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3415T 19-2021 原生態松樹蔸根仿野生種植茯苓技術規程-高清現行_第1頁
DB 3415T 19-2021 原生態松樹蔸根仿野生種植茯苓技術規程-高清現行_第2頁
DB 3415T 19-2021 原生態松樹蔸根仿野生種植茯苓技術規程-高清現行_第3頁
DB 3415T 19-2021 原生態松樹蔸根仿野生種植茯苓技術規程-高清現行_第4頁
DB 3415T 19-2021 原生態松樹蔸根仿野生種植茯苓技術規程-高清現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05ICS65.020.20CCSB05六 安 市 地 方 標 準DB3415/T19—2021原生態松樹蔸根仿野生種植茯苓技術規程20212021091320211001六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六安市農業農村局歸口。原生態松樹蔸根仿野生種植茯苓技術規程范圍本文件適用于原生態松樹蔸根仿野生種植茯苓。(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T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3術語和定義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松樹蔸根松樹采伐后留下的裸露地面之上的松樹樁和連接地下主根、側根、根毛的整體。4產地條件GB15618GB5084要求,環境空氣質量應符合GB3095要求。5備料菌種6kg1(12cm×24cm)選擇位于山地陽坡、直徑在10cm以上的松樹蔸根。以休眠期松樹蔸樁樹皮不脫離木質部為采用標準。對松樹蔸樁逐個標記,并估算重量,按松樹蔸根總重量準備茯苓菌種。5月~7月的晴天接種茯苓菌種。1~2發現菌種霉變壞死或遭白蟻危害及時補種。開好排水溝,雨后及時清溝排水。接種50天后巡場檢查,若有茯苓菌核生長形成地表裂紋及時覆蓋;每隔7天~10天巡場一次,發現接種50天后巡場檢查,若有茯苓菌核生長形成地表裂紋及時覆蓋;每隔7天~10天巡場一次,發現裂紋及時覆土。7.4防止踩踏做好茯苓場地防護工作,防止人畜踩踏。8病蟲害防治主要蟲害有白蟻、螨及茯苓虱,噬害木屑菌種及菌核。不選擇坐南向北及有白蟻潛居的場地;發現白蟻危害,立即挖除蟻巢。9采收5月~7月接種的茯苓,在當年12月至次年6月間,根據松蔸大小分次適熟采收。宜在晴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