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 - 副本_第1頁
專題0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 - 副本_第2頁
專題0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 - 副本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一、選擇題1.1949年,上海投機資本利用物資極其匱乏的情況,在糧食、棉紗和煤炭市場大做投機生意,引發全國性漲價高潮。人民政府指導各地集中時間、集中物資統一向市場拋售,同時收緊銀根,僅用10天左右就將這股漲價風潮平息下去。這場斗爭的勝利()A.極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B.成功開辟社會主義改造道路C.有利于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D.解除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縛2.自1950年起,蘇聯和東歐國家派遣大批專家來華,指導中國工業發展以及技術創新。到1955年止,中國向蘇聯的借款為56.63億盧布。上述舉動使新中國()A.確立了高度集中的經濟模式B.建立了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C.增強了維護人民政權的力量D.優化了工業發展的空間格局3.1953年4月,政務院發布《關于勸止農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反對、限制農民盲目流入城市。從1956年12月到1957年12月,國務院及其內設部門先后發布《關于防止農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等7個政策文件,嚴格禁止城市部門私自向農村招工。這些規定()A.不利于工業化建設的開展B.反映了國家對農業發展的重視C.是為了適應國家經濟戰略的需要D.是“左”傾錯誤在經濟領域的體現4.照片能夠形象地再現歷史場景。下圖中反映的歷史事件()A.恢復了國家的財政經濟B.使農業生產合作社迅速發展C.標志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D.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5.下表所示為《中國參加國際展會情況一覽表》(略表),它反映了中國()時間展會名稱舉辦國1951年3月德國萊比錫(春季)國際博覽會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953年8月印尼國際博覽會印度尼西亞1956年5月法國巴黎國際博覽會法國1957年5月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國際博覽會非洲摩洛哥A.外交理念更加務實B.全方位外交成效顯著C.國民經濟體系基本建立D.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6.下表是某同學制作的新中國成立后農村生產關系調整狀況表。表中表述正確的是()選項農村生產關系調整核心內容A土地改革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消滅土地私有制B農業合作化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實行土地公有制C人民公社化土地公有,強調按勞分配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把土地分到農民手中,歸農民所有,分戶經營7.1954年7月,毛澤東指出:“緩和國際緊張局勢,不同制度之間可以和平共處。”10月,他與尼赫魯談話時講到:“國與國之間不應該互相警戒,尤其在友好的國家間。像我國同美國這樣互相警著是不好的。”這表明當時我國()A.實踐了“求同存異”方針B.根據多極化趨勢調整外交政策C.與資本主義陣營達成和解D.外交活動服務于國家核心利益8.20世紀50年代,國營青島第六棉紡廠工人郝建秀在工作中細心觀察,動腦筋思考,經過艱苦的努力,創造出一套科學的工作法,創造了全國棉紡細紗的新紀錄。郝建秀工作法后來在全國推廣,成為培訓細紗擋車工的基本教材。這展現出新中國工人階級()A.樂于奉獻的愛國精神B.廉潔奉公的工作作風C.艱苦奮斗的工作態度D.勇于進取的創新精神9.1949年6月,毛澤東提出“一邊倒”外交戰略;1964年7月,毛澤東提出“第二中間地帶”理論,即整個西歐、大洋洲、北美的加拿大和亞洲的日本等中間地帶國家都是抗衡美蘇的重要力量。這一變化可用來說明,當時我國()A.調整了對蘇聯的外交政策B.與西方國家關系實現正常化C.推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加強與社會主義國家的合作10.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中西部的鋼城攀枝花、煤都六盤水、汽車城十堰等新興工業城市崛起,綿陽、凱里、寶雞、漢中等從普通縣城一躍成為全國知名的重工業城市。這說明我國()A.工業經濟布局改善B.形成了獨立的工業體系C.市場經濟體制形成D.初步奠定了工業化基礎11.1960年,全國糧食產量1435億公斤,比1957年減少了26%以上。到1961年底,全國已經精簡職工873萬人,減少城鎮人口1000萬人,僅在1960年秋到1961年春,新增加農業勞動力2913萬人。出現該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經濟倒退出現了逆城市化B.企業效益降低難以為繼C.國家調整政策以恢復經濟D.國家發動上山下鄉運動12.圖4是1953年張樂平創作的年畫《媽媽安心去生產》。該作品()圖4A.說明了女性開始成為生產的主力B.描繪了農民參與社會主義生產的熱情C.得益于“雙百”方針的精神指引D.倡導了積極投身國家建設的社會新風13.下圖為《中國青年報》記者陳模關于中共某次重大會議的報道摘錄。據此判斷,這次會議()A.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B.確定黨的工作重心由農村向城市轉移C.明確了社會主義改造和工業化的任務D.標志著黨著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14.1959年,糧食和油料大幅度減產,蔬菜、肉類等副食品更加短缺,人民生活日用品生產下降,出現供應緊張。陳云同志及時發現這些問題,并向毛澤東及政治局建議“先安排好市場(副食生產實行國營、集體、個人三條腿走路;撥原材料安排日用品的生產;精簡職工隊伍,壓縮購買力等)、再安排基建,安排好衣、食、住、用、行,穩定人民生活。”他還建議:“1959年的鋼產量應降為1300萬噸。”這些建議得到毛澤東的首肯。這表明()A.“左”的錯誤得到一定程度的糾正B.為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奠定初步基礎C.從根本上解決高指標、浮夸風問題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益嘗試二、非選擇題16.(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48年11月,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在新解放城市中召開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的指示。1949年8月至12月,毛澤東以中央或個人名義發出多份電報,督促各地盡快召開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并報告開會情況;批復和批轉不少地區關于召開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的報告,推廣開會經驗。毛澤東在指導各地召開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的實踐中,提出一系列帶有方針、政策性的重要指導思想: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前身,是人民群眾參政議政的初期組織形式;召開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是一件大事,這個會議是團結各界人民的重要工具;在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揚民主,切實開好各界人民代表會議。1949年7月以后,由于黨中央和毛澤東發出許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