西邊地一個很美很美的集鎮,它的名字就叫茶峒。(選自《我的湘西》,有刪改)上岸來,懶洋洋地來此歇涼,因此有更多的男人女人、大人小孩,拿13.第①段的“一顆心臟”比喻什么?文章為什么以“心臟”來打比方?(4分)答案①“一顆心臟”指浸透著沈從文一片深情的茶峒;(2分,要答出“沈從文”“茶峒”兩個詞)②以“心臟”喻指茶峒,形象地表明它是沈從文的精神棲息地,它始終有著生命的律動,眼前的“一河風景”一如當年(沈從文《邊城》中的景象),充滿生機和活力。(2分,關鍵詞“精神棲息地”“充滿生機和活力”)13.第①段的“一顆心臟”比喻什么?文章為什么以“心臟”來14.怎樣理解第⑤段中的“一如一行垂袖而立的老人,在暮鼓晨鐘里,任由河水去舊添新,自己卻安然本分地過著寂寞凝定的晚年”這句話?(4分)答案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突出了這個富有典型意蘊的“吊腳樓”的悠久、古樸、隨歲月漸漸老去的特點。(手法2分;分析含意、特點2分)14.怎樣理解第⑤段中的“一如一行垂袖而立的老人,在暮鼓晨15.第⑧段作者說茶峒是“沈從文點一桿草煙凝望,于沉默中感悟所有親人的茶峒”,為什么?這句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答案有著神奇的風貌的茶峒在沈從文的筆下不僅是故鄉,更是心靈的家園,精神的棲息地,它在沈老的凝望和沉默中是定格了的“邊城”,它浸透著沈老對這方土地上的人們的摯愛和鐘情;所以作者如是說。作用:呼應開頭,強調茶峒在沈從文、作者心中的地位;過渡,總承上文(上文的結句),引出下文對茶峒人們生活的抒寫。15.第⑧段作者說茶峒是“沈從文點一桿草煙凝望,于沉默中感悟16.文章末尾說茶峒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結合文意,簡要分析茶峒的“美”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4分)答案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①茶峒的山光風景很美,擺渡的篷船、沐浴的群鴨、汛來汛去的宜人風景等,富有詩情畫意;②茶峒的人情風貌很美,暮鼓晨鐘里的恬然生活、吊腳樓上男人女人、月下河灘的悠閑和喜悅等等,富有情趣和生氣。(每點2分。需概括其“美”的特點,分析其“美”的表現。)16.文章末尾說茶峒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結合文意,簡要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題。(18分)桐廬行柯靈我生長在水鄉,水使我感到親切,如果我的性格里有明快的成分,那是水給我的,那澄明透澈的水,淺綠的水。我多次渡過錢塘江,卻只是往來兩岸之間,沒有機會沿江看看。錢塘上游的富春江,早就給我許多幻想了,直到最近,才算了卻了這個無關緊要的心愿。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題。(18分)
對于這樣的旅行,最理想的應當坐木船,浮家泛宅,不計時日,迎曉風,送夕陽,看明月,一路從從容容地走去,覺得什么地方好,就在那里停泊,等興盡了再走。這次到富春江,從杭州出發,行程只有一天,早去晚回,雇的是一艘小火輪。抗戰期間,從杭州到所謂“自由”區的屯溪,這是一條必經之路,舟楫往來,很熱鬧過一時;現在“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才還了它原來的清靜。在目前這樣“圣明”的“盛世”,專程游覽而去的,大概這還算是第一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我的社區個人工作計劃
- 內部工程項目承包合同樣本
- 出售車庫定金合同樣本
- 公司收押金合同樣本
- 農村房頂維修安全合同標準文本
- 農村建房鋼材合同樣本
- 中介房產抵押合同標準文本
- 勞動教育貫穿計劃
- 冰箱轉讓合同標準文本
- 農村大隊部修建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北京市東城區高三一模數學試卷(含答案)
- 學生欺凌防治工作“一崗雙責”制度
- 2025-2030中國電子焊膏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護士的禮儀培訓
- 炎德·英才大聯考湖南師大附中2025屆高三月考試卷(七)物理試卷(含答案)
- 剪映剪輯教學課件
- 內鏡檢查操作流程
- 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聯考化學
- 2025年新音樂節明星藝人歌手演出場費報價單
- 2025年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匯編
- 2025安徽省亳州城建發展控股集團限公司招聘81人歷年自考難、易點模擬試卷(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