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14課明朝的統(tǒng)治課件_第1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14課明朝的統(tǒng)治課件_第2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14課明朝的統(tǒng)治課件_第3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14課明朝的統(tǒng)治課件_第4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14課明朝的統(tǒng)治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課明朝的統(tǒng)治第14課明朝的統(tǒng)治1學習目標1.掌握明朝加強君權的措施;2.了解明朝的經濟發(fā)展狀況;3.正確認識明朝加強專制統(tǒng)治措施的影響。4.重點:明朝加強君權措施;難點:八股取士的概念。學習目標1.掌握明朝加強君權的措施;2閱讀材料,請用一個詞來形容元朝末年的統(tǒng)治。在這種統(tǒng)治之下,你認為會出現(xiàn)什么歷史現(xiàn)象?材料:元順帝君臣大肆揮霍浪費,造成國庫空虛。為了彌補財政虧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賦稅以外,于至正十年(1350年)發(fā)行新紙幣,造成貨幣迅速貶值。同時,由于元朝水利設施年久失修,黃河接連決口,泛濫成災。1351年,元政府下令征調農民和兵士十幾萬人治理黃河。飽受災荒之苦的農民,在工地上橫遭監(jiān)工鞭打,克扣口糧。政治腐敗,自然災害爆發(fā),人民生活困苦農民起義閱讀材料,請用一個詞來形容元朝末年的統(tǒng)治。材料:元順帝君臣大31、建立時間:2、建立者:3、都城: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應天府(南京)一、明朝的建立1、建立時間: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應天府(南京)一、明4建立霸業(yè)后的煩惱戰(zhàn)火摧殘的社會經濟急待恢復,農民起義和斗爭仍在繼續(xù),尖銳的階級矛盾有待緩和,退居塞北的殘元勢力仍然企圖卷土重來;明政權中由于勝利臣驕將悍,爭權奪利。怎樣才能讓大明歷經萬代,長治久安呢?建立霸業(yè)后的煩惱怎樣才能讓大明歷經萬代,長治久安呢?5

取消行中書省,設立“三司”將原來行中書省的權力一分為三,互不統(tǒng)屬,由中央任命,從而使行省的權力分散;分封諸子為王,駐守各地,鞏固皇室。地方:取消行省,設三司布政使司(民政和財政)按察使司(司法)都指揮使司(軍務)中央地方取消行中書省,設立“三司”將原來行中書省的權力一分為6吏戶禮兵刑工中央中央:廢丞相,權歸六部在中央:①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提升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職權,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②將軍隊調動和武官任命的權力統(tǒng)歸兵部,皇帝直接掌握軍事大權。明成祖時,設立內閣,協(xié)助皇帝處理政務。殿閣大學士皇帝吏戶禮兵刑工中央中央:廢丞相,權歸六部在中央:①廢除丞相制度7丞相制度的發(fā)展史秦漢時期丞相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宋朝宰相副宰相元朝中書省明朝廢丞相制度坐站跪丞相制度的發(fā)展史秦漢時期丞相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宋朝宰相8思考朱元璋對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動,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權力的分散與制衡,通過分散中央與地方的權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員專權,從而加強了皇權思考權力的分散與制衡,通過分散中央與地方的權力,防止朝臣和地9職能:對臣民監(jiān)視、偵查。掌管侍衛(wèi)、緝捕、刑獄諸事由皇帝直接指揮,不受法律的約束。特點:監(jiān)察朱元璋設立錦衣衛(wèi)明成祖設東廠東廠與錦衣衛(wèi)被合稱為“廠衛(wèi)”,成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職能:對臣民監(jiān)視、偵查。掌管侍衛(wèi)、緝捕、刑獄諸事由皇帝直接指10課外閱讀錢宰玩牌

有個很有名的故事。洪武年間,吏部侍郎錢宰見朱元璋,朱元璋問他昨晚干什么了,這官員說,和同僚玩牌,可是丟了牌,結果不歡而散。結果朱元璋拿出了一張牌,錢宰一看,正是丟了的那張。也就是說,你不知道當時打牌的那些哥們哪個是錦衣衛(wèi)。很可能你收下人就是錦衣衛(wèi),這都無法得知。皇帝安然朝中坐,卻知天下事。我無孔不入,無所不在!課外閱讀錢宰玩牌皇帝我無孔不入,無所不在!11思想上——八股取士隋朝創(chuàng)立以隋煬帝開設進士科為標志唐朝完善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進士科成為最重要科目武則天創(chuàng)立殿試和武舉,親自面試考生宋朝發(fā)展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明朝?科舉考試的變化思想上——八股取士隋朝創(chuàng)立以隋煬帝開設進士科為標志唐朝完善唐12明朝科舉考試的變化1、考試內容考試范圍:明朝嚴格規(guī)定考試的題目必須來自“四書”“五經”;答題標準:考生對題目的解釋,必須是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標準,不得自己隨意發(fā)揮。明朝科舉考試的變化1、考試內容考試范圍:明朝嚴格規(guī)定考試的題132、答題格式明朝對考試答卷的文體格式、段落劃分,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要求答卷由八個部分組成,其中后四個部分為主體,每部分要有兩股對仗的文字,因此稱為“八股文”。所謂八股文,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2、答題格式14鄉(xiāng)試?童生秀才舉人貢士會試殿試狀元榜眼探花鄉(xiāng)試?童生秀才舉人貢士會試殿試狀元榜眼探花15三、經濟的發(fā)展1、農業(yè)甘薯引進原產于南美洲的新的農作物品種馬鈴薯向日葵花生玉米三、經濟的發(fā)展1、農業(yè)甘薯引進原產于南美洲的新的農作物品種馬162、手工業(yè)棉紡織業(yè)向北推進;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yè)中心;景德鎮(zhèn)是全國的制瓷中心蘇繡明代青花扁壺2、手工業(yè)棉紡織業(yè)向北推進;蘇繡明代青花扁壺173、商業(yè)(1)全國性的商業(yè)城市——北京和南京(2)出現(xiàn)了大型商幫——晉商和徽商王家大院徽州民居紅頂商人胡雪巖3、商業(yè)(1)全國性的商業(yè)城市——北京和南京(2)出現(xiàn)了大型18小結明朝的統(tǒng)治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強化皇權經濟的發(fā)展中央地方設錦衣衛(wèi)改革科舉制度廢丞相和中書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使皇權高度集中,君主專制大為加強取消行中書省,設三司;設五軍都督府分散行省的權力,鞏固皇權表現(xiàn):考“四書”“五經”,寫八股文影響:禁錮思想自由,培養(yǎng)順從者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時間人物都城小結明朝的統(tǒng)治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經濟的發(fā)展中央設錦衣衛(wèi)改革科舉191、被明朝萬歷皇帝欽筆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子,成為我國現(xiàn)存唯一的狀元卷。該卷肯定涉及哪些內容

A.經濟政策B.時事評論C.詩詞歌賦D.四書五經2、明史專家吳晗在《朱元璋》一書中寫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論道的說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從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君臣關系從坐而站而跪這一現(xiàn)象

說明

A.丞相權力被六部分割B.中央的權力日益向帝王集中C.設立了錦衣衛(wèi)、東廠

D.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強1、被明朝萬歷皇帝欽筆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狀元趙秉忠的殿試203、唐、元、明三個朝代在許多方面都有相似之處,以下說明正確的是

A.都實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B.都結束了分裂局面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C.都不是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政權D.經濟上都停滯不前4、明朝八股取士造成的危害有①阻礙了中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②阻礙了中國思想文化的進步③考中做官的大都成為皇帝的忠實奴仆④增大了考試標準的客觀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唐、元、明三個朝代在許多方面都有相似之處,以下說明正確的21史料研讀材料一:廖燕在《明太祖論》中說:“故吾以為明太祖以制義取士,與秦焚書之術無異,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則一也。”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抨擊八股文說:“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思考:(1)材料一中的“八股之害”和材料二中的“制義取士”共同反映了明朝哪一選官制度?(2)這一制度與“秦焚書”有何共同點?(3)顧炎武認為八股文對人才的摧殘要比焚書坑儒的危害大,你是否贊同他的評論?八股取士八股取士目的都是為了加強對人民的思想控制;都束縛了人民的思想,摧殘了文化贊同許多讀書人為了中試,只顧埋頭攻讀經書,不講實際學問;考中做官后,他們大都成為皇帝的忠實奴仆史料研讀八股取士八股取士目的都是為了加強對人民的思想控制;都22第14課明朝的統(tǒng)治第14課明朝的統(tǒng)治23學習目標1.掌握明朝加強君權的措施;2.了解明朝的經濟發(fā)展狀況;3.正確認識明朝加強專制統(tǒng)治措施的影響。4.重點:明朝加強君權措施;難點:八股取士的概念。學習目標1.掌握明朝加強君權的措施;24閱讀材料,請用一個詞來形容元朝末年的統(tǒng)治。在這種統(tǒng)治之下,你認為會出現(xiàn)什么歷史現(xiàn)象?材料:元順帝君臣大肆揮霍浪費,造成國庫空虛。為了彌補財政虧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賦稅以外,于至正十年(1350年)發(fā)行新紙幣,造成貨幣迅速貶值。同時,由于元朝水利設施年久失修,黃河接連決口,泛濫成災。1351年,元政府下令征調農民和兵士十幾萬人治理黃河。飽受災荒之苦的農民,在工地上橫遭監(jiān)工鞭打,克扣口糧。政治腐敗,自然災害爆發(fā),人民生活困苦農民起義閱讀材料,請用一個詞來形容元朝末年的統(tǒng)治。材料:元順帝君臣大251、建立時間:2、建立者:3、都城: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應天府(南京)一、明朝的建立1、建立時間: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應天府(南京)一、明26建立霸業(yè)后的煩惱戰(zhàn)火摧殘的社會經濟急待恢復,農民起義和斗爭仍在繼續(xù),尖銳的階級矛盾有待緩和,退居塞北的殘元勢力仍然企圖卷土重來;明政權中由于勝利臣驕將悍,爭權奪利。怎樣才能讓大明歷經萬代,長治久安呢?建立霸業(yè)后的煩惱怎樣才能讓大明歷經萬代,長治久安呢?27

取消行中書省,設立“三司”將原來行中書省的權力一分為三,互不統(tǒng)屬,由中央任命,從而使行省的權力分散;分封諸子為王,駐守各地,鞏固皇室。地方:取消行省,設三司布政使司(民政和財政)按察使司(司法)都指揮使司(軍務)中央地方取消行中書省,設立“三司”將原來行中書省的權力一分為28吏戶禮兵刑工中央中央:廢丞相,權歸六部在中央:①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提升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職權,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②將軍隊調動和武官任命的權力統(tǒng)歸兵部,皇帝直接掌握軍事大權。明成祖時,設立內閣,協(xié)助皇帝處理政務。殿閣大學士皇帝吏戶禮兵刑工中央中央:廢丞相,權歸六部在中央:①廢除丞相制度29丞相制度的發(fā)展史秦漢時期丞相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宋朝宰相副宰相元朝中書省明朝廢丞相制度坐站跪丞相制度的發(fā)展史秦漢時期丞相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宋朝宰相30思考朱元璋對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動,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權力的分散與制衡,通過分散中央與地方的權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員專權,從而加強了皇權思考權力的分散與制衡,通過分散中央與地方的權力,防止朝臣和地31職能:對臣民監(jiān)視、偵查。掌管侍衛(wèi)、緝捕、刑獄諸事由皇帝直接指揮,不受法律的約束。特點:監(jiān)察朱元璋設立錦衣衛(wèi)明成祖設東廠東廠與錦衣衛(wèi)被合稱為“廠衛(wèi)”,成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職能:對臣民監(jiān)視、偵查。掌管侍衛(wèi)、緝捕、刑獄諸事由皇帝直接指32課外閱讀錢宰玩牌

有個很有名的故事。洪武年間,吏部侍郎錢宰見朱元璋,朱元璋問他昨晚干什么了,這官員說,和同僚玩牌,可是丟了牌,結果不歡而散。結果朱元璋拿出了一張牌,錢宰一看,正是丟了的那張。也就是說,你不知道當時打牌的那些哥們哪個是錦衣衛(wèi)。很可能你收下人就是錦衣衛(wèi),這都無法得知。皇帝安然朝中坐,卻知天下事。我無孔不入,無所不在!課外閱讀錢宰玩牌皇帝我無孔不入,無所不在!33思想上——八股取士隋朝創(chuàng)立以隋煬帝開設進士科為標志唐朝完善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進士科成為最重要科目武則天創(chuàng)立殿試和武舉,親自面試考生宋朝發(fā)展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明朝?科舉考試的變化思想上——八股取士隋朝創(chuàng)立以隋煬帝開設進士科為標志唐朝完善唐34明朝科舉考試的變化1、考試內容考試范圍:明朝嚴格規(guī)定考試的題目必須來自“四書”“五經”;答題標準:考生對題目的解釋,必須是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標準,不得自己隨意發(fā)揮。明朝科舉考試的變化1、考試內容考試范圍:明朝嚴格規(guī)定考試的題352、答題格式明朝對考試答卷的文體格式、段落劃分,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要求答卷由八個部分組成,其中后四個部分為主體,每部分要有兩股對仗的文字,因此稱為“八股文”。所謂八股文,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2、答題格式36鄉(xiāng)試?童生秀才舉人貢士會試殿試狀元榜眼探花鄉(xiāng)試?童生秀才舉人貢士會試殿試狀元榜眼探花37三、經濟的發(fā)展1、農業(yè)甘薯引進原產于南美洲的新的農作物品種馬鈴薯向日葵花生玉米三、經濟的發(fā)展1、農業(yè)甘薯引進原產于南美洲的新的農作物品種馬382、手工業(yè)棉紡織業(yè)向北推進;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yè)中心;景德鎮(zhèn)是全國的制瓷中心蘇繡明代青花扁壺2、手工業(yè)棉紡織業(yè)向北推進;蘇繡明代青花扁壺393、商業(yè)(1)全國性的商業(yè)城市——北京和南京(2)出現(xiàn)了大型商幫——晉商和徽商王家大院徽州民居紅頂商人胡雪巖3、商業(yè)(1)全國性的商業(yè)城市——北京和南京(2)出現(xiàn)了大型40小結明朝的統(tǒng)治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強化皇權經濟的發(fā)展中央地方設錦衣衛(wèi)改革科舉制度廢丞相和中書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使皇權高度集中,君主專制大為加強取消行中書省,設三司;設五軍都督府分散行省的權力,鞏固皇權表現(xiàn):考“四書”“五經”,寫八股文影響:禁錮思想自由,培養(yǎng)順從者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時間人物都城小結明朝的統(tǒng)治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經濟的發(fā)展中央設錦衣衛(wèi)改革科舉411、被明朝萬歷皇帝欽筆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子,成為我國現(xiàn)存唯一的狀元卷。該卷肯定涉及哪些內容

A.經濟政策B.時事評論C.詩詞歌賦D.四書五經2、明史專家吳晗在《朱元璋》一書中寫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論道的說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從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君臣關系從坐而站而跪這一現(xiàn)象

說明

A.丞相權力被六部分割B.中央的權力日益向帝王集中C.設立了錦衣衛(wèi)、東廠

D.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強1、被明朝萬歷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