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_第1頁
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_第2頁
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_第3頁
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_第4頁
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RJ·四年級下冊習作例文頤和園部編RJ·四年級下冊習作例文頤和園1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2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3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4頤和園構思巧妙,建筑精致,集我國園林藝術之大成,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作者不但把參觀游覽的順序介紹得很清楚,而且,描寫頤和園的語句也很優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頤和園》的一些寫作方法。頤和園構思巧妙,建筑精致,集我國園林藝術之大成,有“皇家園林5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61.進了顧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2.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3.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4.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5.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找出文中點明游覽順序的相關句子,讀一讀。1.進了顧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找出文中點7想一想,這些語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1.都是過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2.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覽順序:想一想,這些語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長廊萬壽山8讀第2自然段,思考:長廊有什么特點?作者按什么順序來寫的?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二百七十三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讀第2自然段,思考:長廊有什么特點?作者按什么順序來寫的?綠9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10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二百七十三間。用具體詳實的數據介紹長廊的“長”和“間數多”的特點。作者按“下上

外”的順序,具體描寫了長廊的長和美的特點。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二百七十三間。用具體詳實的數據介紹11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讀第3、4自然段,思考:作者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找出相關的詞句。山下

山上抬頭一看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向東遠眺上

下東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讀第3、4自然段,思考12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描寫景物的特點的?

先具體描寫特點,后點明名稱。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131.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2.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聳立”“大半”讓我們感受到了佛香閣很高。1.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聳立”“大半”14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15

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寫出了昆明湖的“靜”和“綠”的特點。“滑”字用得準確、形象,反襯出昆明湖水的靜,與前面的靜態描寫相比,一靜一動,更加突出了昆明湖的靜。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正前面,昆16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用具體詳實的數據寫出了十七孔橋橋洞多、石柱多、石獅子多的特點。讀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主要介紹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點?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17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18朗讀第1和第6自然段,說一說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首尾呼應,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玩賞。朗讀第1和第6自然段,說一說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首尾呼應,表19我們在寫游記時,我們要先確定游覽路線,找準觀察點;再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詳細描述。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及感情,并恰當地運用動詞過渡、連接,使用恰當的修辭手法,使文章更生動、形象。我們在寫游記時,我們要先確定游覽路線,找準觀察點;再抓住景物20

寫作方法1.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游覽順序)2.運用好過渡句,交待清游覽順序。3.抓住景物特點分層次寫具體。4.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寫作方法1.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游覽順序)21頤和園的對聯一徑竹蔭云滿地半簾花影月籠沙——頤和園月波樓對聯?虹臥石梁,岸引長風吹不斷波回蘭槳,影翻明月照還空——頤和園十七孔橋對聯月波瀲滟金為色風瀨琤琮石有聲——頤和園諧趣園知魚橋對聯

頤和園的對聯一徑竹蔭云滿地半簾花影月籠沙22一、課外閱讀。

公園的一角我們踏著石級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圓形的噴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崎嶇小路,有懸崖峭壁,有精致的樓閣和小巧玲瓏的涼亭。假山上還有四個小噴水管,歡樂地噴著水花。秋風陣陣,水花隨風飄灑而下,迷迷蒙蒙,像是給假山罩上一層薄薄的輕紗,景色迷人,就像仙境一般。一、課外閱讀。23

池中各色各樣的金魚鼓著一雙雙大眼睛,自由自在,有時潛入水草中,有時浮游到水面上,好像在聽我們快樂的歌聲。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藍天白云的倒影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圍繞著噴水池種滿了奇花異草,鳳尾花揚起臉蛋,它的臉頰似火一樣紅,像是在熱情地歡迎我們;鞭炮花像節日的禮花,在祝賀我們祖國繁榮昌盛,發達興旺。在噴水池的四周,有許多高大的樹木:榕樹、木棉、銀槐等。這些綠樹、紅花映襯著假山噴泉,真是美麗極了。池中各色各樣的金魚鼓著一雙雙大眼睛,自由自在,241.“鳳尾花揚起臉蛋,它的臉頰似火一樣紅,像是在熱情地歡迎我們”一句運用了()的修辭手法。2.本文是按照()順序寫的。3.本文詳寫了什么?略寫了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擬人從中間到四周詳寫了噴水池和池中的假山,略寫了噴水池的四周。好處:詳略得當,突出重點,更好地表達中心思想。1.“鳳尾花揚起臉蛋,它的臉頰似火一樣紅,像是在熱情地歡迎我25部編RJ·四年級下冊習作例文七月的天山部編RJ·四年級下冊習作例文七月的天山26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27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28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29天山是我國西北邊疆的一條大山脈,連綿幾千里,橫亙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之間,把廣闊的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天山終年積雪,盛夏景色宜人。作者不但把游天山的順序介紹得很清楚,而且,描寫的景色也很優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七月的天山》的一些寫作方法。天山是我國西北邊疆的一條大山脈,連綿幾千里,橫亙塔里木盆地和301.進入天山,戈壁灘上的炎暑被遠遠地被拋在后邊,迎面送來的雪山寒氣,會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涼爽。2.再往里走,天山顯得越來越美。3.走進天山深處,山色逐漸變得柔嫩,山形也逐漸變得柔美。找出文中點明游覽地點的相關句子,讀一讀。1.進入天山,戈壁灘上的炎暑被遠遠地被拋在后邊,迎面送來的雪31想一想,這些語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進入天山往里走走進深處

(從外到里的順序)1.都是過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2.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覽順序:想一想,這些語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進入天山往里走32朗讀全文,思考: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寫的?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太陽下,雪峰間的云影就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從高懸的山澗、從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在山腳匯成沖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朗讀全文,思考: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寫的?藍33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34作者把雪峰比喻為白緞子,云彩的影子喻為銀灰色的花朵,說明雪山極白,連白云映在上面都顯得發灰。“像千百條閃耀的銀練”寫出雪水動人的姿色,多像細長的閃閃發光的銀鏈;溪流拋起的浪花就像千萬朵盛開的白蓮。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想象是多么的豐富,比喻是多么的貼切。作者把雪峰比喻為白緞子,云彩的影子喻為銀灰色的花朵,說明雪山35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白皚皚”寫出了雪峰終年積雪,“蜿蜒無盡”是說原始森林連綿不斷,“重重疊疊”說明了枝葉的茂密,在這樣的密林中,陽光只能是“漏”下,這里不用“照”字而用“漏”字,與“細碎的日影”相照應。作者精確的用詞,把天山的特有風光逼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36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鍛那么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絢爛。三個形象的比喻,寫出了花的繁多,花的絢爛,花的優美之極。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37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人浮在花海上,顯得格外精神。一說“矯健”,一說“精神”,用詞富有變化,一個“浮”字形象地寫出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人浮在花海上,顯得格外精神。一說38運用反問句式結尾,表達了作者對天山美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運用反問句式結尾,表達了作者對天山美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雖39作者整篇巧用過渡,移步換景。每部分都用豐富的想象,確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等手法,把天山的獨特美景具體地展現在人們眼前。如聞其聲,如見其形。作者整篇巧用過渡,移步換景。每部分都用豐富的想象,確切的比喻40

寫作方法1.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游覽順序)2.運用好過渡句,交待清游覽順序。3.抓住景物特點展開細膩的描寫。4.準確的用詞、恰當的修辭方法。寫作方法1.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游覽順序)41天山天池天山天池,古稱“瑤池”,位于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境內,博格達峰的北側。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這里還是西天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最深處達105米,湖面倒映著博格達峰,周圍云杉環擁,風景猶如仙境。景區內囊括了高山湖泊、濕地草甸、森林峽谷等自然景觀。天山天池天山天池,古稱“瑤池”,位于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境內,博42一、課外閱讀。

美麗的香山公園秋天的香山總是那么美麗,令人陶醉。早晨,我們乘車到香山游覽。遠遠望見香山上深紅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坡,哪里是路。一下車,我立即奔向山腳下,仰望香山,山上一片紅色,好像熊熊的烈火在燃燒,又像天邊飄落下來的一片云籠罩住整個山林。我們爬到半山腰,近看黃櫨樹,那一片片紅葉密密麻麻一、課外閱讀。43地長在枝上,橢圓形的葉子,像一把團扇,顏色紅得極艷,像是畫家精心涂過的一樣。這真是“霜葉紅于二月花”啊!時不時飄落下來的落葉,更給山路鋪了一條紅通通的地毯,踩上去感到那么溫柔,那么舒服。我們爬到山頂,眺望山下,滿山火紅。蜿蜒的盤山路,像條條玉帶,環繞著美麗的香山。這時,我仿佛置身于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中,真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地長在枝上,橢圓形的葉子,像一把團扇,顏色紅得極艷,像是畫家441.表明作者游覽順序的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本文是按照從()到()順序寫的。2.本文主要采取了()的修辭方法,找出一個這樣的句子寫下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上一片紅色,好像熊熊的烈火在燃燒,又像天邊飄落下來的一片云籠罩住整個山林。山腳下半山腰山頂比喻上下1.表明作者游覽順序的詞語是_________、______45謝謝!湖北武漢先鋒文化多媒體工作室謝謝!湖北武漢先鋒文化多媒體工作室46部編RJ·四年級下冊習作例文頤和園部編RJ·四年級下冊習作例文頤和園47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48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49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50頤和園構思巧妙,建筑精致,集我國園林藝術之大成,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作者不但把參觀游覽的順序介紹得很清楚,而且,描寫頤和園的語句也很優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頤和園》的一些寫作方法。頤和園構思巧妙,建筑精致,集我國園林藝術之大成,有“皇家園林51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521.進了顧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2.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3.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4.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5.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找出文中點明游覽順序的相關句子,讀一讀。1.進了顧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找出文中點53想一想,這些語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1.都是過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2.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覽順序:想一想,這些語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長廊萬壽山54讀第2自然段,思考:長廊有什么特點?作者按什么順序來寫的?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二百七十三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讀第2自然段,思考:長廊有什么特點?作者按什么順序來寫的?綠55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56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二百七十三間。用具體詳實的數據介紹長廊的“長”和“間數多”的特點。作者按“下上

外”的順序,具體描寫了長廊的長和美的特點。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二百七十三間。用具體詳實的數據介紹57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讀第3、4自然段,思考:作者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找出相關的詞句。山下

山上抬頭一看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向東遠眺上

下東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讀第3、4自然段,思考58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描寫景物的特點的?

先具體描寫特點,后點明名稱。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591.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2.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聳立”“大半”讓我們感受到了佛香閣很高。1.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聳立”“大半”60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61

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寫出了昆明湖的“靜”和“綠”的特點。“滑”字用得準確、形象,反襯出昆明湖水的靜,與前面的靜態描寫相比,一靜一動,更加突出了昆明湖的靜。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正前面,昆62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用具體詳實的數據寫出了十七孔橋橋洞多、石柱多、石獅子多的特點。讀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主要介紹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點?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63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64朗讀第1和第6自然段,說一說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首尾呼應,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玩賞。朗讀第1和第6自然段,說一說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首尾呼應,表65我們在寫游記時,我們要先確定游覽路線,找準觀察點;再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詳細描述。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及感情,并恰當地運用動詞過渡、連接,使用恰當的修辭手法,使文章更生動、形象。我們在寫游記時,我們要先確定游覽路線,找準觀察點;再抓住景物66

寫作方法1.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游覽順序)2.運用好過渡句,交待清游覽順序。3.抓住景物特點分層次寫具體。4.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寫作方法1.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游覽順序)67頤和園的對聯一徑竹蔭云滿地半簾花影月籠沙——頤和園月波樓對聯?虹臥石梁,岸引長風吹不斷波回蘭槳,影翻明月照還空——頤和園十七孔橋對聯月波瀲滟金為色風瀨琤琮石有聲——頤和園諧趣園知魚橋對聯

頤和園的對聯一徑竹蔭云滿地半簾花影月籠沙68一、課外閱讀。

公園的一角我們踏著石級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圓形的噴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崎嶇小路,有懸崖峭壁,有精致的樓閣和小巧玲瓏的涼亭。假山上還有四個小噴水管,歡樂地噴著水花。秋風陣陣,水花隨風飄灑而下,迷迷蒙蒙,像是給假山罩上一層薄薄的輕紗,景色迷人,就像仙境一般。一、課外閱讀。69

池中各色各樣的金魚鼓著一雙雙大眼睛,自由自在,有時潛入水草中,有時浮游到水面上,好像在聽我們快樂的歌聲。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藍天白云的倒影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圍繞著噴水池種滿了奇花異草,鳳尾花揚起臉蛋,它的臉頰似火一樣紅,像是在熱情地歡迎我們;鞭炮花像節日的禮花,在祝賀我們祖國繁榮昌盛,發達興旺。在噴水池的四周,有許多高大的樹木:榕樹、木棉、銀槐等。這些綠樹、紅花映襯著假山噴泉,真是美麗極了。池中各色各樣的金魚鼓著一雙雙大眼睛,自由自在,701.“鳳尾花揚起臉蛋,它的臉頰似火一樣紅,像是在熱情地歡迎我們”一句運用了()的修辭手法。2.本文是按照()順序寫的。3.本文詳寫了什么?略寫了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擬人從中間到四周詳寫了噴水池和池中的假山,略寫了噴水池的四周。好處:詳略得當,突出重點,更好地表達中心思想。1.“鳳尾花揚起臉蛋,它的臉頰似火一樣紅,像是在熱情地歡迎我71部編RJ·四年級下冊習作例文七月的天山部編RJ·四年級下冊習作例文七月的天山72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73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74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75天山是我國西北邊疆的一條大山脈,連綿幾千里,橫亙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之間,把廣闊的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天山終年積雪,盛夏景色宜人。作者不但把游天山的順序介紹得很清楚,而且,描寫的景色也很優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七月的天山》的一些寫作方法。天山是我國西北邊疆的一條大山脈,連綿幾千里,橫亙塔里木盆地和761.進入天山,戈壁灘上的炎暑被遠遠地被拋在后邊,迎面送來的雪山寒氣,會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涼爽。2.再往里走,天山顯得越來越美。3.走進天山深處,山色逐漸變得柔嫩,山形也逐漸變得柔美。找出文中點明游覽地點的相關句子,讀一讀。1.進入天山,戈壁灘上的炎暑被遠遠地被拋在后邊,迎面送來的雪77想一想,這些語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進入天山往里走走進深處

(從外到里的順序)1.都是過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2.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覽順序:想一想,這些語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進入天山往里走78朗讀全文,思考: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寫的?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太陽下,雪峰間的云影就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從高懸的山澗、從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在山腳匯成沖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朗讀全文,思考: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寫的?藍79四年級下冊語文習作例文五課件80作者把雪峰比喻為白緞子,云彩的影子喻為銀灰色的花朵,說明雪山極白,連白云映在上面都顯得發灰。“像千百條閃耀的銀練”寫出雪水動人的姿色,多像細長的閃閃發光的銀鏈;溪流拋起的浪花就像千萬朵盛開的白蓮。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想象是多么的豐富,比喻是多么的貼切。作者把雪峰比喻為白緞子,云彩的影子喻為銀灰色的花朵,說明雪山81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白皚皚”寫出了雪峰終年積雪,“蜿蜒無盡”是說原始森林連綿不斷,“重重疊疊”說明了枝葉的茂密,在這樣的密林中,陽光只能是“漏”下,這里不用“照”字而用“漏”字,與“細碎的日影”相照應。作者精確的用詞,把天山的特有風光逼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82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鍛那么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絢爛。三個形象的比喻,寫出了花的繁多,花的絢爛,花的優美之極。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83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人浮在花海上,顯得格外精神。一說“矯健”,一說“精神”,用詞富有變化,一個“浮”字形象地寫出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人浮在花海上,顯得格外精神。一說84運用反問句式結尾,表達了作者對天山美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運用反問句式結尾,表達了作者對天山美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雖85作者整篇巧用過渡,移步換景。每部分都用豐富的想象,確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等手法,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